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译文
《大医精诚》译文
![《大医精诚》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c4646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5.png)
《大医精诚》译文《大医精诚》孙思邈著医术精通张占说:“丈夫经典药方难炼,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今天,有内部的相同和外部的不同,也有内部的不同和外部的相同。
所以五脏六腑的虚实,血管的闭塞,都不是眼睛和耳朵所能观察到的,必须先确诊,等待审判。
但有高低起伏,有紧绷的弦,有高低穴位的区别,有皮相和骨骼的粗细、刚柔的区别。
只有细心含蓄的人,才能用文字说话。
今天问最粗到最浅,甚至最细微的事物的思想,并不危险!若盈则益,不足则损,则透,堵则堵,寒则寒,热则暖,则是加重其病,寄希望于其生。
我看着它死去。
所以医方的占卜是很难提炼的。
又不是神,怎么可能潜移默化?世上有愚人,学了三年,说明世上无病可治;经过三年的治疗,我们知道世界上已经没有可用的东西了。
所以学者一定要博学医源,勤而不倦,切不可道听途说。
然而,当他们的医学知识没有了,他们就大错特错了。
诚心救人大医治病,必平心静气,无欲无求,先发慈悲,誓救灵魂之苦。
如果有人生病来求助,不要问他们是穷是富,是老是少,是嫉妒朋友,是愚蠢还是聪明,还是一样。
都像是至亲的思念。
不要瞻前顾后,杞人忧天,保命。
看到他的苦恼,如果他有的话,是深深的难过。
不避危险,彻夜不眠,又饿又累,一心去救援,无心功夫。
这可以是为民之大医,反之则是有灵之大盗。
自古以来,名人都是用生命治病的。
虽然被称为廉价的动物和高贵的人,但至于热爱生命,人和动物都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一切都会遭遇同样的境遇。
丈夫为了生存而杀人,走得更远。
今天我来了,所以不需要以命为药的都好。
它属于蝇类和水蛭类。
如果城市里有第一个死去的人,城市会使用他们,而不是在这种情况下。
就像一个鸡蛋,混沌未分,肯定有很多要焦虑的,所以我们要承受它,利用它。
如果你不能使用它,它是伟大的哲学家所不能及的。
我的志向是,有些人生疮、腹泻、恶臭,被别人讨厌,却觉得羞耻、难过、烦恼,不应该去想这些。
大医之体医生的身体,如果你想有一个清晰的视野,看起来是这样的。
大医精诚 译文
![大医精诚 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94d726941ea76e59fa044e.png)
《大医精诚》译文张湛曾经说道:“处方用药难以精通,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已经历时很久了。
”疾病有本质相同但表现不同的情况,也有本质不同但表现相同的情况,所以五脏六腑精气的充盈与不足,血脉和营气卫气的畅通与闭塞,本来就不是耳目能够弄清的事情,必须首先诊察脉候来详细了解它们。
然而寸口的脉象,有浮沉弦紧的杂乱;揄穴中气血的运行,有高低深浅的差异;肌肤与筋骨,分别又有厚薄与强弱的不同,所以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们谈论到这些问题。
如果对最为精细的事情,用最为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探求,难道不危险吗?!比如实证却补益它,虚证却损耗它,二便畅通却疏通它,二便不通却用收涩法治疗它,寒证却用清热法治疗它,热证却温补它,这是在加重病人的疾病,你希望病人生存,我却看到了病人死的征兆了!所以医学方术、占卡算卦,都是难以精通的技能,如果不是高人传授,怎么能掌握其中深奥精细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读了几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一治;等到治了几年病,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剂可供使用。
所以学医的人必须广泛而深入地探究医学的本源,专心勤勉、毫不懈怠,不得依据道听途说的东西,就说医学已经完全懂得了,这样,就会严重地贻误自己啊!凡是立志成为大医的人在治病的时候,一定要使精神安定下来,没有私欲,没有希求,首先生发至为仁爱和怜悯病人的心情,决心广泛救助人类的疾苦。
如果有生病受苦的人前来求救的话,不得询问他们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有仇还是关系密切的亲友、是华夏之人还是四夷之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要完全平等,都象对待父母的想法一样;也不得瞻前顾后,考虑自己的吉凶祸福,爱惜自己的身体生命。
看到了病人的苦恼,犹如自己有了苦恼一样,从内心为病人感到忧伤,不要躲避艰险、黑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助病人,不要产生拖延时间、讲求形式的心理:象这样就可以成为百姓的大医,与此相反就是人类的大盗了。
自古以来高明的医生治病的时候,常用活着的动物来救助危重的病人,虽然说是动物低贱、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对人对动物应该是一样的态度。
《大医精诚》全文及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全文及白话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cf89f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png)
古名贤治病,多⽤⽣命以济危急,虽⽈贱畜贵⼈,⾄于爱命,⼈畜⼀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乎!夫杀⽣求⽣,去⽣更远。
吾今此⽅所以不⽤⽣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之。
能不⽤者,斯为⼤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念蒂芥之⼼,是吾之志也。
夫⼤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意深⼼,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得参差。
虽⽈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到病家,纵绮罗满⽬,勿左右顾眄,丝⽵凑⽿,⽆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如⽆味,醽醁兼陈,看有若⽆。
所以尔者,夫⼀⼈向隅,满堂不乐,⽽况病⼈苦楚,不离斯须,⽽医者安然欢娱,傲然⾃得,兹乃⼈神之所共耻,⾄⼈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议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矜⼰德,偶然治差⼀病,则昂头戴⾯,⽽有⾃许之貌,谓天下⽆双,此医⼈之膏肓也。
⽼君⽈:“⼈⾏阳德,⼈⾃报之;⼈⾏阴德,⿁神报之。
⼈⾏阳恶,⼈⾃报之;⼈⾏阴恶,⿁神害之。
” 寻此⼆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不得恃已所长,专⼼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于冥运道中,⾃感多福者⽿。
⼜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炫功能,谅⾮忠恕之道。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之鄙俚也。
《⼤医精诚》⽩话译⽂晋代学者张湛说:“经典的医⽅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
”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脉营卫之⽓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的⽿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但⼨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的流通输注,有⾼低浅深的差别。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1470af10661ed9ad51f3d1.png)
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医术精通张湛(zhàn)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yǐ)。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yíng)虚,血脉(mài)荣(yíng)卫之通塞(sè),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zhěn)候以审(shěn)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xián)紧之乱,腧(shù)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bó)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zī)矣(yǐ)。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dài)哉。
若盈(yíng)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chè)之,塞而壅(yōng)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yǐ)。
故医方卜(bǔ)筮(shì),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shòu),何以得其幽(yōu)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liǎo),深自误哉。
诚心救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cè)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è)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zhǎng)幼妍(yán)媸(chī),怨亲善友,华夷(yí)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bǐ)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qī)怆(chuàng),勿避险巇(xī),昼(zhòu)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fù)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chù)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fc3401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7.png)
大医精诚原文及翻译大医精诚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源自尤为重要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这句话传递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作为医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真心待人,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在《黄帝内经》中,“大医精诚”是一个核心原则,是医学职业的基石。
无论一个医生的学术造诣多高,技术多么精湛,如果不能以真诚和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病人,那么即便是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大医,指的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大医并不仅仅指医生的医术高超,更强调医者的医德和职业精神。
医者应该正直、慈悲、无私,以身作则,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大医是有追求的医者,他们为了博大的医学事业而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完善医学体系。
精诚,就是专心致志,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
精指的是医生应具备娴熟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病症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治疗;诚则强调医生应该以真诚待人,严谨负责地对待病人的病情,积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只有精湛的医术和真诚的态度相结合,才能给予患者最好的医疗服务,提高治疗效果。
大医精诚原文:"大医精诚,为国家之大道也,人伦之大道也"大医精诚翻译:"Being a great doctor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and wholehearted devotion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butalso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serving the nation and fulfill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大医精诚这一概念对于医学实践至关重要。
一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品质,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他们应该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解决病情和病人所面临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大医精诚全文及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全文及白话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2ccd7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a.png)
大医精诚全文及白话译文《大医精诚》是一篇古代医学经典,全文共分为三篇,分别是《大医精诚篇》、《金匮要略篇》和《千金方篇》。
这篇经典是由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誉为“中医圣经”。
《大医精诚篇》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医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
以下是《大医精诚篇》的全文及白话译文:大医精诚篇夫大医者,志在圣明,不在富贵。
故能弃利害,而全其道者,不多矣。
大医的志向在于追求圣明,而不是追求富贵。
因此,能够舍弃利益和损失,坚持自己的医学道路的人并不多。
夫医者,志在救人,苟能医其所病,不问其贵贱贫富,亦不贵其所贵,贱其所贱,故天下莫不称其仁。
医生的志向在于救人,只要能够治愈病人的疾病,不问其身份地位和财富,也不看重他们看重的东西,轻视他们轻视的东西,因此天下人都称赞他们的仁慈。
夫医者,能以一身之力,救死扶伤,去病除残,不求名利,不计得失,此其所以为大医也。
医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垂危的人,治愈疾病,消除残疾,不追求名利,不计较得失,这就是他们成为大医的原因。
夫医者,不可不察于形容,不可不慎于言行,不可不慎于服药,不可不慎于所从事,不可不慎于所处,不可不慎于所交,不可不慎于所养。
医生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言行举止,服用药物,从事的工作,所处的环境,交往的人,以及自己的饮食起居等方面。
夫医者,不可不察于形容,不可不慎于言行,不可不慎于服药,不可不慎于所从事,不可不慎于所处,不可不慎于所交,不可不慎于所养。
医生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言行举止,服用药物,从事的工作,所处的环境,交往的人,以及自己的饮食起居等方面。
夫医者,不可不察于形容,不可不慎于言行,不可不慎于服药,不可不慎于所从事,不可不慎于所处,不可不慎于所交,不可不慎于所养。
医生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言行举止,服用药物,从事的工作,所处的环境,交往的人,以及自己的饮食起居等方面。
夫医者,不可不察于形容,不可不慎于言行,不可不慎于服药,不可不慎于所从事,不可不慎于所处,不可不慎于所交,不可不慎于所养。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0d1208cf84b9d528ea7a5d.png)
大医精诚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514970767f5acfa1c7cd83.png)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大医精诚》内容《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原文如下: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c212677fd5360cba1adb7f.png)
大医精诚—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对照唐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对照唐](https://img.taocdn.com/s3/m/e86484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1.png)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对照唐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对照唐·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已。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
自古明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línglù)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514970767f5acfa1c7cd83.png)
《大医精诚》古代原文内容+白话译文《大医精诚》内容《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原文如下: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大医精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大医精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4b79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4.png)
大医精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原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大医精诚译文:好的医生给人治病,必定精神专注,意念专一,不存杂念,先树立起具有慈悲同情心和誓愿普救众生的观念。
如果有病人前来求救,不得问其社会地位高低贵贱,不管其是富有还是贫困,年长还是年幼,妍丽还是丑陋,怨恨的人还是亲近的人,士族还是庶族,一律给予完全相同的态度和关怀。
也不得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吉凶祸福,护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见到病人的苦恼就像自己的苦恼一样,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
不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不露声色。
这样的医生才可为苍生大医;反之,就是残害人民、悖逆天理的巨贼。
自古以来,名声卓著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药方来挽救危急的病人,虽然说畜、兽、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但是生命既然已经丧失,即使起死回生也只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我现在用药方治病,之所以不使用活物来作为药方中的药物,原因就在于此。
那些虻虫、水蛭之类的药物,如果市场上已经有现成的死药出售则买来使用,不在此例。
仅像鸡卵这样的事物,因为它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因此有时会遇到十分紧急的情况而不得不采取隐忍而用之的办法。
凡不用活物作为药方的医生,才真正是大智大哲的人所不及的境界。
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0aa0e733687e21af45a9e0.png)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大医精诚节选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
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ab41263169a4517623a307.png)
大医精诚孙思邈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文言译文
![大医精诚文言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556c6949e3143323968938f.png)
而把脉寸关尺,有浮脉、沉脉、 弦脉、紧脉等纷乱难辨的脉象;按 俞穴、子午流注来针灸,有高下浅 深的差别;按摩肌肤筋骨,有肌体 厚薄、手法刚柔的差异。只有用心 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说到这一层。 现在,对最精微的事情,要求用最 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把握,这还不危 险吗?
பைடு நூலகம்
如果是实症还要用补法,虚症还 要用泻法;本来通畅的再彻底撤 去防卫,本来阻塞的再去筑坝断 流;寒症再给冷药,热症再给温 药,这是加重他的疾病,而希望 他生还,我看是死路一条。故而 医家、方术、卜卦、占筮,是难 以臻于精妙的技艺,既然不是得 自神仙教授,那么凭什么深入堂 奥,得到最深最微妙的秘密?
凡是得大道的医生治病,必须要安 定心看到病家的痛苦、烦恼,就好 像自己感同身受,心底里深深地凄 切悲怆,不避艰难险阻,不怕月黑 夜深,不顾严寒、酷暑、饥渴、疲 劳,一个念头就是赶去救治,没有 显示功夫、事迹的心思。像这样才 是百姓的得大道的医生,反此道行 之的,就是生命的最大的戕害者。
从古到今,著名的有德能人治病,大 多用生命活体来救病家的危急,虽然 说,牲畜的生命低贱,人的生命贵重, 但从爱惜生命的高度说,人和牲畜的 生命是一样的。损害他体,利益自己, 生物尚且以此作为祸患,何况是人。 用杀害某生命体,来延长另一生命体 的寿命,这离开生命的本义更加远了。 我现在的方剂中之所以不用生命活体 做药材,就是出于这样的理念。
世间有自以为聪明的蠢人,读了三 年方剂书,就说世界上没有病不能 治;等到行医治病三年,才知道世 界上的病没有现成的方剂可用。故 而学医的人必须广博地深入地探究 各种医学的来源,精心、勤勉,孜 孜不倦,不可以根据道听途说,而 宣称对医道已了然于胸,深深地贻 误自己。
凡是得大道的医生治病,必须要安定 心神和情志,没有其他的欲望、追求的干 扰,首先生发大慈大悲的同情心,发誓愿 意普遍地救度含有灵魂的个体的痛苦。如 果患有疾病来求救治的,不可以计较病家 的社会地位高低、拥有财富多少、年龄大 小、相貌美丑、是冤家还是亲友、中国人 还是外国人、愚笨的人还是聪明人,一视 同仁,都当作至爱亲人对待;也不可以瞻 前顾后,考虑医病下药对自己是吉是凶, 维护、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6c19b467ec102de2bd89b4.png)
大医精诚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
![大医精诚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6f42de31126edb6e1a1056.png)
大医精诚之勘阻及广创作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怜悯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已,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
吾今此方所以不必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
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必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
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成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忸捏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整齐。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駚醁兼陈,看有若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医精诚译文
晋代学者张湛说:“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
”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的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浅深的差别。
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道理。
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很危险吗?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虚证却用泻法治它;气血通利的却还要去疏通它,明明不顺畅却还要去阻塞它;寒证却给他用寒凉药,热证却给他用温热药。
这些治疗方法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你希望他能痊愈,我却看到他更加危重了。
所以医方、占卜,是难以精通的技艺。
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深奥微妙的道理呢?世上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书,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
所以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了医学原理。
如果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呀!
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
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
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
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
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杀害畜牲的生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么,离开“生”的道义就更远了。
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确实就在这里!其中虻虫、水蛭这一类药,市上有已经死了的,就买来用它,不在此例。
只是像鸡蛋这样的东西,因为它还处在成形前的状态,一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得已而忍痛用它。
能不用活物的人,这才是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
如果有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别人都不愿看的,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志向。
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
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
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
虽然说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猎取名誉,这样做就太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
如果医生安
心无虑地高兴娱乐,傲慢地洋洋自得,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这些大概就是医生的基本品德吧。
做医生的准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大声喧哗,谈说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
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而有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天下无双,这些都是医生的不可救药的坏毛病。
老子说:“一个人公开地有德于人,人们自然地会报答他;一个人暗中有德于人,鬼神会报答他。
一个人公开地作恶于人,人们自然会报复他;一个人暗中作恶于人,鬼神会来害他。
”探求这两个方面的行为,阳施有阳报,阴施有阴报,难道是骗人的吗?
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只要存有救济别人痛苦的想法,(积下阴德)到阴曹地府之中,自会感到是多福的人了。
还有,不能因为别人有钱有地位,就任意给他开珍贵的药物,让他难以找到,来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确实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
我志在救护帮助世人,所以琐碎地谈论了这些。
学医的人不能因为我说得粗俗而感到耻辱。
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大医精诚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精诚济世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怀仁博学笃行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安徽中医学院校训:至精至诚惟是惟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训: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齐齐哈尔医学院校训:大学至善大医精诚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训:大医精诚
南京医科大学校训:博学至精明德至善
陕西中医学院校训:精诚仁朴
山西中医学院校训:求真
南方医科大学校训: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医厚德精博至善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医德规范亦有云: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严谨求实、奋发进取,专研医术,精益求精。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要奉献,首先要有基础,一个基础扎实、业精、技精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这
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学习医学知识,多吸取教训和经验,在前人的求医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外,无私的奉献更需要我们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
只有思想高洁的人,全心为民的人,才能是无私奉献的人!
在法制化社会日益健全的今天,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医院和医生不断的卷入到医疗纠纷当中,因而,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我们卫生行业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金钱的“魔爪”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医疗行业亦不能幸免。
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收受“回扣”,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医生乱开检查费等不良现象。
这些不正之风,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给这个神圣纯白职业摸上了一层阴影。
而患者则动则求助于法律,让医生们行医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非来源于张孝骞的那种“以病人为本”的心情。
如此一来,即便是有再高的医术。
在这种情况也不敢作出确定的诊断,越来越多的医生抱着一种明哲保身态度。
这是我们行业的悲哀,也是医者们的无奈。
作为新一代公共卫生事业工作人员的我们,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我们面对的是无数来势汹汹的疾病、瘟疫的肆虐,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进行预警,要有严密的思路进行对症施治,要有舍身为民的精神进行抢险。
这就要求我们一点一滴的吸取知识、经验,以求在疾病来犯时争分夺秒,抢先将其拒之门外。
同时,要发扬医者救死扶伤,身先士卒的大无畏精神,无愧于“人民健康卫士”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