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题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附全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内附全答案多选1、夏朝的监狱叫(ABC)A圜土B夏台C均台D囹圄E牖里2、奴隶制肉刑包括(ABCD)A墨B劓C刖D宫3、以下属于商朝死刑的有(ABC)A炮烙B脯C劓殄D墨4、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先后实行(BCD)A 禅让制B嫡长继承制C兄终弟及D父死子继5、西周的九刑是五刑加上(ABCD)A流刑B赎刑C鞭刑D扑刑6、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实行的原则有(ABCD)A父母之命B媒妁之言C同姓不婚D附远厚别7、春秋时期楚国制定的法制有(BC)A《被庐之法》B《仆区法》C《茆门法》D《常法》8、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BCD)A法者,公布之图籍B法令由一统C事皆决于法D以刑杀为威9、秦朝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ABC)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廷尉10、秦朝的经济立法包括(ABCD)A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B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立法C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D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11、两汉时,妾的名称有(ABCD)A小妻B小妇C外妇D下妻12、蜀国共同制定“蜀科”的有(ABCD)A 诸葛亮B刘巴C法正D李严13、北朝的法律主要有(ACD)A《麟趾格》B《大统武》C《北齐律》D《北魏律》14、隋朝的主要立法有(ABCD)A《新律》B《开皇律》C《大业律》D《大业令》15、唐朝的主要立法有(ABCD)A《唐六典》B《武德律》C《贞观律》D《永徽律》16、《大中刑律统类》是将(BCD)A律B令C格D式17、唐律在第一篇名例中规定了若干刑法原则,有(BD)A划分公罪与私罪B同居相隐C同罪异罚D老小废疾减免刑罚18、唐代官吏犯赃罪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ABC)A受财枉法赃B受财不枉法赃C受所监临赃D群盗19、元律宣布各族人民法律上的不平等,按民族标准把人民划分为(ABCD)A蒙古族B南人C色目人D汉人20、明律规定了封建国家的专卖制度,包括(BC)A钱法B钞法C盐法D茶法21、以下程序属于西周时期婚姻制度上的六礼是(ABCDE)A纳采B问名C纳吉D亲迎E请期22、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受到(AD)的批评A孔丘B商鞅C魏文侯D叔向E李悝23、战国时期李悝《法经》各篇分别是(ABCDE)A盗法B贼法C囚法D捕法E杂法24、以下是隋朝颁布的法典有(BDE)A刑统B 开皇律C泰始律D大业律E新律25、唐代御史台在御史大夫和中丞下设(ABC)A台院B殿院C察院D审刑院E廷尉26、《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有(ABCDE)A死刑B无期徒刑C有期徒刑D拘役E罚金27、《南京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行政机关是(ABC)A临时大总统B副总统C行政各部D参议院E检察院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规定,行使统治权的机构有(ABCD)A参议院B临时大总统C国务员D法院E检察院29、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刑罚分主刑与从刑,其中从刑有(AD)A没收B拘役C罚金D褫夺公权E有期徒刑30、西周的主要立法有(BCD)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E九章律31、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债务契约分别叫做(AC)A傅别B朋C质剂D锾E剂32、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有(ABCD)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慎测浅深质量以别之D罪疑从舎E诬告反坐33、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AC)A法网严密B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C严刑重罚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E凡事皆有法式34、宋朝为加强对盗贼的处刑,所立的专门法规有(AB)A次贼重法B重法地法C折杖法D 刺配之法E凌迟35、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基本原则是(ABD)A扶助农民B减轻封建剥削C消灭封建剥削D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与联合资产阶级E没收一切土地归农民所有36、西周的立法思想有(ABC)A明德慎罚B以德配天C亲亲、尊尊D法令由一统37、商鞅第二次变法的内容主要有(ABCD)A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B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C必须忠君D必须通晓法律38、古代封建官吏犯罪可以利用“杂抵罪”减免罪刑,可以用来抵罪的有(ABC)A夺爵B除名C免官D流放39、元朝先后颁布的法典编纂的法律文献有(ABCD)A《至元新格》B《风宪宏纲》C《大元通制》D《元典章》40、明清时期的会审有(ABC)A九卿会审B小三法司会审C大三法司会审D预审41、《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由两个部门共同起草,这两个部门分别是(CD)A咨议局B资政院C修订法律馆D礼学馆42、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BCD)A龙凤合挥B圣库制度C保升奏贬制度D保举制度43、《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有(ABC)A基本上采用总统共和政体B中央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实行三权分立原则C采取一院制的议会政体体制,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D建立“中统”等特殊审判机关4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主要内容有(ABCD)A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B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C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D中华民族完全自由独立,不承认不平等条约1.以下刑罚属于封建制五刑的有(笞、杖) 2.秦朝的立法形式有(律、式、法律答问、廷行事、)3.以下属于汉朝定罪量刑原则的有(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亲亲得相首匿、贵族官僚有罪先请、先自告除其罪)4.在两晋时期,为晋律作注释的人有(杜预、张斐)5.唐朝的主要立法包括(《唐六典》、《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6.宋朝的刑罚有(折杖法、刺配法、凌迟)7.《大清民律草案》的亲属和继承两篇的起草者是(修订法律馆、礼学馆)9.北京政府普通法院系统包括(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初等审判厅)10.新民主主义时期制定的法律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施政纲领》、《人权条例》、《中国土地法大纲》) 11.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行刑,重其轻者)12.以下属于秦朝的作刑(徒刑)的是(城旦、鬼薪、司寇、罚作13.汉律六十篇包括(九章律、越宫律、朝律、傍章律)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表现在(八议人律、官当人律、确立重罪十条、准五服以制罪)15.唐朝初年立法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点,即(礼刑并用、法令简约、宽仁慎刑) 16.唐朝的立法形式有(律、令、格、式) 17.明《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18.明清时期中央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督察院) 19.《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除了死刑外,还有(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 2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是(基本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采取一院制的议会制体制)21.夏朝的法律制度有(禹刑、赎刑、甘誓)22.商朝的监狱有多种称呼,分别是(圃土、羡里、囹圃) 23.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包括(六礼、七去、三不去、一夫—妻) 24.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分别是(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以刑杀为威) 25.汉代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监察组织,分别是(中央的御史台、地方的司隶校尉、地方的州刺史) 2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表现在(八议入律、官当入律、确立重罪十条、准五服以制罪) 27.宋朝法律制度主要有(盗贼重法和重法地法;田宅典卖制度;折杖法、刺配之法与凌迟人律;皇帝加强了对司法权的控制) 28.明《大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御制大诰武臣》)29.以下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最新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生殖机能的刑罚是(D )。
A. 墨弗B. 剿刑c. 别刑D. 宫刑2.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 )。
A. 质剂B.券书c. 红契D. 傅别3.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是( A )。
A. 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B. 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c. 要求有法可依D. 强调人人守法4. 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A )。
A. 城旦B.鬼薪c. 司寇D. 罚作5. 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 A )。
A. 鞠狱B. 乞鞠c. 鞠断D. 断狱6. “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C )。
A. 魏律B.晋律c. 北齐律D. 北魏律7.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 的法典是( B )。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 D. «贞观律》8. 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 A )。
A. 重典治吏B. 重典治民c. 重典治商D. 重典治工9. 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的( C )。
A. «宋刑统»B. «北齐律》c. (大明律» D. «唐律疏议》10.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A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进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C)A.《重熙条制》B.《咸雍重修条制》C.《皇统制》D.《泰和律义》2.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A)式的虚君共和模式。
A.英国B.日本C.法国D.比利时3.在夏朝,肆无忌惮地杀人称为(C)A.昏B.墨C.贼D.杀4.制定于(A)的《麟趾格》正式将格上升为国家法典。
A.东魏C.北魏D.北齐5.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A)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6.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A.质剂B.券书C.傅别D.判书7.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A.郑国B.晋国C.楚国D.秦国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B)A.李悝B.商鞅D.吴起9.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D)A.《武德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10.登闻鼓院作为受理直诉的机关设立于(C)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事实审”的为(D)A.第一审B.第二审C.第三审D.第一、二审12.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B)A.质B.狱C.剂13.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求婚,在中国古代“六礼”中被称为(A)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14.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D)A.赵鞅B.赵盾C.荀寅D.子产15.汉朝有权纠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并可直接弹劾三公的监察官是(D)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刺史D.司隶校尉16.传达皇帝制诏有所篡改谓之(B)A.不敬B.矫制、矫诏C.僭越D.犯跸17.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D)A.律B.令C.格D.式18.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始于(B)A.隋B.唐C.五代十国D.宋19.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按(A)A.人口B.丁男数C.职位D.资产20.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B)A.廷尉B.典客C.少府D.宗正21.唐律中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D)A.又犯B.重犯C.再犯D.更犯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A)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马凯条约》23.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D)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六典》24.明朝废除宰相后,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A)A.内阁B.六部C.都察院D.通政使25.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A.三民主义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五权宪法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C)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27.汉律中由官吏指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称为(B)A.告B.劾C.诉D.公诉28.凌迟刑作为一种刑罚,最早出现于(B)A.唐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29.明朝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的考课是(B)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30.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D)B.钦定例C.则例D.增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2、选出以下选项中不同类的刑罚。
()
A刖
B劓
C杖
D膑
3、以下哪个选项属于西周的立法成果 。
()
A “汤刑”
B “禹刑”
C 《法经》
D “吕刑”
4、“司寇,男守备,女为作如司寇。皆作二岁。”以上引文大约描述何时的刑罚? ( )
A秦
B 西周
C唐
D明
5、以下哪对关系没有在“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中涉及。
()
A 奴婢与主人
2、务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宣政院 B 大宗正府
C 理藩院
D 审刑院
14、宋代把犯人推翻原来口供的行为称为 。
()
A 翻供
B 覆供
C 翻异
D 否供
15、我国历史上明确规定中央政府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处理西藏政务,但中央驻藏大臣
拥有最终裁决权的制度始于 。
()
A 唐朝 B 元朝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单选题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B.杀)”。
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吕侯)。
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B.鼎上)。
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取息过率)。
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B.二等)。
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曹) 魏律)。
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卫禁)。
8.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D.禁榷制度)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C.法部)。
1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启).1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夏朝)。
13.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赵鞅).1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法经)。
1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具五刑).1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察律)。
1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1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1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日本人).20.《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C.九刑)。
21.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B.汉朝)。
22.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 A.红契)。
23.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C 《开皇律》)。
2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大唐六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0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充军创始于( )朝。
A.宋
B.元
C.明
D.清
2.清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清吏司
3.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近代结构的民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清会典》
C.《唐六典》
D.《大清民律草案》
4.我国春秋时期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郑国的( )。
A.赵鞅
B.子产
C.商鞅
D.韩非
5.宋朝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称做( )。
A.红契
B.质剂
C.乞鞫
D.傅别
6.商朝法律的总称是( )。
A.禹刑
B.九刑
C.汤刑
D.宫刑
7.清朝复审各省死刑监候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
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
24.中国宋代最残酷的法定生命刑是凌迟。
25.唐朝法律规定,官府可以用刑罚手段强迫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前提条件是负债不偿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三重选官法
答:“三重选官法”是秦朝选任官吏的制度。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做官
27.领事裁判权
答:领事裁判权是外国侵略者与清庭在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即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中国司法机关无权对他们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
中央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问答题题库30.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义刑义杀(3分)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分)(2)明德慎罚(3分)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化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
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
(2分)31.唐朝的司法机关。
参考答案:(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大理寺是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3分)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
(3分)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3分)(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1分)32.《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与特点。
参考答案:(1)《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于1914年5月1日公布。
因其确认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又被称为“袁记约法”。
(4分) (2)《中华民国约法》的特点第一,取消实质上的责任内阁制,规定总统制。
(2分)第二,无限扩张总统权力。
(2分)第三,废除国会制,设立咨询性质的立法院。
(2分)30.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行。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001课程代码:02025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苟子·正名》说:“刑名从(B)”。
A.夏B.商C.西周 D.春秋2.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A)。
A.质剂 B.券书C.文券 D.傅别3.《法经》的作者是(A)。
A.李悝 B.商鞅C.韩非 D.屈原4.秦朝的(D),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
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5.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C)。
A.阑人罪 B.见知故纵C.通行饮食罪 D.僭越罪6.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B)。
A.《大业律》 B.<开皇律》C.《九章律》 D.《贞观律》7.编赦和以赦代律是(D)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
A.隋朝 B.唐朝C.两晋D.宋朝8.《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A)。
A.篇目改为七篇 B.《名例律》萝¨于律首C.律后附敕 D.律疏结合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A)。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 D. <大清民律草案》10. 1923年颁布的(D)又称作“贿选宪法”。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帝国宪法草案》 D.《中华民国宪法》二、多项选择题11.商朝的监狱称作(ABC)。
A.圜土 B.菱里C.图图 D.廷尉12.西周规定“娶妻不娶同姓”的目的是(AB)。
A.防治近亲结婚 B.附远厚别C.维护宗法等级 D.坚持“亲亲艄尊尊”13.秦朝把审讯效果分为三类,分别是(BCD)。
A.中B.上C.下 D.败14.“约法三章”的内容包括(ABC)。
A.杀人者死 B.伤人抵罪C.盗抵罪 D.大逆死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事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ABCD)。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考试试题资料集汇编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考试试题资料集汇编附答案名词解释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规定了五刑,共三千条。
甘誓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陕西省户县西南)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规定了“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圜土圜土是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
因其在地下挖成圆形土牢,或是在地上用土筑成圆形土墙而得名。
汤刑是商朝刑法的总称。
并非商汤时所作,而是因“乱政”而作,所谓“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其内容已不可考,据《竹书纪年》记载“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此次修订使汤刑更趋完备。
炮烙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碳加热另有罪者行其上。
醢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捣成肉酱。
脯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劓殄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将犯罪者和其亲属和后代都杀掉,即后世的族诛。
墨刑。
奴隶制五刑的一种,也叫作黥刑。
即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从此犯罪就带有了永久性的标记。
墨刑,在四种肉刑中是最轻的。
劓刑。
奴隶制五刑的一种,就是割鼻子的刑罚。
甲骨文中有劓刑的象形字。
劓刑比墨刑重一等。
剕刑。
奴隶制五刑的一种,也叫作刖刑。
即断足的刑罚。
剕刑比劓刑重一等。
宫刑。
奴隶制五刑的一种,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
宫刑最初适用于淫乱行为,所以也叫作淫刑。
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兄终弟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继承制度,指的是兄长死后,其王位由弟弟继承。
父死子继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继承制度。
指的是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它是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
父亲死后,将王位传给正妻生的长子。
周礼周初,周公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以加强统治奴隶的力量,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而成的法定的典章制度。
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明德慎罚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德治,也就是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以期在人们头脑中构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中国法制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史记·殷本记》说“纣囚西伯( )”。
A.圜土 B.菱里C.图圄 D.监狱2.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
A.质剂 B.券书C.红契 D.傅别3.春秋时期对晋国铸刑鼎提出反对意见是( )。
A.子产 B.叔向C.商鞅 D.孔子4.秦朝强制男犯白天修筑城的徒刑叫做( )。
A.城旦 B.鬼薪C.司寇 D.罚作5.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主导是( )。
A.黄老思想 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6.“重罪十条”是“十恶”的基础,确立“重罪十条”的法典是( )。
A.魏律 B.晋律C.北齐律 D.北魏律7.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
A.《大业律》 B.《开皇律》C.《九章律》 D.《贞观律》8.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当属( )。
A.具五刑 B.折杖法C.刺配法 D.凌迟9.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是( )oA.《宋刑统》 B.《北齐律》C.《大明律》 D.《唐律疏议》10.辛亥革命发生后,清政府用了三天便制订和通过了( )。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C.《谘议局章程》 D.《资政院院章》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有( )。
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1、西周时期的主体刑罚是:()A.圜土之制 B.嘉石之制C.赎、流刑 D.墨、劓、剕、宫、大辟2、西周周王下的中央主要司法官员是:( )A.大理 B.大司寇 C.士 D.史3、春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的是:( )A.魏国李悝 B.郑国子产C.晋国范宣子 D.楚国楚庄王4、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九卿”中,专门掌司法的职官与机构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C.典客 D.廷尉5、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 )A.刑部 B.御史台C.廷尉 D.司隶校尉6、春秋决狱始于( )A.董仲舒 B.汉景帝 C.汉文帝 D.萧何7、重罪十条的规定,始见:( )A.《新律》 B.《晋律》C.《北齐律》 D.《大统式》8、北齐改九卿之一的廷尉为( ),是当时最高的司法机关oA.大理寺 B.御史台C.少府 D.尚书省9、唐高宗时制定的( )就成为我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封建法典。
A.《永徽律疏》 B.《贞观律》C.《武德律》 D.《开皇律》10、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体现了( )原则。
A.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 B.属人主义C.属地主义 D.保护主义11、唐代( )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A.大理寺 B.刑部 C.御史台 D.尚书省12、(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A.洗冤集录 B.折狱龟鉴C.庆元条法事类 D.淳熙条法事类13、明太祖朱元璋主持制定的刑事特别法是( )。
A.大明律 B.明大诰C.问刑条例 D.盗贼重法14、清代中央三法司是( )。
A.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B.刑部、大理院、御史台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D.法部、大理院、都察院15、清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问答题题库(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1001课程代码:02025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30.简述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1)法令由一统。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2)事皆决于法。
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3)以刑杀为威。
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
31.简述“十恶”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1)谋反,指企图推翻封建国家统治,夺取皇位的活动。
(2)谋叛,指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官阙的行为。
(3)谋大逆,指图谋叛国投降敌国的行为。
(4)恶逆,指家庭内部或一定亲属间卑幼殴打和谋杀尊亲属的行为。
(5)不道,指犯罪者手段残忍,“违背正道”即违背做人的正道。
(6)大不敬,指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
(7)不孝,指严重违反孝道。
(8)不睦,指亲族内部互相侵犯不相和睦的行为。
(9)不义,指本非血缘亲属关系,根据名分应遵守道义,但却违反正常道义的行为。
(10)内乱,指亲族内部紊乱人伦的行为。
32.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1)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保护土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4)《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多年土地革命的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
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便根据大纲精神,进一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
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咯额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30.简述西周的“六礼”。
参考答案:(1)纳采: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之后,男方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法制史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几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主要的发展变化过程,看看下面的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中国法制史(本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
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
2.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神权法B.明德慎罚
C.法令由一统D.约法省刑
3.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这种刑罚叫做( )。
A.炮烙B.醢
C.脯D.劓殄
4.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 )。
A.叔向B.孔子
C.子产D.邓驷颛
5.战国时期,在秦国进行二次变法改革的人物是( )。
A.子产B.商殃
C.李悝D.吴起
6.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律是( )。
A.唐律疏义B.九章律
C.汉律D.开皇律
7.晋律的特点是纳礼入律,将儒家的( )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
A.八议B.官当
C.服制D.重罪十条
8.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 )。
A.五十五岁B.六十岁
C.六十五岁D.七十岁
9.宋朝将历史上最残酷的生命刑正式纳入法典,即( )。
A.折杖法B.刺配法
C.凌迟刑D.重法地法
10.明代刑罚除死刑外,以( )为最重。
A.徒刑 B.迁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对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军法)。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吕刑》)。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廷理。
4、战国时期,商鞅“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1975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三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均田法。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习惯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行中书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科道”,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16、北洋政府奉行特别法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三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中农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公安司法机关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人民法院。
二、单项选择题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B )A、圜土 B、夏台 C、畿内D、社2、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B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B )A、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4、秦统一天下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并成为其指导思想的是( C )A、商鞅的思想B、李斯的思想C、韩非的思想D、李悝的思想5、为了限制士族对清议的操纵,南朝法律中设有( B )A、重罪十条B、清议禁锢之科C、八议D、准五服以制罪6、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B )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 A )A、宋 B、清 C、唐 D、明8、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C )A、《大元通制》B、《泰和律》C、《元典章》D、《至正条格》9、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B )A、《名例律》B、《吏律》C、《礼律》D、《刑律》10、清代以“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A)A、守11、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B )A、地方立法议会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督抚的咨询机构D、地方行政管理机构12、南京临时政府依据“天赋人权”理论,制颁一系列法令,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是(B )A、禁止买卖人口令B、权利平等令C、禁烟法令D、禁赌法令13、《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的是( B )A、立法院B、司法院C、最高法院D、行政院14、中国宪政运动史上劳动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B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抗日救国十纲大纲领》15、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确立于( C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后三、多项选择题1、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后,反对者有(CE )A、邓析 B、子产 C、孔子 D、赵鞅 E、叔向2、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即( ABCE )A、律 B、令 C、格 D、比 E、式3、元代不动产买卖必须具备的要件是(ABCD)A、经官给据 B、先问亲邻 C、印契税契 D、过割赋税4、《资政新篇》在社会改革方面提出的措施有( ABCDE )A、革除迷信B、禁吸鸦片C、禁止溺杀子女D、兴建医院E、禁骄奢之习5、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有(ABE )A、禁烟令B、禁赌令C、权利平等令D、慎重农事令E、改革称呼旧制法令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禹刑: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
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2、公室告:秦律规定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
凡公室告,官府应予受理。
3、《天坛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年10月由宪法起草委员会通过,因该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故称“天坛宪草”内容包括:继续肯定三权分立的国家形式,肯定责任内阁制,对大总统的权力做了较多限制,严格限制总统任期,体现了国民党企图以法律制袁的要求4、《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行的土地法规;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但所有权属于政府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答:1、“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敬天被落实于保民,并以“德”严格要求统治者内部,慎重适用法律;2、“亲亲”、“尊尊”。
前者以维护家庭内部智育,后者以维护社会及家庭内部的尊卑关系;要求孝父、忠君2、简述三国时期曹魏《新律》的主要特点。
答:1、增加了篇条,弥补了以往的缺陷;2、体例规范,改《具律》为“刑名”置于篇首;3、改革了刑制,为旧五刑向新五刑过渡创造了条件、4“八议”入律,使礼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
3、简述宋朝鞫谳分司制。
答:1、宋朝将审理与判决分开,把司法官审理称为“鞫”,把司法官判决称为“谳”,审、判由不同官员承担;2、按照宋朝法律规定,审问案情的官员无权量刑。
检法量刑工作则由专任官员负责;3、按照宋朝规定,审理官吏称为鞫司(又称“推司”与“狱司”),宣判官吏则称“谳司”或“法司”;4、上述规定,在宋朝府州地区可以实行,但在“州小事简”的地方难以实施。
4、简述清末诉讼审判制度之改革。
.1、实行四级三审终审制;2、实行刑事公诉、民事代理制,证据制度,保释制度。
律师制度也同时建立;3、实行审判公开、法官回避以及预审、合议、公判、复判等程序;4、实行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5、设罪犯习艺所,对罪犯实行感化教育。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论汉代法律的主要特点。
答:1、以“德主刑辅”为法制指导思想; 2、加强君主权威及中央集权;3、改革刑制,向新五刑制过渡;4、推行抑商政策2.试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主要内容: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 )A.夏 B.商 C.周 D.秦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C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 )A.质剂 B.傅别 C.合同D.券书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C )A.《垦草令》B.《为田开阡陌令》C.《分户令》D.连坐法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C )A.律、令、比、式 B.律、令、科、比C.律、令、式、课、程D.律、令、格、式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D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B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台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D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B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C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1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的律典是( C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齐律》 D.《大律》1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C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北魏律》1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D )A.《大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1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 )A.《名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1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C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 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1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D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1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B )A.“谋叛”罪名B.“奸党”罪名C.“盗贼窝主”罪名D.“谋反”罪名1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C )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2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C )A.谋反 B.谋叛C.谋大逆D.内乱2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B )A.律B.例C.会典D.诰2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D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2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D )A.1908年 B.1909年C.1910年D.1911年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B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2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A )A.宋教仁B.孙润宇 D.雷奋 D.马君武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A.《暂行新刑律》 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 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D)A.民法 B.刑法 C.诉讼法 D.行政法2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D )A.1927年 B.1929年 C.1930年 D.1931年2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D)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会3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B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31.古人经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战争,刑起于兵说的是(ABD) A.刑与战争分不开 B.兵刑同制 C.刑与战争无关D.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兵起于刑32.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ABCE) A.赵盾制定《常法》 B.范宣子制定刑书C.晋文公称霰时作“被庐之法” D.邓析作“竹刑”E.赵鞅、荀寅“铸刑鼎”33.汉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 ABCD )A.按年龄确定刑事责任B.亲亲得相首匿C.贵族官员有罪先请D.先自告除其罪E.准五服以制罪34.太平天国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为最高裁判者外,还有( ABCD )A.各王B.侯C.丞相D.检点E.推官35.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规定出租人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收回土地( ABCDE )A.契约期满B.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种、不交租C.承租人转佃土地给他人,从中取利D.承租人在减租后,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E.承租人死亡而无继承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六礼:(1)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