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试题 (全)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试题 (全)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指导一、名词解释1、职位(position)2、工作(job)3、职业(occupation)4、生涯(occupation)1、职位(position):职位即岗位(position),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

简单地讲,职位是指企业的某个员工需要完成的一个或一组任务。

职位由三要素构成:(1)职务。

是指规定承担的工作任务,或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从事的明确的工作行为。

(2)职权。

是指依法或企业的规定所赋予职位的相应权利,以提供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保障。

(3)责任。

是指承担一定职务的员工,对其工作标准与要求的同意或承诺。

2、工作(job):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

主要是指劳动。

生产是可工作:是在长时间内,做着重复的一系列动作(例:车间的工人,流水线上的作业人员等),做重复的一系列事情(例:以业务员来说下,讲的都是一些重复的知识,只不过人或对象换了一下)。

通过工作来产生价值。

3、职业(occupation):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公式:职业=行业+职能。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

4、生涯(occupation):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生涯特征:(1)方向性:它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

(2)时间性:生涯的发展是一生当中连续不断的过程。

(3)空间性:生涯是以事业的角色为主轴,也包括了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角色。

(4)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5)现象性: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6)主动性: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10052复习资料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1。

安妮.罗伊的理论认为,用12个因素来解释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过程,其中只有什么因素是唯一其他全部的11个因素的一般因素:S因素2。

在其理论中预见到第三部门的发展将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是:里夫金3.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文化管理4.经济学家萨。

莱维坦和克利福德。

约翰逊认为产生与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的是:工作5.琼斯认为,个人必须认识到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为获得报酬而付出劳动的什么行为:经济交换6.思考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方法的提出时间是:1991年7.改变或重述反映在一个句子或陈述中的元认知或思维的过程被称为:重构8.CASVE循环中的E指的是:执行9.基于态度和组织偏见而造成的人为障碍了合格的女性进入中级或高级管理阶层的现象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10。

由两个人来分担,除了常规性的工作以外,另一种相对普遍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是:工作共享11.生涯决策中改善我们的自我知识需要做到:知道怎样提高自我认识的质量,确保对自己的积极态度,排除消极干扰12。

非大学的培训方式有哪些方式: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军事培训,学徒,先前工作学分13:休闲与其他职业和教育活动相比,可以是:馈赠的,补充的,补偿的14.符号分析服务的职业例子有:律师,公关人员,会计师,顾问,音乐家15.罗恩。

阿什肯纳斯等人确定了对组织效率形成障碍的界限有:纵向边界,横向边界,外部边界,地理边界16。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费兰克。

柏森斯在其著作选择一份职业中详细地论述了生涯选择的三阶段理论。

17。

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认为社会型类型的人拥有社交技能;热衷于社会关系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18。

布利斯认为教育、工作和退休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或组成部分。

19.在数据收集方面,自发型和风格的人倾向于对人和事件做出整体反映.20。

在元认知中,有三种特别重要的技能,它们是自我对话、自我察觉、控制和监督. 2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各章复习要点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各章复习要点

第1章单项选择职业划分的基础和依据是()。

A.社会进步 B.社会分工 C.社会发展 D.社会产生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一般企业中对职位层级的划分?()A.高层管理者B.操作者 C.中层管理者D.临时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的三大基本特征的是()A.社会特征B.组织特征C.经济特征D.专业特征按照具体职业所含权利、财富、声望的差别,对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进行纵向排序和分类的是()。

A.职业分层 B.职业分类 C.职业声望 D.职业规划下列选项中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主观反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偏见的是()。

A.职业分层B.职业分类C.职业声望D.职业规划职业生涯的概念始于20世纪()年代。

A.40年代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下列不属于格林豪斯总结的传统职业生涯观特征的是()。

A.稳定B.进步 C.科学D.专业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不包括()。

A.政府B.社会 C.组织 D.个人在世界范围首次运用“职业指导”这一专门学术用于的专著是()。

A.《职业动力学》B.《职业生涯管理》C.《管理新职业者》D.《选择一个职业》职业生涯管理正式研究的标志是()A.帕森斯出版《选择一个职业》 B.帕森斯成立地方局C.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成立D.施恩出版《职业动力学》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的兴起,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丰富和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A.心理咨询B.心理测量 C.行为分析 D.数据统计金兹伯格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包括()A.觉醒期B.幻想期 C.尝试期 D.现实期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最早由()于1994年提出。

A.冯卓塞克B.贝克C.亚瑟 D.豪尔霍兰德将人格类型分为现实型、企业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和()等6种类型。

A.传统型B.市场型C.激进型 D.理性型萨柏的理论着重从()角度来考虑职业的发展。

A.组织职业管理 B.个体职业发展C.人力资源管理 D.个体生命周期一个趋向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人不会表现出以下()特征。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本概念:职业与职业生涯一、职业1.职业的含义职业的概念比较宽泛,美国学者迈克尔·曼主编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认为:职业是作为具有自我利益的职业群体在分工中力图保护和维持其垄断领域而予以运用的工具。

我国学者张再生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职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了职业概念的内涵。

他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是己经成为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相关的人群关系和社会关系,或者说己成为模式的工作关系的结合。

它同权力和利益紧密相连,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职业的三个最重要的特征:经济特征社会特征技术特征职业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P5)2.职业的分层和分类职业分层是以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标准职业分类实质是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影响职业声望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的素质要求3.职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变化决定和制约着职业的发展和变化4、未来职业变化的趋势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传统职业种类消亡和迁移方兴未艾终身依附一个组织的固定职业不断消减,独立的、不依赖于任何组织的自由职业不断产生二、职业生涯1、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遵循一定道路(或途径)所从事工作的历程,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价值、愿望等的综合。

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内在特征是价值观念、态度、需要、气质、能力、性格等。

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客观外在特征是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工作行为。

2、职业生涯的性质1).独特性。

2).发展性。

3).阶段性。

4).终生性。

5).整合性。

6).互动性。

3、职业生涯在人生中的作用1).职业生涯在人生中占有重要的时间比例。

2).职业生涯是人生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

3).职业生涯成功是人生成功的核心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一、填空题1.围绕职业,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

3.中职生面对着两类职业群他们:横向职业群和纵向职业群。

4.职业素质的灵魂是思想道德素质,它的重点是敬业和诚信。

5.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 ,相反则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

6.职业能力由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成。

7.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

8.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第一个指向明确,并以此调整个性,提升素质的目标,具有特殊意义。

9.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飞跃。

10.定期自我检查规划落实的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职业的是( A )。

A.小王从农村来到城市,通过劳动服务公司介绍,成为给居民住户做家政服务的小时工。

B.张老板开了个印刷厂,专门印制盗版书,牟取暴利。

C.刘某为一家旅游公司在街头发放、张贴小广告。

D.周某刻图章,做办证业务,什么证章都给刻,什么证都给办。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于( C )。

A.帮助你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B.帮助你更加充实地生活C.帮助你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D.帮助你不用太努力就可发展自己3.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业环境中,中职生的优势是( C )。

A.学历B.可塑性C.实践能力D.理论基础4.下列不属于职业生涯发展外部条件的是( D )。

A.家庭状况B.区域经济特点C.行业发展动向D.个性特点5.从下列四组中选出性格与职业搭配最合理的一组(B )。

A.张飞性格的人做办公室文员B.孙悟空性格的人做刑侦警察C.林黛玉性格的人做开拓市场专员D.武大郎性格的人做人事主管6.交往和沟通、合作、自我控制、抗挫折、谈判、组织和执行等多方面的能力统称为( D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考试大纲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概述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企业和员工对其相关职业生涯进行定位、设计、规划、实施、调整和反馈的整个体系管理过程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属性:员工的自我管理、组织的协助理解:职业选择理论与职业发展理论的基本知识职业选择理论:1.帕森斯的职业-人职匹配理论 2.佛隆的择业动机理论 3. 霍兰德的职业匹配理论 4.施恩的职业锚理论应用: 1.确定职业价值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

3.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5.处理好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的问题。

2.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处理好淡泊名利与追逐名利的关系。

2.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人们选择职业受职业效价和职业概率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为:择业动机(F)=f[职业效价(v)] X [职业概率(E)]外界因素:1.教育背景 2.社会环境 3.家庭因素个体因素:1.身心健康因素 2.性别因素 3.个人需求与心理动机(二)职业的概念(一般)识记: 1.职业的概念职业: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从事相对稳定、有经济收入、特定类别的社会劳动,这种劳动取决于社会分工,并要求劳动者主具备一定的生活素养和专业技能。

2.职业分层与职业分类的概念职业分层: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职业分类: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职业进行归纳和区分,以揭示各类职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职业的发展趋势:全球趋势:职业的全球化趋势表现在部分高层次职业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信息化趋势:信息化是指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发展过程,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息化等。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填空1.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2.人职匹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特长匹配。

3.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特长。

4.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三个: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5.职业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6.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通过对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品。

7.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

该理论主要代表是奇兰特的职业决策过程模式和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

8.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性,组织性,时间性,动态性。

10.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模式,从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看,主要分为义务本位模式、权利本位模式、权利-社会模式。

11.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自愿无边界和非自愿无边界。

12.职业规划目标组合有三种方法: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和全方位组合。

13.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有宝塔形知识结构和蜘蛛网行知识结构。

14.职业形象: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担任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所展示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外部表征,包括仪容(相貌,体形)、仪表(衣着服饰,气质修养)以及仪态(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

15.工作重新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工作轮换、工作扩展、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

P15416.职业选择决策:个人运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程。

17.个人职业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要素的开发与社会资本的开发。

18.自我要素的开发包括能力的开发、态度的开发和职业资本的开发。

19.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分为: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人际交往策略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职业生涯1

职业生涯1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型知识点1、CASVE循环中的C指的是沟通,S指的是综合,E指的是执行,V指的是评估,A指的是分析2、提出了生活/生涯彩虹理论的职业生涯理论家是舒伯3、经济学家萨.莱维坦和克利福德.约翰逊认为产生于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渴望的是工作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石油的使用5、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建职业局的6、决策制定综合阶段的两个层面是细化和具体化7、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区分的三大类工作是常规生产服务、符号分析服务和直接服务8、在CASVE循环的分析阶段所搜集的信息能够帮助你进入到综合阶段9、大学生寻找职业信息的理想环境中两个最好的信息来源地是生涯图书馆和学校生涯中心10、安妮.罗伊用12个因素来解释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过程,其中S因素是唯一影响其他全部因素的一般因素11、罗伯特.赖克在其理论中预见到第三部门的发展将有力于社会经济12、那些独立获得顾客并提供服务产品的自雇工作者是独立签约人13、改变或重述反映在一个句子或陈述中的元认知或思维的过程被称为重构14、在面试进行薪水协商时,西克尔斯建议大学生要求的薪水应该在平均数上下多少的范围内波动20%15、罗伯特.赖克把工作区分为常规生产服务、符号分析服务和直接服务16、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的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文化管理17、在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他指出知识社会的核心概念是受过教育的人18、基于态度和组织偏见而造成的人为障碍阻碍了合格的女性进入中级或高级管理阶层的现象称为玻璃天花板效应19、专业型组织文化强调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20、会计师、顾问、广告执行人属于符号分析服务类工作21、琼斯认为,个人必须认识到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为获得报酬而付出劳动的经济交换行为22、在美国有关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最好的出版物是《职业展望手册》23、思考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方法的提出时间是1991年24、由两个人来分担,除了全职性的常规工作以外,另一种相对普遍的可供选择的工作方式是工作共享25、肖恩分析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他的把组织的领导力描述为文化管理26、决男性职业生涯中的A型人格特征最早是由迈耶弗里德曼和雷罗斯曼提出来的27、由行为心理学家内森.阿兹林领导的工作小组创建的工作俱乐部诞生于1973年28、帕森斯1908年在波士顿创建职业局的29、斯蒂芬尼.阿莫把经济舱综合症状态描述为一系列与频繁出差有关的呼吸和神经肌肉问题130、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的有环保基金会、教师联合会、红十字会等31、朱迪和德埃米科把美国的老龄化看作是未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四大因素之一32、作为大学生,寻找职业信息的理想环境中两个最好的信息来源地是生涯图书馆和学校生涯中心33、生涯的定义是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的34、思考生涯发展的认知信息加工方法的提出时间是1991年35、无边界组织是另一种在工作中日益普遍的平面化、基于团队的组织结构。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重点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重点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P7内职业生涯,也可称为主观职业生涯,是指从业者个人主观感受的职业通路,即客观的外职业的主观方面。

外职业生涯,也称为客观职业生涯,是指经历的一种职业通路(由教育开始,经工作期,直至退休),它包括各个阶段、主要层面和等级、相应的地位。

2、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P8个人职业生涯管理,或称员工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指员工为了满足自己发展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在组织内外寻求职业自我完善的过程。

3、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成组织和个人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开发人的潜力的措施。

P84、职业生涯规划 P9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与个人把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职业在各个生命周期中的总体构想和规划安排。

5、组织承诺 P15组织承诺是指个体对组织的投入与认同程度,它包括个体对组织目标强烈的信念和接受、渴望为组织发挥作用、强烈的维持组织成员资格的欲望等层面。

、6、职业能力倾向,也称职业性向。

主要是指与个体成功地从事某种工作有关的能力因素,是一些对于不同职业的成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

P327、职业成熟度是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包括知识和态度成分。

P958、角色冲突是指因必须同时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角色而产生的压力,充当其中一种角色会使扮演其他角色变得更为困难。

P1009、现实冲击是指由新员工对其工作所怀有的期望与工作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新员工的心理冲击。

P11210、雇佣能力指的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

P11411、组织社会化是指个体为了适应其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价值观念,以有效融入组织的学习过程。

P11612、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考试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考试资料
(2)职业分类的根本特征: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组群性、时空性。
(3)第一产业主要包含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和建筑业,工业中包含采掘业、制造业等;第三产业是遍!和效劳业。
(4)职位是肯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
4.职业期望
(单项选择、名词、填空、名词解释)
★★
(1)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期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6)职业锚的功能:①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应②为员工设置可行有效的职业渠道③增长员工工作经验④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根底。
15.职业生涯决策理论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
★★
(1)职业生涯决策的理论常见的有标准化模型、描述性模型和标准性模型三种。
(2)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全部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
(3)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开展的五阶段理论:职业打算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职业打算阶段(O-18岁)
(4)施恩的职业生涯开展的九阶段理论。
(5)廖泉文的职业生涯开展二三三理论。
(6)“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输出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其中再适应阶段又可以分为: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
(2)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意义
①以既有的成绩为根底,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开掘自我潜能。
②可以使人们树立明确的职业开展目标与职业理想。
③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④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考试重点 复习重点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考试重点 复习重点

1.职业生涯,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它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

2.美国社会学家塞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业者的社会地位。

3.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4.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5.职业地位,由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6.影响职业声望的主要因素: (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职业功能; 3)任职者的素质要求。

7.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一职业的价值判断;职业期望,个人职业价值的直接反映。

8.职业分层和职业分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

职业分类是社会劳动分工的记录,是横向的社会职业类别划分;而职业分层是职业地位的反映,是纵向的社会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前者是以社会劳动分工为基础,后者则是以劳动者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为基础。

职业分类是以劳动过程的同一性或者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来划分的。

职业分层则以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标准。

9.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身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10.职业生涯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外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的前提。

11.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吧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12.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员工个人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p18 (1)帮助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2)鞭策个人努力工作; (3)有助于个人抓住重点; (4)引导个人发挥潜能; 5)评估目前的工作成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复习资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复习资料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及发展理论第一节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设定目标,并在人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计划和安排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

它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1.增进自我了解2.促进潜能开发3.适应社会需要4.实现个体价值(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1.自我评估2.外部环境分析3.生涯决策4.决策实施5.反馈修正第二节生涯发展理论一、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一)舒伯的生命/生涯彩虹理论核心:发展性的自我概念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五个阶段: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衰退期(65岁以后)2.纵贯上下彩虹:生活空间角色:孩子、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配偶、持家者、父母、退休者。

人生舞台: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二)金兹伯格的职业成熟度理论三个阶段:幻想期(11岁以前)、尝试期(1--17岁)、现实期(17岁以后)二、生涯选择理论(一)帕森斯的生涯选择理论《选择职业》一书中界定了职业选择的三个步骤:1.对自身的兴趣、技能、价值观、目标、背景和资源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估2.针对学校、业余培训、就业和各种职业,考察所有可供选择的机会3.鉴于前两个阶段所挖掘的信息,仔细推断何为最佳选择(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IP理论)盖瑞.彼得森、詹姆森.桑普森和罗伯特.里尔登合著《生涯发展和服务:一种认知的方法》八种假设:1.职业生涯选择以我们如何思考和感受为基础2.进行职业生涯选择是一种问题解决活动3.作为生涯问题解决者,我们的能力以我们了解什么和如何思考为基础4.生涯决策要求良好的记忆5.生涯决策要求有动机6.持续进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我们毕业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7.我们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思维的内容和我们的思维的方式8.我们职业生涯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对生涯决策和生涯问题解决了解的程度图1-2生涯的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1)金字塔的底部的两个部分合称为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1、将人的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生涯发展学家是:(舒伯)2、职业活动是以谋生为目的的。

劳动者在承担职业岗位职责并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索取报酬,获得收入,一方面,这是社会、企业及用人部门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和代价;另一方面,劳动者以此维持家庭生活,这是保持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这体现了职业的什么性质:(经济性)3、霍兰德提出了职业兴趣六种类型,其中愿意和事物打交道(工具、机械、设备),用手、工具、机器制造或修理东西。

愿意从事实物性的工作,喜欢户外活动或操作机器,而不喜欢在办公室工作。

属于何种类型:(现实型)4、对职业的描述,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职业具有维持社会运转,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功能)5、什么是外职业生涯,下面表述哪项正确:(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6、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性格)。

7、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组织环境因素不包括(社会文化)8、特质因素理论是由(帕森斯)提出的9、关于内、外职业生涯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内职业生涯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带动并制约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10、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11、下列(利益决策)不属于职业决策策略类型。

12、五WHAT法中(What are you? )是自我分析的过程。

13、下列(职业具有连续性)不属于职业的特征。

14、喜欢参加咨询、培训、教学和各种理解、帮助他人的活动。

具有与他人相处共事的能力。

爱好护士、教师、律师一类的职业,这一类人属于(社会型)15、终身学习的思想基于(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而产生的。

该思想提倡学习是一种(持续终身的活动)的活动。

学习是(个体的)的一种(自发的生活方式)是(多样化)(个性化的)的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已答填空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已答填空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3×5=15)1、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并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2、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管理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尽力满足管理者,员工,企业三者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

在现代企业中,个人最终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负责,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兴趣,价值等。

而且,还必须对职业选择有较深了解,以便制定目标,完善职业计划;管理者则必须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有关组织工作,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企业则必须提供自身的发展目标,政策,计划等,还必须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介,培训,发展等。

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时,职业生涯管理就会意义重大。

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从企业出发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

3、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二、填空题(20×1′=20′)1、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的定位。

2、政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定位的首要因素。

3、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经历,包括就业的形态、工作的经历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活动等。

4、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

5、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6、确立职业规划目标的SMART模式,是指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ime-based(时间限制)7、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包括:个性化特征、适时性特征、开放些特征。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

一、单选1、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

2、1925年,G.康茨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

3、自评法,即让被试者评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职业社会地位层级序列中的位置。

4、民意法,即让一群被测试者评价一系列职业。

5、指标法,即在“职业环境”,“职业功能”和“任职者素质”三项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中,分别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给这些指标一定的分值,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的总分值来评价某些职业的声望。

6、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

7、胜任原则,是指在选择职业时,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实在的评价,包括学识水平、职业技能、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特点等,是否符合职业要求,不能盲目攀比。

8、兴趣原则,即择己所爱原则。

兴趣与成功几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9、特长原则,择己所长原则。

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

10、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11、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实际上却普遍地存在着职业高低贵贱之分的认知,这种认识即是职业的社会评价。

12、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13、外职业生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14、传统职业路径是一种基于过去组织内员工的实际发展道路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模式。

15、行为职业路径是一种建立在对各个岗位上的行为需求分析基础上的职业发展路径设计。

16、双重职业路径主要是用来解决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技能,既不期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长期从事专业工作,又不希望随着职业的发展而离开自己的专业领域。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最新复习资料

10052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最新复习资料一、单选1.职业的伦理性特点:人们所从事的职业要符合社会的生产任务(社会分工),履行公民义务。

P62.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

P73.有关职业声望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期。

74.1925年,康次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职业声望的经常性调查,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惯例。

75.职业地位是有不同职业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资源所决定,但是它往往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P76.职业功能是该职业对国家的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意义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共同福利所担负的责任。

P77.职业声望的民意调查法。

让一批被调查者评价一系列职业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层级序列中的未知。

P78.职业声望的自我评价法是由被调查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价。

P79.职业声望的指标调查法,在影响职业声望的要素中选择一些代表性指标,并赋予其一定的权重,然后根据这些代表性指标的总分来评价某些职业的声望p710.职业期望,也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自己希望就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项之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

P711.职业分层是以职业角色为依据,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P812.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

P1213.内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透过提升自身素质与职业技能而获取的个人综合能力、社会地位及荣誉的总和,它是别人无法替代和窃取的人生财富。

P1314.外职业生涯是指在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经历的职业角色(职位)及获取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依赖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增长的。

P1315.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职业: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生涯: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从事的职业,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发展的见解和期望。

(P111)3.职业能力: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P170)4.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P72)5.职业资格: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6.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就是看一个人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决策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的。

二.简答题1.罗伊理论(需求取向理论)➢如果需求获得满足,就不会变成无意识的动力来源;➢如果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不能获得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将会消失而且不再发展;➢如果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未获得满足,将驱使人们去满足此类需求来维持生存,并间接地妨碍了高层次需求的发展;➢如果需求的满足受到延迟,就会无意识地驱动人们去满足这些需求,而且延迟其他的需要;➢个人心理能量的运作会影响个人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心理能量的方向又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早年所获得的挫折和满足的体验和经验对个人心理需求的发展会有重大影响。

2.帕森斯理论(职业选择理论)➢清楚地认识自己,包括态度、能力、兴趣、资源限制和其他特质,即探究个人特质。

➢了解不同种类工作的要求、成功的条件、利弊、补偿、机会和前途,即探索职业可能。

➢联系和平衡以上两点,真实推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匹配二者。

帕森斯认为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条件匹配 2.特长匹配3.马斯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推进)✧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底层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需要;其上是安全需要,即人需要一个安全的可预测的环境;再上一层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最终和尊重他人;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潜能实现,高峰体验等)4.职业成功法则(P158)◆积极心态◆积累知识◆培养技能◆发现优势◆控制弱点◆供需定位◆展开行动5.职业能力特征(P170)●应用性(职业性)。

最新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最新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1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2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34一、名词解释51.职业: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6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782.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910113.职业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12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134.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14155.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16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17186.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19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

20217.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22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2324258.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26279.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28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的过程。

293010.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31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323311.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343536二、填空1.构成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37382.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素质。

3.职业声望调查与评价的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3940414243三、简答1.职业选择的作用:4445(1)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46(2)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47劳动岗位48(3)职业选择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49(4)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50(5)通过职业选择,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社会效益51(6)通过职业选择,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22.职业选择的原则:5354(1)可行性的原则,55(2)胜任原则,(3)兴趣原则,5657(4)独立原则,58(5)特长原则,59(6)发展原则60613.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62(1)主体因素:个性,能力,价值取向63(2)客体因素: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家庭64654.职业选择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66(1)制定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67(2)职业决策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68(3)职业决策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69705.确定职业价值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71(1)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2)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7273(3)处理好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的问题74(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75(5)处理好淡泊与追逐名利的关系76776.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78(1)个人(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对个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79理)(2)家庭(3)组织80818283847.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的作用:85(1)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86(2)职业生涯管理能充分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标87(3)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88898.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作用:90(1)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91(2)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92(3)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9394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95(1)自我认识(2)自我规划: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9697(3)自我管理:明确需要进行的自我学习,提升准备和行动计划98(4)自我实现:反馈评估,修正完善9910010.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01(1)增强组织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实现二者同步发展102(2)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103(3)有利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10410511.教育背景对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106(1)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与被选择时,具有不同的能量(2)人们所接受教育专业,职业种类,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07108(3)人们所接受的不同等级教育,所学的不同科门类,所在的不同院校及其109接受的不同的教育思想,会带给受教育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人110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职业的选择与职业生涯的发展111112第二章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论113114一、名词解释1151.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匹配理论:指的是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116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也称“人—职匹配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管理知识铺垫。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管理知识铺垫。

★考核知识点:从职业发展对象的角度考察,职业生涯又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管理的开端,首先是要对员工有所了解。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管理的开端,首先是要对员工有所了解。

★考核知识点: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考核知识点:职业目标定位方法职业锚的概念。

★考核知识点:职业目标定位,职业生涯阶梯模式。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早期管理相关概念。

★考核知识点:个人组织化概念。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早期管理中个人组织化阶段的主要问题。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中期管理中职业“停滞期”相关概念。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后期概念。

★考核知识点:组织的继任管理。

★考核知识点:离职的含义。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经理人职业生涯管理步骤。

★考核知识点:目标分解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目标在时间上的组合。

★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目标在时间上的组合。

、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考核知识点: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考核知识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与职业中兴趣与职业的关系。

附2.2考核知识点解释: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某种职业需要的情绪表现就是职业兴趣。

职业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个人一生中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兴趣占主导地位,有时甚至比能力更重要。

人们能够积极地从事某方面的实践活动,是因为他们对这种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兴趣的引导下,即便是枯燥的工作,他也会忘我工作,并从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与此相反,如果从事的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在他们的心理上便是一种负担,结果只能因为没有兴趣而无精打采,致使工作业绩平平。

★考核知识点:气质与职业★考核知识点:职业目标定位方法一一职业锚的类型。

附2.4考核知识点解释:职业锚的类型有:(1)技术/职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自主/独立型职业锚(4)安全/稳定型职业锚(5)创造/创业型职业锚(6)服务型职业锚(7)挑战型职业锚(8)生活型职业锚★考核知识点:组织对职业锚的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1.职业: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3.职业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4.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5.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6.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

7.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8.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9.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的过程。

10.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11.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二、填空1.构成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2.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素质。

3.职业声望调查与评价的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三、简答1.职业选择的作用:(1)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2)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劳动岗位(3)职业选择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4)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5)通过职业选择,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社会效益(6)通过职业选择,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职业选择的原则:(1)可行性的原则,(2)胜任原则,(3)兴趣原则,(4)独立原则,(5)特长原则,(6)发展原则3.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个性,能力,价值取向(2)客体因素: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家庭4.职业选择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制定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2)职业决策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3)职业决策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5.确定职业价值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2)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3)处理好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的问题(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处理好淡泊与追逐名利的关系6.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1)个人(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对个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2)家庭(3)组织7.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的作用:(1)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2)职业生涯管理能充分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标(3)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8.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作用:(1)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2)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3)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1)自我认识(2)自我规划: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3)自我管理:明确需要进行的自我学习,提升准备和行动计划(4)自我实现:反馈评估,修正完善10.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增强组织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实现二者同步发展(2)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3)有利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11.教育背景对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1)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与被选择时,具有不同的能量(2)人们所接受教育专业,职业种类,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3)人们所接受的不同等级教育,所学的不同科门类,所在的不同院校及其接受的不同的教育思想,会带给受教育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职业的选择与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二章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匹配理论:指的是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也称“人—职匹配理论”。

2.职业效价:指择业者对某项职业价值的评价。

3.职业概率:是指择业者获得某项职业可能性的大小。

4.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二、填空1.人—职匹配的两种类型:条件匹配,特长匹配。

2.关于个人处理资料的三个策略系统:预测系统、价值系统、决策系统(其选择取向包括:期望取向、安全取向、逃避取向、综合取向)三、简答1.职业生涯决策的七个步骤(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模型):(1)个体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根据需要制定决策的目标(2)搜集与目标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调查可能的行动方案(3)根据所得的资料,预测各个可能的行动方案的成功几率及其结果(4)根据价值系统,评价结果是否满意(5)评估可能方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执行(6)若达成目标则终止决定,然后再等下一个决定额出现(7)若没有成功,则继续调查其他可行的办法2.决定职业概率的四个条件:(1)某项职业的需求量(2)择业者的竞争能力(3)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4)其他随机因素3.了解职业锚的概念需注意的问题:(1)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2)职业锚不是员工根据各种测试出来的能力、才干、动机、价值观,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能力、才干、动机、价值观,现实和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3)职业锚是员工自我发展过程中的能力、才干、动机、价值观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4)员工个人及其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4.职业锚的功能:(1)使组织获得正确的反馈(2)为员工设置可行有效的职业渠道(3)增长员工工作经验(4)为员工做好奠定中后期工作的基础5.职业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应用):(1)建立岗位说明书(2)建立多重职业生涯发展阶梯(3)了解员工的职业锚类型,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4)根据员工的职业锚,采取恰当的激励措施(5)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6)建立合理的人才内部流动制度,进行适时动态调整6.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的主要内容:求职者要想做出正确决策,选好自己的职业,迈好事业发展的第一步,主要是做好两人方面的工作:(1)要了解职业世界,对职业进行研究(2)要了解自己,要做好自我分析7.廖泉文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1)输入阶段(2)输出阶段(输出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其中在适应阶段又可分为: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3)淡出阶段第三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一、名词解释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2.无边界职业生涯:员工在不同的雇佣单位就业的职业生涯,或者是指超越单个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

3.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主要是指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4.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在充分认识自我,对生涯机会进行评估后,对职业发展方向做出的抉择。

5.职业目标组合:是将若干阶段性目标按照内在的相互关系组合起来,达成更为有利的可操作目标,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职业规划目标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措施。

二、填空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个体性特征、组织性特征、时间性特征、动态性特征3.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分类:自愿无边界、非自愿无边界。

4.自我分析的内容:个人分析、环境分析、关键问题分析。

5.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常见格式:表格式,条列式,复合式,论文格式。

三、简答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的作用:(1)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人确定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鞭策个人努力工作,走向成功(3)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抓住工作重点,增加成功的可能性(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引导个人集中精力在自己的优势上,更好的发挥潜能(5)个人职业生涯能够有效监督工作进展的情况,评估目标和工作成绩(6)职业生涯规则具有丰富人生的作用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组织的作用:(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保证组织未来人才的需要(2)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使组织留住优秀人才(3)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组织实现人员的高效配置,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支持(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使组织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管理的关系:(1)概念范畴不同(2)实施主体不同(3)实施手段不同(4)影响两者的因素不同4.无边界职业生涯的影响:(1)雇佣关系的变化①从制度层面上看,雇佣短期化和员工派遣制构成了雇佣关系调整的最直接的表现②隐藏在雇佣制度层面之下的是不同雇佣条件下心里契约的变化(2)职业生涯成功标准的变化(3)人力资源中介模式的迅速发展5.职业目标组合的方法:(1)时间组合:(并进组合、连续组合)(2)功能组合:(因果关系组合、互补作用组合)(3)全方位组合6.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策略:(1)一步到位型(2)多步趋近型(3)从业期待型7.自我分析的方法:1) 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2)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己3)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4) 通过自省来认识自我5)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 利用橱窗分析来认识自己7) 通过心里测试认知自我8.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行动方案要注意的要点:(1)可操作性(2)有助于实现职业目标(3)可以学习与未来职业目标相匹配的工作技能(4)有助于了解职业,岗位,职场与社会第四章个人职业生涯开发一、名词解释1.职业生涯开发:是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等手段来改善当前或未来工作绩效,发展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职业能力的过程。

2.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是指为获得或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各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努力。

3.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目标:指个人通过职业生涯开发后最终实现的职业结果或者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