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沪教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故乡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杨梅的基本知识,包括生长环境、形态特征、果实特点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杨梅图片,了解杨梅的外貌特征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杨梅,引起学生兴趣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杨梅的认识和感受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收集学生的观察笔记和感受分享第二章:杨梅的生长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要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生长习性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杨梅生长环境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杨梅的生长环境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保护杨梅生长环境的方法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保护杨梅生长环境的方法和建议第三章:杨梅的采摘与食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采摘方法和食用方式培养学生对食物的感恩和珍惜之心3.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采摘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思考杨梅的食用方式和营养价值3.3 教学方法使用视频资料,展示杨梅的采摘过程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杨梅的不同食用方法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动手能力收集学生的杨梅食用体验和感受第四章:杨梅的文化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在故乡文化中的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4.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在故乡文化中的传统意义和习俗引导学生思考杨梅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方式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故事,展示杨梅文化的传统习俗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传承杨梅文化的方法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传承杨梅文化的方法和建议第五章:杨梅的艺术创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杨梅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5.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艺术创作形式,如绘画、诗歌、故事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表达对杨梅的艺术作品5.3 教学方法提供艺术创作的素材和工具,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分组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思路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质量收集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反馈意见第六章:杨梅的经济价值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经济价值及其在故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家乡产业的关注和支持意识6.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经济价值,包括销售市场和加工产品引导学生思考杨梅产业对故乡经济的影响6.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案例,展示杨梅产业的经济效益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促进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促进杨梅产业发展的建议第七章:杨梅的生态价值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态价值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力7.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生态价值,包括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引导学生思考杨梅生态价值的保护和利用7.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杨梅的生态功能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和利用杨梅的生态价值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保护杨梅生态价值的措施和建议第八章:杨梅的科学研究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8.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科学研究领域和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研究的最新进展8.3 教学方法使用PPT和科研论文,展示杨梅研究的成果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杨梅研究的未来方向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杨梅研究设想和建议第九章:杨梅的保护与传承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9.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杨梅保护与传承的实际行动9.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和实地考察,展示杨梅的保护与传承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传承杨梅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深度收集学生的杨梅保护与传承方案和建议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和成长10.2 教学内容回顾杨梅的相关知识和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10.3 教学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个人或小组陈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反思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反思深度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导入难点解析:如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杨梅,引发学生兴趣,并促进学生对杨梅的认识和欣赏。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食用方法。
培养学生对故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杨梅的认知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分析: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食用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2.2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杨梅的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增加学生对杨梅的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杨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杨梅与故乡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
3.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杨梅的特点和食用方法。
3.3 探究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杨梅的认识和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食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和乡土情怀的培养情况。
4.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评价学生对故乡杨梅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杨梅种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杨梅的生长过程。
组织学生参观杨梅加工厂,了解杨梅的加工方法和产品。
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乡杨梅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杨梅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学生绘制一幅杨梅画作,展示对杨梅的理解和创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展示故乡的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乡杨梅的兴趣。
1.2 教师简要介绍杨梅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
1.3 教师提问:“你们对故乡的杨梅有哪些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章:杨梅的品种与分布2.1 教师介绍我国主要的杨梅品种,如:浙江杨梅、福建杨梅、广东杨梅等。
2.2 教师通过地图展示杨梅的主要分布区域,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范围。
2.3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回答杨梅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
第三章:杨梅的食用与营养价值3.1 教师介绍杨梅的食用方法,如:鲜食、制果酱、酿酒等。
3.2 教师讲解杨梅的营养价值,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
3.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尝试过的杨梅食用方法和味道。
第四章:杨梅的文化意义4.1 教师介绍杨梅在故乡民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如:杨梅节、杨梅祭等。
4.2 教师讲解杨梅在不同地区的传说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文化背景。
4.3 学生分享自己对杨梅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章:实践活动:采摘杨梅5.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杨梅园,引导学生观察杨梅树的生长状况和采摘技巧。
5.2 学生分组进行采摘活动,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乡的杨梅,通过学习杨梅的品种、分布、食用方法、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故乡杨梅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增进对杨梅的了解和喜爱。
第六章:杨梅的生态与环境保护6.1 教师介绍杨梅的生长环境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讲解杨梅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讨论,了解杨梅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病虫害、气候变化等。
6.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杨梅树和生态环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第七章:杨梅的加工与创新7.1 教师展示杨梅的加工产品,如杨梅干、杨梅酱、杨梅酒等,并介绍其制作方法。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故乡的风土人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乡的杨梅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故乡的风土人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幻灯片或课件。
(2)杨梅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收集有关杨梅的资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杨梅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杨梅资料或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杨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学生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生长过程。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运用。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杨梅的活动,如绘画、写作、表演等。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以及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交流,掌握杨梅的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梅的美。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实物杨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故乡特产——杨梅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交流生字词。
3. 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外形特点。
c. 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杨梅的外形。
d. 学习第二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2)学习第二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颜色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颜色特点。
c. 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杨梅的颜色。
d. 学习第三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3)学习第三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味道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味道特点。
c. 出示实物杨梅,让学生品尝,感受杨梅的味道。
d. 学习第四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4. 感情朗读:(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全班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特产。
(2)出示其他关于杨梅的诗词、歌曲等,让学生欣赏、拓展。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特产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交流,掌握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特点。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以及故乡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杨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记忆。
3. 杨梅的特点: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杨梅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4. 杨梅的种类与分布: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杨梅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
5. 故乡的地理与文化:教师介绍故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故乡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杨梅的特点、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杨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和分类。
(3)理解课文中的故乡情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展示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杨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物展示:准备杨梅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17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17篇)《我爱故乡的杨梅》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桑果)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板书)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把课题补充完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41页。
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
(随机指正生字读音)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升华主题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
(学生自读感悟)四、作业写一篇有关故乡作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篇2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对杨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呢?生:我知道杨梅是圆形的,浑身长满了小刺。
生:我知道杨梅果的颜色是由淡红变成深红,再变成更红,像黑的一样。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故乡的杨梅》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激发学生对故乡的情感和对杨梅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吴伯萧及其作品《故乡的杨梅》。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探讨“我爱”的含义。
1.3 教学步骤1.3.1 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特点。
1.3.2 提问:“你们对故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1.3.3 介绍吴伯萧及其作品《故乡的杨梅》。
1.3.4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探讨“我爱”的含义。
第二章:作者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吴伯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 教学内容吴伯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3 教学步骤2.3.1 介绍吴伯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3.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
2.3.3 学生分享对作者的了解和感受。
第三章:文本解析3.1 教学目标分析《故乡的杨梅》的文本特点和主题思想。
3.2 教学内容分析《故乡的杨梅》的文本特点和主题思想。
3.3 教学步骤3.3.1 学生自读《故乡的杨梅》。
3.3.2 教师引导分析文本特点和主题思想。
3.3.3 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情感体验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4.2 教学内容通过文本中的描述,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4.3 教学步骤4.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描述的杨梅的特点。
4.3.2 学生分享对杨梅的回忆和情感。
4.3.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第五章:创作练习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5.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故乡情感,进行创作练习。
5.3 教学步骤5.3.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故乡情感。
5.3.2 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写下对故乡的描述和情感。
5.3.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交流和欣赏。
第六章:文化探讨6.1 教学目标了解杨梅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象征。
探讨杨梅在《故乡的杨梅》中的文化内涵。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前提、绽放、哪怕、曾经、飘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学会通过描写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理解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3)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对杨梅树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2)学会通过描写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喜爱。
三、教法学法:1. 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法:(1)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通过描写景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事物的喜爱。
四、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杨梅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体会感情:(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喜爱的事物,并尝试用描写的方法表达出来。
4.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培养学生对故乡美食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的描述。
2. 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和写作来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描述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2. 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文本。
2. 杨梅图片或实物。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杨梅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对杨梅的认识和印象。
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
4. 写作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以“我故乡的杨梅”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以及自己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对故乡美食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故乡情怀。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杨梅的知识,并观察家乡的其他特色美食,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对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学生表达对故乡美食的热爱之情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杨梅园,亲身体验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儿时的故乡美食记忆,让学生更加了解故乡的文化和传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征和味道。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外形、味道以及生长环境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杨梅的生长过程。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外形、味道以及生长环境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杨梅实物或图片。
(4)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杨梅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杨梅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杨梅的资料。
(3)板书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品析课文(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的外形、味道以及生长环境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个保护杨梅树的宣传标语。
(2)各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2. 拓展作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杨梅树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
下节课分享调查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乡的杨梅的特点,知道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故乡杨梅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描述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喜爱的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关注生态环境。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故乡杨梅的特点,知道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习俗。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描绘美好事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杨梅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
(2)讨论: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习俗。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其他特色事物。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学会描绘其特点。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乡的其他特色事物,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描述美好事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事物,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珍惜家乡资源的情感。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了解杨梅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课后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杨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4.1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杨梅有哪些特点?5.2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讨论成果。
6.课后实践6.1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乡的杨梅,了解其特点。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家长协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家长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杨梅,了解其特点。
2.课后实践作业:2.2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杨梅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故乡的杨梅美景。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懂得保护树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杨梅文化。
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细节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杨梅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讨论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杨梅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及故乡的杨梅文化。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调查家乡的杨梅树,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采摘习俗。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杨梅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精讲细读: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杨梅的认识,以及家乡的杨梅文化。
5. 分享成果: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
6. 拓展延伸:出示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杨梅的价值和作用。
7. 总结发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画一幅杨梅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家乡杨梅的短文。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杨梅的认识和看法。
4.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杨梅的知识,传承家乡的杨梅文化。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杨梅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家乡的杨梅文化。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质量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使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生态环境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描绘故乡杨梅的美丽、可爱、可敬的散文。
通过对杨梅的描述,展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2.3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乡的杨梅林中,感受杨梅的美丽和可爱。
3.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故乡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杨梅的认识和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4.3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
4.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字词基础。
5.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乡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我爱故乡的杨梅》的主要内容,了解杨梅的特点和故乡的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文本。
2. 教具:多媒体设备。
3.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故乡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故乡的意义。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杨梅的认识,以及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4. 朗读:学生朗读文本,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5. 想象: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故乡的杨梅林中,感受故乡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短文,描述故乡的特色和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故乡的文学作品,加深对故乡的理解和认同。
3. 组织一次故乡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乡的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想象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我爱故乡的杨梅》文本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关于故乡的短文,了解学生对故乡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的意义,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2. 考虑学生在讨论和想象环节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精品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精品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七、练习朗读课文。
我爱故乡的杨梅 教案教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对故乡的杨梅产生浓厚的兴趣,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和味道。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自然环境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阅读与理解。
2. 生词、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3. 朗读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4. 作文练习:以“我喜爱的水果”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短语。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能够运用生词、短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朗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杨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通过例句、游戏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4. 朗读练习: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5. 作文练习:以“我喜爱的水果”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词、短语进行表达。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展示,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的作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抄写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并进行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沪教版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
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3.抓住要点展开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口语交际,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了解产品介绍的一般写法,进行应用文的训练。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抓要点进行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生抓要点展开想象,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抓住一点,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生动拓展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出示多媒体画面)同学们都喜欢吃杨梅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梅。
(生介绍)看来,同学们对家乡的特产还是很熟悉的。
学习了这课以后,你会杨梅有更深的了解。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请思路。
1.自由读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的?2.师生讨论总结板书。
(树、果、形、色、味)三、略读写“树“的部分。
1.自由读写“树“的部分,说说有什么感受。
2.指生朗读,读出这种感受。
(可爱、喜爱)3.(出示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读。
四、细读写“果”的部分。
同学们都知道今年是杨梅产量的大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来宁波采杨梅的游客肯定要大大减少,为了不影响杨梅的销量,梅农们决定将新鲜的杨梅大批量用纸箱包装销往各地。
(多媒体出示包装箱样品)想请同学们帮忙写一份产品介绍。
2.师生讨论:一般的产品介绍要写哪几点。
3.出示填充题,逐项讨论该怎样填写。
(将好的词句直接输入电脑)宁波余姚素有__________的美称,盛产黑杨梅。
其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开胃健脾,消津止渴的功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齐读,小结。
这份说明书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后将通过Email发送给梅农,在此我代表梅农对大家表示感谢,并邀请大家杨梅节时到余姚来做客。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示例习题精选教案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
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
(板书课题)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并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明确目标)三、初读课文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杨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整体感知)教师引导明确。
(因为故乡的杨梅有着它的可爱之处,所以,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四、再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注意强调“腐”的字形结构。
(2)区别字形组词:汁一汗狭一峡2.词的交流。
(1)指名读生词。
(2)引导学生理解。
细雨如丝:指春雨轻轻的、细细的、象头发丝一样。
细腻:精细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
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扩展。
本文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生长迅速。
贪婪:本文指杨梅树不知满足。
(3)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按三种方法进行:①先理解单个词,再理解词语。
如:细雨如丝、细腻。
②先查字典,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甘露”等。
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五、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感情读文,要读出对故乡深深的爱过渡:同学们能读出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爱故乡,爱杨梅。
细雨如丝的季节来了,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这一段写出了雨中杨梅的可爱。
)交流第二个问题(重点):提问: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两句)投影出示两个句子,指读第一句。
交流第一句话:①第一句话中的“春天的甘露”指什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表示什么?(板书:贪婪吮吸)(春天的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贪婪地吮吸是说杨梅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天的雨水)②在这句话中,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甘露,而且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从表面看是说杨梅树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雨,而实际是在写杨梅树的什么?(长得快、茂盛、生长旺盛……)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非常喜欢杨梅)因此,我们在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的欢快。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理解交流第二句话:①文中的第二句话又是怎样写杨梅树样子的?(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板书:伸展枝条叶子欢笑②杨梅树真的会像人一样“伸展”和“欢笑”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①杨梅树四季常绿的枝条和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生长着。
②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教师引导理解第二句里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这样写。
因此,我们在读句时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③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六、总结、扩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作者是从杨梅树和杨梅果这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在理解词语方面,能利用平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理解。
但在今后,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完成作业1.抄写课文中生词1遍。
2.预习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杨梅果哪些地方惹人喜爱?3.预习课后70页练笔:选好一种家乡的特产,先说一说,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文章的前两段,作者把雨中的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那么杨梅果又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学完课文之后,我们进行练笔,把家乡的特产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三、学习三至六自然段指名读文,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整体感知)(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过渡: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旺盛。
那么,杨梅结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2.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语句。
(这一段主要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2)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在写什么?教师指导理解(这段共3句话,第一句写杨梅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第二句写杨梅果的刺随着果实的成熟会变软变平。
第三句写舌尖触到杨梅刺的感觉)(3)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下面两句话。
(投影出示)(通过比较,理解第一种写法更生动、直观、形象,读了以后,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教师指导:圆圆的杨梅遍身生着小刺,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而且,舌尖触到小刺时会有一种舒服爽口的感觉,同学们喜不喜欢?想不想把这段带着喜爱之请读给大家听一听?(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教师范读后指名读。
按自学提示自学第五自然段,自学提示: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书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②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③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1)这一段主要写杨梅颜色的特点。
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2)这段共三句,第一句写杨梅果颜色的变化;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杨梅果的颜色,因为太红像黑的;第三句写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3)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投影出示第一句话,用笔点出“先……随后……最后……”)。
(4)仿照第一句进行说话练习指导:请同学们用这组词语较连贯地说一说苹果由生到熟或太阳升起时颜色的变化。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教师指导: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板书:喜欢杨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一段呢?①教师有感情地背诵这一段,并演示复合投影片(3张,能体现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②再指一学生读,另一学生黑板演示:用彩色粉笔涂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自学第六自然段(1)总结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答出(先弄懂这个自然段讲什么,再看看这段共几句话及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①这一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
(板书:又酸又甜)②这一段共4句话。
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
2至4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④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引导理解(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3)配乐朗读三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
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
(板书:按顺序抓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
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引导明确(作者能把杨梅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一方面注意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因为作者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指板书),作者只是单单喜爱杨梅吗?(指课题)还对故乡有热爱之情、热爱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