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合集下载

为什么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高

为什么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高

为什么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高在我们关注血糖水平时,常常会遇到一种令人困惑的情况:空腹血糖竟然比餐后血糖还要高。

这似乎与我们通常的认知相悖,因为餐后血糖升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毕竟进食后会有糖分的摄入。

但为什么会出现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的现象呢?这背后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白正常情况下,血糖的调节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过程。

胰岛素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胰岛素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中被利用或者储存起来,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当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就可能导致空腹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意味着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尽管胰岛β细胞会努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试图降低血糖,但效果不佳,导致空腹血糖水平居高不下。

激素失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夜间,人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等。

这些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如果这些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比如分泌过多或者分泌的节律发生紊乱,就可能使得夜间血糖升高,进而导致清晨空腹血糖升高。

另外,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如果降糖药物的剂量不够,或者服用时间不正确,无法有效控制夜间和空腹时的血糖,就会出现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的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是“黎明现象”。

这指的是在黎明时分,人体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这种生理现象在正常人中也会存在,但在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调节异常的人群中,可能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使得空腹血糖升高。

“苏木杰现象”也不能被忽视。

它是指由于夜间发生低血糖,机体出于自我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促使体内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清晨出现高血糖。

这种现象常常是由于降糖药物使用过量,或者晚餐进食过少、运动量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此外,饮食和运动的不规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如果前一天晚餐吃得过晚、过多,或者夜间有吃零食的习惯,都可能导致夜间血糖升高,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而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血糖的调节。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在糖尿病的管理和诊断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两个关键的指标。

很多人都会疑惑,到底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呢?其实,这两者都非常重要,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身体的糖代谢情况,对于评估糖尿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 8 小时未进食的情况下测量的血糖值。

一般来说,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该在 39 61mmol/L 之间。

而餐后血糖则是指进食后一定时间内测量的血糖值,通常是餐后 2 小时的血糖。

正常的餐后 2 小时血糖应该小于 78mmol/L 。

空腹血糖能够反映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水平。

这对于判断胰岛β细胞的基础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空腹血糖升高,往往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存在受损,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长期的空腹血糖过高,容易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餐后血糖则反映了人体在进食后,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以及身体对胰岛素的利用情况。

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血糖会升高,但胰岛β细胞会迅速分泌胰岛素,将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

如果餐后血糖长期升高,说明胰岛β细胞的应激分泌功能不足,或者身体存在胰岛素抵抗,不能有效地利用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

从糖尿病的诊断角度来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可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 2 小时血糖≥111mmol/L ,或者随机血糖≥111mmol/L 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都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样重要。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空腹血糖控制得较好,但餐后血糖仍然偏高;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相反。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或者使用长效降糖药物来控制。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因 为冠心病 包括 了 多个 类型 ,所 以 从症状上鉴别冠 痫 很难 ,且临床表现 有 时候特, 正『 生不强 ,多数情况 只能做推断。 比如 ,休息时 发作 ,活动时缓解可能不是 冠心病 ;持续时间在 l / J \ 时以上不缓解 ,
但没有心肌梗死证据 ,可能不是冠 亡 i ; 全哥 :
咎盍 褰 茎 埘
许 多糖尿病 患者都 须经常检 测空
状动 脉造影 、超声 和血 管内超 声 、心肌 全 哥 :
我 最近 遇到 一位 患者 ,她说 2 年 酶 学检查 、心血池显像 等。
前 单位 组 织体 检 没有 发现 心 脏 方 面
的 问题 ,但 近 2 周 出现 “ 胸 闷 、 心
糖 ,哪 个 更重 要 ? 读者 :
中药速效制剂 ,重症且高度怀疑心梗者可 以用阿司匹林 ,如果没有低血压 问题一般
性心 脏病 ( 冠心病 )分为5 大类 :无症状 优先选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 心 肌缺 血 ( 隐 匿性冠 心病 )、心 绞痛 、 心 肌梗 死 、缺 血性心 力衰 竭 ( 缺 血性 心
重瘙痒 症 ,如胆汁 淤积性 瘙痒 症 、妊娠
型类天疱疮 、疱 疹样脓痂疹等 。 如果 是对 胎 儿无危害 的孕期 瘙痒 ,
可以从 以下 几个 方面进 行改善 :衣 着宜
/ i x 时血糖和糖化血 宽松 ,避 免摩擦 ,注意 清洁 ,贴 身衣物 监测空 腹血糖 、餐后2 勤换 洗 ;避 免吃 辛辣的 食物和 有过 敏原 红蛋 白非 常重要 ,应 该长期将 各项 血糖 的食物 ( 如 海鲜 );必 要时 ,选择 安全 性 高的外 用药物 ,如薄 荷酚 、樟脑 霜 、 值都 保持 在 良好 的水 平 。良好的血 糖控 制可 以预 防糖尿 病大血 管病 变及微 血管 病变 。圃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很多糖尿病患者们会好奇,在家里自测血糖时,到底是测空腹血糖,还是应该测餐后血糖呢?这两个血糖值到底哪一个更重要?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们为之苦恼的一个问题。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饮水除外)8-12个小时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

由于空腹血糖受进食、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甚微,因此它能比较客观地反应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

如果是用药的糖尿病人,“空腹血糖”还可以反应病人头天晚上的用药量是否合适。

“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

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mmol∕L o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的质与量、胃肠道吸收功能、运动因素、餐前用药情况以及自身胰岛功能等。

两者均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空腹血糖27.OmmoI/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21LlnInIO1/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病人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如果仅凭“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将会使一些早期糖尿病人被漏诊。

两者均为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许多患者往往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重查餐后血糖,总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

一天当中,人的血糖不停地波动和变化,血糖监测应该全天候。

如果光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很难掌握全天血糖变化的全貌,也无法了解用药效果如何。

两者的关系:“水涨船高,水落船低”一天当中,机体大约有1/3的时间处于空腹状态,其余2/3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

餐后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并随空腹血糖的变化而变化,餐后血糖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上的水涨船高。

如果能先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水平,餐后血糖就比较容易控制;如果空腹血糖水平很高,餐后血糖达标就比较困难。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1. 血糖检测指标的重要性血糖检测是评估糖尿病、葡萄糖代谢紊乱以及其他疾病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血糖的检测,可以评估人体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疾病。

2. 不同血糖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2.1 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指的是早餐后未进食的8小时内进行血糖检测。

临床上,空腹血糖是最常用的血糖检测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5.6 mmol/L之间。

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明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

2.2 餐后血糖(PPG)餐后血糖指的是进食后2小时内进行血糖检测。

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不应超过7.8 mmol/L。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

2.3 随机血糖(RPG)随机血糖是在任意时间进行血糖检测,无需空腹或进食后特定时间。

临床上,随机血糖常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正常情况下,随机血糖应该在3.9-11.1 mmol/L之间。

2.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常被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在4.0-6.0%之间。

3. 血糖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在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中,通常会综合应用多个血糖检测指标,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4. 结论血糖检测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葡萄糖代谢紊乱以及其他疾病的发展和控制情况。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适当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指标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1. XXXX2. XXXX3. XXXX。

为什么总强调要测餐后血糖

为什么总强调要测餐后血糖

为什么总强调要测餐后血糖你的血糖控制达标吗?有些糖尿病患者只检测空腹血糖,从不查餐后血糖,还有人对餐后血糖高不以为然,认为餐后血糖高一点是正常的。

虽然餐后血糖一般都会比餐前血糖高一些,但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否则就属于异常情况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空腹血糖大致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由于忽略了餐后血糖的监测和管理,而让机体处于危险之中。

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是减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血糖控制应该全天候,不能仅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一样很重要。

更可以说,对于中国人群,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还重要。

中国特色的血糖异常糖尿病的血糖异常表现有多种,比如仅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或者空腹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情况。

相比西方人群来说,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比例更高,出现餐后高血糖的情况更为普遍。

离血糖控制达标就差一步检测血糖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而糖化血红蛋白值可反映近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

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3%时,餐后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的份额较高,治疗时要着重控制好餐后血糖;当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4%时,空腹血糖在总体血糖中所占份额较高,治疗时要着重控制空腹血糖。

有些人空腹血糖控制较好,但是糖化血红蛋白离控制目标总是差那么一点,究其原因便是餐后血糖值控制不理想拉了后腿。

慢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国外有一项大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尿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餐后血糖有关,而与空腹血糖关系不太明显。

餐后高血糖所带来的应激反应极大地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控制好餐后血糖是延缓一些慢性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有些通过空腹血糖检查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因为之前就存在糖耐量受损的情况,长期处于餐后高血糖状态,因此糖尿病诊断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心血管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不能仅关注空腹,餐后血糖一样也需要被关心。

血糖值餐后比空腹低,咋回事?

血糖值餐后比空腹低,咋回事?

血糖值餐后比空腹低,咋回事?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9期60岁的张叔是个“新手”糖友,不久前进行血糖检查,结果让张叔很费解。

原来,张叔的餐后血糖比空腹时还低一些,餐后2小时血糖6.5毫摩尔/升,而空腹血糖为7毫摩尔/升。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万根表示,一般而言,我们餐后的血糖会比空腹血糖(餐前)高,糖友也不例外,而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确实会出现这种异常,但糖友要管理好血糖,更需关注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否达标。

餐后1小时血糖达“峰值”李万根介绍,一般而言,对于普通的人群,在正常进食后血糖会升高,血糖的高峰值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会出现,之后血糖就会慢慢下降,这是因为血浆胰岛素水平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上升至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随后下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因此,正常人进餐后血糖虽然有升高,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种血糖的波动规律也适用于大多数糖友,只是糖友的血糖值在餐前或餐后会比正常人的水平高。

”李万根说,糖友要了解餐后的血糖值,应在餐后2小时左右测量最为“靠谱”,若餐后立即测量,就会造成血糖的虚高。

四诱因可导致血糖异常李万根表示,虽然大多数糖友的血糖变化规律也与常人一样,在餐后会明显升高然后回落,但如果餐后血糖低于空腹血糖,或是以下几种情况所导致,糖友也需重视。

?誅主食量不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

有些糖友过于严格地限制饮食,或主食吃得太少,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使得餐后血糖降得快。

其次,如果糖友有餐后运动的习惯,运动量过大可能也会导致血糖值的异常。

?誅Ⅱ型糖尿病“前期”或“早期”。

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或会出现空腹时低血糖不明显,但由于进食后诱发胰岛素分泌,而出现低血糖。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者分泌高峰推迟,导致餐后血糖过低。

?誅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用量过大。

有些糖友在测量血糖时服用了某些降糖药物或打过胰岛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作者:悦铃来源:《养生大世界》2010年第01期糖尿病人群很重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衡量血糖高低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然而在诊断糖尿病时这两个指标哪个重要?如何定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也是基础血糖),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血糖是指吃完饭后的血糖,临床上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

计算时间是从吃第一口饭时至饭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血糖的正常与否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空腹及餐后血糖皆为诊断糖尿病重要指标很多糖尿病病人到医院看医生时,会主动表达:“医生,我特意空着肚子来的,帮我测一下血糖。

”病人为排除糖尿病,也会常规化验一个空腹血糖。

这说明,现在随着糖尿病科普知识的普及,多数病人认识到,空腹血糖控制很重要。

其实,餐后血糖同样重要。

因为,只有晨起时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腹,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处于“饭后”状态,不但空腹血糖要控制好,餐后2小时血糖更要控制好。

我们知道,在高血糖状态下,器官泡在“糖水”里久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一般在患糖尿病五年之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血压等控制好坏有直接关系。

仅仅空腹血糖得到控制,而不注意餐后血糖达标,就意味着糖尿病病人的脏器大多数时间仍被糖水浸泡,仍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经年累月的高血糖,严重损害了体内的血管、神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足。

据统计,糖尿病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2~4倍,心肌梗塞增加10倍,脑中风增加3~4倍,肢体坏疽增加15倍,尿毒症增加17倍,双目失明增加25倍。

有资料显示,美国如今每年有80000多例因为糖尿病造成的脚趾、脚或腿的截肢手术,是造成患者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

针对糖尿病两项指标“相辅相成”如果“空腹血糖”的水平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也会相对升高。

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

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

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血糖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它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控制尤为关键。

本文将从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餐前餐后的血糖控制方法。

一、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血糖餐前的标准是指在进餐前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

而血糖餐后的标准是指在进餐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

对于正常人来说,血糖餐前应该在3.9-6.1mmol/L之间,而血糖餐后应该在小于7.8mmol/L之间。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餐前应该在4.4-7.0mmol/L之间,而血糖餐后应该在小于10.0mmol/L之间。

二、血糖餐前的控制方法1. 合理的进食时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进食时间应该固定,不要过于频繁或间隔过长。

一般来说,每天应该进食3次,每次进食的时间间隔应该在4-5小时之间。

2. 合理的饮食结构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

在进食前,应该先将食物切成小块,慢慢咀嚼,并且不要过度进食。

3. 控制进食量进食量过多会导致血糖餐前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进食量,不要过量进食。

在进食时,应该将食物量控制在饱腹感的70%左右。

三、血糖餐后的控制方法1. 合理的进食时间糖尿病患者应该在进食后2小时内测量血糖,如果血糖过高,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进食后应该避免马上进行剧烈的运动。

2. 合理的饮食结构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时应该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不要过量进食。

此外,可以在进食后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以帮助降低血糖。

3.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

在进食后2小时内,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进食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进食量、适当的运动等方法,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保护身体健康。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血糖的控制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正常的血糖水平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

因此,了解血糖的标准值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血糖的测量通常是在餐前和餐后进行的。

餐前血糖是指进食前的血糖水平,而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的血糖水平。

这两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一个人的糖尿病风险,以及检测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血糖的标准值一般是在3.9-6.1 mmol/L之间。

这是在空腹状态下测量的血糖水平,也就是没有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料的情况下进行的测量。

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标准值一般是在3.9-7.8 mmol/L之间。

这是在进食后两个小时进行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一个人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血糖的标准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和个体的情况,医生会制定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在餐前和餐后
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风险。

除了了解血糖的标准值,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影响血糖的因素。

饮食、运动、药物、情绪等因素都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

因此,
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量的运动和医生的指导来维持血
糖的稳定。

总之,了解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值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血糖监测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水平,减少糖尿病相关的风险。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标准

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标准

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标准1. 引言1.1 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重要性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健康的关键性影响上。

血糖水平的升降与人体代谢功能息息相关,一旦血糖水平异常,就可能导致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餐前血糖是指进食前的血糖水平,它能直接反映出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以及胰岛素对血糖的调控能力。

而餐后血糖则是指进食后的血糖水平,它反映了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

监测和控制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控制不仅可以预防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保持理想体重,是预防和控制血糖异常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保障身体健康。

血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及时监测和调节,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1.2 相关疾病与血糖控制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水平的控制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血糖水平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等。

相关研究表明,高血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长期不受控制的血糖水平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血糖过高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不仅高血糖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低血糖也同样不容忽视。

低血糖会引起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保持血糖平稳对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为了控制相关疾病的风险,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节。

个体化的血糖管理对于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建议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血糖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血糖控制,我们才能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

2. 正文2.1 什么是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衡量血糖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一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一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一个更重要?不少糖友在测量完空腹血糖后,经常疏于餐后血糖的测量,并有不少人认为餐后血糖不重要,测不测都无所谓,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血糖测量是糖友控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糖友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作为糖友控糖效果的标杆,可以知晓糖友控糖效果如何,从而做出最合理的方案调整。

首先,空腹血糖。

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的血糖值。

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与餐后血糖关系密切。

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预测作用。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正常值为3.89~6.1mmol/l。

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如果空腹抽血的时间太晚,所测的血糖值很难真实反映患者的治疗效果,其结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其次,餐后血糖。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有关。

监测餐后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另一方面,对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大多可以在正常范围。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以米面为主,所以餐后血糖更容易升高,对于糖友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测量餐后血糖也非常必要。

餐后血糖正常值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

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不管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者的血糖值都具有参考意义,并且只有两者测量值综合起来才能达到有效的参考价值,能更全面的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方便医生给糖友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针调整。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

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血糖是人体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血糖的测量通常分为餐前和餐后两种情况,不同的时间段对应着不同的标准值。

了解血糖餐前餐后标准值对于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血糖餐前的标准值。

血糖餐前是指进食前的血糖值,通常是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糖餐前标准值应该在3.9-6.1mmol/L之间。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餐前的标准值则应控制在4.0-7.0mmol/L之间。

血糖餐前的标准值是评价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的重要依据。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血糖餐后的标准值。

血糖餐后是指进食后一定时间内的血糖值,通常是在进食后1-2小时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糖餐后标准值应该在3.9-8.9mmol/L之间。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餐后的标准值则应控制在小于10.0mmol/L的范围内。

血糖餐后的标准值反映了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对于评价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来控制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值。

首先是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选择低GI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控制总热量摄入量,避免过度饮食。

其次是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最后是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值。

总之,了解血糖餐前餐后的标准值对于我们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我们可以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测血糖的最佳时间你知道吗?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时间点,激素、血糖等人体指数都会产生波动,从而影响诊断结果。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到这点,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检测血糖。

看看下面介绍的测血糖的最佳时间吧,希望能帮助到你!一、测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监测血糖的5个黄金时段。

1、空腹血糖主要反映在基础状态下,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时的血糖水平,适用于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的监测。

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0毫摩尔/升。

2、餐前血糖有别于晨起的空腹血糖,是指中餐和晚餐前的血糖测定,主要用于治疗中病情的监测。

3、餐后血糖指吃饭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对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有时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应注意,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到满2小时为止开始算。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4.4~7.8毫摩尔/升。

4、睡前血糖一般指21~22时的血糖值,是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依据。

5、夜间血糖其意义在于若早餐前血糖高,通过监测夜间血糖可以了解高血糖发生在夜间还是凌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否黎明现象等。

时间点可以是0点、2点、4点、6点的血糖。

二、测血糖最好不要在下午:糖尿病专家指出,首先注意检测糖尿病别在下午进行,下午检查糖尿病往往不准确,其检测率明显下降。

专家表示,可以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检查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血糖水平,以核实早晨与下午检查结果是否相同。

目前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血糖水平达到或超过7.0mmol/L即为糖尿病,但这主要依据经过一夜消化后,早晨从患者处得到的血液样品检查结果。

有研究结果发现,早晨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下午,早晨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在下午可能会被认为是健康人。

建议如果需要在下午做血糖检查,应把判断糖尿病血糖标准下降0.67mmol/L。

而测空腹血糖则是早上6至8时最准。

很多糖尿病人想当然地认为,我早上没吃饭,测出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其实,即使不吃早饭,8时后所测的空腹血糖也会有所偏差。

血糖:空腹PK餐后大揭底

血糖:空腹PK餐后大揭底

餐后 2小时血 糖
“ 后 2小 时血 糖 ” 餐 是指 从 吃第 一 口饭 开 始 计时 , 时后 准 时 采 血所 测 得 的血 糖 , 2小 其 正 常值 为 44~78 moL 如 果 是正 在 治疗 . .m l 。 / 的糖 尿病 人 ,查餐 后 2小 时血 糖 时要 和 平 时



原因的空腹血糖升高 ,患者应当适 当增加用 药剂 量 。 ② 晚间药 量过 大 , 加之 睡前 没有 加餐 , 使 得病 人 夜里 ( 其 是 凌晨 ) 尤 发生 低 血 糖 , 导致 随后 的空腹 血 糖反 跳性 升 高 ( 医学 上称 之为 “ 苏木 杰 现 象 ” 。对 这种 原 因的 空腹 血 糖 升 ) 高 ,患者应减少晚餐前 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 素剂量 , 睡前 适 当加餐 。 ③黎明现象 :午夜之后 ,体 内的生长激 素、 糖皮质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 , 其分 泌高 峰 一 般 出现 在 凌 晨 至 上 午 这段 时 间 , 由 此 导 致空腹 血 糖升 高 , 这就 是所 谓 的 “ 明现 黎 象” 。为 了与 “ 苏木 杰现 象 ” 鉴别 , 以给病人 可 分 别 测凌晨 3时及 早晨 空 腹 的血糖 ,如 果凌 晨 3时血 糖不 低 , 而清晨 空 腹血 糖 升高 , 为 则 “ 明现象 ”反 之 , 黎 ; 如果 凌晨 3时血 糖低 于正 常 ,而清晨 空 腹 血糖升 高 ,则 为 “ 苏木 杰现 象” 。对 于“ 明 现象 ” 黎 的糖 尿病 患 者 , 可采取 晚餐后 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和 / 或睡前皮下 注射 中 、 长效 胰 岛素 的办法 来解 决 。 专家提 醒: 空腹 血糖最 好在清 晨 6 0~ 测 : 0 8 0取 血 , 血前 不 用降 糖 药 、 : 0 采 不吃 早 餐 、 不 运动 。 果空 腹抽 血 的时间太 晚 , 测 的血糖 如 所 值 很 难真 实反 映 患者 的治疗 效 果 ,其结 果可 能偏 高或偏 低 。偏 高者 主要 见 于“ 明现 象 ” 黎 比较 明显 的糖 尿病 人 ,偏低 者 一般认 为 与空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大揭底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大揭底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大揭底作者:王建华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年第03期小编的话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的倾向,这是很不明智的。

事实上,后者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前者,甚至更加重要。

两者意义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空腹血糖严格地讲,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注意: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其正常值为3.9~6.1毫摩尔/升。

空腹血糖的意义表示患者在没有饮食负荷状态下的基础血糖水平。

可以间接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以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

可以反映患者前一天晚上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的血糖,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反应的干扰。

空腹血糖受其他因素干扰小,重复性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

为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即病情轻重)以及头天晚上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监测空腹血糖。

引起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晚间药量不足或进食过多,导致晚餐后、睡前及次日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

对这种原因的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应当适当增加用药剂量。

晚间药量过大,加之睡前没有加餐,使得病人夜里(尤其是凌晨)发生低血糖,导致随后的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医学上称之为“苏木杰现象”)。

对这种原因的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应减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睡前适当加餐。

黎明现象:午夜之后,体内的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其分泌高峰一般出现在凌晨至上午这段时间,由此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这就是所谓的“黎明现象”。

为了与“苏木杰现象”鉴别,可以给病人分别测凌晨3时及早晨空腹的血糖,如果凌晨3时血糖不低,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则为“黎明现象”;反之,如果凌晨3时血糖低于正常,而清晨空腹血糖升高,则为“苏木杰现象”。

对于“黎明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晚餐后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或睡前皮下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办法来解决。

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重要?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重要?

促 尿 上 义I l 晗 1一 J A I N C E G O ~ N G L U E
的时间不是随意而定的, 也是有 血糖的时间最好在早上6 ~ 8 点, 餐后至次 日清晨做 检 测时空腹
8 ~ 1 4 / J ' , B - ' ] - , 超过 1 4 1 j \ H - , ] - 的状态
统计 资 料显 示 , 6 0 %以上
中国血 糖 监 测 的 “ 糖 友” 血糖 的检 测是不正确 什么 是 空 腹 血糖 和 餐 学 分 会 颁布 了 《 临床 应用指南 》( 以下简称 “ 指 的。 后 2小时血糖?
空腹 血糖 是 指 至 少8~ 1 0 南 ”) , 为血糖 监测 提 出了适用
小 时 未 进 任 何 食 物 而 测 得 的血
有些 “ 糖友” 认 为停 药 后 的血 糖 才是 真 实情 况 , 这是 错
性建 议 。测量 餐 前血 糖 ( 包 括 空腹 血 糖 ) 适 用于血 糖 水平 很
糖值 。 而吃过早饭 , 到午饭前胃
误的。 专家解 释说 , 检查血糖 的 目的是检查 药物对 糖尿 病 的控
糖跟糖 化 血 红蛋 白又有什 么关
系呢?糖 化 血 红蛋 白是 反 映抽 血前2 ~ 3 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 既
现, 在糖 尿病早 期 , 往 往表现 为
餐 后血 糖 升高 , 而空 腹 血糖 大
供依据。 但是, 且不 论 那 些 刚 起病 的 “ 新糖 ” 们, 即便 是很 多
动及病情加重。 有的 “ 糖 友 ”为了得 到理 想 结果而在检 查前一 天过分 节 食, 此 时所 测 的血糖 结果可 能
对血糖 的影 响 。 细读 指 南不 难
发现 , 除了上 述 提 及 的餐 前血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
佚名
【期刊名称】《医师在线》
【年(卷),期】2016(006)024
【摘要】全哥: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须经常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有的患者空腹血糖高而餐后血糖正常,有的则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高,还有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的情况。

请问,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读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两者都很重要。

空愎血糖是指隔夜禁食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值,其正常值为3.9~6.1mmol/L。

【总页数】1页(P47-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J], 王建华
2.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J], 王建华
3.怎样看待空腹血糖与负荷后(餐后)血糖的关系 [J], 钱荣立
4.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哪一个重要? [J], 周志鹏
5.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J], 史佳;周莹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哪个更严重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哪个更严重

我国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将近一半只是表 现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而 言特异性更强。当空腹血糖升高时,证明患者 的胰岛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病情 更加严重了。
PART 03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人体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3个月, 在红细胞死亡前,其中的糖化 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 变。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 映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尿病也是如此。早期 胰岛素的分泌迟缓,主 要表现餐后血糖升高, 而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 当胰岛功能进一步衰退 后,胰岛素分泌明显减 少,空腹血糖升高才会 逐渐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在空腹血糖 正常的人群中,可能餐 后血糖已经升高了。如 果只是检测空腹血糖而 不测餐后血糖,就会漏 诊一部分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严重?
PART 01
1、空腹血糖
指的是空腹8个小时 以上的血糖,既不受进 食的影响,还因为夜间 人们普遍处于休息状态, 也排除了体力活动、情 绪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数值比较稳定,特异 性比较强,空腹血糖高基 本上就是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人体的基础血糖值,反映的 是一夜不进食后的基础血糖状态。影响 空腹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储在肝脏的肝糖 元分解情况,而不是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更不是胰岛的储备功能。
当糖化血红蛋白为7.3%~8.4%时,空腹和餐 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 占50%;当糖化血红蛋白>8.5%时,空腹血 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 且随着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 蛋白的影响也会增大;当糖化血红蛋白< 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基 础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 于餐后血糖。
无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小时 血糖,都是“瞬间血糖”,容 易受进食及糖代谢相关因素的 影响,数值不稳定,不能反映 整体的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不弄清楚这件事,血糖可能白测了!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不弄清楚这件事,血糖可能白测了!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危险?不弄清楚这件事,血糖可能白测了!原创养生堂 BTV养生堂今天糖尿病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亿。

在糖友们去看糖尿病的时候,医生经常让糖友们监测血糖,这就包括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糖尿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不管哪个血糖水平升高都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但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没有做到对餐后血糖的监测。

其实糖友的餐后血糖非常容易飙升,就算空腹血糖控制的好好的,餐后血糖却高达十几毫摩尔每升的也大有人在。

如果长期不控制好餐后血糖,即使患糖尿病没多久,也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引发凶险的心梗、脑梗!餐后血糖是指餐后两个小时测量的血糖,正常的餐后血糖是不超过7.8mmol/L。

那么如何界定餐后两小时?从吃的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吗?空腹血糖高和餐后血糖高哪个危害更大?如何可以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呢?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做客今晚20点的养生堂微直播,为大家解答关于餐后血糖的相关知识,并在线解答网友提问。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主食为主,也就是说碳水化合物在饮食中所占比重很大,比如我们常吃的面条、米饭等。

这种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较高。

餐后血糖的超标会直接增加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而且即使对于糖前期的人群来说,如果这个指标过高,变成糖尿病的速度也会更快,甚至在糖前期的阶段就可能直接发生心梗!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表研究文章指出: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即使糖尿病前期的人,餐后高血糖也已经开始危害心血管。

在中国,餐后高血糖的人数更庞大。

母义明教授曾经在《养生堂》节目中分享过两个病例:两个同样是确诊了糖尿病的患者,一位糖龄三十年,但餐后血糖控制得很好,他总是有意识地减少主食的摄入,心脏血管虽然有轻微硬化但堵塞并不严重;另一位患者虽然确诊糖尿病只有两年,但饮食中偏好主食,餐后血糖控制得很差,突然发作了心梗差点儿夺取生命!为什么主食对餐后的血糖影响特别大呢?餐后血糖超标为什么会损伤血管健康呢?您可以关注今晚20点的养生堂微直播,专家会详细讲解的哦~首先要控制好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作者:陆志
来源:《保健与生活》2010年第07期
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

在糖尿病的诊断中
首先,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如果有典型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临床表现,只要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大于1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只要空腹或餐后血糖证实达到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我国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人群比西方国家更加突出,因此,餐后血糖增高比空腹血糖增高更早出现。

中老年、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多发的人群,除了定期检查空腹血糖以外,还要注意定期检查餐后血糖。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都重要。

评价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坏,常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是国际金标准。

不同的国际糖尿病组织制定的血糖达标值有差异,如美国糖尿病协会把糖化血红蛋白定为小于7%为达标,而更多的糖尿病组织包括中国糖尿病学会把糖化血红蛋白定为小于6.5%为达标,老年人可小于7%。

要达到这样的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必须全面控制才可以。

研究发现,HbA1c在7.3%~8.4%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是相同的;当HbA1c大于8.4%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影响大于餐后血糖;当HbA1c小于7.3%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

要使血糖控制达标,必须同时注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