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文言实词练习(附答案)
高考模拟文言实词练习 100 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模拟文言实词练习100 题及参考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于是入朝见威王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相同,相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人至察则无徒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相同,相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败而亡,诚不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相同,相同 B. 不同,相同C.各不同D.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相同,相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不同,不同13.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100个文言实词检测(选择题)
文言实词训练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君安与项伯有故居安思危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背叛)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鸿门宴》(一倍)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
《穆天子传》(读péi,陪伴,伴随。
)5.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副词,本来)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6.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低贱)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C、与从弟俱知名D、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众里寻他千百度.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朱)泚固.致大绫三百匹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红豆生南国.”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逝将去女,适彼乐国.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
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文言实词1.与“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C.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D.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1.答案B(例句和B项中的“爱”都是“吝啬、爱惜”的意思。
A.疼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C.顾惜;D.爱慕、羡慕。
)2.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2.答案C(例句和C项中的“安”都是“安逸、安乐”的意思。
A.使……安定;B.安稳;D.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 3.与“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B.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D.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3.答案D(例句和D项中的“被”都是“遭受、蒙受”的意思。
A.表被动;B.穿着;C.披散、散开。
)4.与“尤倍重于三十年前”的“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右倍山陵,前左水泽4.答案B(例句和B项中的“倍”都是“加倍”的意思。
A.倍数;C.同“背”,违背、背叛;D.同“背”,背靠。
) 5.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D.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5.答案D(例句和D项中的“本”都是“根本、基础、本源”的意思。
A.草木的根;B.稿本;C.推究、考察。
) 6.与“鄙人不知忌讳”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B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6.答案 C (例句和C 项中的“鄙”都是“自称的谦词”。
文言实词100题及答案
文言实词100题1.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1、D(登峰造极,造,动词,到……去,与“登”同位相译;A.动词,建造;B.动词,制定;C.造化,天地自然;D.动词,到……去,造访。
)2.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君何以知燕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2、通“智”,聪明,智慧。
A.动词,知道;B.动词,了解;C. 通“智”,聪明,智慧。
D.动词,主持,执掌。
3.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4. 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质明,避哨竹林中B.形者神之质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5.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今治水军八十万众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C.故治国无法则乱D.不效则治臣之罪6.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C.投诸渤海之尾D.潘崇曰:“能事诸乎?”7. 与“谁得而族灭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士大夫之族B.族庖月更刀,折也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D.族秦者秦也,飞天下也8.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初,鲁肃闻刘表卒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D.五万兵难卒合9.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窃计欲亡赵走燕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10. 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B.因击沛公于坐C.坐盗D.坐以待毙11. 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1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13. 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1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1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1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17. 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18. 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1. 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B.言必信,行必果C.低眉信手续续弹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2. 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行将就木C.赵王畏秦,欲勿行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23. 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恐修名之不立D.邹忌修八尺有余24. 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高可二黍许B.先生何许人也C.时人莫之许也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5. 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26. 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张良出,要项伯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27. 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D.不遗余力28.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C.贻笑大方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9.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0. 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3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3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3.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3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5. 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3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37. 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C)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3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3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D)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4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41.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乃私见张良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丹不忍以己之私42. 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D.素善留侯张良43. 与“涕泗横流”的“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士皆垂泪涕泣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D.目泪下,鼻涕长一尺44. 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4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46. 与“大楚兴,陈胜王”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沛公欲王关中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47. 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C.微服私访D.雁荡山具体而微者48. 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丞相亮其悉朕意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赵王悉召群臣议49.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杂然相许B.伯乐学相马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0.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5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52.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5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5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5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5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5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59. 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6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易错文言实词100例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易错文言实词100例专项练习题1.官人疑策(策:人名)爱(省略“骡子”)也,秘之。
2.有功(有功:人名)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3.高祖遣使就拜(省略宾语“他”)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8.焕(焕:人名)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11.王趣见(省略宾语“他”),未至,使者四三往。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13.若复失养(省略宾语“母亲”),吾不贷汝矣。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15.使裕(裕:人名)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17.(省略主语“贾黄中<人名>”)凡再典贡部,多简拔寒俊。
18.上闻而谴之,(省略主语“梁彦光<人名>”)竟坐免。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22.弁(弁:人名)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25.致知在格物。
26.(省略主语“汉朝”)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27.瓒(瓒:人名)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30.往年春,汉族淮阴(淮阴:淮阴侯)。
31.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
32.(省略主语“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33.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34.(省略主语“吴遵路<人名>”)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36.时杨素(杨素:人名)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37.(省略主语“王景<人名>”)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38.(省略主语“吴起便<人名>”)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文言文实词练习题
文言文实词练习题文言文实词练习题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实词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词汇之一。
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词汇单位存在,而非虚词的辅助性语素。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文言文实词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词汇。
一、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是实词的是: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3.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4.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答案:1. 人生、死、丹心、汗青;2. 春江、潮水、海、明月;3. 花径、客、蓬门、君;4. 红豆、南国、春、几枝;5. 空山、新雨、天气、晚来、秋。
二、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是实词的是: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案:1. 燕山、雪花、大、席、片片、吹落、轩辕台;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广泛运用。
实词不仅仅是文言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更是表达意思、描绘景象的重要工具。
掌握实词的使用,对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实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词的词义和用法。
有些实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理解和解读。
此外,实词的用法也需要注意,有些实词可能有特定的搭配或者固定的用法,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熟悉和掌握。
总之,实词是文言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和掌握实词对于理解和运用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实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好地欣赏和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高中文言文实词练习及答案
)
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毛病,缺点)
10.病 (②困苦、困乏。) 第③句翻译: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 要被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
11.察
()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
③虽不能察,必以情 (了解,细究)
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看得清)
12.策 (⑦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⑥的翻译: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穿丝履,着缟衣。 形容生活豪华。)
12.策
()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马鞭子) 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计策、策略) ③策扶老以流憩,时表矫首疏而辞遐观记 (拄着) ④故策之而知得失之策计。说 (论筹序划、谋划;策划) ⑤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鞭打,指驾驭) ⑥苏轼作《教战守策》 (政策)
7.薄
()
①事力劳而供养薄。
(少)
②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微弱 )
③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 ( 轻 )
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迫近 )
⑤赢得青楼薄幸名
(厚度小)
⑥厚今薄古。
( 轻视 )
⑦薄田十五顷。
(贫瘠、不肥沃)
⑧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杂草丛生的地方)
7.薄 (⑤不庄重,轻薄) 露申辛夷:香草名
17.除 ( ①台阶 )
18.辞
()
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言词,言语)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文词,文学)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⑤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文言实词100题1-75
•
•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 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 D.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 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 但是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 备感亲切,只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 自己的乡思
记》
• 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 的束缚
• A\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促织》 • 少年大惊,急忙分开它们(蟋蟀)
• 37. • B\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乐羊子妻》
• 你去求学,也是在积累知识,应当每天了 解你所不懂的新的知识,以修成懿德美行
• 38. B\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 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yuè之音,举 疾首蹙额(亦作“頞” è )而相告曰
亦人谋也。 《隆中对》 • 然而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以弱胜强,并不是因为天
时地利,而更多是因为有诸多谋士共同通过人力 谋划而成的。 • C\克己奉公 • 指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 D\与克期俱至
• 译文:与他们约定了日期全到达(目的地)
42.
• 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 法规不可能单独有所建树,律例不可能自动
22、 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 正和这个(故事)相同。
21、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 由怨恨引起的。
23、(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按道理本来 就应该是这样。
24、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 场 ,于是跑过去倚靠在它的下面,
25、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26.
•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 《鸿门宴》 • C\今公子故过之 • 现在公子却特意地(同我)去访问朋友。 •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练习100题(有答案解析)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解析:选项B中的“爱”也是指喜爱、爱慕之意。
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衣食所安,XXX也既来之,则安之解析:选项C中的“安”也是指安定、稳定之意。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解析:选项B中的“被”也是指遭受、承受之意。
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解析:选项B中的“倍”与“背”通假,都表示翻转、反转之意。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解析:选项A中的“本”也是指根本、本质之意。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XXX鄙其小器解析:选项C中的“鄙”也是指轻视、不屑之意。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XXX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解析:选项A中的“兵”也是指军队、武力之意。
8.与“XXX为政,诸侯之币重,XXX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解析:选项B中的“病”也是指生病、不适之意。
9.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中的“请服”与②中的“入朝”意义不同;③中的“毁”与④中的“送”意义相同,都是指给予、赠送之意。
10.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解析:①中的“误”与②中的“无徒”意义相同,都是指没有跟随者;③中的“宰割”与④中的“乘人之危”意义不同。
1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解析:句子中的“存亡”指生死存亡、存亡关头之意。
1.XXX能够统领数万士兵,必定能够生擒敌方首领。
同时,听取臣子的计策,也可以不攻而降服城池。
选项C。
2.选项B。
第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是清扫,第二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是除去。
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题及答案
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题及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训练题100题及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高考语文实词总复习100题(附答案)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结交,亲附)3、孔子曰:“吾与点也”。
(《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招致)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
(《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
(《魏公子列传》)(责备)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
(《魏公子列传》)(遗憾)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陷入困境)12、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礼物)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刺客列传》)(礼物)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15、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归附)(遗憾)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悬赏捉拿】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 (《项羽本纪》)(交游,交往)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刺客列传》)(助长,帮助)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22、孔子贫且贱。
(《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题
文言实词100题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文言实词100题及答案
文言实词100题1.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2.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君何以知燕王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3.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4. 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质明,避哨竹林中B.形者神之质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5.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今治水军八十万众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C.故治国无法则乱D.不效则治臣之罪6.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C.投诸渤海之尾D.潘崇曰:“能事诸乎?”7. 与“谁得而族灭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士大夫之族B.族庖月更刀,折也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D.族秦者秦也,飞天下也8.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初,鲁肃闻刘表卒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D.五万兵难卒合9.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窃计欲亡赵走燕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10. 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B.因击沛公于坐C.坐盗D.坐以待毙11. 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1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13. 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1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1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1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17. 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18. 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21. 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B.言必信,行必果C.低眉信手续续弹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2. 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行将就木C.赵王畏秦,欲勿行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23. 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恐修名之不立D.邹忌修八尺有余24. 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高可二黍许B.先生何许人也C.时人莫之许也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5. 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26. 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张良出,要项伯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27. 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D.不遗余力28.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C.贻笑大方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9.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0. 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3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3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3.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何必禀我..可以便宜从事3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5. 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3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37. 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C)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3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3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D)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4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41.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乃私见张良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丹不忍以己之私42. 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D.素善留侯张良43. 与“涕泗横流”的“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士皆垂泪涕泣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D.目泪下,鼻涕长一尺44. 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4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46. 与“大楚兴,陈胜王”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沛公欲王关中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47. 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C.微服私访D.雁荡山具体而微者48. 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丞相亮其悉朕意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赵王悉召群臣议49.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杂然相许B.伯乐学相马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0.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5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52.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5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5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5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5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5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59. 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6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 翻译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秦爱纷奢喜欢,爱好。
秦国统治者喜欢奢侈的生活。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齐国虽然狭小,可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我唯独欣赏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的品质.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的我挠着头来回走。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什么原因把我安置在安全闲适的地方。
B.然后得一安安逸.然后得到一时的安逸.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那么最好就抚恤他,令他安心,和他结盟修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吃的和穿的,不敢一个人一个人独自享用。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使他们安顿下来.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将军迎顺曹操,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归宿呢?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哪里.千古英雄,可现在在哪里呢?3。
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大禹、商汤遭受过。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通“披".(屈原)披着头发,在水边叹吟。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大雪越过五岭,覆盖南越多个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希望项伯详细地(对项羽)说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数。
五倍于敌方兵力就攻击他,一倍于敌方兵力就把敌人的兵力调动分散。
C.每逢佳节倍思亲更加。
每逢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D.我军十倍于敌倍数。
我军人数是敌方的十倍.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A.人穷则反本根本,基础。
人在穷窘困厄时,就会返回本性.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根本,基础.我听说用兵把谋划作为根本,所以谋划多的胜过谋划少的。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复习重点实词100练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100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荆轲刺秦王》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5.轲自知事不就。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7.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9.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10.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过秦论》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12.收天下之兵。
13.因利乘便。
1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5.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16.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8.于是从散约败。
19.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0.蒙故业,因遗策。
2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鸿门宴》22.沛公安在。
23.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24.沛公军霸上。
25.樊哙从良坐。
26.籍吏民,封府库。
2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28.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9.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3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2.距关,毋内诸侯。
33.沛公起如厕。
34.若属皆且为所虏。
35.范增数目项王。
36.素善留侯张良。
3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8.沛公欲王关中。
39.大行不顾细谨。
40.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41.张良出,要项伯。
42.不如因善遇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4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4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45.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46.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47.蔺相如固止之。
48.还,不过三十日。
49.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5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51.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52.赵王悉召群臣议。
5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5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5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苏武传》5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涵盖了高考必考的120个实词有答案).doc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共100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撥首跚躅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弟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T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A.人穷则反本总闻兵以计为木, 故多乳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抑木其成败Z迹, 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Z道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闪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硕,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了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Z议,专欲误将军②人金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 • • • 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和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而降城A ・①②札I 同,③④和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③④各不同 D. ①②③④都相同1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Z 际④郦元Z 所见闻,殆为余同A. ①②札I 同,③④和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趋百里外从乡Z 先达执经叩问■ 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樊哙从良坐D.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4.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己■②今犬卜-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Z 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纶擒敌首 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从善如流弟走从军阿姨死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A. 木兰当户织B.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C. 臣欺人王之罪当诛 D.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有大石当中流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収■ 犯法当死当立者乃公了抹苏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眾秦c.臣Z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共相得D.吾得兄事Z■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屮,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 •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Z, —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Z以掌,虚若无物■20.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Illi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屈平之作《离骚》,盖白怨生也■B.盖铺了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法为其国为此同而从六国破亡Z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木,故多算• • 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23・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固请,召冇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Z僧战■25.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冇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人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Z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Z■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推究,考查;A. 蜀之鄙有二僧C.孔子鄙其小器【B] 见识短浅。
BDA边界。
C轻视。
.先帝不以臣卑鄙.鄙人不胜感激D自谦之词100个文言实词练习1 •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秦爱纷奢 B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B】爱惜,吝惜。
A喜欢,爱好。
C爱慕,欣赏。
D,隐蔽,躲藏。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 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在哉【D] 哪里。
A安稳;安全。
B安逸;安抚,抚慰。
C养生;使……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同属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C] 通“披”。
A蒙受,遭受。
B表被动。
D覆盖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 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焉用亡郑以陪邻【A] “倍”通“背”,违背。
5. “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 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 /抓纲务本,教学之道【A] 根本,基础。
B版本,文本;奏章。
C本来,原来;根本,主要。
课本,教材。
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 .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C] 兵器。
A军队。
B名作动,杀。
D用兵策略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A. 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朝见,朝拜;②朝廷;③竟然;④竟然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 ①考虑;②精明;③趁着;④趁着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 .①②③④都相同【A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13.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 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担心,忧虑。
A毛病,缺点。
B困窘。
C责备,羞辱D.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B] 向……学习。
A跟随;听从,采纳。
C依傍;参与。
D官名;办事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 .伐无道,诛暴秦 C.臣之所好者,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C ]均为“道理,规律”。
“主张”,B 义“道义”,D 义“意向,主张”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吾得兄事之“得”通“德”,感激。
“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 “恐怕是”。
C “得”,融洽。
D “得” ,应该。
A “度”均为度量,计算; B “度”均为估计;D().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 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 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应当;应当。
A 对着;阻挡。
B 适合;必定。
C 应当;判罪15. 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17. 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 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 【C]前“度”考虑,后“度”估计。
“度”均为限度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C.世人非之,- •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C]责怪。
A 不是。
B 除了。
D 不对, 错误1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 杀两力人B .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C ]辜负,对不起。
A 使担负,使承受。
B 依仗,凭借。
D 违背20.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决负约不偿城A.屈平之作《离骚》,盖 自怨生也 B .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D 】副词,大概。
A 连词,表原因。
B 发语词,不译。
C 表判断,原来是22.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 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A 】均为“旧”。
B,事故;缘故。
C,故意,特意;所以。
D,衰老;旧交。
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 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B 】本来。
A 坚持,坚决。
C,固然,诚然。
D,坚守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 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 】看。
A 拜访。
C 顾惜,顾念。
D 副词,反而,去卩。
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B 】国都,京城。
A 国家。
C 国事。
D 国家26.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D]超过。
A 过错。
B 责备。
C 拜访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通“覆”,覆盖。
A 再,又。
B 重复。
C 回答。
A.后患无穷 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 .故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B】担心,忧虑。
A祸患。
C忌讳。
D危害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 .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D] 有的人。
A有时。
B或许。
C如果。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 .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 .疾恶如仇【C】快,急速。
A嫉妒。
B锐利。
D憎恨。
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 •卒不去,故及.于难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C】比得上,赶得上。
A追上,赶上。
B遭受。
D涉及,牵连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 .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项伯即入见沛公 D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接近,靠近。
A如果。
C当时。
D立即,马上32. 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 .既来之,则安之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已经,……之后。
A既而:不久。
C全,都。
D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 B •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D】宽容。
ABC均为“借助”34. 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的“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B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C.中间力拉朋倒之声 D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C】间或。
A悄悄。
B从小路。
D参与35.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项伯即入见.沛公/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 见笑大方/冀君实或见.恕也【B】被。
A拜见;召见,接见。
C看见;通“现”。
D被;我36. 与“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 .百思不得其解.【A】解开,解除。
B解释,解答。
C理解,懂得。
D解释,解答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 •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C.金就利则利 D .轲自知事不就【D】完成,达到目的。
A赴任,就职。
B成就。
C接近38.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 B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疾首蹙而相告曰C.杀人如不能举/主人不问,客不能举 D .戍卒叫,函谷举/兔起凫举【A】举荐。
B发动;全。
C尽;动问。
D攻占;飞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 D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绝命,绝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