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4月9日上午,学校举行四年级半日开放活动。根据教学进度,正好讲到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运算律的最后一个内容。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那种单一运算,因此它的抽象程度较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得更好,记得更牢?我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要比灌输得来的记得更牢。因此本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字母表示——应用规律”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
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一、主动探究,实现亲身经历和体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主题图入手,创设了我校在五月份艺术节来临之际教师去商场买演出服的情景,让学生看图读取有关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来解决,从而引出算式(65+45)×5和65×5+45×5。设计的目的是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既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又得到了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实例。此时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先捉其意义,再突显其表现的形式。如(65+45)×5其意义就是110个5,65×5+45×5所表示的也是65个5再加45个5也就是110
个5,它们的表示意义一样。因此得数也一样故成等量关系。然后观察它们之们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数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让学生根据观察,提出猜想: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两道算式之间都有这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带着一点疑惑,又急着想证明的愿望继续探究。这时学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当学生有了上面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组讨论: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中,我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字母表示。也从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巧设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以往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45×(19+1)=45×19+1,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两个加数都要与另一个数相乘,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加数与另一个乘数漏乘的现象。(25×7)×4=25×4+7×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7)×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7)×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我设计了(1)(7+8+10)×4=__×4+__×4+___×4;(2)6×(a+45+25)=×+×+×___;(3)__×__+__×__—__×___=36×(6+9-5)。通过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乘法
分配律对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情况同样适用。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
本节课虽有一些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处理学生生成性资源方面,有时还缺乏有效利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另外,像(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总之,每上完一节课,对自己的教学又是一次促进,反思每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都会给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多加强学习,同时结合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新课改理念,审视自己的课堂,对课
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改进的方法,力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