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就业心理指导 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一些行业就业需求下降。
加上毕业生总量的增加,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因而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十八大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
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
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1.1 焦虑感强烈就业压力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情绪之一是焦虑。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些大学生对自身的前途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
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而在择业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症”。
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沮丧抑郁。
1.2 择业期望值高一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仍把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最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而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和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因而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
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择业行为出现偏差。
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调查显示,2013年在校大学生中分别有15.0%、5.1%和1.7%会在求职时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
北京作为首都,各种类型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总部的聚集地,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就业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对求职者仍然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1.3 自卑与自负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心理障碍。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中自卑与自负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1.以理性心态对待就业形势,不怨天尤人,不怨众多竞争对手抢饭碗。
有人群的地方,必然就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自身学会看待社会,看待别人,又如何从社会正确对待自己。
只要不过分强调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你就必定能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定位。
退一步说,即使开始定位不准,你认为找到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单位,然而,只要你能认识到首份工作只是人生事业的开端,是今后发展的起点,你就必然不会过分计较,不会后悔。
2.用现实眼光选择单位。
找到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福利待遇、发展前景都理想的单位当然好,但这种单位毕竟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今天选定的单位明天也许又不满意。
对某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成功成才。
而有些同学互相攀比,总怕自己的选择吃了亏,这山还望那山高,结果是更吃亏。
有位学生毕业时本来找到一家很好的单位,协议书签得很早,只是单位在生源地,是离广州深圳远一点的中等城市,到后来她认为与自己同样考出来的同学都没回生源地去工作,心理产生不平衡,觉得吃了亏,不愿去报到,最终失去了机会。
虽然边远地区的条件差一点,人才资源薄弱,但正因为如此才是木秀于林,用不了几年就能挑大梁,成大事,我校过去不少毕业生敢于迈开这第一步,如今已成当地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是例证。
相反,在强手如林的单位不一定有很多的锻炼机会。
对于这样的选择,有同学宁做凤尾不当鸡头,实际上,凤尾虽漂亮,但只不过是装饰的部分而已,而鸡头虽不扬名,然而它确确实实能带动自身成长壮大,成为一唱天下白的雄鸡。
换句话说,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特点找准位置,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先立业后必成事,而且很可能成大业。
3.对暂缓就业要有清楚的认识。
暂缓就业政策是国家为了缓和当年就业压力的一项应急措施。
实质上这也容易带来一种积累效应,毕业生积累成堆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从这几年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暂缓就业对我们同学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1.焦虑心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心理,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未来充满担忧。
2.盲目从众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缺乏主见,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盲目跟风,导致就业选择失误。
3.自卑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或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4.依赖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度依赖父母、亲戚和朋友,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短期行为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容易导致职业规划不明确。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期望、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质量、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服务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3.社会因素:就业政策、市场需求、社会舆论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4.个人因素:性格特点、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策略1.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2.调整心态: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挑战。
3.增强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抗压能力,以适应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4.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就业目标。
5.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成功率。
6.积极参加实习: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7.寻求心理支持: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心理支持,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二)
悖论点:大学生进入高校就读,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方向,但在四年后的 择业过程中却出现了“专业向左,工作朝右”的现象,四年本科学习的 知识毫无用武之地,因此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就业市场(案例分析)
1. 大学扩招必然造成高层次人才由稀缺逐步转为饱和乃至于相对过剩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大,限制高层次人才就业)。
(五)职业地位
职业地位是人们对职业的主观认识态度,反映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 和一定时期内的人们职业价值观。
决定职业地位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四项
(1)职业社会功能。它由责任、权力、义务体现出来。社会功能大的 职业,任职条件高,职业层级就高。 (2)职业社会报酬。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如工资收入高,并不 一定福利待遇高,也不一定晋升机会就多,发展前景就好。因此,不同 的人以不同的认识来评判。 (3)职业自然条件。职业自然条件是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然工作环 境。如技术装备、劳动强度、安全系数、卫生条件等。职业自然条件好, 职业社会层级也就高。 (4)职业要求。对人要求越高,被人替代的可能性就小,职业社会层 级也越高。
对工作者的要求
基本技能 可迁移技能 综合知识 教育背景
职业的特征
劳动力市场信息 职业前景 工资
工作者特征
能力 兴趣 工作价值观
获得职业信息的方法
静态的资料接触 –出版品 –视听资料 –行业展览会和人才交流会 –网络 –机构:学校、政府、 公司
获得职业信息的方法
动态的资料接受
–专业俱乐部 –专业协会/学会
第四讲
职业导航 (社会职业与探索 工作世界)
我们的困惑
我所学习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不知道我 的这个专业在中国是否有前途。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职业的传统评价 也让一些大学生 产生 了畏首畏尾的心态。 而
作 为 培 养 人 才 的 高 校 , 科 建 设不 能 充分 、有 效 的 适 应 和 满 学 足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 高 校 对 大学 生 偏 重理 论 教 育 , 大 学 生 对
的实际动手操 作能力有所忽略;另外 ,尽管大多数高校已经 开 设心理 健康 教育但仍 相对薄弱。 此外中国传统 的伦 理主义 影 响着当代大学生 。 许多毕业生认为择业应该尊重父母的意 愿, 所以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的态度 。 另外 ,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 的活动、遗传也间接的影响子
一
由于大学 生在求职过程中无法对就业形势、 自身特点做 出理性思考 ,对就业心急如焚 ,四面出击 ,匆忙签约。往往
有 不 少 大 学 生 在 考 虑 不 完 全 成 熟 时 与 用 人 单 位 签 约 , 旦 发 一
.
大学生求职 就业过程 中存 在的心理问题
( )认知 心理 方 面 一
1 自我 认 知不 到位 .
维普资讯
当代 大 学生 就 业心 理 问题 及对 箍
李 颖
摘 要:在 高校普遍扩招 、就业形势 日益严峻 的今 天,大学生表现 出了不同的心理状 态,并随之 出现 了大量 的就业心理
问题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一 些 影 响 大 学生 就 业 的 心 理 问题 及 成 因 ,并 探 索 相 应 对 策 。
从 外 因 来 讲 , 着 高 校 扩 招 , 断 激 增 的 毕 业 人 数 与 就 随 不
( )消极坐等心理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普 及 ,大学 生 的就 业 模 式 由 国 家一 统 包过 渡 到 供 需 见 面 、双 向选择 、自主就业 ,大学生 由被动地位转换到主动地位。不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 ,大学 生在 面临就业时往往存在 “ 心比天高, 比 命 纸 薄”的现象 ,而现实的严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 致使
学生面临的主要就业心理如消极等待心理、 畏难逃避心理、盲目攀比和功利心理、自 卑、自负两极心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众心理等进行了
分析和 阐述 , 并据此提 出高校在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中 营造 良 要 好就 业氛围, 养积极 乐 的心态:加强就业心理监 测, 力 培 观 努
避免心理 问题;加强就业心理指导,缓解心理压力;对症下 药,解决主要 心理 问题 。 关键 词:大学生就业;心理 问题 ;对策
业 ,可谓 “ 时务者” 识 ,急功近利 ,盲 目就业 ,与个人特点
一
大学 生面 临 的主要就 业 心理 问题
和发展规划相 背离 。 融危机 下由于就业 岗位 的减少 , 金 大学 生扫厕所 ,摆地摊 ,卖报纸 等可见诸于报 端,据调查 ,就业 难度的增加 , 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 造成一部分 毕业 生的畏难 情绪。据笔者统计 ,湖南科技学院20 届未就业毕业生中, 08 有 1%左右 的毕业 生由于 害怕竞 争,害怕遭人 冷眼 ,造成 至 5
意识、自主承担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 , 在毕业阶段不主动出
击 ,消极 逃避就业 ,抱着等、靠、要的依 赖思想,依赖家人
通 融社会关系 ,试图通过关系就业 ;依赖学校、老 师送工作
职业选择 上不具有可 比性 。而青年大 学生血气 方刚, 喜欢争 强好胜 、虚荣心较强 ,容易 引发攀 比心理 。表现在求 职择业 过程 中,忽视 自身特点 , 自我缺乏客观 正确的分析 ,不从 对 自身实 际出发 , 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 自己, 而是盲 目攀 比,不屑到基层工作 ,不愿 意到偏远山区工作 , 追求工作职 位 的安稳、清闲、福利 待遇好 等 ,总想找一份超过别人十全 十美的工作 ,这种攀 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迟迟:愿签约 。 20年 , 0 7 共青 团中央学校部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 研究所 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 多名大学本科毕业 进行 了 O0 主 l
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
一
当孩 子 们 拿 到
一
绝 不 是说
受助学生不应 该感恩
我们只是觉得感恩应
而 不 是 应 付式
、
.
我 们 没 有 必 要 以 感恩 的 名 义 让 孩
。
当 是 自然 地 从 心 底 进 发 出 的 真 情
式的
己
、
,
虚伪
、
辈 子 也 难 以 偿 还 的 精 神债 务
:
而我
,
更 不 应 是 强 迫Βιβλιοθήκη 性 的感 恩使大学 生 过
。
措施
I
.
份 强 调 自我 价 值 的 实 现
特别
。
加 大就 业
心
。
当 前通 过 多 种 媒 体
。
是 过 分 注重 个 人物质待遇
也
加 大对 就 业 心 理 指 导 的 宣 传 推 广 力 度 就业 心 理 指导氛 围 导工 作
.
创造浓 厚 的学 校
会 给就 业 和 社 会发展 带 来不 利 影响
,
而 是 依靠
状 况 分析
1
.
亲朋 好 友 的 意 见 来 取 舍
。
,
二
是
。
一
味 幻 想 和 依靠 他 人 帮 助
务 实心 理
自己 就 业
。
过 于 依 赖 的心 理
,
使这 部 分 大 学 生 在 求 职 过
常常 陷 入 非 常 被 动 的境 地
。
7 0 % 以 上 的大 学 生 就 业 观 念 比 较
。
那 些 借献 爱 心 以 宣 扬 自
。
更 想 对 大 家所 说 的 则 是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
基层教育农家参谋-225-NONG JIA CAN MOU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刘静毅(黄淮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摘 要】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着手,就大学生在创业与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联系目前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状况,讨论应对策略,疏导大学生心理压力,以达到帮助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现实问题,迎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策略“毕业即失业”,这句话可谓是对于现在许多大学生很贴切的比喻。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和人们对于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不再像是建国初期时的大学生那般珍贵,大学的本科教育逐渐要成为一种基础教育。
这种现象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同时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也摆在了大家面前。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面对如此情况,我们如何引导大学生避开不良心理干扰,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业,就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真思考,研究剖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就变得十分重要。
1 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1.1 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大学生就业压力来主要源有:个人自身认知和能力不足、个人自身认知和能力不足、学校提供的支持力度不足、社会就业环境等等。
这些都是造成他们种种压力的源头。
大学生在就业之际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他们在就业之际对未来感到迷茫,又由于就业的方向选择和未来规划,就业压力就扑面而来,焦虑感也就同时加强。
1.2 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铸就了很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这种“精英情结”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对白领文化的推崇和种种不合理的职业歧视现象的出现。
使大学生本人、其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就业产生过高期望,部分大学生就业心态变得狭隘,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受到很大限制。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办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一)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但不少大学毕业生仍存在精英意识,以“天子骄子”的身份自居,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特别明显的现象是在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求学的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是苛刻的,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作,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就业热情。
(二)不能正确认识和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代大学生们毕业时都已意识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必须把自己放入人才市场与别人进行激烈竞争,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们往往顾虑重重,具体表现有:1.恐惧: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因几次求职受挫后,产生恐惧心理,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甚至产生绝望心理。
2.急躁:有些大学生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求职时草率急躁,对用人单位不作详细了解,草草签约,一旦发现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大学生的这种急躁心理,常常使他们烦躁不安,缺乏自制力。
3.自卑:有些大学生因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或性格内向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而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在择业时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胆地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
4.孤傲:有些自身条件比较优越的大学生自视过高,在择业过程中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职业,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
(三)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走捷径成功,梦想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
(四)依赖心理重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把择业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亲戚身上,寄希望于拉人情关系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大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做好“全职保姆”,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成为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就业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两个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
一、就业心理准备
1、了解就业市场:大学生在求职前应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
通过了解市场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2、自我认知: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自我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提高求职成功率。
3、增强竞争力:在求职前,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训课程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求职优势。
二、心理调适
1、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过多的焦虑和担忧只会加重心理负担。
2、应对挫折: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多次失败。
大学生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求职策略。
3、寻求支持: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寻求家人、老师、同学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与他人分享求职经历,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4、调整期望值: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对职业的期望值。
在选择职业时,可以适当降低对薪资、职位等方面的要求,注重积累工作经验。
总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通过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寻求支持等方式,大学生可以顺利度过求职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许多毕业生关心的焦点。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着诸多就业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供一些解决策略。
一、竞争压力和自信心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业的求职者数量庞大,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同时,自信心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策略:1.增强自信心:可以通过自我肯定、积极心态的培养,参加自我提升、专业培训等活动来提升自信心。
2.积极寻求经验: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积累就业经验,增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
3.参加职业咨询:与就业专家或心理咨询师交流,获取关于就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缓解竞争压力和提升自信心。
二、迷茫和不确定感问题大学生通常在面临就业决策时会陷入迷茫和不确定感中。
他们常常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这导致心理负担增大。
解决策略:1.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评价、兴趣测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
2.职业探索:多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并与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交流,积累实际经验,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职业需求和发展路径。
3.慎重决策:对于就业选择,可以多考虑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因素,进行全面权衡,做出理性决策。
三、应对面试心理问题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张、不自信的情绪,这会影响到其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影响面试结果。
解决策略:1.积极备战:提前了解公司和职位的相关信息,准备好自己的简历和面试技巧,并多进行模拟面试来增加经验。
2.放松心态:可以通过舒适的服装、深呼吸和自我暗示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多参加面试:通过参加更多的面试,积累面试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自信心。
四、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也会对就业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就业指导-第五单元就业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不同类型、学校、年级、性别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就业心理倾向稍有起伏
多元化与一致性 务实性 变化性
业务能力相对稳定 2.就业心理素质相对稳定 职业成熟度有起伏
就业人格特点表现不一
3.就业心态各异
渴望竞争,但缺乏勇气 理想化的倾向严重 对公平竞争机制持怀疑态度 情绪稳定中有波动
案例:P162
分析: 主要问题有: 1.焦虑心理。 2.急躁心理。 3.抑郁心理。 4.自负心理. 5.自卑心理。 6.偏执心理。 7.从众心理。
求职,向父母求助?
朱林从小到大一切都听父母的安排,甚至连穿什么衣 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遇到使自己很为难的事总 是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决定。从小学到大学,朱林在 学习上总希望老师给予悉心指导,总是指望老师时时对自 己提出新的要求,否则就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她做其他事情也总是缺乏信心,常祈求别人的帮助,所以 等到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心里充满了恐惧、焦虑、担心, 如果没有同学或家人的陪伴,根本就不敢进人才市场与用 人单位进行交流。在前不久的一次小型招聘会上,招聘会 开始很久以后,朱林才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会场,并由家 长陪同前往用人单位摊位前去面试。面试过程中,朱林发 言的时间还没有父母多,结果可想而知......
第五单元 就业心理准备
1
模块一 大学生就业心理概述
2
模块二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学习目标
• 学完本单元后,你应当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1.认知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及特点。 • 2.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 3.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 • 4.学会求职择业中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方法
浅谈当代大学生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中就业心理引导
198高等教育国家的繁荣、科技的强大、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当代大学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除了基本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外,就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应展开心理上的辅导,明确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就业目标等,由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追求理想,好高骛远,经验不足以及不够客观的去面对现实,高校应对这一现状,重视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引导,缓解身心压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特征(一)急功近利心理目前许多大学生在面临自己的职业规划中,过度担心自己的发展,忽略了平时在校的成绩如何,过度幻想着如何在毕业后能获得一份体面有发展的好工作,如何能获得理想的薪资待遇,很少对国家的需求和自身的能力进行考虑。
有的大学生想着当一名公务员或者考事业编制,毕业后有稳定的收入和作息时间,但是恰恰忘记了国家对于选拔这一方面的人才格外严厉,也没有考虑过自身的政治素养。
还有的大学生想着毕业后进入国企或者外企工作,但是这些企业的门槛非常高,甚至不会通过考试选拔,只通过学历来当作敲门砖,由此就可以刷掉一大批怀揣梦想的学生。
少部分学生想着毕业后自主创业,可是没有考虑过创业所需要的本金及承担的风险,还有为创业吃苦耐劳的决心。
所以当代大学生这一急功近利心理,需要得到理性客观的指导。
(二)竞争意识较差当代大学生由于年纪尚轻,处于内心刚刚成熟的阶段,考虑事物还十分不全面,只顾眼前,不太考虑未来,考虑问题太过于片面,只考虑工作待遇而忽略了当代社会竞争的激烈。
虽然由统计得出,我国现在只有少部分人能考上大学受到高等教育,但是这些数据并不全面,大学生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和自己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和虽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人。
当前大学生较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保护,不愁吃穿,尽情享受生活,由此导致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能力极差,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当今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有的甚至一味地追求父母给安排工作,不愿意吃苦自己去找工作。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决。
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也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更好地解决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 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而找工作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难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满意的工作。
2. 思想困顿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他们往往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这一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的思想困顿,难以自我觉察,不愿与他人交流。
3. 自卑感强许多大学生在面试中经常会遇到失败,这会导致他们的自卑心理更加强烈。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这一心理问题可能让他们选择放弃,失去信心并长期沉迷在自卑情绪中无法自拔。
4. 空虚和孤独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会面对着与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分别。
工作环境的不熟悉、无法与身边的人很好地交流,使得他们深感孤独和空虚,这种心理状态能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提高自信心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给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这些都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适当调整心态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适当的心态调整,科学合理地看待他们自己的职业发展。
在寻找职业时,他们应该有所了解,了解自己关心的信息并了解职业方向的前景,这样能够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
3.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师长等建立联系,并积主动主动积极与他人的沟通,这将使他们的情感世界更加鲜活,心态更加平稳。
大学生就业指导(二)
➢ 我所学习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不知道我 的这个专业在中国是否有前途。
➢ 我觉得销售行业蛮好的,我不知道还要不要再 升个研?
➢ 我觉得工商这个行业太饱和了,将来肯定不好 就业。我要转行吗?
一、职业概述
(一)职业的定义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 工作。
二、有关职业的基本事实
➢ 目前现存有超过20000种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数种职业 适合于他们。
➢ 调查表明,各个经济收入阶层和各种行业领域的人都 热爱自己的工 作。
➢ 没有哪一种工作能够完全满足你所有的需要。所有工作都有其局限 性和令人失望之处。你需要通过其它活动来平衡你的生活,才有可 能感觉到丰富与完整。
❖ (4)性别差异。职业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对职业地位的总体评价大致相同, 但在绝对分值中,则显示了性别的差异性。
❖ (5)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人们对职业地位的评价不尽相同。 ❖ (6)国别和地区。不同国别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职业地位比较中,也显示出
了差异性。
如何看待职业地位?
职业地位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发展的。 在农业社会,对农民的评价高于商人;工业社会崇尚科学家与企业 家,对商人的评价高于农民。 从就业上来说,一般人们都愿意选择地位高的职业,或者是从职业 地位较低的职业流向职业地位较高的职业。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非常规现象,如把收入高或地区作为择业 的单一指向,而不顾及职业地位。 事实上,职业虽然有地位上的差别,但对社会贡献只是分工不同而 已,清洁工一样做出受到人们崇敬的业绩。 对大学生来说,掌握职业地位的评价因素及影响因素,避免出现从 众、攀比等择业现象,是做好择业准备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求职的竞争激烈、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引起的。
然而,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就业焦虑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毕业后面临就业的压力,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社会期望的压力,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
应对策略:1. 调整心态:要学会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并理解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会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出现。
2. 提前准备:在求职过程中,通过了解行业和职位的需求,提前准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合理规划求职时间,不要等到毕业前才开始求职。
3.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支持和鼓励。
分享自己的困惑和担忧,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减轻焦虑情绪。
二、自我怀疑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
这种自我怀疑会对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策略:1. 建立自信心:回顾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就和经验,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2. 接受失败: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要学会接受失败,并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
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 寻找支持: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寻求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也可以加入相关的职业发展组织或社群,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相互支持和鼓励。
三、选择困难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这会给他们带来困惑和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
应对策略:1. 自我认知:通过自我评估和职业测试,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合型 人才【l Jl 西北 医学教 育 ,08 I()12-12 . 20 ,65:02 4 0
【] 罗 荣 , 其全 高原 军 事 医 学专 业建 设 的探 讨f] 西 北 医学 教 育 , 2 周 J.
20 09
.
生 改变 , 个普 通 的感冒往往 需要 1 一 月才能治好 。 每个 平原常 见病在 高原均
4 6 8
《 医问药 》 求 下半月刊 S e M e i l n s T e dc e 0 1 ek dc A dA k h Me i n 2 1 年第 9 a i 卷 第 l 期 1
有 自身 的 特 色, 一个 普通 的感 冒, 例如 在平 原 只需要 l 周的 时间 就可 以治
好 。 而在 高原地 区 由于高原 环境 的特殊性 , 然 导致疾 病 的病理 生理 过程 发
随着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和 劳动人事制 度的改革 , 大 大学 生就 业市 场化 的趋 势越 来越 明 显。 就 但 业 市场 的建设 与 完善并 非一朝 一夕 的事 , 前就业 市场还 存在 不少 问题 , 当
如职业 指导不 力 , 业制度 改革不配 套 , 户籍制 度等 , 就 如 就业市 场与 协议缺 乏权威 性 , 就业公平 性不够 、 中 的性 别歧视 等。 些 问题都 影 响着当 代 就业 这
业生 笼罩 上一层 心理 阴影 , 而产 生追求 公平 的偏执 心理 。 从 2 , 自 2 我认 知偏 差 自我认知是 指人在社 会实践 中, 自己的生理 、 对 心理 、
社会 活动 及对 自己与周 围事物 关系进行 的认知 , 包括 自我观察 、 自我体验 、
自我感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 大学生往往自我认知有偏差, 如没有正确的自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
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及解决方法在现代社会,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矛盾之中,因此对所选择的职业产生深度疑虑。
本文将探讨导致大学生职业选择焦虑的心理因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心理因素1.社会期望大学生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同伴的巨大期望。
家庭希望他们能够选择一份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社会期望他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而同伴则会关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这种集体期望会使大学生感到沉重压力,产生职业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2.自我认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对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非常重要。
职业选择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当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技能和目标抱有模糊的认知时,就会导致职业选择焦虑。
3.信息过载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种渠道的大量职业选择信息,很难准确地了解每个职业的具体要求和前景。
信息过载使他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是值得信任的,导致不确定性和焦虑。
二、解决方法1.自我调适大学生应花时间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渐找到自己的职业偏好。
此外,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等活动,增强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减轻职业选择焦虑。
2.理性思考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思维,不要过分追求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而是注重自身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与此同时,他们可以积极寻找职业相关的资源和信息,包括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及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要求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职业选择。
3.寻求支持网络大学生可以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和专业人士交流,寻求他人的建议和支持。
这些人可以在职业选择上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减轻职业焦虑。
4.适应不确定性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调整和尝试。
了解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正常的,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就业心理指导 2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及就业心理指导薛凤敏菏泽学院,菏泽市,274000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
全文从大学生所面对的客观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面对心理问题及时的调整心态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解读。
运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访谈、个案研究以及走访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在与多位大学生交谈中得知,多数是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选择考研,继续升学。
然而,升学之后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顺利就业,更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适应职业环境,发挥自己的才能。
关键词就业,心理特征,心理辅导1 引言离毕业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很多应届毕削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在就业时不会争取,更不敢争取。
当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不就业,等待父母亲友安排,因此,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啃老族”。
在大学生中,缺少艰苦条件磨练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学生在就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追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收入等眼前现实利益,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一线环境中工作,因而会失去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似乎有点手足无措。
“工作不好找,回家找父母”的“啃老族”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急嫁族”,成为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
2.4 负面情绪增加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挤进大学校门,找工作时又面临就业人数增加、就业难度的加大,不少大学生发出“不知道路在何方”的感慨。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有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但也有一部分连意向单位也没有;有的找到了不错的单位,有的找到的单位却不能令人满意。
比较之后,许多学生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容易产生心理误区,他们或相互攀比、缺乏主见,或脱离实际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因而就会产生焦虑、失落、恐惧等情绪。
李明是一名高校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从去年11月起参加的招聘会已经不计其数,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有时候听到同学们谈起招聘会,心情就很烦躁,情绪也很低落。
最近他在校园论坛的job版上,看见有人发了一个“周末结伴去卧佛寺烧香拜佛,祈求找到满意的工作”的帖子,由于卧佛与英文的offer(录用通知)谐音,他觉得“没准很灵,可以去试一试”。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快会面对发展方向的问题,面对是考研还是就业,在矛盾中体验到双趋冲突。
目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身体会到复杂的情绪,想考研,又担心考研耽误找工作,在压力面前,没有人引导,缺少合适的疏泄渠道,容易使学生体会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是习得性无助感,并因此表现出被动、消极、逃避的就业迷茫心理。
3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高校心理辅导有待加强,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对学生本人不利,对其家庭,对社会,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
因此,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面对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一些工作无着落的大学生出现焦虑、迷茫、失落等症状,觉得前途灰暗,心理压力较大。
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凸显出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不足。
“今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总数在2400万人左右,而新增的就业岗位预计仅有1200万,城镇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因此,会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不如意。
对于高校毕业生这一掌握知识但被现实生活所压抑的群体,他们应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怀。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认为,“高校可开设就业心理指导方面的课程或培训,指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对待就业。
”[3]3.1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首先,就业心理指导应从大一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各阶段相互关联,各有侧重。
一年级新生处在适应期,他们虽然明白就业形势严峻,但是专业学习、自我认识、职业认知和职业目标存在盲目性。
一年级的就业心理指导重点是职业意识的培养和确立,帮助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
通过专业介绍和分析、自我认知和评估,以及自我职业认知测评、职业匹配测评、职业心理测评等专业工具,帮助学生对自我和职业有基本了解,形成个人初步的职业目标设计,将专业学习和就业目标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快进入状态,尽早为就业作准备。
大二就业心理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制定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方面做好准备,逐步具备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素质,向职业目标靠近。
在毕业学年阶段,重点是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择业方法和渠道,学习和掌握择业技巧和策略,掌握就业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其次,应重视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和就业竞争意识,训练就业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高职生普遍感到就业压力大,备受就业问题的困扰,产生焦虑、退缩、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反映出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欠佳。
积极的就业心理素质应该是自信乐观、敢于竞争,并且会适时调节。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择业机制,决定了要通过竞争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通过竞争追求成功和理想。
[4]同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职业认知以及对环境、社会、就业形势的理性分析,这也是积极的就业心理的建立基础。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明确目标、受挫心理准备、积极暗示法、转移法、合理宣泄、变换角度、寻求社会支持、转移注意力等。
最后,应丰富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就业心理辅导参与人员的范围,加强就业心理的个别指导。
每个学生的个人条件、家庭背景、心理素质、价值观、职业理想等各不相同,他们的就业行为必然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就业心理问题各不相同。
因此,在实施统一的就业心理指导之外,还应以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作为必要补充。
通过心理调查、访谈以及设立心理咨询室、就业咨询热线、信箱、论坛等多种方式,及时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收集各种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报告、座谈或者选择性地开展个别就业心理辅导,使就业辅导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也更具实效。
[5]3.2 心理学与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法、合理情绪疗法等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疏导就业的焦虑情绪。
首先,就业焦虑并非一种非常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遇到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人们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心理学认为,适当的焦虑有利于唤起人的紧迫感,提高人的办事效率。
[6]当然,长时间的焦虑就属于不正常现象,应该学会适当放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爱好制定计划,在不断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如搞一次郊游,听一场自己喜欢的音乐会或看一场激动人心的电影,或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放松紧张心情的目的,转移心理上的就业焦虑症。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运用心理暗示,人的生活中无时不在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心理学专家认为,要学会利用好的心理暗示,排除不好的心理暗示。
在产生心理焦虑时,可以暗暗地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别人与我一样面对就业压力,他们没有那么着急,我为什么着急”等等,用此种心理暗示安慰自己,或是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运动场运动,让体力上的疲劳驱散心理上的焦虑。
[7]再次,要引导学生积极与人交往,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取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交往支持。
其实,毕业生平日里唉声叹气、表达郁闷,在某种程度上未必不是件好事,将郁闷说出来就不再郁闷了,压抑才是更可怕的事情。
面试受挫,感觉沮丧,但是如果能跟你的好朋友说说,把这种情绪宣泄掉,就会舒服得多。
所以在求职期间,同学或朋友间多沟通交流是一件好事,既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又是一个排解压力的渠道,从而可以生活得更健康,更积极。
3.3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具体做法3.3.1 强化择业自主,坦然接受毕业的洗礼大学毕业生从国家“统包分配”制向“双向选择”制的转变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积极地转变并适应和接受。
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
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
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锤定终生”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3.3.2 树立长远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与其具体的择业行为之间,总的来说虽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
其根源就在于毕业生的各种具体的择业行为很容易受眼前利益所驱动,而掩盖了职业的深层价值。
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方面最看重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等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又似乎主要为经济利益所驱使,它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表现。
不少毕业生一味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却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功利,却忽略了情感和理想。
因此,毕业生完全不必拥在所谓的“热门”小径上,而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和抱负:世上原本就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3.3.3 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有多种渠道:(1)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主要是指导教师、家长、同伴等。
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由于机会多、情感因素影响较小,评价的参照较宽,因而比较准确、可信;(2)从活动成绩的优劣来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成败而改变自己的志向;(3)从教师、专家对自己的专门的评定中来认识自己。
[8]3.3.4 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指导价值观是主导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倾向,决定了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人们的抉择取向,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最高尚的职业价值观是将个人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利益结合在一起。
3.4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3.4.1 开设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开设就业心理学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无疑是必要的。
开展心理辅导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大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改善大学生情绪状态、思想状态、学会必要的社会技能等。
在求职或创业前帮助我们树立求职或创业的自信心,是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
辅导者通过心理暗示等技巧,帮助我们消除求职或创业前的期望过高、幻想、畏惧、逃避甚至过分自负等不良心态,以平常心对待求职或创业一事;鼓励我们在利于发挥个人优势的领域内求职或创业,相信自己一定能在社会需要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成就一番事业。
因为求职或创业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如专业就业不景气、性别歧视、面试表现不佳和遭遇不公平竞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