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期末复习题(1)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一)(一)(12分)河之鱼①[宋]苏轼②,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③而食之。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选自《苏东坡寓言选译》,张忠全编译,四川大学出版社) 【注释】①《河之鱼》为苏轼《二鱼说》中的一篇。

②鬣(liè):鱼类颌边的髫。

③磔(zhé):撕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飞鸢过而攫.之( ) (2)磔其腹而食.之( ) (3)好.游而不知止(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

3.下面这句话连用两个“怒”字。

请细细品味,说说“怒”字的表达效果。

(3分)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4.苏轼写这个小故事,既“悼世之人”又“以自警”,你从文中获得了什么警示?(4分)(二)(12分)怒蛙说(节远)[南宋]陈傅良日有乌①,月有蛙②。

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③肉耳。

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蛙曰:“吾已矣,若无靳④我!”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吾腹,翳⑤太阴之光;呀⑥吾颐,啖其壤;瞠吾目,列星不能辉,奚不能怒!若不吾信,月于望⑦,吾怒以示若。

”其望,月果无光。

他日,蛙遇乌曰:“曩吾怒,得毋惕乎?”乌曰:“若焉能惕我哉!吾振吾羽,翳太阳之光;肆吾咮⑧,啄其壤,徐以三足蹴之,天下不敢宁而居。

吾视若之怒,渺矣,奚以若惕为!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

”其朔,日果无光。

啬人⑨伐鼓,驰且走焉。

(《立斋先兰文集》) 【注释】①乌:古代神话传说,大阳中有三只脚的乌鸦。

②蛙:蟾蜍,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上有蟾蜍。

③脔(lu án):切成块的肉。

④靳(jìn):嘲笑,侮辱。

⑤翳(yì):遮蔽。

⑥呀:张开。

⑦月于望:农历的每月十五那天,下文的“月于朔”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

中考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

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

②秧:袖子。

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②从而谢焉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专项复习测试卷(一)含答案古诗文专项复测评卷(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到得喜雀鸣二、查字典。

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Á;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山部,再查崖画。

可以组成词语:悬崖、峭壁。

三、想一想,写出相关诗句。

1.读一读《宿建德江》,写出两句你知道的描写秋天愁思的其他诗句:秋思悠悠雨濛濛,XXX归来兮秋未穷。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是描写XXX的。

请你回忆平时读过的关于春雨、夏雨、秋雨的诗句,各写出两句:春雨斜风破晚霞,乱点梨花满地花。

夏日炎炎烈日高,暑气蒸腾天地烤。

秋雨绵绵湿衣裳,枯叶落时秋意长。

3.观察词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特点,写出你联想到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词句。

翠峰如簇,玉洞琼池。

飞泉瀑布,激流奔注。

”四、选择题。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浪淘风簸自天涯。

(颠簸)2.水村山郭酒旗风。

(依山而建的城)3.书湖阴先生壁。

(一本书)4.两山排闼送青来。

(门)5.下列各句与“XXX,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莲,花之君子者也)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于句中的一“暖”一“寒”,下面理解正确的有(A、B、C)。

A.一“暖”一“寒”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还写出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B.从“暖”和“寒”可以看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是在不同季节发生的,从侧面反映出红军长征历时之长。

C.“暖”字形象地概括出巧渡金沙江后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喜悦的心情;“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

D.作者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7.下面是对朗读这首诗歌的理解,其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没有明显的错误)。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到得喜雀鸣二、使用字典查找字词。

崖”字使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Á;使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山部,再查崖画。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1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1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

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⑥首也哉!”孟尝君曰:“ 善。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题 (1)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题 (1)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题一、根据上下句默写1、,铁马冰河入梦来。

2、造化钟神秀,。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一览众山小。

5、,我言秋日胜春朝。

6、,恨别鸟惊心。

7、松问沙路净无泥,。

8、,徙倚湖山欲暮时。

9、谁道人生无再少?。

10、,山山唯落辉。

11、日暮乡关何处是?。

12、迷津欲有问,。

13、,尚思为国戍轮台。

14、气蒸云梦泽,。

15、,带月荷锄归。

16、,烟波江上使人愁。

17、,夕露沾我衣。

18、,我言秋日胜春朝。

19、从今若许闲乘月。

20、僵卧孤村不自哀,。

21、春冬之时,,,,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22、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24、复行数十步,。

土地平旷,,。

二、理解性默写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4、《爱莲说》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5、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6、《春望》中着力写诗人忧时伤别的心里感受的句子是,。

7、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8、《游山西村》中“,”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9、《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写景物变化的诗句是10、《归园田居》中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11、《答谢中书书》一文中,写“朝夕”之景的句子是,,,。

12、《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的豪气和雄心的诗句是“”,《春望》中借写花鸟传递愁情的诗句是“”,《石壕吏》中,能够印证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诗句是“”。

1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十恶不赦B.乞人不屑不屑置辩C.所识穷乏者穷冬大风D.乡为身死而不受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理解:文章开头,孟子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鱼与熊掌在当时都是难得的食物,在鱼和熊掌不能同时获得的时候,一般人都会因为熊掌更为美味而选择熊掌。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理解: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

“贤者”能够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他们能够一直保有善良的品行。

然而,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3)“舍生取义”思想是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所崇尚的献身精神,它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为国捐躯的慷慨壮歌。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担当精神是如何在邓世昌身上体现的。

在当今社会,你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精神的。

(链接材料)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

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

语文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干②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干:求见。

③沟恤:沟渠。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 ②自谓可将十万________③竟不可得________ ④恒独步庭阶________(2)下列加下划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惟此六字惟手熟尔B.一老河兵闻之何陋之有C.几为所擒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古人岂欺我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3)翻译下列句子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②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4)(乙)文中刘羽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讲学家和刘羽冲失败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1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1

语文初三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卷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伛偻提携________ ③名之者谁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新古代文学期末复习题(1)

新古代文学期末复习题(1)

古代文学期末复习题1.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元杂剧和散曲。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元杂剧角色:旦、净、末、杂。

2.散曲又叫北曲,是元代兴盛起来的一种交新诗体,它有曲调,泛称曲子和剧曲不同散曲只供清唱。

3.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小令是独立的只曲。

套数是吸取诸宫调的联套方法,把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

可多可少,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用同一宫调连唱的两或三支曲子叫带过曲。

4.元代散曲四大家指马致远、关汉卿、白朴、王实甫。

5.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诞生于中国北方。

它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全各种表演讲唱艺术展而成。

6.元代可分为南北两大戏剧圈,前期北方的活动中心在大都,后期南方的活动中在杭州。

7.杂剧全剧一般由主角唱到底,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8.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9.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水浒戏”。

元杂剧中著名的复仇悲剧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0.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幽魂》。

11.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英雄历史剧。

《救风尘》的主角是赵盼儿。

它有浓厚的喜剧色彩。

12.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家,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

他的历史剧代表作是《单刀会》。

13.《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14.“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出自关汉卿的《窦娥冤》一剧中的曲子。

15.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莺莺传》_ 。

16.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_晓来谁染霜林醉_?总是离人泪。

17.“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出自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

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

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附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令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襄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事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同“途”,路上。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1)选文【乙】出自西汉________编订的史书《________》。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乐亦在其中乐善好施B.曲肱而枕之迂回曲直C.同舍生皆被绮绣舍生取义D.右备容臭乳臭未干(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主人日再食食:食物B.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D.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甲、乙两文段中,宋濂和孔子在物质生活享受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追求?2.古诗文阅读。

(一)黄州安国寺记(宋)苏轼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

其明年二月至黄。

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

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

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

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卒谢去。

余是以愧其人。

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

连曰:“寺未有记。

”具石请记之。

余不得辞。

【注释】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

②罪垢:指罪孽。

③染污:烦恼。

④翛(xiāo)然:超脱的样子。

17-期末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 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

17-期末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 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

期末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古诗文默写(一)默写(共5分)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2.,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3.今夜月明人尽望,?(《十五夜望月》)4.,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马诗》)【答案】1.皎皎河汉女2.春城无处不飞花3.不知秋思落谁家4.咬定青山不放松5.大漠沙如雪(二)默写(共5分)1.纤纤擢素手,。

(《迢迢牵牛星》)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日》)3.日暮汉宫传蜡烛,。

(《寒食》)4.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5.,快走踏清秋。

(《马诗》)【答案】1.札札弄机杼2.万紫千红总是春3.轻烟散入五侯家4.千磨万击还坚劲5.何当金络脑二(三)默写(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_____,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3.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

(《学弈》)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1.盈盈一水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惟弈秋之为听 4粉骨碎身浑不怕诗歌鉴赏(一)《古诗十九首》1.知识链接《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首句标题,。

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浙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东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2 P22—23)2、盛唐阶段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别同,大致能够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算是五言诗到成熟时期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讲。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进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算是五言诗差不多达到成熟时期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群,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举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XXX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阶段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讲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讲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妨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闻名的赠不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小学语文总复习_古诗文复习题答案 (1)

小学语文总复习_古诗文复习题答案 (1)

小学生古诗文复习题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春日》)、(《春晓》),诗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小池》)、(《所见》),诗句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山行》)、(《山居秋暝》)诗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江雪》)、(《咏梅》)诗句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6、赞美黄河雄伟气势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赞美庐山瀑布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赞美柳树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赞美小草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赞美春雨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借物以赞美人的一种精神的诗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具有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特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具有坚韧不拔的特点。

)借物喻人的诗还有:(《画菊》)诗句是:(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行有途径,知有依止,虽小无妨”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古代典籍?A. 《尚书》B. 《论语》C. 《大学》D. 《中庸》答案:C. 《大学》2. 古代汉语里的“夙兴夜寐”是形容什么样的生活状态?A. 早起晚睡B. 日理万机C. 黑白颠倒D. 心事重重答案:A. 早起晚睡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下一句是?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青春健康,人人向上答案: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崇尚国风。

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赋、词、曲为主要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诗歌。

古代文学注重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特别是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荣誉的崇尚,这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谁的诗句?请简要介绍该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擅长写现实主义诗歌。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秋夜将晓斜风起》等。

三、辨析题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简要阐述。

1. 不可思议A. 想象力差,无法理解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C. 不值得思考D. 智商不高答案: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解释:不可思议指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超出人们的理解和常理,难以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释。

2. 回首A. 翻过来看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C. 看到后方D. 看到前方答案: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解释:回首是指将视线投向身后,引申为审视过去的经历或回想过去的事情。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带解析1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带解析1

初一下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母三迁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①。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也。

”________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吾子矣。

”________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________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选自刘向《列女传》)【注】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②处子:安顿儿子。

③贾(gǔ)人:商贩。

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乃/遂/卒B.乃/卒/遂C.遂/乃/卒(2)选文讲述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多次搬家,努力为孟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后来孟子成为“大儒”的故事。

下面的语言材料,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古文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②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节选自《新百喻经》)(注)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欲凿池欲:②或曰或:(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3)请结合鲁公治园的行为表现,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初三语文古文复习(1)

初三语文古文复习(1)

初三语文复习古文篇一、陈涉世家(9上)1.选择题考点文学常识: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传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评价: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填空题考点(1)实词少(shào)时:年轻的时候尝.与人佣耕:曾今辍.耕之垄上:停止怅恨久之:失望苟.富贵:如果若.为佣耕:你陈涉太息曰: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发吕左適戍渔阳:强迫去守边屯.大泽乡:停驻皆次.当行:编次;当在征发之列会.天大雨:适逢度.已失期:估计;误期乃.谋曰:于是、就亡.亦死.:逃走等.死:同样吾闻.二世少子也:听说数.谏故.:屡次;缘故上.使外将.兵:皇上;带领今或.闻无罪:有人楚人怜.之:爱戴今诚.以吾众:如果以为然.:对的乃行.卜:去、往卜者知其指意.:意图足下事皆成:指对方,敬称念.鬼:考虑威众:微服众人固以怪之矣:本来间令:暗使;间:自私,偷着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到旦日:第二天指目:指指点点,以目示意素.爱人: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屡次陈胜佐.之:帮助并.杀:一齐宁.有种乎:难道诈称:假装为.坛而盟:筑蕲(qí)下.:攻克徇.蕲以东:攻占比.至陈:等到会计:集会商议身.披坚执锐..:亲自;紧握着;铁甲、武器伐.无道:攻打诛.暴秦:消灭刑.其长吏:惩罚(2)古今异义往往古:处处(卒中往往语);今:常常等死古:同样是死;今:等着去死豪杰古: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才能出众的人会计古:集会商议;今:管理财务人员(3)通假字適:通“谪”强迫唱:通“倡”倡导(4)句子翻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扶苏已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此教我先威众耳。

古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古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古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句古文出自《论语》?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吾日三省吾身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部古文?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尚书》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是什么意思?A. 苗条B. 贤惠C. 聪明D. 善良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人之口?A. 王羲之B. 李白C. 杜甫D. 苏轼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聪明就没有朋友B.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挑剔就没有朋友C.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苛刻就没有朋友D.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谨慎就没有朋友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作者是谁?A. 王维B. 孟浩然C. 王安石D. 苏轼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哪部古文?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是什么意思?A. 越过B. 攀登C. 俯视D. 眺望答案:1-5 A B A D C 6-10 B A A D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答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2. “_________,_________”是《易经》中的名句,寓意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答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3. “_________,_________”是《左传》中的一句话,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

答案: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4. “_________,_________”出自《庄子·逍遥游》,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期末复习题(1)《桃花源记》节选(13分)甲)晋太元中,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2分)答: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译: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虽是虚构的,但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和平安宁、富足快乐,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

B、这种美好境界,是作者不满现实的流露,也是他政治理想的寄托。

C、这一理想境界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只是一种空想,但它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D、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意在激励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去为之努力奋斗。

(二)爱莲说(14分)1.我能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可爱者甚蕃. ( ) ⑵濯.清涟而不妖()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⑷陶后鲜.有闻 ( )2.我能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4分)(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我的译文:(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的译文: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3分)我的理解:4.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

(不要求回答理由)(2分)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我的理解:5.《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3分)答:陋室铭(25分)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人(2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词语。

(2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3)可以调素琴调:(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与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忘路之远近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水陆草木之花D、处处志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6、请用原句写出本文的主旨,并说明本文是如何通过设喻来突出主旨的?(4分)答:7、本文除比喻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答:8、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9、《爱莲说》和《陋室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分别说明两篇文章是托何物言何志的?(4分)答:《核舟记》节选(25分)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1、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

(2分)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高可.二黍许.()()多髯.者为东坡()如有所语.()神情与苏、黄不属.()诎.右臂()3、翻译句子。

(4分)(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第一段“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2分)答:5、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2分)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6、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4分)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第二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25分)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划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 ___ __,__________。

(2分)2.文章第一段中______字通______字。

(2分)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⑤乘奔御风:()⑥绝()⑦属引凄异()⑦或王命急宣()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林寒涧肃6.将下列写景的句子与相应的季节用线连接起来(2分)。

①沿溯阻绝春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③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秋④清荣峻茂冬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你最欣赏文章中的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4分)9.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0.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4分)记承天寺夜游(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分)2.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2分)3.解释加粗字。

(2分)①念无与为乐者:②遂至承天寺:③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⑤盖竹柏影也:⑥但少闲人:4.“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分)5.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

(2分)6.翻译下列句子。

(4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 潮(21分)一、解释画线的虚词(2分)①浙江之潮________ ②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③以此夸能________ ④舞刀于水面________二.解释下列词语(4分)①既望( ) ②际天( ) ③既而( ) ④沃日( ) 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2分)①略不相睹___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_____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____四、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2分)五.翻译句子(4分)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②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③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六.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2分): 七.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2分): 八.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1分): 九、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 湖心亭看雪(13分)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2分)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②上下一白:________。

③拥毳衣:________。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

⑤及下船:________。

⑥客此:________。

⑦是日更定.__ ______。

2.下列句子中“一”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上下一白 B .余拿一小舟 C .一童子烧酒 D .湖心亭一点 3.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3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分) 1234.仅如银线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也可远而不可亵玩焉.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未复有与其奇者仅仅观观势势能能⎧⎨⎩⎧⎨⎩⎧⎨⎩⎧⎨⎩译: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9.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10.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1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1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13.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14.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1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17. 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译:18.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19.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