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rcgis进行地貌的矢量化

合集下载

ArcGIS9.3 地形图矢量化步骤

ArcGIS9.3 地形图矢量化步骤

ArcGIS 9.3 地形图矢量化步骤在ArcGIS中矢量化的具体步骤如下:一、在ArcCatalog中,创建数据库并创建要素类。

①、在指定目录下,鼠标右击,在“新建”中,选择“个人 Geodatabase”。

并修改该Geodatabase数据库的名称。

②、下面将为该Geodatabase创建新的要素类,首先创建一个“等高线”要素类来存储等高线要素。

在ArcCatalog中,鼠标右击test3这个个人 Geodatabase,在“新建”中选择“要素类”。

注意:在创建要素类的时候,必须输入正确的投影,否则容易出现“坐标超出边界”的错误。

一个要素类一单创建,其X,Y的值域是不可以改动的。

不过可以在加载地形图在校正时,坐标前面加减常数,使得地形图落入X,Y的值域之内。

X,Y的值域查看,在Geodatabase中,右键点击该要素类,在属性菜单中找到Domain 选项卡。

二、在ArcCatalog中,要素类后,将其加载到ArcMap中。

当这个要素类加载到ArcMap中时,数据框具有该要素类的投影坐标系统。

三、点击“Add Data”添加扫描地形图(这里注意不要用,Insert菜单下的Pictures)。

四、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条,接下来开始进行校正。

首先,去除Georeferencing下拉菜单中的“Auto Adjust”因为该选线,系统默认是处于选中状态,如果选中,那么我们每输入一个控制点,该扫描地形图就变动一次,因此达不到校正的效果。

在工具条中,选择工具,然后在扫描地形图上,选中矫正点,然后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输入XY坐标菜单,输入XY坐标后,可以点击工具查看。

当输入足够的矫正点,并查看残差符合要求,这是选择Georeferencing下拉菜单中的“Rectify”就可以对扫描图像进行校正。

五、将扫描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

在内容表中,选择该扫描图像,右键打开属性窗口。

在属性窗口中选择“Symbology”/“classified”,注意其中classes选择2,这样就转换成二值图像了。

gis中矢量化的方法

gis中矢量化的方法

gis中矢量化的方法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矢量化是将图像或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的过程。

矢量化是GIS中的重要步骤,可以将图像中的特征和对象转换为点、线和多边形等矢量数据,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本文将探讨在GIS中常用的矢量化方法,包括手动矢量化、自动矢量化和半自动矢量化。

手动矢量化手动矢量化是最基本和常见的矢量化方法。

它需要人工操作,通过在图像上绘制点、线和多边形等几何形状来捕捉和提取特征。

手动矢量化的步骤包括:1.图像预处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对比度等,以提高矢量化的准确性和效果。

2.创建图层:在GIS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图层,用于存储矢量数据。

3.绘制几何形状:使用绘图工具在图像上绘制点、线和多边形等几何形状,捕捉和提取特征。

4.属性编辑:为每个几何形状添加属性信息,如名称、分类等。

5.数据保存:将手动矢量化的结果保存为矢量数据文件,如Shapefile格式。

手动矢量化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细的编辑和调整,适用于复杂和精确的矢量化任务。

然而,手动矢量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

自动矢量化自动矢量化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和对象。

自动矢量化的步骤包括:1.图像预处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平滑、边缘检测等,以便于特征提取。

2.特征提取:使用计算机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和对象,如边界、角点、线段等。

3.特征转换:将提取到的特征转换为矢量数据,如将边界转换为多边形、将角点转换为点等。

4.数据保存:将自动矢量化的结果保存为矢量数据文件,如GeoJSON格式。

自动矢量化的优点是可以快速且批量地提取特征和对象,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消耗。

然而,自动矢量化的准确性和效果受到算法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对于复杂和细节丰富的图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完整性。

半自动矢量化半自动矢量化是手动矢量化和自动矢量化的结合,既利用人工操作又借助计算机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准备:选择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如卫星遥感影像。

2. 矢量化工具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矢量化操作:使用ArcGIS中的矢量化工具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矢量数据。

4. 数据质量检查: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边界完整性、拓扑关系等。

5. 数据分析: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地图绘制、空间查询等。

三、实验步骤1. 打开ArcGIS软件,导入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

2. 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在工具栏中设置矢量化参数,如阈值、平滑度等。

4. 开始进行矢量化操作,根据需要对栅格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5. 保存矢量数据,并导出为常用的地理信息格式,如Shapefile或GeoJSON。

6. 使用ArcGIS中的工具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将栅格数据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矢量数据。

通过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地图绘制,我们发现生成的矢量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地物的形状和分布情况,满足实验要求。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了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数据边界不完整、拓扑关系错误等,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简论ArcGIS矢量化方法

简论ArcGIS矢量化方法

简论ArcGIS矢量化方法一、生成网格方法1.打开工具箱:弹出如下窗口2.双击“Create Finshnet”,弹出如下窗口:以X轴不变,X坐标写成:左下角经度的值,两次输入一样;Y轴,写纬度的值,上面是右下解纬度,下面写右上角纬度。

需要注意的是沿着南北方向变化的纬度是Y轴,沿着东西方向变化的经度是X轴。

此时,就生成四行四列的网格。

二、矫正的方法目标:把一幅平面图,根据它的经纬度生成的网格,然后利用网格的坐标,把这幅平面图矫正到网格的坐标下。

操作方法:1.在ArcMap中,先把生成网格的文件和要校正的平面图,添加进来,然后进行校正。

2.右击工具栏空白处,打开如下对话框。

3. 校正时,首先看经纬度,也就是经纬线交叉的地方,找到两个文件对应的位置,点击工具条上的,然后先单击图像文件的位置,再单击网格文件对应的坐标,这时就把图像文件的那个点对应到了网格中的坐标的位置,这样反复的找几个点,图像文件完全与网格的坐标位置重合,即校正完毕。

4.在Georeferencing工具条上的下拉菜单上选择Rectify,打开如下对话框:点击“save”生成校正后的影象文件。

三、如何矢量化地图1.首先在ArcCatalog中新建点线面文件,方法:启动ArcCatalog,,在右击你所要建的位置的上一个文件夹,如下图:此时,打开了对话框:Feature Type下有选项:point ,polyline polyon 代表点线面文件类型,单击Edit,可以选择坐标系;单击OK即可,这时一个点线面文件已建立在你所选的文件夹下。

2.启动ArcMap,右击LAYERS,选择“ADD DATA”,把刚才建立的点线面文件添加过来,然后再把要矢量化影像文件添加过来。

即可开始矢量化首先把矢量化工具调出来:(1)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选择“Editor”弹出了如下工具条:然后,在Editor下选择:,即工具变成显亮状态,即可编辑状态。

如下图:这个是创建新要素,这个是选择你要矢量的目标文件,记着一定要在这里选择正确,否则会矢量化到其它的图层里。

用arcgis进行地貌的矢量化

用arcgis进行地貌的矢量化

Arcgis矢量配准目录1.地图导入 (3)2.地图投影 (3)2.1坐标系 (3)2.2控制点 (3)3.图层 (4)3.1图层设计 (4)3.2字段的设计 (5)4.制图 (6)4.1制图步骤 (6)4.2地图处理 (7)4.3制图效果 (8)5.出图 (9)1.底图的导入1)在E盘中新建名称为“长江九江段地貌”的文件夹,然后在作业图中找到名称为snap45的图片,将其复制粘贴至“长江九江段地貌”中。

2)打开ArcMap10应用程序,启动时自动打开了【ArcMap10启动】对话框。

在【ArcMap 启动】对话框里单击【新建地图】→【我的模板】→【空白底图】,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空白地图文档的创建。

3)设置空间参考,在图层视口中右击,点击【数据框属性】→【坐标系】→【预定义】→【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Zoon 20N】,单击【常规】选显卡,在“显示单位”和“地图单位”中选择米,最后确定。

4)在工具栏中左击【添加数据】,在弹出对话框中左击【链接到文件夹】菜单,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计算机】→【E盘】→【长江九江段地貌】,选择snap45.bmp,左击【添加】。

如图1.导入地图效果如图7.图1 图22.地图投影2.1 坐标系1)在图层视口中右击,点击【数据框属性】→【坐标系】→【预定义】→【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on 20N】如图22)单击【常规】选显卡,在“显示单位”和“地图单位”中选择米,最后确定。

2.2 控制点1)在主菜单中单击【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在视口中便会弹出地理配准工具2)单击【添加控制点】,在图上选择有明显特征的部位选点,点击两次至十字标志变红,至少选取3个点。

arcgis操作实验四: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arcgis操作实验四: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实验四:地图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地形图的地理配准的方法及步骤。

2、掌握 ArcMap 中进行矢量化方法。

二、实验准备数据准备: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昆明市旅行休闲地图()、Garmin手持GPS野外收集数据())——选做数据软件准备:ArcGIS , 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依据地形图坐标配准地形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配准结果四、实验步骤第 1 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全部图件扫描后都一定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保证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翻开 ArcMap ,增添“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增添到 ArcMap 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 2 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别点的坐标。

经过读图,我们能够获得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能够从图中平均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质中,这些点应当能够平均散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增添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准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而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质的坐标地点,以下列图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在影像上增添多个控制点(大于7 个),输入它们的实质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察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结表对话框中点击“保留”按钮,能够将目前的控制点保留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从头选用控制点。

变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 3 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添全部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 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履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 ,设定数据框属性在“惯例”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 80 投影坐标系, 3 度分带,东经 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更新后,就变为真切的坐标。

Arcgis操作基础 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Arcgis操作基础 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地图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地形图的地理配准的方法及步骤。

2、掌握ArcMap中进行矢量化方法。

二、实验准备数据准备: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昆明市旅游休闲地图(YNKM.JPG)、Garmin 手持GPS野外采集数据(gpsdata.dbf))——选做数据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9.x,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根据地形图坐标配准地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配准结果四、实验步骤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接表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控制点保存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在“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MapGIS进⾏地质图⽮量化的技术流程利⽤MapGIS进⾏地质图⽮量化的技术流程撰写⼈:曹嘉撰写⽇期:2011年6⽉15⽇说明本⽂按照⽮量化的主⼲思路,配合⼤量⽂字和图⽚进⾏了技术流程的阐述,不包含细节和意外情况。

注:正⽂中所述各对象所属关系:⼯程包含⽂件,⽂件包含图层,图层包含图元。

技术流程图如下(每个步骤在下述正⽂中详述):⽬录利⽤MapGIS进⾏地质图⽮量化的技术流程 (1)说明 (2)⽬录 (3)⼀、资料准备和预处理 (1)1、在photoshop中对图⽚进⾏预处理 (1)2、⽤mapgis标准图框对图⽚配准 (4)⼆、地质图数字化 (9)1、对图像中的各种要素按照图例识别 (10)2、⼯程准备 (10)3、建⽴点、线、⾯⽂件和图层 (12)4、编辑⼯程图例(即要素样式) (16)5、点、线的⽮量化和属性编辑(核⼼步骤) (19)6、线拓朴造区(⾯)(核⼼步骤) (25)三、图幅整饰 (34)1、图名和图内外注记的制作 (34)2、图框、⽐例尺、地理格⽹制作 (35)3、外框制作 (36)⼀、资料准备和预处理本步骤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在photoshop中对图⽚进⾏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图像拼接、图像模式转换、⾊彩增强、格式转换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1)利⽤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拼接(如果是⼀整张图件,则不需要此步骤)。

假如有左右两张需要拼接的图⽚。

步骤为:调整画布——调整位置使左右图⽚吻合——⽻化重叠区——合并图层。

A.打开左侧图⽚后,“图像”—“画布⼤⼩”,调整画布⼤⼩为原来的2倍多B.将右侧图⽚拉进左侧画布内,进⾏⾓度、位置等各⽅⾯调整,使左右两张图⽚⽆缝吻合。

右侧图⽚拉进左侧画布内后的情形左右吻合后的情形C.⽤左侧⼯具栏中“矩形选择⼯具”框选住重叠的部分(尽量少框选),“⽻化”调整⼀定数值⽐如20-50。

D.不满意的话,“恢复”后,再调整。

多做⼏次直到满意为⽌。

E.将左右两边图⽚的图层合并成⼀个。

ArcGIS矢量化地图详细步骤

ArcGIS矢量化地图详细步骤

点击“确定” 3、打开文件夹“孙金彦”,然后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test.gdb” ,打开test.gdb,新建“要素类”,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说明图 层有固定格式,这里是为了导入固定格式) ⑴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test.gdb”1、 在桌面上新建 个文件夹打开 ArcCatalog2、 “文件” “连接文件夹”(2)新建“要素类”,以高速公路为例,其为线状要素,具体过程: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点击 “导入”, 任选一线状要素会住去/养夫簧4 [ X受拢葩国:F~I EW金 姿- 曰曰 £_1 J&■^^5^ :ley 190^. 5Hp"示类型: 恚和生案类“完成1111111 J-&拜蠹蠹|=2三三然W SSUI ■ hi K lnl.1J T.6.5.43.2.Id0 OL dn* rfnH .01 ax焦瑞涅esi■■■■■■■■■T-巨昌昌昌昌舍田中r hlh £==p P K hS.M案1 1 V- X q a 1 X口昌昌昌哥OJlaygJLQO. whp 国 T H 心口□,dp jaJlaySOOl . =KpI J -,") 2 xjr 19口日 售Hr* i jJ JL e.yl 9OT . =Kp i X 4窜1 906. =hpX ay 1 守口5. shir i 1 avl904.. £hn如此,依次建立其他图层W^hrnT肝 "H ■Arnl'iYFfiC: XDnrrmMkti *nr1 5Ktiy \由d ■Tm rt r*dh(■ ffl文忤⑷ «fl>r.i«fflm ”和g Mtffifi) aEi.ci 曰口0 WD'Hi•二」 k !菖二L. ", . Q不工而F >--'- > 」,* ■a 区・芷 VhEi 口l ・ nd 区1HLHsU\iEuwtrvtwrMt 再乳FII M 」«.炉甘Hf KN ・章n TSitSfiflUBSiS 交片l||0蜜H 建塞M STH-mniKHVKa :rl*增 IBRfltl 量篁 0 克牌Hl 飒客HU ★就 克甘增m ■鼻*京o 文 MMhfllX ,号 0 克冲堵所需,■立员 克外地用,鼻耳案苦 SBmwMjfflptSi vrtti®h«c*B*g 交片2制*B 亶素勺 #FHMran 苒■章O 加网E9IX ,立兑 交片1||郎*同胃最M 雪汗他EKK »京n 览件堵中州至”!室良 交牌堆融富I ■奥火工 克甘也4、将图层添加到ArcMAp 中,添加数据后,开始描图,这里不做介 绍5、下面是图像拼接,以含山,和县为例,做法是:在 ArcCatalog 中打开含山的图层(前提两者的图层设置一样),将和县的数据 分别加载到含山相应的图层上t- fl .as 也聒席更庭唱 禹掂式占直隅xiErM 毋HE ・1・rr 对际江阡万中卬京算•国ffflMJ M 3E 办|£*-时||11廿0・方«MIV 世聿«■口前除JE AL eT tk MI 主>>*1T 昼A山理a KM 利不陆声 i!・Hn "_□□□21直到完成6、偏移参数为(-47.755, -46.279),选择北京54坐标,117度带7、去带号“ 39”,呀呀呀・_?更r 〜17Hx]强上推用 士」1=11荐桀£中的 KT 出标由勺i 出行J3^_覆岩器箭聿臻锦镭罢空精庚春紫舞nn*a*»EERS.eiE/」dT3FJ S^I ; L ]M > _£-*-x, j >■»,2: 1.05-4 自 £!,<£>-■■ OK C M I . 1VEL 上一出「m ||F .出 r>o 2 I>□.『±li I完成后导出数据至此结束。

ArcGis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

ArcGis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

扫描图矢量化作业方法与流程1已有资料1.1 资料1:10000地形图扫描件,tif格式,未纠正。

下面以“H-50-137-(60).tif”为例。

1.2 矢量化结果对扫描图上的林地进行矢量化。

每幅图生成点、线、图廓3个shp格式的矢量图层。

2作业方法1.对tif图进行纠正,纠正到北京54平面坐标。

2.创建shp格式的图层,矢量化出:林地的范围线、林地的权属点并赋属性、内图廓线。

纠图方法:1:10000图上按整公里数标注有网格线,可得到图幅中网格线的交点坐标,坐标是整公里数。

如上图,红色交点的坐标是(39421000,3099000)。

同理,找到图幅最外侧的4个交点,进行纠正。

3作业流程3.1.1准备数据拷贝一幅tif图,以“H-50-137-(60).tif”为例,以图名新建文件夹,如“H-50-137-(60)”3.1.2纠图1.打开Arcmap2.在Arcmap中,添加tif图选择yes选择ok工具栏右键,打开纠图工具选择在纠图的目标点上刺点,在附近再刺一个然后,打开点列表,如图点击红圈弹出下图修改xMap,Ymap到如下图同理做完其他角点,如下图纠正,如下,点击进行纠正,查看纠正误差,正常应该在10以内。

最后,判断图是否纠正。

如下图,图上横坐标是公里数,状态栏是米数;纵坐标同理。

如果两项都基本一致,即已经正确纠正,可以矢量化,否则,需要重新纠图。

3.1.3矢量化1.创建图层。

点击下图红色弹出下图定位到自己建立的放tif图的文件夹,如下图右键空白处选择shapefile,进行创建。

分别创建点、线、图廓3个shp格式的矢量图层,对应来做林地的范围线、林地的权属点并赋属性、内图廓线。

2.注意,命名规则:图幅号+“-point”3.点图层创建一个属性字段,Field Name为“BM”,Data Type为“text”然后,把这3个图层添加到ArcMap中,保存mxd文件到数据文件夹中,命名用图幅号,如下图。

arcgis怎么进行矢量化?ArcGIS矢量化新手教程

arcgis怎么进行矢量化?ArcGIS矢量化新手教程

arcgis怎么进⾏⽮量化?ArcGIS⽮量化新⼿教程什么是⽮量化?⽮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量化是将栅格的扫描图或者影像变成⽮量⽂件arcgis是地理信息⾏业必不可少的软件,我使⽤arcgis有⼗年了,其功能⾮常强⼤也复杂,很多新⼿使⽤arcgis不知道如何⽮量化,今天我们帮⼤家整理出来⼀份⽮量化过程。

ArcGIS 10.7 完美中⽂汉化语⾔包免费版(附汉化使⽤教程)类型:编程⼯具⼤⼩:288MB语⾔:简体中⽂时间:2019-09-24查看详情⾸先,打开arcgis软件(arcmap),数据⽮量化就是将栅格数据转为⽮量数据,在arcgis中使⽤添加数据按钮打开栅格数据和待⽮量⽤的GDB数据或者shp数据或者mdb数据,三种数据都可以,⽤于存⽮量化后的数据。

然后,开始编辑⽮量数据,右键点击数据——编辑要素——开始编辑。

然后,上⼀步弹出的创建要素窗⼝中的数据模板(以数据名称命名)。

然后,使⽤⿏标根据栅格影像中的地物形状进⾏描绘,⼀般就是在拐点处添加节点(点击⿏标左键即添加节点),描绘完成后,双击即可。

再对刚刚完成的数据进⾏赋属性,也就是在属性表中输⼊描绘的类型,如这⾥是“房⼦”。

然后,再使⽤⿏标对下⼀个地物进⾏描绘,如图中的公路。

以此循环对影像中各种地物进⾏描绘,这边是⽮量化的过程。

最后,最重要的步骤,就是保存编辑,如果没有这⼀步前⾯的操作都是徒劳的,所以,当我们⽮量完成后,⼀定要点击保存编辑:⼯具栏中的编辑器——保存编辑。

注意:⼀般我们在⽮量化的过程中,每半个⼩时都会进⾏⼀次保存编辑,以防电脑和软件死机等问题。

以上就是ArcGIS⽮量化新⼿教程,希望⼤家喜欢,请继续关注。

在ARCGIS下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优选.)

在ARCGIS下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优选.)

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1、启动ArcMap程序,添加“栅格配准”工具条。

2、加载扫描的地形图。

3、对四个角进行配准。

4、校正,将配准后的地形图另存为GRID格式的栅格文件“”5、启动ArcCatalog,新建面要素的shp文件。

6、将新建的面图层“”加载到ArcMap。

7、启动“编辑器”工具条,开始编辑,划出图框。

8、保存编辑。

9、停止编辑。

10、点击新建地图文档,将校正后的地形图“”和边框“”加载到ArcMap11、启动,找到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 Tools)——提取——,双击进入.如图进行相应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确定,完成裁剪。

相应的数据保存为1-48-24-23c12、点击新建地图文档。

将1-48-24-23c加载到ArcMap13、启动ArcCatalog,新建线要素的shp文件。

命名为“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14、将“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添加到ArcMap 中。

15、编辑器—开始编辑——捕捉,用沿地形图边界先画一个边框线,16、继续用画地类图斑线。

如图(只画一部分作为示例,实际工作应全画完)17、保存编辑——停止编辑。

以下部分为拓朴查错,是为了检查图斑线的闭合情况,以便修改没有闭合的地方。

如果你画的好,全都闭合了,以下18——20步骤可以省略。

18、在ArcCatalog中建立个人地理数据库和要素集19、在ArcMap 中,将“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导入要素集,命名为tpcc20、在ArcCatalog中,在上点右键——新建——拓扑。

下一步。

下一步在黑框中打勾,如下图下一步下一步点“添加规则”,选择“不能有悬挂点”,确定。

再点“添加规则”,选择“不能自重叠”,确定。

下一步完成。

选择“是”,得到如下结果:在ArcMap 中新建地图文档。

将和加载到ArcMap 中,如下图:上图中,红色的点表示图斑线没有闭合的地方。

如下图此时应打开编辑器,开始编辑——捕捉,对这些没有闭合的地方,进行修改,使之闭合,完成后保存编辑。

arcgis配准和矢量化步骤

arcgis配准和矢量化步骤

图像最好不要压缩,越精确地图的矢量化原精确,使用ArcGIS 9.2 Desktop完成。

一、栅格图像的校正和坐标系确定启动ArcMap,新建一个新工程,右键Layers选择Add Data…添加TIF 图像,将出现如下提示(如果提示无法加载rester data时请安装ArcGIS Desktop SP3补丁),单击Yes确定,加载图像后提示图像没有进行配准,确定然后配准图像。

图像加载后即可看到图像内容,右键工具栏打开Georeferencing工具条,进行图像的配准工作,在配准之前最好先保存工程。

在File菜单下打开Map Properties编辑地图属性,Data Source Options 可设置保存地图文件的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这里选择相对路径以确保将工程复制到其他机器可用)。

配准前要先读懂地图,望都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比例尺1:40000,查阅河北省地图发现望都县位于东经115度附近,那么按6度分带属于20带中央经线117度,按3度分带属于38带。

从图框看到的公里数发现没有带号,应该是公里数。

这里只找了4个点进行配置(可以找更多的点),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逆时针编号为1、2、3、4;在ArcMap中单击Georefercning工具条上的Add Control Ponit工具(先掉Auto Adjuest选项),添加4个点控制点。

然后编辑Link Table中的4个控制点的代表的公里数,然后单击“Georeferecning下拉菜单的Auto Adjuest”图像即进行校正这时可看到参差值这里是0.00175(Total RMS)非常小说明配准较为精确。

单击Save按钮可将控制点信息保存到文件,单击Load按钮可从文件加载控制点坐标。

给校准后的地图选择适合的坐标系,右键Layers打开Properties 对话框属性对话框选择投影坐标系,(Prokected Coordinate Systems)展开Predefined/ Prok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下找Beijing 1954 GK Zone 20坐标系(高斯克里克投影20带无带号),单击确定保存工程;这时配准工作即完成,在状态栏就可以看到正确的坐标单位了。

利用ArcGIS做矢量化、拓补、实验报告

利用ArcGIS做矢量化、拓补、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开课实验室国土与信息实验室学院2009 年级测绘工程专业一班学生姓名陈富林学号09210104开课时间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一ARCGIS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掌握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的基本功能及操作。

2.掌握ArcMap进行矢量化的过程。

二、实验要求1.熟悉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的一些基本操作。

2.能在ArcCatalog中进行shape文件的创建。

3.掌握在ArcMap中对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1、打开ArcMap,在ArcMap中点击ArcCatalog,并在其中建立三个shape文件,分别命名为town(点)、road(线)、country(面)。

Scan01.tif图片文件2、把建立的三个文件在ArcMap添加进去,在编辑菜单中点击开始编辑,在task中选择create new feature,在target中选择town。

并在Scan01.tif图片文件分别对每个点进行矢量化3、所有的点矢量化完了之后,在task中选择create new feature,在target中选择road,对线进行矢量化,两条不相交的线(立交线)要一线画过去。

4、然后在task中选择auto—complete polygon,在target中选择country。

在图片中选择一个多边形进行矢量化,在矢量化完一个多边形后,再矢量化另一个相邻的多边形,在存在公共边的时候,要捕捉到公共边的起点与端点,然后自动完成多边形。

5、按照第四步的方法,把所有的多边形矢量化。

四、实验成果:实验二拓扑编辑一、实验目的1.掌握点、线、面的拓扑编辑功能。

2.掌握拓扑检查的基本操作。

3.掌握对拓扑错误进行修改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熟练在ArcMap中将面生产线、将线生产面的操作。

arcgis矢量化步骤

arcgis矢量化步骤

打开ArcCatalog——找到相应地图所在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上右击——new(新建)——shapfile——更改名称——选择点、线或者面——建立.shp文件——全部建立好后关闭ArcCatalog。

打开ArcMap——添加进地图即底图和 .shp文件——在工具栏上右击打开Editor与Draw工具——点击Editor工具栏中的Editor 选项在其子选项中单击Start editing选项开始编辑(注意在矢量化时要记得在target里面选择自己要画的图层,arcgis10中只需在右边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相应的图层就可以了)——画完后右键单击选择Finish sketch(完成草图)——在Editor里面选择stop editing.在加注记时先右键layers——properties——coordinatesystem给地图选择一个坐标系统点击Draw(绘图)工具条Drawing——选择new annotation group——在new annotation name中填入注记名称——在associated layer中选择自己建立的面图层——在referencescale中选择usecurrent scale——ok——active annotation target选择自己创建的注记——单击draw工具栏中的”A”并在地图上对应省市名称的地方拖一段线段,松开鼠标输入文字,字体及大小可在“A”旁边找到,其中如需旋转注记在drawing旁边有按钮(注意如果无法看到地图上的文字,可以将面图层拖至地图的下边——就是左边layers那块)——标注完后保存即可。

如果点击了即full extent,如果点击该按钮后屏幕上什么都没有了的话,只要remove掉那个你还没有进行任何编辑的图层。

画点图层时右键layers——properties——general——reference scale——use current scale定义为当前比例尺,然后画你要画的点就可以了。

Arcgis操作 实验四: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Arcgis操作 实验四:ArcMap地图配准及矢量化

实验四:地图配准及矢量化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工具进行地形图的地理配准的方法及步骤。

2、掌握ArcMap中进行矢量化方法。

二、实验准备数据准备: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昆明市旅游休闲地图(YNKM.JPG)、Garmin 手持GPS野外采集数据(gpsdata.dbf))——选做数据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9.x,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根据地形图坐标配准地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配准结果四、实验步骤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注意:在连接表对话框中点击“保存”按钮,可以将当前的控制点保存为磁盘上的文件,以备使用。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框属性”,设定数据框属性在“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在ARCGIS下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

在ARCGIS下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

在ARCGIS下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土地利用图斑矢量化步骤1、启动ArcMap程序,添加“栅格配准”工具条。

2、加载扫描的地形图。

3、对四个角进行配准。

4、校正,将配准后的地形图另存为GRID格式的栅格文件“”5、启动ArcCatalog,新建面要素的shp文件。

7、启动“编辑器”工具条,开始编辑,划出图框。

8、保存编辑。

9、停止编辑。

10、点击新建地图文档,将校正后的地形图“”和边框“”加载到ArcMap11、启动,找到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 Tools)——提取——,双击进入.如图进行相应设置。

设置完成后,点确定,完成裁剪。

相应的数据保存为1-48-24-23c12、点击新建地图文档。

将1-48-24-23c加载到ArcMap13、启动ArcCatalog,新建线要素的shp文件。

命名为“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14、将“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添加到ArcMap 中。

15、编辑器—开始编辑——捕捉,用沿地形图边界先画一个边框线,16、继续用画地类图斑线。

如图(只画一部分作为示例,实际工作应全画完)17、保存编辑——停止编辑。

以下部分为拓朴查错,是为了检查图斑线的闭合情况,以便修改没有闭合的地方。

如果你画的好,全都闭合了,以下18——20步骤可以省略。

18、在ArcCatalog中建立个人地理数据库和要素集19、在ArcMap 中,将“1-48-24-23土地利用图斑线”导入要素集,命名为tpcc20、在ArcCatalog中,在上点右键——新建——拓扑。

下一步。

下一步在黑框中打勾,如下图下一步下一步点“添加规则”,选择“不能有悬挂点”,确定。

再点“添加规则”,选择“不能自重叠”,确定。

下一步完成。

选择“是”,得到如下结果:在ArcMap 中新建地图文档。

将和加载到ArcMap 中,如下图:上图中,红色的点表示图斑线没有闭合的地方。

如下图此时应打开编辑器,开始编辑——捕捉,对这些没有闭合的地方,进行修改,使之闭合,完成后保存编辑。

ARCGIS地形图矢量化报告

ARCGIS地形图矢量化报告

注:考生属哪种类别请划“√”(博士、在校硕士、工程硕士、师资硕士、同等学力、研究生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考试时间:年月日考试科目:考生姓名:评卷人:考试分数:一、实验目的1、对已经配准的地图进行数字话,了解数字化的过程和方法;2.、学习地图数字化及其编辑的方法和各种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1、所数字化的地图是已经配准好的地图;2、熟悉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3、熟悉属性表及图层的操作;4、数字化过程注意一些必要的问题。

三、上机准备1、准备ArcGIS10.0的ArcMap进行数字化;2、熟悉地图数字化的一般流程;3、已配准的广西区的地图一份。

四、实验内容1、新建图层;2、地图分层数字化。

五、实验步骤(一)、在ArcMap中加载已配准的厦门岛地图:(二)、新建图层,进行数据化:启动ArcCalolog。

进入所要保存图层的文件夹,新建图层,如下图:(三)、分别在相应的图层里编辑要素,进行数字化:(四)、边数字化边编辑属性表:在数字化的过程,由于要素比较多,当数量过多不容易区分,或者为了省时间,所以,采用边编辑边副属性的方法。

先添加属性字段(必须停止编辑才可添加属性字段)。

结果图:显示注记:右击所要显示的图层,选择label feature。

(此操作前先在图层的属性中labels设置所要的注记显示如下图label field:)(五)、各图层的操作基本类似,重复操作直到结束。

下面的图示只是表示的是其中一个图层:。

ArcGIS教程:ArcGIS地质图矢量化技巧概要

ArcGIS教程:ArcGIS地质图矢量化技巧概要

ArcGIS教程:ArcGIS地质图⽮量化技巧概要 以ArcGIS为例,结合⾃⼰多年的⼯作经验,来介绍⼀下地质图⽮量化的技巧。

⼀、底图的配准 不同⽐例尺的图件,有着不同的配准精度要求: 1:20万的地质图,配准误差不能⾼于20⽶; 1:50万的地质图,配准误差不能⾼于50⽶。

扫描质量很好的原始图件,只需要4个以上的控制点⽤⼀次配准就可达到精度要求;扫描质量不好的原始图件,必须要⽤⼆次甚⾄三次配准,在ArcGIS中,⾄少6个控制点才能进⾏⼆次配准,⾄少10个控制点才能进⾏三次配准。

控制点要均匀分布在图⾯上。

为了配准的⽅便,在配准之前,还有必要⽤图像处理软件对⼀些⽼化严重的图件进⾏处理,以去除⽼化⾊,恢复其原⾊。

⼆、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中要素类(Feature Class)的建⽴ 要素类的建⽴是地理数据库建⽴⼯作的主要内容,在地质图的⽮量化⼯作中,主要涉及到的要素类有⾯要素(Polygon Features)、线要素(Line Features)、点要素(Point Fatures)。

与地质有关的⾯要素有:侵⼊岩、沉积岩、变质岩、蚀变带、各种脉岩等;线要素主要有:断层、地质界线等;点要素主要则主要是各种矿点。

除此之外还有⽔系、道路、城镇、居民点等⾮地质要素。

在建⽴要素类的过程中,依次要设置名称(Name)、别名(Alias)、类型(Type)、⼏何特征(Geometry Properties)、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XY容忍度(XY Tolerance)、属性表字段(Fields)等。

名称是计算机识别要素类的依据,其设置要做到简洁明了、见名知意,如果需要,还可以设置别名,请注意别名仅是供⽤户识别使⽤的,它不是计算机识别的依据。

类型(即⾯、线、点)、⼏何特征(即是不是包括Z值的3D数据)、坐标系的设置要和底图相同,这样才能保证⽮量化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cgis矢量配准
目录
1.地图导入 (3)
2.地图投影 (3)
2.1坐标系 (3)
2.2控制点 (3)
3.图层 (4)
3.1图层设计 (4)
3.2字段的设计 (5)
4.制图 (6)
4.1制图步骤 (6)
4.2地图处理 (7)
4.3制图效果 (8)
5.出图 (9)
1.底图的导入
1)在E盘中新建名称为“长江九江段地貌”的文件夹,然后在
作业图中找到名称为snap45的图片,将其复制粘贴至“长江
九江段地貌”中。

2)打开ArcMap10应用程序,启动时自动打开了【ArcMap10启
动】对话框。

在【ArcMap 启动】对话框里单击【新建地图】
→【我的模板】→【空白底图】,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空白地图
文档的创建。

3)设置空间参考,在图层视口中右击,点击【数据框属性】→
【坐标系】→【预定义】→【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on 20N】,单击【常规】选显卡,在“显示单位”和“地图
单位”中选择米,最后确定。

4)在工具栏中左击【添加数据】,在弹出对话框中左击【链
接到文件夹】菜单,在弹出菜单中选择【计算机】→【E
盘】→【长江九江段地貌】,选择snap45.bmp,左击【添加】。

如图1.导入地图效果如图7.
图1 图2
2.地图投影
2.1 坐标系
1)在图层视口中右击,点击【数据框属性】→【坐标系】→【预
定义】→【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
→【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on 20N】如图
2
2)单击【常规】选显卡,在“显示单位”和“地图单位”中选
择米,最后确定。

2.2 控制点
1)在主菜单中单击【自定义】→【工具条】→【地理配准】,在视口中便会弹出地理配准工具
2)单击【添加控制点】,在图上选择有明显特征的部位选点,点击两次至十字标志变红,至少选取3个点。

选点注意
事项:
A、变换公式为n次多项式,则控制点数至少为
(n+1)(n+2)/2,本题中n=1
B、选择图片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
C、图像边缘处要尽量选点
D、特征变化大的地区要多选点
E、尽可能满幅、均匀的选点
3)打开Google Earth应用程序,单击【工具】→【选项】→【3D视图】,在“显示纬度/经度”菜单下拉框中选择“通
用横轴墨卡托投影”,点击【确定】后推出对话框。

4)在地图上找到“长江九江段”,依次确定2)中所选点的设置并记录坐标
5)打开ArcMap10视口,在地理配准工具条中单击【查看链接表】,之后弹出如图3对话框,在表中依次输入各个点的坐
标值后,残差越小越好,尽量使其小于1,点击【保存】,
选择保存至“E盘/长江九江段地貌”中,命名为“地理配
准”。

单击【确定】,完成地理配准。

如图3.
图3
3.图层
3.1 图层设计
1)在【标准】工具条中单击【目录】菜单,弹出目录窗口,如图4
图4 图5
2)右击【默认工作目录】菜单→【新建】→【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双击“新建文件地理数据库”便可重命名文件夹,
将其命名为“交通”,右击“交通”→【新建】→【要素类】,
在弹出窗口中添加要素名称、存储的要素类型,单击【下一
步】,选择坐标系,步骤同2.1中 1),单击【下一步】设置
容差,默认为0.001,单击【下一步】配置关键字选择为默
认,再单击【下一步】设置字段名和数据类型,单击【完成】,
如图5,则成功创建了一个要素。

3.2 字段设计
本例中我们一共创建4个文件地理数据库,它们分别是:交通、地貌、水系和注记,每个文件地理数据库构成一个图层。

其中交通地理数据库中包含高速路、公路和铁路三个线要素,地貌地理数据库中包含江心洲和河谷平原两个面要素,水系地理数据库中包含江河(面要素)、湖泊(面要素)、河流(线要素)三个要素,注记地理数据库中只有注记要素。

如下表:
4.制图
4.1 制图步骤
1)【标准】工具条→【自定义】→【编辑器】,弹出编辑器工具条如图所示
2)在编辑器下拉框中单击开始编辑,在弹出窗口中选择需要编辑的图层,便可执行编辑操作
3)完成编辑后需要保存后再退出
4)打开内容列表窗口,可以对各个图层和要素选择不同的颜色
5)单击工具条中【视图】→【布局视图】,在工具条中单击【插入】,便可进行图例、指北针、比例尺的添加。

4.2 地图处理
地图处理主要是对地图进行美化并且使其更加合理。

这里主要用到拓扑功能。

下面介绍拓扑方法:
1)拓扑的创建需要用数据集文件,在标准工具条单击【目录】,在弹出窗口中右击“九江地貌”文件地理数据库,依次选择
【新建】→【要素数据集】,在弹出对话框命名其为“地貌
拓扑”,并为其选择坐标系
2)右击“地貌拓扑”文件,选择【添加要素】,在弹出对话框选择江河、河谷平原要素,单击【确定】
3)打开ArcCatalog,选择“九江地貌”文件,在内容列表中找到“地貌拓扑”文件地理数据库要素数据集,右击后依
次选择【新建】→【拓扑】,输入拓扑名称为“Topology”,
设置拓扑容差为0.001米,单击【下一步】,在【选择参与
到拓扑中的要素类】列表中选择江河、河谷平原要素,单
击【下一步】,等级数设为2,单击【下一步】,两要素的规
则均设置为碎屑多边形,单击【确定】
4)回到ArcMap中并在【ArcToolbox窗口】中找到【拓扑】→【拓扑验证】
5) 在地图视口中右击,选择删除碎屑多边形,拓扑过程完成
4.3 制图效果
图6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