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
外国语学院 2011级英语1班朱文婷 2011123139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4P即产品(Product)、价格 (Price) 、促销(Promotion)、地点(Place)。
如今又有了新4P即人员(People)、流程(Place)、项目(Program)、绩效(Performance)。
(一)产品Product在大理学院商贸街有一家名为布拉格的格子店,这家店根据学校学生数量纵多且女学生居多因此需求各不相同,在学生这个目标市场内,确定消费者需求,销售手链、杯子、雨伞、衣服、零食、零钱包等各种各样的商品,以满足不同需求消费者的需要。
布拉格这样的格子店在大理学院很多,但相对来说,布拉格的店面较大,东西较多。
布拉格格子店并没有直接销售各种产品,而是在店面里分出很多个四方的格子,再把这些格子租给学生们,由学生们自己决定要卖什么。
店中间和格子下面有一些架子,用来挂要卖的衣服、裤子之类的。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格子店里的产品种类多,但有的产品款式单一,质量低下。
一般情况,学生还是会选择质量好的产品,所以这个原因会让格子店失去一些收入和人流量。
还有就是,格子店有的产品又过多,杯子就是一个例子,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杯子,不同的大小形状,但由于过多导致有的杯子很长时间都无人问津,而卖不出去的杯子则一直占据着一个位置。
店里的衣服很多都是穿过的,有的已经很旧了,一看就知道是穿过的,虽然价格便宜,但却少有人买。
那些影响世界的广告营销理论,经典并与时俱进
营销理论浩如烟海,层出不穷,这里精挑细选出那些并非一时热闹的假模假式,而是真正有思考有积淀,有洞察有实践,影响深远的干货营销理论,所有做企业做广告的,都有必要知晓一二。
现在,我们来汇总这些营销世界的广告营销理论,看它们怎样的经典和与时俱进。
4P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营销学者麦卡锡Jerome Mccarthy提出。
其理论简述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 渠道(Place),促销( Promotion)四个词的首字母组合,4P是一整套关于营销组合的理论。
大白话就是你要卖什么,卖多少钱,在哪儿能卖出去,怎么能卖得好。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是4P理论的典范著作。
4C理论1990,由美国营销学家罗伯特劳特朋(Robert F. Lauterborn)提出。
其理论简述为:4C 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的组合,怎样解释,这个理论是跟4P对着来的,关于4C比较有名的四句话是:忘掉产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求;忘掉定价,考虑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愿意付出多少;忘掉渠道,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方便;忘掉促销,考虑如何同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
定位理论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营销专家艾尔·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提出。
其理论简述为: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
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这样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定位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受众内心这个位置。
定位理论不只对营销和广告有帮助,更是能够指导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理论,比方说你要追一个妹纸,不是你自己要有多优秀,而是要在她心目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
霍兰德艺术型的基本特征
霍兰德艺术型的基本特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和职业兴趣将自己划分为六种不同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本文将重点介绍霍兰德理论中的艺术型,探讨其基本特征及其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的应用。
1. 艺术型的定义艺术型是指那些富有创造力、对审美有高度敏感性和表达欲望强烈的人。
他们喜欢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来表达自己,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他们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对传统观念和规则持怀疑态度,注重感受和情感。
2. 艺术型的基本特征2.1 创造力艺术型的人天生具有创造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他们喜欢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的创作能力。
2.2 审美意识艺术型的人对审美有高度敏感性,能够欣赏和理解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他们喜欢观察、分析和评论艺术作品,对色彩、形状、音乐节奏等细节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
2.3 表达欲望艺术型的人渴望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喜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并希望能够引起观众或听众的共鸣。
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和沟通技巧。
2.4 独立性艺术型的人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不愿意受到传统观念和规则的束缚。
他们追求自由发展和个性发挥,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人风格的展现。
2.5 情感倾向艺术型的人通常对情感和情绪有着较高的敏感度,他们能够用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
3. 职业选择与发展艺术型的人适合从事与艺术相关的职业,例如画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等。
以下是一些适合艺术型人才发展的职业领域:•广告与市场营销:艺术型人才可以通过广告设计、品牌形象策划等方式来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 “ “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国际发展(1)理论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 济的早期代表。
还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波尔丁就敏锐地认识到必须进入经济 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然而,在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的环境整治运动的 20 世纪 70 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的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 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
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 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
20 世纪 80 年 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 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治污染产生这 个根本性问题,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措施。
总的说来, 20 世纪 70 至 80 年代环境保护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 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只是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以后,源头 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许多 零敲碎打的做法才开始被整合,进而发展成为一套系统性循环经济战略。
20 世纪 90 年代的思想飞跃来自于人们对末端治理的局限认识的不断提高: (a )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 (b )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 来的收益;(c )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d ) 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 (e )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 (f )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 域间的隔阂;(g )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 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
浅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来源于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其发展经历了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推广的过程,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OBE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际能力,强调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
从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理论基础出发,OBE理念提倡以学习结果为导向,倡导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就来评估教育质量。
通过对OBE理念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变革的趋势,推进OBE理念的深入发展和实践应用,将有助于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OBE),起源,发展,理论基础,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OBE理念的提出源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和反思。
传统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过程而忽视学习结果。
而OBE则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纳入教学设计的核心。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演进和完善,OBE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OBE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分别从OBE理念的起源、发展和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解析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OBE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2. 正文2.1 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的大学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质疑。
传统的教育更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能力。
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汽车品牌。
这些汽车品牌不仅代表着美国的创造实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人民对汽车的热爱和汽车文化的发展。
1. 美国汽车品牌的历史和发展美国汽车产业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生产汽车的公司。
随后,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也相继成立。
这些公司在汽车生产和销售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美国汽车产业的代表。
2. 美国汽车品牌的特点和定位美国汽车品牌以大型SUV、皮卡和豪华轿车为主要产品线。
这些车型在美国市场非常受欢迎,符合美国人民对于宽敞空间和豪华配置的需求。
同时,美国汽车品牌注重创新和科技,不断推出新的智能驾驶和安全技术。
3. 美国汽车品牌的代表性车型福特F-150是美国最畅销的皮卡,凭借其强大的动力和可靠性成为了美国人民的首选。
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雪佛兰品牌则拥有Camaro和Corvette等经典跑车,以及Silverado和Equinox等家用车型。
克莱斯勒公司的克莱斯勒300和道奇挑战者等车型则代表了美国汽车品牌的豪华和性能。
4. 美国汽车品牌的文化影响美国汽车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汽车代表着自由、个性和冒险精神,成为了美国人民追求梦想和探索世界的象征。
美国的汽车文化还体现在电影、音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例如著名的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就将美国汽车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5. 美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美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福特、雪佛兰和克莱斯勒等品牌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向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汽车产品。
同时,美国汽车品牌的技术和设计也对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美国的汽车品牌代表了美国汽车产业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了美国人民对汽车的热爱和汽车文化的发展。
这些品牌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强大的市场地位,其特点和定位符合美国人民的需求。
创意文案 大卫奥格威的创意的观点是什么?
大卫奥格威的创意的观点是什么?品牌形象论是大卫·奥格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创意观念。
品牌形象论是广告创意策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在此策略理论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成功的广告。
他认为品牌形象不是产品固有的,而是消费者联系产品的质量、价格、历史等,此观念认为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构成整个品牌的长期投资。
因此每一品牌、每一产品都应发展和投射一个形象。
形象经由各种不同推广技术、特别是广告传达给顾客及潜在顾客。
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还购买承诺的物质和心理的利益。
在广告中诉说的产品的有关事项,对购买决策常比产品实际拥有的物质上的属性更为重要。
“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这个观点是奥格威对传统广告业的一个反叛。
奥格威坚持广告不是艺术,它惟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
这种论调对于当时并不被人尊敬、又不甘下流且羞答答的广告业来说,似乎扮演了《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孩子的角色。
从推销的立场出发,奥格威善于使用视觉效果强烈的画面,并配以简明生动、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来突出产品的质量。
这种实用、朴素、甚至有些哗众取宠的广告设计风格给奥格威带来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在麦迪逊大道,奥格威所具有的几乎独一无二的优势,使他能够抢占先机——他从市场调查的立场,从消费者的角度,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创意,从而推举出吸引人的广告活动;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推销员,争取新客户一直是他的看家本领。
《如何超越对手》:在奥格威看来,为竞争对手贴上负面标签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树立正面的形象。
奥格威认为,随着产品竞争的加剧,仅仅从产品本身的物理层面去寻求独特因素并不足以,为品牌建立起一个新形象,其品牌形象理论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品牌形象应具有个性特征。
奥格威认为,产品就像人一样,也有自己的个性,比如严谨、开朗、贵族气质等。
个性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没有了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就很难建立。
不同的产品,其个性当然不一样,许多同类别的产品有的能在市场上长盛不衰,有的则如过眼云烟。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西方世界获得很大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有了长足进展,同时也带来了企业的繁荣。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更加注重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必要时能够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一、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发表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
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他的著名论点“结构追随战略”。
其主要观点认为组织结构设计要提到战略的高度,强调组织结构随战略调整而相应调整。
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因此形成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
“设计学派”认为,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
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定的设计师,还必须督导战略的实施。
战略构造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
优良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计划学派”以安索夫为代表。
安索夫在1965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这一概念,“战略”一词在随后的管理学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定的战略计划等等。
经典的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是要求企业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组织内部结构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势必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尽管这一时期各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2)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
经典的企业战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企业战略制定主要是建立在分析和推理之上,因此其前提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未来环境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
从美国品牌商标看美国文化
从美国品牌商标看美国文化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而美国的品牌商标也是展现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品牌商标,我们可以窥见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特色,了解他们所推崇的美国精神和社会风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美国知名品牌的商标,探讨美国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让我们看看苹果公司的商标。
苹果公司是美国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商标采用了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案。
这个商标代表了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展现了美国人崇尚简约、时尚和实用的生活品味。
苹果公司的产品一直以来都以精美的外观和高性能而著称,这与美国人追求卓越、追求品质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苹果的商标还体现了美国人对创新和科技的热情,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美国,人们崇尚创新,推崇科技,相信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贯穿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再来看看星巴克的商标。
星巴克是美国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其商标采用了一个绿色的女子头像图案。
绿色代表了健康和环保,而这也是美国人的一大文化特点。
美国人注重身心健康,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抱有积极的态度。
星巴克的商标还体现了美国人对品质的追求。
在美国,人们对美食、饮品有着很高的要求,他们喜欢品尝不同的美食,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品质。
星巴克的咖啡一直以来都广受欢迎,其商标也代表了美国人对美味咖啡的喜爱和追求。
让我们来看一看耐克的商标。
耐克是美国著名体育用品品牌,其商标采用了一个简洁而具有动感的勾形图案。
耐克的商标体现了美国人对体育和健身的热爱。
在美国,体育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耐克的商标还体现了美国人对自由与个性的追求。
在美国,个性和自由意识很强,人们追求独立和自我实现,这种追求也体现在耐克的商标设计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美国品牌商标可以看出美国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美国人热爱生活,注重快乐和享受;他们推崇简约、时尚和实用的生活方式,追求卓越和品质;他们喜欢体育运动,注重体魄与健康。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汽车品牌。
这些汽车品牌不仅仅代表着美国的创造实力,更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 美国汽车品牌的历史与发展美国的汽车工业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许多小型汽车创造商开始涌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品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
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成立于1903年,是美国汽车工业的奠基者之一。
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创造商之一。
2. 美国汽车品牌的代表性车型美国的汽车品牌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而闻名于世。
福特公司的福特野马是一款经典的美国肌肉车,以其强大的发动机和动感的外观吸引了无数车迷的眼球。
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科尔维特则是一款标志性的美国跑车,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运动感十足的外观而备受赞誉。
3. 美国汽车品牌的文化象征意义美国的汽车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它们代表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福特公司的福特F-150皮卡是美国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它象征着美国人对实用性和自由的追求。
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兰Silverado皮卡则代表着美国人对冒险精神和冒险精神的追求。
4. 美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美国的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它们的产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福特公司的福特福克斯是全球最畅销的汽车之一,其出色的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欢迎。
5. 美国汽车品牌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美国的汽车品牌向来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推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例如,特斯拉是一家以电动汽车为主打产品的美国汽车创造商,其创新的技术和颠覆性的设计使其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
总结:美国的汽车品牌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代表着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
关键词:品牌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品牌形象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产品空前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
可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主张寻求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而由李奥·贝纳提出的"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也被大量的模仿与复制。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认识到,广告必须从原来的寻求产品的独特功能转移到树立产品长远品牌形象上来。
于是随着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并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之一。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品牌形象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消费者在产品的品质、价钱、历史等内在因素的引诱、匡助下产生的。
产品可以同质化,创意可以被模仿,但是品牌却有着别人难以模仿的个性。
通过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品牌形象理论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品牌形象做贡献。
大卫·奥格威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早期推广“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就曾说:“我们坚信每一则广告都必须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做贡献,被看成是对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的一部分。
”他的意思是,除了产品所具有的有形特性,产品的无形特性,即支撑着品牌形象的情感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资产。
产品的有形特性满足的是消费者具体使用方面的要求,而品牌形象满足的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
品牌的发展史
品牌的发展史品牌发展史1 品牌理论的发展不过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仍有好事者编出了品牌发展史。
吾亦整理过来以飨前来我空间的朋友们。
古典品牌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现代品牌理论阶段(20 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品牌资产理论的提出为标志)和当代品牌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主要以品牌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为标志)。
1 •古典品牌理论阶段古典品牌理论阶段是品牌学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子阶段,首先侧重于从品牌的定义、命名、标识、商标等方面对品牌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研究;其次, 从塑造角度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品牌理论,如独特销售主张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延伸理论等。
(1)20世纪50年代。
主要的代表性成果有:①奥美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品牌概念;②Gardner和Levy(1955)发表的第一篇品牌专业性论文《产品与品牌》,提出的情感性品牌和品牌个性思想;③劳斯瑞夫斯(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独特销售主张理论(USP)。
该理论有三条原则,即通过每则广告都向顾客提出同一个主张,但这个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所不能或不曾提出的,并且必须有足够的促销力来打动顾客。
其中,寻找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是USP理论的根本。
20世纪90年代,广告发展到品牌至上时代。
瑞夫斯重新审视USP,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即USP的创造力在于揭示一个品牌的精髓,并强有力地证实此品牌的独特性,使之变得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一般来说,很多领域,如果竞争尚处于初级阶段的话,都可以通过USP迅速获得突破性成果,但是竞争程度与层次一旦升级,USP战略就有问题,原因是科技更新很快,竞争对手模仿”勺速度也很快。
(2) 20世纪60年代。
主要的代表性成果有:①Ligh和King(1960)对品牌内涵和外延进行的规范性研究。
②曼弗雷布鲁恩(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即品牌生命周期由品牌的创立、稳固、差异化、模仿、分化以及两极分化等6个阶段组成。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
美国的汽车品牌与文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汽车品牌。
这些汽车品牌不仅代表着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实力,也反映了美国人民对汽车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
1. 美国汽车品牌的历史与发展美国汽车品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一些创业者开始尝试制造汽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美国汽车制造业逐渐发展壮大。
到了20世纪初,一些著名的汽车品牌如福特、雪佛兰和克莱斯勒等相继诞生。
这些品牌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盛誉。
2. 美国汽车品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美国汽车品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美国汽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汽车技术和功能。
例如,福特公司在20世纪初引领了汽车生产线的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如今,美国的电动汽车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特斯拉成为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头羊。
(2)豪华与力量:许多美国汽车品牌以豪华和力量为特点。
这些品牌的汽车通常拥有强大的发动机和豪华的内饰,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和奢华感。
克莱斯勒公司的克莱斯勒300C和福特公司的野马就是典型的例子。
(3)自由与冒险精神:美国人民对自由和冒险的追求也体现在汽车文化中。
许多美国汽车品牌的广告宣传都强调自由、冒险和探索的精神。
例如,吉普公司的吉普牧马人被视为自由和冒险的象征。
3. 美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地位与竞争美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
在美国市场上,福特、雪佛兰和克莱斯勒等品牌一直是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来自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的汽车品牌也逐渐在美国市场上崭露头角。
4. 美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与全球化美国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它们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美国汽车制造商通过全球化战略,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世界各地。
福特、雪佛兰和克莱斯勒等品牌的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并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浅谈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这些经济学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探讨主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和思潮,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
二、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1、古典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为代表,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主张经济自由化。
2、凯恩斯主义: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3、芝加哥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主张经济自由化,强调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罗伯特·巴罗、詹姆斯·赫克曼等为代表,将古典经济学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5、新凯恩斯主义:以乔治·阿克洛夫、格利高里·曼昆等为代表,将凯恩斯主义与现代数理经济学相结合,强调政府干预和宏观经济稳定性。
三、西方经济学思潮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失灵、政府过度干预等。
借鉴西方经济学思潮,中国应寻找市场与政府的最佳平衡点,既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又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
2、经济增长与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不稳定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思潮中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派都强调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吸收这些理论的有益成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增长与稳定之路。
3、全球化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紧密。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自由贸易、国际货币体系等问题,对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
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一、USP理论1、20世纪50年代初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论。
在1961年写的《广告实效》(Reality in Advertising)一书中做了系统阐述。
2、罗瑟·瑞夫斯,是广告界公认的大师,广告科学派的忠实卫道士,也是获得“纽约广告名人堂”荣誉的5位广告人之一(其他4位是威廉·伯恩巴克、李奥·贝纳、乔治·葛里宾、大卫·奥格威)。
瑞夫斯曾任达彼思广告公司的董事长,并提出了著名的“USP理论”,即“独特销售主题”,这一理论,对广告界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他运用这一独特理论策划了经典广告案例M&M 巧克力豆。
3、USP的英文全称是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译为独特的销售主张。
4、USP理论基本要点:①、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诉求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自己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好处。
②、创意所强调的诉求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独特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③、创意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有销售力。
5、USP理论即广告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能产生销售力的主张。
二、品牌形象理论1、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20世纪60年代提出BI理论。
BI理论的全称是Brand image,译为品牌形象理论。
2、其基本观点如下:(1)广告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塑造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2)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广告品牌的长期投资。
(3)同类产品的差异性日渐缩小,消费者往往根据对品牌的好恶来选择购买,因此,描绘品牌形象比宣传产品的具体功能特征更加重要。
(4)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因此广告尤其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
当USP从产品内部找产品诉求点困难时,BI试图从产品外部说明产品。
3、通过广告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在于建立品牌核心价值,打造成在受众心目中一种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产品,什么人用的产品,在什么时候用的产品,体现什么精神),主要体现在产品形象、社会形象、企业形象、服务形象。
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华莱士
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华莱士4P营销理论案例分析——华莱士一、4ps理论概念4Ps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二、4ps理论分析A、产品角度(Product )华莱士总部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在选定的目标市场内,确定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发现口味好和口感棒的食品,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味的需要。
如华莱士是中国本土最大的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西式快餐企业。
在快餐市场上,华莱士公司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考虑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不同口味的快餐。
并且,快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类餐饮行业,以其服务快,卫生健康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西式快餐中,比较有名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是国外的品牌,西式快餐一直没有国内品牌,这也是华莱士快餐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西式快餐品牌的原因。
华莱士吸收了国外快餐品牌的优点和经验,以中国本土的食材加上做工,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快餐品牌-华莱士快餐。
B、价格(Price )华莱士定价的目的是树立和维护华莱士的品牌和品质形象。
具体的定价策略如下:1、满意定价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是介于和渗透定价之间的一种定价策略是指产品销售以稳定价格和预期销售额的稳定增长为目标,力求将价格定在一个适中水平上,所以也称为稳定价格策略。
2、华莱士定价的原则:产品价格即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价值;消费者更关注华莱士快餐的口感。
C、渠道(Place )华莱士的渠道组合策略如下:1、采取直供分销制,自建营销网络华莱士作为国内著名的洋式快餐加盟品牌,是中国本土最大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快餐企业。
美国老字号品牌的战略价值与时代特点
美国老字号品牌的战略价值与时代特点
美国老字号品牌的战略价值与时代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牌历史与传统:美国老字号品牌在市场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这给予它们一种独特的价值和认可度。
消费者通常会对这些品牌抱有一定的情感,因为它们代表着过去的经典和成功。
2. 品牌知名度与口碑:这些老字号品牌已经在市场上建立起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消费者对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靠性和信誉有一定的认可和信任,这使得这些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备一定的优势。
3. 创新与变革:尽管是老字号品牌,但它们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
这些品牌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并及时调整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4. 跨界合作与数字化转型:为了应对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许多美国老字号品牌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与其他领域的品牌或机构合作共同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同时,它们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技术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美国老字号品牌凭借其历史与传统、知名度与口碑、创新与变革以及跨界合作与数字化转型等特点,在当今时代仍然具备重要的战略价值。
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
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美国企业的名牌战略2001-09-17名牌即著名商标,它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反映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标示着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市场经济,风云变幻,谁拥有了名牌,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莫不是以名牌支撑,其中尤以美国为最,全球500家大公司中,美国占据了153家。
创立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已成为美国企业称雄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战略手段。
品牌宣传和保护战略名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年努力渐次积累的结果。
可以说,名牌的成长过程,既是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的过程,同时父是品牌宣传逐步升温的过程。
美国企业十分重视品牌的宣传,其投入之大,艺术性之强,以及回报之丰厚,都相当惊人。
以可口可乐为例,可口可乐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其成份99%是水,而销售却占全世界碳酸饮料的50%,其中的奥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广告的宣传。
该公司将自己所获利润的2/3用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使得有关它的传说在公众中经久不衰。
可口可乐的宣传,十分注意立体效应,不管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只要产品一到位,其形形色色的宣传品、宣传广告、宣传活动也旋即跟到哪里,出众而抢眼的红白标志顷刻便铺天盖地,充斥人了人们的视听空间。
宣传使企业获得了巨额利润,宣传也使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急剧攀升。
美国《金融世界》曾对世界驰名商标价值进行过权威量化:可口可乐359.50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3/4),万宝路330.45亿美元(是销售额的3.4倍),雀巢亿美元,柯达100.20亿美元。
美国企业在大力宣传自己品牌的同时,又把保护品牌作为一个常规性的工作贯穿在日常经营活动之中。
4Ps及6P市场营销理论补图
4P营销理论百科名片4P营销理论(The Marketing Theory of 4Ps),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
1953年,尼尔·博登(Neil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
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
)目录4Ps营销理论简介4Ps营销理论的历史4Ps营销理论的发展4Ps营销理论的内容4Ps营销理论的应用4Ps营销理论的应用案例4Ps营销理论简介4Ps营销理论的历史4Ps营销理论的发展4Ps营销理论的内容4Ps营销理论的应用4Ps营销理论的应用案例4Ps营销理论简介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 arketing)一书中第一4P营销理论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s”理论:产品(Produc 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简称为“4P‟s”。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1]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
关键词:品牌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品牌形象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产品空前丰富,买方市场逐渐形成。
可是,机器大生产造成的产品同类化程度日趋严重,主张寻求独特销售卖点的USP理论越来越难以运用,而由李奥·贝纳提出的"寻找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也被大量的模仿与复制。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上面的满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卫·奥格威认识到,广告必须从原来的寻求产品的独特功能转移到树立产品长远品牌形象上来。
于是随着大卫·奥格威所写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问世,他的品牌形象理论在60年代的美国广告界盛行,并成为当时美国的主要品牌理论之一。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认为品牌形象并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消费者在产品的品质、价钱、历史等内在因素的引诱、匡助下产生的。
产品可以同质化,创意可以被模仿,但是品牌却有着别人难以模仿的个性。
通过阅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品牌形象理论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每一则广告都应是对品牌形象做贡献。
大卫·奥格威在书中提到他自己在早期推广“品牌形象”这一概念的时候就曾说:“我们坚信每一则广告都必须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这种复杂的象征符号做贡献,被看成是对品牌声誉所做的长期投资的一部分。
”他的意思
是,除了产品所具有的有形特性,产品的无形特性,即支撑着品牌形象的情感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资产。
产品的有形特性满足的是消费者具体使用方面的要求,而品牌形象满足的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
他相信,消费者购买的不止是产品,还购买承诺的物质和心理的利益。
而后者正需要通过为产品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来实现。
同时他也在书中说道,“品牌和品牌的相似点越多,选择品牌的理智考虑就越少。
”也就是说,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减小,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所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广告描绘品牌的形象要比强调产品的具体功能特性重要的多。
第二、品牌形象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
针对当时企业力图扩大产品适用范围而不切实际的主观意愿,大卫·奥格威在书中说道,“绝大部分厂商不接受他们的品牌的形象有一定局限性的事实。
他们希望他们的品牌对人人都适用。
他们希望他们的品牌既适合男性也适合女性,既能适合上流社会也适合广大群众。
结果他们的产品就什么个性都没有了,成了一种不伦不类不男不女的东西。
阉鸡绝不能称雄于鸡的王国。
”因此,品牌必须要有自己鲜明而突出的独特个性,特定的品牌必须适用于特定的消费群体,这样厂商才有机会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占有率和利润。
就像奥格威在书中说道的那样:“最终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总体上的个性,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
”
这里存在一个争议。
那就是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关系。
奥格威对品牌形象的界定是“·形象指的就是个性。
产品就像人一样也有个性。
这些个性可以使产品在市场上屹立不倒,也可以使它们站不住脚”。
也就是说,奥格威是没有区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的,他认为品牌形象就等于品牌个性。
但有人却认为它们两者之间是需要加以界定的,当代品牌策划大师大卫·E·艾格对此给出了一个界定:“品牌形象是指消费者如何看待品牌,而品牌个性便是指你希望消费者如何看待这个品牌”。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品牌形象对品牌个性具有包容性,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中的软体属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赞
同将品牌形象与品牌个性加以区分的。
因为品牌形象除了包括品牌个性,它还包括产品功能,物理实质等方面,两者是一个包含关系,而不是相等的概念,所以应当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区分开来。
但不管是否将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明确的区分开来,两者都有一个共同基点,那就是都是以品牌定位作为塑造的基础。
第三、注重品牌形象的长期性和一致性。
大卫·奥格威在书中说,“不论做什么广告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对他们的品牌个性的长期投资。
他们向世界推出的是前后一致的品牌形象,而且这个形象还在不断地成长丰满。
”
产品的“品牌形象”建设是具有长期性的。
在树立产品形象的过程中,必须高瞻远瞩,甚至有时需要为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牺牲追求短期效益。
奥格威在书中说,他认为广告业面临的危机之一就是广告业中流砥柱的包装货物类产品的制造商用打折的办法获取销量,而不是使用广告来建立强有力的品牌。
他甚至把“打折促销”视为“毒药”。
因为他认为,“削价以及其他类似的求存方法为营销经理们所乐用,但它的效果是短暂的,它还会让你形成坏习惯。
经常不断地使用削价促销会降低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声誉。
”在他看来,“靠打折促销建立不起无法摧毁的形象,而只有无法摧毁的长远形象才能使品牌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认为那些花在打折销售上的钱是他们花在广告上的钱的两倍的制造商们是正在把他们前辈建立的品牌糟蹋殆尽。
他肯定的说:“他们迟早会发现他们无法销售没有人听说过的品牌。
品牌是他们继承的谷种,而他们正在把谷种吃掉。
”
产品的品牌形象要注重保持一致性。
“胡乱更改广告是极其容易的事情,但是,金光灿灿的奖杯却只颁给对塑造协调一致的形象有远见而且能持之以恒的广告主”,奥格威在书中如是说。
他认为,一个厂商要需要让在自己的广告宣传在一段长时间里保持前后协调的风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产品长远的品牌形象最终确立。
同时,奥格威在书中说到,相比将某种廉价货的老面孔焕然一新,他倒更愿意将老牌子推到而换一个新牌子重来。
绝大多数认为改变他
们品牌形象是好事的厂家希望的都是去“提高”他们品牌的印象。
通常的情况是,他们的产品已经给人一种是廉价推销品的印象。
在经济活力匮乏的时期,这种形象倒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经济繁荣,大多数消费者都向更高的社会阶梯迈进的时候,这样的形象却很令人尴尬。
因此,相比于提高原有品牌已经形成的“廉价”形象,奥格威更愿意重新创建一个新的品牌。
这应该也算是奥格威注重品牌形象一致性的另一个表现。
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在后来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在20世纪90年代初,奥美公司提出了“品牌管家”。
品牌管家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企业规划,用以确保所有与品牌相关的活动都反映品牌本身独有的核心价值及精神。
简单地说,“品牌管家”意味着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并将之转化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后来,随着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风行,奥美又提出“360度品牌管理”。
它强调在“品牌与消费者的每一个接触点”上实行传播管理,它确保所有的活动都能反映并忠于品牌,以及积极地去管理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
这都是品牌形象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而做出的调整改变。
除了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还产生了对品牌内涵和外延进行的规范性研究,品牌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美国Grey广告公司提出的“品牌性格哲学”等等。
由Ligh和King对品牌内涵和外延进行的规范性研究,深入的追寻了品牌和品牌化的历史渊源,探究了品牌的发展阶段,对当时美国品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由曼弗雷·布鲁恩提出,他认为品牌生命周期是由品牌的创立、稳固、差异化、模仿、分化以及两极分化等6个阶段组成的。
随着对品牌内涵的进一步挖掘,美国Grey广告公司在60年代提出了“品牌性格哲学”,促进了“品牌个性理论”逐渐形成。
总的来说,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品牌理论大致分为品牌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和品牌理论的准备阶段。
而60年代的美国品牌理论处于整个品牌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并且
被划分为准备阶段中的古典品牌理论阶段。
其中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品牌理论中的杰出代表,它在提出后对广告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2〕大卫·E·艾格《品牌资产》
〔3〕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