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武松答案:D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赤壁赋》答案:C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7.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作品?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D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文天祥B. 辛弃疾C. 陆游D. 岳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诗经》中的《关雎》篇,开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答案:窈窕淑女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5.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湍急(tuān)B. 蹒跚(pán)C. 睥睨(nì)D. 倥偬(kǒng zǒng)答案:D2. 下面哪个成语使用不当?A. 他工作勤勤恳恳,从不敷衍塞责。
B.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 他的话虽然逆耳,却也忠言逆耳利于行。
D.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真是不知所云。
答案:D3. 以下哪句古诗文的作者与出处对应错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D.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E. 无此选项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B. 他的话虽然有些直白,但还是有道理的。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D. 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精良,画面十分震撼。
答案:A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古诗十九首》D. 《唐诗三百首》答案:A7.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都与“水”有关?A. 波涛汹涌波澜壮阔沧海桑田滴水穿石B.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秋水共长天一色碧波荡漾C. 雨后春笋风起云涌星罗棋布月明星稀D. 风声鹤唳雪中送炭滴水成冰火树银花答案:A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哪位画家的作品?A. 吴道子B. 张大千C. 齐白石D. 黄公望答案:D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独树一帜。
B. 他的演讲辞藻华丽,让人耳濡目染。
C. 这场比赛,双方你来我往,真是棋逢对手。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蓝田玉B. 羊脂玉C. 翡翠玉D. 玛瑙玉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呐喊》C. 《边城》D. 《彷徨》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民间歌谣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
答案:宋江三、简答题1.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此战以联军的胜利告终,阻止了曹操的南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武艺、机智灵活的头脑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他能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变化能力;他机智过人,多次巧妙地解决了取经路上的困难;他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坚持取经的决心。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脆弱。
她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因为家族的衰落和个人命运的不幸,最终未能与宝玉结合,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束缚和对女性命运的不公。
2. 分析《论语》中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以爱人之心待人,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结合。
大学语文期末笔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瞒天过海(má tiān guò hǎi)B.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鸡飞蛋打(jī fēi dàn d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
B. 这场篮球赛,我们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是:A. 欣慰 / 欣喜B. 沉重 / 庄重C. 突破 / 突显D. 丰富 / 富饶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好像钻石一样闪烁。
B. 他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的是:A. 手机B. 电脑C. 马桶D. 电视6. 下列句子中,属于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红颜薄命,英雄气短。
D. 美女配英雄,才子配佳人。
7. 下列句子中,属于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B. 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C. 你能不努力学习吗?D. 他怎么可能不努力学习呢?8.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一心一意B. 一丝不苟C. 一箭双雕D. 一举两得9. 下列句子中,属于引用修辞手法的是: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C.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D.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下列句子中,属于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力气大得像牛一样。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大学语文考试卷子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B. 惊心动魄C. 气壮山河D. 鸡犬升天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出色,深受读者喜爱。
B. 为了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我们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C.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让我们反思了自己的问题。
D.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读完后受益匪浅。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精美B. 精湛C. 精巧D. 精良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B. 他的眼睛犹如一汪清泉,深邃而清澈。
C. 他的声音犹如春风,温暖而柔和。
D. 他的心情犹如大海,波涛汹涌。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文学体裁的一项是:A. 小说B. 诗歌C. 戏剧D. 哲学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的壮丽景色。
答案:李白庐山2. 《离骚》是__________的代表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热爱和追求。
答案:屈原美好的理想3.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对小石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感慨。
答案:柳宗元自然美景的喜爱4. 《项脊轩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项脊轩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怀念。
答案:归有光家乡的怀念5. 《背影》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感激和怀念。
答案:朱自清父爱的感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答案:《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过程的长篇小说。
主要情节包括: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
东北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 45

大学语文复习题二、问答1、简答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上古的文化精神?答:《诗经》的诗篇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自殷商到春秋中叶社会的历史风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如创业开国的英雄祖先、辛苦劳作的农人、风尘仆仆的征夫役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婚恋等,都以诗的形式形象化展现出来。
《诗经》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上古的文化精神:(1)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如史诗中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农事诗中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徭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
(2)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如燕飨诗中表现的父兄君臣朋友之间的血肉亲情,祭祖诗中对英雄祖先的尊奉等。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平凡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是《诗经》诗篇的最主要内容,如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
(4)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这表现在:a《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周人把诗的创作看作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b《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周人以个体的抒情表现了周民族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2、分析《乡愁》的四个意境。
答:《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3、简析古文运动的影响。
答: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江西财大《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西财大《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难易度:易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反喻自己的怨恨无穷无尽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6、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题型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1、在政治上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积极创办私学的人是:A、孔子B、董仲舒C、荀子D、庄子2、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离骚》B、《楚辞》C、《诗经》D、《乐府诗集》3、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诗人,其诗风格:A、平易自然,和谐优美B、质朴刚健,强调兴寄C、白描绘景,节奏调谐D、沉郁顿挫,音节悲壮4、北宋时期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大量制作慢词的著名词人是:A、苏轼B、柳永C、李煜D、李清照5、文学史上合称“元曲四大家”的是:A、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关汉卿B、王实甫、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C、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D、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6、后叙主要进行说明、考订、补充或议论,用以A、补充前言B、补充正文C、补充注释D、补充后序7、散文一清峻著称,发展和完善了寓言、山水游记等文体,达到很高成就,著有《永州八记》的是:A、欧阳修B、韩愈C、柳宗元D、苏轼8、肯定中国盛唐文化“给予当时的日本文化带来巨大的刺激和恩惠”的是:A、东山魁夷的《唐招提寺的魅力》B、淡海三船的《唐大和尚东征传》C、井上靖的《天平之甍》D、安藤更生氏的《鉴真大和尚传之研究》9、“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的修辞一样的是:A、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B、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C、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绳子的故事》中被流言杀死的是:A、马朗丹B、布列东C、乌勒布雷克D、奥士高纳二、多项选择11、下列语言属于《孟子·尽心下》的有: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C、失其民者,失其心也D、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12、“诗六义”是:A、风、雅、颂B、礼、乐、射C、赋、比、兴D、御、书、数13、和“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中“将”字用法一致的有:A、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B、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C、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D、欲将以有为也14、和“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句使用了同样修辞的有:A、通五音六律滑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A.孟子B.王维C.白居易D.陶渊明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A.血溅白练B.六月飞雪C.三年亢旱D.诛杀奸人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
”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
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A.哈姆莱特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19.《变形记》的作者是:()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A3.B4.D5.C6.D7.D8.A9.D 10.B11.C 12.D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C 20.B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1)短小,结构精巧:字少,但小说结构完整。
散淡的开头,紧凑的“煞尾”,中间很从容。
(4分)(2)写人物的手法:多用侧面描写,人物对话不多。
(3分)(3)语言平实朴素,生活细节的片段给人以散文的感觉,随意、轻松。
(3分)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普希金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战斗性,充满了作者抨击暴政、酷爱自由的主题思想。
《致大海》正是作者屡遭流放囚禁的愤懑不平之作。
(3分)“大海”在诗中成为自由的象征。
诗人歌咏大海是同他对专制政治的愤懑反抗分不开的,也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反专制的革命情绪的集中体现。
(5分)全诗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由,忠于理想的情怀。
(2分)(简析题评分说明: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章》一文系统地阐明了行仁政而王天下的学说,充分表现出曲折尽情、气盛言宜的特色,洋溢着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2分)(1)论点深刻,论据雄辩。
孟子针对现实矛盾,提出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总论点,并从王道可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王道何为(富民,教民)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
这些观点正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在孟子的这些论点面前,齐宣王暴露出爱牛而罔民的假仁、好战以求“大欲”的不义。
针对统治阶级中的“民贱”思想,它指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孟子用它来剖析事例,批判了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错误,论证了“推恩”的可能性与意义、“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的祸害,使齐宣王理屈而屡陷困境。
同时,孟子又援引多种比喻婉言晓谕,发出警告,列举虐政罔民、民不聊生的事实进行指斥,又使齐宣王难以置辩,不得不听取“发政施仁”的种种意见。
(5分)(2)论证严密,步步紧逼。
孟子图全胜而不求速胜,以纵而后擒、诱而入套之法,渐次张开论证的逻辑之网,最终将论敌严严实实地罩住。
对于敌论,在局部,他分割包剿,各个击破,逐城夺取;在总体,他边破边立,步步紧逼,穷追不舍。
论辩一开始,齐宣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攻来,孟子敏察其意,虚与委蛇,避开其锋芒而又亮出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总论点。
他由以羊易牛的故事推演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肯定他有行仁政的基础,又以“百姓皆以王为爱”讽之,暴露其不肯“推恩”的错误,并引譬取喻,证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接着引征经典,论证“推恩”的意义与“不推恩”的恶果,然后以选言推理逼出齐宣王的“大欲”,证明这正是“不推恩”的原因;并经设喻类比,证明对“大欲”、“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这样就从根本上驳倒了齐宣王的霸道思想。
紧接着,以一组假言判断推出“发政施仁”、天下无敌的光辉前景,引得齐宣王表示有意图王,随即从分析“恒产”和“恒心”的关系入手,总提“富民”、“教民”的必要,进而阐述具体内容。
(5分)(3)本篇章法,通篇一贯,对比鲜明,跌宕起伏。
全文紧扣论题,分别从有基础、有可能、有必要、有办法等四个部分,以层进式步步深入地论证求霸有害,施仁无敌。
这样,不仅各个局部的内容都密切环绕中心,在文字上也前后贯通,首尾呼应。
例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心足以王矣”──“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其若是,孰能御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善于运用对比,是本篇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技巧之一。
王道与霸道总携全局之比。
从开头以羊易牛引出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到“不为”与“不能”、邹人与楚人,直到结尾“明君制民之产”与“今也制民之产”等等,对比层叠展开,起到突出矛盾、揭示本质、阐明意义的作用,又收取章法错综开合回旋之功效。
(5分)(4)本篇以记言说理,叙事取喻凝练传神,分析推断精辟确当又不乏含蓄委婉之处。
句法灵活多变。
简短者每句一二字,若清露滴梧;繁丰处妙语连翩,似鼓角齐鸣。
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又兼用叙述、说明、抒情,语势富于变化。
句子的语气类型陈述、疑问居多,杂有祈使、感叹,且随处衬用虚词,语气抑扬顿挫自然。
散句与排偶交错,疏密相宜。
(3分)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1)简约与深细相依本诗文字之精炼,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全篇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
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九种事物,一字一景,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是主人公眼中之景。
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思乡之情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7分)(2)静与动、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相映处于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
(7分)(3)景色与情思相融(情景交融)可感的深秋之景,与无形的凄苦之情相通;用有形表现无形,具体生动。
“小桥流水人家”,是常见的景色,但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一处,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
可谓情景妙合无痕。
(6分)(论述题评分说明:学生答案应灵活对待,只要表达出以上答案的基本意思并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不必要求字面上的完全一致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A.何其芳B.郁达夫C.郭沫若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徐志摩C.郭沫若D.冰心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A.哈姆雷特B.罗密欧与朱丽叶C. 麦克白D.李尔王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8.以下哪位不属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人物?()A.李纨B.妙玉C.晴雯D.巧姐9.下列哪首诗属于王维的作品()A.《山居秋瞑》B.《送盂浩然之广陵)C.《从军行》D.《登高》10.因诗意地展示湘西世界而享誉文坛的京派作家是:()A.老舍B.茅盾C.沈从文D.郁达夫11.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A.院本B.诸宫调C.杂剧D.南戏12.《诗经》全书的首篇是:()A.伐檀B.关雎C. 芣苡D.君子于役13.下列选项不属于陶渊明田园诗歌思想内容的是:()A.描写恬美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闲适自得心情。
B.歌咏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了深厚情谊。
C.反映农村经济的凋蔽和农民生活贫困。
D.反映青年男女的相思之情,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15.下列选项中属于李清照词作的是:()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