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指南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指南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指南---尊敬的救护车工作人员,疫情期间,您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注意安全。

为了保护您和乘客的健康,我们向您提供以下关于救护车消毒和隔离的指南。

1. 消毒物品准备在进行消毒之前,请先准备以下物品:- 消毒液(如酒精、含氯消毒液等)- 喷雾器或喷壶- 非接触式体温计- 一次性手套- 口罩和面罩- 透明塑料袋和垃圾袋2. 消毒车内空气在每次使用救护车之前,请进行以下步骤来消毒车内空气:- 打开车内通风系统,保持良好的通风。

- 使用喷雾器或喷壶,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车内各个角落和座椅上。

- 关闭车门和窗户,让消毒液在车内有效作用,持续约30分钟。

- 打开车门和窗户,让车内空气进一步循环和通风。

3. 消毒车内物品和表面在每次使用救护车之前和之后,请进行以下步骤来消毒车内物品和表面:- 使用消毒液擦拭所有可触及的表面,如方向盘、座椅、仪表板、门把手等。

特别注意消毒频率高的区域,如传染病区域。

- 使用消毒液擦拭所有医疗设备和器具,如医疗包、氧气瓶、心电图仪等。

- 清洁和消毒非接触式体温计,并放置在干净的透明塑料袋中。

- 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并将其放置在垃圾袋中。

4. 乘客隔离措施在接送乘客过程中,请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乘客和救护车人员的安全:- 救护车人员应佩戴口罩和面罩,与乘客保持足够的距离,并避免直接接触乘客。

- 预先询问乘客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 若乘客有疑似症状或确诊病例,应隔离乘客,并将其转移至专门的医疗机构。

- 在乘客离开后,对乘客所接触到的表面进行消毒,特别是座位和扶手等区域。

5. 个人防护措施为了保护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始终注意以下个人防护措施:- 每次工作前请正确佩戴口罩和面罩,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部位。

- 在工作过程中,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部,保持手部清洁。

- 使用一次性手套,并在需要更换时及时更换。

- 在救护车上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如咳嗽或打喷嚏时,请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救护车消毒制度

救护车消毒制度

救护车消毒制度救护车消毒制度篇一1.每次接送病人后,对车内用品进行终末消毒。

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救护车内物体表面及地面保留30分钟后用清水抹擦。

对经血液及致病性芽胞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者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有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每次接送病人后开窗、开门通风30min。

4.运送传染病人则根据病原体的特性进行处理。

5.如病人在接送途中需进行注射药物时,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完后分类装入污物袋和利器盒,回院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可途中乱扔。

篇二1、救护车每次出诊完毕应用清洁湿抹布、湿拖布擦洗担架、扶手、救护车地面等。

如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应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关闭门窗30min后再开窗通风。

2、救护车内的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必要时行空气消毒(无人状态下紫外线照射或0.5%-1%过氧乙酸溶液(1g/M3)熏蒸消毒)。

3、止血带、氧气湿化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可使用75%酒精棉球或2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被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药品急救箱等物体表面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表面应用75%酒精擦拭。

4、每周对救护车进行全面清洁消毒1次,并进行终末处理。

5、运送带有血迹、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患者时,医护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担架上铺一次性床单。

6、运送传染病患者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运送结束后应对救护车进行全面综合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应为1000mg/L。

7、救护车内需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在进行抢救治疗及其它侵袭性操作时,先进行手消毒,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8、救护车上产生的废物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分类处理。

篇三1.救护车厢内地面的清洁消毒: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

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120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确保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制定英山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一、120救护车司机负责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工作的实施,并做好记录。

120车队队长负责管理并监督促司机按照要求落实。

二、转运接送传染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转运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完成转运任务后必须立即对车内地板、推车及担架等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

必要时进行紫外线照射。

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垃圾处理,置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

三、病人血液体液呕吐物污染,小于10ml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然后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再用清水擦拭1遍;大于10ml时先用吸湿材料处理,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四、120救护车必须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要求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分钟─1小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救护车地板,救护车疮内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

五、长途转送病人返回途中(医疗疮中无人时)开取紫外线消毒。

六、救护车外观不整洁时要及时送定点清洗,保持车辆外观整洁,车容良好。

七、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后当班医护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八、不执行消毒措施,导致交叉感染或者传染病播撒,将按照医院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医院感控管理制度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控管理制度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120救护车的消毒隔离制度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实施标准预防,加强个人防护。

2. 接送病人时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新鲜。

3. 救护车上应配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等。

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

4. 每次接送病人后,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车内的物表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擦拭。

如车内被体液、血液污染,先用吸水纸清除,再用2000~5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作用30分钟,再清洗,保持车内清洁。

5. 做好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擦试备用。

6. 抢救箱内设备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可根据设备说明书进行。

7. 每季度根据120急救中心提供的管理质量考核细则要求进行救护车的医院卫生学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追踪,确保质量合格。

8. 救护车在出诊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参照《医疗废
物管理办法》执行。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

救护车消毒隔离制度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对救护车一般消毒及运载SARS、人禽流感、甲流病人后的消毒隔离进行管理。

二、救护车的一般消毒1、救护车每天使用紫外线灯对车厢进行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

2、每天用500mg/L消毒液对车内座椅、担架以及推车等进行擦拭消毒。

3、救护车所用床单、床罩、枕套等每天更换,平日若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4、接送隔离病人后,救护车需严格消毒。

5、病人离车后,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

6、紫外线消毒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进行喷雾消毒。

消毒时工作人员应处于上风位置,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进行消毒。

一般使用有效氯1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³,作用30分钟;消毒时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7、喷雾消毒完毕,再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车上担架、推车等物品,以及门把手,再开门窗通风3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或备用。

三、运载SARS、人禽流感、甲流病人的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1、救护车运载甲型H1N1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必须开窗通风,保持车内外空气的交换。

2、消毒人员进行救护车消毒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防护眼镜、穿工作服、隔离衣和胶鞋等,做好个人防护。

3、病人离车后,即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车厢及驾驶室,每次不少于1小时。

4、紫外线消毒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用2.0%过氧乙酸或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用量20~30ml/m³,作用30分钟;或3%过氧化氢喷雾,用量为20-40ml/m³,作用60分钟;消毒时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能开门窗通风。

5、喷雾消毒完毕,再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上担架、推车、车厢、地板以及门把手等物品,用75%的酒精擦拭精密设备仪器表面2次,再开门窗通风30分钟后方可再次使用,或备用。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
救护车消毒隔离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保团队安全: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团队成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和手套。

2. 清理物品和表面:先清理车内表面和设备,包括仪器、床铺和座椅,使用洗涤剂和
清洁布进行擦拭。

3. 次级清洁:使用酒精或消毒剂进行次级清洁,以确保彻底消灭病原体。

使用酒精喷
雾器对车内空气进行消毒。

4. 卫生间清洁:如果救护车配备了卫生间,需要对卫生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
厕所、水槽和地板等。

5. 医疗垃圾处理:垃圾应放置于封闭的垃圾袋中,并按照危险废物处理的标准进行处理。

6. 洗手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清洁:所有团队成员在操作结束后必须进行适当的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和热水彻底清洗双手。

个人防护装备应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7. 记录和汇报:所有操作步骤必须被记录下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上级报告。

这只是一般的操作规程,具体的消毒隔离操作规定可能因不同地区、机构和疫情而略
有差异。

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止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管理
(一)救护车专车专用,专人负责。

(二)配备必要的清洁消毒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等。

(三)配备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
(四)配置医疗废物容器和利器盒。

二、人员管理
(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院感知识培训,掌握必要的个人防护知识。

(二)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必要时加用防护服、手套等防护措施。

三、消毒隔离制度
(一)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制度,接触病人前后实施手消毒。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物时,必须戴手套。

(二)运送传染病人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如需开启空调,采用外循环。

(三)保持车内环境清洁,有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四)每次接送病人后,对车内用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开窗、开门通风30
min。

一般用500mg/L含氯消毒液,遇到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或标本溢洒时应按照
《血液体液污染处理流程》及时处理。

(五)接送途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装入医疗废物袋或利器盒,回院后送医疗废物暂存处,不可途中丢弃。

(六)随车抢救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规范的清洁消毒或灭菌,方可用于下一个病人。

救护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救护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救护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发生,规范救护车的消毒管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救护车》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制定。

一、定义:救护车是指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用于院前医疗急救的特种车辆。

二、救护车在接送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病种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工作结束之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小范围消毒(车内物表、台面)由急诊科工作人员执行,大范围消毒(全车)由后勤部工作人员执行。

三、注意分区:驾驶室为清洁区、车厢前半部为半污染区(放置急救箱、急救器材等)、车厢后半部为污染区(放置病人携带的物品、担架等);车厢内应设医务人员专座。

四、使用一次性担架布并及时更换,做到一人一单。

病人应指定专座,禁止挪动座位,到处触摸。

五、每日物体表面用清洁抹布湿擦;抹布、墩布应分区使用(清洁区、污物区),用后清洗消毒,保持干燥;传染病人用后或车内有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每日开窗通风二次,每次30分钟。

呼吸道传染病人用后紫外线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每次照射时间30分钟,并做好记录。

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120救护车的消毒管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确保院前急救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制定英山县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制度:
一、120救护车司机负责120救护车清洁消毒工作的实施,并做好记录。

120车队队长负责管理并监督促司机按照要求落实。

二、转运接送传染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转运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完成转运任务后必须立即对车内地板、推车及担架等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

必要时进行紫外线照射。

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垃圾处理,置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中。

三、病人血液体液呕吐物污染,小于10ml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然后用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再用清水擦拭1遍;大于10ml 时先用吸湿材料处理,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四、120救护车必须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要求每周最少进行一次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分钟─1小时),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救护车地板,救护车疮内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

五、长途转送病人返回途中(医疗疮中无人时)开取紫外线消毒。

六、救护车外观不整洁时要及时送定点清洗,保持车辆外观整洁,车容良好。

七、医疗设备仪器使用后当班医护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八、不执行消毒措施,导致交叉感染或者传染病播撒,将按照医院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

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在疫情期间,为了保障120救护车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但有效的实施方法,确保救护车的消毒和隔离工作做到位,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1. 消毒剂选择应使用经验证的消毒剂,如含酒精的消毒液,其浓度应在70%至75%之间。

消毒液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

2. 消毒流程2.1 救护车外部消毒每次运送患者后,应对救护车外部进行消毒。

主要消毒的区域包括车门把手、车载器械箱、车顶信号灯等。

使用消毒液浸湿擦拭这些区域,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并杀灭潜在病毒。

2.2 救护车内部消毒每次运送患者后,应对救护车内部进行细致的消毒工作。

- 首先,清除救护车内的垃圾和污物,保持车内整洁;- 接着,对各个区域表面进行消毒,包括床位、仪器设备、隔离区等。

注意密集触摸区域,如按钮、手柄、仪表等;- 最后,对车厢进行彻底通风,确保车内空气流通。

3. 隔离措施3.1 隔离器具在救护车内设置有效的隔离,并对隔离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隔离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可清洗性,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3.2 隔离物品处理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口罩、手套等,放入特殊的袋子中,并尽早进行焚烧或安全处理。

避免将潜在病毒带出救护车。

4. 人员防护救护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应加强自身的防护。

- 需全程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随时注意自身卫生,保持双手清洁;- 在与患者接触后,及时更换和清洁防护用具。

以上是疫情期间120救护车消毒隔离措施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通过加强消毒流程和隔离措施,我们可以帮助保护救护车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参考资料:。

负压救护车的消毒流程

负压救护车的消毒流程

负压救护车的消毒流程1、洗消人员首先对救护车表面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出诊人员打开用过的出诊箱、带离医疗垃圾,打开紫外线灯方可下车进入污染区,洗消人员对出诊人员经过区域进行喷雾消毒。

2、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后打开车门通风。

3、医疗舱空间、表面、地面消毒。

采用有效氯浓度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0ml-40ml/m3),用气溶胶喷雾方式对医疗舱空间、表面、地面联合气溶胶喷雾消毒。

4、消毒工具选用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时关闭车门窗,喷雾时按先表面后空间、从外向里循序而进,以喷湿不流水为度,喷雾完毕,密闭30分钟再打开车窗、车门通风。

5、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消毒。

负压救护车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应定期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检修、更换。

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直接喷洒至完全浸湿作用60min,再进行清洗;更换下来的废弃过滤器或滤材直接密封做焚烧处理。

6、车内物品表面消毒。

车内物品可选用2000mg/L~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浓度1000mg/L~2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75%酒精擦拭或浸泡消毒(不耐湿、不耐腐蚀物品不使用浸泡法),30min后再对易腐蚀的物品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负压担架消毒处理流程病人转运救护车消毒工作方案为指导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救护车消毒工作,根据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结合疫情特点,特制定本操作指南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疑似及确诊病人救护车消毒工作方案。

一、消毒原则1、消毒范围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疑似及确诊病人的救护车原则上应专车专用,做好预防性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转运过程中疑似或确诊病人的呕吐物、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当转运任务完成后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车内空间终末消毒和外部整车的清洗消毒。

救护车消毒指引

救护车消毒指引

5 清水擦拭:座椅、扶手
6 清水擦拭:担架车床
污染床单、被服 放入污物桶
污染床单、被服放入 医疗垃圾袋
污染床单、被服放 入医疗垃圾袋
用双链季铵盐消毒液擦拭 使用过的设备
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座椅、 扶手、担架床
打开门窗通风 30 分钟放 置“已消毒”
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 使用过的设备
用 2000mg/L 含氯消毒 液擦拭使用过的设备
常规消毒程序
消毒液浓 度 消毒频率
有效氯 500mg/L 健之素 1 粒/1L 清水 每日 1 次
操作人 工人
救护车/转运车消毒流程指引
非传染病人消毒程序
有效氯 500mg/L 健之素 1 粒/1L 清水 一用一消毒
普通传染病人消毒程序(手足口、 流感、感染性腹泻、多
重耐药菌感染) 有效氯 1000mg/L 健之素 2 粒/1L 清水 一用一消毒
特殊传染病人消毒程序(乙 肝、丙肝、HIV、梅毒、结核、 细菌芽孢感染) 有效氯 2000mg/L 健之素 4 粒/1L 清水 一用一消毒
护士
护士/工人
护士/工人
步骤 1 2
消毒液喷洒车箱内部,停留 30 分钟:桌面、座椅、担架床、
氧气开关、地板、车门把手
清水或清洁剂擦拭 驾驶室 3
4
清水擦拭:桌面、墙面
用有效氯 1000mg/L 消毒液喷 洒车箱内部,包括:桌面、座 椅、担架床、氧气开关、地板、 车门把手
打开紫外线灯关闭车门,消毒 30 分钟
用有效氯 1000mg/L 消毒 液喷洒车箱内部,包括: 桌面、座椅、担架床、氧 气开关、地板、车门把手
7 清水拖地板
8
打开门窗通风 30 分钟来自放置“已消毒”标识清水擦拭车箱桌面、墙面 清水擦拭座椅、扶手

救护车车辆消杀方案

救护车车辆消杀方案

救护车车辆消杀方案救护车作为医疗急救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

车辆的不规范使用和卫生清洁管理不到位,更容易诱发交叉感染,因此,为了保证救护车的使用水平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应对疫情等特定时期,有必要实施救护车车辆消杀措施。

一、救护车车辆消杀标准和对象为确保救护车消杀效果和效益,救护车车辆消杀前必须明确认识消杀的标准和对象,消杀标准一般为细菌培养总数、手卫生细菌培养总数、霉菌培养总数、酵母菌培养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为依据消杀的目的确定。

消杀对象包括救护车车厢、床铺、设备器械、手柄等。

二、救护车车辆消杀流程救护车车辆消杀流程应具体明确,包括消杀前准备、救护车车辆清洁、消杀和后续工作四个环节,具体流程如下:1. 消杀前准备:a.根据消杀标准和消杀对象编制消杀方案;b.准备好消杀液、清洁用毛巾、手套、口罩等工具;c.对消杀相关人员进行消杀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

2. 救护车车辆清洁:a.对车厢进行干净整洁处理,清理垃圾和废物;b.清洗和消毒床铺与垫子;c.清洗和消毒器械设备、手柄等。

3. 消杀工作:a.消毒用具、床铺、设备器械、手柄等;b.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喷洒救护车车厢内部表面;c.高效过氧化氢消毒或紫外线消毒技术进行消杀。

4. 后续工作:a.对已消杀好的救护车进行密封,现场通风至少1小时以上;b.记录每次的消杀记录和结果,并做好档案管理;c.消杀用具、废物和污染物必须规范处理,保证安全、卫生。

三、消杀液的配置和使用为了确保消杀效果,消杀液的配置和使用也必须规范,具体事项如下:a.根据不同的消杀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常见的消毒液有氯巴比妥、酒精、紫外线等;b.所配制的消杀液浓度必须准确,不可过浓或过稀;c.消杀液应制作於消杀前,在使用前应进行集中消毒,避免二次污染。

四、消杀人员的防护在实施消杀过程中,消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措施也必不可少,如穿戴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等,保护好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消除感染隐患,保证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救护车。

3.定义:无
4.内容:
4.1救护车应专车专用,不能与普通车混用;转运老年患者、烧伤、血液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
时,使用监护型救护车,一人一车。

4.2车内备有一次性防护用品、消毒用品以及医疗废物包装用物。

4.3根据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可能发生的感染风险,使用个人防护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
帽子、手套、护目镜、面罩、胶围裙、防护服(最好为防渗漏)、鞋套等,司机及患者、陪
护人员在医护人员指导做好相应隔离防护措施。

参见《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程》。

4.4转运传染性疾病患者时,使用指定急救车辆,出诊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急救过程中要严
格执行相应隔离要求,如转运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患者,如肺结核患者,应使用负压急救车。

转运任务完成后立即进行车厢内空气、设备、用品的消毒。

4.5发生职业暴露时,应立即现场处理,如被患者血液、体液溅入眼内,先清洁手,用手指撑
开上下眼睑,并用大量清水交替冲洗双眼5~15min;如溅到皮肤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污染衣服及时更换,详细参见《感染性职业暴露处置规程》。

4.6救护车出诊后,应根据车辆的污染情况,及时对救护车进行清洁消毒并保留记录。

接送普
通患者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救护车内壁、坐椅、扶手等物体表面,并开窗通
风30min以上。

4.7使用后的锐器、一次性器材、患者的排泄物等,应分别置于锐器盒和黄色医疗废物袋中,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禁止途中乱扔。

5.相关文件:
5.1WS/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6.使用表单及附件: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