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心整理精美排版】可编辑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心整理精美排版】可编辑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心整理精美排版】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全册教案目录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1.2 提公因式法 31.2用提公因式分解因式(2) 51.3 公式法(1)71.3 公式法(2)9因式分解小结与复习11第一章《因式分解》测试题132.1 分式的基本性质(1) 142.1 分式基本性质(2)16乘除法18方 20幂的除法22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24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26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2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30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2分式方程的应用34分式复习(1)36分式复习(2)3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1)40 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2)43中心对称图形(续)4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48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51的中位线53菱形的性质56定(1)583.3矩形(1) 593.3 矩形(2)613.4 正方形一643.4 正方形二 663.4正方形三683.5 梯形733.6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交和 1 753.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78四边形小结与复习 814.1 二次根式和它的化简(1)834.1 二次根式和它的化简(2)854.1二次根式和它的化简(3) 89二次根式的乘法92二次根式的除法 954.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974.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2)1004.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3)1035.1概率的概念1075.2概率的含义109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准确地辨析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这两种变形。

难点:对分解因式与整式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回顾整式乘法和乘法公式填空:计算: 1 2ab 3a+4b-1 _________, (2)(a+2b) 2a-b __________ 3 (x-2y) x+2y 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5 ________2 你会解方程:吗?。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

CDABCD A B第1章 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一.学习目标:1. 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2. 会用判定定理“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判定直角三角形.3. 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并能灵活应用.二.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徒结对,兵教兵 四.复习引入 1. 三角形内角和.2. 已学习的直角三角形知识。

(直角三角形及相关概念-直角边、斜边等) 学生口答后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五.自学指导 1)看书:教材P2~ P 4的内容,认真领会例1, 6分钟。

2)解答下列问题:① 直角三角形可用符号“______”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 直角三角形______ ___边上中线等于_________边的___________。

如图,在Rt △ABC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则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ADC=___∠B ,∠BDC=___∠A 。

六、自学检测题: (一)基础检测1)若∠A=40°,∠B =50°,则,△ABC 是一个_____________三角形. 2)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底角是45°,则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三角形. 3)如图,CD 是R t ⊿ABC 斜边上的高.则与∠A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与∠B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图中一共有__________对互余的角。

4)上图中,∠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5)在Rt △ABC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①若AB=8cm ,则CD=___________,若∠A=35°,那么∠ACD=_________ ②若∠CDB=80°,则∠A=_____ ∠B=_____A EBCD 6)P4: 1, 2,(二) 一展身手1、在△ABC 中,若∠A=∠B+∠C ,则△ABC 是 三角形。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教案第1章因式分解一、背景介绍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

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理解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相互关系;3、初步了解,运用因式分解的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的理解,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对比、化归、概括以及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2、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表述、抽象、类比、总结的思维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探索和归纳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感受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对立统一观点,从而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的运用,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多项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教学重点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识别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3.初步了解因式分解在解决其它数学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生]会.(a+b)(a-b)=a2-b2.[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多项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 -b)=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a+b)(a-b)是否成立呢?[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生]993-99能被100整除.因为993-99=99×992-99=99×(992-1)=99×9800=99×98×100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师]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生]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师]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2.议一议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师]大家可以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生]a3-a=a(a2-1)=a(a-1)(a+1)3.做一做(1)计算下列各式:①(m+4)(m-4)=__________;②(y-3)2=__________;③3x(x-1)=__________;[生]解:①(m+4)(m-4)=m2-16;②(y-3)2=y2-6y+9;③3x(x-1)=3x2-3x;④m(a+b+c)=ma+mb+mc;(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①3x2-3x=()();②m2-16=()();③ma+mb+mc=()();④y 2-6y +9=( )2.[生]把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调换一下即可.即: [师]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生]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多项式乘积的形式.一般地,对于两个多项式f 与g ,如果有多项式h 使得f=gh ,那么我们把g 叫做f 的一个因式,此时,h 也是f 的一个因式。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完整版(2020年九月整理).doc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完整版(2020年九月整理).doc

新化十五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肖志光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课题第1章直角三角形§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目的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掌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理。

3、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4、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二、新授(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请学生看图形:1、提问:∠A与∠B有何关系?为什么?2、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练习1、(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2)在Rt△ABC中,∠C=900,∠A -∠B =300,那么∠A= ,∠B= 。

练习2 在△ABC中,∠ACB=90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提问:“在△ABC中,∠A +∠B =90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理3、归纳: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练习3:若∠A= 600,∠B =300,那么△ABC是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 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归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巩固训练:练习4:在△ABC中,∠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

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落实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

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常规落实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

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

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新湘教】初二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湘教】初二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教学过程】:引入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二、新授(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请学生看图形:1、提问:∠A与∠B有何关系?为什么?2、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练习1(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2)在Rt△ABC中,∠C=900,∠A -∠B =300,那么∠A= ,∠B= 。

练习2 如图,在△ABC中,∠ACB=90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三、巩固训练:练习3 :在△ABC中,∠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练习4:已知:∠ABC=∠ADC=90O,E是AC中点。

求证:(1)ED=EB (2)∠EBD=∠EDB (3)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练习6 已知: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 M是BC的中点。

如果连接DE,取DE的中点 O,那么MO 与DE有什么样的关系存在?四、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直角三角形的那两条性质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五、课后反思:3.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过程一、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新授: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三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注意:推论1是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推论2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0,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就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3.由学生解答课本148页的例子;4.补充:已知如图所示, 在△ABC中, BD是AC边上的中线, DB⊥BC于B,∠ABC=120o, 求证: AB=2BC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D=30o, 如能构造有一个锐角是30o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是AB,30o角所对的边是与BC相等的线段,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前面刚学完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教材的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结构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角的平分线的作法、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初步应用.内容解析:教材通过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原型,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作角的平分线是几何作图中的基本作图.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也是今后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内容在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基本技能(1)会用尺规作图作角的平分线。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

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准确地辨析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这两种变形。

难点:对分解因式与整式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回顾整式乘法和乘法公式填空:计算:(1)2ab(3a+4b-1)=_________, (2)(a+2b)(2a-b)=__________(3)(x-2y)(x+2y)=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5) =________2 你会解方程:吗?估计学生会想到两种做法:(1)一是用平方根的定义,(2)二是:解:(x+1)(x-1)=0,根据两个因式相乘等于0,必有一个因式等于0,得到:x+1=0或者x-1=0,因此:得x=1或-1指出:把叫因式分解,为什么要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因式的概念(1)说一说: 6=2×___,(2)指出:对于6与2,有整数3使得6=2×3,我们把2叫6的一个因数,同理,3也是6的一个因数。

类似的:对于整式与x+2,有整式x-1使得,我们把x+2叫多项式的一个因式,同理,x-2也叫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你能说说什么叫因式吗?1一般地,对于两个多项式f与g,如果有多项式h使得f=gh,那么我们把g叫f 的一个因式,同样,h也是f的一个因式。

(3)考考你:你能说出下面多项式有什么因式吗?A ab+ac,BC D2 因式分解的概念(1)指出;一般地,把一个含字母的多项式表示成若干个均含字母的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为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2)考考你:下面变形叫因式分解吗?E =F =说明:因式分解的对象是含有字母的多项式因此 A 不是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目的是把含字母的多项式化成均含字母的乘积的形式,因此B不是,因为不是多项式。

最新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最新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初中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年 月课题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 (一)本课(章节)需 10 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为本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验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进一步认识直角三角形;2、学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3、经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探讨,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4、会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5、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猜想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引导逆向思维,探索性质的推导方法——同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重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及运用难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判定探索过程教学方法课型教具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从定义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性质,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需要判断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条性质外还有没有别的性质呢?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除了判断一个角是直角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动脑筋:如图,在Rt △ABC 中,两锐角的和 ∠A+∠B=______.为什么?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试试看:(1) 如图:在△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若∠A=40°,则∠BCD=_____.[来源:](2 )在△ABC 中,∠B=50°高AD 、CE 交于H ,则∠AHC=____ 2、利用两锐角互余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个案修改 j H E DC B AD C B AC BA C BA动脑筋:如图,在△ABC 中,如果∠A+∠B=90°,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
3.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Ⅴ.课后作业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课题
1.3公式法(第课时)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悉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师]能不能用语言叙述呢?
[生]能.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问题2其实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即:a2+2ab+b2=(a+b)2,a2-2ab+b2(a-b)2.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
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出示投影片
[做下列填空题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迅速地把一个单项式写成平方的形式. 也可以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避免出现4a2=(4a)2这一类错误]
填空:
(1)4a2=()2;
(2) b2=()2;
(3)0.16a4=()2;
(4)1.21a2b2=()2;
(5)2 x4=()2;
3.会用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通过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灵活应用公式分解因式.
教 学 程 序
a2-b2=(a+b)(a-b).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全期数学教案(整理)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全期数学教案(整理)

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一章因式分解第1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背景介绍因式分解是代数式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前一章整式和后一章分式联系极为密切。

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

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因式分解的概念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它是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本章中一个重要概念。

教材在引入中是结合剪纸拼图来阐述这一概念的,也可以与小学数学里因数分解的概念类比予以说明。

在教学时对因式分解这一概念不宜要求学生一次彻底了解,应该在讲授因式分解的三种基本方法时,结合具体例题的分解过程和分解结果,说明这一概念的意义,以达到逐步了解这一概念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2、能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㈠、情境导入看谁算得快:(抢答)(1)若a=101,b=99,则a2-b2=___________;(2)若a=99,b=-1,则a2-2ab+b2=____________;(3)若x=-3,则20x2+60x=____________。

【初二年级学生活波好动,好表现,争强好胜。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那么教学计划要怎么写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267)、(26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非常重,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初一数学知识。

同时要补差补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在制定八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通过对上学期几次检测和期末考试分析,发现(267)、(268)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

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下许多知识,部分学生已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这两个班整体有所下降,高分下降,低分增加。

其中100分以上的,两个班各只有2人,比中考每班10人退步很多。

另外,267班还有两位同学数学期末考试竟然考0分。

二、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完成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概念、性质及判定和应用。

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理解四边形的概念,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能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图形与坐标,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表示点的坐标。

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并会画图,能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组)及不等式等;掌握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的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姓名:班次:第1章因式分解一、背景介绍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法的理论依据就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

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理解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相互关系;3、初步了解,运用因式分解的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的理解,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对比、化归、概括以及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2、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学生表述、抽象、类比、总结的思维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探索和归纳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情感目标1、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感受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对立统一观点,从而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的运用,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课题§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多项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教学重点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2.识别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3.初步了解因式分解在解决其它数学问题中的桥梁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生]会.(a+b)(a-b)=a2-b2.[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多项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 -b)=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a+b)(a-b)是否成立呢?[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生]993-99能被100整除.因为993-99=99×992-99=99×(992-1)=99×9800=99×98×100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师]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生]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师]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2.议一议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师]大家可以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生]a3-a=a(a2-1)=a(a-1)(a+1)3.做一做(1)计算下列各式:①(m+4)(m-4)=__________;②(y-3)2=__________;③3x(x-1)=__________;[生]解:①(m+4)(m-4)=m2-16;②(y-3)2=y2-6y+9;③3x(x-1)=3x2-3x;④m(a+b+c)=ma+mb+mc;(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①3x2-3x=()();②m2-16=()();③ma+mb+mc=()();④y2-6y+9=()2.[生]把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调换一下即可.即: [师]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生]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多项式乘积的形式.一般地,对于两个多项式f 与g ,如果有多项式h 使得f=gh ,那么我们把g 叫做f 的一个因式,此时,h 也是f 的一个因式。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光阴如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267)、(26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非常重,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初一数学知识。

同时要补差补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在制定八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通过对上学期几次检测和期末考试分析,发现(267)、(268)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

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下许多知识,部分学生已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期末考试成绩可以看出,这两个班整体有所下降,高分下降,低分增加。

其中100分以上的,两个班各只有2人,比中考每班10人退步很多。

另外,267班还有两位同学数学期末考试竟然考0分。

二、指导思想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完成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概念、性质及判定和应用。

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理解四边形的概念,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理解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能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图形与坐标,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表示点的坐标。

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并会画图,能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组)及不等式等;掌握整式的乘除和因式分解的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根据这两个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差,而且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实际状况,本学期制定以下教学计划:一.教学方面1.课前备课.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析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每一节的教学任务.2.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明确技能,能力培养要点.3.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4.认真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5.备教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备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7.课堂教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组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抓准,语言简洁生动,板书条理分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另外, 要关注学困生,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帮助其解决,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样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8.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身边的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际应用
例 2、(P5)如图 1-8, 在 A 岛周围 20 海里水域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 O
处时,测得 A 岛在北偏东 60°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 30 3 海里,该轮船如果不改
变航向,有触礁的危险吗?
师引导分析后,学生独立解答 四、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 在△ABC 中,△C=90°,∠B=15°,DE 垂直平分 AB,垂足为点 E,交 BC 边于点 D,BD=16cm,则DB 东
A E
D
4、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
还具备哪些性质?
3、归纳: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练习 3:若 ∠A= 600 ,∠B =300,那么△ABC 是
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2
1、实验操作: 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l)量一量斜边 AB 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 D 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E
F
求证: ABC 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练习,指名板书 集体讲解,总结得出:
B
D
C
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一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巩固训练:
练习 4: 在△ABC 中, ∠ACB=90 °,CE 是 AB 边上的中线,那么与 CE 相等
的 线 段 有_________ ,与∠ A 相等的角 有_________ ,若∠A=35°,那么∠ ECB=
数学教案
—八 年 级 下 册
姓 名: 班 次:
2014 年 2 月
第 1 章 直角三角形
§1.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 掌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理。
3、 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二、新授
(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1
请学生看图形:
1、提问:∠A 与∠B 有何关系?为什么?
2、归纳小结:定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
练习 1
(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 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
(2)在 Rt△ABC 中,∠C=900,∠A -∠B =300,那么∠A=
B D
(1)两锐角互余;(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按要求画图: (1)画∠MON,使∠MON=30°,
C
A
(2)在 OM 上任意取点 P,过 P 作 ON 的垂线 PK,垂足为 K,量一量 PO,PK 的长度,PO,PK
有什么关系?
(3) 在 OM 上再取点 Q,R,分别过 Q,R 作 ON 的垂线 QD,RE,
M
垂足分别为 D,E,量一量 QD,OQ,它们有什么关系?量
P
一量 RE,OR,它们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O K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
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
,∠
B=

练习 2 在△ABC 中,∠ACB=900,CD 是斜边 AB 上的高,那么,(1)与∠B 互
余的角有
(2)与∠A 相等的角有
。(3)与∠B 相等的
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
1、提问:“ 在△ABC 中,∠A +∠B =900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吗?”
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理
断吗?
由学生完成
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 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斜边的一半。
这个定理的得出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先让学生交流,得出把△ABC 沿着 AC 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2 上面定理的逆定理 上面问题中,把条件“∠A=30°”与结论“BC= 1 AB”交换,结论还成立吗?
_________。
练习 P4 2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主要讲了直角三角形的那两条性质定理和
一条判定定理?
1、
2、
3、
五、作业:P7 习题 A 组 1、2 六、课后反思:
§1.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度,那么它所对
2 学生交流
方法(1)取 AB 的中点,连接 CD,判断△BCD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从而
∠A=30°
(2)沿着 AC 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
(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
对的角等于 30 度。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
B
如图,Rt△ABC 中,∠A=30°,BC 为什么会等于 1 AB
D
2
分析:要判断 BC= 1 AB,可以考虑取 AB 的中点,如果如 2
C
A
果 BD=BC,那么 BC= 1 AB,由于∠A=30°,所以∠B=60°,
2
如果 BD=BC,则△BDC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判断△BDC 是等边三角形,你会判
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30 度”;
3、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
归纳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命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完成证明过程)
推理证明思路: ①作点 D1 ②证明所作点 D1 具有的性质 ③ 证明点 D1 与点 D
重合
应用定理:
A
例 1 如图 1-5,已知 CD 是 ABC 的 AB 边上的中线,且 CD= 1 AB。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