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___近代世界各国教育_ppt

(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
1、国家拨款补助教育。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1833年教育补助金法案
福 斯 特
2、设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39年成立 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改为教育局—— 1899年改为教育署 1899年改为教育署 初步完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 3、制定一系列法令、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导生制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由英国的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的一所学校里较早采 用。它主要是由教师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 成绩较好的人充任导生,以后,也由导生对这些学生进行 检查和考试。在这些导生的帮助下,一位教师在一个教室 里往往能够教几百名学生。 。 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被称为导生制学校。 这种制度能够节省开支、能很好地弥补经费和师资不足, 扩大教育规模,也满足了对平民及儿童的初级教育的要求, 同时有助于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度非常盛行。 但由于导生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学质量比较低。
重传授农业、法律、医学、建筑、军事等实用 知识,这种实用倾向代表了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世纪英国的大学
牛津大学(12世纪) 牛津大学(12世纪) 剑桥大学(1209年) 剑桥大学(1209年)
Merton College of Oxford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新大学运动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1826年,伦敦大学创立 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 大学中的神学部,代之以理学部和工学部, 而且在各学部引入大量近代新型课程。从而 揭开了英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第七章 法国近现代教育

第七章 法国近现代教育

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1919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 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的主张,要求建立统 一的学校,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统一学校主要解 决两个问题: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

这一主张,反映了欧洲新教育运动对法国教育的影 响。法国很快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其中, “新大学同志会”的改革主张引起了法国社会广泛 关注,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一)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二)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三)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
(四)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一)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爱尔维修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主要派别--法国唯物 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 他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从而获得精神 发展的,也就是说,人人生而智力平等、主张教育 民主化,这一观点直接抨击了“天赋不平等”,论 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合理的贵族理论。
第二节 法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二、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三、中学课程改革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五、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六、50至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七、70至8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一、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20世纪初,法国在教育管理上仍然实施拿破仑时期 的大学区制度。主要是通过实施免费教育、义务教 育和教育的世俗化,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3)教育内容上,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增加与实 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三分制教学法”,即 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三个部分程改革很重视,法国国家 课程委员会公布了《课程宪章》这一纲领性文件,强调法国 今后仍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编制以学生为 中心,对学科体系进行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综合改革。

法国近现代学校制度

法国近现代学校制度

一、封建教育体系在中世纪,法国教育体系以教会教育为主,教育内容以宗教教义、神学、哲学和拉丁文为主。

当时,法国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 初等教育:主要在教会学校进行,以传授宗教知识和基本读写能力为主。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胡格诺派在法国部分地区推行强迫初等教育、男女同校、采用本族语教学等改革,推动了法国早期初等教育的发展。

2. 高等教育:以大学为主,以培养僧侣、贵族和教会人士为主。

17世纪中叶,法国大学教育逐渐走向世俗化,开始培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才。

二、近现代教育制度1. 法国大革命后的教育改革: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府开始推行世俗化教育政策,取消了教会学校的垄断地位,建立了国家教育体系。

1808年,拿破仑颁布了《教育法》,规定国家设立公立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规定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 19世纪的教育改革:19世纪,法国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1833年,法国实行了普及初等教育,并设立了中学。

此后,法国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

3. 20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法国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

1929年,法国实行了义务教育,规定所有6-14岁儿童必须接受教育。

1975年,法国实行了职业教育改革,设立了职业教育学校,以满足社会对不同职业人才的需求。

4. 当代教育制度:目前,法国教育体系包括以下层次:(1)初等教育:6-11岁儿童接受基础教育,主要学习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2)中等教育:11-18岁学生接受中等教育,分为普通中学、技术中学和职业中学。

普通中学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3)高等教育:大学教育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

此外,法国还设立了高等专业学校(Grandes Ecoles),培养精英人才。

三、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1. 重视基础教育:法国教育制度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 重视职业教育:法国教育制度重视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学前教育史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家学前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史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家学前教育实践

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英国成为最早产生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国家。

以欧文的幼儿学校和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最为重要。

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为英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开了先河。

维尔德斯平也为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推动了幼儿学校在英国的普及,而且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的主知主义倾向非常具有代表性,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被一些国家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借鉴。

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迟缓,其原因有二:一是英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习俗根深蒂固,上层社会人士不重视为参加工作的贫困家庭的母亲设置的,专以劳动民众的子女为对象的学前教育;二是政府认识不足、行动迟缓,在20世纪上半期学前教育主要是由民间组织来承担和推动,政府只是给予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协助。

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政府学前教育政策与计划1697(识记),其中规定一般的救济措施外,还提出设置“纺织学校”和“贫穷儿童劳动学校”的计划,对年收入不足40先令的家庭中6~14岁的男女儿童全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而4~6岁的儿童可以自由入学。

入学儿童每天最多只能进行0小时的纺纱作业,其余时间用于学习。

(识记)是由资产阶级教育家约翰·洛克制定的,其中规定,在每一个教区内设立一所“劳动学校”,教区中所有受救济贫民的3—14岁儿童必须进入这种学校,在学校中边劳动边学习,既能养活自己也能接受基本的教育。

二、欧文的幼儿学校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一)欧文幼儿学校的背景欧文认为,孩子的性格在入小学前基本成型,学龄前教育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儿童健康性格的形成。

他明确主张幼儿(二)欧文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维尔德斯平是英国19世纪幼儿学校的积极创办者,一生致力于宣传普及幼儿学校,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幼儿家长的要求,幼儿家长们要求维尔德斯平的学校教授“三艺”;而是由于当时贫民、工人阶级儿童的受教育年龄被规定在8岁以内,过了这个年龄就被迫去从事劳动,而无法再继续学习。

外国高等教育史

外国高等教育史

张雪高等教育学专业外教史课程备课方案一、教学形式——部分双语教学、多媒体、课堂讨论二、教学内容——《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贺国庆三、教学提纲第五章法国、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英国一、背景介绍二、近代高等教育形成的阶段划分三、纽曼的大学教育理念《大学的理想》(《The Idea of a University》)四、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特征第五章法国、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英国一、背景介绍:英国于17世纪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但王朝复辟剥夺了非国教者的教育权利,使英国教育发展限于停滞状态。

这表现在牛津、剑桥入学人数的下降和对科学研究的漠视。

尽管王政复辟阻碍了英国高等教育大踏步向前的势头,但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大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出现了微弱的世俗化倾向,新的自然科学逐渐进入大学课堂。

英格兰大学走向衰落,苏格兰大学欣欣向荣。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发展,使英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工业国。

由此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变革,英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开始形成。

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为突出的是伦敦大学以及一系列城市学院的建立,开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一直贯穿着维护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与提倡科学的功力主义教育的激烈论争。

二、近代高等教育形成的阶段划分以1870年为界,英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可以分为两大阶段(一)第一阶段:传统大学的变化和伦敦大学(UCL)的出现自16世纪起,以剑桥、牛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的教育价值观开始转变,培养神、法、医等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培养绅士阶层。

在保留部分神学科目、加强古典人文教育的同时,还设置部分自然科学。

提示:自然科学的地位?伦敦大学1826年建立,打破了传统大学垄断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

伦敦大学不仅取消了传统大学的神学系,代之以理学系和工学系,而且在各学系引入大量的近代新型课程,从而开启了英国高等教育系近代化的序幕。

法国学位制度

法国学位制度

法国学位制度(最新版4篇)目录(篇1)一、法国学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士学位2.大学四学院的发展3.近现代法国学位制度的完善二、法国学位制度的特点1.严格的选拔和学术要求2.学位种类繁多3.学位与职业发展紧密关联三、法国学位制度的影响和启示1.对法国教育和科研的促进作用2.对其他国家学位制度的影响和启示正文(篇1)法国学位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学位制度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巴黎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学士学位,并随着大学四学院——艺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和神学院的成长,慢慢形成了中世纪最完整的学位制度。

法国学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中世纪巴黎大学设立了学士学位,这是法国学位制度的起点。

随后,大学四学院的发展,使得学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近现代以来,法国学位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学位体系。

法国学位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国学位制度有严格的选拔和学术要求,保证学位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其次,法国学位种类繁多,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等各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术需求。

最后,法国学位与职业发展紧密关联,学位的获得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法国学位制度对法国教育和科研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严格的学术要求和丰富的学位种类,为法国的教育和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法国学位制度也对其他国家的学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学位制度时,都借鉴了法国的经验和模式。

总的来说,法国学位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位制度之一,其严格的学术要求和严谨的学位管理,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目录(篇2)一、法国学位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士学位2.大学四学院的发展与完善二、法国现代学位制度的设立1.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度2.学位评定与资格认证三、法国学位制度的影响与启示1.对法国教育体系的贡献2.对全球学位制度的影响正文(篇2)法国学位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

5近代法国的学前教育

5近代法国的学前教育
集和观察植物、游戏、绘画、地理等。主要是教育而非保育。 性质:慈善机构 意义: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是法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开端。
2.柯夏——托儿所
创立:1828年,柯夏创立了法国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模范托儿所”。 招收对象:贫穷家庭儿童 教育内容:把宗教和德育放在首位,智育主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育。 教育方法:反对体罚,使用的是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教学为主。 性质:慈善性质
世界教育史上 国家主办学前
教育的开端
1.学前教育性质的转变
1832年初《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法国政府将托儿所视为是初等 教育的基础,要求给与财政援助。
1835年,颁布了《关于在各县设立初等教育的特别视学官的规定 》,指出视学官具有视察和监督日间看护中心的权力。
1836年教育大臣布雷发出传阅文件,明确指出托儿所是公共教育 部领导下的学校。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奥柏林开办编织学校的活 动,拉开了法国近代学前社会教育历史的序幕,此后出现 了慈善性质的贫民育儿院和幼教机构托儿所。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法国 的托儿所受到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
1.奥柏林——编织学校
创办:1770年,由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 招收对象:3—6岁的幼儿 开放时间:在农忙季节开放,每周只开放2次。 师资:两名指导教师,负责手工技术指导、文化和游戏的指导。 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歌、格言和讲童话故事、采
近代法国学前教育
慈善事业 • 18世纪末——19 世纪30年代
国民教育事业
• 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末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授课教师:安珍珍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法国的教育制度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开始逐步建立,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改进。

以下是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
1. 教育制度分层
法国的教育制度被分为四个层次: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

小学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一至六年级,中学包括初中(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十至十二年级),大学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

2. 免费、义务、普及的教育
法国教育制度强调免费、义务、普及的原则,保障每个公民平等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利。

所有公民都可以接受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而且在法国,学校和学生家长没有缴纳任何学费。

3. 严格考试制度
法国的教育制度非常重视考试和评估,学生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标准化考试,如Brevet、Baccalauréat等,以便于评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这些考试通常会对其未来的教育和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法国的教育制度非常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

除传统的学科教育外,还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

同时,法国还有很多具有特定特色的学校,比如艺术学校、军校、研究生院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5. 教育权力下放
近年来,法国政府逐渐将教育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和学校。

地方政府可以自主管理和组织教育资源,学校也可以自主招生和设置课程。

总的来说,法国的教育制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求知的热情和创造力,一直是世界教育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米拉波公共教育计划
米拉波 政治活动家,大革命中曾以大胆揭露封建专制而 闻名,并作为第三等级代表进入三级会议,1791年当选为国 民议会议长。

他在关于公共教育的演说中指出,教育“必须用国家观点 来领导”’“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受教育的这一代身上”。

他的教育改革计划强调实行国家干预教育的政策,教育权 要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各级行政官员掌管。



塔列朗主张,国民教育应吸收1789年“人权宣言”的有关原 则, 把自由、道德、理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他认为政治是教 育的归宿,儿童是“见习公民”,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宪法教 育。 塔列朗建议设立全国总委员会,从事教育行政管理,该委 员会由12人组成,委员和督学各6人。 女子教育方面,塔列朗受卢梭影响,认为女子受教育只是为 从事家务作准备,最好不要以从政为目标.由于制宪议会更倾 向于孔多塞的计划,因此塔列朗的教育计划被搁置起来。


随着封建教育制度的废除,资产阶级政权开始酝酿新的 “国民教育制度”。

从大革命胜利到1798年雾月政变的约10年间,在历届政府 的主持下,相继提出的教育计划和颁布的教育法案“至少 不下于25个”。尽管这些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法令的具体措 施不尽相同,但其总目标都是要建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 益的国民教育体制,培养资产阶级共和国需要的合格公民。 下面就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计划和法令加以介绍,以 了解这一时期法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小学:由县以下的区开办,每区一所或几所; 取消小学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只为教师提供住宅和教学场所.不发工资; 教师每年向学生收取一次学费;各校可视其家庭经济情况,对1/4的学 生免收学费; 教学内容:包括读、写、算及共和国的道德基础;各县设立教育委员 会,出6人组成,其中3人由县行政当局任命;小学教师的聘任或解聘, 须由县教育委员会和同级行政机关审理决定。 中心学校:出各省开办,教学按课程分为3类,不再分班上课。 第一类接受12—14岁儿童,学习绘画、自然历史、古代和现代语言; 第二类学生为14—16岁,学习数学、物理和实验化学; 第三类学生为16—18岁,学习普通文法、文学、历史和法律。

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近现代法国教育的发展史

近现代法国的教育一、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教育(一)历史背景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的典型,王权和神权极度强化,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

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就已萌芽,并在17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是由于政府不直接办学,新教各派力量薄弱,所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

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压制直到18世纪才有了显著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伴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增长和激化。

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新教:出现一些新教派别,如胡格诺派和詹森派等,也通过开办学校,传播各自的教义。

詹森派学校不同于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学校。

它们重视数学、地理、历史的教学,强调学习本民族语言并用民族语言教学,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这在当时的法国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可惜它只存在二十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就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于1684年创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用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目的是对抗新教的办学活动,维护天主教的势力。

该会所办的学校在法国当时的初等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

18世纪法国国王又曾发布命令,指出学校应受天主教僧侣的监督,儿童应当学习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

2、中等学校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它们以拉丁语及“七艺”科目为教学内容,经院主义气息十分浓厚。

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得力量仅次于耶稣会。

圣乐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

近现代法国教育(总结)

近现代法国教育(总结)

二、法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1、天主教会的教育1682年成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曾开办免费的初等学校,实行班级教学。

1684年开办了欧洲最早的师范学校——教师讲习所,训练初等学校的教师。

此后,教师讲习所还附设“练习学校”。

兄弟会学校在办学宗旨上虽是为了灌输宗教思想,但它对普及平民初等教育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中等教育方面,天主教会较多地保留了耶稣会的传统,不太注重与新教教派的争夺。

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天主教会则态度强硬,1638年大学停止向新教徒颁发学位,后来还禁止学习笛卡儿的著作。

巴黎大学神学院还把卢梭的《爱弥儿》列为禁书。

2、新教教派的教育他们反对天主教耶稣会的学校教育,反对对儿童横加压制和滥用惩罚,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他们还反对单纯地以拉丁语教学,主张学习本民族语言和近代语,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和判断力,反对死记硬背,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等。

1611年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就是一个从事教育活动为主的教派团体,该会成员接受了笛卡儿的思想,尊重人的理性,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注重本族语和现代语的学习,反对体罚,主张用表扬与威胁的教育方法。

“圣乐会”所办的中学对法国中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变迁对法国的教育有着巨大影响。

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早已公开写进了大革命中各执政党的教育法案中,其中著名的有康多塞和雷佩尔提方案等。

康多塞方案要求国家承担全体男女公民免费的普及教育,设计出一种包括初级小学、高级小学、中等学校和专科学校(大学)在内的统一的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实行统一的学校管理体制等。

针对康多塞方案中没有涉及实际操作问题,雷佩尔提在他的方案中主张建立“国民教育之家”(寄宿学校),通过向富人征税,给儿童免费提供衣食,保障教育的实施。

该方案很重视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健壮、爱劳动、守纪律、富有知识的公民,成为真诚的爱国主义者。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

外国教育史练习题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习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起源于劳动说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青年之家5.《吠陀经》6.楔形文字二、填空题1.外国教育史是以自古迄今的外国教育理论和()及其()为研究对象的。

2.在原始社会的教育过程中,传递()经验和传递()传递()经验,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3.在东方文明古国,()学校设立在国王所在地的皇宫里,()学校设在大寺庙里。

4.文士学校是在古代()国出现的一种学校;古儒学校是在古代()国出现的一种学校。

5.奴隶制社会与原始社会教育最本质的区别是()、()和()完全脱节。

三、选择题1.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2.主张“教育心理起源说”的是()A.利托尔诺B.沛西.能C.孟禄D.汤姆逊3.学校教育产生在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最早发生于人类社会的()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四、判断题(认为对的,打“√”;认为错的,打“ⅹ”)1.外国教育史是以欧州教育发展为中心的。

()2.一般认为,教育首先起源于劳动,并为生产劳动服务。

()3.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模仿。

()4.动物界存在着教育现象,例如大猫教小猫捉老鼠。

()5.学校是在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

()6.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完全脱离,这是奴隶社会教育与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的区别。

()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哪些?5.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六、论述题1.简述外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发展主线。

2.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3.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基本特征。

4.简述古代东方国家学校的类型及其教育特征。

法国教育发展简史

法国教育发展简史
公社还注意创办,组织及健康的文娱活动。但公社仅存在72天,就被普鲁
士军队支持下的凡尔赛反动军队所镇压。
1875年,法国资产阶级建立了第三共和国。这时候,
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产阶级把国家控制的教育看成巩固
成,并开始向
在19t±纪的
70、80年代至20世纪的20年代,通过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法案,力图削弱教会对教育的影响,
.1881年,国家开始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国立职工学校和工商实科学校,由教育都和工商
部分别领导。1888年设技术教育督学,1911年设“职业能力证书”(cAP),统一这类教育的
标准。1919年,《阿斯蒂埃法寨》规定对14~18岁青年工人实旌义务职业教育。1920年,设
“技术教育最高审议会”和职业教育司,这类教育的领导权统归教育部。1925年的法律规
础,并将小学交给教会管理。
渡务王朝夏辟至巴黎公社前的教百
1814年,拿破仑战败,波旁王朝复辟。复辟王朝(1815~1830)继承拿破仑时期创建
的中央集权的教育体系,但更加强了宗教对教育的控制。初等学校既缺少经费,也没有固定
的校舍.教师由水平较低的人充任,教育质量很差.中学也因受宗教的束缚,办得没有生
1848年2月,_爆发第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但胜利果实又被路易·渡拿巴(拿破仑三
世)所篡夺:他于1848年12月取得第二共和国总统职位后,逐步加强自己的权势,最后正式
宣布改制,建立第二帝国(1852~1870).在路易·渡拿巴统治下,第二共和国初期通过的宪
法与曾受到K马克思称赞的《卡诺教育法案》都被否定。1850年3月,议会通过《法鲁法
制。1806年,又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1808年划分全国为29个“大学区”。帝国大学是帝
国的教育权力机构,设总监和审议会、总督学署。帝国大学的总监由拿破仑直接任命。各大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第九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发展的背景1840年至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始。

英、法、俄、德、美、日等国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近代资本主义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产生近代幼儿公共教育。

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英国近代的学前教育背景:18世纪60年代,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妇女参加工作,儿童无人照料,近代英国学前教育以欧文幼儿学校为起点,形成规模浩大的幼儿学校运动,一度波及欧美各国。

一、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幼儿教育的发展(一)欧文幼儿学校的产生1、产生原因2、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1)教育内容:智育方面:提倡发展“推理能力”;提倡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实物教学;游戏场是重要设施道德教育:养成幼儿守纪律习惯,培养与小伙伴友好相处。

舞蹈、音乐和军事活动(2)教育方法:人道主义态度,反对责骂和体罚儿童;集体合作游戏;实物教学等3、评价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开了先河,但将发展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具有局限性。

欧文幼儿学校: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欧文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招收1—6岁工人子女。

重视幼儿智育和道德教育,提倡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采取开放教学形式,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孩子,反对责骂惩罚儿童。

这是英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为近代学前教育发展开了先河。

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怀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1、创办目的:为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2、教育内容和方法:智育内容:国语、算数、自然、社会、音乐、宗教等。

方法:“开发教育方法”(5个方面)教具:“游戏场”“阶梯教室”“旋转秋千”“教学柱”“置换架”德育任务:预防贫儿道德堕落、消除不道德行为、培养德性方法:“爱”和“赏”3、对教师的要求:风采、气质、关于人性的知识、研究幼儿心理4、评价:过于注重智育内容,忽略儿童的理解能力,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法国近现代教育制度
6
雷佩尔提,于1793年提出一个教育计划,该计划强调教 育的重点应当放在实施普及初等教育的物质保证上。他提 议,应通过向富人征收所得税和儿童的劳动收入,开办寄 宿学校,向儿童提供免费的衣食,以保证普及初等教育的 实施。 拉瓦锡,化学家,受一些议员之托拟定了一项重视民族工 业的知识和技术教育计划,旨在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他 主张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知识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 教育,并在计划中说明了各种科目对发展工业生产的意义 和作用。
14
◆ 同一年,废除了1850年的“法卢法令”,解散了50多个教会组织,封 闭了3000多所教会学校,使教育向世俗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1905 年,又通过了"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打击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控制, 但仍允许教会开办私立学校,也允许公立学校学生在校外接受宗教教 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工农群众民主斗争蓬勃发展形势下,加之 受到德国魏玛共和国实施统一学校制度的影响,法国的统一学校斗争 也获得一定成效。1923年开始使原来中等学校与小学的教育内容逐步 趋向衔接;1925年逐步实行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1930年起实施国 立、市立中学教育一律免费。1937年进步人士翟接任教育部长,向国 会提出在中学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其重点有:(1) 把国立中学与市立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相 衔接,得以实现普及教育的统一化。(2)统一规定持有“初等教育 证书”的已达12岁的小学毕业生得升入中学第一阶段(3)对所有已 获得初等教育证书的12岁儿童给予三种课程的教育,每种课程有自己 的核心。这三种课程是:不仅拉丁文古典文化知识的课程;教现代外 国语,重现代文化知识的课程;不教任何外国语而重点讲授实用性与 技术性知识的课程。1937年5月,法国教育部正式发布命令,在全国 初等学校设置“指导班级”,并把它作为整个学制改革的起点。但不 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尚处于试行阶段的教育改革被迫终止。 但他的一些影响具体设想却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教育改 15 革。

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

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
20世纪30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1958年的教育改革着重点放在了加强学校和生活的联系上,加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
1966年,苏共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
1977年12月,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1984年,苏联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
形式有私立教学机构:文法学校和公学、文实中学(也称学园、学院、专科学校)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始于牛津大学的设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英国高等教育的标志。
只有上层社会的青年才能进入这两所大学学习。
大学的教学以古典学科和神学为主,具有较强的贵族性。
19世纪
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喀斯特制学校。
由耶稣会创办的“耶稣会学院”占据了统治地位。
17世纪初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是仅次于耶稣会学院的另一中等教育机构,重视法国史、数学、力学、地理、现代外语及拉丁文学习。
到18世纪共有大学22所,数量最多,其中巴黎大学最古老、也最保守;
由于重视商业,一些实用的技术专门学校和机构开始出现,如路桥学校、矿业学校、皇家军事学校、法兰西科学院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18世纪40至60年代是殖民地大学迅速增加的时期,出现“巡回学校”。
在18世纪末,联邦新政府又开始了创办州立大学的尝试,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19世纪前美国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体制。
19世纪
公立学校运动
1749年,富兰克林倡议建立实际的新型的中等学校——文实中学。
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公私皆有。
20世纪以来

法国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

法国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

法国教育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摘要:法国教育史研究始于1517年的巴黎大学校史的编写,1849年由维里维尔(A. V. Virille)撰写的《欧洲公共教育史》开启了近现代法国教育史研究的序幕。

1886年加布里埃尔·康帕亚(Gabriel Compayré)撰写的《教育史》,标志着教育史学科真正走向成熟。

伴随着年鉴学派在法国史学界地位的确立,在其影响下教育史研究通过借鉴有益的研究方法,也迈入快速发展时期。

70年代末,在“新史学”思潮的推动下,教育史研究领域相应地提出了“新教育史学”范式。

在这种研究新方法的导引下,法国当代教育史学研究硕果累累,成果纷呈,标志着该学科步入繁荣与辉煌时期。

关键词:法国;教育史学;发展历程;回顾;梳理Reviewing and Arranging to the Course of History Subject of Education in FranceShen Guochang(College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French history of education began with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y of Paris University in 1517. European Public History of education by Virial in 1849 opened the prologue of modern France history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1886 History of education by Gabriel Compayré symbolized that the history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truely had been matur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of yearbook thought in the French history field, history research of education also entered the fast development time through learning beneficial research techniqu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discipline. At the end of 70's, when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new history was popular, history research field of education correspondingly proposed the model of new history of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ing of the new research method, French present history research of education made many fruits. This symbolized this discipline was entering the prosperous and magnificent times.Key words: France; history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reviewing; arranging法国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教育史研究,戈莱(R. Goulet)于1517年出版了第一部研究巴黎大学发展史的小册子,这是法国教育史研究的最早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法国的教育一、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教育(一)历史背景在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而且是当时欧洲君主专制国家的典型,王权和神权极度强化,天主教在法国的势力十分强大。

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资本主义就已萌芽,并在17世纪形成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是由于政府不直接办学,新教各派力量薄弱,所以天主教会紧紧控制着法国的学校教育。

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压制直到18世纪才有了显著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矛盾伴随着这个过程而不断增长和激化。

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突出地以宗教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新教:出现一些新教派别,如胡格诺派和詹森派等,也通过开办学校,传播各自的教义。

詹森派学校不同于天主教,尤其是耶稣会的学校。

它们重视数学、地理、历史的教学,强调学习本民族语言并用民族语言教学,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要求教师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学生。

这在当时的法国是一种进步的现象,可惜它只存在二十多年,到17世纪60年代就被耶稣会派封闭了。

天主教:天主教神甫拉萨尔(LaSalle)于1684年创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了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教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用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女免收学费,目的是对抗新教的办学活动,维护天主教的势力。

该会所办的学校在法国当时的初等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

18世纪法国国王又曾发布命令,指出学校应受天主教僧侣的监督,儿童应当学习识字、教义问答和祈祷。

2、中等学校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有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它们以拉丁语及“七艺”科目为教学内容,经院主义气息十分浓厚。

成立于1611年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在中等教育中得力量仅次于耶稣会。

圣乐会中学显然就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入学者都是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

这种中学在前四年学习法语不学拉丁文,高年级学习拉丁文不学希腊文。

拉丁文的教学不重文法而重阅读原著,注重历史教学,加强数学以训练思维,增加实科方面的内容,使物理、化学在课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圣乐会的教育活动一直继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法国的中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3、高等学校到18世纪法国共有22所大学,超过其他欧洲各国,其学术水平在西欧也很高。

法国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大多产生于中世纪。

在16世纪前后,巴黎大学已拥有许多个学院。

与初等和中等教育一样,这一时期法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天主教会的管辖之下。

大学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排斥新教徒,从1638年起还停止向新教徒颁发学位;同时极力扼杀进步思想,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儿(1596—1650)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的著作都被巴黎大学列为禁书。

在当时的大学里,只有新出现的个别讲座,如数学或自然科学讲座,反映了文化科学上的进步。

由于法国王朝重商政策,专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受到重视;教会对这方面控制较弱,一些技术专门学校得以建立:路桥学校(1747)、矿业学校(1778)、皇家军事学校(1751)及各兵种的专门学校等。

法国女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也走在欧洲各国前列。

(三)启蒙时代教育思想在18世纪法国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一批“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

以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为骨干的伟大人物。

他们的教育理想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整个西方近代教育的思想和实践。

1763年,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中的主要倡导人物拉夏洛泰(1701—1785)的《论国民教育》系统论述国家办学思想。

他认为教会应该把宣讲道德和管理纯世俗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国立学校,学校就当以自然科学作为课程的中心,应该教授法语,重视学习近代史,废止拉丁语的学习,按照实际生活和就业的要求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对国家强盛有用的人才。

他的主张在许多方面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的先声。

法国从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资产阶级内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人民群众与剥削阶级之间反复进行较量,斗争极为复杂,政权不断更迭,这些情况深刻地影响了法国教育的历史发展。

Ⅱ、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1794)的教育(一)历史背景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从根本上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这个政权打退了国内外反革命进攻,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为建立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改革方案在教育方面,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分别制定了有代表性的三个教育改革方案。

即塔列兰教育法案(1791)、康多塞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1792)、雷佩尔提的教育方案(1793)。

这些方案内容有差别,但从主体上看,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愿望,其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提出课程和年限互相连接的学校系统的设想。

塔列兰教育方案中规定了四级学制:小学、中学、专门学校、大学院。

并提出了五个阶段的公共教育体制:初级学校、高级小学、中学、专门学校、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协会。

后者既是监督和指导所有教育机构的领导机关,也是一个学术研究中心。

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国家应当保护并实行普及教育。

雷佩尔提的方案提出由国家举办“国民教育之家”,让5-12岁的儿童免费入学,让国家提供衣食住的条件等主张。

该方案还具体规划了普及教育的经费来源。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共同要求。

康多赛的计划纲要取消了学校中得宗教课,要求小学学生除学习读、写、算基本学科外,还应学习测量土地、农业、手工艺的初步技能及道德基础知识,高级小学应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学应传播对每个公民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将有益的知识,才兼负培训小学教师的任务。

专门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三)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远未普及,但实施初等学校教师考核。

2、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方面,设立了一批“中心学校”(设在每郡首府),培养工业方面的实干人才。

在欧洲首创了中学的自由选修制度和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3、高等教育受到重视,采用开设专门学校的办法培养专门人才,1794年创办的公共工程中心学校,即巴黎理工学校,不但在当时为法国培养了军工、交通、采矿、造船和测量等部门急需的技术人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后来逐渐成为法国的一所重要科学教育机构;1795年又创办了巴黎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拥有许多著名学者,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但由于它在政治上倾向雅各宾派,遂在雅各宾专政结束后被封闭。

原有的大学由于长期受天主教会控制,宗教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因而这时予以停办。

二、19世纪的法国教育Ⅰ、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1799—1814)的教育(一)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为牢固掌握教育管理权,拿破仑授意颁布了《关于创办帝国大学以及这个教育团体全体成员的专门职责的法令》(1806)及《关于帝国大学条令的政令》(1808)等。

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

帝国大学的各级长官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法国沿用很久,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

按照帝国大学的规定,法国是以大学区为单位设立大学的,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基本上每个大学区有一所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区大学的校长。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初等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加上宗教势力的不断渗透,以至于教会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影响逐渐加大,最终导致初等教育发展缓慢。

2、中等教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国立中学与市立中学纷纷创办,成为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

国立中学:修业六年,实行寄宿制,毕业获学士学位,有资格出任国家官吏;教授古典语言、历史、修辞、逻辑、数学、物理学等的基本知识;市立中学:有地方政府创办;教授古典语言基础、历史和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3、高等教育大学设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以培养专门人才;设文学院、理学院,以授予学位(业士、学士)为主要职责,其课程是“国立中学学业的继续和补充”;原来的巴黎理工学校受到拿破仑的重视,恢复巴黎师范学校,并于1808年改组为培养国立中学教师的学校,实行寄宿制,只招收男生,是当时学术水平最高的教育机构。

Ⅱ、复辟王朝时期(1814—1830)的教育(一)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宗教势力在教育管理中一度甚嚣尘上,但在华特门斯尼尔出任宗教事务与公共教育部部长后得以改观。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初等教育获得较好的社会发展机遇,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对初等教育的社会需求,科技发展也为大规模地发展初等教育提供物质条件。

经济学家、早期社会主义者以及工人阶级代表也从不同角度论述发展初等教育的迫切性。

宗教和各类慈善团体可以向初等学校提供教师。

政府于1816年颁布法令要求每一市镇设一名委员,具体承担指导初等教育的职责。

2、中等教育国立中学在这一时期被易名为“皇家中学”,古典主义色彩渐浓。

3、高等教育受到宗教势力冲击,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被停办,文理学院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Ⅲ、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的教育(一)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政府接受索邦大学教授库森的建议,颁布了《基佐教育法》确定地方有权征收特别税作为教育经费,在地方设立小学教育鉴定委员会,国家掌握教师资格的确立。

这一时期的小学和师范学校数目大增,从1836年起还设立了女子小学。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仍有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初级小学向学生传授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树立法国国民团结统一的精神,实施道德与宗教教育;高级小学还需进行职业教育。

2、中等教育由于经费短缺,发展渐缓。

1815-1848年,学生费用增加,奖学金减少。

3、高等教育没有多大起色,大学固步自封,难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Ⅳ、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的教育(一)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受到严重挑战。

法卢通过《法卢法》,把学校的管理权拱手让给教会,规定:帝国大学非专业化,终止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式管理。

(二)学校教育1、初等教育由于私人及宗教势力参与,初等学校数量大增。

2、中等教育教会势力在中等教育领域日益增长。

3、高等教育没有多大起色,大学固步自封,难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Ⅴ、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的教育(一)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罗兰德加强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权,逐步削弱教会的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