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阅读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①眨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

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湖心亭看雪》阅读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砀.沆.()()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ɡēnɡcuìzhēn sōnɡhànɡdànɡjièzhān qiánɡ}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二、阅读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湖心亭是哪座古代园林的代表性建筑?A. 醉翁亭B. 虎丘塔C. 虎丘山D. 虎丘寺答案:A2. 在哪个季节,湖心亭的景色最为迷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3. 湖心亭位于下列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D. 广州答案:C4. 湖心亭的名称与其建筑特点有关,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湖心亭的特点?A. 建在湖中心的亭子B. 形状像湖的亭子C. 亭子周围环绕着湖水D. 亭子内部有一个湖景窗答案:C5. 湖心亭建于哪个朝代?A. 元朝B. 明朝C. 清朝D. 南宋答案:D二、填空题1. 湖心亭位于苏州的西湖之 _______。

2. 湖心亭是以 _______ 命名的。

答案:亭位于西湖之心的位置而得名3. 古人赞美湖心亭看雪的诗句是 _______。

答案:远望山城千里雪,近听湖亭一夜钟4. 清代画家 _______ 曾经在湖心亭写生过。

答案:石涛5. 湖心亭曾经是 _______ 的私家园林。

答案:官员、文人三、简答题1. 简述湖心亭的历史背景及建筑风格。

答案:湖心亭建于南宋时期,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典型特点。

湖心亭是由小石桥横跨较宽水域、水面上修筑了一座红砖圆形桥基,并在桥基上建造了亭阁式构筑物。

亭阁采用木材和瓦片作为主要材料,整体建筑简洁而典雅,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2. 描述一下你在湖心亭看雪时的感受和体验。

答案:我在湖心亭看雪时,首先被周围雪景的美丽所吸引,整个湖面都被洁白的雪覆盖,远处山城也被雪装扮得如同仙境一般。

站在湖心亭上,我感受到了宁静与恬淡,湖水静谧地融入了雪景,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

我静静地凝视着雪花纷飞的景象,仿佛时间也随之凝固。

湖心亭的建筑物为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观景点,我可以远望山城千里雪,近听湖亭一夜钟,不受寒风侵扰,只专注于享受这片美丽的冬日景色。

3. 你认为湖心亭在什么方面对苏州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着重要意义?答案:湖心亭作为苏州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对于苏州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滨湖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过山峰,突然眼前一亮,众人齐声惊呼“哇﹣﹣哇﹣﹣”!但见花如潮涌恣肆,绵沿数里,铺陈山脊。

①,连片的鲜花依山就势,高低起伏,像(一幅/一副)长轴画卷,壮丽辉煌。

人在花海徜徉,恍若置身仙境。

蓦然回首,红色深浅交织,而又层次分明。

川梭的游人,时而漂浮于花海柔波,时而被漩涡淹没,但总是沉醉其中,(徘徊不前/流连忘返)。

②,在花海里循环往复,无止无休……我不禁想:龟峰山是大自然亿万年的心血造化,面对大自然坚辛的付出、多情的馈赠,我们的确应该自觉地加以爱护。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绵沿恣(zì)肆山脊(jī)B.川梭徜(cháng)徉蓦(mù)然C.漂浮漩(xuán)涡不禁(jīn)D.坚辛心血(xiě)馈(kuì)赠(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副徘徊不前B.一幅流连忘返C.一幅徘徊不前D.一副流连忘返(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B.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C.①驻足近观②人流如游龙般变得越来越长D.①放眼望去②人流如飘带般变得越来越长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B.人们看到,中方虽是被迫应战,但应对得有条不紊、胸有成竹,打出了一套反制的“组合拳”。

C.造假成本低、产业链完善、产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让流量造假信手拈来。

D.专家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批判性思考,显然不算吹毛求疵:在文化炒作成为产业链的现实语境下,防止恶俗语言习惯对汉语言文字的侵蚀,恐怕也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所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K12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重庆市K12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重庆市K12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忧戚.(qī)冠.冕(guān)恪.守(gè)自惭形秽.(huì)B. 矗.立(zhù)娉.婷(pīng)摇曳.(yè)抽丝剥.茧(bō)C. 绮.户(qǐ)解剖.(pōu)广袤.(mào)惟余莽.莽(mǎng)D. 风骚.(shāo)箴.言(zhēn)亵.渎(xiè)间.不容发(jiā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飘逸坍塌濡养樯倾楫催B. 灰烬游弋歧路矫揉造做C. 窗棂旁骛麾下原弛蜡象D. 困厄呢喃遗憾李代桃僵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如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B. 在“走进初三”动员大会上,小夏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家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4.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走进美丽的龙洲湾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病句,修改意见为删去“停下脚步”或“驻足”。

)B.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我们将它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生活中的人、事、物”应改为“生活中的人,事,物”。

)C. 人生的棋盘上,如果畏惧行走的艰辛,我们便永远不会抵达目的地。

(此句为假设关系的复句。

)D.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第一个冒号改为破折号——)5.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根据要求用文中词句概括填空。

从文中张溥抄书时,“________”和“手皲沃汤”的细节可以看出张溥抄书时的艰辛。

从面对四方征索时,张溥“文不起草”和“________”,表现他的“名高一时”。

(2)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増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册答案【篇一:《湖心亭看雪》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雾凇()沆砀()()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⑨客此⑩及下船3.填空。

①本文选自《》,作者字,号,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③是日更正,,,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到亭上()大喜曰()是金陵人客()此()拉余同饮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3.①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鸟声俱绝③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④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二、(一)4.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模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为分宁主簿①。

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③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注】①主簿:官名。

②狱:案件。

③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家。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③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________④将弃官去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4)【甲】文中作者独爱莲花,认为莲才是花中君子。

请结合对莲的描写体会莲具有哪些君子品性?(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阅读【乙】文,说说文中的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2.阅读《卖油翁》前后两个不同的版本,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

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

陈问:“尔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对曰:“无他能,但手熟尔。

”陈忿然说:“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

”①乃取一葫芦设于地上置一钱以勺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

曰:“此无它,亦熟耳。

湖心亭看雪 复习试卷 中考文言文复习

湖心亭看雪 复习试卷       中考文言文复习

中考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张岱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着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

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研读课文:(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2)、[崇祯五年]即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4)、[定]止,停.(5)、[拏 ]携,带。

(6)、[毳衣]细毛皮衣。

毳(cuì),细毛。

(7)、[雾凇沆砀]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

雾凇(sōng),雾气和水气。

雾是从天空下罩湖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

沆砀(hàng dàng),寒气弥漫的样子。

中考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晏元献公为童子时》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湖心亭看雪》《晏元献公为童子时》练习及答案解析

(二)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雾凇沆砀( )1L面线句子描写很有特点,请做具体分析。

(4分)【分析】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绝:消失。

②句意为:冰花一片弥漫。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本题考查写景的方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雪后雾气弥漫、天地一白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答案:(1)①消失②白汽弥漫的样子(2)作者运用白描手法。

按照由远及近。

由大到小的次序,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点评】“余”的解释:①尝贻余核舟一(我)②其余不足观也已(多余的)③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遗留的)④苟粟多而有余,何为而不成(盈余). (三)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

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使令公就试。

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

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

时天下无事,许臣僚释胜燕饮。

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①集。

以至市楼酒肆。

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

初三上册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上册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上册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是日更定矣 ________②上下一白 ________③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多日大雪,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享观赏雪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同时起了画龙点睛,深化主旨的作用。

D.本文浓墨重彩地渲染雪景之美,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2.阅读选文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

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坐凌事当并诛/坐以待毙B.淮不许/安陵君其许寡人C.淮与宣帝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特原淮妻/原形毕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3)结合选文,说说宣帝为什么“特原淮妻”。

2020-2021学年部编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一、综合读写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总是希望获得学习的(mì jué),一只爬井的蜗牛或许就可以给我们答案。

井高七米,蜗牛白天能爬三米,晚上睡着了滑下来两米。

这一进一退得要多久才能脱身啊。

倘若(tíng zhì)不前,必然是一无所获,只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才能爬出深井。

这个道理,蜗牛都知道,人也要知道。

(1)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字注音。

①孜()孜不倦②持之以恒()(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ì jué_______________ ②tíng zhì_______________2.班级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体会别样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同学们在班级论坛上就“是否要阅读长篇名著小说”的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同学表达了如下观点,请你作回复。

长篇名著小说的篇幅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力,对学习也没什么帮助;漫画简单、幽默,让人比较放松,还能减轻学习压力,我觉得看漫画好。

二、默写题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4)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描绘春光易逝让人兴起无尽惆怅与无奈。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通过比喻和象征,诗歌语言获得更大张力,本来难以言传的心的幻想得以再现和传达。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镜余于谯亳得一古镜,以手循①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之声②。

人或曰:“此夹镜③也。

”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

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

若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④;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

既因抑按而响,刚铜⑤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⑥。

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循:抚摸。

②摘然如灼龟之声:开裂似地发出像灼烤龟甲的声音。

③夹镜:带夹层的镜子。

④铣塞:滞涩不通畅。

⑤刚铜:硬铜。

⑥澄莹洞彻:澄明透亮。

(1)下面选项中符合“此镜甚薄”中“甚”字意思的一项是()A.过分B.超过C.很;极D.什么(2)请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3)本文写“循”和“扣”时发出的声音引起了人们怎样的疑惑?突出了古镜什么特点?2.对比阅读(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ニ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质字子野。

少道厚淳约,力学问,师事杨亿,亿叹以为英妙。

伯父旦见其所为文,嗟赏之。

以荫补太常寺奉礼郎。

后献文召试,赐进士及第,被荐为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

丁父忧,与诸弟饭脱粟茹蔬。

终丧,通判苏州,州守黄宗旦少质,尝因争事,宗旦曰:“少年乃与丈人抗邪?”质日:“事有当争,职也。

”卒不为屈。

宗旦得盗铸钱者百余人,下狱治,退告质曰:“吾以术钩致得之。

”喜见于色。

质曰:“以术钩人置之死而又喜,仁者之政,固如是乎?”宗旦惭沮,为薄其罪。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十八》)(丙)质家世富贵,兄弟习为骄侈,而质克己好善,自奉简素如寒士,不喜畜财,至不能自给。

初,旦为中书舍人,家贫与昆弟贷人息钱违期以所乘马偿之。

质阅书得故券,召子弟示之曰“此吾家素风,尔曹当毋忘也。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B.予观夫巴陵胜状胜:胜利C.日星隐曜曜:光芒D.把酒临风把:持、执(2)下面句中划线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阴风怒号B.去国怀乡C.锦鳞游泳D.然则何时而乐耶(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B.第三、四段分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

C.作者在文段中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D.作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扬州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1)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扬州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1)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一、积累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宽宥(yòu)瞥见(pēi)自惭形秽(suì)B.冠冕(guàn)对弈(yì)娉婷(pīn)成吉思汗(hán)C.箴言(zhēn)红晕(yūn)轻觑(xù)矫揉造作(jiǎo)D.麾下(huī)游弋(yì)矗立(chù)彬彬有礼(bīn)2.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喜欢收藏古董。

你看,这么多的古董简直可以举办一个富丽堂皇的展览会了。

B.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C.江都区国际学校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参赛选手忘乎所以地冲向终点。

D.范冰冰是一名演员,2018年又爆出偷税漏税的丑闻,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真是这个时代的一代天骄。

3.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加快脚步不断发生襟怀坦荡庄严肃穆。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2019年1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经。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C.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解说:这个句子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4.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林徽因是一名建筑学家、文学家。

其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充满了欢快、轻松、真挚、亲切的情感基调。

B.议论文要求论点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作的演讲,他先后谈了“要敬业”“有业之必要”“要乐业”三个问题。

C.古诗常常用典,例如李白《行路难》运用了“姜尚在碧溪垂钓”“伊尹梦乘舟日边”的典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了“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3分,共15分)1. 簰():____________________2. 撰():____________________3. 雾凇():____________________4.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5. 铺毡对坐():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25分)1.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3.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4.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5.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填空(每题3分,共15分)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雾凇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______。

2. 湖上______,惟长堤一______、湖心亭一______、与余舟一______、舟中人两三______而已。

3. 舟子______曰:“莫说相公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4. 余______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______。

5. 遥知不是______,为有暗香______。

四、内容理解概括(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详细描述文中描绘的雪景,并分析其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答: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舟子话语中“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五、描写手法(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结合文中具体例子,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绘雪景。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试卷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算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这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练习(一)(14分)1、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3分)A.上下一白B.余拿一小舟C.一童子烧酒D.湖心亭一点二、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算了。

答: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算了。

3、找出描述西湖雪景的语句,并分析该语句的的语言特点。

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算了。

”语言特点:运用了白描手法,文字精练朴素不加渲染。

4、对“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B、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C、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D、表明那时只有作者一个人撑船去湖心亭看雪。

练习(二) (14分)1、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D)(3分)A.白: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B.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间C.更: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这人D.及:及下船及郡下二、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这人!”拉余同饮。

答:(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饮酒。

3、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述方式?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答:神态、语言、动作描述,表现了作者巧遇知己的喜悦之情。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1)

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1)

2021-2022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8分)初三年级开展“与诗词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诗词与源头”研究小组撰写了研究心得,阅读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厚重的华夏文明。

《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历经三千年沧桑岁月而沉淀下来,无需唤醒,一直都在。

《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对《诗经·郑风·子衿》的化用显得如此自然真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太白表达离愁别xù()的神来之笔,也语出《诗经·小雅·车攻》。

【甲】。

《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探讨研究学问,我们会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美崇高品德,我们会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思念之情,我们会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乙】。

《诗经》不曾离开过我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名字yuán()自《诗经·小雅·鹿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中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基因。

【丙】。

《诗经》中那些蕴籍风流的句子,道尽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愫,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的思想。

这样的源头,这样的《诗经》,怎能不让人神怡□怎能不让人心醉□(1)文中括号内所填写的汉字和给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iè)B.离愁别(绪)(源)自蕴藉(jí)C.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í)D.离愁别(序)(缘)自蕴藉(jiè)(2)为更加明确地表达文意,将下列各句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经》,它本存在于我们的诗书传承中②《诗经》,它本烙印在我们的家国文化里③《诗经》,它本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3)在文中最后一段的方框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B.? ? C.,。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5 题,30 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 分,共8 分)(1)其西南诸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既点明酬答之意,又包含共勉之情。

(4)《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兵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空1 分,共4 分)读书可以怡情,书中没有聒噪,没有(kuāng piàn)。

无畏时空所限,黑白笔墨之间,行吟唱和,恍若与古人促膝,聆听圣贤的(zhēn yán ),妙趣横生,熏陶..心灵。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穿着一件破夹.袄.的孔乙己……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熏陶..()..()夹袄(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kuāng piàn)(zhēn yán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每到重阳节,白云山的登山步道就挤满了游客,真可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B.这座建筑充分体现了古典的高雅和时尚的活力,既有反差,又相得益...。

C.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D.比赛结束后,球迷们仍对球星的表现强聒不舍....,尽享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 分)【】①一个人如果不自立,事事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阅读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定?????????拥毳.(???)衣??????????崇祯.(???)??????????????雾凇.(???)
砀沆
..(???)(???)???????与余舟一芥.(???)???????铺毡.(???)对坐???????.强.(???)饮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④拥毳.衣炉火???????????????
???????????????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⑥雾凇沆砀
..
⑦焉.得更有此人?????????????????????????????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⑩及.下船???????????????
3.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 字,号,?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填空。

(1)看雪的时间:
(2)看雪的地点:
(3)看雪的人物:
(4)看雪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
(6)看到的雪景:
二、阅读
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0.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1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1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答案
{ɡēnɡ??cuì??zhēn??sōnɡ??hànɡ??dànɡ??jiè??zhān??qiánɡ}
(①完了,结束??②消失??③撑,划??④鸟兽的细毛??⑤独自??⑥水汽凝成的冰花??白汽弥漫的样子??⑦哪能??
⑧指酒杯??⑨客居??⑩等到)
.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
凌晨;湖心亭;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划一小船独往;白茫茫一片
.明思宗朱由检??怀念故国的深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
.“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不多余。

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

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