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自学指导书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辅材料参考讲义

2C0 2 100 0.0234(年)=8.54天=9天 DH 100 365 10
(2)安全库存为
SS z d t L
118
因为公司要求用户满足率为95%,即服务水平达到95%,查表7-3得,z=1.64
SS 1.6415 9 14
5
(二)库存成本
(1)存储成本 (2)订货(准备)成本 (3)缺货成本 (4)货物成本
0109
201308130011
6
(三)库存控制系统
(1)连续检查库存补给系统 (2)周期检查库存补给系统 (3)不同的补给系统的应用选择
0109
201308130011
7
(1)连续检查库存补给系统
连续检查库存补给系统,也叫永续盘存系统、 (再)订货点系统或者固定量订货系统等。
(3)最高库存水平 S d (t L) SS 100 (9 14) 118 2418 (4)年库存成本
TC CD C0 / T * DT * H / 2 100100 365 100/ 0.0234 100 365 0.023410 / 2
T
*
2Co DH
0109
201308130011
25
2. 订货量确定
Qi d (t L) SS I i
式中: I i 为现有库存。 其中安全库存根据随机模型的特点而定。如果是需求正 态分布,而提前期固定的情形,则有:
(7-10)
Qi d (t L) z d t L I i
2D [C0 Cs S ( R)] Q H
*
因为这个公式计算复杂,为了简便,一般在随机情况下订 货量仍采用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辅材料讲义-2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二)生产系统要素调整战略
3. 生产能力战略 (1)能力构建 (2)能力调整 (3)能力柔性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三、 生产运作战略实施
1. 外部/内部因素分析 SWOT(威胁-机会-劣势-优势)的分析方法: (1)优势-机会战略模式(SO):发挥企业内部的 优势而利用企业外部的机会; (2)弱点-机会战略模式(WO):利用外部机会弥 补内部条件的不足; (3)优势-威胁战略模式(ST):利用本企业的优 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的影响; (4)弱点-威胁战略模式(WT):减少内部弱点同 时回避外部威胁的防御性战略。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中国的钢板、日本的压缩机、芬兰的铜管、美国的制冷剂……这 样的“高端装备”组成的恰恰是一台普通的中国家用空调。“整合全 球最优资源,用最好材料造空调”是海尔空调的一项承诺。据了解, 经过实地考察,层层考核,反复斟酌,海尔集团对全球超过100家顶 级供应商进行了精心挑选,包括日本三菱电机、中国宝钢、日本NEC、 芬兰诺而达、美国霍尼韦尔、日本信浓电机在内的50家全球顶级供应 商成为海尔的最终合作伙伴。空调质量联盟对外宣布,必须将目前的 空调可靠性及耐久性标准提高10%,这就要求空调出厂前的跌落高度、 频次的可靠性标准和空调零部件的耐久性标准都必须相应提高10%, 同时今后加入空调质量联盟的成员标准也要按照新的标准进行筛选和 考核。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三、 生产运作战略实施
3. 运作竞争重点/竞争战略 企业应能识别自己的特有能力,并保持竞争的优势。根据竞争 重点不同,可以采用基于时间的竞争战略,基于质量的竞争战略, 基于成本的竞争战略,柔性工厂战略等不同的运作战略。 4. 运作目标 运作目标应反映竞争重点,少而精。另外目标尽量可度量,避 免含糊不清,比如满意,好等. 5. 运作策略(战术) 为了实现运作的目标,就需要各种运作策略(战术)的支持。 运作策略由日常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手段组成。不同的运作竞争战略 需要不同的策略支持。 例如,基于质量的竞争战略,在战术上就可 以采用提高质量的策略,如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QC活动,六西格 玛质量改善等。而对于基于成本的竞争策略,则可采用减少成本的 措施,如开展减少浪费活动,现场目标管理等。 6. 绩效评价与动态运作战略 企业竞争环境不断改变,运作的战略与策略需要随着时间与 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制定新的运作战略。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

生产运作与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产运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运作概述1.1 生产运作的定义和目标1.2 生产运作的类型和特点1.3 生产运作的重要性2. 生产运作过程2.1 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2.2 生产运作流程的设计和优化2.3 生产运作过程中的协调与控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产运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运作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产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生产运作与管理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生产运作与管理的相关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生产运作方面的实际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生产运作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产运作案例,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产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提出解决方案的创造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地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实际应用。
2. 专题讨论: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生产运作管理经验和趋势。
3.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生产运作管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创业竞赛、项目管理等。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产与运作管理教材《⽣产与运作管理》《⽣产与运作管理》⽬录第⼀章导论第⼀节⽣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节⽣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第三节⽣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章⽣产运作战略第⼀节⽣产运作战略概述第⼆节⽣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艺选择第⼀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节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节设施选址第⼆节设施布置第三节⾮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产过程组织第⼀节⽣产过程及其组成第⼆节⽣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线⽣产与⾃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产技术准备第⼀节⽣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节⼯艺准备第三节⽣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节劳动组织第⼆节⼯作研究第三节⼯作设计第四节⼯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章⽣产计划第⼀节计划管理第⼆节备货型企业年度⽣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产作业计划第⼀节⽣产作业计划概述第⼆节期量标准第三节⽣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产作业排序第五节⽣产作业控制第⼗章独⽴需求库存控制第⼀节库存概述第⼆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节MRP概述第⼆节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MRPⅡ在我国应⽤第⼗⼆章企业⽣产物流管理第⼀节企业⽣产物流概述第⼆节不同⽣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产物流管理所⾯临的挑战第⼗三章项⽬计划管理第⼀节项⽬管理第⼆节⽹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络计划的优化第⼗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五章⽣产现场管理第⼀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产现场诊断第⼗六章现代⽣产系统与先进⽣产⽅式第⼀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节准时化⽣产第三节精益⽣产第四节并⾏⼯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规模定制第⼀章导论“⼀个国家的⼈民要⽣活得好,就必须⽣产得好”,⽣产活动是⼈类最基本的活动,有⽣产活动就有⽣产管理。
-Unlicensed-《生产与运作管理》自学指导书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1.3.827.1514, please register!
B. 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评价 C. 从节省人力的角度进行评价 D. 从节省设备、工具以及材料的角度进行评价 3、工作设计,它是根据组织需要并兼顾个人需要,规定某个工作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利 以及在组织中与其他工作岗位关系的过程。 工作设计的结果通常也体现在工作说明书上。 从 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来看,工作设计应当满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企业不断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劳动者在健康、安全、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过程中生理 心理的需要。 工作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⑴ 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⑵ 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 ⑶ 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⑷ 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
D 、宽裕时间最多的路线
)
B. 单一时间估计法 D. 平均估计法
A、活动数量最多的路线
C、时间最长的路线
3、以下哪一条是项目的特点?( A A、一次性
) E、风险小
B、重复 C、产出是标准的 D、重复性工作多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TO PDF Converter 2011.3.827.1514, please register!
0 10 10 产品 X 的物料清单(BOM)如下:
B(2)
C
D(3)
E(2) F(3) G(2) E(2) H(4) E(2) ⑴ 如果组装 20 个 X,则还需要 E 多少个? ⑵ 根据进度安排,第 11 周开始时有一份发送 X 的订单。该订单最迟应该什么时候开 始才能按时发货?(无须做 MRP 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实训指导书.

生产运作管理实训指导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商贸系物流管理团队编写2013.02目录1、岗位目标..................................................... - 2 -2、能力目标..................................................... - 2 -3、课程团队..................................................... - 2 -4、实训......................................................... - 3 -4.1实训目的................................................. - 3 -4.2实训要求................................................. - 3 -4.3实训考评................................................. - 3 -4.4实训内容................................................. - 3 -4.4.1项目设计........................................... - 3 -4.4.2任务分解........................................... - 4 -4.4.3任务一:手机组装生产流水线的设计................... - 5 -4.4.4任务二:生产车间的平面布局设计..................... - 5 -4.4.5任务三: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编制................... - 6 -4.4.6任务四:车间的5S管理.............................. - 7 -4.4.7任务五:项目进度控制............................... - 7 -1、岗位目标♦岗位目标一:生产车间主管♦岗位目标二: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员♦岗位目标三:生产工艺工程师2、能力目标3、课程团队4、实训4.1实训目的在专业教育中,实训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与运作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运作效率以及供应链的管理等诸多方面。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简介本章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1.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1.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2.1 传统生产与运作管理2.2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2.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章: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合理设计生产系统以及如何进行生产过程分析。
一、生产系统设计1.1 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1.2 生产系统设计的原则二、生产过程分析2.1 过程流程图2.2 时间-效能分析2.3 瓶颈理论第三章:生产计划与控制简介本章将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如何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及如何应对各种生产异常情况。
一、生产计划1.1 生产计划的概念与目标1.2 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二、生产控制2.1 生产控制的方法与工具2.2 生产控制的指标与评价三、应急管理与异常处理3.1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3.2 生产异常的识别与应对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简介本章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和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目标1.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1.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价值二、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2.1 供应链协调2.2 供应链信息管理2.3 供应链风险管理三、供应链管理的策略3.1 精益供应链管理3.2 敏捷供应链管理3.3 柔性供应链管理结语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纲(Production and 0perations Management)总学时:54 学分:3⼀、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专业主修2、开课学期:53、适⽤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4、课程修读条件:管理学原理、运筹学5、课程教学⽬的:本课程的教学⽬的在于使学⽣掌握⽣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
要求学⽣牢固掌握⽣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法,了解⽣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理论和⽅法。
基本具备灵活利⽤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基本要求或建议:本课程要求采⽤多媒体课室进⾏教学,每章内容配置⼀定量的作业题和案例。
授课过程要求穿插1-2次的⽣产运作现场参观。
课程结束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也可结合专业实习进⾏。
通过实践环节锻炼,加深学⽣对本课程理论的掌握程度,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三、内容纲⽬及标准:(⼀) 理论部分学时数(100%)第⼀章基本概念[教学⽬的] 掌握⽣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原理、分类及其特点,⽣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运⾏环境,了解现代⽣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运营系统概念、类型的认识,运营组织的要求,⽣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和内容体系.第⼀节运营系统及其管理⼀、组织⼆、⽣产/运营系统三、⽣产与运作管理四、⽣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体系(⼀) 运营系统的总体战略(⼆) 运营系统的设计(三) 运营系统的运⾏(四) 运营系统的维护第⼆节运营系统分类⼀、制造性⽣产与服务性运营(⼀) 制造性⽣产1. 连续型⽣产与离散性⽣产2. 备货性⽣产与订货性⽣产(⼆) 服务性⽣产1. 分类2. 特点第三节运营系统构成⼀、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制造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 服务型运营系统设施构成⼆、运营系统物流构成(⼀) 制造型企业物流系统(⼆) 服务型企业顾客流与物流系统三、运营系统信息流构成(⼀) 制造信息流构成(⼆) 服务信息流构成第四节运营过程的组织⼀、产品⽣产过程的概念⼆、组织⽣产过程的原则(⼀) ⼯艺专业化原则(⼆) 对象专业化原则三、组织⽣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四、零件在加⼯过程中的移动⽅式(⼀) 顺序移动(⼆) 平⾏移动(三) 平⾏顺序移动第五节⽣产与运作管理发展与趋势⼀、发展史;⼆、发展趋势;三、竞争因素的变化;四、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五、能⼒与需求的协调;六、理想的供需关系;七、集成的概念;⼋、集成的作⽤;第⼆章运营战略[教学⽬的] 了解现代企业的⽣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掌握⽣产运作战略的内容,⽣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法。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手册

生产与运作管理培训手册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中,生产与运作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安排,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交付。
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进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1.2 培训目标本培训手册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员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巧。
通过培训,员工将能够:•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学习如何有效地规划、组织和控制生产过程;•掌握一些常用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工具和技术,并学会如何应用它们。
第二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2.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组织、计划、控制和监督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的活动。
它涉及到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2.3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责包括:•生产计划和调度;•资源调配和调度;•建立和维护供应链;•管理库存和物料购买;•质量控制和改进;•效率和成本控制。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原理3.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则生产与运作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客户导向:满足客户需求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首要任务。
•连续改进: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
•积极参与: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
•系统思维:生产与运作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和关系。
3.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技术和工具生产与运作管理借助各种技术和工具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规划、组织和控制。
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线性规划和优化技术;•供应链管理;•进程管理和控制;•质量管理和改进技术;•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教辅材料讲义-1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本章小结
• 本章介绍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对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的定义,包 括生产系统结构特征,服务生产运作的特 点等。第二节介绍了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 与决策,包括目标、内容与主要决策与决 策方法。第三节,论述生产管理的发展过 程,并阐述了生产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 面临的新挑战。
第1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生产系统的基本要素 2、熟悉生产管理的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 3、了解合作生产类型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4、了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 二、内容提要 1、生产系统的要素与特征 2、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3。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 4、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 •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
• (一)生产运作管理的决策问题 • 1。什么(what): 生产什么?,什么原料?用什么 工具生产? • 2。谁(who):谁是顾客?谁生产? • 3。何时(when):什么时候生产? • 4。哪里(where):在哪里生产? • 5。怎样(how):怎么样生产? • 1。战略决策:设施选址,设备更新等 • 2。战术决策:生产计划 • 3。操作决策:作业计划
讲义制作:李丽,陈志祥审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任务与目标
• (一)任务:
• 1.生产系统设计与组织活动 • 生产系统设计与组织活动包括对一次性生产基础设施 的投资与建设和生产过程组织活动,具体来讲包括这些活 动: • (1)选址与设施布置 • (2)产品开发、工艺与技术组织 • (3)劳动分工与组织机构的设置 • (4)设备与工具投资与规划管理 • (5)作业标准与规程设计 • (6)附属生产设施与后勤保障组织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教案标题: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案目标:1. 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3. 能够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2.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3.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际应用。
2. 如何运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教材中包含有关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概念和案例的多媒体资料。
3. 实例和案例:用于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际情境。
4. 活动和练习: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入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发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 解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如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 展示实际案例,说明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3. 讨论与分析(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产与运作管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个实际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5. 活动和练习(15分钟)- 设计相关活动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可以包括角色扮演、模拟生产线管理等活动。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和应用。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2. 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任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性质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与《生产与运作管理》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
在完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理论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际操作性锻炼。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任务及选题要求本课程设计选题围绕《生产与运营管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面向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特点,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设计任务分为以下几类:(详细设计内容附后)题目一、企业生产现场优化设计题目二、采用MRPⅡ/ERP软件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或不用软件,做理论计算)题目三、服务业设施规划设计选题要求:可在题目一、二、三中自行选取设计题目。
三、课程设计完成形式1、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字数不少于3千。
(必须);2、课程设计图表或图纸(可选);五、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1、每位学生应严格按任务书要求选题。
2、课程设计报告项目要齐全。
一般应包括:设计任务,目的、设计思想、基本原理、分析与设计过程、结果分析,有关说明等。
报告应说明设计思路、依据、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课程设计报告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设计方案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选用的资料、数据必须真实。
3、课程设计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按统一格式、统一顺序装订(教务处的统一格式)。
4、课程设计报告严禁出现雷同,凡有雷同者一经发现,相关学生课程设计成绩均按不及格处理。
附:课程设计任务题目一、企业生产现场优化设计目的:理解生产现场的空间组织方式,掌握生产现场的设施布置方式,包括:物料运量图和物料相关图的具体使用技巧,能对现有生产现场进行优化设计。
具体内容:1.通过对某一企业进行现场考察,熟悉企业的产品特点,车间布置,工艺流程,工作地人员配置以及劳动定额执行等情况;2.以企业的主导产品为依据,根据其工艺流程,绘制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设备之间的物料运量图或作业相关图;3.按照物料运量图或作业相关图确定车间之间或车间部分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生产现场的优化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标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4.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30分钟) -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60分钟)- 产出与产能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需求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影响- 资源优化的原则与方法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与工具(90分钟)- 运作策略的制定与选择- 生产计划与控制-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4.案例分析与讨论(60分钟)- 分析实际生产与运作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5.总结与课程回顾(20分钟)- 重点知识回顾- 学生问题解答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全面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互动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意识;4.课堂练习与小组活动: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加深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材:《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2.案例分析资料: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3.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2.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3.案例分析报告(30%):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堂表现与小组活动(10%):学生的讨论参与度和小组作业完成情况。
六、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作者:XXX)- 《生产与运作管理实务》(作者:XXX)- XXX学术期刊- XXX企业实际案例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编写,我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在学完《生产运作管理》专业课程后,进行生产运作管理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2、课程设计的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设计任务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并在两周内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
具体要求:⑴对各类原始资料进行分析;⑵掌握各有关主要期量标准的计算方法和步骤;⑶掌握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⑷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步骤;⑸掌握各有关生产计划表格的计算和填写;⑹进行生产进度表、工序进度表和机床负荷表的计算和绘制;⑺采用设备平面布置的从至表试验法对设备重新进行布置;⑻掌握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编制方法;⑼掌握网络图时间——资源的优化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报告。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南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度生产计划及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部份)。
(二) 原始资料1.该公司主要产品CWJ型机械的有关资料:⑴该产品2006年度各月出产计划(见表1);⑵该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各环节的生产周期(见图1);⑶该产品的投入批量为月批,投入间隔期为30天,每月按标准日历时间30天计算,暂不考虑保险期,上年度出产累计编号为2210号。
2.承担该产品生产任务的加工车间设备的有关资料:⑴该车间一工段原有设备的布置顺序(图2);⑵该工段生产该产品零件的工艺路线(图3)。
3.机加工车间主要产品甲、乙、丙三种零件的有关资料:⑴三种零件在主要工序上的加工时间(表2);⑵三种零件在各道工序的生产周期(表3);⑶三种零件的月产量分别为2000,3000和1000件,每月工作25天,两班制生产,每班8小时,设备损失系数为0.05。
4.CW6163型产品代表零件的有关资料:⑴CW6163型系列产品A、B结构层次图(图4);⑵A、B产品零部件其它有关资料(表4、表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运作管理》自学指导书汪政编写自学学时:80学时推荐教材:《生产与与运作管理》许兆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资料:1、《生产与运行管理》刘丽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生产与运行管理》(美)威廉J. 史蒂文森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3、《生产与运行管理》齐二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4、《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马士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5、《生产与运作管理》陈志祥李丽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6、《生产管理基础》(美)E. S 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笔试(闭卷)×70%第一章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企业生产的定义;生产运作分类。
2、理解现代生产运作战略。
3、掌握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的管理,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在于了解现代生产管理的特点,难点在于如何把握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以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为实质的战略是()。
A 基于成本的战略B 基于时间的战略C 基于质量的战略D 以上都不是2、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
A 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B 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C 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D 兴建新的设施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定义;企业生产过程是各种产品生产过程的总和,它一般包括四个子过程。
2、理解合理组织生产过程要符合五个基本要求,生产类型有各种分类方法3、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包含了工厂总平面布置和内部生产单位的三种专业化形式4、掌握生产过程时间组织包含生产周期概念和产品在工序间移动的三种方法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基本要求;内部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形式;产品在工序间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
难点:产品在工序间移动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
A 汽车B 饮料C 造纸D 烟草2、生产周期中的()属于基本时间。
A:准备终结时间; B:自然过程时间; C:运输时间 D:质量检验时间3、某零件加工批量为4件,顺序经过4道工序加工,单件工时定额分别为10分、5分、8分、6分,试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计算加工周期,并画出示意图。
第三章流水生产、成组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流水线生产、工序同期化和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2、掌握流水线生产过程中节拍的计算,进行装配线的平衡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流水线装配线的平衡难点:装配线应考虑的因素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节拍即是指流水线上前后两件产品之间间隔。
节拍是流水线生产的一个最重要的参数,是流水线生产企业的指挥棒,企业的一切的生产活动都围绕着节拍来组织。
应用范例4-6某厂一条电子生产线,每日工作两班,每班8小时,工人统一每班休息15分钟,计划出产800电子管,计划废品率是5%,计算节拍。
第四章研究、发展与生产技术准备管理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任务和内容2、理解生产技术准备的各阶段如:设计准备、工艺准备、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等的工作内容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难点在于如何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四、典型例题介绍:1、新产品开发决策应该由企业( A )A.最高领导层制定B.最低领导层制定C.中间管理层制定D.职工代表大会制定2、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1、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生存能力,2、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能不断满足社会需求,3、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提高竞争力,4、新产品开发可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5、新产品开发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章工作研究和工作设计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工作研究的基本概念2、时间研究3、理解劳动定额的基本概念、工时消耗分类4、掌握劳动定额组成及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工时消耗分类及劳动定额组成,难点在于工作设计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四、典型例题介绍:1、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 B )A.检验B.搬运C.操作D.储存2、工作研究中,对新的工作方法的评价主要应( C )A.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进行评价B.依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评价C.从节省人力的角度进行评价D.从节省设备、工具以及材料的角度进行评价3、工作设计,它是根据组织需要并兼顾个人需要,规定某个工作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利以及在组织中与其他工作岗位关系的过程。
工作设计的结果通常也体现在工作说明书上。
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来看,工作设计应当满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劳动者在健康、安全、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过程中生理心理的需要。
工作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⑴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⑵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⑶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⑷以组织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
第六章生产计划管理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生产计划的特点,企业生产计划的种类2、生产控制的功能3、掌握不同的生产类型决定其生产计划体系的显著区别4、了解大量生产类型、单件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的生产计划体系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生产类型和生产计划体系。
难点:生产计划的平衡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四、典型例题介绍:什么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如何核定企业生产能力?第七章从MRP到ERP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MRP定义;企业资源计划 ERP及其软件功能模块2、掌握MRP的内容及编制步骤。
3、理解MRP Ⅱ的基本模块结构和功能,及它如何统一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物料清单(BOM)及MRP编制步骤。
难点:MRP的编制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MRP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不属于MRP的关键信息要素是( A )。
A 工艺装备计划B 主生产计划C 库存记录D 物料清单XB(2) C D(3)E(2)F(3)G(2)E(2)H(4)E(2)⑴如果组装20个X,则还需要E多少个?⑵根据进度安排,第11周开始时有一份发送X的订单。
该订单最迟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才能按时发货?(无须做MRP计划)第八章项目管理和网络计划技术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项目管理的主要概念2、掌握网络时间计算,包括了作业时间的确定、结点时间计算、工序时间计算、时差和关键路线的确定等3、网络优化的方法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网络时间计算难点:网络图的优化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在计算网络计划的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的方法是(B )A.三种时间估计法B.单一时间估计法C.综合估计法D.平均估计法2、关键路径是:( C )A、活动数量最多的路线B、节点最多的路线C、时间最长的路线D、宽裕时间最多的路线3、以下哪一条是项目的特点?(A )A、一次性B、重复C、产出是标准的D、重复性工作多E、风险小第九章物流、库存和供应链管理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物流的概念2、典型企业的物流过程及主要物流工作3、掌握库存控制定量订货模型4、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采购过程。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二种订货模型下订货量和订货时间的计算。
难点:二种订货模型下订货量和订货时间的计算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采用经济批量法确定的批量,是指( C )。
A 最大批量B 最小批量C 总费用最低的批量D 上述说法都不准确2、在制定库存量的决策时,不需考虑下述哪项费用?(D )A、维持库存费B、缺货损失费C、订货费D、固定成本第十章设备综合管理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2、设备使用、维护和修理的内容及设备寿命、更新、改造等概念3、理解设备故障和磨损的规律。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设备综合管理的概念、设备故障和磨损的规律、设备寿命、更新、改造等概念。
难点:设备的经济寿命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设备点检按设备管理的层次,可分为“厂控”点检和一般点检,一般点检由( C )A.厂部负责组织B.生产科负责组织C.车间负责组织D.设备科负责组织2、设备的______,其故障主要是由于设计上的疏忽、制造质量欠佳或操作不习惯等引起,故障率开始较高,然后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 ) A.初期故障期 B.偶发故障期C.磨损故障期 D、频发故障期第十一章其它先进生产方式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及时生产系统(JIT)的定义2、理解JIT的基本思想为:损除一切浪费现象:使各种问题和矛盾表面化、公开化,以便能及时解决;努力改善环境,适应管理需要。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JIT的基本思想;CIMS的功能模块。
难点:JIT的实施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1、准时化生产系统(JIT)的基本思想第十二章生产现场管理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生产现场管理的概念和要求2、理解“5S”活动3、了解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的主要内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5S”活动的概念、定置管理的步骤。
难点:“5S”活动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内容四、典型例题介绍“5S”活动的含义“5S”是整理(SeirZ)、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
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
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