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

合集下载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第一篇: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职业倦怠的概念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

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产生了[1]。

Freuden-berger的观点继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工作倦怠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产生了许多理论与模型。

在已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由Maslach、Pines以及Shirom提出[2]。

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其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核心、最典型的表现。

2、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主观性。

(2)整体性。

(3)相对稳定性[3]。

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2)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4]。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引言乡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乡村学生的重任,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乡村教师面临着各种挑战,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凸显。

过去十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现状以及应对之策,旨在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及特点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从事某一职业活动而产生的心理疲劳和不满足感,表现为对工作的消极态度和沮丧情绪。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乡村教师在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经济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使得乡村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二是缺乏认可和支持,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这也会导致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

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过去十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方面,研究指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认可度低等因素。

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方面,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普遍存在,许多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

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还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受到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三、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现状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和乡村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大部分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积极性。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乡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环境。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农村地区未来的希望、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研究方法丰富多样。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

学者们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第二,研究内容全面深入。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仅包括工作压力、职业满意度等方面,还涉及到个人背景、职业发展、教育政策等诸多因素。

学者们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视角,深入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政策研究逐渐普及。

随着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策研究逐渐成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

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根源。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教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状态,而忽视了乡村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多维度的角度,考察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深层原因。

需要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评估体系。

当前,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评估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等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建立系统的评估体系,准确把握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状态和水平。

需要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质量和农村社会稳定,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职业倦怠”,即当个体在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衰竭状况。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国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

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数量较少,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始于20XX年。

围绕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学者主要从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结果等不同方面开展实证研究。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关于影响因素,学者大致从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层面、工作层面和组织层面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

个体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个体本身的特点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工作层面上,学者主要关注教师工作本身的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组织层面上,我国学者也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在组织层面上探讨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行为以及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

纵观这类研究发现,在个体层面上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前因变量研究表现得特别活跃,而对后两类影响因素的探讨则较少。

1.人口学统计变量与倦怠。

教龄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主题。

如果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几个阶段的话,最开始的1~5年属于“关注生存阶段”。

此时的教师会把搞好师生关系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的适应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随着成就感的提升而逐渐增长。

6~10年的阶段被称为“关注情境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通常关注的焦点是提高学生成绩、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问题。

同时,很多教师也开始担当毕业班教学和管理的重任。

但这时他们的教学技能还远未成熟,随着对新工作热情的逐渐消失,以及来自教学、人际关系和学生的压力逐渐增加,教师的情感便会逐渐衰竭,产生“倦怠”情绪。

而进入10年之后的“成熟阶段”之后,随着工作经验和教学技能的增长,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轻车熟路,对工作中的压力应对方式也逐渐成熟,成就感又会逐步上升。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摘要: 本文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主,回顾职业倦怠定义、国内外研究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进行展望。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回顾; 展望;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加强对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的探索。

一、职业倦怠概念与现状1.职业倦怠概念马勒诗(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可理解为某领域内的职业以人为服务对象,所体现出的个体成就感低、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等症状,并编制了著名的“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研究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师指教师身心疲惫和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其成因主要是个人成就感低、情绪紧张和工作压力大等伴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2.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职业倦怠”由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1974)首次提出,最早用于描述耗竭和动机丧失等,其产生原因主要是长期滥用药物所导致的负面症状,因此被誉为“倦怠综合症发现之父”,由此打开了对职业倦怠深入研究的序幕。

对此进行的深入研究要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届时西方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布瑞恩(Byrne,1993:197)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次系统地提出“人格因素”会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并从心理学解释其原因。

文章指出教师强烈的自尊心与职业倦怠具有相关性,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有被社会认可的强烈需求,即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第四层尊重需要。

利思伍德(Leithwood,1994)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个人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和学校领导因素导致的。

教师的年龄、性别、教龄、婚姻、教龄等因素等人口统计学变量跟职业倦怠都相关。

玛诗勒(Maslach,2003)对职业倦怠的量表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编制了MBI量表。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摘要:以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为依据,从量表编制研究、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术语,用来描述“那些供职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此后,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了关注的热点。

教师职业倦怠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识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国外较早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我国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的文献见于1999年。

本文将对国内实证研究开展情况做些梳理并据此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1 量表编制研究。

国内的研究者大多以Maslach等人的倦怠问卷(MBI)为基础,编制了本土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

王芳、许燕则在借鉴MBI-ES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徐富明等人进行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

吴真等人例编制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等。

这些问卷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是依据MBI问卷制成的,也沿用了MBI问卷的三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只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

以上问卷的信、效度经检验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2 现状调查及相关研究。

2.1 现状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都展开过研究,但从数量上看,对中小学及高校教师展开的研究最多,约占现有研究的七成左右。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过去10年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第一部分:回顾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对职业倦怠的定义、特征、表现形式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

在调查研究方面,许多学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法,深入了解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因素和表现特点。

也有研究针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干预实验,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学校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在过去的10年里,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旨在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学校也通过调整教师的工作任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积极应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第二部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职业倦怠的深层机制研究。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上,对职业倦怠的深层机制进行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和社会机制,从根本上找到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途径。

2. 干预措施的优化和实证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深入探讨哪些干预措施对于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最佳效果;也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验证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 职业倦怠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未来的研究应该建立一套能够及时监测和预警职业倦怠的机制,帮助学校和政府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总结近10年来,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10年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在我们回顾了研究背景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在首先定义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及其特征,然后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以及倦怠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最后提出了缓解和预防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包括心理支持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学生的教育质量。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改善我国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因素、影响、后果、缓解、预防、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担着为乡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显,给教育事业和教师个人带来了严重影响。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个人心理健康问题,更是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随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政府和学术界也逐渐意识到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定义、特征、现状、影响因素、影响及后果,以及缓解与预防措施。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及其影响,分析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特征,寻找缓解和预防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为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系统总结和回顾过去十年内国内外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挖掘问题本质,拓展研究视角,为未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

乡村教师承担着培养农村青少年的重任,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乡村教师工作条件相对较差,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历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00年至2010年,是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初期阶段。

研究者主要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原因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高,且与工作条件、薪酬待遇、教育资源、学生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机制,为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0年至2020年,是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阶段。

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防范策略。

在理论层面上,研究者提出了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建立支持系统、改善教育环境等有效措施。

在实践层面上,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干预项目,如提供专业培训和心理支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未来,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向上进一步展开。

需要深入挖掘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轨迹。

乡村教师工作环境多样,个体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体差异和背后的原因。

需要加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

乡村教育质量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为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需要发展多元化的干预策略和评估指标体系。

不同乡村教师在职业倦怠方面存在不同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以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在过去的10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理论探讨摘要: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我国仅有10多年历史。

本文考察国内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职业倦怠的涵义、表现、测量方法、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干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提出展望。

关键词:职业倦怠;成因;干预策略一 、国外研究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外学者开始探索和研究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成因、测量方法、干预策略”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职业倦怠概念的研究。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有学者称“工作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 berger 在1974年提出的。

他认为,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的工作不被个人和组织所认同且不予回报,导致个体感到疲惫,情绪低落以及失败感。

”Cherniss(1980)把职业倦怠从动态和静态视角来定义。

动态定义将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过程,静态定义将职业倦怠看作一种状态。

从成因观的视角将职业倦怠界定为“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个体在态度和行为上对工作过程中的疲劳作出的反应。

”Maslach和Jackson (1981)则将职业倦怠看作是个体生理、情感、认知能量被耗尽所导致的一种状态或症状。

(二)关于职业倦怠特征表现的研究。

职业倦怠的定义虽然有许多说法,但在职业倦怠的表现上,学界广泛接受了Mas1ach 和Jackson提出的职业倦怠表现“三维度”的观点。

即当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症状。

“情绪衰竭”指个体身体、精神与情绪的耗竭;注意力、能量、兴趣、信任等都大大降低;“去人性化”(也有人称“玩世不恭”)指个体对外界反应消极;对服务对象或他人冷漠、麻木,对工作感到乏味,毫无激情,长期消沉;“低成就感”指个体对自我持消极评价,有自卑感、失败感。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作者:————————————————————————————————日期: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人力资源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李文静宋双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06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资源和培养环境。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存在,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教育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从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本文回顾了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开始于2000年代初,在这十年间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研究者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和度量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负担,表现为工作疲惫、情绪低落、缺乏工作投入等。

为了准确评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研究者开发了一些有效的测量工具。

研究者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们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因素(如年龄、职业满意度、工作动力等)、组织因素(如教育资源、工作支持、待遇等)以及社会因素(如乡村经济发展、家庭状况等)。

研究者还发现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质量的关联性,即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者还研究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

他们发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工作支持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即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一定的调节和干预来减轻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干预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专业培训、加强组织支持等,以提高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展望尽管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描述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其产生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在评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测量工具来评估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职业倦怠概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法•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论与展望•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起源与发展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与特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空间与不足010203研究目的和方法分析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差异与联系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建议02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状态下,对工作、自我和他人产生消极反应,并伴有一系列身心症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职业倦怠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等。

工作压力如与同事、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人际关系如对自我期望过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

自我认知如对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

社会期望离职倾向增加部分教师因倦怠而考虑离职或转行。

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职业发展受阻如工作动力下降、职业规划停滞等。

教育质量下降如教学热情减退、教育方法单一等。

03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研究起步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成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

010203研究起步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丰硕。

研究内容涉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因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

研究内容比较国内外研究都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但国外研究更深入探讨倦怠的影响因素,而国内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境的六个方面 ,发现当员工与工作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长期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倦怠,失配时 间越 长 ,失 配方 面越 多 ,产生 倦怠 的可 能性就 越大 。
( )资源保 存理论 ( o srai f eo re h oy 二 C n evt no suc e r1 o R T
资源保存 理论 是关 于倦怠 过程 的重要 理论 , 最初 由 H bol 出 , o fi提 从工 作要求 和 资源 的角度对 职 业倦 怠加 以解释 是该 理论 的突 出特征 。I bol 为 ,工作 要求 与工作 资 源作为 倦怠 的两个 潜在 心 5 fi认 J Ho 理 过程 ,分别 与倦 怠 的不 同维度存 在高 相关 ,工作 要 求过 高及 工作 资源 缺乏 容易导 致倦 怠 。工作 要
收 稿 日期 :2 0 — 2 1 090—0 基金项 目:广 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课题 ( 0 8 Y 1 2 0 C 0 7)及广 东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 7 J7 o 0 S0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赵 崇 莲 (16 ), 史 , 纳 西 族 , 云 南 丽 江 人 ,, 商 学 院 副 教 授 ,西 南大 学 理 学 院 博 士研 究 生 。 9 8一 东


职 业倦 怠 的概 念
职业倦怠(cu ao ab rot 也称 “ ocpt nlun u , i ) 工作倦怠 ” ,国内也有翻译 为 “ 工作衰竭” “ 、 职业枯竭” 、 “ 职业 过 劳 ” 。 早对 职 业倦 怠 的研 究始 于 2 世 纪 7 年代 。9 4 , 约临床心理学家 Fedn egr 等 最 O 0 17 年 纽 ru ebre
第 4期
赵 崇莲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 )MB 量表 一 I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推进,乡村教师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但与此同时,在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中,乡村教师也遭遇了许多困境和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一种个体和工作环境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导致的一种长期心理疲劳状态,这对乡村教师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和职业威胁。

近十年来,学者们着重研究了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成因职业倦怠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个人需求因素等因素都对职业倦怠的发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在乡村教师中,还有一些专属于其职业特点的因素,例如工作难度大、学生素质不高、薪资水平低、职称晋升缓慢等。

二、特征职业倦怠的特征表现为情感疲劳、工作疲劳和降低的工作投入度。

在乡村教师中,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乡村教师常常面临着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双重压力,像制度性的待遇不公、录用难度大、住房问题等问题,这些都会在心理上给乡村教师带来很大的困扰。

三、影响职业倦怠对乡村教师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投入度降低,教学质量下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现象接踵而至;同时,职业倦怠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例如情感疲劳、昏沉、失落等,可能进一步影响家庭和个人生活。

四、应对策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包括提高职业满意度、改善教育条件、加强专业培训和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等方面。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缓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可以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成果是显著的。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分析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具有深刻洞见和全面性的视角,为制定出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乡村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们承担着为农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责任。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自2009年以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状态。

研究发现,乡村教师面临着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高、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研究探讨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乡村教师的倦怠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成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关注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应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等。

现有研究在方法和角度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传统的问卷调查方法,缺乏对乡村教师真实状态的深入了解。

大部分研究侧重于描述和分析乡村教师的现状,而缺乏对职业倦怠的机制和过程的深入研究。

研究还较少关注其他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的因素,如乡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观察和实地调研等,以更好地理解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可以加强对职业倦怠机制和过程的研究,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还可以关注其他与职业倦怠相关的因素,如乡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乡镇干部对教师的支持程度等,以全面了解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职业倦怠的机制和过程,并关注其他与之相关的因素,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论,并为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改善提供科学参考。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

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0年: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教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为艰难的工作环境。

长期以来,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备受关注,相关研究也逐渐展开。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和解决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回顾我国乡村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回顾1. 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被提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被提出的。

当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

2. 理论研究陆续展开随着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相关的理论研究陆续展开。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试图揭示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这些理论研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实证研究逐渐增多近10年来,我国对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揭示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

4. 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相关期刊上陆续发表了许多关于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乡村教师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展望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影响因素。

除了工作条件、待遇等外部因素外,还可以关注乡村教师个人特征、职业认同、工作动机等内部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从而为相关干预和支持措施的制定提供更为精准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探索乡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干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
“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
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
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maslach 和jacson(198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职业倦怠描述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等综合症状。

pine(1988)以maslach的“情绪衰竭”维度为核心,扩展了职业倦怠产生的领域,认为职业倦怠可能发生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婚姻、学习、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产生倦怠。

因此,他将倦怠定义为:由于个体长期处于资源过度需求的情境中,致使资源慢慢枯竭,从而产生一种疲惫或者衰竭的状态,具体包括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和精神衰竭三个方面。

个体生存于组织和社会之中,因此无法脱离社会背景和情景的影响。

,cherniss(1980)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组织学视角提出,倦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工作应激所引起的,当应激状态一直持续,即个体陷入应激状态无法脱身又缺乏有力的支持系统时,就会表现出倦怠的症状。

2.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对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界定和描述的完善,学者们开始基于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期基础对职业倦怠展开实证研究。

在此阶段,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渐形成,倦怠的概念得到丰富,开发了大量对倦怠进行测度的工具。

在研究方法上,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个案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而是运用定量方法,通过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

(1)职业倦怠量表
职业倦怠的研究最初就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因此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开发出不同的测量工具。

maslach和jackson(1982)在大量临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以及马氏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马氏量表-教育行业版(mbi-educators survey,mbi-es)、马氏量表-通用版(mbi-general survey,mbi-gs)三个子量表。

同样基于临床个案,pines和aronson (1981)开发了倦怠量表(burnout measure,bm)。

随着职业倦怠理论研究的发展和成熟,
除了最初基于大量临床个案开发的量表之外,有学者基于对工作与倦怠关系的研究开发量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demerouti(2003)的oldenburg枯竭问卷(oldenburg burnout inventory,olbi)和shriom与melamed(2003)的shirom-melamed 枯竭量表( shirom-melamed burnout measure ,smbm)。

(2)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随着职业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倦怠的原因也渐渐清晰,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倦怠的原因,将倦怠的产生归结于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国外学者关注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组织因素。

maslach和leiter(1997)的研究指出,如果个体在组织中没有公平感,就很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gabris和ihrke(2001)在研究政府工作人员对绩效评价的看法以及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对于专业人士,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职业倦怠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作用。

(3)职业倦怠的后果
4.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3]shirom a, ezrachi y. on the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burnou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re-examination of the burnout measure[j].anxiety, stress & coping,2003,16(1):83-97
[4]刘凤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7):15-20
[5]李莹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李文静,1976―,女,云南昆明,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与流通经济理论。

宋双斌,1987―,男,辽宁海城,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