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留下的家书,大都是对家人、朋友或后人的思念、嘱托、教诲等。
以下是一些例子。
孙中山的家书:“亲爱的家人们,我自从离开家乡以后,没有日夜不思念你们的时候。
尤其是现在,面临着艰难险阻的时候,更加倍感思念。
但我希望你们不要为我操心,我一定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到底。
”
李白的家书:“亲爱的家人们,在外漂泊多年,我一直思念故乡和家人。
但我也知道: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就需要奔赴异乡,才能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
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相互支持、相互照顾,共同度过人生中的难关。
”
杜甫的家书:“亲爱的儿孙们,我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
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一生,因为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一点贡献。
我希望你们也能够像我一样,努力奋斗,为这个美好的世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毛泽东的家书:“亲爱的家人们,我正处在革命的前线,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愿望。
希望你们也能够像我一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著名的家信
著名的家信
以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家信:
1.秦朝蒙恬家书:“使死者无知,生者无悔,犹得所愿,死而无恨。
”
2.汉朝司马迁家书:“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3.东汉诸葛亮家书:“俭以养德”。
4.南朝梁代任昉家书:“诗有立言,犹有立身。
言美则身美,言恶则身恶。
故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良药苦口,惟病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理者能受之。
”
5.唐朝杜甫家书:“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6.宋朝陆游家书:“闻汝抱膝又悲歌,似有意乎家国。
须知道,天之生汝,
其意不在此也。
汝于世为四维,于地为脊脉。
须思所以称此本根者。
不以科第自驰名誉。
毕婚嫁后以功业自勉。
”
7.清朝曾国藩家书:“盖文章之道,千变万化不离其宗。
曰立意,曰天分,
曰才气。
此三者亦缺一不可。
余所见之文人矣,立意定矣,而所措者百不能致其用,不能应万变而不穷,又不明用志不专一之咎也。
此与凡人一生无所知无所好者何异乎?”
以上这些家信,均是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家书名篇,至今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名人家书故事
名人家书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名人家书故事:1. 傅雷家书那可是响当当的!傅雷对儿子傅聪的谆谆教诲真的让人感动至极啊!就像老父亲时刻在耳边叮嘱,既严厉又充满爱意。
哎,你能想象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吗?傅聪远在他乡,傅雷一封封家书,那都是满满的牵挂和期望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这句话多有力量啊!这不就是父母对孩子最真挚的祝福嘛!2. 曾国藩家书那也是相当厉害!曾国藩对家人的教导细致入微,哎呀,就跟咱自己家的大家长一样。
他教导弟弟曾国荃要沉稳,这多重要啊!“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个样子嘛。
你想想,要是身边有这么个睿智的人时刻提醒你,那该多好呀!3. 赵一曼的家书哟,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啊!她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还惦记着儿子,这母爱多伟大呀!“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她这是用自己的行动在给儿子做榜样啊!好比那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儿子前行的路。
这封家书,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啊!4. 诫子书,诸葛亮写的呀!那真叫一个智慧满满。
他告诉儿子要修身养性,要静,要俭。
这多实用啊!“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不就像告诉我们只有安静下来才能想得更远嘛。
就好像我们走在人生路上,他在旁边指点迷津,让我们别迷路啊!5. 鲁迅的家书也很有意思啊!他对家人的关怀虽说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但也是很实在呀。
他会关心家人的生活,也会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哇,这话说得多有力气!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给人一束光,让人有了前进的动力呀,你说是不是呢?6. 亲爱的宋庆龄写给朋友的信,那里面充满着温暖和深情啊!她就像是一个亲切的大姐姐,和朋友分享着生活。
十大最有名的家书原文
乐毅《报燕惠王书》
乐毅
乐毅在受到燕惠王猜疑后,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忠心,同时劝谏惠王。文章浑厚平直,昌明磊落,被誉为战国第一流人、第一等文。
5
苏武《报李陵书》
苏武
苏武在被匈奴扣留期间,修书劝李陵归汉。信中战斗场面写得极有声色,使读者对李陵的投降产生同情。
6
《宗子相集·家书》
宗臣
宗臣在权臣当道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家书表达了自己不向权贵摧眉折腰的傲骨和志向。
10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
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展现了其深厚的家教魅力。家书中充满了对子女们的深切关爱和期望。
7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枢密使韩琦写的信,阐释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同时表达了对韩琦的仰慕之情。
8
《曾国藩家书》
曾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蕴含真知良言。
9
《傅雷家书》
傅雷
傅雷定期给远在波兰的儿子傅聪写信沟通,这些信件后来被保留并出版。文字优美,富有哲理,饱含深情,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十大最有名的家书原文
序号
家书名称
作者
主要内容或特点
1
《诫子书》
诸葛亮
强调了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立志成才的重要性,是诸葛亮对儿子深切的期望和教诲。
2
《与妻书》
林觉民
林觉民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3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向好友任安倾诉自己的遭遇和抱负,表达了自己撰写《史记》的决心和信念。
中国最有名的5本家书
中国最有名的5本家书
中国最有名的5本家书如下:
1. 《傅雷家书》:由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
2.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缝听,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3.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庭生活指导作品。
该作品内容涉及广泛,诸如伦理、道德、算术、音乐、杂艺等。
4.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5.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诀别信。
全文感情真挚,抒写了林觉民对妻子的挚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感动了无数人。
母亲和儿子共读的红色家书
以下是一些适合母亲和儿子共读的红色家书:
1. 《毛泽东家书》:收录了毛泽东 1915 年至 1976 年间写给家人、亲友、同志的书信,反映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家庭情感。
2. 《刘少奇家书》:选取刘少奇同志写给亲属、友人的部分书信,内容感人至深,展现了刘少奇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3. 《朱德家书》:收集了朱德同志 1919 年至 1976 年写给妻子、亲友、同志的书信,展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家庭的深厚感情。
4. 《邓颖超家书》:收录了邓颖超 1919 年至 1992 年写给亲友的部分书信,体现了她对家人的关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
这些红色家书不仅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也可以让母亲和儿子共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中国历代名人家书家书,是传递爱意、性情和思念的纸上情话。
中国自古文化源远流长,每位名人都以独特的风格传承文化,留下了一手难忘的书法佳作。
每幅家书,都如同一份“星之火,可以燎原”,传承下去,至今仍为久远文化的代表。
下文汇聚了中国历代名人的家书,为您呈现中华文化之美。
一、王羲之王羲之为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以草书为代表,被誉为“书圣”,他的家书流畅自然,韵律优美,与草木山川相融合,展现了一份飘逸奔放的美感。
王羲之的家书,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被誉为当时的“雅俗共赏”的杰作。
二、颜真卿颜真卿为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曾任宰相、尚书等职务。
他的楷书改革历史,其家书以严密刚健的笔画著称,不仅书写技巧娴熟,其书法气势磅礴,深刻传达出尊严、全然、权威的感觉。
颜真卿的家书一直被认为是楷书创始人,其笔力沉稳,端庄大气,给人以信任和声望感。
三、苏轼苏轼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家书以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字体方正刚劲,内敛于中,以乱中取胜,笔触舒展流畅,极具韵律美感。
苏轼的家书中具有惊人的创意和香山移步之美,散发出无穷的文学气息,包含着豪迈、逸趣和亲和力。
四、黄公望黄公望为元朝画家、书法家,善于山水画和骨笔书法,其家书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将骨力与文化融为一体,以整体感和构图法引领文化发展。
黄公望的家书以端凝雄健之姿有据地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特色,专注于创造,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五、米芾米芾为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致女弟子书》尤为著名,被誉为“至燥于枯,而达于泼墨”的艺术珍品,他的家书源于这种独特性格和艺术风格,给人更多的诗情和抒情。
米芾的家书创造性地结合了文学和艺术,具有精湛的语言技巧和华丽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杰作之一。
六、郑板桥郑板桥为清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风格自成一体,以“简约、明快、鲜活、质朴”的风格著称。
他的家书同样雅俗共赏,深受人们的喜爱。
郑板桥的家书强调于画面上寄托感情、撼人心灵的价值,是一份深入人心的文化精神,是“龙飘凤舞”的表现。
传统文化现代名人家书
传统文化现代名人家书例子1:拉迪亚德·吉卜林《如果》“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鲁德亚德·吉卜林1907年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年仅42岁。
《如果》是他送给12岁儿子的勉励诗,在这首诗中吉卜林假设了14个如果,涵盖为人、处事、奋斗、意志、人格、修养等方方面面,每一个如果都是任何人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而对于每一个如果,吉卜林都给出了自己最理想的抉择。
迈克尔·杰克逊的墓碑上就刻着这首《如果》作为墓志铭。
例子2:麦克阿瑟将军《为儿子的祷告词》:“主啊!恳求你教导我的儿子,使他在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在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光明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身在太平洋地区与日本军队作战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写了一封家书给唯一的儿子,也是一位父亲对儿子品格、修养等方面提出殷切的希冀。
后来他的儿子虽然没有成为军事家,却成为著名的钢琴家,和麦克阿瑟将军的训导不无关系。
这首祷告词也成为著名祷告词之一,感动了无数人。
例子3:傅雷《傅雷家书》“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
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
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
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它是傅雷夫妇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5月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例子4: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中国近代四大著名家书,真知灼见,发人深思!
世界名著每日读编辑整理《曾国藩家书》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5、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梁启超家书》1、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2、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
《沈从文家书》1、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2、一切生存皆为了生存,必有所爱方可生存下去。
3、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我想到这些,我十分忧郁了。
生命原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见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应该为自己庆幸……4、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傅雷家书》1、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满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多宝贵的时间。
2、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3、“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
三封名人家书
知 勉 行 ,操 心 危 虑 , 而后 可 以 增 智 慧 而 长 见 识 。 为 天
下计 ,则必 已饥已溺 ,一 夫不获 ,引 为余 辜 。大 禹、墨 子 皆极俭 以奉 身而极勤 以救 民。勤则寿 ,逸 则天 ,勤则
j 日求 f _ = 则人 悦 。凡 人之 生 ,皆得天地 之理 以成 性 ,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我与民物 ,其大本乃 同m一源。 若但知私 己而不知仁 民爱物 ,是 于大本一源之道 已悖而失 之 矣。至 于尊官厚禄 ,高居人 卜,则有拯 民溺救 民饥之
有 材而见用 ,逸 则无 劳而见弃 ,勤则博济斯 民而神祗钦
仰 ,逸 则无 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 此 四条 为余 数十年人世 之得 ,汝兄弟记之 行之 ,并
传 之于子子孙孙 ,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 ,代有人才 。
0 己
第二封家书
枷Leabharlann 莫问收获 , 但问耕耘 梁启超写给孩子们
民国十六年 ( 1 9 2 7 牟 )二 月 十 六 日
如 此 ,将来 到欧洲 回中l ,所有 未学 的规矩也还 须补
学 ,这 种 作 乃 为 一 生 历 程 所 必 须 经 过 的 , 而 } j . 有 人
才的人绝 不会 因此 而阻 抑他的 天才 ,你 万别 要对此 而生厌倦 ,一厌倦 即退 步矣 。至于将来 能否大 成 ,大 成到怎么程度 ,当然还足以天才 为之分限 。 我生 平最服膺 曾文 正两幻 话 : “ 萸 问收 获 ,f J I 『 ¨ J 耕 耘 。”将 来 成 就 如何 ,现 在想 他 则甚 ?若 急 他 则
今 在 学 校 中 只 有 把 心 学 的 规 矩 ,尽 量 学 足 , 呲
名人家书摘抄100字
名人家书摘抄100字1、曾国藩家书: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日值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值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日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2、诸葛亮家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梁启超家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有子女十人,长大成人的有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九人,思忠英年早逝。
他们各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
写这封信之前,梁思成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用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作比较,告知梁思成应该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好好学习。
并且用曾文正的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告诫孩子们不用去想将来的成就,只要现在努力耕耘,必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古人给子女的家书
以下是一些古人给子女的家书:
1.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写给子女的家书被收录在《曾国藩家书》中。
这些家书涵盖了人生哲学、道德规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 《傅雷家书》:傅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被收录在《傅雷家书》中。
这些家书充满了父爱和对艺术的热爱,对儿子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写给子女的家书被收录在《梁启超家书》中。
这些家书体现了梁启超的家国情怀和对子女的期望,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些家书不仅是古人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诲,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名人家书
古代名人家书
古代名人家书(1):诸葛亮诫外甥书
古代名人家书(2):诸葛亮诫子书
古代名人家书(3):朱熹与长子受之
古代名人家书(4):郑玄戒子益恩书
古代名人家书(5):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古代名人家书(6):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古代名人家书(7):颜氏家训—兄弟篇
古代名人家书(8):尹赏临终戒诸子
古代名人家书(9):颜氏家训—教子篇
古代名人家书(10):徐勉为书戒子崧
古代名人家书(11):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
古代名人家书(12):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古代名人家书(13):苏洵名二子说
古代名人家书(14):宋若莘—女论语
古代名人家书(15):司马光训子孙文
古代名人家书(16):邵雍戒子孙。
那些名人感人至深的家书
那些名人感人至深的家书曾国藩(写给诸弟):六弟九弟今年仍读书省城罗山兄处,附课甚好,既以此附课,则不必送诗文于他处看,以明有所专主也,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涂以扩其只,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罗山兄甚为刘霞仙欧晓岑所推服,有杨生任光者,亦能道其梗概,则其可为师表明矣,惜吾不得常与居游也。
丰子恺(写给子女):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
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甚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
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要早,所以成熟也早。
这一会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地长成进了一步。
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深入一步。
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
一个又一个的筋头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
(1954年4月20日)李开复(写给大女儿李德宁):我想告诉你,我们为你感到特别骄傲。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证明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你的学业、艺术和社交技能最近都有卓越的表现。
所以,珍惜你的大学时光吧,好好利用你的空闲时间,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独立思考者,发展自己的多元化才能,大胆地去尝试,通过不断的成功和挑战来学习和成长,成为融汇中西的人才。
(2009年9月)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名人清廉家书
名人清廉家书一、引言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擅长写作,他们的家书不仅是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是传承家庭道德观念、生活态度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重温这些清廉家书,对于弘扬家庭美德、培养良好家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家书内容概述名人的家书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家庭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态度等。
在这些家书中,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家人的关爱,还传播了清廉自律、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等品质。
这些家书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三、名人家书案例分析1.曾国藩家书:作为清朝名臣,曾国藩在家庭教育方面身体力行。
他的家书强调了清廉自律、勤奋好学的重要性,倡导子孙后代诚实守信、为社会作出贡献。
2.鲁迅家书:鲁迅先生的家书充满了对家人的关爱和教导。
他倡导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关注社会现实,为人民福祉而努力。
3.朱自清家书:朱自清先生的家书以情感真挚、文字优美著称。
他强调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倡导正直、善良、勤奋的品质。
四、清廉家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启示在当代社会,清廉家书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这些家书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家庭美德,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同时,清廉家书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启示,引导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
五、如何编写一篇清廉家书编写一篇清廉家书,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建议:1.情感真挚:家书是家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要表达出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
2.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
3.寓教于乐: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关注成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
5.激发梦想:鼓励孩子勇敢追求梦想,为他们的未来注入动力。
六、结论清廉家书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名人家书的研究和借鉴,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5本名人家书,本本都饱含受用一生的智慧
5本名人家书,本本都饱含受用一生的智慧今天书单狗要推荐的5本书,绝对的含金量十足!因为它里面蕴含的,都是大师们压箱底、不外传的人生智慧。
家庭教育之法、为人处世之道、人生困惑之策...简直是句句箴言,篇篇精华,读完受用一生!1《傅雷家书》提到家书,书单狗首先想到的就是《傅雷家书》。
它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的通信集,满满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又炽热的爱意。
每封家书中,傅雷都耐心教导儿子如何精进学业,与儿子一起讨论音乐、国学、美术、历史……关心课业之余,他还教导儿子如何做一位绅士,比如在别人家做客,戴围巾、手插口袋,都是不礼貌的;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教导,让长子傅聪成为风度翩翩的钢琴家。
而且相比不善表达的传统父母,傅雷毫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思念:“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这份爱子深情,坚强如本狗,也为之动容!2《梁启超家书》有人说,梁启超一家堪称中国家庭教育的楷模,因为他们家“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如此牛逼的家教成绩,书单狗觉得,梁启超一定是位超级严父吧?直到读完他的家书,小狗才发现,梁启超其实是一位超级有爱的慈父!他称呼孩子为“宝贝”,对子女说:“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安慰因车祸休学的儿子梁思成:人生很长,绝不只一年半月,因此不要着急。
他鼓励孩子要全面发展: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种田是一样的。
他细致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孩子个个成才,成为美谈。
3《曾国藩家书》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两个”是孔子、王阳明,另外“半个”则是曾国藩。
为什么是“半个”呢?因为曾国藩从小资质平平,但他却以中人之资,实现了人生逆袭。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就在《曾国藩家书》中。
里面蕴含了曾国藩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谈修身,他讲究勤与恒,要“一日三省”,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谈治家,他主张勤俭持家,教育子女,只要有学问,就不愁没饭吃;谈治国,他认为会用人比会做事更重要,要“有了功不独居,有了过不推诿”。
比较著名的家书
比较著名的家书引言家书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通过书信的形式,家人之间可以表达关心、慰问、劝导、激励等情感和意愿。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家书,其中一些为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三封著名的家书进行比较,分析其文体特点、主题内容以及传达的核心信息。
一、《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篇之一,被誉为古代聪明才子屈原的家书。
它是屈原向他的兄长表达自己忠诚于国家的情感和对于国家衰退的担忧的一种方式。
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华丽描绘、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自述自己所遭受的困苦和忧伤,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处境的无奈和痛楚,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重建国家的决心与期望。
二、《乡愁》《乡愁》是著名华人作家余光中所写的一封家书体散文,它表达了个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代价的思考与反思。
作者运用了叙述性的语言,用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他通过回望儿时的田园生活、亲身经历的种种变迁,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的弊端的观察,呼吁人们应当保护与珍惜传统文化,同时也对故乡的未来抱有一份责任感。
三、《给儿子的信》《给儿子的信》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所写的一封家书。
这封信是他给刚出生的女儿写的,其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女儿成长和未来的期许,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在这封信中,作者以亲情的关怀和人生的哲思,向他的女儿传达了一些关于人生、幸福和追求的价值观。
他强调了对自己价值的思考、对梦想的坚持、对失败的勇敢面对和对爱的珍视等等,透过这封信,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对自己的爱与期望。
比较与总结这三封著名的家书在文体、主题和传达的信息上各有不同,但都是对亲情、爱国情怀、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等方面的表达。
《离骚》是一首豪情壮志的爱国诗篇,表达了屈原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衰退的担心;《乡愁》则将个人情感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结合起来,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而《给儿子的信》则从亲情出发,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沟通的书信形式,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家书传统”在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近日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家书”这种被逐渐淡忘的形式再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家书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同时也凝聚了做人、处事的智慧。
下面,就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五封家书,他们对于子女的爱,或许也会给予我们一些启迪。
为什么,当我们的沟通形式越来越便利,但亲情却反而变得淡漠了?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1封家书慎独、主敬、求仁、习劳(1013字)曾国藩致子·曾纪泽1872年3月12日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这是一个令曾国藩悲痛的日子。
15年前的今天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当天,他拜过父亲的牌位,让儿子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
他对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
”父子俩拉着家常,不知不觉走近一片竹林。
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曾国藩连呼"脚麻",便倒在儿子身上。
扶进屋时,曾国藩已经不能说话了。
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写好的遗嘱。
..... 诫子书其实是曾国藩的遗书,为曾家世世代代的家训。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第2封家书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292字)梁启超写给孩子们1927年2月16日梁启超有子女十人,长大成人的有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九人,思忠英年早逝。
他们各个成才,这和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有密切的关系。
写这封信之前,梁思成给父亲梁启超写了一封信,他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了三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画图绘制,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不符自己当年的理想。
梁启超用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作比较,告知梁思成应该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好好学习。
并且用曾文正的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告诫孩子们不用去想将来的成就,只要现在努力耕耘,必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们: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
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
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
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负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
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圆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
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之后,乃愈益其巧耳。
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
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其附带学问的帮助。
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便发生许多刺激,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与“海若”,若和自然界的崇高伟丽之美相比,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
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唯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怎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爹爹1927年2月16日第3封家书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870字)胡适写给子·胡祖望1929年8月26日在《胡适家书》中,有一篇是写给胡祖望的书信,这是他10岁要去苏州读书时胡适给他的第一封书信,10岁就教导他这些朴素却又每条近乎真理的人生道理,名人除了在自己的领域地位显赫、成就卓越以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不马虎,认真对待。
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成长发展中汲取到一些经验。
祖望: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
但我们为你想,离开家庭是最好办法。
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
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事自己,这是独立的生活。
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
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
你工课做的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是你自己的羞耻。
做的好,是你自己负责任。
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负责任。
这是你自己独立做人的第一天,你要凡事小心。
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样可以同别人合得来,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
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的事。
你要爱护自己,但不可妨害别人。
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
如帮人作弊,帮人犯规则,都是帮人做坏事,千万不可做。
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使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你不是笨人,工课应该做得好。
但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聪明的人多的很。
你若不用功,成绩一定落后。
工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的最高一排。
在一校要赶在一校的最高一排。
工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
但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工夫里,千万不可放在嘴上。
千万不可摆在脸上。
无论你的志气怎样搞,对人切不可骄傲。
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
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
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儿子,你不在家中,我们时时想念你,你自己要保重身体。
你是徽州人,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爸爸十八年八月廿六日夜(一九二九年)、第4 封家书你可以驱散罩在身上的阴影(1174字)王朔写给女儿摘自《致女儿书》《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
它原本是一个相当私密的文本,是当遗书写的,准备要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
他要告诉女儿咱们家是什么来历,你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书中他细致地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拳拳的为父之情漫洇纸上。
你还是婴儿的时候,只要一笑,就像太阳出来,屋里也为之一亮。
那时喜欢捧着你的脸狂亲,因为想,大了就不能这么亲了。
抱你的时候也想,怎么办,总有一天不能抱了。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
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
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很多有过家庭破裂经历的人说,大了孩子都会理解的。
我相信。
我一点都不怀疑你将来充分观察过人性的黑暗后,会心生怜悯,宽大对待那些伤过你的人。
那是你的成长,你的完善,你可以驱散任何罩在你身上的阴影,但我还是阴影。
在黑暗中欠下的就是黑暗的,天使一般如你也不能把它变为光明。
理解的力量是有限的,出于善良的止于善良。
没有人因为别人的理解变回清白,忏悔也不能使时光倒流,对我这样自私的人来说,连安慰的效果也没有。
我选择自私,盖因深知自己的卑下和软弱,与其讲了大话不能兑现不如压根不去承当,是苟全的意思。
在你之前,做得还好,也尽得他人好处,但始终找借口不付出,沿用经济学概念,将自私视为“无形的手”就是立论之一。
这一套到你这儿就不成立了,你是孩子,因我出生,这不是交易,是一个单方行为,在这里,惟独在你,我的自私法则走到了尽头。
如果说我对你怀有深情,那也不是白来的,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给予,你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机也不曾得到过的,我跟人说过,没想到生一个孩子这么好玩。
相形之下,养你所花的金钱微不足道,所以咱们俩要有账,开始就是我欠你。
如果你鄙视我我不能无动于衷,这个世上大概只有你才能让我鄙视自己,所以我比你更迫切需要一个鄙视自己的理由,我怕你轻率地原谅我同时给我借口原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