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Influenza)【WS 285-2008】(2008-02-28发布,2008-09-01实施)3 诊断依据3.1 流行病学史在当地流行季节(如我国北方的冬春季.南方的冬春季和夏季),一个单位或地区集中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3.2 临床表现3.2.1 通常表现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但卡他性症状常不明显。

3.2.2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2.3 少数病例也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甚至会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2.4 在两岁以下的幼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两肺可有呼吸音减低、湿啰音或哮鸣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3.2.5 重症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实质性病变,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3.2.6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3.3 实验室检查流感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规程参见附录G。

3.3.1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和鉴定到流感病毒(见附录A)。

3.3.2 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见附录B和附录C)。

3.3.3 在患者呼吸道标本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检测阳性(见附录D)或检测出特异的抗原(见附录E)。

3.3.4 采集标本经敏感细胞将病毒增殖一代后.流感病毒特异的核酸检测阳性(详见附录D)或检测出特异的抗原(见附录E)。

4 诊断原则如果在非流行季节仅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很难与其他病原体,尤其呼吸道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区别,对流感病例的确诊往往需要实验室的诊断依据。

但在流感流行季节,当地一个单位或局部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时,具备相应临床表现的可作为流感临床诊断病例。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腹泻病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1.临床表现:腹泻病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腹痛、恶心、呕吐等。

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可以确定病因,协助诊断。

3.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环境、接触史等信息,有助于判断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二、诊断原则
诊断腹泻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定病因: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腹泻病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2.评估病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4.动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诊断条件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腹泻
病:
1.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形状改变,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排除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

3.有明确的病因,如感染、过敏、炎症等。

4.符合相应的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院感诊断标准

传染病院感诊断标准

传染病院感诊断标准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在出院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院感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肌肉疼痛、头痛、寒战、呕吐、腹泻等症状。

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逐渐加重。

患者出现局部感染病灶,如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血小板计数降低。

肝功能、肾功能异常。

病原体检测: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伤口分泌物等样本中检出病原体。

3. 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显示肺部纹理增多、模糊,或有阴影。

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病变,如肺实变、肺叶实变等。

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脾脏增大,或有液性暗区。

4. 病原学检查:细菌学检查: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病原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

病毒学检查:从患者样本中检出病原病毒,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真菌学检查: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病原真菌。

5. 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分析感染源,如其他患者、医院工作人员、病原体携带者等。

6.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药物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7.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医院感染。

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相关法规。

总之,医院感染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

此外,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规范使用抗生素等。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4—1995前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型,其中甲型所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乙型常引起爆发,丙型则多引起小儿散发病型。

在我国虽将该病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但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及劳动生产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较大。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三菊。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感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流感的诊断、报告和处理的应用。

2 诊断原则流感流行时一般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对病人作出初步诊断。

如确定诊断则需要分离病毒阳性或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增高4倍或以上。

3 诊断标准3.1 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同时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

3.2 临床症状3.2.1 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

3.2.2 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

3.2.3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3 实验室诊断3.3.1 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3.3.2 从病人鼻咽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见附录A)。

3.3.3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3.4 直接检查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流感病毒抗原阳性(见附录C 中C1)。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传染病最新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法定传染病分类⏹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甲类2种(强制管制):鼠疫、霍乱⏹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丙类11种(监测管制):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得传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传染病得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及活组织检查传染病得诊断⏹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得诊断,也就是日常报告最多,或不清楚该不该报,报告要求如何。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来自于卫生部诊断标准,2010年5月最新颁布传染病诊断最新标准⏹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指由HIV感染引起得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得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得综合性疾患。

HIV感染者: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得患者、⏹艾滋病患者:感染HIV后发展到艾滋病阶段得患者、⏹潜伏期:ﻫ从HIV感染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与体征得时间。

平均潜伏期(50%得HIV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期得时间)为7年~8年。

ﻫ⏹1 诊断依据ﻫ1。

1流行病学史ﻫ1.1.1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1。

1.2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与异性性接触)。

⏹1.1。

3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ﻫ1。

1.4 有医源性感染史、1。

1。

5有职业暴露史、1.1ﻫ。

6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得配偶或性伴侣。

⏹1.1.7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

ﻫ⏹1。

2临床表现ﻫ1.2.1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

1、2.2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ﻫ1。

2.3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1。

2。

3。

1 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ﻫ1.2、3。

1。

1 A组临床表现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10%;b)反复发作得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内≥2次;ﻫc)带状疱疹;ﻫd)口角炎、唇炎;e)反复发作得口腔溃疡,近6个月内≥2次;ﻫf)结节性痒疹;g)脂溢性皮炎;ﻫh)甲癣、ﻫ⏹1.2。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法定传染病是指国家规定必须进行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法定传染病,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报告疾病,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一、临床诊断标准。

1. 发热病例,患者出现急性发热,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2. 呼吸道症状,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3. 消化道症状,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4. 皮肤黏膜病变,患者出现皮疹、疱疹、溃疡等症状,需考虑可能患有法定传染病。

二、实验室诊断标准。

1.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原学检测方法,如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确定病原体的存在,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2.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核酸,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3. 免疫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如ELISA、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病原体的抗体水平,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三、流行病学诊断标准。

1. 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病人群的暴露史、接触史、聚集情况等,以确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从而确诊法定传染病。

2. 疫情监测,对疫情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以确诊法定传染病。

四、诊断标准的应用。

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法定传染病。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定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的及时报告和控制。

总结,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是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报告法定传染病时的重要依据。

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法定传染病。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法定传染病诊断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的及时报告和控制。

只有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报告,才能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2015)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2015)
②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 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 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 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 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人感染H7N9禽流感(2014版)
③实验室主要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 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 可有血小板降低。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3). 病原学及相关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甲型流感病毒抗 原检测阳性;病毒分离阳性动态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 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 上升高。
2.2.3.1。 2.2.4.2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2.2.4.1+2.2.2
中任何一项。 2.2.4.3 确诊病例:具备2.2.4.2+2.2.3.2。
猩红热鉴别诊断
麻疹 病初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第3~ 4病日出疹,疹型与猩红热不同,皮疹之间有 正常皮肤,面部发疹。颊内粘膜斑及白细胞计 数减少为重要区别。
流行性感冒的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
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所引 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 是两大主要传染源。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 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 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 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 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 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与感染后的变态 反应有关的后发症。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及时准确地诊断传染病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至关重要。

传染病的诊断标准是医学界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诊断要求,它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种传染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

一、临床表现。

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的传染病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流感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乏力等,而肠道传染病则表现为腹泻、呕吐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可能的传染病类型。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可以直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三、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病例的调查,可以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播范围等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流行病学调查还能够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某些传染病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胸部X光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部结核病变。

在疟疾的诊断中,血液吸虫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疟原虫的感染情况。

五、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各种传染病都有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某种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总之,传染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诊断标准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判断。

只有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防控措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链,保护人民的健康。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目的讨论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结论流行性感冒确诊需依据实验室检查,如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查和核酸检测。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诊断鉴别诊断一概述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其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病程有自限性,但在老年人和基础心肺疾病患者中易有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

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起大流行。

由于人体对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能力,故每年都有不同范围的新亚型流感流行。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潜伏期短,多数为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个小时;暴发并迅速蔓延,播及面广。

甲型病毒新亚型引起的流行常形成明显高峰,流行期短,但第1波后还会有第2波、第3波;常沿交通线传播,先集体后散居,先城市后农村。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常发生于冬季,而南方多发生在冬、夏两季。

流感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性感冒病毒极易传播且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特别容易发生变异,导致其抗原性及致病力也极易发生变异。

病毒变异包含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当一个新亚型出现的初期,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一次世界性的大流行;此后抗原特性相对稳定,每隔2~3年出现一个流行波,流感病毒发生部分的变化;随人群免疫力的逐渐增加,流行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发病症状逐渐减轻。

若病毒演变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质变,即旧型消失而代之以新的亚型。

新冠,甲流,乙流症状区分标准

新冠,甲流,乙流症状区分标准

新冠,甲流,乙流症状区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冠病毒、甲型流感以及乙型流感是当前流行的三种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

在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情况下,多人一旦感染这些病毒,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

正确识别和区分这三种病毒的症状对于及早治疗、减少传播和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三种病毒的症状有哪些区别:新冠病毒(COVID-19)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气短、肌肉疼痛、喉咙痛、味觉和嗅觉丧失等。

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和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并最终危及生命。

甲型流感(H1N1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喉咙痛、鼻塞、打喷嚏以及全身不适等。

甲型流感的特点是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新冠病毒的症状更加多样和严重,容易引起肺部合并症;甲型流感的症状较为突出而急性;乙型流感的症状与甲型流感相似,但传染性略低。

那么在实际识别和区分症状时,我们该如何进行呢?以下是一些帮助您识别并区分这三种病毒的症状的方法:1. 关注发热情况:- 新冠病毒感染者常常会出现高热,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退烧。

- 甲型流感感染者发热也比较严重,但通常会伴随着全身不适、头痛等症状,并且往往会有明显的急性发病过程。

- 乙型流感感染者发热程度一般,通常不会出现如新冠病毒和甲型流感般的高热和持续时间。

2. 观察呼吸道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 甲型流感感染者除了出现发热外,通常伴随着鼻塞、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乙型流感感染者与甲型流感相似,同样会出现鼻塞、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新冠病毒感染者通常还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疼痛、喉咙痛、味觉和嗅觉丧失等症状。

- 甲型流感感染者通常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乙型流感感染者也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等症状。

4. 进行病原学检测:为了更准确地识别和区分这三种病毒的感染,建议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测,比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诊断标准规定管理的35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与阿米巴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

丙类传染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甲类传染病鼠疫一、疑似病例: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者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者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

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者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确诊病例:1.在疑似病人或者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根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者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I抗原或者血清FI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者2霍乱一、疑似病例: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者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确信前;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者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二、确诊病例: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者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传染病诊断标准完整版

传染病诊断标准完整版

传染病诊断标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传染病诊断标准法定传染病分类法定传染病共分三大类,共39种:甲类2种(强制管制):鼠疫、霍乱乙类26种(严格管制):包括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

丙类11种(监测管制):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等。

其中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包括: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及活组织检查传染病的诊断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也是日常报告最多,或不清楚该不该报,报告要求如何。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来自于卫生部诊断标准,2010年5月最新颁布传染病诊断最新标准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指由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

HIV感染者:感染HIV后尚未发展到阶段的患者。

患者:感染HIV后发展到阶段的患者。

潜伏期:从HIV感染到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平均潜伏期(50%的HIV感染者进展到期的时间)为7年~8年。

1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1.1.1 患有性病或有性病史。

有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异性性接触)。

1.1.3 有共用注射器吸毒史。

有医源性感染史。

有职业暴露史。

HIV感染者或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侣。

1.1.7 HIV感染母亲所生子女。

临床表现1.2.1 急性HIV感染综合征。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

HIV感染中后期临床表现成人及15岁(含15岁)以上青少年1.1 A组临床表现a)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不超过原体重10%;b)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近6个月内≥2次;c)带状疱疹;d)口角炎、唇炎;e)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近6个月内≥2次;f)结节性痒疹;g)脂溢性皮炎;h)甲癣。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综合)2016.3.19下载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综合)2016.3.19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河南省焦作市疾病控制中心二OO九年十月目录鼠疫(WS279-2008) (4)霍乱(WS289-2008)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WS286-2008) (6)脊髓灰质炎(WS294-2008) (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WS284-2008) (10)甲型H1N1流感(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12)炭疽(WS283-2008) (13)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WS293-2008) (14)甲型病毒性肝炎(WS298-2008) (19)乙型病毒性肝炎(WS299-2008) (20)丙型病毒性肝炎(WS213-2008) (22)丁型病毒性肝炎(WS300-2008) (24)戊型病毒性肝炎(WS301-2008) (25)麻疹(WS296-2008) (26)流行性出血热(WS278-2008) (27)狂犬病(WS281-2008) (28)流行性乙型脑炎(WS214-2008) (29)登革热(WS216-2008) (30)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WS287-2008) (31)肺结核(WS288-2008) (33)伤寒和副伤寒(WS280-2008) (3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WS295-2008) (37)百日咳(WS274-2008) (39)白喉(WS275-2008) (39)新生儿破伤风(WS272-2008) (40)猩红热(WS282-2008) (41)布鲁氏菌病(WS269-2007) (42)淋病(WS268-2007) (43)梅毒(WS273-2007) (45)钩端螺旋体病(WS290-2008) (47)血吸虫病(WS261-2006) (48)疟疾(WS259-2006) (49)流行性感冒 (WS285-2008) (50)流行性腮腺炎 (WS270-2007) (51)风疹 (WS297-2008) (5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WS217-2008) (53)麻风病 (WS291-2008) (54)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WS215-2008) (56)黑热病 (WS258-2006) (58)包虫病(WS257-2006) (58)丝虫病(WS260-2006) (59)感染性腹泻(WS271-2007) (60)手足口病(2009版) (61)鼠疫(WS 279-2008)1 诊断依据1.1 临床表现1.1.1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或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在48h内进入休克或更严重状态。

北京市-三甲医院感染科-39种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15页)(0001)

北京市-三甲医院感染科-39种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15页)(0001)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对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及时控制传染病传播,依据国家标准及诊疗指南等编制此标准,作为诊断重要参考,具体病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二、传染病诊断标准(部分)鼠疫诊断标准一、鼠疫疑似病例:起病前10日内,曾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有接触鼠疫疫源动物及其制品,鼠疫病人或鼠疫菌培养物的历史。

突然发病,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病人,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应考虑为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2.呼吸困难,咳血性痰;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4.伴有重度中毒症候的其他症候群;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F1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二、鼠疫确诊病例: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2.当一起人间鼠疫已经确诊后,在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鼠疫杆菌的F1抗原或血清F1抗体升高4倍以上,亦可对续发病例做出确诊。

2019年流感诊断标准

2019年流感诊断标准

2019年流感诊断标准
2019年流感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7天内在无有效个人防护的情况下与疑似或确认的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的传染他人的证据。

2. 临床表现:有典型的流感症状表现,如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容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3. 实验室诊断:确定诊断需要依赖实验室诊断,具体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当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检测结果阳性时即可确诊流感: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流感抗原检测阳性;流感病毒培养分离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对于流感的治疗,一般采取抗病毒治疗,如奥司他韦等。

同时,对于重症患者和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

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指标一、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率(ID-FLU-01)定义: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的患者例数占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前流感病原学诊断阳性的患者例数/同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患者总例数×100%说明:本指标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阿比多尔等。

意义:反映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指标二、门诊流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ID-FLU-02)定义:门诊流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例数占同期门诊流感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门诊流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流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例数/同期门诊流感患者总例数×100%说明:本指标统计的抗菌药物使用方式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等全身给药(下同)。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门诊流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指标三、住院流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ID-FLU-03)定义:住院流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例数占同期住院流感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住院流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流感患者例数/同期住院流感患者总例数×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流感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情况。

指标四、住院流感重症患者死亡率(ID-FLU-04)定义:住院流感重症死亡患者数占同期住院流感重症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住院流感重症患者死亡率=住院流感重症死亡患者数/同期住院流感重症患者总数×100% 说明:流感重症指符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重症或危重症诊断标准。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对流感重症患者的诊疗质量。

指标五、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ID-ID-01)定义:病原学诊断结果为阳性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例数占同期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患者总例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感染性腹泻患者病原学诊断阳性率=病原学诊断结果为阳性的感染性腹泻患者例数/同期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的患者总例数×100%说明:1.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腹泻,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一、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达到诊断标准。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如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说明:
1.急性腹泻次数应≥3次/24小时。

2.应排除慢性腹泻的急性发作及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治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