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历史地理学考研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今天登陆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报考系统,看到自己已经被拟录取了,算是吃下了定心丸。虽然之前也打过电话确认过,但总感觉不踏实。如今大局已定,那就写写自己的经验,给后辈们一个参考吧。
先说说我自己,我于2011年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本科专业是行政管理。所以考复旦史地所,基本上是跨学校、跨专业、跨届别,算一种另类的三跨生。在决定考研以前,我在NGO 行业工作,算上全职实习的话,工作年限是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整整三年光阴。相信很多人都会奇怪,既然已经工作了,而且历史地理又不是本专业,那为什么会选择考这个,而且还是复旦的史地所。这个待我慢慢道来……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我本科学的不是史地专业,但是从小到大,地理和历史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两门学科。在感兴趣的同时,我这两门课的成绩也很好,尤其是地理这一门(高考选科选的就是它)。好到什么程度?只要是考试,第一名肯定是我,班级第一、全校第一、全区第一。而且并不自夸,高中地理我并没有刻苦学习,只是很平常的用功,更多的功夫放在了语数外三门主课上了。
至于说为什么不选历史,那纯粹是因为选历史拿不了高分。考地理一般我都可以在140分左右,历史要拿这个分数就会比较辛苦了。如此而已。
说这些陈年旧事,本意并不是想往自己的脸上贴金,而是想向大家说明在历史和地理学科上,我是有很浓厚的兴趣和底子在的。这一点对之后的考研复习意义重大。
二、奇烂无比的英语
为啥地理可以拿那么高的分,大学却只考了一个二本(而且还是二本二流)?大家一定有疑惑。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主课不大好,尤其是英语!英语啊!~~~~我高考英语不!及!格!只考了83分啊亲们。
英语不好是从初二开始的,然后延及整个高中,直到大学毕业都没有任何好转。大学四级我是425分压线过,而且考了三次,六级则只有300多分。所以其实英语是我最大的短板。大三的时候身边许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而我直接放弃,考研这个念头连动都没动过。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块短板。我心里清楚得很,有它在,考研是100%没门的。
三、为什么工作后再选择考研?
哪有为啥工作了以后选择考研呢?这个就和自己的经历有关了。
高考填志愿选专业,现在想想那时候挺幼稚的,想着考公务员,也为了以后找工作方便,就报了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大学后参加了很多实践(包括学生会这类),发现自己对公务员体制以及风格比较抵触,自己也并非混官场的人,所以便放弃了考公务员这条路。
所以到了大四毕业,就找了和公务员系统有那么些类似的NGO机构工作,既有利于社会公益,但又不属于体制,可以兼顾服务社会的理想和远离体制的决心。
这是好的,薪水其实也不错。只不过,工作了几年以后,我发现整个NGO行业从业人员水平相差比较大。而从自己所在单位而言,几年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进,同事一直在换(3年时间我的上司就换了4个,到最后一年,我是我们团队资历最老的一个,可我才24岁啊),团队目标一直在变,大BOSS对机构的规划也不甚清晰。以至于有时候我们都不清楚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说不准下一次战略会议又要改变目标了。
我工作还是很认真的,2011年7月转正,2012年7月就升职成为主管。薪水也还不错,至少在业内而言是高于平均水平很多的。而且因为工作的关系,处理事务,整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但是基于行业,机构的情况,再呆下去意义也不大了,而且该学的也学的差不多了。
所以,我便在2013年的11月做了一个了断。
四、回到原点
改变现状的方式有很多,并非考研一条路(因为代价太大)。这点我很清楚,所以在13年3月(辞职前半年),我参加了NGO行业的一家基金会(业内评价甚高,也是我看中的少数几家靠谱的NGO之一)的面试,冲了四关,到最后面试被刷(因为不太想加班,他们加班又很厉害),失败了。
这次失败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往后的路怎么办,纠结了大半年时间。曾经,我也幻想过辞职后出去旅行个一年,走遍中国……呵呵呵呵呵,幸亏最后没有这样,不然今天我就不是在这里写经验贴,而是控诉鸡汤害人了哈哈。
那段时间,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关于人生,关于未来。总觉得,生而为人,要有一个专精的学问/技能,要能够依靠它立足于这个世界。这正是我缺乏的。思来想去,能够作为我专精的学问,也就是历史和地理了。
就这样,我又回到了7年前的原点。
五、选择历史地理学
啊呜,既然喜欢历史和地理,哪有为啥不直接考地理或历史专业,而要去考历史地理学呢?其实从高中起,我就很喜欢上行政区划论坛,对政区,尤其是争取调整很感兴趣。我很早就知道了谭其骧的历史地图集,一上大学就买了全套。在大三大四逛上海书展的时候,很凑巧地在复旦出版社摊位上发现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这套书,其中总论一书翻阅了一下发现甚是喜欢。
综上所述,我很喜欢沿革地理,是的的确确感兴趣;同时,若要考地理或是历史的研究生,我没有经过正统的科班教育和学术训练,劣势明显,而历史地理学没有本科,自然大家差距会小很多。所以最后选择了历史地理学这个专业。
查询了史地专业的现状后,比较有优势的也就复旦、陕师大和北大。北大招的人少竞争尤其激烈,直接放弃。剩下的也就是业内第一第二把交椅之间的选择了。我始终中意复旦,但是有那么烂的英语在,所以直到正式报名,我才下定决心报考复旦大学。
六、备考
啊呜终于到备考了。我按照科目分开来讲吧。
先说专业课一:历史
历史的复习开始的很早,从13年7、8月间就逐渐开始了。不过因为那时候还在上班,所以主要是利用下班在地铁上的时间看书,那时候每天也就1个小时左右吧。当时还买了世界史的教材,到了9月份公布考纲,傻眼了!史地所开始自主命题了!!虽说之前世界史的复习白费了,但心里还是窃喜的……毕竟原来统考里一半的内容没有了,而且中国史也不考1912年以后的,也少了很多。总的来说复习的压力会小很多。
13年11月辞职以后,我首先看的是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边看边做笔记,不过这个笔记是比较粗糙的。看完《纲要》大概是在13年12月底,大概花了2个月的时间。
14年1月初,我参加了14年的研究生考试,算是摸底,也是想看看第一年自主命题的题目是怎样的。考下来,专业课我得了181分,平均下来历史大概也就是90分的及格分。算是意料之中吧。
休息了一个月,14年2月开始,看张岂之的《中国历史》五卷本,同时也看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通史教程》。方法是按照朝代顺序相互看,又以张岂之版本为底本,做详细的笔记,以求相互参校、补充,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历史脉络。
这么做的原因是我发现张岂之《中国历史》各卷质量层次不齐,尤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编纂的很渣,所以便动起了上面的念头。后来发现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同的教科书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一起看的话,有助于全面的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