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练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2022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值 练习题 含答案

2022年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值 练习题 含答案

五上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值〔同步练习〕一、填空。

1、8.4573保存整数是〔〕,保存到十分位是〔〕,保存两位小数是〔〕;保存三位小数是〔〕。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如果保存2位小数,要开到第〔〕位。

3、6.78乘的积保存两位小数约是〔〕。

4、一个一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存整数后得到1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二、判断。

1、近似数6.0与6的大小相等。

〔〕2、一个数乘以小数,积一定是小数。

〔〕3、一个数的近似值是4.9,这个数一定是4.94。

〔〕4、5.99的近似值是6。

〔〕三、计算,按要求保存小数。

(1)保存一位小数。

×0.98 7.4×0.395(2)保存两位小数。

87.45×0.25 19.55×0.四、解决问题。

1、大象奔跑的速度最快可到达3千米/时,长颈鹿奔跑的速度最快速度是他的1.33倍,长颈鹿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得数保存一位小数。

〕2、胖大海每千克45元,买0.049千克胖大海需要多少钱?3、小明的体重3千克,爸爸的体重是他的4.25倍,爸爸的体重多少千克〔得数保存两位小数〕4、有两个三位小数,他们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后都是2.78,这两个数的差最大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填空。

1、82、三3、24、1二、判断。

1、√2、×3、×3、×〔〕三、计算,按要求保存小数。

〔1〕保存一位小数。

×0.98≈10.3 7.4×0.395≈2.9〔2〕保存两位小数。

四、解决问题。

1、3〔千米〕答:长颈鹿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

2、4≈2.21〔元〕答:买0.0491元。

3、3≈1〔千克〕答:爸爸的体重是1千克。

4、2答:这两个数的差最大是0.009。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比例尺一、单项选择题1.把一个长方形按5:1的比例放大后,长和宽的比是〔〕。

A. 1:5B. 5:1C. 不变的D. 无法确定2.以下四幅图中,第〔〕幅图是由左图按比例缩小的.〔单位:厘米〕A. B. C.D.3.一个长方形按3:1 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比拟,正确的说法是〔〕A. 周长扩大9倍B. 周长缩小9倍C. 面积扩大9倍D. 面积缩小9倍4.如下图的长方形按4:1缩小,所得的新长方形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比是(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2.(2021益阳)历史传说中蕴含着很多历史信息。

相传教民耕种,传播农业技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的英雄人物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3.下图是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③、④位置应该分别填写的内容是()A.黄帝、炎帝B.炎帝、黄帝C.炎黄部落、华夏族D.华夏族、汉族4.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情况相符()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居民时期D.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5.国庆节期间,小明同学一家去浙江绍兴会稽山旅游,游览了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其中有一副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炎黄大战蚩尤B.炎帝发明历法C.神农尝百草D.大禹治水6.中国被称为“丝绸的故乡”,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黄帝B.炎帝C.仓颉D.嫘祖7.“蚩尤作兵伐黄帝,黃帝乃令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吞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怪),雨止,遂杀蚩尤。

”上述材料()A.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B.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C.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证D.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8.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

”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C.尧和舜D.隶首和大禹9.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这段话表述的是()A.汉族的形成B.华夏族的形成C.少数民族的形成D.古代各民族相互对立10.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拨一拨》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拨一拨》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学习目标1.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操作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3.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了解大数的构成。

4.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

编写说明教科书结合填写数位顺序表、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学习。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学习大数读写时,不宜仅靠一些机械的规则死记硬背读写的方法,结合数位从位值的角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写出数是更有价值的,这将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思考,教科书安排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认识数位顺序表。

第二个问题借助拨计数器的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计数器上的数位标识学习读数,并感受数的构成。

第三个问题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第四个问题借助在算盘上的拨数活动,再次强化对大数的读写及位值的认识。

此外,教科书还安排了“试一试”,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数的构成,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

·填一填,认一认。

这是第一次出现数位顺序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位值的角度理解数的意义、读写数。

需要说明的是,数位顺序表虽然是第一次正式出现,但是在前面几节课(其实从20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有了数位的铺垫,表现在数的认识大多伴有拨计数器的活动,而计数器上已经出现了个、十、百、千、万位,只是没有正式向学生介绍数位的概念。

·拨一拨,说一说,读一读。

借助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操作活动学习读数,体会数的构成。

教科书呈现了三个数,给出了它们的读数示范,并解释了其构成。

在数的选择上,教科书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即在遇到中间和末尾带“0”的数,学生往往会对其中“0”的读法产生困惑,所以在三个数中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带“0”的数(9040,1001)的学习。

·看一看,写一写。

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写数。

教科书同样呈现了三个数,并给出了书写示范。

在其他两个数的选择上,教科书也关注了带“0”的学习难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课堂过关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课堂过关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3课《做学习的主人》课堂过关练习题一、快乐填空。

1.我们天生爱学习,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都能学得好。

2.“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得好,就要多在心中画问号。

3.当我们有了疑问时,可以向别人请教、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等。

4.要想学得好,就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才能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

5.把自己和别人的好经验放进“我的学习锦囊”里,并在学习中随时运用这些好方法。

6.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

7.鲁迅认为,一个人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二、明辨是非。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喜欢动手做小玩具,这也是长处。

(√)2.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用不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太费事了。

(×)3.亮亮熬夜打电脑游戏。

(×)4.我总怕回答错了,上课不敢发言。

(×)5.当给自己限定了一个时间后,学习就比较有效率。

(√)6.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想一想。

(√)7.班长学习好,我可以照搬他的学习方法。

8.实地调查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三、择优录取。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 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B. 多提问题才是爱思考的表现C. 我不擅长学习,学习很差D. 生活中处处可学习2.下列学习方法中正确的是(A)。

A. 课前认真预习B. 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C. 课前预习纯属浪费时间D. 每天做作业做到很晚3.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应该(C)。

A. 赶紧去和同学玩B. 如果妈妈让我去玩,我就去,反之,就留在家里继续学习C. 主动预习一下明天的新课4.下列行为不属于抓紧时间的是(C)。

A. 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B. 做事不拖拖拉拉C. 作业太多,就慢慢做吧D. 不按时睡觉5.下列表现是珍惜时间的是(C)。

A. 今天的事改天做也可以B. 自己的事情请人代劳C. 合理规划,提高办事效率D. 我还小,属于我的时间还长着呢6.因病或其他一些原因缺课,我们应该(A)。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一、我会写可kě(许可、可以、可口)东dōnɡ(东方、东北、东家)西xī(西方、西面、西北)二、我会认江jiāng(长江、江水、江北)南nán(江南、南方、南方)采cǎi(采花、采茶、开采)莲lián(莲花、莲叶、白莲)鱼yú(鱼儿、甲鱼、鱼片)北běi(北京、北方、北边)三、多音字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四、认识笔画和偏旁三点水草字头五、易错提示字音:江南(nán lán) 采莲(cǎi lián chǎi lán)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

“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六、理解词语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采莲:采摘莲子。

何: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玩耍,游戏。

本文指鱼在水中游动。

七、句子解析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水乡是采莲蓬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盛啊!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八、问题归纳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九、课文主题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同步练习题】1.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ji____ li____ b____ c____ n____江莲北采南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可”的笔顺: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3课《囚绿记》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核心知识一、基础知识1、红色的字注音。

淅沥()揠苗助长()猗郁()蕈菌()涸辙()急不暇择()嵌()葱茏()答案:xīlìyàyīxùn héxiáqiàn cōng lóng2、形近字┏徙(xǐ) 迁徙┏猗(yī)猗郁┏暇(xiá)闲暇┏揠(yà)揠苗助长┣徒(tú) 徒弟┣倚(yǐ)倚靠┣遐(xiá)遐想┗偃(yǎn)偃旗息鼓┗陡(dǒu)陡峭┗绮(qǐ)绮丽┗瑕(xiá)瑕疵3、多音字┏(xiān)纤细┏(dù)度假┏(dī)提防┏(lèi) 劳累纤┫度┫提┫累┫(léi)硕果累累┗(qiàn)纤夫┗(duó)度德量力┗(tí)提醒┗(lěi)罪恶累累4、词语解释【涸辙】课文中指的是干涸了的车辙。

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

【急不暇择】比喻焦急的心情,等不及做仔细的选择。

【移徙】课文中指搬动、移动。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偃,拔。

【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抑郁】压抑、忧郁的心情。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也指战争(借代修辞)。

5、词语辨析“固执”和“顽固”【辨析】两个词都可以做形容词,都有坚持、不肯改变的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桂花⾬》⼀⽂描写了“我”⼉时在家乡帮⼤⼈摇桂花的美好回忆。

表达了对⼉时往事的⽆⽐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三课《桂花⾬》课⽂原⽂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时候,我⽆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兰……。

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寻找,才能看到那些⼩花。

可是桂花的⾹⽓,太迷⼈了。

故乡靠海,⼋⽉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回,嘴⾥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箩。

送⼀箩给胡家⽼爷爷,送⼀箩给⽑家⽼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飘⼗⾥,⾄少前后⼗⼏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尤其是被风⾬吹。

落,⽐摇下来的⾹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好⾹的⾬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枝⼩叶,晒上⼏天太阳,收在铁盒⼦⾥,可以加在茶叶⾥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都浸在桂花的⾹⽓⾥。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处⼩⼭,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飘⼗⾥。

秋天,我常到那⼉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的桂花再⾹,也⽐不上家乡院⼦⾥的桂花。

于是,我⼜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皇权加强与近代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练习题一、选择题1.清初康熙年间,下列机构中权限最大的是()A. 殿阁大学士B. 中书省C. 议政王大臣会议D. 军机处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C.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D.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国家大事的实权3.清王朝自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形成这一可笑认识的主要原因是清朝()A. 政治经济制度先进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D. 政治黑暗腐败4.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其主要依据应包括()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跪受笔录④设议政王大臣会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八股取士”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 特务统治的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文化专制的强化D. 专制集权的加强6.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选项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已占主导地位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C. 苏州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D.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不断增长,成为主要货币7.以下是18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大事年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中国欧洲1729年始设军机处,文字狱盛行18世纪欧洲兴起了宣扬理性主义思想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1792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①中国疆域在不断扩大②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兴起③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被强化④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这反映了( )A. 地主权力增大B. 相权不断加强C. 军政实现合一D. 皇权不断膨胀9.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 认识自己》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 认识自己》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课发现自己认识自己1.下列属于从社会方面认识自己的是( )A.我是七年级(3)班的班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B.我是一个喜欢足球运动的人C.我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小伙子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2.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下列选项中,做到“自知”的途径有( )①自我观察和评价②通过比较来了解③欣赏自己④他人的态度和评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以人为镜”属于哪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D.自我检查4.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主张因材施教。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取得成就。

这反映了( )A.人有高低贵贱之分B.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C.孔子的教育思想很现代D.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5.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比自己更认识自己的人,同时也没有比自己更不认识自己的人。

”下列这些自我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游泳是我的长处,我可以发挥这种长处促进成功②别人样样精通,我却什么都不行③我能行,我最棒,我是十全十美的④我虽然丑,但我很温柔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时我们要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下面同学的表现是正确地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的有( )①小丽看到小茜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自己衣服旧了,心里很难过②王亮看到同学热心助人,很受感动,决定向他学习③张鹏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当有人批评他时,他感到羞愧难当④张豪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下列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一般,他看到同学们的家境都很好,感到很丢人B.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情况,与他们相比,发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 于是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D.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其他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8.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照别人说的去做④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地分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有人问一位哲学家:“世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到?”哲学家说:“认识你自己。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是《现代诗二首》,包含《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两首诗。

以下是关于这两首诗的笔记:
一、《秋晚的江上》
1.作者简介:刘大白,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

2.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江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艺术特色:
-运用拟人手法:将芦苇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在风中顽强的姿态。

-动静结合:前两行描写静态的景物,后两行描写动态的景物,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

二、《花牛歌》
1.作者简介: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2.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动态,表现了花牛的自由、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艺术特色:
-运用拟人手法:将花牛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

-语言简洁明快: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花牛的各种动作,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现代诗二首》的笔记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分层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古代水钟有水钟和水钟两种,它们都是依据水量变化制成的。

2.如果想要让刻度变得更加清晰、精准,你会建议晓光将①塑料瓶换成a瓶还是b瓶,请说明你的理由。

我建议晓光换成瓶,理由3.同一个水钟,保证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

4.小科制作的水钟的时间刻度过于密集,原因可能是水流速度(填“太慢”或“太快”)或接水容器(填“太粗”或“太细”)。

5.亮亮同学准备做个小水钟,请帮他把制作过程排排序吧!用锥子在瓶盖中间扎一小孔。

用停表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用笔标出下面瓶中液面的高度。

用剪刀把一个塑料水瓶分成两部分。

将水瓶带盖的部分放在另一部分的上面,瓶口朝下,向上面的瓶里倒满水。

二、判断题6.在观看水流速度的试验中,前30 毫升和最终30 毫升水流出时间一样。

()7.水钟的准确度与滴水的速度无关。

()8.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

()9.我国古代根据滴水计时的不同方法,将水钟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10.水钟的制作必须使用塑料瓶。

()三、单选题11.下列三种漏刻,计时最准确的是( )A.B.C.12.明明制作了一个简易水钟,向其中倒入150毫升水,芳芳利用秒表计时,测得滴出前50毫升水用时1分钟,请你推测滴完水钟内需要()。

A.3分钟B.大于3分钟C.小于3分钟13.测量”水流速度变化”的实验中,某小组记录了前几组数据后,发现自己组的水流迷比其他组慢,组内成员有了意见分歧,下列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奇奇说:马上把小孔弄大一点。

继续做接下来的几继实验B.妙纱说:挤一挤上面的水瓶,让水流速度快一些C.小华说:耐心记录完剩余几组数据,不能中逾改变实验因素14.晓光找到了影响水流速度的原因后,对水钟进行了改进,他对①塑料瓶进行标刻度(如第16题图)。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教程第三版课后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之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亚里士多德2、弗兰西斯·培根、基本规律4、愈窄;愈宽、没有任何重合;等于6、内涵;外延7、一门学问、单独9、矛盾关系10、属种关系二、是非题:1、×、√3、×、×、×、×三、单项选择题:1、A 、B3、C4、A5、D6、D 、A8、B9、A 10、D四、双项选择题:1、D、E2、A、E 、D、E、B、C5、A、D六、欧拉图题:练习题之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假;真假不定、关系者项;量项、真;真、等值5、全称;否定6、假;真、同一;真包含于8、真;假;肯定;否定、必要10、如果不通过外语考试,就不能录取;并非不通过外语考试,也能录取;或者通过外语考试,或者不录取 11、p∧q12、交叉;真包含13、他或是美院学生但不会画国画,或者他不是美院学生但会画国画 14、真15、SEP、SIP二、是非题1.×.√3.√.×.√三、单项选择题:1、A2、A、A4、B、B6、B7、B、A9、C 10、B11、D 12、B13、D 14、D15、C四、欧拉图题1、P S2、、M S五、真值表题: 1、A :P→qB :∧qA不蕴涵B。

2、A:p→B:某大学没有录取小李。

3、A:p ∧ qB:p ∨ qA、B两组判断不等值。

4、甲: p→q乙: p←q丙: p∨q让小赵和小李都去浙江大学进修,可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位领导的要求。

5、 A:B:C :练习题之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项在前提中、假4、P5、MAP;SAM二、是非题:1、×、×、×、×5、√6、×、√、×、×10、×三、单项选择题:1、B 、B3、E 、C 、A6、A 、A8、D 、C 10、C四、双向选择题:1、B、C、B、C 、C、E、A、D 、C、E6、C、E、C、E 、A、B、B、E 10.A、B五、多项选择:1、A、B、C、E 、D、F、A、E4、B、E5、A、B、C、D、E 、A、C、D、E、B、C、D、E8、A、B、C六、判断、推理题:1.“小松鼠和小花猫是文明公民”是一个联言判断;“文明公民”是一种性质,根据联言判断的规则可以推出“小松鼠是文明公民或小花猫也是文明公民”个结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桂花雨》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桂花雨》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桂花雨》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

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

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琦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jiǎn(捡柴、捡起、捡破烂)二、多音字盛chéng(盛饭) shèng(盛开)担dān(担心)dàn(重担)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三、近义词故乡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观赏姿态一姿势担心一担忧四、反义词盛开一凋谢仔细一马虎担心一放心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五、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课)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三课)【学法导引】《生命生命》通过写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掉进墙角砖缝中的香瓜子不屈生长,我静听心脏有规律的跳动告诉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光彩。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前三段叙事,后两段议论、抒情,文章先叙后议,思路清楚。

作者以生命生命为题,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礼赞。

学习这篇课文要能归纳出课文所描述的三个事例,理解生命的价值;能抓住关键词或主题词,把握文章脉络,从中领会课文的主旨;能细心观察身边弱小生命的活动情况,并学习课文准确的用词细致地描写出它活动的全过程。

【典题例析】例题:细读下面两个句子,找出用词不一致的地方,并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

甲:夜晚,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

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乙:夜晚,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动,骚扰着我。

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扇动双翅,挣扎着。

我感到有一股强烈的生命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解析:本题用换词删词的形式考学生对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

参考答案:甲句比乙句好。

甲局的飞来旋去表现飞动次数频繁,活动范围广大,说明我想弄死它是有理由的。

极力强调飞虫挣扎的程度深,拼着命来抗争。

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从句子中独立出来,并用两个感叹号来表示,说明生命力强大,更有震撼力,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课时训练】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小憩()2、庸()碌3、zhuó()壮4、gū()负5、擎()天撼()地6、áng()然挺立7、飞鸢()8、内疚()9、清chè()10、tiào()望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11、鼓动()12、震撼()13、骚扰()14、糟蹋()15、庸碌()16、顽强()17、擎天撼地()18、毫不理会()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 分 数学六年级(上)体型新颖丰富 体型新颖丰富掌握考试动态 直接重点难点提高考试成绩 周考/月考/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三课时求百分率的应用题开心回顾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1 2=38=125=815【答案】50%;37.5%;4%;53.3%【解析】试题分析:把分数化百分数,先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商,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填上百分号即可。

解:1÷2=0.5=50%;3÷8=0.375=37.5%;1÷25=0.04=4%;8÷15≈0.533=53.3%。

2.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

72% 69% 18% 158% 56%【答案】0.72;0.69;0.18;1.58;0.56【解析】试题分析: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据此解答。

解:72%=0.7269%=0.6918%=0.18158%=1.5856%=0.563.一个数的310是2.4,它的58是多少?【答案】5 【解析】试题分析:由一个数的310是2.4,可求这个数,它的58,即这个数乘以58,可求出答案。

解:2.4÷310×58=8×5 8=5答:它的58是5。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分数。

4 5 25% 150% 80%925【答案】80%;14;32;45;36%【解析】试题分析:把分数化百分数,先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商,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填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化简成最简分数。

解:45=0.8=80%25%=251 1004=150%=150 100=3280%=804 1005=925=0.36=36%5.分别用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表示下面直线上的点。

小数()小数()小数()分数()分数()分数()百分数()百分数()百分数()【答案】0.25;14;25%;0.75;34;75%;1.25;114;125%【解析】试题分析:把从0~1平均分成20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120,先用分数表示出各个点,进而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化成小数;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即可化成百分数。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Unit 4 My family 一课一练(各课时)练习题sc

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Unit 4 My family 一课一练(各课时)练习题sc

Unit 4 My family第一课时Story time 基础提优一、听录音,给下列图片排序。

()() ()( )( ) ( )二、听录音,给下列句子排序。

( ) This is my family.( ) He’s my father.( ) This is my mother.( ) This is my g randpa.( ) She’s my sister.三、选出相应的中文意思。

( ) 1.family 这个( ) 2. me 哥哥,弟弟( ) 3.this 我( ) 4.brother 祖父,外祖父( ) 5. grandpa 家庭A. fatherB. motherC. sisterD. brotherE. grandmaF. grandpa拓展提优五、判断下列图片与句子是(T)否(F)相符。

( )1. She’s my grandma.( )2. This is my sister.( )3. He’s my grandpa.( )4. He’s my father.六、情景交际。

( )1.当你向别人介绍你爸爸时,你应说:A. This is my father.B. This is my mother.( )2.你想表述“他是我的弟弟时”说:A. She’s my sister.B. He’s my brother.( )3.你指着你的家庭照片时说:A. This is my family.B. This is my friend.( )4.Mike指着一个小男孩的照片说:A. This is me.B. Hello, Mike.七、蝴蝶遮盖住了单词,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句子。

A. meB. isC. ThisD. sheE. heis my family. is my father. is my grandma. She mymo ther. He’s my brother. This is .第一课时St ory time一、听录音,给下列图片排序。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及解析古诗篇第三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及解析古诗篇第三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及解析古诗篇第三课【篇一: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及解析古诗篇第三课】古诗篇第三课是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本节课的模拟题及相应的解析。

一、填空题1. 李白的《庐山谣》中,“总无”的上下句分别是:“庐山虽无恶,_____百虫缠。

”答案:瑕疵2. 青蛇顿珠网,_____婆纱婆缚。

答案:妖怪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两句是谁的作品?答案:王之涣4.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如丝绿。

”这是明代作家_____的作品。

答案:唐寅二、选择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一词的意思是:A. 床的前面B. 床的旁边C. 床的底下答案:B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_____。

”A. 海角无边B. 海水不尽C. 海天一色答案:C3. “绕树三匝卧蛇灵,。

www点1515点acom一头金狮夜舞。

”这句诗是白居易的作品《宴桃园序》中的描写:A. 人物形象B. 自然景观C. 情感抒发答案:B4. “放声歌,干去樽前。

”这句诗中的“放声歌”表达了诗人的:A. 哀愁之情B. 欢乐之情C. 惊讶之情答案:B三、解答题1.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答案:这句诗是形容白天的阳光逐渐西落,落入山的背后;黄河也从远处流淌过来,汇入大海的奔流之势。

2. 你喜欢哪一首古诗?简要介绍一下这首古诗的内容和你的感受。

答案:我喜欢杜甫的《登高》这首诗。

诗中描述了登高的情景,描绘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读起来让我心旷神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以上是对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题及解析古诗篇第三课的内容介绍。

通过这些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表达,提高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学习,领悟其中的美妙之处,更好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确定,表述应为“可能 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丙气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也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 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 图中丙为高气压带。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丙气压带一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4)有利影响:夏季风(西南季风)能够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
水稻的生长; 不利影响:夏季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性易造成水旱灾害,不
利于水稻的生长。
第四课
课堂练习及课时训练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 的地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果戊区域为阴雨 天气,则等压线a的值 最可能是( ) A.1 002.5hPa B.1 005hPa C.1 007.5hPa D.1 010hPa
说明图中为一高压中心,又因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故该 海域气流会呈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②地与④地位于山 地的迎风坡,容易形成降水。
ab两条曲线哪一条表示气旋过境气压的变化
气压 Hpa 10
气压 Hpa 1020 1010
反气旋过境气压的变化
1000
1
3
北方的 暖空气
N
D

B
C
南方的 冷空气
A
南极 南方的 气压梯度力 冷空气 气流运动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5.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 C.西北 D.西南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 D.冷锋
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分布图,图中a、b 、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 低压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气压带、风带 。 的位臵南移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 丰富 ,分析其原因。 下页 下页
副热带高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那里一般是 低 和 气压带,天 气特点是 多阴雨天气 。 附近 高 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 南北纬 和 极地地区 ,那里一般是 气压带,天气 30°附近 特点是 多晴朗天气 。 终年温和湿润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 。常年受 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 终年炎热干燥 。
读“沿30°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
亚洲低压 5.图示季节,①地南部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示②地附近有一气压系统为( A.亚洲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阿留申高压
①地南部为南亚
②地北太平洋
)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C 、 E 。 (2)图甲中B处是 东北信 风带,与图乙中 a 处(a或b)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副热带高 气压带,D处是 盛行西 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是 地中海气候,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 , 气温低,空气冷收缩下沉 E气压带的成因为 动力 (动力或热力)原因。
8 月份水位偏低,可知该观测站位于长江中 下游平原。 3 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第 增加枯水期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流量,因而 M 点将左移,N 点将右移。 答案:1.A 2.D 3.B
1.(2012 盐城三模)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 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回答(1)~(2)题:
C.③主要受低气压控制,降水多D.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返回17页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7.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8.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值北半球夏季 ,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第三课
课堂练习及课时训练
【强化训练】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 称为历时。 “某观测站绘制的某河流水位过 读 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 1~3 题:
水位过 程线 历时 曲线
梅 伏 雨 旱
冷 锋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夏季
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 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臵的变化 D.盛行下沉气流
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 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低温(高压)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 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答案: (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 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2)②⑤ (3)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
在0℃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
北方的 冷空气 D
N
谁是主动气团
3.分析此时 ABCD四地的 天气情况
北方的 冷空气

C
南方的 暖空气
B A
赤道 南方的 暖空气
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
锋面气旋的形成
赤道 1. 分析低压槽附近的气 流运动情况 2.A.B.C.D 谁是主动气团 3.分析此时 ABCD四地的 天气情况 北方的 暖空气 (南半球)
戊区域应为 低压中心
3.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 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 现象最可能的是( A.南亚进入旱季 )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 应该是7月、8月。
读“某时刻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风,形成暖锋
)
南亚
【强化训练】 (2011 年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 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图示Ⅱ处(东亚) 气压差比Ⅰ处 (西亚)大,故 风力也较大
该季节为北半球 冬季—1月
亚欧大陆 太平洋 9.该月Ⅰ、Ⅱ两区域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Ⅰ风力大 B.Ⅱ风力大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10.该季节,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A地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含水汽多,运 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 而B地为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 汽的凝结和降水。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 抬升。
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 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 。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 型分别是 气候、 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 要不同点。 (4)简述南亚季风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
2.(2012 北京西城期末)下图为某月 90°E 附近 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
(1)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1)~(3)题: A.1 月 C.7 月 B.4 月 D.10 月 )
亚欧大陆 高气压中心 1月
(2)甲地在该月盛行 ( A.西北风 B.西南风
)
高气压
C.东北风 D.东南风 (3)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酷寒烈风 C.温和湿润 D.高温少雨
读“极锋(图中虚线)形成示意图”,箭头为大气运动路线,
3.下列说法与图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①是西南风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北风 D.②是冷性气流 4.受①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不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下图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
分析成因。 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
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 系统并简述理由。 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 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 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 理也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
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
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