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实验步骤:
1.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
2.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并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实验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2.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2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察屏幕。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实验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实验过程
1钢直尺一端紧压桌面,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让直尺发声并指出直尺在振动。
2敲击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说出感觉。
3在鼓面上放2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观察到豆子在跳动。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的水面,水面振动。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实验过程
1用钉子把摞在一起的三纸板中心扎一个小孔。
2在桌上放蜡烛,离蜡烛15厘米的位置竖立一纸板并用积木块使它站立。点燃蜡烛,通过小孔观察蜡烛的火焰。
3用2节电池,使2只灯泡发光,并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灯泡的亮灭。
实验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科学实验报告单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第1课小车的运动
实验名称:小车的运动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记录单
第2课玩滑梯的启示
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记录单
第3课跷跷板
实验名称:杠杆尺的平衡
左边右边
次数
钩码数格子数钩码数格子数1
2
3
4
5
6
我的
发现
第4课弹簧里的学问实验名称:弹簧玩具真有趣
第5课有趣的磁铁
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
第8课太阳和影子
实验名称: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第11课灯泡亮了
第13课谁的本领大实验名称:导体和绝缘体
第17课关节
蚂蚁观察记录表
第21课猫和兔
第22课多样的动物
专题一:观察鱼
专题二:观察青蛙和蟾蜍
专题三:观察乌龟、壁虎、蛇。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实验材料,冰块、水壶、温度计、玻璃杯、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2. 将水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 将冰块放入火柴上,观察冰块在火柴上的状态变化。
实验结果:
1. 冰块的温度为0摄氏度,呈固态。
2. 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呈气态。
3. 将冰块放在火柴上,冰块开始融化,变成液态水。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过程。
在低温下,水
呈固态,即冰块;在高温下,水呈气态,即水蒸气;在适中的温度下,水呈液态。
这说明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状态,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种变化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的三态变化,比如冰块融化成水,水蒸气凝结成
水滴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实验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发现哪些与水的三态变化相关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我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希望我能在以后的实验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蓝色和红色的混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并探索颜色混合的原理。
实验材料:•2杯透明的玻璃杯•蓝色颜料•红色颜料•1杯清水•搅拌棒实验步骤:1.在第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蓝色颜料。
2.在第二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红色颜料。
3.各自向玻璃杯中加入相同的清水,使颜料与水的比例相同。
4.用搅拌棒搅拌每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确保颜料充分溶解。
5.将两个玻璃杯中的混合物倒入一个新的玻璃杯中。
6.用搅拌棒搅拌新的玻璃杯中的混合物,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当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合后,我们发现颜色变成了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分析: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混合相互作用所致。
在光的折射和吸收过程中,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的颜色被混合,形成了新的颜色。
实验结论: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得出了颜色混合的结论:蓝色和红色混合后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填入实际观察到的颜色)。
实验拓展:你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颜色的颜料进行混合实验,观察不同颜色的混合反应。
你还可以探索不同比例下颜色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下你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避免颜料溅到眼睛或衣物上。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不要乱扔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要将玻璃杯和搅拌棒清洗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颜色混合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实验。
希望同学们能在实验中获得乐趣,并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器材:(教师准备)芹菜的茎、烧杯、红墨水、水、小刀、解剖盘、
放大镜
实验步骤:
①将烧杯中装入稀释的红墨水。
②剪下几支芹菜枝,及时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
③然后将烧杯放在阳光下晒两小时左右,拿到实验室实验。
④将芹菜茎用清水冲洗后,用小刀横切,观察切面;然后纵切,观察切面。
⑤观察叶面。
观察到的现象:叶脉显示,纵切的切面有,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
实验步骤:
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9)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目的:了解水结冰的温度和过程
实验器材::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实验步骤: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纵切的切面有。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有和的作用。
科学实验报告单(4)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叶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植物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实验器材:盆栽天竺葵、黑纸片、别针、酒精(70%-80%),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防火培养皿、火湿布等。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三年级下册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水量。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的作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解剖花
实验目的:认识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7)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
实验目的: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数。
实验器材: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
实验步骤:
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观察到的现象: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没有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5)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目的:根有固定植物于土壤、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解剖种子,观察内部结构。
观察到的现象:蚕豆外面有,解剖后有瓣,叫、
内部有和。玉米的结构分
实验结论:种子由、、、构成。
科学实验报告单(2)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种植我们的植物
实验目的:懂得播种的方法,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
实验器材: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目的: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器材: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
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科学实验报告单(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