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试卷中的计算题知识方法大总结
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
. 。
.。
.高考生物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一.高考生物学科试题特点:1.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巧。
2.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和分析能力;3.更加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4.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以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命题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
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解答生物试题的三个过程:1.审题: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题眼--审题的最关键之处)2.破题: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答题:全面组织知识,完整规范作答。
(清楚、准确、完整、规范。
)三.生物试题的类型、解题方法和技巧(一)、选择题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直选法、②排除法(淘汰法)、③推理法(正推法、倒推法、假设反证法)、④比较和对比法(分组对比法)、⑤图表法(对语言叙述繁琐的题干,将语言转换成为简洁的图表)、⑥计算法、⑧综合解题法(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2.选择题的类型、解题方法(1)直接提问类:例1.鉴别一个真核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液泡;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
【解题方法】:分析、比较和对比法、正确答案D例2.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解题方法】:分析、对比法、正确答案D(2)不完全陈述类:例3。
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0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A.上升,下降,上升B。
如何攻破高中生物计算题的方法

如何攻破高中生物计算题的方法如何攻破高中生物计算题的方法如何攻破高中生物计算题的方法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 =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 3 =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 6 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 20 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 (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 (前)③赤道板上排整齐 (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 (后)③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学习生物的科学方法一、“ 先记忆,后理解”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 先记忆,后理解” 。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
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
高考生物计算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计算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作为理科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的知识点众多,其中计算题作为考试中的重点之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并准确运用。
下面将对高考生物计算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一、细胞的计算题高考生物中,细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中涉及到的计算题主要包括细胞的表面积、体积比的计算,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行计算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计算公式:1. 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计算公式:表面积体积比 = 表面积/ 体积。
2. 细胞的增殖周期计算公式:增殖周期 = 分裂时间 / 分裂数。
3. 细胞的分化程度计算公式:分化程度 = 已分化细胞数 / 总细胞数。
以上公式的掌握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计算题中准确率。
二、生物的遗传计算题遗传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的计算题是考试中的常见题型。
同学们需要掌握和运用以下计算公式:1. 基因型频率计算公式: P(AA) + P(Aa) + P(aa) = 1其中,P(AA)代表纯合子(AA)的频率,P(Aa)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P(aa)代表纯合子(aa)的频率。
2. 基因型比例计算公式: P(AA) : P(Aa) : P(aa) = n(AA) : n(Aa) : n(aa)其中,n(AA)代表纯合子(AA)的个体数,n(Aa)代表杂合子(Aa)的个体数,n(aa)代表纯合子(aa)的个体数。
3. 遗传连锁计算公式:鞠躬实验值 = 期望实验值其中,期望实验值可以通过两个基因相互独立性的乘法原理进行计算得出。
以上公式的熟练运用能够帮助同学们在遗传计算题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生物的生态计算题生态学是高考生物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生态计算题运用了许多数学和统计的方法。
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几个计算公式:1. 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种群密度 = 种群个体数 / 生态位数。
2. 生态位宽度计算公式:生态位宽度 = 生态位上限 - 生态位下限。
高中生物考试有哪些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考试有哪些解题技巧(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生物考试有哪些解题技巧生物大题在高考试卷中占的分数值还是很大的,那么,高考生物大题要怎么得高分呢?接下来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考试解题技巧,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生物考试解题技巧一“题眼”突破(1)果蝇其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2)处于细胞外液的神经细胞,适当降低溶液的钠离子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所谓题眼,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或方向或切入点,所以它往往是题目的考查对象或限定条件,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少走弯路,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1,蛋白质合成及中心法则相关计算表解法记忆m个氨基酸形成多肽链规律肽链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数脱水分子数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氨基数目羧基数目1条m m-1 m-1 am-18(m-1) 至少1个至少1个n条m m-n m-n am-18(m-n) 至少n个至少n个(2)原子守恒法计算蛋白质中各原子数①“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②“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3)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键数+R基团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环粒中主链上不再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4)R基上的碳原子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量较多,以氮原子或氧原子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的个数最为简便:①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N原子数—氨基酸数②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2③多肽中氨基酸数最大值=多肽中的N原子数(5)避开蛋白质类计算题的误区①从特殊元素(N、O、S等)入手,建立氨基酸脱水缩合前后某些特定原子数目的守恒数学模型,是解决蛋白质类计算题的突破口。
②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
③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时,要考虑脱去氢的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H。
2.碱基互补配对和DNA复制相关的计算(1)DNA分子的结构有关的计算: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任意两个不配对的碱基和占总碱基数的一半。
即A+G或A+C或T+G或T+C占总碱基数的50%。
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总碱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
③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
④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等于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_高二生物老师工作总结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_高二生物老师工作总结生物学是一门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关于生命现象的描述、解释和规律性的总结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
而计算公式则是生物学研究中为了表达生物现象和探索科学规律而建立的数学公式。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计算公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我对高考生物计算公式的总结。
1. 相对电泳迁移率计算公式相对电泳迁移率(Rf)是指溶液中物质在毛细管或滤纸上移动的距离与溶剂移动距离之比。
计算公式为:Rf = 被测物质迁移距离 / 溶液前端移动距离2. 加速度计算公式加速度(a)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a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 时间3. 最小维管束分析计算公式最小维管束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植物叶片中维管束总数和单位面积上维管束的数量来分析植物叶片结构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最小维管束数 = 总维管束数 / 叶片面积4. 混合频率计算公式混合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有杂合基因的个体在一种基因型中占总群体个体数目的比例。
计算公式如下:混合频率 = 杂合个体数 / 总个体数5. 透过率计算公式透过率是指光线穿过被测物体时被吸收的能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透过率 = 吸收率 / 1007. 法则系数计算公式法则系数是指在杂种后代中表现一种性状的个体与表现另一种性状的个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法则系数 = 期望表型数 / 实际表型数8. 标准差计算公式标准差是统计学中度量一组数值的离散程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 = [(x1 - x)^2 + (x2 - x)^2 + ... + (xn - x)^2] / n9. 百分积计算公式百分积是指一种物质分子在一般基因型中所占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百分积 = (表型比 - 标准比) / 标准比这些计算公式涵盖了高考生物学中一些常见的计算题型,掌握了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物学中的计算问题,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计算题

高考生物常见难题大盘点:计算题一、.与质白质有关的计算(1)蛋白质的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一肽链数;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时所需的水分子数=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脱下的水分子数。
(2)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氨基(-NH2)数=至少含有羧基(-COOH)数=肽链数;(3)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个数-18×脱去水分子数;(4)不考虑DNA上的无遗传效应片段、基因的非偏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内含子等状况时,DNA (基因)中碱基数:信使RNA中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6:3:1。
例1.某蛋白质由n条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限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例2.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例3.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须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不考虑终止密码子)()A、33 11B、36 12 ..C、12 36D、11 36二.物质通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1)1层生物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2)在细胞中,核糖体、中心体、染色体无膜结构;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是单层膜;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膜是双层膜,但物质是从核孔穿透核膜时,则穿过的膜层数为0。
(3)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消化道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且穿过1层细胞则需穿过2次细胞膜(生物膜)或4层磷脂分子层。
例1.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4层B.6层C.8层.. D.10层例2.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5 B.6 .. C.7 D.8例3.内质网腔内的分泌蛋白,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进一步加工,最终释放到细胞外。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8篇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8篇篇1一、遗传学部分1. 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个基因占该种群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计算时,需要知道该种群中某个基因的数量除以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
例如,假设一个种群中有100个A基因和200个a 基因,则A基因的频率为100÷300=1/3。
2. 遗传病的概率计算:对于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率可通过患者人数除以总人口数来计算。
例如,一个地区有10万人,其中500人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该病的发病率为500÷100000=1/200。
二、生物化学部分1. 酶活力的计算:酶活力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常以酶的浓度或活性单位来表示。
计算时,需要知道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之间的关系,即Km=底物浓度/(反应速率/酶浓度)。
例如,已知某酶在底物浓度为1mM时的反应速率为1U/mL,则该酶的Km值为1mM/(1U/mL)=1mM。
2. 生物大分子的计算:对于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通过氨基酸或核苷酸的数目乘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
例如,一个由5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0×128=6400。
三、生态学部分1. 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个种群的数量。
计算时,需要知道该种群在一定空间内的数量和该空间的面积或体积。
例如,一个湖泊中有100只鸭子和200只天鹅,湖泊的面积为10平方公里,则鸭子的种群密度为100÷10=10只/平方公里。
2. 生物多样性的计算: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分布情况。
计算时,需要知道某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生物的种类数和每个种类的数量。
例如,一个地区有10种不同的植物和5种不同的动物,每种植物和动物的数量分别为100和50,则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0×100+5×50)/(10+5)=8.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计算类型题目专题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 —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②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③a.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 +G)=Mb.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④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4.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初级性母细胞DNA 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
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③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1个子房=1个果实。
④DNA复制:2n个DNA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标记的DNA分子占:2/2n=1/2n-1;标记的DNA链:占1/2n。
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
[注:X代表碱基在DNA中个数,n代表复制次数]。
高中生物计算类型题目专题二遗传定律概率计算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 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n;4n;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 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2+雄性个体个体数)。
注:①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
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a%=q;p+q=1;(p+q)2=p2+2pq+q2=1;AA%= p2,Aa%=2pq,aa%=q2。
(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
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组数(m);(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②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
5.基因突变有关计算:一个种群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