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一)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一)](https://img.taocdn.com/s3/m/be226744f5335a8102d2202a.png)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一)皮革和合成革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下面列举了十四大主要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
一、甲醛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指甲床指端疼痛等。
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二、苯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
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五氯苯酚(PCP)五氯苯酚(PCP)是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木材、木浆采用的传统的防霉防腐剂。
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
PCP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因而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受到严格控制。
四、禁用偶氮染料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皮革和服装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后,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约为210种。
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中间体的参与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而仍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从而使最终产品无法通过检测。
五、pH值人体皮肤的表面呈弱酸性,这样有利于防止病菌的侵入,因此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的pH值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间,将不会引起皮肤的搔痒,不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
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危害全文
![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危害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46b8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皮革用化学品是在将动物皮加工成坚牢、耐用的皮革过程中所需用的化学品。
一般分为四大类:鞣剂、加脂剂、涂饰剂和其他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防霉剂、固色剂、防水防油剂和皮革专用染料等),其中主要是鞣剂和加脂剂。
鞣剂能使毛皮(带毛的动物皮)或裸皮(去掉毛的动物皮)发生质变而成为皮或皮革(成品革)的鞣皮物质。
在鞣剂的作用下,皮革的收缩温度提高,耐酶、耐各种水解剂作用的能力增强,干燥后变形减少。
裸皮与鞣剂反应的过程称为鞣革。
鞣剂又可分为无机的和有机的两大类。
无机鞣剂具有鞣革性能的无机盐工业产品,如铬、铝、锆、铁、钛、铈等的碱式盐,以及非金属如磷、硅、硫等的化合物。
当前,已为制革生产普遍采用的有铬鞣剂、铝鞣剂、锆鞣剂和它们的铬合鞣剂。
此外,钛鞣剂、偏磷酸钠、硅酸盐和稀土鞣剂等也有少量应用。
①铬鞣剂制造轻革(鞋面革、服装革)的最好的鞣剂。
用铬盐制革已有100年的历史。
所制皮革具有收缩温度高、弹性好、耐挠曲、耐水洗、坚实耐用等特点。
铬鞣剂主要是碱式硫酸铬(也可用碱式氯化铬,但其鞣剂效果较硫酸铬差)。
其制造方法是以工业葡萄糖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在硫酸溶液中将重铬酸盐还原成碱式硫酸铬,即制成铬鞣液,鞣液经浓缩、干燥后,可得到粉状铬鞣剂,俗称铬盐精或铬粉。
铬鞣剂的碱度一般为33%,也可以在其中加入某种稳匿剂(有机酸或其盐类),目的是使鞣制过程比较温和地进行。
一方面使鞣剂与裸皮的结合不那么迅猛,因而鞣剂能迅速渗透并均匀地分布在皮内,提高皮革的质量。
另一方面,隐匿剂还可以提高鞣剂耐碱的能力,在鞣制后期加碱时,鞣剂不会生成氢氧化物的沉淀,防止使皮革粒面粗糙、发硬。
一般铬鞣后排放的废液中约含三氧化二铬约2~4g/l,但采用高效铬鞣剂,可使废液的三氧化二铬含量低于1g/l,可减小制革厂含铬废水的污染。
②铝鞣剂明矾鞣革是一种古老的鞣法。
铝盐的鞣性不如铬盐,因为它和皮胶原的结合不如铬盐牢固,而且碱式硫酸铝溶液不稳定,当提高鞣液碱度时极易产生沉淀。
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
![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e006d1d102de2bd97058823.png)
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探讨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皮革产品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同时消费者对皮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皮革质量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人们对皮革的质量也越来越不放心。
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的皮革市场质量问题来研究,结合了一些国家级质检机构对皮革质量问题进行的分析来写作,将皮革的质量问题从根源入手深入浅出,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对皮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选择更加优质的皮革制品。
标签:皮革产品;质量;检验近年来消费者对皮革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对皮革的质量检测也在不断深入。
笔者通过收集一些皮革质量检测报告发现,皮革类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问题:皮革不够牢固、皮革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皮革异味等。
以下就是针对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一、皮革牢固度皮革具有的抗撕裂力是衡量皮革质量的重要指标,测试这一指标的方法是将皮革放在具有撕裂力度测试的仪器上,通过观察皮革能承受最大的力度值来判断皮革最大抗撕裂力。
抗撕裂力简单来说就是皮革对抗外力防止撕裂的能力,皮革的抗撕裂力直接决定了将来皮革是否足够耐用。
国家质监部门对不同皮革的抗撕裂力也进行了不同的规定。
衡量皮革的耐弯折性的指标是皮革耐折牢度,皮鞋的皮革耐折牢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人类在走路过程中会无数次的弯折皮鞋,如果皮鞋不耐穿将会很容易出现裂纹。
测试皮革的耐折牢度是通过将皮革放在一台反复弯折皮革的机器上进行的,观察皮革最大能在承受多少次弯折下不变形。
皮革的生产过程分为准备、鞣制、整饰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进行的操作是将皮革的原料制作成适合鞣制的裸皮,需要对皮革进行去毛、去肉、脱脂、软化等部分,去除皮革上对后续加工不利的成分,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在鞣制阶段需要处理的是预鞣、鞣制、复鞣。
这一阶段是皮革制作中的重要阶段,目的是让不易保存的原皮变为经久耐用的皮革。
最后一个阶段是整饰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对皮革进行后期的整饰从而得到不同规格的皮革制品。
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
![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14d3f9102d276a200292e8b.png)
皮革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近年来,皮革工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尤为突出。
目前皮革的检测项目已不局限于收缩温度、pH值、三氧化二铬、水分等常规项目和撕裂强度、抗张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检测,涉及安全卫生性能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制革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如鞣剂、染料、涂饰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引入,可能会使最终皮革制品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甲醛:是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感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过量的甲醛会使人体粘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导致皮炎。
皮革中的甲醛主要来自鞣制和复鞣工序,另外涂饰后固定用的甲醛也是皮革中甲醛的另一个来源。
此外有些杀菌剂中可能含有甲醛,这是蓝湿革中检测出甲醛的原因。
六价铬:是公认的致癌物质,长期与皮肤接触,会对人体皮肤、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毒害。
六价铬易被皮肤吸收而产生长期不愈的皮疹和溃疹,被细胞摄取后可因其诱变效应而致癌。
皮革中六价铬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制革材料,如一些铬粉在制备中未被完全还原,产生微量的六价铬;二是在制革或存放过程中,铬鞣革中的部分三价铬被氧化,产生六价铬。
五氯苯酚和2,3,5,6-四氯苯酚:五氯苯酚及其钠盐常被用作皮革的防霉剂,它们属高度危害的Ⅰ级毒物,可以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使人产生中毒症状。
2,3,5,6-四氯苯酚则作为五氯苯酚的副产物同样对人体有害。
禁用偶氮染料:通常用于皮革制品的着色、印染。
近年来,人们发现其中一部分偶氮染料是由具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合成的,使用这种偶氮染料对人体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重金属:有些皮革制品中含有镍、铅、镉、铬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染料和助剂,如各种金属络合染料、阻燃剂等,都可能使成品中含有这些重金属。
短链氯化烷烃:短链氯化烷烃对水生有机物是十分有毒的,对水生环境有长期不利的影响。
其多用于皮革加脂剂中,常见的有合成牛蹄油等。
关于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研究
![关于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59d1320066f5335a81219b.png)
Technology Forum︱356︱2017年5期关于皮革产品检验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研究王华铃晋江市质量计量检测所,福建 晋江 362200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皮革产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皮革制品,随着个人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皮革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皮革质量问题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针对皮革产品的检验进行研究,探析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对皮革产品更加的了解。
关键词:皮革产品;质量检验;研究分析中图分类号:TS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5-0356-01引言 最近几年,广大的消费者对于皮革的质量要求不同于以往,今年来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相关的检验部门为了应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每年都会对皮革产品做定期检验,通过检验可以发现皮革的质量问题,例如皮革的强度问题、皮革的异味问题和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等问题。
1 皮革的制作工艺 1.1 准备阶段 在皮革的制作工艺中需要先进行准备,主要的工序就是先要将皮革进行浸泡,然后要将皮革上面的肉进行剔除,之后进行脱毛工艺,在完全脱毛之后就可以进行浸灰和脱脂的处理,经过软化和浸酸就可以得到皮。
准备阶段有着自己的作用,其中的一点就是去除原料皮上的无用杂质,无用杂质包括毛被、血和脂肪等,这些可溶性蛋白质需要处理,对于原皮的胶原纤维可以进行加工,松散和软化工艺均可,这样做对于后面的工艺有绝对的帮助作用 1.2 鞣制工艺 在鞣制阶段又包含三项工艺,主要有预鞣工艺、鞣制工艺和复鞣工艺。
鞣制工艺是皮革的制造阶段的最重要的一步,通过鞣制工艺的加工处理就会使胶原纤维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的生皮经过加工就可以经过长时间的保存,同时具有使用方面的功能[1]。
1.3 整饰工艺 得到的皮革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削匀和中和染色等处理,之后就进行干燥处理,根据皮革的用途进行磨革和涂饰的处理,将皮革进行严格的整饰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花纹,经过染色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在加脂和填充处理之后就可以改变皮革的厚度,对皮革的柔软程度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要求。
皮革npeo超标去除方法
![皮革npeo超标去除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f01d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7.png)
皮革npeo超标去除方法一、了解NPEO超标危害。
1.1 NPEO是啥。
咱先得知道啊,NPEO就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这玩意儿在皮革里超标可不好。
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在环境里不容易分解,就像个顽固的小怪兽。
如果皮革里NPEO超标,那这皮革制品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呢。
对人体来说,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就像打乱身体内部的小秩序一样。
对环境呢,污染土壤和水源,就像一颗坏种子在环境里生根发芽搞破坏。
1.2 标准规定。
国家和国际上都有相关的标准规定皮革里NPEO的含量不能超标。
这就像比赛有规则一样,大家都得遵守。
要是超标了,产品可就不合格啦,就像运动员违规要受罚一样。
二、去除方法。
2.1 物理清洗法。
这物理清洗法就像给皮革来个大扫除。
可以用热水反复冲洗皮革,热水就像热情的小助手,能把一些附着在皮革表面的NPEO冲掉一部分。
还有就是用一些吸附性强的材料,像活性炭之类的,这活性炭就像个小海绵,把NPEO吸附住。
不过这方法呢,只能去除表面的一部分NPEO,就像擦桌子只能擦掉表面的灰尘,深层次的脏东西可能还在。
2.2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就有点像请了个厉害的魔法师来解决问题。
可以用一些特定的化学试剂和皮革里的NPEO发生反应。
比如说氧化反应,就像给NPEO来个大变身,让它变成无害的物质。
但是啊,这化学试剂的使用可得小心,就像玩火药一样,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革本身给弄坏了。
得精确控制试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不然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皮革没处理好还被破坏了。
2.3 生物降解法。
生物降解法就像是请了一群小生物来帮忙。
有些微生物就像小小的清洁工,它们能够分解NPEO。
这就像大自然的神奇魔法,微生物把NPEO当成食物吃进去,然后转化成无害的东西。
不过这方法呢,速度可能比较慢,就像乌龟赛跑一样,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而且要找到合适的微生物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就像找宝藏一样,得费点功夫。
三、预防措施。
3.1 原材料把关。
浅谈皮革中六价铬产生原因及危害
![浅谈皮革中六价铬产生原因及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84362a90a0116c175e0e480c.png)
浅谈皮革中六价铬产生原因及危害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皮革制品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是否会对人体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皮革及其制品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生态、环保要求。
目前,皮革制品大多采用铬鞣革,可能会含有少量的六价铬。
六价铬由于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皮革制品的有害物质检测中,六价铬的检测已经成为生产厂家和检测机构关注的热点。
世界各国对皮革中六价铬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要求残留在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低于5mg/kg,欧盟要求低于3 mg/kg,皮革手套中要求低于2 mg/kg。
铬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价态呈现三价和六价,从大气、水、土壤中普遍检测出铬及其化合物的存在。
由于生物链的作用,铬在动植物体内的残留和蓄积也相当高。
工业生产中有关铬的生产和应用是铬污染的主要来源,六价铬的诸多化合物被应用于制革、纺织品生产、印染以及镀铬等行业中,金属加工企业废水中含铬最多,在浸亮废水中铬的浓度达10 000~50 000m g/ L,炼油厂和化工厂循环冷却水中的含铬量也较大,局部地区铬的严重污染常常是由镀铬工艺废水造成的。
土壤中的铬主要是三价铬和六价铬, 六价铬通常以CrO42-和Cr2O72-形式存在,一般被土壤胶体吸附较弱,具有较高的活性,对植物的毒害作用较强;而三价铬最稳定,主要以Cr(H2O)63+、Cr(H2O)2+、CrO2-形式存在,极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形成沉淀,其活性较差,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相对较轻。
铬在水体中的形态受水体pH值、有机物、氧化还原性物质、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不同,铬的不同价态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一般情况下, 水体中的六价铬是以CrO42-,HCr2O72-,HCrO4-3种阴离子形式存在,其钠、钾、铵盐均溶于水,三价铬常以Cr(OH)2+、Cr(OH)2+等阳离子形式存在,其碳酸盐、氢氧化盐均难溶于水。
一、皮革中六价铬产生原因原料皮本身并不含有铬元素,但是在被加工为成品革后检测出了六价铬,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皮革垃圾清理方案
![皮革垃圾清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4ee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c.png)
皮革垃圾清理方案皮革制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制作皮革制品需要使用大量的皮革,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皮革。
这些废皮革通常会被视为垃圾,并被直接清理掉。
然而,这些废皮革未经处理的废物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必要开展针对废皮革的清理工作。
废皮革的污染危害废皮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多种污染和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污染:废皮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这些物质如果进入土壤,会导致土壤酸化和营养物质流失等问题,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
•水体污染:废皮革中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也会污染水体,导致水质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空气污染:处理废皮革时产生的污染物和气味会对周围的空气产生污染和危害,影响周围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清理和处理废皮革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皮革垃圾清理方案1. 回收利用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皮革,这些废皮革可以被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废皮革可以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并减少环境污染。
一些企业对废皮革进行处理后,可以用于制造皮鞋、皮带、皮包等皮制品,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产能。
2. 生物降解处理生物降解是一种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将废皮革通过生物降解可以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或肥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生物降解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益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生物降解还可以解决传统处理方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3. 热能利用处理热能利用是一种将废弃物处理为能源的方法。
废皮革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直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用于供热、发电等方面。
同时,废皮革中所含的金属元素可以在高温下被分离出来,用于再循环利用。
热能利用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法,已经被一些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结论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皮革,如果这些废皮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开展针对废皮革的清理工作。
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制品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
![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制品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https://img.taocdn.com/s3/m/a40f73e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1.png)
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制品中的 N,N-二甲基甲酰胺摘要:建立了人工汗液为萃取溶剂,通过震荡萃取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皮革中N,N-二甲基甲酰胺残留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在0.5~30μg/mL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0;方法的定量限为10mg/kg,平均回收率为105.3% ~ 107.3 %。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准确度好、精密度高,可以适用于皮革等产品中N,N-二甲基甲酰胺残留量的定性筛查和精确测定。
关键词: N,N-二甲基甲酰胺;高效液相色谱;皮革N,N-二甲基甲酰胺是一种透明液体,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
是化学反应常用的溶剂。
主要做为一种防腐剂添加在产品当中。
N,N-二甲基甲酰胺属于低毒物质,通过皮肤直接吸收后对其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吸入对多个器官都有毒性。
因此,皮革中残留的N,N-二甲基甲酰胺对环境和人体均存在潜在危害。
本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皮革制品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分析测定。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安捷伦1100/1200系列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电子天平(0.0001g),恒温震荡水浴,PH计。
标准品:N,N-二甲基甲酰胺(CAS no. 68-12-2)。
试剂与溶液:乙腈(色谱级),去离子水(Mill-Q),1mol/L氢氧化钠,酸性人工汗液(保存时间1天或者新鲜配置),根据表1 以下表格的步骤将试剂溶解于900ml的超纯水中。
表1酸性人工汗液1.2标准储备液和工作液的配制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N,N-二甲基甲酰胺标准物质0.1g (精确到1mg),置于10 mL的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0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
标准中间溶液的配制:用乙腈将标准储备液稀释成100μg/mL的中间溶液工作溶液的配置:用酸性人工汗液将100μg/mL的中间溶液逐级稀释成100μg/mL 的标准中间溶液0.5、1、5和30 μg/m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
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8ae7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9.png)
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皮革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鞋、包、家具等。
然而,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价铬是一种有害物质,其在皮革中的含量需要严格控制,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影响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的各种因素,并提供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的重要性皮革制品通常需要经过染色和鞣制等过程,其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六价铬的生成。
六价铬是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准确测定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对于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影响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的因素1. 皮革样品的选择皮革样品的选择对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至关重要。
不同种类的皮革可能在染色和鞣制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因此其六价铬含量也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测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样品,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2. 采样和样品制备正确的采样和样品制备是保证测定准确性的关键。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界污染和杂质的进入。
样品制备方面,应根据具体的测定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3. 酸洗和浸提条件酸洗和浸提是皮革中六价铬含量测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酸洗能够有效地将皮革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便于后续的测定。
而浸提条件的选择和控制则需要考虑酸洗后的皮革样品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条件,以确保六价铬的测定精确度和准确性。
4. 分析方法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对于准确测定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光谱法和色度法等。
在选择具体的测定方法时,应综合考虑仪器设备、操作难度、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等因素。
三、结论与展望总结起来,皮革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在进行测定时,需要考虑皮革样品的选择、采样和样品制备、酸洗和浸提条件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等因素。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好控制,并且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科学操作,才能够准确测定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0a4578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e.png)
六价铬或者短暂的时间内吸入大含量的六价铬,均可能会导致人体器官癌变的危险。
2 分光光度法的相关特点分光光度法是广泛应用在分析和测定实验试样中某些微量金属元素组分的化学含量。
所以与传统的化学含量分析方法技术相比,它还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传统的化学含量分析方法的主要优势。
(1)光度测定技术灵敏性高。
光度计常被广泛应用在定量检测和计算化学物质过程中的微量金属成分。
若是被纳入到测量中的各组数据都经过预先计算和收集,其灵敏性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级别。
(2)测定精度的准确度高。
一般化学分析采用光分析光度法精确测定的绝对误差一般在2%~5%,虽然它们比一般采用化学分析光度法的绝对误差很有可能更大(2‰以内),但由于这种光度法多数都是专门使用来精确地测定各种微量物质的组分,故由此误差导致引出的绝对误差很有可能并不大,完全可能够充分满足微量物质的测定和化学检验标准规范中所需的测定。
若使用精密度和性能较高的分子激光计和光度指数计来进行测量,相对误差也有可能较低[1]。
(3)软件操作简单快捷。
分光光度法所用的各种仪器都不复杂,操作方便。
先把有色试样经热处理转化成无色溶液,一般只需要经历溶液显色和直接测量试样分析透光度两个主要步骤,就已经可以测得出试样分析后的结果。
(4)广泛应用于痕量分析的各个领域。
几乎所有的无机阳离子和许多其他的有机化合物都是通过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使用有机分子发光方法和发射光度方法来进行检测。
分光光度法可以被用来专门研究一些化学反应的主要机理,例如:用来0 引言随着人们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皮革及其制品的安全越来越关心。
皮革及其制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六价铬。
六价铬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大,其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甚至会直接引起许多的其他健康危害事件。
例如:直接吸收一些比较高浓度的铬和六价铬金属化合物有可能导致流鼻涕、打喷嚏、瘙痒、鼻出血、溃疡等,严重时导致鼻中隔气管穿孔。
短时间内如果进行小剂量的接触,会与人体其他部位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生口腔溃疡等症状。
皮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现状
![皮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b3e28d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c.png)
皮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现状摘要:近年来,皮革工业面临的技术壁垒尤为突出。
目前皮革的检测项目已不局限于收缩温度、pH值、三氧化二铬、水分等常规项目和撕裂强度、抗张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检测项目,涉及安全卫生性能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皮革行业要谋求进展,除了科技工作者们不断开发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外,提高成品的检测能力也十分重要。
引言随着全球客户绿色生活理念的不断提升,对安全产品无害化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并且由于制革厂的独特技术,在皮革制品和pvc人造革的生产过程中很可能会添加一些对自然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许多国家都依法对这一成分的限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对皮革制品和pvc人造革制品中所涉及的安全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和检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文中详细介绍了皮革制品和PVC人造革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和检验进展。
关键是甲醛、六价铬、有机染料、致癌物、过敏原。
对染料、富马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脂、重金属、烷基酚、二甲基甲酰胺等有害物质进行了分析讨论。
1.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化学物质,对人体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皮肤直接接触的致敏性作用。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皮革中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等。
分光光度法原理是由于其吸收波长与原子受激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相等,从而将元素定性,再将吸收强度与标准曲线比对,从而定量。
在规定条件下用萃取溶液萃取试样,得到的萃取液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的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
液相色谱法是将已进行初步处理的革样萃取液流过固定相(但不溶于固定相)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由于萃取液中各物质与固定相产生作用力大小强度不同而在固定相中先后洗出而被分离。
将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的定量分析转化为 2,4-二硝基苯腙,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皮革制品中的甲醛。
液相法因其检测精度高、不受皮革颜色干扰等特点被要求为仲裁方法。
2.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通常用作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硫化橡胶、甲基纤维素塑料和聚氨酯材料的增粘剂。
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319e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6.png)
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人造革是一种由合成纤维和其他化学原料制成的合成革,它具有外观和质地类似于天然皮革,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却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控制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人造革工业应该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生产过程中,人造革工业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会对周围的居民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必要举措。
其次,人造革工业应该减少废水排放。
在人造革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品。
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因此,制定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要求人造革工业进行废水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举措。
此外,人造革工业还应该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废弃的人造革碎片和废弃的生产设备。
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
因此,制定严格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标准,要求人造革工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是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废水排放和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人造革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人造革工业向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皮革 重金属 标准
![皮革 重金属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ec35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c.png)
皮革重金属标准皮革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皮革制品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也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制定皮革制品的重金属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皮革制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染料、鞣剂和其他化学添加剂。
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进入皮革制品,可能会通过接触或吸入的方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慢性疾病。
因此,制定严格的重金属标准,限制皮革制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对于保护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关于皮革制品的重金属标准,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比如,欧盟对皮革制品中的六种重金属(镉、铅、汞、铬、砷、锑)制定了限制标准,要求产品在这些重金属的含量上符合规定的限量。
而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对皮革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保障皮革制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当前对于皮革制品中的重金属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小作坊和不规范生产企业存在违规添加重金属物质的情况,导致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另一方面,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种原材料,要想全面控制重金属污染并非易事。
因此,建立完善的重金属标准体系,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力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皮革制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制定相关的重金属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国际上已经有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标准体系,促进皮革制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皮革制品,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希望未来能够建立更加严格和完善的重金属标准,为人们的生活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89cc546d964bcf84b9d57bf2.png)
皮革生产加工的十四大有害物质皮革和合成革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下面列举了十四大主要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
一、甲醛甲醛是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
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指甲床指端疼痛等。
全身症状有头痛、乏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二、苯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
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五氯苯酚(PCP)五氯苯酚(PCP)是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木材、木浆采用的传统的防霉防腐剂。
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
PCP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因而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受到严格控制。
四、禁用偶氮染料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皮革和服装使用含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之后,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约为210种。
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中间体的参与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而仍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从而使最终产品无法通过检测。
五、pH值人体皮肤的表面呈弱酸性,这样有利于防止病菌的侵入,因此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的pH值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间,将不会引起皮肤的搔痒,不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
皮革及合成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皮革及合成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23914a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d.png)
皮革及合成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叶银鹏;叶伟平;林佳【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皮革及合成革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主要阐述了甲醛、六价铬、含氯苯酚、偶氮染料、致癌染料、致敏染料、富马酸二甲酯、邻苯基苯酚、增塑剂、重金属、烷基酚类化合物、阻燃剂、二甲基甲酰胺等有害物质的检测现状,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5(037)022【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皮革制品;合成革;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作者】叶银鹏;叶伟平;林佳【作者单位】龙泉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浙江龙泉323700;龙泉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浙江龙泉323700;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丽水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71 引言随着国内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加强,人们对产品安全无害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由于制革技术的特殊性,皮革及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加入一些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
许多西方国家已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这些物质的限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皮革及合成革制品中涉及安全卫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检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皮革以及合成革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与检测进展做了系统的介绍,主要针对甲醛、六价铬、含氯苯酚、偶氮染料、致癌燃料、致敏染料、富马酸二甲醋、邻苯基苯酚、增塑剂、重金属、烷基酚类化合物、阻燃剂、二甲基甲酰胺等有害物质进行了分析讨论。
2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2.1 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化学物质,对人体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以及对皮肤直接接触的致敏性作用。
合成革中的甲醛,一般采取先萃取甲醛,加入显色剂后,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特定的波长下检测[1]。
韩军等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革中甲醛含量,该方法避免了采用比色法测定深色合成革样品时色素对测量结果产生严重干扰,并体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和较小的标准偏差[2]。
2.2 六价铬六价铬是最易导致过敏的金属之一,皮肤接触会造成溃疡或过敏反应。
破皮革制品的危害
![破皮革制品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ef2265fe2af90242a995e505.png)
破皮革制品的危害皮革废料,一般是指主要成分为皮胶原结构的废料,皮革废料的种类较多,按来源可分为制革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皮革制品生产中产生的裁剪余料和废旧皮革制品。
那么破皮革制品的危害是怎样的呢?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从动物皮到皮革,大体要经过四个阶段的处理。
首先是预处理,去肉防腐;然后是准备阶段,脱脂脱毛;接下来是鞣制,最后是整饰。
其中的鞣制阶段,可以皮革变得柔软和耐用。
鞣制的过程,是高价阳离子和胶原蛋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
自从1893年美国人马丁丹尼斯(MartinDennis)发明铬鞣制法之后,世界上约90%的皮革都是用这个方法鞣制而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皮革中会含有大量的铬。
自然界有两种主要的铬的形态,一种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
离子电荷是能发生鞣制的关键,除了三价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三价阳离子,比如三价铁、铝、还有些不常见的,比如锆和钛,都是可以用来鞣制的。
只是铬鞣制工艺成熟,性价比高,至今依然统治着皮革及其制品行业。
另一种铬的形态就是臭名昭著的六价铬,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
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
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
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0年德国新修订的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有六价铬的检出。
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
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是从孩子到成人的变化,而突变是从男人到女人的变化,对人体影响程度相差甚远)。
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
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革制品检测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
我国皮革业要谋求发展,除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不断开发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外,提高成品的检测能力也十分重要。
皮革和合成革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下面列举了主要化学品的危害。
据了解,2015年5月1日欧盟发布了301/2014号法规,将与皮肤接触的皮革物品及含皮革零件的物品六价铬限量从1000mg/kg提升到3mg/kg,不符要求的产品不得在欧盟生产和销售。
皮革中本身并不含六价铬,在皮革糅制工艺中,需要添加三价铬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反应,增加了皮革的尺寸稳定性、抗机械性能和耐热性。
但如果原料质量、加工工艺不过关,在皮革存储、使用过程中,三价铬就可能会转变为六价铬。
六价铬为吞入和吸入性极毒物,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
人体皮肤接触六价铬可能导致过敏,产生皮炎和湿疹;眼部接触六价铬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现象;吸入和食入六价铬会引发胃、肝、肾功能损坏,严重可致癌,更可能导致遗传基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