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清朝状元和知名落第秀才的幸福指数》
汪洋是如何看待状元和落第秀才
汪洋是如何看待状元和落第秀才一年一度的高考过后,这两天成绩出来了,各地的状元也相继出炉,于是媒体又热炒起了各地的“状元”来,这也可以说是每年必炒的热点,当然,这些“状元”学霸也就成了各地媒体关注的对象。
他(她)们自从考的“状元”之后,各种应酬就接连不暇!有人请他(她)们谈谈学习方式,跟学弟学妹分享;有人让他(她)们对未来的希望;有人让他(她)们谈谈平时在家里父母的期望;当然,如果说,我们只是一味的埋怨媒体,也无济于事,因为这些“高考状元”之所以被挖掘出来,他们成为社会一时的“英雄”,里面还掺杂着学校和老师的荣誉,还有许多家长拿他(她)们来跟自己家的孩子比较吗?因为这一方面,我在小的时候,就经常领教过,如若你那次单元成绩考的不理想,母亲便拿隔壁的某某领居家考上大学的儿子来教训你:“谁谁家的儿子女儿,已经考上大学,当留学生,你还不争气,还不努力。
”当然,成绩考的不理想的同学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自己生闷气了,这个时候,考的差的朋友生闷气的同学,可能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念头:“谁叫自己考的不好呢?”脾气坏一点的,可能顶几句,诸如:“谁叫你把我生的这么笨”“那你干脆认他做儿子女儿算了”等等;这些都是气话,为自己鸣不平嘛!热炒“高考状元”,就算有人批评,也是每年避免不了的热点话题,所以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平心对待,热炒“高考状元”也没有什么?跟他(她)们一起分享学习的经过,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拿“高考状元”来商业炒作,便有些过份了。
而有一些媒体也偏离了轨道,过度宣传“高考状元”的未来社会价值,要知道这样过早给“高考状元”定位,是叫“捧杀”。
因为他们这次成为状元,多数只是凭着运气,这次考的比其他人好一些而已,获得暂时的荣誉罢了,未来的路还很长,谁也不能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所以我们的媒体不要过早的说他们将来对社会创造的价值就比那些落榜生要大。
对于现实社会对“高考状元”的热炒,我不由的想起几年前时任广东省委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念了两份名单:1、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春霖。
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
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有人曾经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为什么熟悉,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
第一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玩、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坑、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十个人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7个人。
十个人对第二份名单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可以说,熟悉第二份名单的比熟悉第一份名单的肯定多得多。
可是,在当时,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是多么辉煌与显赫啊!他们被众星拱月,万人景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把他们捧在手心里;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呢?却寂寞孤独,郁郁寡欢,门庭冷落。
为什么?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呢?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
清朝数百年间,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会有一人脱颖而出,共出了一百名状元,我从其中“随机”抽出十人,大多数人对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把状元们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了成绩,比如文天详,就不是只凭状元名号垂诸丹青。
但是,那么多的状元乏善可陈也是事实。
相反的,有许多曾经落第而落寞的秀才,不甘沉沦,敢于创业,数百年以后,名声卓著,千古流芳。
曾经那么夺目璀璨的大多数已经是湮然无闻,曾经那么灰暗惨淡的却有那么多人与日争光,这其中原因何在?从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本身不是真正的选才或者说科举考不出真正的素质?是不是地位越高优越感就越强,因而不思进取,或者说“学而优则仕”,官场扼杀人才?从落第者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欺人也,特意“苦其心志”?是勤能补拙,成就不会与起点完全成比例?是无知者无畏,生活在“体制”外的人更有“创造力”?也许,对其中因由进行探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研究难度的课题,可以写出一部皇皇大作来,而我们没有必要对此耗尽心智,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赢在起点并不能保证赢到终点,一时的光辉并不能保证终生的辉煌,这就是说,起点高的人应该警醒: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由此要懂得不要气傲;起点低的人应该自信:小时不了了,大时未必不佳,由此要懂得不要气馁。
状元与落第秀才
张老师(924559871) 20:31:51
天字第六号,表面看很简单、很直接,但我还有另一个看法。
张老师(924559871) 20:33:25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
七个人中我知道毕沅,还不太了解。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高中以上学历都应该知道每一位,甚至极为熟悉。
张老师(924559871) 20:36:13
材料中的“调查”显示:第一份名单上的状元,今天没多少人知道;第二份名单上的落第举子,名传后世。
对比之下,说明什么?
我们狡猾一点:以第一层的观点为主,然后小小地补充一点。稳妥、完美,还超越题目,让阅卷人目瞪口呆、敬佩不已!
张老师(924559871) 21:04:59
天字第六号对我们的启示:
应试考试是一条成功之道,应试考试之外有更宽广的出路。
伊人(1584149437) 21:06:14
就像是马云那样,他不是因为高考才出名而是自己努力创业成为中国首富。
这两份名单是出题人精心选择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自然难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Freda(2218288132) 20:45:18
翁同龢、张謇都是状元。
张老师(924559871) 20:53:15
清代的名人翁同龢、张謇都是状元,我们都知道,出题人为什么回避不提?
清代的落第举子千千万万,为什么不穷尽列出?
好,你告诉我,你发现上面的两份名单有什么问题?
十位状元与落榜生
一场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生成败,谨以此名单献给2014高考状元和落榜生——十位状元与落榜生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
第二份里的呢?全是清朝的落第秀才。
傅以渐,(1609—1665年),字于磐,号星岩,山东聊城人。
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
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顺治六年(1649年)状元。
王式丹,(1645-1718年),字方若,号楼村,宝应人。
康熙四十二年状元,在孔庙的匾额“三鼎甲”上第一个便写着他的名字。
又因为他在清代状元中年岁最老(59岁始中状元),大家都叫他“白头状元”。
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状元。
毕沅,(1730~1797),字秋帆,又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人(今江苏太仓)。
乾隆二十五年状元。
史称“最侥幸的状元”。
陈沆,(1785年-1826年),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巴河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状元。
林召棠,(1786-1873年),字爱封,又字蓉舟,号芾南,广东吴川人。
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
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光绪十八年(1892年)状元。
刘春霖,(直隶肃宁人),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状元。
在当时,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是多么辉煌与显赫啊! 他们被众星拱月,万人景仰,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把他们捧在手心里;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呢? 曾经是那样寂寞孤独,郁郁寡欢,门庭冷落,默默无闻。
为什么呢?一场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生成败……谨以此名单献给2014高考状元和落榜生!。
明清状元榜
明清状元榜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考的榜首。
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
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
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无一不坚定地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
自孔老夫子起,“学而优则仕”成了亘古不变的知识分子的奋斗之路。
因而,苦读寒窗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就是跻身宦臣,光宗耀祖。
状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读书人的毕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
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
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
宋代共产生了118个状元,据《中国状元全传》载,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岁—30岁中状元者37人,占72.5%,最小的18岁,50岁以上中状元者2人。
科举状元落地秀才
• 上帝的另一扇窗,开给了备受苦难的挣扎之躯。
• 向往光明,上帝却给了她一片黑暗,同时,也给 了她深沉的思想,坚强的意志。她说:“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我觉得不用了,她的世界 一定永远阳光灿烂。
• 我想,帕斯卡尔如果没有被轮椅束缚,他或许可 以有更多的物理发现,在当世备受推崇,就像那 些科举状元。当然,上帝给了他另一种生活。那 些零碎的纸片,让我们遭遇了哲学上的帕斯卡尔, 这根会思想的芦苇,如芥子般穿行宇宙,在无限 中,他呐喊:人因思想而高贵。从容的声响振聋 发聩,穿透层层迷雾,照亮人间。
•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赢在起点不能保证 赢到终点,一时的光辉并不能保证终身 的辉煌,这就是说,起点高的人应该警 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由此要懂得 不能气傲;起点低的人应该自信:小时 不了了,大时未必不佳,由此要懂得不 能气馁。
• 第一份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里的人,学习成绩拔尖,考试名列前茅,接 下来的披红挂彩,巡街亮相,夸耀四邻,甚至被招为驸 马,成为宰相快婿等等,自然都在情理之中。可谁能想 到,当初风头出尽、光彩照人的一帮状元郎,到后来都 平平淡淡,湮没无闻。反倒是昔日那些落第秀才,竟然 都成了大气候,或成为影响巨大的著名思想家,或成为 千古不朽的文学家,或成为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或成 为翻云覆雨的一代枭雄。两相比较,反差巨大,令人不 胜感慨。
• 太多的功利之心让书香不再弥散,让原本富 于公告的民族囚禁在思维的定式,老套的环 境中,我们难以相信这样的“人才“可以有 足够的能力冲破现实的藩蓠,引领未来。毕 竟这样的”人才“自身早已定形成为了时代 的奴隶。除了以分数示人外,无一过人之处。
• 而总有一些真正懂得教育,学习的人,不拘 泥于现实,方寸之间只为真才实学,洞悉万 物,明察秋毫,此乃时代的本源,正是这一 股股清泉的汇入,时代才略显生机。
浅谈清朝的几位状元
浅谈清朝的几位状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小时候,无论是听战鼓书还是听大戏,亦或是听老年人讲故事,只要一说到赶考的落难公子,一准就能中上状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状元真的没有那么易得,不仅如此,有人还一波三折,差点与状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就拿“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的翁家翁同龢来说吧,他的状元的取得,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按照清咸丰六年(1856 年)殿试的实力,翁同龢与孙毓汶都是极有才华的后生,都为时人称道。
所以那年的殿试严格地来说,就是翁同龢与孙毓汶两人的竞争和角逐。
能不能中状元,不单单是名誉的问题,待遇也相差甚大。
我们知道,在古代,虽然状元、榜眼、探花都进翰林院,但状元是修撰,而榜眼、探花只能任编修。
当然,孙家急于让孙毓汶独占鳌头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孙毓汶能中状元,就与哥哥孙毓桂成了“兄弟状元”,孙家就会在历史上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孙家门庭就会更加发扬光大。
因为孙家也不是普通家庭,孙毓汶的祖父孙玉庭是清朝大学士,父亲孙瑞珍是尚书,兄长孙毓桂是道光二十年(1840 年)的状元。
按照清朝殿试规定,凡赴试者离殿廷较远的,在殿试前夕,要寄宿在朝门附近。
翁、孙两家都是显宦,又是世交。
孙府在皇城附近,而翁家距离较远,所以孙家就留翁同龢住在了自己家里。
晚饭后,孙瑞珍嘱咐儿子孙毓汶早些睡觉,自己则以长辈身份对翁同龢殷勤款待,频频劝酒。
席散之后,孙瑞珍又邀翁同龢到他书斋里,把殿试的规例不厌其详地一一指点,直到深夜,才让翁同龢回房休息。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孙瑞珍又暗中派人在翁同龢的住房四周大放爆竹,一夜不绝,让翁同龢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
果然,第二天翁同龢参加殿试时,头重脚轻,昏昏沉沉,一点精力也没有。
正在这时,翁同龢突然想到了自己身上带的两只人参,于是马上把人参放到口里嘴嚼,这一嚼不打紧,翁同龢顿感精神倍增,奋笔疾书,文不加点,一气呵成,一举夺得当年状元,先授翰林院修撰,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
《清代总督和巡抚的灰色收入》读后感
《清代总督和巡抚的灰色收入》读后感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似乎除了民国时期以外,中国历史上人们向往的更多是权利而不是道德,有权利的人受到社会的尊敬和崇拜,这种尊敬和崇拜不含有任何道德和理性思考的价值因素,只要他有权,他就是好人,他不喜欢的人就都是坏蛋。
同样对弱势群体或者失败者也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
人们向往的是高于他人的特权,而不是人人平等的人权,即使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最没有着落的农民,他也只会对儿子说:“好好学习,将来做大官。
”而文中所提到的“灰色收入”是古代权力结构必然衍生出的产物。
中国古代官场是一个熟人社会,很多事玩来转去最终都要纠结在“人情”二字上面。
人熟自然形成关系;关系也就是人脉资源,有关系就好办事。
对于官僚集团成员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人脉圈子,而并非如何精通儒家经典,学习皇帝颁发的圣谕。
他们必须动用人情世故的立体化手段,海陆空全方位地努力,将自己维系在关系网中。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如果想要在权力场上站稳脚跟,就要动用这些手段。
这些手段本身并没有僭越法律,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空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这门功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行走世道所必备的防身术,精通此术方有机会获取权力利益或者降低权力对自己的伤害。
由此可见,灰色生存的意识已经渗透进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空间,并不单单存在于官场。
其实反观现在社会,这种灰色生存意识依旧存在。
状元奇谈 揭古代时几个状元的那些趣事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状元奇谈揭古代时几个状元的那些趣事儿导语: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第一称状元。
俗话说三生三大喜事之榜上提名可是件了不得的事。
中国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第一称状元。
俗话说三生三大喜事之榜上提名可是件了不得的事。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个响亮的名字“状元”。
一千三百年来,这个名字曾经风靡过整个中国大地。
使千百万士子追逐着这顶桂观,通过金榜挂名,步入政坛,获得升官晋级的机会。
中国的老百姓把他们看作文曲星下凡,全国震动。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成为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
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参加科考成为状元是古代文人士子的最佳出头机会,但是科举并不容易,一年科举也不一定会诞生一个状元。
于是状元也成了香饽饽。
他们的故事流传甚广。
饽饽状元清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
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
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
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他还没答完,急得满头大汗,一直写到四更天。
一天三顿吃馒头,不仅是一种心志,而且是一种能力。
难怪康熙皇帝听说以后,会钦点其为状元。
鸭蛋状元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黄士俊,家里很穷。
34岁时,想进京赶考,找岳父去借路费。
岳父见他衣衫褴褛,连客厅都没让他进,只给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科举状元文章
清朝科举状元文章《聊聊清朝科举状元文章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这清朝科举状元文章。
说到这,你可别以为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儿,其实啊,它就像是一场学霸之间的超级大比拼。
你想想,那时候的书生们,为了能写出一篇让考官们眼前一亮的文章,那可得绞尽脑汁,头悬梁锥刺股地拼命学习啊!他们就盼着哪天能一举高中状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那些状元文章啊,那可是写得字字珠玑,文采斐然。
不过呢,咱也别把它想得太完美了,毕竟是人写的嘛,总有那么点“小个性”。
有时候读起来,那可真叫一个深奥啊,感觉就像在跟古人玩猜谜语似的。
我记得有一次,好奇地找了一篇清朝科举状元文章来看,哎呀妈呀,那密密麻麻的字儿,那拗口的句子,可把我给难住了。
我就想啊,这古人的脑子到底是咋长的呀,咋能想出这么些个词儿来。
不过呢,仔细琢磨琢磨,也挺有意思的,就好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库。
其实啊,这清朝科举状元文章也不是只讲些大道理,有时候也挺接地气的。
里面也会有一些关于生活、情感的描写,让你感觉原来古人也有和咱现代人差不多的小心思呢。
就像是在和几百年前的人聊天,挺奇妙的感觉。
不过呢,说真的,咱现在可不用像古人那样为了科举拼死拼活地写文章了。
现在的教育方式那可丰富多了,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可以学,也不用担心一篇文章定终身。
但咱也不能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和努力,他们能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写出那些厉害的文章,也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总之呢,清朝科举状元文章就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欣赏。
虽然有时候不太好懂,但只要你用心去读,还是能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的。
所以啊,大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找来看看,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文采,说不定还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呢!哈哈,好啦,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啦!。
清代科举制度等级
清代科举制度等级
1. 清代科举制度那可是等级森严啊!就好比爬山,童生试就像是山脚,秀才就是刚踏上山的一小步,你想想看,范进考了那么多年才中个秀才,多不容易呀!
2. 乡试可不简单啊,那是科举的重要一关,如同过独木桥,中了就是举人啦,像那个“范进中举”,一下子高兴得都疯了,可见这难度多大!
3. 会试呢,那可是高手云集的地方,就如同武林大会,能脱颖而出成为贡士的那都是厉害角色,难道不是吗?
4. 殿试呀,这可是决定最终名次的关键时刻,就像一场总决赛,能进入的都是佼佼者,状元、榜眼、探花就在这里产生!
5. 童生试虽说是最初级的,但也不能小瞧啊,这就像建房子打基础,基础不牢怎么往上盖呢,对吧?
6. 秀才虽然等级不高,但也有一定地位呀,好比在村里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受人尊敬呢,你说呢?
7. 举人可就不一样了,那是能当官的门槛了,就像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牛气哄哄的呢!
8. 贡士离成功就差一步啦,是不是很激动人心,就如同长跑快到终点,就等着冲刺了呀!
9. 成为状元那可不得了,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无比耀眼,谁不想成为状元呢?
10. 清代科举制度的这些等级,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和艰辛,真是让人感叹啊!
我的观点结论:清代科举制度的等级划分明确且严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和晋升的重视,也展现了其复杂和艰难的一面。
状元又如何?科举顶点之后的人生
顶。 镶 蟒 石 青朝 衣 一件 , 玳 瑁 银 带
正拉着他出班叩谢天恩 , 而此时 , 传 制
官 已经 高Ⅱ 昌第 二 名 张 玉 裁 的 名 字 了 。 因为这个 原 因. 纠 仪 御 史 在 第 二 天 特
条. 荷包、 牙简 、 刀子俱 全 , 马皮靴 双 ”— — 这 意 味 着 他 已 经 成 为 帝 国 正式 官 员 。 他 即 刻 更 换顶 戴 朝 服 , 手
一
生 荣 耀 的 峰 — — 倘 使 小 足 蹦 r
《 H J 与 传 纪 》 这 水
科 举学 研 究 t 豇
尽 管 缪 彤
他 列人 臣 , 而 跪
从 六一 1 ] I f 帜, 式 进入 I ’ f 僚序列,
为 胍 十 , 赴 翰 林 盼 蚪 见 帅 , 何 之 通 棚 文 字 。 此 f 距 离 他
鼎 甲用 金 碗 , 随其量 尽醉无 算” 。 在 宴 会 上, 缪 彤还 得到 了皇帝 恩赐 的镌有
9 o
l国家人文历史
谢恩 表 , 率领 l 5 4 进 士 一 起跪 H墀 卜, 以二 跪, L I  ̄ r J 之卞 1 J 感 谢 帝 天 恩 浩
。
状 元 川 忆 的 结 尾 。仃 御 c ( 坩 恩之后, 缪 彤 f l ( { 惯 例 被 授 予 秘 修 撰 这 一
仅占4 % 不到
高 声 唱 出 第 一 甲第 一 名 是 自 己 的 名 字
时, 第 一反 应 是 旺住 了 , 尽 管 每 唱 一 名 之后 都会鼓 乐 良久 。 但是 他仍然 怀疑 自 己 听 锚 了 。他 仍 然 僵 直 地 恭 立 在 雨 中, 直 到 他 的 腋 下 感 到 一 股 提 拉 的 力 量. 他 才 同 过神 来 。 那 是 一 名 礼 部 官 员
揭秘慈禧点状元为什么会看上倒数第一的张謇
揭秘慈禧点状元为什么会看上倒数第一的张謇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状元的来源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岁。
为了庆贺她六十寿诞,皇宫里头特地设立了个法规这一年要增考一期恩科状元。
原来状元是三年考一科,这次它不受这个三年之限。
这一年去考的人也不少,在初考的时候,张謇考的六十名贡士。
在京城,从乡试、会试始终到殿试,一共化了三十五天。
在这三十五天当中,张謇也熟悉了不少人,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先生。
他对张謇比较了解,晓得他有学问,也想成全他。
正好他这时又考了六十名。
翁先生就向慈禧太后建议,今年这恩科要打破常规,要选一名有久远纪念的人当状元。
慈禧就问怎么为久远呢?他说依臣之见,往年是第一名贡士当状元,今年就以六十名贡士为状元,以示太后的六十寿诞之庆。
慈禧一听说哎,倒有些道理。
但并没有最终表示可否。
后来,翁同和就找考相公布臵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你们全部考相公都要送礼品,这个礼品不要你们送钱财,而是要你们每人送一个条幅。
布置下去以后呢,全部的考相公都在想这个对联。
张謇呢也在考虑。
张謇的一幅,挂在第六十位进士的位臵上。
西太后从头看起,当看到第六十幅时,眼睛突然一亮噫,这是谁写的?其内容让慈禧龙颜大悦。
等慈禧太后预审以后,光绪皇帝亲自殿试。
他出的题目,涉及的内容特别广泛,有河堤、有农垦,有金钱、有选举,旁的考生总答得结结巴巴的,但张謇却能够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科举状元落地秀才
• 问题立意:
• 1.状元当世辉煌是因为拥有超群的智力, 落第者能够流芳百世是因为有着高贵的 灵魂。2.坦然做自己,坦然接受自己。
• 3.事在变,时间在变,环境变了,人们开 始关注文学了所以平凡的人变成了不平 凡的人。
• 4.话题是“科举状元与落第秀才”但文章 只涉及一个方面,逆境出人才,苦难对 人的历练。
• 清朝数百年间,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运动会”,其中 会有一人脱颖而出,共出现一百多名状元,大多数人对 他们一无所知,即使从首开科举之时算起来,把状元们 列在我们面前,对他们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又有几个? 不是说所有的状元都一事无成,有些凭借天赋,也干出 了成绩,比如文天祥,就不只凭借状元名号垂诸丹青。 但是,那么多的状元乏善可陈也是事实。相反地,有许 多曾经落第而落寞的秀才,不甘沉沦,敢于创业,数百 年以后,声名卓著,千古流芳。 曾经那么夺目璀璨的大多已经是湮然无闻,曾经那 么灰暗惨淡的却有不少与日争光,这其中原因何在?从 状元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科举本身考不出真正的 素质?是不是地位越高优越感越强,因而不思进取,或 者说“学而优则仕”,官场扼杀人才?从落地者来说, 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特意“苦其心志”?是勤能补 拙,成就不会与起点完全成比例?是无知者无畏,生活 在“体制”外的人更有“创造力”?
• 上帝的另一扇窗 • 有成功的荣耀,便会有失意的颓唐,上帝是公平的,
可这公平,要用怎样的天平来衡量? • 迷茫中,我听到了来自天国的声音:上帝把一扇窗打
开了,一些人抢先出去了,早一步享受美好,可别忘 了,还有另一扇洞开的窗,窗外,有更动人的风景。 • 数十载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天子纵宠,百姓臣 服,衣锦还乡奏凯歌。他们是最先从窗子中出来的人, 在显赫中耀动显赫,这是上帝给他们的选择。 • 可是,另一些人,照样光芒熠耀。名落孙山,灰头土 脸,却难以掩盖失意后的绽放。他们的思想直指腐朽 的封建心脏,他们的文字戏讽世态炎凉,他们的义旗 一举,全国震颤,他们的妄想之举让九州以为无望。 或好或坏,但他们都抓住了另一扇窗,在历史上留下 了更深的一笔。 • 或许那由失意引发的奋进便是最好的潜力股,苦难, 是会开出花儿来的。 • 我们向往安逸的生活,向往毫不费力的成功,向往现 世的名利,可以,上帝给你,可是你失去了另一种机 遇,那便是千古留名。
浮世悲欢,明清笔记小说中的状元
浮世悲欢,明清笔记小说中的状元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一项制度,科举并不是选拔“著名文学家”,而是选拔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
这就造成了士林人格的两重性,尤其是状元,首先应该是政治的,然后才是文化性情的。
如果错位,对国家而言是“事故”,对状元个人而言就是“故事”。
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图腾。
而状元,则是士林奉为圭臬的主流价值地标。
十年寒窗甚至一生搏杀,就是为了功名二字。
家喻户晓的“范进中举”故事,虽是小说,却说尽了士林科举之路的艰辛。
且看晚清苏州府元和县县试第一名的试卷,这只是考秀才的第一步,题目叫《并坐不横肱》,若没有应试“制艺”基础,还真无从落笔。
秀才、举人尚且如此,何况进士,更遑论状元。
状元裹挟了士林“求售”或“立功”的诸多人生诉求,所谓“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被视为幸福的最高境界,“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则成为士林文化价值取向的最高梦想。
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一项制度,科举并不是选拔“著名文学家”,而是选拔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
这就造成了士林人格的两重性,尤其是状元,首先应该是政治的,然后才是文化性情的。
如果错位,对国家而言是“事故”,对状元个人而言就是“故事”。
下面就来说点与正史不同语境的状元故事。
钱福像首先出场的是弘治三年(1490)状元钱福,《明史》里连个本传都没有,来看其他史料中的钱福简历:钱福(号鹤滩,1461—1504),华亭人(今上海)。
弘治庚戌科(即弘治三年,1490)会试第一、廷试第一,钦点状元。
小时候,钱福得了一种奇怪无比的毛病,差点送命。
不久,其父做了一个梦,有人对他说:“你儿子就是吴宽哪!”吴宽是成化八年(1472)状元,官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
据说钱父做梦时,吴宽还没有高中。
后来,钱福与吴宽竟同年去世。
笔记里就是喜欢记些“怪事”吸引眼球。
比钱状元稍晚的陈洪谟(1474—1555)点评说:“(钱福)为人落魄,不自珍重”,结果“以行检不立,考察作有疾黜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清朝状元和知名落第秀才的幸福指数》
这几年,基于高考,关于清朝状元和知名落第秀才的两组名单甚为流行,并以此灌输心灵鸡汤。
这两组名单是:
第一组(状元):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组(落第):曹雪芹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从当今知名度看,第二组确比第一组显著。
但清科考112科,状元114人,落第秀才该有上百万,如此筛选进而相比,似有不妥。
然落第者通过努力,亦可流蒋百世,却是毋庸置疑的。
本文仅对两者的幸福指数作一浅读,不涉其他。
幸福是内心感受,抽象之至。
兹从寿元、业绩、生平起伏切入,一窥指数高低。
第一组简介:
傳以渐56岁(清朝第一位状元),康熙之师,曾居相位,操劳过度,早逝。
王式丹73岁,59岁中状元,后不为帝喜,罢官。
毕沅67岁,官至湖广总督,但仕途曲折,死后被抄家。
林召堂86岁,重修身,自度不能立足于群奸,告老还乡。
王云锦70岁,事迹平淡。
刘子壮43岁,从五品。
陈沆41岁,著名诗人,官平淡。
刘福姚,卒年不详,不阿权贵,仕途不畅,抑郁以终。
刘春霖72岁,中国最后一名状元,小楷冠当世,后愤然辞官,专事藏书与书法。
第二组简介:
曹雪芹48岁,因祖父曾是康熙伴读与侍卫,康熙六下江南时,四次由曹祖父接驾,并住其家,后因政争,被抄家,遂没落,贫病而逝。
胡雪岩62岁,幼贫,后富可敌国,为富且仁,晚年因政治倾轧,遭牺牲,破产,黯然离世。
李渔69岁,东方莎士比亚,因科举不顺,择人间大隐,大富大贫,风流才子,男女皆喜之,终贫病泯世。
顾炎武69岁,科举不力,遂弃,后成一代大儒,善终。
金圣叹53岁,狂放不羁,自视甚高,文章奇妙,评点空前绝后,后因哭庙被斩。
黄宗羲85岁,一代大儒,善终。
吴敬梓53岁,经历丰富,不善治生,卒于客中。
蒲松龄75岁,县府道试均第一,后屡不中,以教书、幕僚维生。
洪秀全50岁,屡不中后,性情大变,立志造反,建太平天国。
袁世凯57岁,几度名落孙山,遂闯荡江湖,近代史最具争议人物,曾皇,力推诸多大改,过大,功亦彰显。
从寿元看:第一组平均63.5岁(刘福姚按平均年龄计);第一组平均62.1岁。
从业绩看:第一组智力超群,总体重修身,不善仕术,个别业绩斐然,大多平淡;第二组性格迥异,个性张扬,专攻而臻大家。
从生平看:第一组总体因不阿权贵而仕途曲折;第二组往往大富大贫,起伏不定,善终为主。
综而述之,两组卒年几近,第一组稍长,业绩第二组较显,生平心态第一组不事或不屑周旋,第二组善周旋却随境起伏。
个人感觉幸福指数第二组稍高。
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