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单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报告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科发生在输血时、输血后24小时内甚至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
二、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护士应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尤其在输血开始的5-15分钟,护士应注意严格观察患者情况,是否有体温升高、过敏反应、荨麻疹。
输血后紫癜、休克、全身出血、血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
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向医师报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②记录反应情况,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抽取患者5ml血样(1ml用EDTA抗凝,4ml不抗凝)连同血袋一起送回输血科检测分析;③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
三、疑为输血反应(特别是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反应),在积极治疗抢救同时,输血科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 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同时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连同受血者的血样(无菌采集)做细菌学检验,如检出同一病原菌即可确诊为细菌污染。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四、输血科接到临床科室不良反应回报后,及时报告医务科,迅速组织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及有关专家进行会诊,必要时与市中心血站联系或请求技术支持,共同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治疗方案,使受血者的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5篇)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1、输液反应的处理的处理报告制度当病人可以发生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值班医生,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以下检查工作:(1)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工作操作规程,并药物配伍禁忌。
(2)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通知值班医生。
(3)配合值班医生,对症治疗、抢救。
(4)根据医嘱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5)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注射器的名称、计量、厂家、批号,用消毒毛巾把输液瓶、输液器包好,送检验科做相关检查。
(6)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药剂科,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7)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输血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书写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立即停止输血,用新的注射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将血袋连输血器用消毒毛巾包好送血库。
(4)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2)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输血相关感染等。
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具体措施如下:1. 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暂停输血。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停止输液,观察病情是否改善;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适当的急救措施。
2. 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抗过敏药物、退热药物、利尿剂等。
3. 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不良反应。
4.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回报制度是指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医院或血库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报告。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试行)一、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当时和输血___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般包括: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输血传播的疾病二、为了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过程记录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例。
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臵情况)。
2、对于患者的迟发性的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
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报至医务处。
4、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三、为了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将血袋刺针孔处折叠,并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臵于塑料袋中保存,及时送至输血科。
2、护士应及时、认真、完整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
3、输血科人员与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
4、输血科定期核查血袋发出和回收数目,二者数目必须一致。
5、血袋在输血科保留___小时后,输血科人员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交专职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第二篇:关于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通知(1)___做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__通知各临床用血科室: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___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有关条款的要求,现就我院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等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要求如下,请遵照执行。
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

XX医院
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
(2)成分血选择:口恰当~~囗不恰当;
(3)输血量:口适中囗偏少―口偏多。
口 2.安全性评价:(1)是否符合临床输血规范:口是口否
(2)临床输血过程有无差错:口无口有
(3)临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口无口有
(4)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处理:口是口否
(5)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出现严重后果或引起医疗纠纷:口否囗是。
口 3.有效性评价:(1)是否达到输血目的:口完全达到口部分达到口未达到
(2)输血后效果:口缓解症状;口纠正贫血;口纠正休克;口提升Hb;
口提升血清蛋白;口提升WBC 口提升BPC 口其他:
检验科签名: 年月日时分
备注:口为单选项,在所要选项的口中打",未选项的口中不做任何符号。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
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病历书写模板)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科别:病区:床号:
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
血型(ABO): Rh(D):临床诊断:
输血时间:从年月日时分至年月日时分(以血液输入至输完为准)输血不良反应:□无,□有。
其主要症状(如发冷发热、过敏、溶血、细菌、血红蛋白尿、其他等):
记录人签名:年月日时分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处理措施及结果:
执行人(签名):年月日时分
填单人(签名):收单人(签名):年月日时分
说明:
(1)临床医护人员务必认真填写本回报单,按每份申请输血(量/次)为一次,每次输血完毕时,无论是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均如实填写一份。
(2)本回报单连同输血完毕后的血袋及时送回检验科,由检验科按月统计上报院医务主管部门。
输血记录单[整理版]
![输血记录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be283476a20029bc642d20.png)
附件1:自体输血(或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XX:科室:住院号:附件2:临床输血1600ml以上审批表此表可单设,也可以同输血申请单合二为一。
附件3:贮存式自体输血申请表附件4: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填报人签名________ ___年___月__ 日附件5:输血不良反应记录附件6:产前免疫性抗体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测记录新生儿性别年龄丈夫孕/产妇年龄妊娠史第胎,,,流产史:有无,,,输血史:有无孕/产妇、配偶及新生儿血型鉴定产/孕妇及新生儿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鉴定结果孕/产妇IgG抗-A、抗-B及不规则抗体效价方法:凝集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新生儿游离抗体及抗体释放试验结论输血科操作者输血科复核者检测日期附件7: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查原始记录表患者XX性别科室病例号输血史:有/无既往不良反应:有/无妊娠史:孕产血液品种输入总量失效期献血码输血时患者是否处于全麻状态:是否输血前后用激素或抗组胺药情况临床症状复查患者、献血员血型患者输血后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血小版抗体筛选结果重复交叉配血试验血袋残余血细菌培养结果结论输血科操作者输血科复核者检测日期年月日附件8、血液标本接收记录附件9:血液出库登记表附件10:血液入库登记表附件11:医院内部差错记录本附件12:血液退回血站记录附件13:仪器设备维修登记表附件14: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登记表维护内容附件15: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科别XX性别:男/女病例号临床诊断ABO血型Rh(D)输血记录年月日输血开始时间时分输血结束时间时分输入血液成分:红细胞悬液U血浆ml血小板U冷沉淀U其它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病人状态良好□一般□差□输血反应无□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细菌感染□血红蛋白尿□其它□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是□否□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是□否□操作者附件16:血袋保存、销毁记录表附件17:冰箱水浴箱维护记录表注:每周对冰箱、离心机进行清洁处理;融浆机、水浴箱换水及清洁处理附件18:贮血冰箱温定记录表附件19:试剂出入库登记表附件20:临床输血申请单科别病例号预定输血日期年月日常规/急诊/术中受血者XX性别:男/女年龄____民族____血型_____输血史:有/无妊娠史:有/无;过敏史:有/无临床诊断一般状况:血红蛋白___________g/L HCT _____________ %血小板__________×109/L ALT_____________u/LHB S Ag:阴性/阳性/待检Anti—HCV:阴性/阳性/待检梅毒:阴性/阳性/待检Anti—HIV1/2:阴性/阳性/待检预定输血成分及输血量:(1)红细胞悬液_______________ u (2)血浆(普通/新鲜)____ ml (3)冷沉淀_________ml (4)洗涤红细胞________u(5)血小板(新鲜/冰冻)________u (6)全血____________u(7)其它血液成份申请医师主治医师申请时间月日时分采血人采血时间送标本时间注意事项:1、表格内各项必须填写清楚,不得空项。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范文(3篇)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范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病案号abo血型rh血型诊断:献血者条形码:abo血型rh血型输用何种血液:1.悬浮红细胞单位;2.单采血小板治疗量;3.冷沉淀u;4.全血;5.血浆ml;6.其他:输血史:无□;有□次数次;其他:输血前用药情况:名称:剂量:孕产输血不良反应描述:(依据护士填写的输血过程记录单)本次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输入的量、症状、体征处理情况:初步判断不良反应类型: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循环负荷过重□;枸橼酸盐中毒□;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肺血管微栓塞□;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继发性血色病□;输血后出血倾向□;空气栓塞□;低温反应□;输血后静脉炎□;其他:进一步调查情况:填写日期年月日;填报人:填写说明:1、所有内容逐项认真填写;血型信息填写完整,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2、本单由医生填写后与血袋一同送至输血科,输血科定期上报院医务处。
3、输血科对输血反应按程序进行调查,必要时通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讨论,必要时上报医务处和输血管理委员会讨论。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范文(2)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病患恢复健康。
然而,偶尔也会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给病患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有效处理输血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建立一套回报制度也能够及时记录和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从而改进相关的工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介绍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并提供一份回报制度的范本。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1. 前期预防措施在输血前,应进行充分的兼容性检查,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和Rh因子兼容性。
同时,还应检测受血者是否有抗体存在。
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液安全。
2. 识别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病患的病情变化和身体反应。
一旦发现存在不良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好记录。
3. 处理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类型,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患的病情变化,确保病患的呼吸道通畅。
检验科不良事件应对(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和暴露后预防)

检验科不良事件应对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般包括:1. 发热反应2. 过敏反应3. 溶血反应4.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 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 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 输血传播的疾病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三、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后送输血科(血库),并及时调查处理。
输血科(血库)向负责供血的血站反馈。
四、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暴露后预防: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报告院感办。
临床输血交叉配血报告与输血记录单

[科室]
床号:
[床位]
住院号:
[住院号]
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年龄:
[年龄]
临床诊断:[主诊断] ABO血型:RH(D)
输血性质:
血液成分
全血
ml
红细胞
Ml
血浆
ml
输血量
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
供血
者条形码Biblioteka 血液成分名称
或代
码
供血
者血
型
ABO
RH(D)
输血
执行
者签
名
配血
结果
患者血清与供者血球:
供血者与患者血球:
配血者:复核者:年月日
取血者:核对者:执行者:
输血时间:
开始年月日时分
结束年月日时分
注:①血液出库,概不退回;
②若有输血反应请医护人员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汇报单》报检验科。
上级医师记录人: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输血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
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输血后若发现有溶血反应或明显的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主管医师祥细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报输血科。
三、输血科工作人员应迅速查找原因,并将情况向值班主管医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同时向上级技师及主管汇报。
四、接受“反馈单”的工作人员应将反馈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情况登记存档。
五、严重输血反应,输血科应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汇报。
输血记录单整理版

附件 1:自体输血(或放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姓名:科室:住院号:一、病情诊断及拟实施医疗方案1.患者基本情况:(1)诊断:、(2)血型:(3)输血史:2.拟实施的自体输血方案:□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放血治疗3.自体输血(放血)的原因和目的: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4.拟实施输血方案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在采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献血反应,如晕针、晕血、晕厥;(2)急性肺水肿;(3)血压下降;(4)心律失常等。
二、医师声明1.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自体输血。
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上述医疗风险的概率。
因此,一旦发生上述风险或其他意外情况,医师将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2.我以用患者所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了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下列事项:①拟实施输血方案的原因、目的、风险;②并发症及处理方式;③不实施输血方案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它可替代诊疗方式。
3.自体输血采血前注意事项:(1)采血者 5 天内没有口服阿斯匹林类药物。
(2)妇女不是月经前或后三天。
(3)非空腹采血,采血后多饮糖水,休息十分钟,24 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4)其它医师签名:年月日三、患方声明1.医师已向我解释输血相关利弊事项,我已经了解实施该医疗措施的必要性、步骤、风险、成功率之相关信息和不实施该医疗措施的风险。
2.医师已向我解释,并且我已经了解选择其它医疗措施之风险。
3.针对我的情况,我向医师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已获得说明。
4.我了解该医疗措施可能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且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5.我已经向医师如实介绍了病史,尤其是与本医疗措施有关的病史。
6.紧急情况处置授权。
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医疗方案实施中有可能出现其他危险或者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危险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
输血反应的应急办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办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过程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
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 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 3)抗过敏:地塞M松 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 0.1-0.3ML静注。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4)异丙嗪 25MG肌注。
(5) 10%葡萄糖酸钙 10ML肌注。
(6)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
症状持续1-2 小时后逐渐缓解。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据症状轻重处理。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模版(四篇)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模版1、每季度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必要时邀请相关临床科室主任、职能科室及行政后勤负责人参加会议。
2、听取临床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和输血科主任反馈,全院临床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率、输血前检查、输血指征的掌握、审批制度、rh阴性比例、输血反应等情况)。
3临床科室及输血科反馈的信息由主任委员提出整改措施及方案。
4每月向医务科、质控办书面报告《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5输血过程出现任何问题,临床用血科室必须向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报告,直至输血管理委员会和分管院长。
6输血科与血站信息沟通与反馈按照《与阜阳市中心血站信息沟通与反馈制度》执行。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模版(二)一、目的及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血信息的准确、及时传达,提高血液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输血操作和相关人员。
二、定义1. 输血信息:包括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输血血液的相关信息(血型、成分、数量等)以及输血的过程和结果等。
2. 输血信息反馈:指将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输血申请单位、输血医生或相关人员的活动。
三、过程及要求1. 输血信息反馈的时间要求:a. 术前反馈:将输血安排情况在患者手术前30分钟内反馈给输血医生;b. 输血过程反馈:将输血的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血液反应等情况每小时反馈一次;c. 输血结束反馈:将输血的结束时间、输血总量、输血结果等情况于输血结束后30分钟内反馈给输血医生。
2. 输血信息反馈的方式:a. 口头反馈:输血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可以使用口头方式进行信息反馈,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b. 书面反馈:输血护士在输血结束后,将输血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输血医生,并加盖医院公章,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c. 电子反馈:鼓励使用电子信息化系统进行输血信息的反馈,确保信息的快速、准确传达,同时方便信息的存档和查询。
3. 输血信息反馈的内容:a. 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b. 输血血液的相关信息:包括血型、成分、数量等;c. 输血的过程: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情况、输血反应等;d. 输血的结果:包括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总量、输血结果等。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记录表、登记表

南安市海都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
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
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
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
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
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
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

输血后疗效评价记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病室: 床号: 住院号:
临床诊断:
输血谈话告知情况:囗已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治疗的必要性和输血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性与不良反应,具体内容详见《输血治疗同意书》。
血型:囗ABO血型:囗A型:囗B型:囗O型:囗AB血型 囗Rh血型:囗- 、囗 +、囗未查。
(2)输血后效果:囗缓解症状;囗纠正贫血;囗纠正休克;囗提升Hb;
囗提升血清蛋白;囗提升WBC;囗提升BPC;囗其他:
检验科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备注:囗为单选项,在所要选项的囗中打√,未选项的囗中不做任何符号。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囗2.安全性评价:(1)是否符合临床输血规范:囗是 囗否;
(2)临床输血过程有无差错:囗无 囗有;
(3)临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囗无 囗有;
(4)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处理:囗是 囗否;
(5)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出现严重后果或引起医疗纠纷:囗否 囗是。
囗3.有效性评价:(1)是否达到输血目的:囗完全达到 囗部分达到 囗未达到
囗2.安全性评价:(1)是否符合临床输血规范:囗是 囗否;
(2)临床输血过程有无差错:囗无 囗有;
(3)临床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囗有;
(4)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及时有效处理:囗是 囗否;
(5)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出现严重后果或引起医疗纠纷:囗否 囗是。
囗3.有效性评价:(1)是否达到输血目的:囗完全达到 囗部分达到 囗未达到
输血类型:囗成分血:囗悬红:U; 囗血小板: U; 囗白细胞: U; 囗血浆 ml; 囗全血: ml。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及流程试卷教案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一、目的:积极处理输血反应,将输血反应造成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使用范围: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三、处置原则: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积极救治,保留血袋。
四、处置程序:1、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师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5、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患者应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执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6、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标本一同送输血科。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过敏反应: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
1%肾上腺素0。
1-0。
3ML静注。
.(4)异丙嗪25MG肌注。
(5)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6) 对多次输血有过敏反应者,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二)发热反应: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
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
(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三)溶血反应: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医院临床输血反应反馈单
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ABO血型:Rh(D)血型:诊断:
孕产输血史:无有输血次数:
输血反应:无、发热、溶血、过敏、细菌、血红蛋白尿、其它
输血反应时间:年月日时分
采取措施:
医师签名日期
注意:1、每袋血液出库后要求在四小时内输完。
如发生反应,立即停止输血而改为输液,将原血袋密封放置4℃冰箱备查,并及时与血库及血站取得
联系。
2、本反馈单务必请临床医师认真填写每一项目。
3、请将填好的输血反应反馈单与输完血袋一同送至血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