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学主观题经典材料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一、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角度)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战略抉择)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核心、战略支撑)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主攻方向)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三农”又是重中之重)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差距。
6、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8、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9、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节作用, 加大财政投入, 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10、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题, 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
1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促进就业。
注1: 如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拉动, 更多依靠三大产业协调拉动。
(三个更多依靠)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型四化)4、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注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内涵: ①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二、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因素(企业角度: 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整理(1)
经济生活主观题归纳1.分析某商品价格变动(上涨或下降)的原因(重点)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成本上升是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是哪一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商品价值量增大,生产成本提高而导致价格上涨】2)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具体是哪些因素(气候、节日、地域。
习俗等)导致供不应求】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4)价格上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商品价格下降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是哪一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价格下降】2)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材料分析【分析材料中具体是哪些因素(气候、节日、地域、习俗等)导致供过于求】3)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引起价格变化4)价格下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需求、消费、消费者):A、一般地,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价格下跌,会增加对它的需求。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C、价格的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需求。
某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者/企业):A、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D、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新产品开发。
E、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联系: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重点)1)根本因素——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即生产决定消费。
经济学主观题知识归纳
经济学主观题知识归纳1、市场: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看不见的手”。
(1)实质:价值规律:①内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基础)→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③作用:调节、刺激、分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2)特征(优点):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
(3)缺陷(不足):自发性(不正当经济行为、两极分化);盲目性(信息不全面);滞后性(事后调节)。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基本标志:公有制主体。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国家: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
(1)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增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保持经济增长。
从所有制角度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产业结构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劳动者角度看,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改变就业观念;从国家角度看,加强职业培训,创造就业环境;从外贸角度看,开展国际劳务贸易,走出去就业。
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大起大落。
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
在当前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2)手段:①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
②法律手段:规则;秩序。
③行政手段。
(3)政策:①财政政策(扩张、紧缩)→财政的作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教科文卫事业、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家政权)。
经济生活主观题高考高频考点
经济生活主观题高考高频考点1、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影响此知识是高考的长效热点和高频考点。
最常见的是以票价、CPI、商品房、成品油等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素材,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或者措施等。
常见设问方式:(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价格变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常用答题语言:(1)价格波动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
①对生活: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②对生产: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本考点是高考主观题命制的长效热点,题型有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等。
常见设问方式:(1)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2)为什么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常用答题语言:(1)有关消费的知识总结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
②消费的类型: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分为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③消费心理:从众消费、求异消费、攀比消费、求实消费。
④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⑤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扩大消费需求的原因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②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学主观题经典归纳
(一)“如何做”、“启示”、”措施”(1)国家应该如何做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利用税收、财政、价格、利率等政策)、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的某些决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做到等)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并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3. 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4.国家政策:(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2)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鼓励企业发展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6)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7)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贸易结构等),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9)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10)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
(11)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第一单元1.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联系恩格尔系数、通货膨胀、社会主义本质等)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价格为什么是多变的/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两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成本),两者成正比。
(2)供求影响价格。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联系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3)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4)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流通环节的多少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
例如国家对于粮食保护收购价,是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最高限价,是为了保障、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
(5)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6)货币本身的价值影响商品价格(成反比)。
3.如何稳定物价?/如何制定价格?(1)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国家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企业应加强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2)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A、供:国家应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减少对……的投入,提高\控制……供给;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经济学常用主观题知识
一、生活与消费1、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比)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需求弹性法则)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也增加;反之则相反。
(正比)互补商品:A商品价格上涨,A商品的需求量减少,B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反之则相反。
(反比)(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商品的价格下跌,缩小生产规模。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依靠科技加强管管理,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生活水平②生活必需品、资源等商品价格上涨会使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树立节约意识,科学绿色消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生产和交换领域发生作用)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是在每次交换中,而是长期的平均数中表现为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价值规律的要求: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2、物价上涨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对策:(1)价值决定价格——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2)供求影响价格:供小于求,价格上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高考复习总结:经济类主观题答题归纳
答题要素: 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 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 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③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 和企业形象。 ④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通过兼并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 ⑤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训练1】材料一 近几年极端天气、资本投机等往往驱动大 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 上涨使农产品面临成本加大的压力,进而传导影响国内。从国 内看,在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背景下,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 偏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2014年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环境 压力继续加大,自然灾害影响可能加剧,近两年粮价涨幅趋缓也 会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猪价将进入周期性 恢复上涨通道,牛羊肉、乳制品供给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 变。
2.稳定物价的措施 设问模式:谈谈政府如何稳定物价。 答题模板: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答题要素: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②大力 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 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④加强市场监管, 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⑤加 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物价仍然存在上涨压 力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稳定物价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物价问题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第 (1)问要紧扣材料中的原因,转化成经济术语原因;第(2)问是一 道常规题,政府怎么做,一般从科技、发展生产、市场监管等角 度切入。
最新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1.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联系恩格尔系数、通货膨胀、社会主义本质等)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价格为什么是多变的/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两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成本),两者成正比。
(2)供求影响价格。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升。
(联系消费心理对需求的影响)(3)市场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4)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流通环节的多少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
例如国家对于粮食保护收购价,是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最高限价,是为了保障、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
(5)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6)货币本身的价值影响商品价格(成反比)。
3.如何稳定物价?/如何制定价格?(1)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国家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企业应加强管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2)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A、供:国家应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减少对……的投入,提高\控制……供给;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B、求:公民要树立正确消费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高中政治必背经济学知识点(主观题)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
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1)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消费者增加购买。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要量的影响比较大。
(3)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
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生产。
当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较少,压缩生产规模,调减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企业来说,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中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它就能获得较大的试产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客观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同时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也有密切的联系。
)(3)物价水平。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经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方面的生活相互交织,互相影响。
经济生活主观题是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经济生活主观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经济行为。
消费行为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行为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关,而消费者的需求则与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相关。
消费者在面对产品的选择时,往往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价格、品牌、质量等。
因此,经济学家需要从消费行为的角度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探索消费行为后面的原因,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消费决策建议。
二、生产生活生产生活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生产经济活动。
生产领域涉及面广泛,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生产领域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财富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
同时,生产者还需要关注环保、社会责任等因素,以保障生产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对财务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旨在使财务资产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财务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财务预算、资产组合优化、成本控制等。
企业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使财务资源的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价格策略、促销推广等方面。
市场营销围绕着消费者进行,让消费者从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参与者,从而激发出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五、投资理财投资理财是人们为提高财富水平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投资理财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理财等。
《经济生活》主观题学习知识归纳及高中高考例题
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内容例题度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海南2013-26)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我们已经极少看见人们排队购物的情形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了。
有人将其归功于市场经济,认为:须生产花费者需要的质量“市场经济是经过价钱上升除去排队购上乘的节余价值。
物现象的。
”试运用经济学知识剖析这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一见解的合理性。
产商品的社会必需劳动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排队购物现象反间决定。
商品生产者增添映商品求过于供,而商品求过于供将导收入的主要门路是提高劳致商品价钱上升;商品价钱上升将刺激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供应,克制需求,使商品供求趋势平时间。
衡,进而除去排队购物现象;价钱上升商3.纸币的刊行量以流通除去排队购物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品中需要的钱币量为限度。
的一种详细表现形式。
货不然可能致使通货膨胀和(重庆2012)联合资料一,运用经济常币通货收缩,都不利于经济识,判断“大友邮票的珍藏和赏识等价价发展。
值是其价钱的基础”这一看法正误,并格4.影响价钱的因素:供说明现由。
求影响价钱,价值决订价①错误。
②龙票能够知足人们珍藏格。
价钱环绕价值上下波和赏识等需要,属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不是商品价钱的基础。
价值是凝固在商式。
品中的无差其余人类劳动,是价钱的基5.价钱改动的影响:①础;价钱是价值的钱币表现,受供求关对生活花费的影响:需求系影响,环绕价值上下颠簸。
龙票供应定律;需求弹性;互为替有限、需求较大,致使求过于供,这是代品与互补商品。
②价钱影响其价钱的重要因素。
的改动能够调理产量和生产因素的投入,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
1.花费的对生产拥有反(广东2013-37)目前,油价高涨、交通作用。
花费拉动经济增拥挤、环境污染、能源欠缺等问题凸长,促使生产发展。
①消显,汽车花费者日益理性,倡导环保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花费费和前瞻花费。
这类新的花费看法催生对生产拥有导向作用;③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髦新消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考知识点汇总
经济生活一、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收入(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物价总水平。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二、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发展经济,打理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调节收入分配,防止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四、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第一: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第二: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企业联合企业兼并含义: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①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②实行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③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企业破产含义: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企业联合含义: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
一些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通常叫做“强强联合”。
意义:①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总结
《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总结《经济生活》主观题必背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跌;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3.纸币发行量影响价格。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国家政策影响价格。
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影响物价。
5.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容易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引起价格变化。
二、稳定物价的措施1.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有效供给,打击投机行为,抑制不合理需求。
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其发行量符合市场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4.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5.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6.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避免价格战、哄抬物价等现象。
7.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消费等。
三、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消费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消费需求增加。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不同。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量。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会增加,其替代品需求量会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四、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产量。
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增加价格低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减少价格高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学常识主观题(文科班)知识整理
《经济生活》主观题重点知识整理常见主体是:国家/政府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企业/公司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关于价格的问题(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①价值决定价格。
(稳定价格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供求影响价格。
(稳定价格应保障供给)③其他因素:纸币发行量、市场缺陷、国家调控政策、汇率、企业价格战、质量……(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有哪些?(是什么)①调节产量。
价格下降,压缩生产规模;价格上涨,扩大生产规模。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2、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为什么)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唯一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关于消费的问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是什么)客观因素:①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物价水平。
【重要原理】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也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C、收入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主观因素: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2)、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怎么办)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经济学主观题归纳
方法:划“关键字词”;做到一个主体一个原理,一句 话一层意思。 常考关键字词:政府,财政,就业,企业,消费,收入, 税收,货币,银行,价格,经济发展,诚信,社会保障, 民生等
(2)、图表题
方法:始终对比(纵横向,国内外),在此基础上总结 归纳。 常考内容:产业结构;投资产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基 尼系数;收入,进出口比重(出口和消费)等
(3)、收入-----基尼系数 意义: ①、有利于增加收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构 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 人为本 措施: ①、一心一意谋发展,增加国民财富; ②、一个制度两个举措;
(4)、消费问题-----恩格尔系数 措施: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居民收入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③、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切实缩小收入 差距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的财产性 收入
⑥、践行低碳生活,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 明观念,绿色消费的观念 (亦可以分主体来作答,国家、企业、个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就业 意义: ①、有利于增加收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 人为本 ④、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措施: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 ②、党和国家: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 序,引导就业;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艰苦奋斗
(7)、市场基本原理
分析的角度:(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 ①、市场: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优缺点 ②、计划(宏观调控):作用;目标;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8)、经济发展问题(环保、产业结构) 措施: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 调整的优化升级(一二三产业,出口、消费、 投资)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能源资源的消 耗,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③、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的有机统一 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 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又 好又快持续健康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
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政府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北京201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
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利用。
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山东2013)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
经济生活主观题总结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 者缺一不可。 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质 量好的商品更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 ③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兼 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如何提高商品的质量?
(1)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是
21.就业的意义?
(1)对社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对劳动者的意义 物质: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 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精神: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 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 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2.就业的严峻形势?
1.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总量大。
2.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市场需求不完全相符。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4.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5.就业观念陈旧,不现实。
2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 ①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 本。 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 业政策。 ③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 创业的方针。 ④完善劳动力市场,努力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2)企业: ①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就业人员,保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 (3)劳动者: 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 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③增强自主创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因素有两个---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其它因素有-----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式: 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 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从而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提高消费水平: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⑥要规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概括为“5R”。
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民族自立自强、个人成就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如大力发展生产力?答:①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1、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另一面充分发挥个体经济、民营(草根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面的作用。
2、怎样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答:①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②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地位、作用)答: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②民营经济在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等面都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作用4、怎样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民营经济?(或问中小企业)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答: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转变经济发展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立品牌,增加企业的附加值。
+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敢于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即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a.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权益。
b.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就业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
c.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d.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式,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我国就业形势比较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必要性);④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⑤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针。
)自主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1、原因: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1)要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3)劳动者①基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因此,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依据: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途径: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同时要注意维权手段必须合法,不能使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1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它有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市场,拉动国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答: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A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B要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补充:④根本性措施:大力发展经济。
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⑥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哪些?答:(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动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