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名词解释最终)知识分享
2013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
![2013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5ce8cf19e8b8f67c1cb9fa.png)
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1.职业(P4,名词解释):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的特性(P3,简答、多选、单选):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3.职业分层(P4,名词解释、填空、单选):是以职业角色为依据,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层次排序。
4.职业分类(P5,名词解释、填空):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5.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P5,简答、单选、多选):产业性、行业性、职位性、组群性、时空性。
6.职业分类的重要意义(P6,论述):首先,同一性质的工作,往往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把性质相同的职业归为一类,有助于国家对职工队伍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要求,采取相应的录用、调配、考核、培训、奖惩等管理方法,使管理更具针对性。
其次,职业分类给各个职业分别确定了工作责任以及履行职责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这就为岗位责任制提供了依据。
再次,职业分类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职业结构和职工配制体系。
最后,职业分类是对职工进行考核和智力开发的重要依据。
考核就是要考查职工能否胜任他所承担的职业工作,考查他是否完成了他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这就需要制定出考查标准,对各个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质量、数量提出要求,而这些都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才能加以规定的。
职业分类中规定的各个职业岗位的责任和工作人员的从业条件,不仅是考核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培训的重要依据。
7.职业声望(P6,单选):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
8.(P6,单选)1925年,G.康茨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调查。
9.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P6,简答、多选、单选):1)职业环境:包括职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是任职者所能获得的工作条件与社会经济权利的总和。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名词解释(精选10篇)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名词解释(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f765c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0.png)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名词解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规划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方向的过程。
以下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相关名词解释。
1. 职业生涯:指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历经的各个职场阶段和经历,包括工作经验、职业发展、职业成就、心态阶段等。
2.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规划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方向的过程。
3.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工具,通过对个人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战略。
4. 职业目标:指个人在规划职业生涯过程中所确定的短期或长期的个人职业目标,根据个人兴趣、能力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5.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是指对所选择的职业行业进行研究,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情况、所需技能和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6.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身优劣势、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和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认知,帮助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7. 职业导师:职业导师是指帮助个人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专业人士,他们会为个人提供咨询、建议以及职业发展的指导。
8. 职业环境:职业环境是指个人所在的职场、行业以及职业圈等,包括工作场所、工作文化、专业组织、社交网络等方面的因素。
9.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个人在职场中所需要具备的一些能力和素质,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10. 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扩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提高个人竞争力,实现职业目标和增进职业满意度的过程。
以上是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些相关名词的解释,通过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帮助个人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并实现自身职业目标和增进职业满意度。
【06】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四章
![【06】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f9107fbceb19e8b9f6ba2d.png)
第四章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思维导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自考)10052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尚德机构 人力资源教研组 出品主讲老师:小岩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第一节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概述第二节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实施第三节 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选择职业生涯开发【名解】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等手段来改善当前或未来工作绩效,发展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职业能力的过程。
个人职业生涯开发【名词解释】是指为了获得或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各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努力。
职业生涯诊断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的相关概念【名词解释、单选】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职业锚个人职业生涯阶段职业生涯诊断【名词解释】是指个人将理想与实际相结合,运用SWOT分析框架详细分析并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和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职业生涯诊断包含内容1.个人:健康情况、个人知识技能水平、目前财富状况、社会阶层定位、家庭关系与生活品质;2.环境:公司与行业状况、人际关系;3.目前职业生涯状况。
职业性向(霍兰德)职业兴趣是人格的体现,个体职业的选择受人格和兴趣的影响。
职业性向理论把所有职业归为六种类型1.现实性向2.研究性向3.社会性向4.常规性向5.企业性向6.艺术性向(职业性向的相似性或相容性)职业锚(E.H.施恩)实际就是个人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形成的,与自己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相匹配的一种职业定位。
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1.首次提出“职业锚”定义是1978年E.H.施恩《职业动力论》(中文译名《职业的有效管理》)2.施恩将个人职业锚分八种: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52234a0740be1e650e9a9e.png)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一、名词解释1.职业: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3.职业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4.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是职业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5.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种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6.职业价值观: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
7.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
8.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9.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的过程。
10.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11.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二、填空1.构成职业选择的因素: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2.决定职业声望高低的主要因素:职业环境、职业功能、任职者素质。
3.职业声望调查与评价的主要方法:自评法、民意法、指标法。
三、简答1.职业选择的作用:(1)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2)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人和劳动岗位的较好结合,使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劳动岗位(3)职业选择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与实现(4)通过职业选择,有利于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5)通过职业选择,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社会效益(6)通过职业选择,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职业选择的原则:(1)可行性的原则,(2)胜任原则,(3)兴趣原则,(4)独立原则,(5)特长原则,(6)发展原则3.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1)主体因素:个性,能力,价值取向(2)客体因素: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家庭4.职业选择决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1)制定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2)职业决策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3)职业决策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5.确定职业价值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金钱的关系(2)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与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关系(3)处理好职业价值观的排序与取舍的问题(4)处理好职业价值观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处理好淡泊与追逐名利的关系6.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1)个人(作为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对个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2)家庭(3)组织7.职业生涯管理对组织的作用:(1)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首要问题(2)职业生涯管理能充分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标(3)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8.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作用:(1)可以增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2)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3)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1)自我认识(2)自我规划: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3)自我管理:明确需要进行的自我学习,提升准备和行动计划(4)自我实现:反馈评估,修正完善10.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增强组织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实现二者同步发展(2)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能力和绩效,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3)有利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11.教育背景对职业选择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1)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与被选择时,具有不同的能量(2)人们所接受教育专业,职业种类,对于其职业生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3)人们所接受的不同等级教育,所学的不同科门类,所在的不同院校及其接受的不同的教育思想,会带给受教育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与意识形态,从而使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职业的选择与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二章职业生涯管理的主要理论一、名词解释1.帕森斯的人格特性—职业匹配理论:指的是人们依据人格特性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对应因素的职业的理论,也称“人—职匹配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名词解释
![职业生涯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40438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c.png)
职业生涯管理名词解释职业生涯管理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计划、策略和行动,以达到职业目标、获得职业满足和成功的管理过程。
下面是一些与职业生涯管理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
1. 职业规划:指个人根据自身情况和目标,制定长期和短期的职业发展计划,并不断进行评估、调整和执行的过程。
职业规划强调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并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来提高职业成功的可能性。
2. SWOT分析: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首字母缩写。
在职业生涯管理中,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个人内外部因素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会和应对威胁,制定合适的职业发展策略。
3. 职业目标:指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希望达到的具体成就或发展方向。
职业目标可以是长期的,如成为某个职位的专家或领导者,也可以是短期的,如获得某项专业证书或参加某个项目。
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有助于个人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为实现目标制定相应计划。
4. 职业满意度:指个体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满意程度。
职业满意度是一个主观的评价,受到个人期望、工作环境、薪酬和发展机会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理想情况下,个人的职业满意度应该与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观一致。
5. 职业转型: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转换到不同职业或行业的过程。
职业转型可以是自愿的,如个人主动选择追求新的职业机会,也可以是被动的,如由于技术变革或公司调整导致工作岗位消失而需要寻找新的职业出路。
职业转型需要个人具备适应变化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6. 职业网络:指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和资源网络。
职业网络包括同事、上司、下属以及其他行业专业人士等,可以提供信息、支持和职业机会。
积极主动地发展和维护职业网络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多好处。
7. 导师:指在职业生涯中给予指导和支持的有经验的人。
导师通常是在同一领域或行业中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可以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分享经验和帮助个人解决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点知识分享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点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d940db4192e45361166f54f.png)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点1.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借此,可以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最新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已经包括了人生规划的概念,即包括工作、学习、休闲、爱和家庭四大块。
2. 职业生涯规划类型职业生涯规划,分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和组织职业规划(设计)两个方面。
在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个人职业规划更为重要,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的长短来分类,可分为人生规划、长期职业规划、中期职业规划与短期职业规划四种类型,具体见下表: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设计。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类型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以及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维度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把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分为两种类型:⑴远期规划远期规划是指规划年限在5年以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
对职业生涯进行远期的规划,能够使大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保持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使总体目标(比如说最终希望成为某上市公司的董事)更容易循序渐进地达成和实现,进而产生最大的职业动力。
大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进行这种远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自己为达到各个阶段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⑵近期规划近期规划是规划时间年限与大学生涯年限基本符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短期规划和中期规划,这种规划一般在5年以内。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名词解释及填空题汇总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名词解释及填空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35b5ce7375a417866f8fe3.png)
高频知识点汇总(填空及名词解释)本资料以题目考察的形式分章节汇总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及部分选择高频考点,大家先试炼检验、再查漏补缺第一章1.名词解释:职业答案: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职业期望解析: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3.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____答案:职业分层解析: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4.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答案:职业分类解析:本题考查职业分类的含义,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
破题关键点:“分成”、“归纳”、“类别系统”。
5.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被称为_________答案:职业机会解析: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求职者要把握自己拟选择职业的市场性质和人才的供需状况,制定正确的择业策略。
6.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称为____答案:职业选择7.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称为______答案:职业生涯解析: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8.职业生涯规划答案: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3ddf1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4.png)
《职业生涯规划》复习一、填空题1.围绕职业,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准备阶段、从业阶段、从业回顾阶段。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和职业性。
3.中职生面对着两类职业群他们:横向职业群和纵向职业群。
4.职业素质的灵魂是思想道德素质,它的重点是敬业和诚信。
5.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他在工作中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 ,相反则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
6.职业能力由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成。
7.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
8.近期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是职业生涯发展中第一个指向明确,并以此调整个性,提升素质的目标,具有特殊意义。
9.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飞跃。
10.定期自我检查规划落实的情况,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职业的是( A )。
A.小王从农村来到城市,通过劳动服务公司介绍,成为给居民住户做家政服务的小时工。
B.张老板开了个印刷厂,专门印制盗版书,牟取暴利。
C.刘某为一家旅游公司在街头发放、张贴小广告。
D.周某刻图章,做办证业务,什么证章都给刻,什么证都给办。
2.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于( C )。
A.帮助你最终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B.帮助你更加充实地生活C.帮助你扬长补短地发展自己D.帮助你不用太努力就可发展自己3.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业环境中,中职生的优势是( C )。
A.学历B.可塑性C.实践能力D.理论基础4.下列不属于职业生涯发展外部条件的是( D )。
A.家庭状况B.区域经济特点C.行业发展动向D.个性特点5.从下列四组中选出性格与职业搭配最合理的一组(B )。
A.张飞性格的人做办公室文员B.孙悟空性格的人做刑侦警察C.林黛玉性格的人做开拓市场专员D.武大郎性格的人做人事主管6.交往和沟通、合作、自我控制、抗挫折、谈判、组织和执行等多方面的能力统称为( D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管理-做自己职业生涯的管理者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我管理-做自己职业生涯的管理者](https://img.taocdn.com/s3/m/81d404e53968011ca20091b9.png)
课题3 压力管理
6.3.1 压力的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
从心理学上看,压力 是由于事物和责任超 出个人应对的能力范 围。
从生理学上看
从生理学上看,是身体 的疲惫和受折磨程度, 当某种情境所需的能量 多于可用的能量时就会 产生。
课题3 压力管理
6.3.1 压力的概念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握得好就会成为成功的动力,激励 人生的进步,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那些对未来的忧虑、对 不同的情境下产生的心理压力等,常常有着潜在的深刻后果。
课题2 时间管理
6.2.3 时间管理的方法
2.运用“二八法则”高效利用时间
“二八法则”又称帕累托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 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研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 的人手里,这就是“二八法”。“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 衡性,最初只限定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
6.1.1 自我管理的含义
“自我管理”这个概念源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 荣誉教授弗雷德里克·康菲尔所提倡的“自我调整”。
自我监察
自我评估
自我强化
课题1 自我管理能力
6.1.1 自我管理的含义
自我管理又称为自我控制,注重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教导及约束 的力量,即行为的制约是通过内控的力量(自己),而非传统的 外控力量(教师、家长)来实现的。
课题2 时间管理
6.2.3 时间管理的方法
1.利用时间“四象限”法确定事情的优先顺序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 完成一件事。但却又常常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 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 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 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一个好 的方法是建立预约。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 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ef46ed50e2524de4187e2d.png)
职业生涯管理复习资料填空1.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2.人职匹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条件匹配;特长匹配。
3.人们在择业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职业价值观,个人兴趣,特长。
4.构成职业选择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有三个:职业能力;职业意向;职业岗位。
5.职业资本主要包括:职业行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6.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ictor H.Vroom)通过对行为的研究认为,个体行为动机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动机强度与效价及期望值成正品。
7.标准化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在选择时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原则。
该理论主要代表是奇兰特的职业决策过程模式和克朗伯兹的社会学习论。
8.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9.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性,组织性,时间性,动态性。
10.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模式,从个人与组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地位看,主要分为义务本位模式、权利本位模式、权利-社会模式。
11.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自愿无边界和非自愿无边界。
12.职业规划目标组合有三种方法: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和全方位组合。
13.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有宝塔形知识结构和蜘蛛网行知识结构。
14.职业形象: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担任职业角色的过程中所展示和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外部表征,包括仪容(相貌,体形)、仪表(衣着服饰,气质修养)以及仪态(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
15.工作重新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工作轮换、工作扩展、弹性工时和工作项目化。
P15416.职业选择决策:个人运用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和处理,完成职业选择的过程。
17.个人职业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要素的开发与社会资本的开发。
18.自我要素的开发包括能力的开发、态度的开发和职业资本的开发。
19.个人职业生涯开发策略分为:工作策略、学习与培训策略、人际交往策略和工作-家庭平衡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132b1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3.png)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知识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选择的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是每个人必须重视和认真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职场中,职业生涯规划是绩效考核、薪资升迁、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在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1. 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指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以及市场需求,在职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定位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可能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计划,让自己成为未来市场的需求能力型人才。
2. 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管理的关键,它包括目标的设定、职业路径的选择、自我评估、行动计划的制定、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
职业规划能够使个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通过实践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
3. 职业发展职业发展是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实现职业生涯的快速发展。
职业发展需要耐心和努力,需要在未来市场上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好更多的准备。
4.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以正确的态度、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为基础的职业修养。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功的保障。
在职场中,应该注重已经掌握的职业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自己的职业形象和声誉。
5. 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主要指在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随着职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职场竞争的加剧,职业技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
不断精进并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
6. 职场关系管理职场关系管理是指在职场中与同事、领导、下属等人的关系处理。
对于每个人来说,职场关系的管理也是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已答填空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已答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da0eda453610661fd9f4e8.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3×5=15)1、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并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2、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管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管理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帮助其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系列活动。
职业生涯管理应看作是尽力满足管理者,员工,企业三者需要的一个动态过程。
在现代企业中,个人最终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负责,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兴趣,价值等。
而且,还必须对职业选择有较深了解,以便制定目标,完善职业计划;管理者则必须鼓励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在进行个人工作反馈时提供帮助,并提供员工感兴趣的有关组织工作,职业发展机会等信息;企业则必须提供自身的发展目标,政策,计划等,还必须帮助员工做好自我评介,培训,发展等。
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时,职业生涯管理就会意义重大。
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从企业出发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发展。
3、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二、填空题(20×1′=20′)1、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的定位。
2、政策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定位的首要因素。
3、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经历,包括就业的形态、工作的经历以及与职业相关的活动等。
4、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
5、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6、确立职业规划目标的SMART模式,是指specific(明确)、(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行)、(Realistic)切实,以及time-based(时间限制)7、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包括:个性化特征、适时性特征、开放些特征。
职业生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职业生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e3bfa4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6.png)
职业生涯管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4’*5=20’)1、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相对稳定、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
(P3)2、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体历程。
(P6)3、外职业生涯:也称为客观职业生涯,是指经历的一种职业通路,它包括各个阶段、主要层面和等级、相应的地位。
(P7)4、内职业生涯:也称为主观职业生涯,是指从业者个人主观感受的职业通路,及客观的外职业的主观方面.(P7)5、职业生涯发展:通过一系列阶段,使人取得不断进步的持续过程,而每个阶段的特点都在于具有独特的焦点问题和个人与组织需要解决的任务等.(P9)6、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与个人把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对决定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职业在各个生命周期中的总体构想和规划安排。
(P9)7、组织承诺:个体对组织的投入与认同程度,它包括个体对组织目标强烈的信念和接受、渴望为组织发挥作用、强烈的维持组织成员资格的欲望等层面。
(P15)8、职业性向:也称职业能力倾向,是指与个体成功地从事某种工作有关的能力因素,是一些对于不同职业的成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P32) 9、职业成熟度: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包括知识和态度成分。
(P95)10、职业周期:一个人为了个人及家庭生存,进行工作,从事一种职业直至退出工作领域的这一生命活动过程.(P99)11、角色冲突理论:是指因必须同时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角色而产生的压力,充当其中一种角色会使扮演其他角色变得更为困难。
(P100)12、现实震动:也称现实冲击,是指新员工对其工作所怀有的期望与工作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新员工的心理冲击。
(P112)13、雇用能力:是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
(P114)14、组织社会化:个体为了适应其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价值观念,以有效融入组织的学习过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1章 基本知识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1章 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76c086b307e87100f6961e.png)
h
23
职业生涯成功评价体系表
评价方式 评价者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本人
1.自己的才能是否充分施展;2.对自己在 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中所做的贡献是否 满意;3.对自己的职称、职务、工资待 遇等方面的变化是否满意;4.对处理职 业生涯发展与其他人生活动的关系的结 果是否满意。
根据个人的 价值观念及 个人的知识、 水平、能力
家庭评价 父母、配 偶、子女 等家庭成 员
1.是否能够理解和肯定;2.是否能够给予 根据家庭文
支持和帮助。
化
企业评价 上级、平
或
级、下级
社会评价 或
社会公众
1.是否有下级、平级同事的赞赏;2.是否 有上级的肯定和表彰;3.是否有职称、 职务的晋升或相同职务责权利范围的扩 大;4.是否有工资待遇的提高。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进步的标志。随着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职业的数量、种 类、结构、要求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迁。
职业的特征:经济特征 、社会特征、技术特征
h
10
二、职业的分层与分类
所谓职业分层,就是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 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排位。它以人 们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为标准,为社 会公众所认可。
h
21
4、职业生涯规划的目和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 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 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 进一步详细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 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 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其意义可以归纳为以 下几点: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分享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2e3ea35767f5acfa0c7cd74.png)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满怀自信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勇敢超越自己,超越梦想,取得成功。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与初中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学习特定的专业,我现在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为了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对自己进行以下自我认识及相关的职业规划:一、自我认识(一)兴趣类型1、喜欢工具、器具或数字等事物打交道的人,适合的职业有制图员、修理工、裁缝、木匠、建筑工、出纳员、记帐员、会计等。
2、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人,适合从事销售、采访、信息交流等职业,如记者、营业员、服务员、推销员等。
3、喜欢有规律地工作或在预先安排的程序下做细致工作的人,适合的职业有邮件分类员、图书管理员、办公室职员、档案管理员、打字员、统计员等。
4、喜欢帮助别人的人,适合从事社会福利和助人工作,如医生、律师、护士、咨询人等。
5、喜欢从大局着眼,做一些有计划、规划的人,适合做行政、组织工作,如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等。
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的人,适合从事心理咨询师、政工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工作。
7、喜欢分析、推理、测试之类的活动,善于理论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获得新发现的人,适合的职业有生物、化学、物理、工程方面的研究人员等。
8、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适合从事一些能发挥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9、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各种机械、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的人,适合从事操纵机器的技术工作,如机床工、驾驶员、飞行员等。
10、喜欢制作工作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希望很快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从完成的作品中得到自我满足的人,适合从事一些具体的工作,如厨师、园林工、理发师、美容师、室内装饰工、畜牧养殖等。
总结:通过以上一些测评结果分析,首先,我喜欢有规律的学习和工作,或在预先安排的做细致工作的人,适合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特征(有规律、细致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简答题最终)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简答题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d8a9122f647d27284b73512c.png)
职业自我观由三部分组成:1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自省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
组织在个人成就期的行为:1提供具有充分挑战性和相应职责的工作2进行持续的绩效评估和有效的反馈3构建即现实又灵活的职业生涯通道4鼓励员工进行职业考察职业锚概念有5个特点:1职业锚定义工作价值观,工作动机的含义更具体,更明确2由于实践工作成果的偶然性,职业锚不可能凭各种测试来预测3职业锚强调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互动作用4职业锚在正式工作若干年后才可能被发现,即“职业锚”的确定需要各种情境下实践工作的反复验证方可确认5职业锚概念倾向于寻求个人稳定的成长区域,它并不意味着个人停止变化或成长,“职业锚”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特点: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雇员追求承担一般管理性工作,且责任越大越好,2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雇员具有强有力的升迁动机和价值观,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准3具有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强强组合4分析能力是指在信息不完全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管理型职业锚的人对组织有很大的信赖性。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特点:1求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时间进度和生活方式2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人追求在工作中享受自身的自由,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认为工作成果与自己的努力紧密相连3自主/独立型职业锚与其类型的职业锚有明显的交叉。
社会化被划分成三个阶段的过程:1第一阶段称为“预期社会化”2新来者阶段是社会化的第二个阶段3社会化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成为局内人并进入新角色的阶段组织在立业期的行为:1有效招聘2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定向计划3给予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4第一个上司不断地激励5有效地提供建设性的反馈6鼓励师徒关系和其他支持产生职业生涯的危机:1个人生命周期多重交错,任务最繁重2个人的心理特征3个人能力特征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危机预防: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2确立信念3设定目标对职业生涯晚期员工的管理主要应遵守如下原则:1理解和尊重的原则2制度化与差别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因3真诚关心的原则4提前准备的原则5发挥经验优势的原则职业生涯中期组织采取的主要措施:1帮助员工理解职业生涯中期经历2提供广泛更灵活的交流机会3挖掘当前工作的潜力4鼓励和训练为师之道5培训和持续的教育6拓宽奖酬面7帮助员工应付职业高原现象8帮助员工应付失业个人职业生涯晚期面临的问题:1面临职业生涯的终结2不安全感增加3如何保持生产率4为退休做准备员工在面临退休的时候,不安全感骤增,其不安全感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1经济上不安全感2心理上的不安全感3疾病增多4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职业生涯晚期个人的行为:1调准心态迎接变化2接受权利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3培养年轻人4学会如何应付“空巢”问题5回顾职业生涯,着手退休准备职业生涯晚期的管理有三方面的主体:1员工的工作组织2社区组织3员工自己智力方面主要包括:1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2抽象概况能力,包括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3创造力,这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胜任力划分为六个层次:1知识是指对某一职业领域有用信息的组织和利用2技能,是指通过重而习得的从事某一活动的熟练程度3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想表现出的形象4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身份的和知觉5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6动机与需要是指决定一个人外显行为的内部动力胜任力的特点:1胜任力中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和需要是隐藏子啊表象背的深层次特征,难以衡量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2bb4bca45177232f60a2d3.png)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职业: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职业生涯: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从事的职业,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发展的见解和期望。
(P111)3.职业能力: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P170)4.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P72)5.职业资格: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6.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就是看一个人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决策过程中如何使用信息的。
二.简答题1.罗伊理论(需求取向理论)➢如果需求获得满足,就不会变成无意识的动力来源;➢如果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不能获得满足,那么这种需求将会消失而且不再发展;➢如果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未获得满足,将驱使人们去满足此类需求来维持生存,并间接地妨碍了高层次需求的发展;➢如果需求的满足受到延迟,就会无意识地驱动人们去满足这些需求,而且延迟其他的需要;➢个人心理能量的运作会影响个人需求的满足状况,而心理能量的方向又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早年所获得的挫折和满足的体验和经验对个人心理需求的发展会有重大影响。
2.帕森斯理论(职业选择理论)➢清楚地认识自己,包括态度、能力、兴趣、资源限制和其他特质,即探究个人特质。
➢了解不同种类工作的要求、成功的条件、利弊、补偿、机会和前途,即探索职业可能。
➢联系和平衡以上两点,真实推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匹配二者。
帕森斯认为职业与人的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条件匹配 2.特长匹配3.马斯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推进)✧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最底层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理需要;其上是安全需要,即人需要一个安全的可预测的环境;再上一层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最终和尊重他人;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潜能实现,高峰体验等)4.职业成功法则(P158)◆积极心态◆积累知识◆培养技能◆发现优势◆控制弱点◆供需定位◆展开行动5.职业能力特征(P170)●应用性(职业性)。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0d4e035aaea998fcc220e1a.png)
职业生涯规划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1.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2. 社会学中的职业涵义3. 职业锚: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
4. 职业规划: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5. PPDF表格法二、简答题1. 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2. 简述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3. 简述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4. 简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参考答案:1.●独特性(个性化);●发展性;●开放性2.☐个人因素:包括个人能力;个性(价值观、气质、性格)、生理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核心成员的职业价值观、家庭经济状况等。
☐经济因素: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
3.“三三三”理论是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
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
每一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状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
4.一是建立信息系统,该系统内既包括企业或组织员工的所有相关信息,也包括组织的发展战略、职位空缺、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晋升标准等方面的信息。
二是开展职业生涯管理的活动。
三是职业生涯管理效果的评价。
三、论述题1. 试述职业定位中的“五W定位法”?并举例说明。
2. 试述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策略?参考答案:1.(1)自我评估,找出自己的职业特点。
——知己Who am I——“我是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服型:其特点是通过谈话或写作等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反应有较强的判断力,并善于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机智型:其特点是在紧张和危险的情况下能自我控制沉着应付,发生意外和差错时不慌不乱地出色完成任务。
自我表现型:其特点是喜欢表现自己的喜欢和个性,根据自己的感情作出选择,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立业期:是指个人从进入组织开始到适应组织并确立自己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战略的这一段时期
人际亲和:指人对于建立维护发展或恢复与他人或群体的积极情感关系的愿望
工作轮换:是指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换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职业活动以提高能力避免职பைடு நூலகம்专业化所产生的厌倦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展,扩大工作的范围,从而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作扩大化应该充实工作的内容,给员工赋予更多的自由权,包括做决定和对工作实施更多的自我控制。
组合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员工从事的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
成就动机:指人们发挥能力获取成功的内在需要,一种克服障碍,完成艰巨任务,达到较高目标的需要
协作型:其特点是在与人协同工作时感到愉快,善于引导别人,并想得到同事们的喜欢。
现实型:在现实型上得分高的人喜欢用手或工具制造或修理一些东西,与从事思想或人的工作相比较而言,他们更愿意从事实物性工作
社会型:社会型的人典型的表现是喜欢与人合作,积极关系他人的幸福,喜欢给人作培训或给大家传达信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第三者技法:给被调查者提供一种文字的或形象化的情景,让被调查者将第三者的信仰和态度与该情景联系起来,而不是直接地联系自己个人的信仰和态度。
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更深入系统地研究提供线索和奠定基础。
解释性研究:是一种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回答为什么的研究类型。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名词解释最终)
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打破组织界限和组织内部职位界限的职业转移和职业流动。
工作生活质量:
是指组织中所有人员,通过与组织目标相适应的公开的交流渠道,有权影响决策改善自己的工作,进而导致人们更多的参与感,更高的工作满意和更少的精神压力的过程。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认识的过程。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变化性:其特点是在新的和意外的活动或工作情景中的感到愉快,喜欢有变化的多样化的工作,善于转移注意力
服从型:其特点是愿意配合别人或按别人指示办事,而不愿意自己独立作出决策,担负责任。
独立型:其特点是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或对未来的事情作出决定,在独立负责的工作情景中感到愉快。
独立贡献期:1对分内工作尽职尽责2较少依赖监督,能独立完成任务,成绩优良3专业技能有所提高4树立信誉与威望5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关系
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自我调控系统: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风险动机:指决策时敢于冒险,敢于使用新思路,新方法,不惧怕失败的动机
权利动机:指人们力图获得,巩固和运用权利的一种内在需要,是一种试图控制,指挥,利用他人行为,想成为组织领导的动机
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为其成员设立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运动能力测试:主要用于测量一个人运动反应的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和其他特征
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人格动力系统: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
隐私我: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内在的隐私和秘密的部分
潜在我: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属于有待进一步开发的部分
压力:个人对刺激(它对个人有身体及心理上的要求,并在重要结果利害攸关时造成不确定性及个人控制的缺失)的生理及情感反应
U形的关系:对于同一个员工来讲,压力的大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呈现出倒U形的关系
管理型:在管理型量表中得分高的人喜欢领导和控制别人,或为了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而去说服别人
常规型:常规型得分高的人喜欢规范化的工作或活动,他们希望确切地知道别人希望他们怎么样和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喜欢整洁有序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雇员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以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深层访谈法: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个人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一个掌握高级技巧的调查员深入地访谈一个被调查者,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信念,态度和感情。
投射技术:是一种无机构的非直接的询问形式,可以鼓励被调查者将他们对关心问题的潜在动机,信仰,态度或感情投射出来。
完成技法:常用的方法又分句子完成法和故事完成法。
工作家庭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在这冲突中,工作的角色和家庭的角色要求不能相互兼容,以至于对一个领域需求的满足造成了满足另一个领域需求的困难
工作-家庭平衡:指的是工作和家庭功能同时协调运行的状态是员工所感知到的工作-家庭冲突可以被接受和不断减弱的状态
时间家庭冲突:是基于时间的工作家庭冲突,由于工作角色要求的行为与家庭角色要求的行为不一致,所以在工作领域有效的行为在家庭领域就可能失效,因此而产生的工作家庭冲突
严谨型:其特点是注重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细节的精确性,愿意按一套规划和步骤将工作尽可能做的完美,倾向于严格,努力地工作以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的效果
SWOT法:SWOT法是战略管理学派用于企业竞争分析时使用的一种方法,用来分析公司内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选出最佳方案
公开我: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属于个人展现在外,无所谓隐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