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 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 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
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平板、和平板同样大小的观察纸片(画好同心圆、标注好方向)、小短杆、双面胶
4、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5、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
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模拟制造环形山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步骤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2、分别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用蓝色球撞击红色球,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3、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画出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观察蚕蛾的活动?
2、观察蚕蛾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的?有哪些器官?
3、对比观察蚕蛾和蚕蛹,说说有哪些联系。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2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察屏幕。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实验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实验过程
1钢直尺一端紧压桌面,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让直尺发声并指出直尺在振动。
2敲击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说出感觉。
3在鼓面上放2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观察到豆子在跳动。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的水面,水面振动。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实验过程
1用钉子把摞在一起的三纸板中心扎一个小孔。
2在桌上放蜡烛,离蜡烛15厘米的位置竖立一纸板并用积木块使它站立。点燃蜡烛,通过小孔观察蜡烛的火焰。
3用2节电池,使2只灯泡发光,并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灯泡的亮灭。
实验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蓝色和红色的混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并探索颜色混合的原理。

实验材料:•2杯透明的玻璃杯•蓝色颜料•红色颜料•1杯清水•搅拌棒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蓝色颜料。

2.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红色颜料。

3.各自向玻璃杯中加入相同的清水,使颜料与水的比例相同。

4.用搅拌棒搅拌每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确保颜料充分溶解。

5.将两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倒入一个新的玻璃杯中。

6.用搅拌棒搅拌新的玻璃杯中的混合物,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合后,我们发现颜色变成了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分析: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混合相互作用所致。

在光的折射和吸收过程中,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被混合,形成了新的颜色。

实验结论: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得出了颜色混合的结论: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拓展:你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颜色的颜料进行混合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混合反应。

你还可以探索不同比例下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你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避免颜料溅到眼睛或衣物上。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不要乱扔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要将玻璃杯和搅拌棒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颜色混合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实验。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并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
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
学生实验报告单
班级
四年级班
时间
月日
记录人
实验名称
怎样加快溶解
(物体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教师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




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现象。
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1、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一: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不搅拌的烧杯中
冰糖溶解得()。
实验二:()中冰糖溶解得快,()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用()、将物体()可以加快溶解。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手电筒(“电筒光”代替“阳光”)、
铅笔(代替阳光下的物体)
实验过程
物体不动,拿手电筒模仿太阳从()到()、
到(),一天中在空中的(),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影子总出现在()一面;
影子在一天中有()不同和()变化的不同。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结论:
降落伞是利用空气的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降落
指导老师:夏志权
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棉线、回形针等
实验小组 员
成 分组
研究降落伞
轻、表面积大,物体才能缓慢降落。 ,
使物体掉落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大,物体才能缓慢降落。
空气的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降落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器材:
6.26
实验名称
塑料薄膜、剪刀、细棉线、回形针等
我的猜测:
降落伞的伞面重量轻、表面积大,物体才能缓慢降落。
实验步骤:
1、用塑料薄膜、剪刀、细棉线自制降落伞, 2、用自制的降落伞做降落实验 3、交流归纳。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 降落伞的伞面重量轻、表面积大,才能使物体掉落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_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运动和位置实验器材: 软尺、自制方向盘我的猜想: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实验步骤:( 1)将方向盘摆放在地上,摆放时需要与实际方位相吻合。

(2)一名学生站在方位盘中心,手拿这软尺的零刻度一端紧缩在胸前,另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外,手拿着软尺另一端紧缩在胸前。

(3)让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观察到的现象:用方向和距离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科字二年级下册头验报古早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器材:蓝色球和红色球各-一个,--条带槽的直线轨道、一条带槽的曲线轨道我的猜想: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先尝试这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

画一画,比较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结论: 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的运动实验器材:一个自制斜面、一个立方体木块、一个小六棱柱、一个小球我的猜想: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

实验步骤:( 1)将几块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桥墩的立柱在立柱上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形成一个斜面。

(2)把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3)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观察身边更多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结论: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全册)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二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三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四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五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六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
结论:我认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小球、圆柱体铅笔等。

2. 一块木板,可以搭建斜面。

3. 书本若干,用于调整斜面的高度。

三、实验步骤。

1. 用书本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搭建一个斜面。

2.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顶端,观察它的运动方式,记录木块是滑动还是滚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可以简单描述为快、中、慢)。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小球和圆柱体铅笔进行实验,同样观察并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情况。

4. 改变斜面的高度(增加或减少书本的数量),再次分别对三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斜面高度下的运动变化情况。

四、实验记录。

物体形状斜面较低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低时的速度斜面较高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高时的速度。

立方体木块滑动慢滑动快。

小球滚动快滚动更快。

圆柱体铅笔滚动中滚动快。

五、实验结论。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小球和圆柱体铅笔主要是滚动,立方体木块是滑动。

2. 斜面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纸、塑料、布这三种常见材料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1. 同样大小的纸片、塑料片、布片各一片。

2. 三个相同大小的透明杯子。

3. 水、滴管。

三、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

2. 用滴管分别在纸片、塑料片和布片的中心滴上相同数量的水滴(例如10滴)。

3. 观察水滴在三种材料上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滴被吸收的时间(从滴上水滴到完全被吸收或者不再有明显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记录。

材料水滴被吸收的时间。

纸约30秒。

塑料长时间不被吸收(10分钟后仍无明显变化)布约20秒。

五、实验结论。

在纸、塑料和布这三种材料中,布的吸水性最强,纸次之,塑料几乎不吸水。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5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模板〔通用 5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严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留意规律的合理性。

我敢确定,大局部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验报告篇 1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构造模型的制作【试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构造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把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试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

【试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

这样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就制好了。

【留意事项】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便于观看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呈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模拟火山喷发【试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试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试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外形,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看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试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局部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

【试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局部向上运动并溢出。

〔三〕地震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试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

【试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依据楼房倒塌的状况,推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试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

(四)地震成因模拟试验【试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缘由。

【试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试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渐渐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看发生的现象。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3年级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3.1
实验名称
探究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
实验器材
手电筒.细线.橡皮.纸屏
实验步骤
将橡皮用细线固定好,提起橡皮,将其放在纸屏与手电筒之间,使纸屏.橡皮和手电筒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1.打开手电筒,观察纸屏上有什么;
2.关闭手电筒,观察纸屏上有什么;
3.拿走橡皮,打开手电筒,观察纸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 )水的浮力。
注意事项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3年级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5.10
实验名称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器材
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
实验步骤
1.利用测力计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2.利用测力计在铺有毛巾的木板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
评定等级
实验报告单
学校
班级
3年级班
实验者
第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2022.5.17
实验名称
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
实验器材
碘酒.馒头(面粉).滴管.酒精灯.白纸.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步骤
1.把少量馒头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澄清的石灰水.集气瓶.玻璃导管.注射器.橡胶导管。
实验步骤
1.用注射器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注入空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辉浊。
2.用嘴通过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目的: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器材: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实验步骤: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观察磁铁形状,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实验目的:分辩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实验器材: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测量磁力大小的方法要保持相同:放磁铁的薄木片不变,用同样的方法钩住回形针,使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等。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目的:利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器材:不同样式的指南针
实验步骤:
1.把指南针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5)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磁力
实验目的:研究磁力大小的变化
实验器材:4个——6个大小相等、磁力大小一样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或其他支撑物),薄木片、回形针、回形针制作的小钩、透明胶带。
实验步骤:
为了公平比较磁力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1.几个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底盘,使方向盘上标明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做磁针 安装磁针
实验目的:知道钢针在强力磁铁上摩擦可成磁铁。会做一个指南针
实验器材:强力磁铁、钢针、吹塑纸、线,剪子、小水槽、盒式指南针
纵切的切面有。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有和的作用。
科学实验报告单(4)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叶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实验器材:盆栽天竺葵、黑纸片、别针、酒精(70%-80%),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防火培养皿、火湿布等。
科学实验报告单(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步骤:
一、做一个指南针
1.学生磁化钢针。
2.怎样知道这根磁针的南极和北极呢?
3、确认两极(可作记号,也可默记)
二、安装磁针
1.寻找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2.验证自己的方法。
3.用自制的指南针辨认方向。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教师准备)芹菜的茎、烧杯、红墨水、水、小刀、解剖盘、
放大镜
实验步骤:
①将烧杯中装入稀释的红墨水。
②剪下几支芹菜枝,及时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③然后将烧杯放在阳光下晒两小时左右,拿到实验室实验。
④将芹菜茎用清水冲洗后,用小刀横切,观察切面;然后纵切,观察切面。
⑤观察叶面。
观察到的现象:叶脉显示,纵切的切面有,
实验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的两极
实验器材:大条形磁铁、大头针,标识笔,记录表。
实验步骤:
(1)取点
(2)悬挂大头针(记录数量)
(3)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实验步骤: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
实验器材:
磁铁,悬挂磁铁的支架或磁铁座,上节课使用的无标识的磁铁,其他形状的没有标识的磁铁。
实验步骤:
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或放在磁铁座上,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注意让悬挂的磁铁远离铁制物体。)
观察到的现象:
2、解剖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到的现象:蚕豆外面有,解剖后有瓣,叫、
内部有和。玉米的结构分
实验结论:种子由、、、构成。
科学实验报告单(2)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目的:懂得播种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实验器材: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三年级下册
实验目的: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实验器材:小磁针、细绳、塑料泡沫、盆、水。
实验步骤:
(1)用悬吊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在小磁针的中间系一根细绳,悬吊起来,旋转;
(2)用水浮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把小磁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放在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观察到的现象: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没有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目的:根有固定植物于土壤、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Hale Waihona Puke 日实验者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
实验目的: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数。
实验器材: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