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的故事——钱塘江大桥的自述

合集下载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篇一《钱塘江大桥之旅的那些事儿》钱塘江大桥啊,那可是个很有名的地儿。

我记得有一回,专门跑去看它。

那天,天气还不错,有点小太阳,不冷不热的,正适合去看大桥。

我一路哼哧哼哧地走到桥边,一看到这桥,眼睛都放光了。

这钱塘江大桥看起来就特别结实,全是那种厚重的钢梁结构,横横竖竖的钢梁交织在一起,像是个超级大的钢铁拼图。

桥身长长的,横跨在钱塘江上,江水在桥下悠悠地流淌着,看起来很平静。

不过我知道,这钱塘江的潮水可是出了名的汹涌,只是当时没赶上潮水来的时候。

我沿着桥开始溜达,桥下有好多桥墩呢。

我好奇地数了数,数着数着就给数糊涂了,桥墩又粗又大,稳稳地扎在江水里,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在守护着大桥。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小角落有一些铁锈,看来这桥也是经历了不少风霜呢。

我想,这就跟人脸上有皱纹似的,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桥边来来往往的人还不少呢。

有一个大爷,骑着个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从桥上经过,嘴里还哼着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小曲儿。

我凑上去跟大爷搭话,说大爷这桥是不是特了不起。

大爷白了我一眼说,那可不,这桥比他年龄都大呢,见证了多少事儿啊。

大爷的话让我忽然觉得这桥充满了故事。

我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望着远处的水面和周围的景色,心想这钱塘江大桥不仅是个交通枢纽,更像是一个沉默的老朋友,默默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和发生的故事。

真想下次有机会还来看看它,再摸摸那些冰冷又充满历史的钢梁。

篇二《钱塘江大桥:钢铁与江水的对话》决定去看钱塘江大桥,是因为朋友说那地儿可有意思了。

于是我就去了,没抱多大的期待,但见到它后却被深深吸引。

当我站在桥头的时候,风呼呼地吹着,我的头发都被吹得乱七八糟的。

我打量着这大桥,感觉就像在打量一个巨人。

这大桥的钢索有点粗呢,我拿手比了比,都没法把它整个握住。

那钢梁上面有着一些细小的划痕,我寻思着是不是曾经有调皮的飞鸟在这上面捣蛋,或者是运货的船只不小心擦碰了一下呢?不过这些小划痕可丝毫不影响大桥的坚固感。

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

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

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6年第03期钱塘江大桥筹建之时,欧洲战场正硝烟弥漫,亚洲亦烽烟四起。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因此,修建钱塘江大桥也具有重要国防意义。

在浙江省建设厅长曾养甫力荐下,时年39岁的茅以升被委以全权负责建桥重任,茅请来康奈尔大学校友罗英为总工程师,携手建桥。

1934年11月11日,浙江省、铁道部及各界代表5000余人会聚月轮山下,举行钱塘江大桥奠基仪式。

这天是世界和平日,奠基仪式选在这天,表达了人们祈求和平的愿望。

茅以升之母在形容钱塘江大桥建造难度时曾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字)建桥亦有八十一难”,此话一点也不过分。

钱塘江底淤泥三四十米厚,茅以升的桥墩设计别出心裁:桥墩建在高6米、宽11米、长18米、重约600吨的钢筋混凝土沉箱上;每个沉箱放在打入江底的160根30多米长的木桩上,全桥要打桩1440根。

正当建桥者夜以继日施工,争取早日通车时,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

不久又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8月14日下午,数架日机轰炸了正在建设中的大桥。

此时一个难题摆在茅以升等人面前:钱塘江大桥建成可能会为日寇南侵提供便利。

茅以升早在建桥设计时已有对策,他在靠近南岸的 14号桥墩中部,预留了一个放炸药的孔洞,这个位置是桥墩要害,起爆后既能炸毁桥墩,使敌人短期内难以修复,又为胜利后自己修复大桥留下伏笔。

9月26日凌晨4时许,经过30个月的日夜施工,第一列火车缓缓驶过钱塘江大桥。

国难临头、形势严峻,通车没有举行仪式,甚至连媒体都没有报道。

大桥通车未及两个月,中日战事日趋激烈。

11月16日,南京工兵学校丁教官奉命实施炸桥。

茅以升提出预埋炸药,暂不放雷管,等情况紧急时再行爆炸的方案。

当天晚间,丁教官在茅以升等协助下,把380公斤炸药埋进14号墩的预留孔洞,又把100多个大小炸药包绑在5孔桥梁的相应位置,把引线接到南岸一间小屋中,等要炸桥时,再接通雷管。

钱塘江大桥作文600字

钱塘江大桥作文600字

钱塘江大桥作文600字
当今社会,人们都在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作出贡献。

可是在这同时,也有许多事情不断地在挑战着我们的良心,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我想说的是“生命之舟”。

“生命之舟”是杭州湾跨海大桥。

我看了钱塘江大桥,对比一下,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两座大桥都一样,像两只巨龙横卧在那里。

可是,细细地看就能看出两座大桥的区别。

生命之舟有四个大字——和谐、环保、绿色,显得庄严肃穆;而杭州湾跨海大桥,虽然写着生命之舟四个大字,但总觉得没有“生命之舟”庄严肃穆。

生命之舟代表了科技发达,给人类带来方便;杭州湾跨海大桥则表示出人们文明进步的象征,因为生命之舟没有污染的,只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生命之舟的建筑工程师用智慧,巧妙地把钢材连接起来,并且是在没有水下混凝土的情况下建成的。

其中最难的还是精确计算桥梁跨度与流量,既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交通,又不能太大,否则,将对钱塘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生命之舟”,从远处望去,它犹如一条长长的大蛇躺在水面上。

好像在跟钱塘江玩捉迷藏游戏似的。

走近点儿看,又像一条长长的大蛇翻滚着身子,要吐着蛇信子咬你呢!如果把生命之舟放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面,一定会显得大气磅礴、美丽壮观!多么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它如此令人骄傲,我希望它能够继续建下去,让更多的人享受它带来的便利。

- 1 -。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作者:常山龙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09年第02期每年的钱塘江大潮,都会吸引大批的游人前去观赏,而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桥就坐落在这条浙江省最大的江面之上。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上世纪30年代,正在兴建中的浙赣铁路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

1934年,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修建这座钢铁大桥,这也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大桥。

钱塘江地处入海口,江流汹涌澎湃,水文情况非常复杂。

其水势不仅受上游山洪暴发之影响,还受下游海潮涨落的制约,若遇台风袭击,江面常常巨浪滚滚。

钱塘江底的流沙厚达41米,变化莫测,素有“钱塘江无底”之说。

外国工程师也认为,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在水文如此复杂的钱塘江上架桥是不可能的。

但茅以升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和自己的知识,坚信中国人有能力在钱塘江上建起大桥。

但在钱塘江上建桥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打桩。

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过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使木桩立于石层之上。

沙层又厚又硬,打轻了下不去,打重了又容易断桩。

茅以升从在家中浇花时,壶水把盆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泥沙层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来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可以打30根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工人无法下水施工。

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体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

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

茅以升巧妙地利用了水力“浮运法”,涨潮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桥墩之间,落潮时钢梁便落在两桥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

茅以升和大桥的建设者们在造桥过程中,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解决了建桥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保证了大桥工程的顺利进展。

苏茅以升前辈和他的钱塘江大桥

苏茅以升前辈和他的钱塘江大桥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妄 图炸毁钱塘江大桥,以图阻止解放军南下。 在杭州地下党和铁路工人的努力下,偷偷 将炸药量大幅削减,而且关键位置的炸药 引信被切断。最终国民党工兵实施炸桥时, 只破坏了大桥南侧引桥附近的一段铁轨, 在大桥桥面上炸出一个洞,大桥主体没有 受到太大破坏。此时解放军第21军63师已 迫近大桥,国民党工兵无法实施进一步破 坏,大桥最终比较完整的回到人民手中。
1937年12月23日下午1点,茅以升 终于接到命令:炸桥。下午5点,日 军的先头部队已隐约可见,人群被 强行拦阻,所有的引线都点燃了。
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座 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 中。总长1453米、历经925个日日 夜夜、耗资160万美元的钱塘江大桥, 最终在通车的第89天瘫痪在日寇侵 略的烽火中。
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 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
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 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 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 一大自然奇观, 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 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 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
日军士兵友永河夫在硝烟弥漫中, 拍下了炸毁后的钱塘江大桥。几十 年后,友永河夫来到北京,带着对 战争的忏悔,将他拍摄的这张照片 亲手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
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透过苍茫 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视着由他一手 炸毁的大桥残影,看着江北岸愈来 愈亮的火光,茅以升满腔悲愤地在 书桌前写下8个字:“抗战必胜,此 桥必复”。他的愿望直到1946年才 得以实现。抗战胜利之后,钱塘江 大桥被修复,成为浙赣线上的关键 性工程之一。
杭州茅公纪念馆资料
1935年,杭州开建钱塘江桥,茅公以升主其 事,总工程师为罗英,铁道部委派李公参加。 当时,有四大工程师协同造桥,李公之外的 三位是:梅旸春、李学海、卜如默。历经千 难万险、千辛万苦,终于打破了包括外国专 家在内所言“钱塘江上不能造桥”的悲观论 调。李公擅摄影,以一部摄影机,摄下长达 2500米胶卷的工程实况,是为我国第一部工 程纪录片(现存杭州茅公纪念馆)。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
今天早上,我来到了钱塘江大桥。

今天的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在明媚的阳光下,大桥显得十分壮观。

波涛滚滚的江水中,15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铁路,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

看见桥头堡里站着两位武警叔叔。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喇叭灯,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站得整整齐齐。

我扶着栏杆,站在大桥上往下看:西边是巍峨的六和塔,东边是钱塘江四桥。

远处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

从桥上下来,我看到了茅以升的纪念碑。

听大人们说,茅以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钱塘江大桥就是由他设计的。

以前,我国的造桥技术落后,很多大桥都是外国人造的,直到1937年,再茅以升的主持下,中国人才自己设计建造了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那就是钱塘江大桥。

人们为了纪念茅以升,所以在钱塘江大桥旁立了这座纪念碑,好让我们永远记住他。

我抬头望着雄伟的钱塘江大桥,不禁赞叹道:茅以升爷爷真伟大!。

茅以升与钱江大桥

茅以升与钱江大桥

茅以升与钱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是我的父亲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现代大桥。

它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缅怀这段历史,对父亲建桥炸桥、抗击日寇的英雄行为感到无比崇敬。

受命建造钱塘江大桥1934年,父亲受命建造钱塘江大桥。

当时日寇已侵占我国东北,觊觎华北乃至全中国。

在战事随时可能爆发的情况下,父亲一方面要考虑建桥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桥梁遭受破坏后如何迅速恢复的措施。

为此,在建桥方案中,确定正桥各孔跨径必须一律,若遭遇破坏时,可移靠岸边迅速修复,采用浮运安装法,浮运机具妥当保管,以便桥梁被毁修理时得以迅速进行,等等。

可见当时日寇的侵略已对大桥的设计建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父亲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历经磨难,大桥渐成。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枪声。

同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

第二天日军飞机空袭上海南京,并轰炸了钱塘江大桥工地。

那天,父亲和总工程师罗英在距水面30米深的6号桥墩沉箱气室内攻坚作业,忽然电灯全灭了,四周一片黑暗。

大家都感到紧张,因为一旦断电,气压下降,江水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幸亏当时空压司机坚守岗位,把电动空压机及时调整为内燃空压机,才使大家免于葬身江底。

自此之后,日机经常来“光顾”。

父亲带领大家顶着日军飞机的轰炸日夜赶工。

他后来在《钱塘江建桥回忆》中写道:“当‘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时,江中正桥桥墩还有一座未完工,墩上两孔钢梁,无法安装。

然而燎原战火,则已迫在眉睫,整个大桥工地,已经笼罩在战时气氛之中。

所有建桥员工,同仇敌忾,表示一定要使大桥早日通车,为抗战作出贡献。

奋斗结果,大桥在一个半月的极短时间内居然通车了。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在国难时刻建成,铁路桥面正式开通。

伴随着汽笛的长鸣,一列列满载军需物资的列车呼啸驶过钱塘江大桥支援前线。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

写钱塘江大桥的作文篇一《钱塘江大桥:钢铁巨兽与我的奇妙相遇》钱塘江大桥,一听这名字就觉得霸气。

我去看这桥的时候,那心情就像去见一个传说中的大英雄。

我一大早就到了钱塘江边,远远地就瞅见那钱塘江大桥横在江上,像个超级长的大扁担。

它的颜色是那种暗暗的铁灰色,让我感觉它特别的结实。

桥身是由很多钢铁的结构组成的,那些钢梁、钢架纵横交错,我看着就感觉自己的数学白学了,这么复杂的交叉结构得怎么计算受力啊。

我沿着桥慢慢走,那桥面上人来车往的。

我就盯着那些桥栏杆看,上面有很多微妙的痕迹,像是岁月留下的伤疤。

我正瞎琢磨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桥墩旁边钓鱼。

这老头儿可真会挑地方,我寻思这桥墩附近是不是鱼特别多啊。

我就凑过去看他的桶,嘿,还真钓着几条小鲫鱼呢。

老头儿瞧见我往他桶里看,瞅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这儿鱼可精着呢。

我就跟老头儿唠起来。

他告诉我这桥从建成到现在可经历了太多人间故事。

他打小就在这附近长大,说钱塘江大桥就像他的老伙伴,他年轻那会还帮着在桥附近干过些小活儿呢。

他指着桥上的一些小修补痕迹,告诉我那是哪年哪月因为啥弄的。

我继续往前走,想象着当年茅以升先生设计这座桥的时候得多费脑筋啊。

这桥就这么稳稳地立在江上,多少车和人从它身上经过,它都不带吭一声的。

风呼呼地吹,我站在桥上,就像踩在一个默默付出的巨人肩膀上。

这座桥连接的不只是两岸,还像连接着历史与现在呢。

篇二《钱塘江大桥:一场与历史的邂逅之旅》听说钱塘江大桥值得一看,我就麻溜地跑去了。

到了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钱塘江大桥雄伟的身姿。

你说这桥怎么就可以造得这样牢固又壮观呢?我是想不明白。

我跑到桥的入口,桥墩看起来粗粗大大,就像大力水手的胳膊一样有力。

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桥墩下面得有多深啊,是不是一直通到地心啊,当然这是我脑子一抽想出来的念头。

我在桥上漫步,看江水悠悠地流淌。

这江水好像对大桥特别尊敬,轻轻地拍打着桥墩,就像在说你好啊老伙计。

我仔细看这大桥的构造,发现有些地方有一点点锈迹,就想这大概是它战斗过的痕迹吧。

钱塘江大桥作文800字

钱塘江大桥作文800字

钱塘江大桥作文800字浙江杭州有一座铁桥,叫做”钱塘江大桥”,或者按杭州人的说法,叫做”大桥”。

桥身约有三四里路长,是用粗钢梁架成的。

钢梁是纯的碳钢,浑黑色的,而梁上又铺着碳黑色的钢板。

桥并不太宽,只不过双向两车道,车多一点便十分拮据。

桥面下是令人感到力量的钢架,下接石头砌成的桥柱,还有一点棕红色的铁锈。

火车过桥时会大大的摇晃一阵。

桥相当的高,若人在桥上走,光顾着盯着下面,是必定要头昏目眩的。

桥那边是虎跑山,桥这边是一块大平原,中间拥有一条碧绿的飘带--钱塘江。

但凡来杭州参观的人都想来看看大桥--而且也愿意经过这座大桥。

那天,我从虎跑路走来,脚踏清泉,突然,身体感觉到火车富有节律的拍子,紧接着一条钢铁蛟龙便窜了过去。

这条蛟龙的低吟慢慢地更低下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我马上追上去,感觉自己在上坡。

突然,当我走完引桥后,上是蓝天,下是碧水--上桥了!桥的正中有一块碑,一块不很大的碑。

碑上说,这桥是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是由茅以升设计并指挥建造的。

火车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一九三八年,这座桥刚通车,便有大批逃离上海、江苏等地的难民--日军侵入江浙!--来到杭州。

这座桥是杭州唯一跨钱塘江的桥,而当时这座桥是收费的,可难民哪有钱?万难之中,茅以升决定:免费!最后一批难民过桥后,政府为阻止日军,让茅以升炸断大桥。

我仿佛看到茅以升艰难地举起双手,下令炸断自己的心血!日军之后又把桥建了起来--为了掠夺南方资源。

我国飞行员架机又把桥炸断!建、炸、建......一九四九年,解放军解放杭州。

腐朽透顶的国民党特务,在撤退时给桥敷满了炸药包,想等解放军过桥时炸断大桥!万幸,在最后一刻,解放军成功排除了炸药,保全了大桥......若要让桥来讲它的故事,恐怕每一块钢都有故事。

如今桥上跑的是汽车,不是坦克;江上开的是货轮而不是炮舰;天上飞行的是客机而不是炸弹......如今已经和平:虎跑山上的炮塔已废弃,如今虎跑山成了森林公园。

钱塘江大桥的感想写作文

钱塘江大桥的感想写作文

钱塘江大桥的感想写作文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为了完成建桥重任,茅以升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

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终于被当局采纳。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并对华北乃至整个中国虎视眈眈,妄图亡我中华。

茅以升尽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祖国,对时局的忧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不但极大地方便了钱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与六和塔一起构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宏伟壮丽的景观。

该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

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如今第二座公路、铁路平行的钱塘江大桥建成并通车。

成为浙赣、沪杭铁路复线的枢纽。

双虹飞彩,宏伟壮观。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

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今天我读了这本书。

书上有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文章。

我知道了茅以升是一个刻苦学习,不怕困难,为祖国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

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文中说他在考取清华学堂时,考生多,名额有限,题目难的情况下,他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这与他平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童年时的茅以升就有了美好的理想。

我们从小也应该确立美好的理想,也应该向茅以升一样,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

要想实现理想,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多读书,多摘抄有用的、感兴趣的知识,从生活中学会查找无字字典。

茅以升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是钱塘江大桥。

在建筑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啊。

茅以升硬是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奋战,钱塘江大桥像一条彩虹横跨江面,茅以升终于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为人民造桥。

钱塘江的故事

钱塘江的故事

钱塘江的故事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六大淡水湖泊之一的西湖的出口,也是中国最大的潮汐江。

它以其雄浑壮美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江南第一江”。

钱塘江的故事,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钱塘江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水运枢纽,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

它连接了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通道。

因此,钱塘江畔的杭州也成为了中国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在历史的长河中,钱塘江也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钱塘江潮”。

每逢潮汐涌动的时候,钱塘江的潮水便会如潮涌般汹涌而来,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而在潮水退去之后,留下的是一片泥沙滩涂,这便是“钱塘江潮”的独特景观。

据说,这个景观已经持续了数千年,成为了钱塘江的一大奇观。

除了“钱塘江潮”外,钱塘江还有着许多美丽的风景。

江边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公路大桥,它连接了杭州市区和萧山市区,成为了杭州的重要交通枢纽。

站在钱塘江大桥上,可以俯瞰整个钱塘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江水的奔涌和潮水的汹涌,领略到钱塘江的壮丽风光。

此外,钱塘江还有着许多美丽的传统建筑,如雷峰塔、岳飞庙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古老的建筑与钱塘江的美丽景色相映成趣,为钱塘江增添了许多魅力。

钱塘江的故事还包括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

比如,岳飞在钱塘江畔的抗金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

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在钱塘江畔组织抗金义军,最终取得了抗金的胜利。

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金故事中的一段佳话。

总的来说,钱塘江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江河,它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它的故事源远流长,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处风景和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悠久。

钱塘江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着中国南方的独特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钱塘江的故事,感受它的壮美和神奇吧!。

【铁路抗战故事】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

【铁路抗战故事】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

【铁路抗战故事】抗日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筹建之时,欧洲战场正硝烟弥漫,亚洲亦烽烟四起。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因此,修建钱塘江大桥也具有重要国防意义。

在浙江省建设厅长曾养甫力荐下,时年39岁的茅以升被委以全权负责建桥重任,茅请来康奈尔大学校友罗英为总工程师,携手建桥。

回顾建桥过程,日寇侵略阴云笼罩始终,从而演绎了茅以升主持在钱塘江上建桥、炸桥和修桥的传奇故事。

“八十一难”话建桥1934年11月11日,浙江省、铁道部及各界代表5000余人汇聚月轮山下,举行钱塘江大桥奠基仪式。

这天是世界和平日,奠基仪式选在这天,表达了人们祈求和平的愿望。

茅以升之母在形容钱塘江大桥建造难度时曾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字)建桥亦有八十一难”,此话一点也不过分。

钱塘江底淤泥三四十米厚,茅以升的桥墩设计别出心裁:桥墩建在高6米、宽11米、长18米、重约600吨的钢筋混凝土沉箱上;每个沉箱放在打入江底的160根30多米长的木桩上,全桥要打桩1440根。

但开工伊始就屡遭挫折:从上海定制的两条打桩船,一条刚进钱塘江就触礁沉没;另一条虽到现场,却因淤泥中夹杂大量沙砾,打轻了桩下不去,打重了桩就断了,起初时一天连一根桩都打不下去。

刚调任铁道部次长的曾养甫赶回杭州,对茅放出狠话:“如造桥失败,你得跳钱塘江,我也跟你后头跳!”没有退路的茅以升发明了“射水法”沉桩,又不断改进打桩技术,最终一昼夜能打桩30多根。

桥墩预留炸药孔正当建桥者夜以继日施工,争取早日通车时,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

不久又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8月14日下午,数架日机轰炸了正在建设中的大桥。

此时一个难题摆在茅以升等人面前:钱塘江大桥建成可能会为日寇南侵提供便利。

茅以升早在建桥设计时已有对策,他在靠近南岸的14号桥墩中部,预留了一个放炸药的孔洞,这个位置是桥墩要害,起爆后既能炸毁桥墩,使敌人短期内难以修复,又为胜利后自己修复大桥留下伏笔。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中学毕业后,先考入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系。 1916年毕业后,由唐山路矿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学堂官费 保送留美,成为研究生,9月起程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报到。谁 知该校注册处主任傲慢地说:“中国唐山这个学校从来没有听 说过,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注册”。经过考试后,茅以 升的成绩极佳,便给他注册为桥梁专业研究生。从此以后,唐 山路矿学堂毕业生保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的,特许不 再经过考试这一关了。茅以升于1917年获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专 业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博 士论文题为《桥梁力学第二应力》,这篇论文,在当时具有世 界水平,因而荣获加利基理工学院颁发的金质研究奖章。
袁浦大桥(钱江五桥)
• 2003年底通车,绕城公路南线,地处三江口附近。 • 该桥通车后,使全长123千米的杭州绕城高速成为“环线”
下沙大桥(钱江六桥)
• 2002年底通车,位于杭州、萧山两个经济开发区间。 • 连通绕城东线,北接杭浦高速,南接杭甬高速
之江大桥(钱江七桥)
• 西与绕城公路相接,东与规划彩虹快速大道 相接 ,全长5600米,为旅游 西进提供交通保障。
米。 • 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 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钱塘江大桥(又称钱江一桥)
▪ 钱塘江上为何造桥难? ▪ 两次炸桥是为何?
▪ 茅以升《别钱塘》 陡地风云突变色 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 不复原桥不丈夫。
彭埠大桥(钱江二桥)
• 1991年12月通车,北起杭州四堡,南至萧山盈丰 • 铁道部“中取华东”连接沪杭、浙赣、宣杭、萧甬铁路的重点工程。 • 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强涌潮河段上修建的一座公路、铁路在同一平面,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桥—茅以升

钱塘江桥—茅以升

钱塘江桥—茅以升“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此话就是我国第一代桥梁专家茅以升所说。

1937年9月26日,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大桥——钱江大桥的铁路桥通车。

建造此桥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水流湍急,打桩困难;江面宽阔,搬运困难,而且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日军多次狂轰滥炸,但是茅以升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工程始终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

铁路桥的提前通车为支援上海保卫战作出贡献。

11月17日,公路桥又正式开通,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公路两用桥诞生。

然而,就在开通的前一天,茅以升接到密令,最高当局要炸钱塘江大桥。

12月23日傍晚,“轰”一声巨响,建成仅89天的钱塘桥腾起缕缕冲天烟柱,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通途瘫痪。

看完此记录片,我感慨万千!来杭州读书快两年了,原来钱塘江桥有如此的历史背景。

同时,我非常佩服茅以升的建桥才能和他的果断。

是他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座现代大桥,使外国人不敢轻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而且节约了国家大量聘请外国桥梁专家消耗的财力。

在面临杭州人民生死存亡之际,他毅然选择了炸掉费尽艰辛刚建成才89天的钱塘江大桥。

数万人的心血就这么毁于一旦,怎能不让人痛惜啊!而且铁路桥通车才仅仅三个月暇,他饱含泪花、心如刀绞地说:“这真比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还不忍下手啊!”的确,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但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茅以升知道,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造桥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炸桥为阻挡日寇的侵略铁蹄。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茅以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他充满的霸气,“不复原桥不丈夫”一语点出了他内心的澎湃,充满了中华男儿的满腔热血。

他这么说,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1949年5月,杭州解放,茅以升又来到杭州,翻修大桥。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桥历经战火,又傲然屹立钱塘江上。

如今钱塘江桥仍然横跨在钱塘江上,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重要交通要道。

如今交通便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桥梁快速的崛起。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_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_

1937年12月23日,日军开始攻打 杭州,当天下午1点多钟,茅以升终于 接到命令:炸桥。下午3点,炸桥的准 备工作全部就绪。但过桥的难民众多, 因此直到傍晚5时,日军骑兵扬起的尘 烟已然隐隐可见,茅以升才命令关闭 大桥,禁止通行,实施爆破。
你们看右图,钱 塘江大桥桥头远 远走来日军骑兵 队,茅以升下令 炸桥。
• 上图:日军在炸断的大桥边警备
• 这座历经了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 资160万美元的现代化大桥,仅仅存在了89 天。 • 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书桌前 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并赋诗一首: • 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 • 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方涵宇
茅以升
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 的桥梁专家、教育家。
他早年留学美国,先后获 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钱塘江大桥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要造这么坚固的大桥吗?
一年一度,端午节到来的时候,秦 淮河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茅以 升9岁那年,他也想去看龙舟比赛。可是 当天晚上,茅以升突然肚子疼,没法去 看比赛。可就在那天晚上,站在文德桥 上的观众太多了,桥身无法承载,突然 之间竟轰隆隆地一下子坍塌下来。好多 好多的人就这样跌落在河里,有些人下 去了就没有再上来……
躺在床上的茅以升被这惊天动地的 祸事震惊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 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 造非常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 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 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 久久不肯离去。 母亲有些后怕:要是儿子去了,他可能 也会挤上那座文德桥,可能也会掉进河 里,甚至可能……
让我们高兴地告诉茅以升爷爷: 现在,钱塘江上又建起了许多新的 现代化大桥。

民国钱塘江大桥考述

民国钱塘江大桥考述
收 稿 日 期 :2 1— 5 3 020— 1
基 金 项 目 :2 1 0 0年 浙 江省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
作 者简 介 :杨玄博 (9 5 )男 , 18 一 , 浙江杭州人 , 门大学中国近 厦
宁波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E— i:bp b 6 .o maln tx @1 3c m
文 章 编 号 : 17 — 13 2 1 )4 0 8 — 6 12 5 (0 2 0— 0 3 0 4


修 建 动 议
( r u. S a ) 经 过 实 地 考 察 后 . 为 耗 资 五 百 At r hw 在 h M. 认
钱塘 江横亘 于浙 中, 来都 是交 通 障碍 , 历 而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浙赣 铁 路 已 由杭 州通 至 玉 山 . 一 两 年 后 就 可
通 至 南 昌 : 省 公 路 已达 三 千 公 里 , 向 邻 近 各 省 全 正
阔 . 采 用铁 路 、 故 公路 单 层 平 列 式 。“ ‘ ”
在这 六种设 计方案 中 ,钱 塘江 桥工 程处 最终
选 择 了 相 对 来 说 性 价 比及 安 全 性 最 高 的 第 五 种 方
力 并 不 十 分 雄 厚 的 浙 江 省 来 说 .一 时 间 也 是 难 以
筹集 ; 第二 , 造桥施工难度 过大 。众 所周知 , 钱塘 江 含沙 量较大 , 江底 沙质较 松软 . 加之钱 塘江 大潮 的 冲击 , 使得 造桥 的施工难 度也相 当大。 到了 13 但 90 年代 . 了交通之 发展 与经济之 提携 。 为 修建钱 塘江
摘 要 :钱 塘 江 大 桥 是 我 国 自行 设 计 和 监 造 的第 一 座 双 层 式 公 路 、 路 大 桥 , 贯 钱 塘 江 南 北 . 连 接 沪 杭 铁 横 是

老钱的故事——钱塘江大桥的自述

老钱的故事——钱塘江大桥的自述

老钱的故事——钱塘江大桥的自述大家好,我叫老钱,就是钱塘江上大桥家族的老大——钱塘江大桥,再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

七十八年前的9月26日,是我正式建成通车的日子,什么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可都比我要年轻个二、三十岁的。

怎么样,我可是够老的吧,所以大家还是叫我老钱吧。

其实,我有两个生日,这可不是一个开心的故事,但是却绝对不能忘记。

还是让我告诉大家伙吧。

这事都得怪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不然我就不会刚出生就被炸掉,一直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才重建复活。

那时,我建成才只有三个月,作为全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我感到非常自豪。

可是,当时外面战火纷飞,日本军队刚刚侵占了上海,而且正在逼近杭州。

为了阻止敌人过江,就在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快要攻到旁边的时候,我的爸爸茅以升先生接到了炸桥的命令,他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然后就亲手炸毁了我。

我真是一座不幸的大桥。

在陷入沉睡之前,我听到茅先生难过地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我想,我是为国家牺牲的,只要祖国强大了,我总有一天会复活的!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了,茅先生亲手复活了我。

我看到,从我身上经过的人群车辆越来越多,运输的货物也是川流不息,钱塘江两岸也都陆陆续续建起了很多高楼大厦。

人们在江上又造了很多座桥和隧道,多得我都快记不清它们的名字了,而且每一座都是那么的朝气靓丽,这下我可不会再孤单了。

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些年轻的小兄弟们,都不用————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担心会经历像我那样的悲惨故事了,因为中国已经站起来了,绝不会让任何敌人欺侮了。

说到这里,我还得告诉大家我的另一个名字,因为我已超过设计年限很多年了,仍然认真努力地坚持做好一座合格的大桥该做的工作,所以人们又叫我“桥坚强”。

可是我想,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再坚强的桥也都可能被炸掉,只有祖国富强起来了,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会有真正的和平幸福。

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钱塘江传说 故事

钱塘江传说 故事

钱塘江传说故事诗歌1、从前,钱塘江的潮水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害。

到唐末五代的时候,有个吴越王,名叫钱缪,当时人都称他为“钱王”。

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钱塘江的海堤老修不好。

钱王气得火冒三丈,说:“让我自己去降伏这个潮神!到八月十八这一天,给我聚集上一万名弓箭手到江边!”八月十八日到了,一万名精兵早就排好了阵势,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地拿着弓箭,望着江水。

钱王大声叱道:“喂,潮神听了!如果你答应了,就不许把潮水涌来!假如你潮水仍然要来,那就不要怪我手下无情啦!”可是潮神并没有理睬钱王的告诫,一会儿,但见远远一条白线,飞速滚来,钱王见了,大吼一声、喝令:“放箭!”只见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

那潮头只好弯弯曲曲地逃走,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直到今天,江水还弯弯曲曲地向前流去,象个“之”字,后来人们又叫钱塘江为“之江”。

2、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

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

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

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

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

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

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

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钱的故事——钱塘江大桥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老钱,就是钱塘江上大桥家族的老大——钱塘江大桥,再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

七十八年前的9月26日,是我正式建成通车的日子,什么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可都比我要年轻个二、三十岁的。

怎么样,我可是够老的吧,所以大家还是叫我老钱吧。

其实,我有两个生日,这可不是一个开心的故事,但是却绝对不能忘记。

还是让我告诉大家伙吧。

这事都得怪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不然我就不会刚出生就被炸掉,一直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才重建复活。

那时,我建成才只有三个月,作为全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我感到非常自豪。

可是,当时外面战火纷飞,日本军队刚刚侵占了上海,而且正在逼近杭州。

为了阻止敌人过江,就在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快要攻到旁边的时候,我的爸爸茅以升先生接到了炸桥的命令,他悲愤地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然后就亲手炸毁了我。

我真是一座不幸的大桥。

在陷入沉睡之前,我听到茅先生难
过地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我想,我是为国家牺牲的,只要祖国强大了,我总有一天会复活的!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新中国了,茅先生亲手复活了我。

我看到,从我身上经过的人群车辆越来越多,运输的货物也是川流不息,钱塘江两岸也都陆陆续续建起了很多高楼大厦。

人们在江上又造了很多座桥和隧道,多得我都快记不清它们的名字了,而且每一座都是那么的朝气靓丽,这下我可不会再孤单了。

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这些年轻的小兄弟们,都不用担心会经历像我那样的悲惨故事了,因为中国已经站起来了,绝不会让任何敌人欺侮了。

说到这里,我还得告诉大家我的另一个名字,因为我已超过设计年限很多年了,仍然认真努力地坚持做好一座合格的大桥该做的工作,所以人们又叫我“桥坚强”。

可是我想,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再坚强的桥也都可能被炸掉,只有祖国富强起来了,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会有真正的和平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