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阅读练习》答案
《秋水》(共45张PPT)
结构分析
前 ——自大 认识 神情 结果 “不辩 黄河 牛马” 开阔 “欣然 自喜” 骄傲 自满 后 ——自叹
“美尽 踌躇 在己” 满志
对 比 扬 抑
“不见 水端”
北海 壮阔
“望洋 自叹 兴叹” 不如 “贻笑 狂妄 大方” 盲目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雄 壮 百川灌河 开 不辨牛马 阔 自 喜
人的认识受空间和实践及 后天教育的限制
想一想 • 2、与‚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 组是( A)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D、国人莫敢言
想一想
3、下列划横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 是(D)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至于北海 C、东面而视 D、以为莫己若者
想一想
• 试翻译下列句子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 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 笑于大方之家。‛
解读课文第一层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
按时 黄河 通‚径‛ 水边、岸
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通‚辨‛ 辨 别 语气词
解读课文第二层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向东 到了 脸朝东
成语
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貌。原指看到人家 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现在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 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 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大 方,即大方之家,见识广博的人; 后泛指有专长的人。现在表示被内 行的人笑话。(一般用以表示谦虚)
课堂练习
想一想
1、下列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秋水时至 时,季节这里用作状语, 是‚按季节‛的意思 B、旋其面目 旋,掉转 C、野语有之曰 野语,粗俗的话 D、不见水端 端,尽头
《庄子·秋水》《庄子·天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子·秋水》《庄子·天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8 题。
(共 10 分)【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本.——《庄子·秋水》【乙】惠施多方①,其书五车,其道舛驳②,其言也不中③。
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④人之心,易⑤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⑥也。
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⑦此其柢⑧也。
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南方有倚人⑨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
说而不休,多而,犹以为寡,益之以怪。
以反人为实⑩,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⑪也。
无已.——《庄子·天下》【注】①多方:知识渊博。
②舛(chuǎn)驳:错乱驳杂。
③中:得当、恰当。
④饰:这里有蒙蔽之意。
⑤易:改变,更换。
⑥囿:局限。
⑦为怪:制造奇谈怪论。
⑧柢:根本。
⑨倚人: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⑩以反人为实: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真实的。
⑪不适:不合。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是.鱼之乐谓大同也是.B. 安知鱼之乐.如鸣珮环,心乐.之C. 请循其本.本.末倒置D. 说而不休,多而无已.大势已.去16.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17. 请用“/”标出文段【乙】中画线句的停顿(不少于两处)。
(2 分)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
17.文段【甲】中,庄子最后是如何辩驳惠子的?请简要分析。
秋水(庄子)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秋水(庄子)阅读附答案附翻译秋水阅读附答案秋水《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属予作文以记之B.闻道百/操蛇之神闻之C.以为莫己若/皆若空游无所依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兄何见事之晚乎9.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天的雨水时常落下,众多山里的水都汇入河流。
B.望洋向若而叹曰--(河伯)看着一望无际的海洋,面对着海神若感叹道。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况且我曾经认为孔子的学识也不算多。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那么,(改正错误的认识)就危险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在秋天洪水暴涨时河面大增,站在河边,连对面的牛和马都看不清楚。
B.河伯本以为自己天下最为壮美,到了的北海面前,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C.河伯由自喜自满到自省自悟,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是本文所要给人们的启示。
D.文章以秋水为题,实则主要写河伯,通过河伯望河与望海的前后变化及感慨,点名文章的寓意。
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外在特征明显,连平顶山花莲洞的妖魔银角大王都能对着影神图--指认:这骑着白马的是唐僧,这毛脸的是孙行者,这黑长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
B.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水浒传》中阮小五、阮小七兄弟唱的这首山歌,形象反映了梁山起义者的反抗精神和忠君思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7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一】【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鵮,子知之乎?夫鹓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①惠子相梁②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非梧桐不止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翻译句子。
(3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第一则中哪两个字能够表现惠子看重功名利禄?(2分)4.第二则故事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可以看出庄子具有什么样的思想。
(4分)参考答案:(1)做宰相(2)国都(3)栖息(4)怎么,哪里2.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的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3分)3.恐搜(2分)4.争论的焦点是:庄子究竟能不能知道鱼(外物)的快乐。
庄子认为鱼儿很快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心的投射和反映,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思想。
译文: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莫言《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言《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节选)莫言据说,爷爷年轻时,杀死三个人,放起一把火,拐着一个姑娘,从河北保定府逃到这里,成了高密东北乡最早的开拓者。
那个姑娘很自然地就成了我的奶奶。
我爷爷和我奶奶开荒地种五谷,捕鱼虾猎狐兔,起初还有些提心吊胆,梦里常忆起那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日子一多,便淡忘了。
夏去秋来,爷爷种的高粱晒红了米,谷子垂下了头,玉米干了缨,一个好年景绑到了手上。
我父亲也在我奶奶腹中长得全毛全翅,就等着好日子飞出来闯荡世界。
临收获前几天,突然燠热起来,花花绿绿的云罩在大涝洼子上,云团像炸群的牲口一样胡乱窜,水洼子里映出一团团匆匆移动的暗影。
大雨滂沱,旬日不绝,整个涝洼子都被雨泡涨了,罗罗索索的雨声,犹犹豫豫的白雾,昼夜不绝不散。
爷爷急躁得骂天骂地。
奶奶一阵阵腹痛。
奶奶对爷爷说:“我怕是要生了。
”爷爷说:“生就生吧。
这熊攮的天气,我恨不得捅它个窟窿。
”爷爷正骂着,就见那太阳从云缝中钻出来,初时略有些朦胧,立即就射出两三束极强的白光,扫出了几道白天。
爷爷跑出窝棚,兴奋地看着天,听涝洼里的雨声渐渐稀少起来,空中尚有少许银亮雨丝斜着飞。
我爷爷高高地望着他的庄稼,见高粱玉米尚好,脸上有了喜色。
爷爷走进窝棚,跟奶奶说云开日出的事,奶奶说她肚子痛得一阵急似一阵,心里害怕。
爷爷劝她:“怕什么?瓜熟蒂落。
”正说着话,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
爷爷钻出棚去,见有黄色的浪涌如马头高,从四面扑过来,浪头一路响着,齐齐地触上了土山,洼子里顿时水深数米。
荒草没了顶,只有爷爷的高粱和玉米还没被淹没。
又一会儿工夫,玉米和高粱也没了顶,八方望出去,满眼都是黄黄的水,再也见不到别的什么。
爷爷长叹一声,钻进棚里。
“洪水漫上来了!”爷爷忧心忡忡地说。
奶奶于是不再叫,爬起来,挪出棚子望望,立即钻进来,脸上失了色,五官有些挪位。
半晌没说话,一张嘴,先放出两根哭声:“噢——噢——完了,老三,咱活不出去了。
小度写范文[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强化练习【三篇】]什么是高等自学考试模板
[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强化练习【三篇】]什么是高等自学考试自考网权威发布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强化练习【三篇】,更多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强化练习【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自考网。
【导语】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可言,如果有的话,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祝大家跟着成功的步伐,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
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前强化练习【三篇】》供您查阅。
.STYLE1 {color: #FF0000}-->篇一 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
A.象征法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这里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A.烘托铺垫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其宗旨是指( )。
A.研究高深学问 B.教育青年志士 C.研究西方学问 D.做官致富 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和类比 B.演绎和类比 C.归纳和演绎 D.类比和对比 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
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 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
A.《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庄子《秋水》墨子《非攻》
庄⼦《秋⽔》墨⼦《⾮攻》《庄⼦·秋⽔》原⽂及翻译原⽂:秋⽔时⾄,百川灌河。
泾(jīng)流之⼤,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
顺流⽽东⾏,⾄于北海,东⾯⽽视,不见⽔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望洋向若⽽叹⽈:野语有之⽈:[闻道百,以为莫⼰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sh ǎo)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之难(nán)穷也,吾⾮⾄于⼦之门,则殆(dài)矣。
吾长见笑于⼤⽅之家。
翻译:秋天的洪⽔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黄河。
⽔流巨⼤,两岸的⽔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马。
在这个时候,河神⾮常⾼兴,沾沾⾃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的⾝上。
顺着⽔流向东⾏进,到了渤海。
⾯向东看看不见⽔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能⽐得上⾃⼰的,说的就是我啊。
⽽且我还曾经听说有⼈认为孔⼦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
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边⽆际,我如果不到你⾯前来,那就危险了。
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所讥笑。
”《墨⼦·⾮攻》原⽂及翻译原⽂:今有⼀⼈,⼊⼈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利也。
⾄攘⼈⽝⾗鸡豚者,其不义⼜甚⼊⼈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愈多。
苟亏⼈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栏厩,取⼈马⽜者,其不义⼜甚攘⼈⽝⾗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愈多。
苟亏⼈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杀不辜⼈也,扡其⾐裘,取⼽剑者,其不义⼜甚⼊⼈栏厩,取⼈马⽜。
此何故也?以其亏⼈愈多。
苟亏⼈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皆知⽽⾮之,谓之不义。
今⾄⼤为不义攻国⒄,则弗知⾮,从⽽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译⽂:其⼀:现在有⼀个⼈,进⼈家果园,偷⼈家桃李,⼤家听到就谴责他,上⾯执政的⼈捉获就惩罚他。
《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
《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秋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秋水时至 (2)两涘渚涯之间(3)不辩牛马 (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2.翻译下列句子(1)闻道百,以为莫已若(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一个的含义.成语:含义:4.请你谈谈从这则寓言中受到的启示:5.“河伯欣然自喜”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又为什么而叹?6.河伯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7.毛泽东给女儿李讷的信中说:“读了秋水篇,你不会再做河伯了吧……”他要勉励女儿什么?8.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答案:1.按时水边同“辨”分辨 (4) 尽,完2.听到一些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已。
我曾经听说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3.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力量的藐小。
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不足,感到无可奈何。
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的人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
4.1骄傲自满是由于见闻不广造成的.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在事实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4即使有点资本也不要骄傲.5."自喜"的原因是"百川灌河",河伯"以天下之美尽为在己",后又叹息上因为到达北海后,发觉自己与北海相比太小了.6.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由先前的骄傲自大到后来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原因有:1看到了北海的广阔;2他善于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3具有自我批评的精神.7.高干子女不要有优越感,不要盲目自大,骄傲自满.8.感情是人生的一本书,亲情是序言,友情是目录,爱恨恋想是感情故事的主题.友谊是人生的一首歌,真诚是词,信赖是曲,理解尊重是友谊的主旋律.青春是人生的一首歌,成功是词,拼搏是曲,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míng)有鱼B.其翼.(jì)若垂天之云C.请循.(xún)其本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lè)2.(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B.惠子相.梁C.心乐.之D.我知.之濠上也4.(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文章写了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从而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D.文章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情趣。
5.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其翼/若/垂天之云C.其翼/若垂/天之云D.其翼若/垂天/之云6.(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怒.而飞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鲦鱼出游从容..D.请循.其本7.(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冥者,天池也。
(判断句)B.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倒装句)D.是鱼之乐也。
(判断句)8.(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9.(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成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参考答案:河伯、北海若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们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不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选择题
1.《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
A.反对
B.赞成
C.无所谓
D.顺其自然
参考答案:A
2.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河伯与北海若
参考答案:C
参考答案:周;老子;老庄
3.庄子的主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无为
4.出自《秋水》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5.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与__________对话的寓言故事。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秋水(节选)》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节选)》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秋水(节选)》,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秋水(节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秋水(节选)》的内容,掌握key 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秋水(节选)》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出生词和难句。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词和难句的问题,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秋水(节选)》的原文文本。
2. 参考译文:提供《秋水(节选)》的参考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4. 练习题库: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秋水的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3. 比较教学:将《秋水(节选)》与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理解大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花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雾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这段短文节选自课文《》。
(2)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3)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4)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在文章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
察看________ 伸展________ 争妍斗艳________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填在括号里。
安全——________ 缓慢——________ 前进——________ 防守——________ (2)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照样子写句子。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文言文《庄子秋水》阅读练习及答案(广东肇庆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呼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捂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沸湃究,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节选自《庄子》)文本二:子独不闻夫坎井①之蛙乎?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出跳梁乎科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②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还奸、蟹与科斗③,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④坎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繁矣。
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之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之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注】①坎井:浅井。
②甃(zhòu):用砖砌成的井壁。
③科斗:蝌蚪。
④跨跱:盘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B.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C.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D.吾乐欤/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B.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思想C.莫吾能若也若:像D.而水弗为之加益加:更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名周,战国人,道教学派代表人物,其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高二语文阅读练习7 庄子
高二语文阅读训练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
其往也,得车数乘。
王说之,益车百乘。
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
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选自《庄子·杂篇·列御寇》)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B.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C.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D.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子,名李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是春秋时道家学派创始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庄子》二则专题练习检测(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专项练习检测北冥有鱼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志.怪者也( )(3)去.以六月息者也( ) (4)亦若是.则已矣( )2.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4.以下句子中,表现大鹏鸟“有恃”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B.其翼若垂天之云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巨鲲变化为大鹏,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
B.文中巨大的鹏鸟要腾空而起,乘风做万里游。
当然,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答案】(1)枝枯叶落;出现;容易;繁衍(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4)物;树(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文言基础知识讲练文言基础知识讲练 动词、形容词活用 Word版含答案
动词、形容词活用动词的活用古汉语中,动词的活用主要有两类,一是活用作使动用法,一是活用作名词。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它分两种:1.多数情况下,不及物动词表示使动。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一旦带了宾语,就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如:(1)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鸿门宴》)(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使……来)(《季氏将伐颛臾》)2.及物动词表示使动。
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它的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从句型上看不出区别,只能从上下文意中去体察。
如:(1)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相斗)(《过秦论》)(2)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
(使……跟从)(《高祖本纪》)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具有使动用法的词语,并解释其义。
(1)太上不辱先。
辱:使……受辱(2)臣具以表闻。
闻:使……知道(3)百忧感其心。
感:使……感触(4)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5)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惊:使……惊。
泣:使……泣(6)拔剑而破之。
破:使……破(7)毕礼而归之。
毕:使……完毕。
归:使……回去(8)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承担练习二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用法。
(1)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将要有兴造宫室一类的事情,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
(安:使……安宁。
)(2)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
(“阙”“利”均为使动用法。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五人墓碑记》)译文:众人不能忍受,把他们打倒在地。
(仆:使……倒下。
)二、动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的;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
动词活用作名词,则表示与那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2)燕、赵之收藏..,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优秀5篇)
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优秀5篇)庄子《秋水》阅读理解答案篇一《秋水》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
文章一开头,作者用秋水时至不辩牛马寥寥二十二个字,就把涨水时那种汹涌澎湃、气象万千而又浩淼无边的壮阔景象毫不费力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以不尽的吟味。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秋水》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阅读。
《秋水》阅读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阅读题目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百川灌河(2)东面而视(3)河伯始旋其面目(4)而轻伯夷之义者12.翻译下面句子。
(6分)(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秋水》阅读答案(1)灌:注入;汇入(2)面:面向;朝向;面朝(3)旋:旋转;掉转;转过脸(4)轻:认为轻;认为不值得看重;轻视12. 6分(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或者: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认为天下壮美的奇观完全在自己这里)(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或:听到一点点道理就觉得谁也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13. 2分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或者: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言之有理也可)《秋水》阅读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秋水》阅读理解教案
《秋水》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秋水》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对秋水的描绘和赞美。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深入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秋水》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
2. 生字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3. 课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和学生对现实景物的感悟。
2.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3. 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秋水》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秋水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物。
(2)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秋水的诗词或文章,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秋水》,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内容。
(2)教师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秋水景象及其寓意。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以“秋水”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
【初中课内阅读】《秋水》初三知识点整理及练习
【初中课内阅读】《秋水》初三知识点整理及练习《秋水》初三知识点整理及练习秋水一、【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秋水:秋天的洪水。
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
灌,注入。
河,黄河。
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
辩,分辨,现在写作“辨”。
欣然:高兴的样子。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己,自身。
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
面,面向,朝向。
视,看。
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
野语:俗语,俗话。
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
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
方,道。
2.作家作品⑴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
⑵《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
《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
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⑶背景链接本篇是《秋水》的节选,篇名为文章篇首的二字,与文章中心没有关系。
⑷《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
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
二、【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二、文章脉络课文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阅读练习》答案:
1、周战国道老子老庄《庄子·外篇》
2、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庖丁解牛呆若木
鸡游刃有余东施效颦相濡以沫扶摇直上学步邯郸等等
3、夏禹商汤周文王;黄帝尧舜
5、“辩”同“辨”,辨认
6、“虚”同“墟”,所居之地
7、“卒”同“萃”,聚集
8、“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
9、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按季节
10、东,名词作状语,朝东
11、面,名词作动词,面对着,面向
12、少,形容词意动,以……为少;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
14、大道之家,指有很高学识的人
15、长江黄河
16、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地区
17、连绵词,指抬头仰视的样子
18、危险19、掉转20、尽,指走到尽头
21、约束,局限22、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谈,说
23、正
24、称呼;占有,据有25、才
26、先前,刚才27、鄙陋,低劣
28、满足29、觉,影响
30、超过
三、1、知道很多道理,认为没有谁赶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宾语前置;判断句)
2、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了。
(被动句)
3、孤陋寡闻的人不能跟他们谈论大道理,是因为他们被所受的教养给束缚了。
(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
4、我正想自己的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满足呢?(宾语前置)
5、伯夷以辞让君位来博得美名,孔子以谈论天下来显示(自己的)渊博,这些就是他们的自我显扬,不正如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四、1.B 2.D 3.C 4.D
五、寓言援譬设喻具体形象河伯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发现的话,是很危险的,会贻笑大方。
海神对河神的评价是“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事物的相对性,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
用一系列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事物的相对性,强调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
人的认识会受到环境、时间、教养等客观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