语文(心得)之周庄情悠悠 课后思绵绵——散文如何出彩的思考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15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1昆山,一个让人流连忘返、魂牵梦绕的地方。
说到这里,怎能不使人想起那糯韧绵软的青团,那肥满多肉的阳澄湖大闸蟹,那被称作“百戏之祖”的昆曲,还有那昆石、并蒂莲、琼花汇集的亭林园……当然,更不能忘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啊!它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拥有绮丽的江南水乡美景,完美地诠释了“小桥流水人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走在那窄小的青色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听着潺潺的流水声,看着缓缓而行的船只,闻到刚出锅的`艾草香青团……这里,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可以俯视碧波上的涟漪,可以触到岸边轻曳的垂柳。
一砖一瓦一石,一花一草一木,是旧时的古韵风貌,这里的古香古色抹不去岁月的痕迹。
倘若周庄是一位女子,白墙黑瓦的房子是她细腻的肌肤,碧绿的河水是她明亮的大眼,多彩的花草是她刚涂的胭脂。
那她一定是与西施、王昭君相媲美的女子。
我能想到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貌,古时会说她是一个小家碧玉窈窕淑女。
双桥,是周庄的点睛之笔,不能不看的景点之一。
双桥俗称钥匙桥,当它的桥体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在岸边看就像是一把钥匙插入孔里。
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此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阿曼德·哈默购下,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作为礼物送给---,由此双桥开始出名,周庄开始出名。
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
小船在桥洞穿过,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夕阳的残晖映红了半壁青砖墙,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我坐在小船里,船桨掀起阵阵水波,河水在夕阳映照下宛如一条晕红的彩带。
这里像是大自然画的一幅水墨画,看似轻描淡写的几笔,却有如此的神韵。
船只随着水流缓缓而行……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2暑假的一天,太阳像个超级大火球似的烘烤着大地,爸爸妈妈带着我乘着豪华三人包车去了周庄.虽然车内有空调,但下了车,就感到了一阵阵热浪向我们三人滚滚而来。
2021年《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Speed ??is everything, it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for competitio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周庄水韵》教学反思《周庄水韵》教学反思1《周庄水韵》讲过之后,我脑中的记忆好像也没有多少,回过头来再读这篇散文,觉得这么优美的__,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好的写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闭眼体会优美而又有诗情画意得特写镜头――__的开头。
1.__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周庄,而是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随着这搅动的木橹,我们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世界。
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桥、楼、树、云、鸟,还有那美丽的似彩绸一般的水面,真是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
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才笔锋一转,告诉你这就是周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周庄,于是牵引着你不断随他的文字探索。
这种独特的开头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__的语言清新优美,也像周庄水乡一般让人赏心悦目,“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
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课文读后感]《周庄水韵》读后感
[课文读后感]《周庄水韵》读后感《周庄水韵》读后感(一)“清澈的流水容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倒好处的挂在腰间”你就是那块水上碧玉吗? 周庄。
第一次读你,就被你的纯秀古朴的小镇,波动似绸的水面所打动,还有那清新优雅的气质,合着小姑娘们婉转悠扬的歌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亮点。
多少年来,江南如梦, 梦里江南,一梦几千年。
跟我回江南。
我想江南梦的开始,是在这迷人的周庄吧!一幅淡雅迷蒙的水墨画,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一幅张灯结彩的七彩梦幻图。
这一幅幅画就造就了周庄,这个梦里的江南水乡,让人觉得这绝版的周庄她是活的,如黛玉的多愁善感,多才多艺;如昭君的灵秀质雅,飘逸洒脱;如西子的娇喘微微,泪光点点。
夕辉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多少次掀开夜幕,纯美的周庄,向人们散发着她的韵味。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你真的好美,好美……常说“人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谓,山美,水美,不如人美。
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留连于人的记忆中呢?李清照,有聪颖,有思想,有洒脱,还有贞刚,轻轻向人们走来,带来了她的诗词歌赋,也带来了她的爱国热情,给中国的文学宝库,增光添彩。
昭君出塞,只是为了两国友好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她离别故土,踏上异域,给中国传统美德,再添一笔。
袁隆平,一个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老人,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在我国的农业事业上,夜以继日,辛勤劳作,反复试验,苦苦求索.她们——这些洞悉人生的大师,在人们的记忆中播撒汗水,收获美誉.只因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本身就是一种美。
这种美穿越死亡,造就经典.这种为国为民,甘愿牺牲小我,顾就大家.这种美,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美.美的大气,美的气势渤泊,美的有霸气.奉献是一种美,但应该是一种终点美.那过程美?我想,过程美应该是一种在逆境中,顽强的拼博美吧!你看!你看见鲁迅爷爷又在深夜中奋笔疾书了吗?哪怕有黑暗势力的打击,他拿笔当枪,为了救国救民,奋斗出一生.在困境中不气势,在失败时,他依然执着,在黑暗的打击,他的身影却显得此高大……你听!你听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了吗?一个连失明情况下的伟大创作,一曲振碎人类心灵的曲子,却是在如此残酷的现实下,靠着对音乐的梦想,怀着坚持下去的力量,他在逆境中的顽强抗争,努力不懈。
八年级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7篇)
八年级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7篇)周庄水韵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周庄水韵》是一篇语言美丽,构造合理,详略得当的游记散文。
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入手,分三次描写了周庄水乡给人的印象,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犹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力量,并具有剧烈的奇怪心。
但是,由于周庄离我们遥远,我们又地处山区,学习起来还不太简单;再者,本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村,主动意识不强,在分析和表达方面也还是有待训练的,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及练习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积极引导,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训练。
三、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游记,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这个要求,特制订了以下目标:学问目标1、积存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的感悟及运用力量。
力量目标1、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风光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2、学生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3、体会观赏散文清爽美丽、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情感目标体会江山的漂亮多娇,培育学生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观赏散文清爽美丽、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风光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背诵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的感悟及运用力量。
4、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由学生预习的“水韵”入手,教师补充。
结合预习,说说对课题中的“韵”的理解。
从题目入手,直接切入文章的题眼,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把握。
(二)品尝“水韵”1、快速阅读三次游周庄,说说抓住了周庄什么特点来表现“水韵”的。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江南水乡周庄》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江南水乡周庄》教案及反思《江南水乡周庄》课文原文周庄位于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之间,得苏州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当我踏上周庄的土地,亲眼看到它时,才切身体会到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
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现代的崭新华美,摇曳于小桥流水,一切是那么宁静、秀美、和谐。
周庄,到处洋溢着水的灵气和平和。
对于久居大都市的人来说,那种水泥丛林给人的压迫感,会立刻消散,油然而生水一样的轻松和畅快。
人们陶醉于周庄水乡,还因为它展示了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
据考证,周庄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小河上静卧的几座名桥也大都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富安桥建于1355年。
这座桥的桥身四侧都建有桥楼,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江南水乡仅存在的立体型楼合壁建筑。
现在桥楼依然保存完好,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还有双桥、贞丰桥、福满桥……它们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仍为人们提供着方便,守护着流水的温馨。
看到这一切,人们不禁对勤劳智慧的建桥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们喜欢周庄,喜欢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我们热爱周庄,热爱它那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江南水乡周庄》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
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
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
初二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涵。
多媒体教学资源
02
结合PPT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周庄古镇的风貌
和水乡特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学生课前准备
03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为课堂深入讨论做好
准备。
教学环境营造与效果
教室布置
在教室内张贴周庄古镇的风景画和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营造浓 郁的水乡文化氛围。
0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周庄水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周庄的 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自然的情 感。
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描写景 物的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 练。
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无法准确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和情感表达。
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理解偏差
部分学生对文章中的某些 词句理解不准确,导致对 整体内容的把握出现偏差 。
分析特点时,缺乏深入 思考和有效分析的能力。
表达能力有限
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 点和感受时,语言表述不 够准确、流畅,影响了交 流效果。
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态度的反思
优点
不足
建议
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色,讲解清晰 、逻辑严密、引导思考、互动性强等 方面都值得肯定。同时,教师的教学 态度也非常认真负责,热情耐心、关 注学生、语言生动等方面都给学生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对某些细节 的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理解不够 透彻。另外,有时教师的提问方式略 显单一,缺乏一些创新性和趣味性。
悠悠周庄情_初中作文
悠悠周庄情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悠悠周庄情,感谢您的阅读!踏上这狭窄却曲折的江南小巷,我年轻而又有朝气的心便在一瞬间贴近了这浸润在斜织的细细春雨中的名门之秀——周庄……奇得很,周庄的山山水水我都似曾相识,那意境,那思绪,我在之前就曾有过。
迷离的感觉,如在梦境中,或隔着纱帘去接触周庄这位古典秀女,朦朦胧胧。
也许是她在江南等我等了很久很久,可我却不知道,姗姗来迟,让她多了几分沧桑,可她的纯秀、古典、韵致、温婉依旧如故。
所以,我在下车的时候,面颊拂来纱一般的春雨的刹那,久违的泪珠溢出了眼眶……这时的周庄处在暮春时节,春雨绵延不绝。
桃花、杏花、梨花早已攀上青青的树枝头,越过那白壁黛瓦的江南式古院的老墙,含苞欲放,那沁心润肺、凉凉甜甜的香味儿散入微风中,一丝两缕地钻入人们的鼻子,令大家的心情松驰了许多。
微风有点儿大,掺和着霏霏细雨,在经过花树的时候,白的、粉的、红的花瓣儿如雨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我的丝丝愁绪上了心头。
掠过花雨,我顺着小巷,百折千回到了河边,登上了篷船。
船夫是个面容慈祥的老妪,穿着很古朴的吴式服装,轻轻打着辑,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往前驶去。
我静默着,伫立在船头,低头瞧着清澈如碧玉的河水泛着圈圈涟漪,又抬起头看看两岸边的老宅古铺,行人花树,好不惬意!这时,拱桥上走过个纤秀女子,二十芳龄左右,撑着把粉色中的油纸伞,又眸大而动人,身材袅娜多姿,不经意间嫣然一笑,颇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佳人之气韵。
付了船费登岸,那雨仍在下,时而淋淋漓漓,时时而淅淅沥沥,潇潇细雨多了几分寒意,我沿着青砖小道进了曲折的小巷,开始了回旅馆的路途,可我又默然回首,遥望着那水,那船、那宅、那人,一切变得诗意有余味,浓浓而沁人心脾的花香笼着周庄,一切刹那间似乎定格了,泪又一次夺眶而出……温馨,诗意,伴着雨中的周庄,我心头碧波荡漾,泛起悠悠周庄情…。
江南水乡——周庄读后感
江南水乡——周庄读后感《江南水乡——周庄读后感》初读关于周庄的描述,我就被深深吸引。
我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那古色古香的小镇之中。
读到周庄的水,那是一种灵动的美。
水是周庄的灵魂,河道纵横交错,屋舍依水而建。
我想象着自己坐上一只小船,在狭窄的河道中缓缓前行,桨声欸乃,水波荡漾。
河两岸是低垂的杨柳,还有那古旧的屋檐探出来,像在静静地凝视着往来的船只。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去过的一些古镇,虽然它们也有古旧的建筑,但像周庄这般,水与建筑结合得如此完美的却很少。
特别触动我的是周庄的桥。
桥是连接周庄各个部分的纽带,每一座桥都有它的历史和故事。
在书中看到那一座座风格各异的石桥横跨在河道上,有的高高拱起,有的较为平坦。
我想到这些桥见证了世世代代周庄人的生活。
它见过青年男女在桥上的邂逅,见过老人坐在桥头晒太阳闲谈,也见过孩子在桥上奔跑嬉闹。
后来我明白,桥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周庄的记忆和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的描述中,关于周庄的古建筑也令我印象深刻。
那些白墙黑瓦的房屋,木格子的窗户,精美的木雕。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与珍视。
可是我也有疑惑之处,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周庄这样的古镇该如何保持它原本的风味呢?书中描述的周庄的夜晚也非常迷人。
红灯笼在河道两旁亮起,映照在水中,与月光交相辉映。
这时候的周庄仿佛与世隔绝,宁静而祥和。
这种宁静让我思考,我们生活在喧嚣的都市,是不是遗失了太多这样的宁静时刻呢?这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也有着启发,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忙碌中给自己找一个宁静的角落,就像周庄一样,沉淀内心的浮躁。
对了还想说,周庄的人文气息是那样浓郁。
从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我感觉每一个在周庄生活的人都是周庄文化的传承者。
他们热情好客,延续着古老的习俗。
从周庄我看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那是一种深植于历史和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能一直守护这样的周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它的美。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教案《周庄水韵》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庄水韵》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周庄水韵》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精彩的词语。
2、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3、学会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说说、议议等多种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赵丽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
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2、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
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木橹(lǔ)搅动(jiǎo)斑斓(bān)(lán)漾动(yàng)彩绸(chóu)连缀(zhuì)仲春(zhòng)屋脊(jǐ)覆盖(fù)目眩(xuàn)屋檐(yán)渗出来(shèn)谛听(dì)参差(cēn)(cī)娴熟(xián)轨迹(guǐ)剔透(tī)丝弦(xián)勾勒(lè)黑黝黝(yǒu)缤纷(bīn)隐匿(nì)璀璨(cuǐ)(càn)摇曳(yè)三、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后,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充满诗情画意,如一曲悠长的乐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小桥流水人家”……水给古老的旧镇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2、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游览周庄的感想800字(精选14篇)
游览周庄的感想800字(精选14篇)游览周庄的感想800字篇1说起周庄,总离不开小桥流水。
纵横交错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一路默默前行,仿佛睡着了般,直到发出一阵窃窃私语,就注入更深的水域去了。
平静的河面上有船家荡着小舟,轻轻地划着桨,唱着悠长的民谣,缓缓地从一座座桥底穿过。
所有的桥都是银灰色的,风采各异,横横竖竖,纵然再多也不显得单调,不显得拥挤,就连大名远扬的双桥也静静地卧在那儿,为周庄抹上了一笔传神的色彩。
河两岸是错落有致的古色古香的房屋,古老而沧桑,若是在雨中,袅袅地飘着缕缕轻烟,又被风儿吹散了,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每户人家都热情好客,保留着古老的民风,加上屋前屋后的小桥、流水,仿佛再现了周庄人过去的生活:人们荡着小船穿梭于两岸人家之间,商人在船上做买卖,船夫忙着传送商品。
周庄人的生活离不开桥和水,不正是诗意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吗?又见柳树,温柔地垂着长发,随风飘曳,像温柔的苏州女子,婷婷玉立,为两旁的景色增添了柔美的气息。
旧时的周庄商贾云集,巨富沈万三的故居就座落于此。
走进沈厅,给人以古朴、深沉的感觉。
整座屋子都是木质结构,布局独特,富有情调。
屋子雕梁画栋,壁画精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屋里桌椅的摆设非常讲究,是按主人和客人的身份地位设置的。
房子宽敞、豪华,有众多的厅房。
厅房被制作精美的槛栏分隔开,但又不完全相隔,其中有小道连通,有着微妙的层次关系。
屋里还有许多狭长的隐蔽走道,走道光线不足,显得有些阴暗、潮湿,使人略有压抑感。
从小道尽头往回看,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走出屋子,来到街上,我们惊讶地发现许多古老的房屋都有那样的走道,一眼望去,阴暗得什么也看不见。
再看看屋顶,有的还有着细腻的雕刻呢,其手工技艺,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周庄,中国的第一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那静默的小河流水、银灰的桥、古色古香的房屋和悠长的小巷,伴着船家那古老的民谣,奏出了一曲优美的水乡之歌。
歌声飘过水面,飘进巷子,慢慢地远去,远去……游览周庄的感想800字篇2水乡周庄,很是漂亮的一个地方。
感悟周庄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感悟周庄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感悟周庄的阅读材料父亲前些时到苏州出差,回来后说他去了趟周庄。
周庄,在我听到这两个字眼时,心是颤动了一下的,虽未去过,但早有耳闻。
我看过许多有关周庄的介绍,那应该是一个青砖古瓦砌出的百年老庄,淙淙的流水贯过庄去,棕黑色的木窗框似乎想透过一扇扇寂静的窗户向人们讲述这百年老庄的历史。
在雨中、在雾中,周庄朦胧着,似乎多了一份水乡的温柔与神秘。
我心中的周庄形象,就是这样一个清幽、雅致,与外界尘嚣互不沾染的世外桃源。
据说三毛一来到周庄,就被它的气质与美妙所触动,她哭了,想把周庄紧紧搂住,像是愿与之融为一体似的。
于是,我便急着向父亲打听周庄。
我兴冲冲地打听,收获到的却是深深的失望——父亲几乎把周庄全盘否定了,他说周庄一点也不好玩,“游人太多了,人挨人,人挤人,简直站不住脚,你只能随着人流瞎跑。
挤了半天,没看到个情由,却挤出一身臭汗,而且到处噪音,嘈杂得要命,实在是毫无情趣可言!”在父亲的抱怨声中,我似乎明白了周庄“不好玩”的原因。
周庄,是以她的清幽、别致与宁静的水乡神韵著称于世的。
都市里生活的人们,为避一时的喧嚣,匆匆赶来,还有那些揣着大把票子慕名买乐的人们,也许会感受到一时的清静,但如父亲所言,人挤人的周庄,在一派喝彩声中,虽然房屋、古桥、流水没变,却失去了它的清静,也失去了它的灵魂,这无异于失去了音乐的维也纳!如今人群熙攘的周庄,像是烫了发的林黛玉——清秀美丽的脸庞依旧,却失去了她应有的孤傲和超凡脱俗的气质,真可谓“人面桃花依旧在,相逢一视已茫然”……从这样的周庄归来,失望便在情理之中了。
于是,只有从门票上感知恬静的周庄了。
商业铁蹄如此粗暴地践踏着文明与文化的命脉,这该归功于人类还是应归罪于人类呢?倘若三毛还活着,来到这周庄,不晓得她是否还会流下昔日感动的泪?感悟周庄的阅读题目1.作者认为周庄的神韵是怎样的?今日的周庄失去了灵魂的原因是什么?(4分)2.在作者的心中,周庄的形象是怎样的?(2分)3.你是如何理解“只有从门票上感知恬静的周庄”这句话的?(3分)4.说说文中最后一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7篇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7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1从选好文本到讲课完毕,因最近琐事缠身、水平有限,也是在梦幻般的感觉里过去的。
稀里糊涂里课就完毕了,因身为讲课人,听得最多的便是两种意见:1、选这课来讲也太难点了吧!2、课上的还是不错的!但这时我性格的优点便显示出来了,那就是从不在别人的批评赞美里迷失自己。
所以,对这节课自己进行品析:一个亮点:早在05年秋季听省语文优质课时,就在教师们的评价语言里听出了单调与困乏,简单、重复、无主见的“好!”占了评价语的大半。
这样的一视同仁抹杀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也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机会。
所以,在自己课堂对学生的评价里,就尽量增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学生回答好的,好在哪里,有问题,问题又在何方。
这次讲课也不例外,我尽量让自己的评价语因学生而异因学生的答案而异。
这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甚为满意。
例一:理解文意,欣赏美景板块(以下节选自雅阁老师的记录)生1:《春游周庄》师:不错,抓住了春这个字,很准确。
生2:《依依周庄情悠悠周庄水》师:哟,这么有诗意的语言呀,有地点,有特点。
很好。
生3:《井乡之景》师:不错,一下子找到了文中的井形河道,抓词很准确。
生4:《三访周庄》师:哦,你的立足点在作者来周庄的次数上,角度不一般。
例二:品味语言,丰富积淀板块生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周庄水的声音很动听。
师:嗯,我们仿佛听到了四处的滴水声,犹如天籁之音,那他把什么比做什么了呢?生1:把水声比作江南丝竹。
师:是啊,滴水与流水的轻柔、音乐感都表达出来了,我们耳边也好像听到流水在叮咚成韵,轻婉、柔媚而又悠扬,你来读读看……生3: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生:我读出了一种安详的景色师:水面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生3:石桥、楼屋、树影还有云彩和飞鸟。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If we really want to know our state of mind, we should first look at our act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周庄水韵》教学反思《周庄水韵》教学反思篇1《周庄水韵》讲过之后,我脑中的记忆好像也没有多少,回过头来再读这篇散文,觉得这么优美的__,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好的写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闭眼体会优美而又有诗情画意得特写镜头——__的开头。
1、__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周庄,而是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随着这搅动的木橹,我们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世界。
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桥、楼、树、云、鸟,还有那美丽的似彩绸一般的水面,真是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
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才笔锋一转,告诉你这就是周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周庄,于是牵引着你不断随他的文字探索。
这种独特的开头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__的语言清新优美,也像周庄水乡一般让人赏心悦目,“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
“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
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
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初二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篇一:初二语文《周庄水韵》教学反思《周庄水韵》一文已经教过两遍。
此文常教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当然,也难免每每有些许遗憾。
对于备好课,我思考了很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再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而更多的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
备课不仅仅是教学方案设计,还要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方法的准备。
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
也就是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
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
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我们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里常常出现了与我们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
显然,第二种方式不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但是,放弃原来的备课,我们又没有充分的准备。
课堂效果不佳。
教学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我们可以在教学某课之前可以向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读课文后,写出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我们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预想的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差异,甚至很大差异。
这时候我们也就明白我们一直是在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设计重难点时,我们备课真的不能做到关注学生。
因此,我觉得备课要注意:1、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应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教学的首要使命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有别于政治课、班会课、环保课。
2、对文本要深入探究,对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品读要到位。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览周庄的心得体会1早就听说青岛是很多人渴望见到的美丽城市,她宛如一副山清水秀的画卷,吸引着人们去领略她秀美的风光。
我在姐姐的带领下,来了一次与青岛的亲密接触。
这里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山里绿树繁茂,空气清新自然。
巍峨之美傍晚,我们来到了第一站——青岛“栈桥”。
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一点点淡淡的海腥味,里面还混杂一点清新的气味,揉杂着砂砾的气息。
闭上眼,仿佛身边就是无尽的大海和无数的鱼儿。
走上栈桥,正值涨潮时期,景色壮美。
潮水先是缓缓地退下,忽然间又“哗”的一下涨起,然后“砰”的一声撞击在岸边的礁石上,声音如雷鸣一般,速读很快,迅捷、有力。
走在桥边,抚摸着桥边的围栏与粗大的铁链,看到上面斑斑的锈迹,仿佛印证了栈桥屹立百年不倒的传说。
看着桥头高大的建筑,金碧辉煌,抬着头,向着海浪不屈不挠的样子,仿佛要冲破这大海,寻找着这海里的珍宝。
在这辉煌的栈桥下,我领略了海浪的威武,栈桥的执着。
朴素之美我们辗转寻觅到了青岛市中心的仙境“中山公园”。
走进公园,周围一片绿意昂然,好像回归了纯朴的自然。
深吸一口空气,是自然的味道,纯净,清香,混着青草味儿,甚至带着泥土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没有一点瑕疵。
河流,鱼儿,树林,行人,就像一副古朴自然、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青草的淡雅,果树的新绿,使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
在这简单的中山公园,我领略到了城市中的仙境,朴实无华的美。
奇异之美中午,在海边寻觅着,不知不觉中,就来了“青岛海底世界”。
走入大门,一张巨大的地图立在了路中央,上面绘着密密麻麻的路线和一个个景点,我们了解了大概,便开始逐一“击破”。
在淡水鱼类馆中,见到了只有中国长江等少数地方存在的中华鲟,以及众多独特的淡水鱼类。
九年级语文上册 2 周庄水韵课文分析
周庄水韵一、文章主旨文章描述了三次去周庄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古镇水乡的勃勃生机及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
二、结构分析全文共6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走进周庄,包括小河泛舟与古镇风貌。
首段安排很巧妙,开门见山,先来一段描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让人随着文字自由想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支在水面上搅动的木橹,弯曲的,颇有点小镇古朴之风。
接下来你的视线延伸到了周围的地方:石桥、楼屋、树影、云彩和飞鸟,这些景物可以被你随意组合成一幅幅水墨山水画,而且很美,你看:它们“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丝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的花纹……”如此美景,多么让人流连忘返,让人随着作者的思路继续下行,探个究竟。
一句“还有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对周庄的实物描写,而且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显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周庄的桥多,有特色,因此作者把第二段用于对桥的描述,视角是从河面看桥,“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当然,由于笔墨有限,不能一一概述,只能统而言之,“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则化用于一首现代诗,诗的原句是这样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意境是一样的。
“相看两不厌”则源自于李白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虽然表面上语言很平常,但细细琢磨,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非常深厚。
水和桥都看完了,该说说古镇了。
作者仅用丁一个“井”字,就让我们对古镇的概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就是语言的精辟之处。
这是一个古镇,它永远都不可能与往事割裂,因此作者笔调一转,想起了当年的古镇,“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以前是这样,我们不难想象现在的周庄也差不到哪里去,这不,作者又正正经经提到了现在的水:“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论文之周庄情悠悠课后思绵绵——散文如何出彩的思考周庄情悠悠课后思绵绵--散文如何出彩的思考温岭市大溪中学郭定华【摘要】本文结合个人的《绝版的周庄》教学案例,为了贯彻新课程中“能力”、“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对这次散文公开课取得成功的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教学上的思考。
【关键词】散文绝版的周庄案例出彩【论文背景】《绝版的周庄》为当代作家王剑冰的散文代表作。
它也是某一年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从那以后,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新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就选了它。
2005年,我校为了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宗旨,让我和温州瑞安中学的名师上PK课,课题就是《绝版的周庄》。
瑞安中学的老师认为:1、本文是游记类散文,旨在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整体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3、本文与《巴东三峡》都是写祖国山水的美丽,意在让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而我认为这些目标的设定是比较简单也比较实用,但是多而空旷。
在实际操作时却很难调动我们这里的学生。
而且,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尊重学生的自我阅读感受,并以最终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感受能力和独立思索能力为终极目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较多的开放性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问题真正从学生中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得到解决。
作为一篇游记散文,《绝版的周庄》用优美得近乎是诗的语言,颇富张力地描绘出一个韵味独特的水乡周庄,倾诉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情感。
但作者的笔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倾诉一己之情上,而是在情感表达之中阐释了自己对周庄现实境遇的深沉忧思。
语文新课程也非常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
因此,我就把体会周庄之美、感悟作家之情、领会深沉之思作为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也作为了这节公开课的思路。
上课那天,来了很多的客人,其中有来自浙师大的蔡伟教授,来自地市两级的教研员。
本人的上课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一直以来我总想着应该有个小结,以飨读者。
【案例呈现】散文《绝版的周庄》教学实录(节选)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略)二、配乐朗读,进入文本师:越是好的文学作品,越能经受得住我们反复的咀嚼和诵读,我们走进周庄,不妨也从朗读开始。
下面我先来读一段。
播放音乐《高山流水》,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段。
学生在音乐旋律中把文章读完,并在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细微感受。
三、感悟周庄之美、作家深沉之思、忧思之情(1)提出问题,自由发言:朗读之后,你最喜欢这篇课文中的哪一段?为什么?课堂片断:生1:我喜欢课文的第七段。
师:能不能给我们朗读一下。
生1:好的。
师:你读得很有深情,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生1:我觉得这一段的语言很美,把周庄写得特美,特宁静。
师:回答问题的时候很规范,用了“我觉得”三个字,回答得也很完整。
你是为这种宁静的“美”而感动,那么除了美你还感受到周庄的什么特点?生2:民族味浓。
生3:周庄有接纳的气度和胸怀。
生4:……师:你们都有很强的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你觉得作者是不是喜欢这样的周庄呢,这种喜欢之情是怎样表达的?生1:作者喜欢夜晚的周庄,他说“周庄睡在水上,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这里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对周庄的喜爱。
师:谢谢你的回答,你注意到了修辞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生2:作者提到额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可是周庄并没有拒绝它,它在周庄也开得很灿烂,可见周庄海纳百川,有宽大的胸怀和气度。
生3:……生4:我喜欢第……师: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吗?生4:好的。
(2)创作MTV,感受周庄之美给出一幅画面,寻找课文中哪段文字与它配合最契合?或者给这幅画面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
(3)从标题入手,咀嚼作者的忧思师: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周庄的“美”以及对周庄的痴迷眷恋喜欢之情。
用自然、朴实、宁静等词语来形容周庄都可以,但是作者最后对周庄的界定是什么呢?生齐答:绝版的。
师:为什么?“绝版的”是什么意思?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考?从哪里可看出?(学生讨论2分钟)生1:“绝版”是“独一无二”的意思。
周庄作为江南古镇水乡,体现在“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一幢老屋、一道流水”之中,它的古朴宁静是得天独厚,浑然一体的,也就是说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它也是不可复制的。
生2: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我也想补充一点。
我觉得“绝版”有“美到极点”的意思。
周庄历经900年风雨,和繁华现代的苏州相比,可谓是一位“绝版”的江南古典秀女,这样的一个地方,实属不可多得的绝版。
生3:作者在课文第二段中反复说“周庄,我来晚了”,在第三段中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
我觉得现代文明破坏了苏州古典美感,作者觉得如果周庄的现实境况不尽快改变,周庄就要绝版了,就会步苏州的后尘。
作者是在思考周庄的出路,对周庄所面临现状的忧虑,为周庄感到遗憾和惋惜。
生4:我也想说。
我想也许作家还有希望在里面,就是希望周庄能够走出今天的生存困境,真正美丽到绝版。
师:大家都很有思想,我觉得你们的回答都很有道理。
我想因为眷恋才会有希望,爱之越深,忧之越深。
四、拓展:多媒体播放视频《周庄好》。
五、结束语(略)【教学思考】《绝版的周庄》公开课后,我想,散文教学如何能出彩?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走近文本,解读文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老师都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有目的地对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探究,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等。
然而模式手段的变化,未必就是新课程了,比如不知道多媒体在何时何地运用比较恰当,比如用视听的多重刺激替代文本阅读,用精美的课件、庞杂的资料替代学生的理解。
然而,教学《绝版的周庄》时,我巧妙地处理了这些问题。
我认为对文本的有效解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老师自己好好地对待文本阅读,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我把“体会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作为目标来解读是正确的。
教师对文本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惊喜。
如果缺少这样一种功底,有的只是作者、编者的思想和认识,唯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很难想象的。
就一篇散文来说,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及人文教育因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从文章中读出作者所描述的生动形象(语言的形象感),读出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内涵(语言的意蕴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语言的情味感)。
如此,钻研文本,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读出自己的感悟来。
散文的情思是一种沉淀后的心境,散文的情感是一种个性的自然流淌,它真实地体现作者的人格和性情。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达到部分地接受作品的地步。
在“感悟周庄之美、作家深沉之思、忧思之情”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畅谈,学生自然会从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起。
这种回答,是真情实感的,有感而发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可预知的也会大大增加,教师要根据回答进行诱导,引导要结合文本,使理解走向深入。
另外,学生的发言是打乱段落顺序的、零散的,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点”,从“美”和“情”加以梳理。
这篇文章的标题寓意深刻,在体会文章的标题所蕴含的情感这一环节中,在学生对作者情感进行充分领悟之后,我以此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更深入的挖掘,体味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咀嚼作者对周庄现状的忧思。
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适时地归纳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与人文情怀。
冰心说过,“散文最能够表现作家的性格,对读者来说,和自己相似,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却很难说谁好谁坏。
”散文教学,正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找到“能够引起共鸣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
2、品味语言,注意训练这节课,将教学的三维目标融合推进。
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既能发展语言素养,又能提升人文素养。
本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文本中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升华点,设计了三维融汇的学习活动,转变了那种以讲专业学科知识为“主料”,以“情感教育”为“附加”甚至为“不屑”的教学观念,使知识的建构、能力的习得、关注“人”的生活感受与忧思情怀的提升等,都产生并融汇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
见课堂实录(3)从标题入手,咀嚼作者的忧思这是一个品味语言的精段。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语言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
因而,启动学生感悟、体认语言所蕴含的情感从来就是培养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一精段的设计理念即在于此。
教师组织了一场“发现”活动:找找表现作者情感、心情。
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了颇为深意的一些词语或句子,进行了品味赏析。
而我要说,这又是一个情感的发现活动,在发现中引爆了一串创造火花:“绝版”中有“美到极点”“独一无二”的赞美,“周庄,我来晚了”“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中有“忧虑、遗憾和惋惜”等等。
学生的见解是对文本归结性的发现,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也是对自我潜在情感力量的发现。
在文本的情感浸润下,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的思考,使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课堂实录(2)是训练语言运用的一个片段。
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咬紧语言文字进行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容实实在在、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
展示学生作业:古老的楼房和曲折河道缀满了黄昏的夕阳,阳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
船夫们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他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3、注重朗读,加强范读语文教学,从读开始。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文本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唤醒学生自我情感体验、领略文本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
朗读是理解课文,形成语感的重要方法。
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在读中理解课文,以读悟情,以读促思。
这次上课的时候,我们都用了各种方法包括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自己品读等引导学生读出文章之味。
至于用《高山流水》背景音乐,那是因为这音乐与江南水乡的温柔气质非常吻合,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意境。
其中教师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头脑中重塑文字所表达的形象、画面的做法是最为成功的。
课堂上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有利于创设课堂情境,同时展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加强老师的范读,特别是诵读式的范读。
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