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题的能力.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 定律
2.本章复习关注两点: (1)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认识历程、牛顿运动 定律、惯性、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规律的理解和辨析.
(2)以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关的命题
背景,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
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考点阐释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 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考点阐释
不同点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 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
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 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
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 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
答案 解析
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题组设计
3.(2014·高考北京卷)伽利略创造的
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
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D.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
答案 解析 图片显/隐
考
考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点 考点二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第3章 第4节(课时3)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二:“等时圆模型”问题分析思路-物理高三一轮总复习课件
➢3.规律方法
反思总结
等时圆规律的应用
对于涉及竖直面上物体运动时间的比较、计算等问题可 考虑用等时圆模型求解. a. 可直接观察出的“等时圆” b.运用等效、类比自建“等时圆” c.注意建立“等时圆”的方法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几条足够长的光滑直轨道与水平面成不同角 度,从P点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沿各轨道发射小球, 若各小球恰好在相同的时间内到达各自的最高点,
则各小球最高点的位置( ) A.在同一水平线上 B.在同一竖直线上 C.在同一抛物线上 D.在同一圆周上
由刚才例题的分 析,你能否快速
解答本题吗?
本题详细解析见教辅!
➢4.备选训练
【备选训练】(多选)如图右下图所 【解析】:设圆轨道半径为
示装置,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 R,据“等时圆”理论
滑圆轨道与水平轨道面相切于M点,
模 4.结论模型:如“等时圆”模型、滑块模型、
型 传送带模型等.
1.“等时圆”模型
(1)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过圆周最低点的光滑弦由静
止下滑,到达圆周最低点的时间均相等,且为 t=2 2Rcos θ=12at2 及 mgcos θ=ma 解得)(如图甲所示).
Rg (可由
(2)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过顶点的光滑弦由静止下
由题可知A、B、C、D恰好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且C为最低点
,由等时圆知识可知三小球在杆上运行时间相等,A对。
答案 A
解析显隐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建模: “等时圆模型”问题的分 析思路
➢ 1.模型特点 ➢ 2.典例剖析 ➢ 3.规律方法 ➢ 4.备选训练
➢1.模型特点
1.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
中 学
高三一轮牛顿第二定律复习教案
学生导学案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 ) 第 2 讲:牛顿第二定律(1) 考纲要求】 【考纲要求】牛顿第二定律——Ⅱ类 (Ⅰ类——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Ⅱ类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 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和同一性。 【学法点拔】研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阐明观点,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问, 学法点拔】 课上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协作精神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知识回顾】 的情况。 【知识回顾】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 物体加速度 内容: 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三、简述你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四个性质 跟作用力成 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 反 的理解 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 作用力方向 相 (1)矢量性: 同。)
小卷处理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处理 自我评价 布置作业
下发正确答案, 然后巡视小组讨 论。 认真倾听学生展 示,适时加以补 充和点评,并对 重点内容加以补 充总结。板书。 “点” 指导学生完成课 堂小卷 宣布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完成自 我评价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小卷内容。 “探” 由小组选派一人选 择本组解决的一个 问题,做展示。其他 人及时完善补充。 整理记录,达成共 识。 “练” 个人完成课堂小卷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解决小卷内容。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对自己的学情加以 评价 记录
教师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魅力引课
课前小卷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2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F-mg=ma F= 原理方程
_m__g_+__m_a____
mg-F=ma F= __m_g_-__m__a___
mg-F=mg F=0
高考情境链接
(2022·浙江6月选考·改编)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
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处于超重状态。
返回
考点三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返回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及解决程序图
关键: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有 关问题。
考向1 已知受力求运动情况 例4 (2022·浙江6月选考)物流公司通过 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图所 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 l1=4 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 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2 ,货物可视为质
√D.图乙中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sin θ
题图甲中撤去挡板瞬间,由于弹簧弹 力不能突变,则A球所受合力为0,加 速度为0,选项A错误;撤去挡板前, 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3mgsin θ,撤 去挡板瞬间,B球与挡板之间弹力消失,B球所受合力为3mgsin θ,加 速度为3gsin θ,选项B错误;题图乙中撤去挡板前,轻杆上的弹力为 2mgsin θ,但是撤去挡板瞬间,杆的弹力突变为0,A、B两球作为整体 以共同加速度运动,所受合力为3mgsin θ,加速度均为gsin θ,选项C错 误,D正确。
对点练2.(多选)如图为泰山的游客乘坐索道缆车上山的 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索道缆车启动时游客处于超重状态 √B.索道缆车到达终点停止运动前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索道缆车正常匀速运动时站在缆车地板上的游客不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3-2(新课标复习资料)
考技案例导析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矢量性 公式 F=ma 是矢量式,任一时刻,F 与 a 总 同向 a 与 F 对应同一时刻, a 为某时刻的加速度 即 时,F 为该时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是产生加速度 a 的原因,加速度 a 是 F 作 用的结果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高三物理
第2单元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基础知识梳理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
正比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
合力的方向 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 相同. 反比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2.表达式:F=ma. F=ma 3.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 惯性
答案:C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公开课)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4.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受到的重力不同,但它的
惯性却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 )
9
练习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BD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 运动状态
3.表达式:F=-F′.
22
自主学习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六同、三异、二无关”
六同 三异 二无关
性质相同、大小相同、同一直线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方向相反、不同物体、不同效果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思23 考:比较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
相同点有哪些?
不同点
作用物体? 力的性质是否相同? 作用效果是否抵消?
18
⊙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
分析瞬时变化前、 列牛顿第二 求瞬时 后物体的受力情况 ⇒ 定律方程 ⇒ 加速度
思19 考并讨论:
(1)甲图中A、B两小球质量均 为m , 则剪断弹簧的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若 剪断细绳的瞬间呢?
(2)乙图中A、B两小球质量均 为m , 则剪断弹簧的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若 剪断细绳的瞬间呢?
1
2
高考考点展示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超重和失重 3.单位制 4.实验:探究加国卷四年命题分析 命题规律
1.从题型上看,考查的题型很全面,既有单独考查,又有和其它章节内容的综合考查, 试题新颖,难度中等偏上. 2.考查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动力学图象和运动学规律的综合问题等. 3.从整体命题趋势上看,高考命题存在以下趋势: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阶段复习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倾斜传送带:对于沿倾斜传送带斜向下运动的物体,分析物 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的关系是关键。 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物体做匀变速运 动;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则物体先做匀加 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 夹角为37°,传送带以10m/s的速率运动, 传送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在在传 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它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 取10m/s2,则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2
答案:(1)0.15 0.05
(2) 3
2
(3)44m 24m
【主题升华】与图像相结合的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 遇到带有物理图像的问题时: 1.要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的图像,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 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像所给出的信息。 2.结合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去解题。
阶段复习课 第 四 章
【答案速填】 ①理想斜面 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③静止状态 ④质量 ⑤控制变量法 ⑥成正比 ⑦成反比 ⑧作用力 ⑨F合=ma ⑩大小相等 ⑪方向相反 ⑫同一条直线上 ⑬静止 ⑭匀速直线运动 ⑮Fx合=0 ⑯Fy合=0 ⑰超重 ⑱失重 ⑲完全失重
主题一
整体法、隔离法分析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规范解答】(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2mg=maB,解得aB=2m/s2
(2)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A,
设物块A经过t时间追上物块B,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xA=v0t+ 1 aAt2,xB= 1 aBt2,
2 2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3-1(新课标复习资料)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A.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 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C.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 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理解惯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 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以及所受力的大小、运动状态无 关. (2)惯性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大小反映了改变物体运动状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必修一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结论的基 础上得出的,并不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惯性定律是说如果 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静止状态,而惯性是无论物体受不受力,物体总具有的 一种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B、D 正确.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件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 叠加,不可求合力
平衡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 抵消,可叠加,可求 合力,合力为零
叠加性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一条直 线上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 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大小方向
衡水 · 名师新作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不同”
衡水 · 名师新作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衡水 · 名师新作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重点辨析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里的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某一理想的力.在通常情况下可以 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衡水 · 名师新作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衡水 · 名师新作
(3)与平衡力区别时,抓住作用点是两个物体.
衡水 · 名师新作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备选例题 2】 则
如右图所示,一运动员站在 3 米跳板 ( )
上,图中F1表示人对跳板的弹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弹力, A.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先有力F1,后有力F2 D.F1和F2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改变,必 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衡水 · 名师新作
高考总复习 · 物理
3.惯性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匀速直线运动 或静止 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特点: 状态
①惯性是物体本身 固有 的属性,跟物体的 运动状态 无关,
(
)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作用在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而不受物体状态及其他力的影响 ( )
课时3、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一、复习基本知识(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②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方向相同。
2.公式:3.理解要点:①矢量性: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的方向始终相同。
②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力的瞬时效应能产生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同生、同灭、同时变化,所以它适合解决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问题。
③独立性:分力和加速度的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4、用牛顿定律解题的主要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单个或是整体)(2)、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画出正确的受力图(3)、根据牛顿定律列方程(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4)、解方程(三)、牛顿第三定律: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二、典型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撩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力拉物体,使物体加速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取10m/s2)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多少?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足够长。
第三章专题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三类常见问题-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9页
2.[竖直方向的连接体模型]如图所示,轻质定滑轮与固定在天花板上的拉力传感器相 连,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与质量不等的 A、B 两物体相连.用挡板托住物体 B 使 A、 B 保持静止,此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10 N;撤去挡板,物体 A 上升、B 下降,此时拉力 传感器的示数为 15 N.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则物体 B 的质量为( )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3页
典例 3 (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m=1.5 kg 的托盘放在竖直放 置的轻质弹簧上方,质量为 M=10.5 kg 的物块放在托盘里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劲度系 数 k=800 N/m.现对物块施加一向上的力 F 作用,使它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 F 的最 大值为 168 N(取 g=10 m/s2),求: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1页
解析:由 a-t 图像中图线与 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及题图可知,速度的变化 量大小约为 Δv=2×1 m/s+12×(1.5+2)×2 m/s+12×3×1.5 m/s=7.75 m/s,所以 0 时刻的速 度约为 v0=Δv=7.75 m/s≈28 km/h,又因为公共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 0~6 s 内的位移满足 x<12v0t=23.25 m,故 A 错误,B 正确;由题图可知 4 s 时公共汽车的加速度 约为 1.0 m/s2,故 C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4 s 时公共汽车受到外力的合力约为 F=ma =5 000 N,故 D 错误.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1.[根据物理情境选择图像]在地面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 t0 到达最高点,然 后又落回原处,若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如图所示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小球的速度 v、加速 度 a、位移 x、速率 u 随时间 t 变化关系的是(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三定律力学单位制课件
3.惯性的表现形式 (1)在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例1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 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变式7 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
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
解析 答案
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
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8 N和0 N
B.5 N和7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5 N和3 N
D.7 N和7 N
图9
解析 对A由平衡条件得FT-GA-kx=0,解得FT=GA+kx=3 N+
100×0.02 N=5 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N-GB=0,解得FN=GB-kx
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
图3
生的加速度是(g取10 m/s2)
A.0 C.2 m/s2,水平向左
√ B.4 m/s2,水平向右
D.2 m/s2,水平向右
解析 物体水平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Ff=μmg=20 N, 故物体所受合外力 F 合=Ff+F=40 N,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得:a=Fm合=4 m/s2,方向水平向右,B 正确.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8课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传送带 问题
第5页
一张图学透
滑块—木板模型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滑块—木 板模型
第6页
一张图学透
滑块—木板模型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滑块—木 板模型
第7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方法便笺
P40
第8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方法便笺
P42
第9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第(7)题
P42
第10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第(7)题
P42
第11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第(7)题
P42
第12页
三组题讲透
第8课 第(7)题
P42
第13页
第8课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
普查讲8 一张图学透 连接体问题
滑块—木板模型
传送带问题
目录
第1页
一张图学透
连接体问题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连接体 问题
第2页
一张图学透
连接体问题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连接体 问题
第3页
一张图学透
传送带问题
第8课 一张图 学透 传送带 问题
第4页
一张图学透
传送带问题
2022年高考一轮复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课时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时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t1=t2
B.t2>t3
C.t1<t2
D.t1=t3
[解析] 设想还有一根光滑固定细杆 ca,则 ca、Oa、da 三 细杆交于圆的最低点 a,三杆顶点均在圆周上,根据等时圆模型 可知,由 c、O、d 无初速度释放的小滑环到达 a 点的时间相等, 即 tca=t1=t3;而由 c→a 和由 O→b 滑动的小滑环相比较,滑行 位移大小相同,初速度均为零,但加速度 aca>aOb,由 x=12at2 可 知,t2>tca,故选项 A 错误,B、C、D 均正确。
[典例] 新能源环保汽车在设计阶段要对各项性能进行测 试。某次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如图甲显示的是牵引力传感器 传回的实时数据,但由于机械故障,速度传感器只传回了第 25 s 以后的数据,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质量为 1 500 kg,若测试平 台是水平的,且汽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恒定。求:
考点二 动力学的图像问题 1.常见的动力学图像及问题类型
2.解题策略 (1)问题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图像 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 “图像与公式”“图像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 题作出准确判断。
[解析] (1)由题图所示 v-t 图像可知, 加速度:a=ΔΔvt =84 m/s2=2 m/s2; 加速时间:t1=4 s, 加速位移:x1=v2t1=82×4 m=16 m, 匀速位移:x2=x-x1=100 m-16 m=84 m, 匀速时间:t2=xv2=884 s=10.5 s, 跑完 100 m 时间 t=t1+t2=14.5 s。
(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a 及跑完 100 m 所用的时间 t; (2)在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 T 及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 擦力大小 f 人。
2024届高考物理强基计划专题讲座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返回 退出
二、力学中的常见力
1. 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
存在于任何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F
G
m1m2 r2
其中m1和m2为两个质点的引力质量,r为两个质点
的距离,G叫做引力常量。
G 6.672 59 1011 N m2 / kg2
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
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形式: F ma
或
F
dp
m
dv
讨论
dt dt
(1)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质量:平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3)瞬时性,矢量性
分量式: Fx=max , Fy=may , Fz =maz 或 Ft=mat , Fn=man (自然坐标系) (4)在惯性系中成立
FT
2m1m2 m1 m2
(a
g)
讨论
当a =-g时,ar=0,T=0,即滑 a1 轮、质点都成为自由落体,两 个物体之间没有相对加速度。
FT
m1 a2
m1 g
y
FT
m2
m2 g
O
返回 退出
例1-10 一个质量为m、悬线长度为l 的摆锤,挂在架 子上,架子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求在下列情况
下悬线的方向(用摆的悬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角表示)
v 2Rg cos
圆轨道的作用力
FN
m
v2 R
mg cos
3mg cos
返回 退出
2. 变力作用下的单体问题 例1-12 计算一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已知小 球的质量为m,水对小球的浮力为Fb,水对小球的粘 性力为Fv= -Kv,式中K是和水的黏性、小球的半径有 关的一个常量。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竞赛班辅导资料(课件)
③矢量性:是指加速度和合外力都是矢量,加 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例3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以加速度a向右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 面的夹角为θ,杆的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则杆对小球的弹力多大?方向如何?
解析:小球质量为m,小球加 速度为a,方向水平向右,则 小球所受合外力方向也水平向 右,大小等于ma,由于小球只 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所以 合力的分解如图所示,则:
理解要点:
①同一性:是指公式中的a、F和m都对应 于同一物体。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 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 面的动摩擦因数为µ。在已知水平推力F作用 下,A、B作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 ______。
A B
解析:受力如图:
f
F
f
B N
A、B加速度相同,将二者作为整体,运 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µmg=3ma (1) 将B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牛 顿第二定律: N-µmg=ma (2) 解(1)、(2)两式得: N=(F+2µmg)/3
θ
T2 mg
图1
θ A O
(2)a由0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开始阶 T1 段,因m 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0,θ F0 角不变,T1不变,那么,加速度增大 图2 (即合外力增大),OA绳承受的拉 mg 力T2必减小。当T2=0时,m存在一个 加速度a0,如图2所示,物体所受的合 外力是T1的水平分力。当a>a0时,a增 α T1 大,T2=0(OA绳处于松弛状态), 图3 T1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不变,而其水平 mg 方向的分量必增加(因 合外力增大), θ角一定增大,设为α。受力分析如图 3所示。
解析:由于 0.5 tan 0.75 所以物体一定沿传送带对地下移,且不会与 传送带相对静止。 设从物块刚放上到皮带速度达10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体 位移为 S1,加速度a1,时间t1,因物速小于 皮带速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5:质量为m的吊扇悬挂在天花板的
铁钩上,则电风扇正常运转时,其对挂 钩的拉力的大小应为( C )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 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上述关系与物体 的运动状态无关。
(3)注意与平衡力的区别。
(4)应用:借助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变换研究 对象,从对一个物体的分析变换到对另一 个物体的分析。
练习4:甲、乙两队用一条轻绳进行拔河比
S
S
S未知
a1
F
mg
m
mg
sin
mg
m
cos
a2
mg sin
mg cos
m
mg
m
F 2mg sin
S
S
S未知
【解题回顾】
熟练地运用运动学公式,抓住 加速度相等这个隐含关系,也就找 到了解题的钥匙。
例4:如图所示,轻弹簧上
端固定,下端连接着重物,
质量为m,先由托板M托住
m,使弹簧比自然长度缩短
第(1)问中,球受到的支 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
第(2)问中,支持力不再 等于其重力,也不等于mgcos.
【例3】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 后,到达一斜面底端,这时撤去外力物体冲 上斜面,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和水平面上 移动的距离相等,然后物体又沿斜面下滑, 恰好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已知斜面的倾角 为θ ,斜面与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 物体受的水平拉力?
F-mg+kx=ma 当kx最大时(最下端kx0), F最小, F= mg+ma-kx0
=ma=12×7.5 =90N 当kx最小时(最上端kx=0), F=mg+ma =120+90 =210N
k
动,已知头0.2S内F是变力,在
0.2S后F是恒力,取g=10m/s2,
则F的最小值是 N,最大值
是 N.
分析与解答:m在上升的过程中,
受到重力、弹簧的弹力和拉力。
F
F在0.2S内是变力,说明了什么?
kx
kxo=mgmg∴xo=Fra bibliotekg/kk
xo=at2/2
∴a=2xo/t2=7.5m/s2
由牛顿定律:
A、a'=a
B、a'<2a
C、a'>2a
D、a'=2a
练习3: 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力
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时,合外力F随 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0~t这段时 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
F
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F
速度一直增大
0
tt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sin370 =0.6 cos370=0.8 ) θ
y
N
f
F
xθ mg
F mg
F cos mg sin f ma
F sin N mg cos
f N
解得:a 3 g 4
代入:S 1 at 2 2
t 2S 8S a 3g
x θ
y
N
Ff
mg
【解题回顾】
D、 是一条折线
c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 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 向相同。
F合 ma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同体性 (2)矢量性 (3)独立性 (4)同时性(瞬时性)
练习2:一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
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 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 速度为a '为:(C )
a
L,然后由静止开始以加速
度a匀加速向下运动。已知 m
a<g,弹簧劲度系数为k,求 M
L
经过多长时间托板M将与m
分开?
分析与解答:当托板与重 物分离时,托板对重物没 有作用力,此时重物只受 到重力和弹簧的作用力, 且重物的加速度也为a,重 物与托板恰好分离。
kx
a
m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x=ma x=m(g-a)/k
4.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5.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
有时要分解加速度
6.由受力情况求出合力或其表达式
7.由运动情况求出加速度或其表达式
8.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关系式 9.求解并检验结果
【例2】风洞实验中可产生水平方向、大小可 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 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 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 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 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 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课
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力和运 动的关系,它是动力学的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
牛顿第三定律
F=-F'
1、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理解: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 是物体固有的性质。
A、F>mg
B、 F=mg
C、 F<mg D、无法确定
4、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步骤
1.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与隔离法)
2.选取物理过程(全过程或分阶段)
例: 皮带运输机上物块的运动,按受力情 况的不同分阶段. 要注意一个力的变化 会引起其他力的变化
3.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受力图要画完整
(2)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练习1、一个劈形物abc的各面均光滑,放 在固定的斜面上,ab边成水平并在其上放一 光滑小球。物体abc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 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轨迹是(B )
A、沿斜面的直线
B、竖直的直线
a
b
C、 弧形曲线
a
由运动学公式:L+x=at2/2
m
KL m(g a) at2
k
2
M
L
x
m
t 2kL m(g a) M ka
例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劲度
系数k=800N/m的轻弹簧上有一
质量不计的轻托盘,托盘内放着 一个质量m=12kg的物体,开始 时m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给物体
F m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其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