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申报所需资料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已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介绍居住建筑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时需要准备的申报材料清单。

一、居住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1.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CJJ 45)规定的节能标准要求。

2.建筑施工图设计、变更、审核资料: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核资料以及可能存在的变更资料。

3.建筑主体结构计算书和施工图:设计单位需提供主体结构计算书和施工图。

4.建筑设备选型和设计参数: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设备选型和设计参数。

5.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图: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图。

6.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图: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图。

7.建筑保温隔热工程设计图: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保温隔热工程设计图。

8.建筑节能设计人员申报表: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节能设计人员申报表。

9.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执行跟踪记录表: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节能技术措施执行跟踪记录表。

10.建筑节能技术措施验收记录表: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节能技术措施验收记录表。

11.建筑节能学科建设手续:设计单位需提供建筑节能学科建设手续。

12.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报告:设计单位需提供绿色建筑设计(评估)报告。

13.绿色建筑评估说明:设计单位需提供绿色建筑评估说明。

14.绿色建筑设计(评估)认证证书:设计单位需提供绿色建筑设计(评估)认证证书。

15.其他材料:其他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竣工验收文件、建筑竣工图纸等。

二、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流程1.设计单位按照建筑所在地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办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手续。

2.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要求,编制材料。

3.逐份审核材料,核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达到审核通过的标准,即对该建筑发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三、结语绿色建筑的建设对环保事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该申报材料清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未来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绿色建筑申报资料清单

绿色建筑申报资料清单

3
建筑专业
建筑设计说明
4
建筑平立剖面图
5
门窗表及大样图
6
结构设计说明
7 结构专业
结构施工图(含地下车库)
9
结构计算书
10
暖通设计说明
11
暖通平面图(含地下部分)
12
暖通专业
暖通系统图(或通用图)
绿色建筑申报资料清单 包含用地红线/申报范围内所有楼宇。 以“**#楼设计说明”/“**项目建筑设计 总说明”。 提供 CAD 文件,版本为 2010 版以下, 请按照建筑楼号对 CAD 文件进行命 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资料, 重点关注给排水泵房、 地下车库、 裙房 等。 提供 CAD 文件,版本为 2010 版以下, 请按照建筑楼号对 CAD 文件进行命 名,包含市政自来水、市政中水、污废 水等 提供 CAD 文件,版本为 2010 版以下, 1)请按照建筑楼号对 CAD 文件进行 19 太阳能热水系统 命名。 2)重点信息包含太阳能集热板位置、 使用量,蓄水箱容积、集热效率、热水 输配、系统图等。 请按照建筑楼号提供各栋或单栋建筑 20 给排水计算书 水力计算书, 重点信息为用水点压力超 过 0.2MPa 处采取的具体措施。 21 电气设计说明 包含用地红线/申报范围内所有楼宇。 以“**#楼设计说明”/“**项目建筑设计 总说明”。 提供 CAD 文件,版本为 2010 版以下, 请按照建筑楼号对 CAD 文件进行命 名,重点信息: 1) 低压配电系统图; 2) 照明配电系统图; 3) 弱电系统图; 提供 CAD 文件,版本为 2010 版以下, 请按照建筑楼号对 CAD 文件进行命 名,重点信息: 1) 各楼不同楼层电按照建筑楼号提供各栋或单栋建筑 电气计算书,重点信息为: 24 电气计算书 1) 各楼公共区域照度计算书; 2) 主要功能房间照度计算书,如住宅 建筑:卧室、餐厅、客厅;公共建 筑:办公室、会议室、宴会厅、演

绿色建筑专业申报细则

绿色建筑专业申报细则

绿色建筑专业申报细则
一、申报资格要求
1.申报人员应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为建筑学、城市规
划、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
2.申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业绩,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申报人员应具有独立思考和责任心等能力;
4.申报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专业道德规范。

二、申报材料要求
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科研论文等;
2.申报书:说明申报理由、申报项目、工作计划等;
3.个人业绩:包括完成的绿色建筑项目、参与的绿色建筑竞赛、荣誉证
书等;
4.推荐信:推荐信应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或绿色建筑行业的知名人士提供;
5.相关证书及成果:包括专业技能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三、申报流程
1.申报人员应提前了解官方发布的绿色建筑专业申报细则,明确申报要
求和审核标准;
2.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申报材料,并在线上提交申报表格;
3.申报材料初审通过后,进入面试环节,即现场答辩。

答辩内容包括个
人业绩、申报项目和工作计划等。

4.面试通过后,进入资格审查阶段。

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学历证
书、职称证书等。

四、审核标准
1.个人条件: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及业绩等;
2.申报项目:提供的绿色建筑项目必须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且已取
得实质性成果;
3.工作计划:能够体现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必须满足
行业需求。

以上为绿色建筑专业申报细则,申报人员应在了解详细要求后认真准备材料,
以获得审核通过和绿色建筑行业认可的机会。

绿色建筑申报指南

绿色建筑申报指南

一、申报主体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应由业主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申请,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二、申报条件
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三、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内容和要求:
1、《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一式1份
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1份
3、《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一式1份
4、所有申报材料均需另附光盘一份
四、申报方式
申报采用网上申报形式,申报单位登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网(),进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系统,按要求进行申报。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

申报绿色建筑标识证明材料清单及要求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建筑。

在居住建筑领域,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

为了申请绿色建筑标识证明,以下是申报材料的清单及要求。

1.建筑设计与能耗分析报告:该报告应包括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形式、能源利用和节能措施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分析建筑的能耗情况。

2.能源效率证明材料:申请者需要提供建筑的能源效率证明材料,包括建筑的能耗数据、建筑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和技术等。

3.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报告:提供由专业机构进行的室内环境质量评估报告,评估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照明情况、噪音等。

4.节水措施实施证明:提供节水设施和措施的实施证明,如太阳能热水器、水龙头节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

5.建筑材料证明:提供建筑使用的环保材料证明材料,如低污染、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

6.废物管理证明:提供建筑废物管理计划和实施证明,包括废物分类、回收和处理的措施。

7.智能系统证明材料:提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证明材料,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

8.绿色交通证明材料:提供建筑周边绿色交通设施的证明材料,如自行车停车位、公共交通站点等。

1.材料的真实性:提供的申报材料应真实、准确,不能有虚假内容。

2.材料的完整性:申报材料应齐全,包括所有要求的材料和证明文件。

3.材料的规范性:申报材料应按照要求的格式和规范进行整理和提交。

4.材料的有效性:提供的证明材料应在有效期内,并且与申报内容相符合。

5.材料的可核实性:申报材料应提供可核实的证明材料,如相关机构的评估报告、证书等。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推广,绿色建筑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从一些公共场所的绿色建筑身上感受到了这些建筑的环保节能特性。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建设,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和管理制度,其中,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居住建筑”为主题,对绿色建筑标识的一些相关知识和申报材料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GreenBuilding)是面向未来、以生态为导向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模式。

该模式以环保节能、健康舒适、低碳经济、智能化为宗旨,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来落实。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以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目标为导向并以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和方案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手段,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适用范围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一般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的新建或改建建筑物、住宅、公寓、学校、医院、工厂、办公建筑等类别的绿色建筑。

四、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1.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是指房屋设计全貌图,包括居住空间、功能空间等各功能区的平面图。

2.专项设计方案专项设计方案包括房屋外立面、内饰装饰、机电、环保、节能等专业方案。

3.施工图施工图是指包括了建筑各专业方案及实施、竣工图等图纸,还包括各尺寸图及技术规范标准等。

4.照明设计方案照明设计方案是指绿色建筑在照明系统中用的可节能、低碳用的技术。

5.空调设计方案空调设计方案是指建筑在空调系统中的节能、智能化、舒适化设计方案。

6.环保材料清单环保材料清单包括了建筑中所用到的绿色建筑材料,如地面材料、墙面材料、屋顶材料等。

7.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是指绿色建筑的评估报告,包括建筑节能评估、环境评估、经济评估等。

8.交通工具人行出入通道设计方案交通工具人行出入通道设计方案是指建筑与周围道路、人行道之间的通道设计方案。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住宅部分)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住宅部分)

附件8: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住宅部分)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场地地形图、场址检测报告;2、规划设计文件、图纸、说明书;3、景观设计文件;4、日照模拟分析报告、植物配植报告、热岛模拟预测分析报告、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环境噪声影响评估报告;5、施工过程控制文档(项目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排放评价达标证明);6、建成后提供的资料,各项模拟分析报告中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现场核实报告。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1、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含节能计算书、图纸、说明书);2、设备能效值;3、运行能耗实测报告;4、可再生能源的设计、运行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算说明,运行实测报告等);5、节能措施现场核实报告。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建筑水(环境)系统规划方案报告(包括绿化节水措施),竣工图纸、设计说明书;2、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以及运行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计算说明,运行实测报告等)。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室内主要装饰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2、设计图纸(包括:结构体系节材设计说明、高性能建材使用说明等)、竣工图纸、工程决算材料清单;3、建筑施工废物管理规划文件、施工现场废弃物回收利用;4、混凝土及建筑砂浆工程总用量清单、供货单中的预拌混凝土及商品砂浆采购使用量清单;5、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及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的使用情况记录。

五、室内环境质量1、设计文件、图纸、计算书;2、日照模拟计算报告或检测报告、通风模拟计算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报告;六、运营管理1、物业管理公司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管理文件;2、智能化系统验收报告;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提供的相关资料(公建部分)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场地地形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总平面规划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绿化设计图;3、日照模拟分析报告、热岛模拟预测分析报告;4、施工过程控制文档(项目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排放评价达标证明);5、场地环境噪声测评报告、风环境模拟预测分析和实测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1.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信息、建筑规模、工程概况、拟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级别等。

2.项目背景:包括项目建设的原因、目的和需求,以及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依据。

3.设计理念和目标:详细说明项目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目标和考虑。

4.建筑设计方案:提交建筑设计图纸、效果图和设计说明,详细描述建筑的造型、功能布局、空间利用等方面。

5.节能设计:提交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和相关计算报告,包括建筑外围结构、保温材料、采暖、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和计算结果。

6.水资源利用:提交水资源的利用方案和相关计算报告,包括用水设备、灌溉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设计和计算结果。

7.资源材料利用:提交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案,包括材料的环境性能、可循环利用性等方面的考虑。

8.室内环境质量:提交室内环境质量调查和改善方案,包括空气质量、照明、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和措施。

9.建筑运营管理:提交建筑运营管理方案,包括节能管理、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

10.社会经济效益:提交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报告,包括项目对当地社区、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11.环境影响评估:提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包括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12.其他相关资料:如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相关的专家意见和评估报告等。

以上是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材料清单的主要内容,申报人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和项目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在申报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示项目在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措施,以及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同时,申报人还需要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经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和审核后,最终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认证。

申报绿色建筑甲方提供

申报绿色建筑甲方提供

申报绿色建筑所需资料——建设单位1.施工许可证、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商品房预售证、竣工备案证;2.环评报告(含环评批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3.景观图纸4.各楼栋工程材料决算清单;5.竣工验收备案资料;1.照明现场检测报告、室内照明质量检测报告2.换热站机组设备清单、产品说明及换热站运行记录3.暖通设备清单、产品说明、水泵运行记录(提供一年的)4.室内温湿度、风速检测报告、新风机组风量检测报告5.地下车库CO监控系统的验收记录及运行记录6.新风系统的产品说明及方案7.项目用水量计量报告、节水器具产品说明书、漏损检测及整改报告8.水系统的设备说明书、物业单位各类用水记录及统计9.绿化灌溉用水制度及计量报告10.景观水体补水雨水水质检测报告及水量统计施工单位:1.降噪措施实施记录表2.现场作业危险源清单及其控制计划3.现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套及发放台账4.环境保护计划书及记录文件5.项目组织机构相关文件6.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7.预拌混凝土进货单8.定型模版进货单或租赁合同9.模版工程量清单10施工技术交底记录11.机电系统综合调试和联合运转方案、及记录物业单位:1.物业管理单位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文件2.物业管理单位日常管理记录3.垃圾管理文件4.节能、节水设施运行记录5.物业服务合同6.公共设施检查记录7.空调通风设备和风管的清洗维护记录8.智能化系统方案文件及运行记录9.化学药品的进货清单与使用记录10.绿化管理制度及工作纪律11.电梯样本及电梯运行记录图纸:总平面图、日照图、景观图、2栋楼的全套图纸、地下车库、换热站、外网。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资料及申报材料清单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资料及申报材料清单

附件1:项目编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时间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说明1、申报书及申报材料一律采用A4纸和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打印,一式三份,装订成册,完善签章,并提供电子文档;2、申报材料清单附后;3、项目编号由评审机构填写;4、申报书封面的“项目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工程名称”一致;5、申请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提出,鼓励项目规划设计、技术咨询、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请。

申报书封面的“申报单位”名称应与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名称一致;多个单位联合申请的,应在申报单位概况一栏分别介绍;6、申请项目为区县管项目的,申报前应报项目所在地区县城乡建委审查,由区县城乡建委出具推荐意见;7、请严格按照本说明的要求如实填写申报书,并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

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将取消申报资格。

附件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清单(一)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1.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复印件;2.绿色建筑自评报告;3.工程立项批文的复印件;4.建设、设计、咨询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5.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6.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二)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1.竣工验收备案资料;2.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3.绿色建筑自评报告;4.工程项目审批文件的复印件,包括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5.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6.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7.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1.竣工验收备案资料;2.建筑能效测评报告;3.绿色建筑自评报告;4.工程项目审批文件的复印件,包括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5.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物业管理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6.咨询专家名单及简介;7.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声明。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清单(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清单(住宅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材料清单(住宅建筑)说明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竣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图纸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运行记录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6、所有证明材料按“基本材料”、“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暖通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和“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资料与纸质版资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需详单);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盒;7、电子版材料的版本要求,AutoCAD软件生成的dwg格式文件必须为2006及以下版本,Microsoft office软件生成的word、excel等格式文件必须为03及以下版本。

如对电子版材料进行加密处理,影响正常评审查阅,需提供查阅密码;8. 在打包或装订的各类材料的首页附此类材料的清单及图纸详单。

绿色建筑评定需提交材料

绿色建筑评定需提交材料

绿色建筑评定需提交材料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建筑的绿色评定是对建筑物生态性能进行综合评估,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以此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绿色建筑评定是建筑领域中最为严格的评定标准之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材料。

一、项目基础信息首先,需要提供项目的基础信息。

例如建筑的名称、位置、建筑类型、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功能等;建筑业主、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等主要项目参与方的组成情况;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周期及其对应时间、建筑的预算等。

二、项目预评价项目预评价的数据会影响项目的绿色等级和具体环保措施的选择。

诸如污染风险、环境影响和环保要求等因素都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提供此信息还能够了解绿色设计和降低环保负担的机会。

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绿色建筑评定的思想,还通过实现环境目标及优化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效率等为人类社会提供可能性。

在提交材料时,需要提供建筑结构、建筑机电系统、被动策略(例如热交换,气候特性)等设计参数的原始信息;同时,针对这些参数应当提案说明方便建筑能够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案。

四、耗能信息绿色建筑评定强调节能和高效使用能源的概念,为确保建筑物的高效性,需要提交详细的耗能信息。

建筑物的总能耗、能源消耗、电力消耗、燃气消耗、水资源消耗情况等相关统计数据应予以列举。

同时,评估者会根据能源数据量化建筑物的能源管理方法。

五、动能信息绿色建筑评定还涉及建筑的动能信息,即建筑物中存在的人、物流动态和交互式活动方面的信息。

建筑物内部的移动路径、使用人数、停放区域、物流区域等也要详细介绍。

六、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评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评估绿色建筑设计和装置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并确定建筑的结构、机电系统及被动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可行性研究需要提供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工程物资采供过程、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七、操作方案绿色建筑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节能、环保、健康、旅游休闲和其他一些附加功能。

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材料

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材料

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材料
一、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之前申报创建项目,应提交如下资料:
1.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1);
2.按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导则》中“绿色策划”要求,提交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策划方案;
3.相关佐证材料(参见附件3)。

二、在竣工验收之前申报创建项目,应提交如下资料:
1.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1);
2.按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导则》中“绿色策划”要求,提交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策划方案;
3.按照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分表进行自评,提交项目自评价报告(设计阶段);
4.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组织的预评价意见;
5.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的电子版设计图纸;
6.提交绿色建造施工情况与预评价意见符合性报告。

7.相关佐证材料(参见附件3)o
三、在竣工验收后申请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价认定的,应提交如下资料:
1.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申报表(详见附件1);
2.按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导则》“绿色策划”要求,提交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策划方案;
3.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的电子版设计图纸;
4.依照142号文件附件《高品质绿色建造项目评分表》,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分别提交项目自评价报告;
5.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组织的评价报告;
6.竣工验收资料;
7.相关佐证材料(参见附件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前言推进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特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下简称导则)。

1.总则1.1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1.2本导则所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3发展绿色建筑,应倡导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全社会参与,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潜力;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4发展绿色建筑,应坚持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经济性,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综合核算效益和成本,引导市场发展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状况,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

1.6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1.7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历史性和文化特色,要尊重历史,加强对已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

1.8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适用范围本导则用于指导绿色建筑(主要指民用建筑)的建设,适用于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施工与监理单位、建筑产品研发企业和有关管理部门等。

3.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3.1绿色建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

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科学程序的把握,是提高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3.2绿色建筑除满足传统建筑的一般要求外,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3.2.1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

3.2.2适应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1)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2)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3)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4)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3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1)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2)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3)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3.2.4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1)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2)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3)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4)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5)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

(6)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4.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是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的一种完整的表述,它可用于评估实体建筑物与按定义表述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含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回收各阶段的评定指标的子系统。

图1为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框图,表1为绿色建筑的分项指标与重点应用阶段汇总。

图1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框图表1绿色建筑分项指标与重点应用阶段汇总表5.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5.1节地与室外环境5.1.1建筑场地(1)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2)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4)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5.1.2节地(1)建筑用地适度密集,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2)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3)高效利用土地,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5.1.3降低环境负荷(1)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2)减少建筑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3)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4)减少建筑外立面和室外照明引起的光污染;(5)采用雨水回渗措施,维持土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5.1.4绿化(1)优先种植乡土植物,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2)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应对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并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3)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

5.1.5交通(1)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2)合理组织交通,减少人车干扰;(3)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并结合绿化为车辆遮荫。

5.2节能与能源利用5.2.1降低能耗(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2)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3)采用用能调控和计量系统。

5.2.2提高用能效率(1) 采用高效建筑供能、用能系统和设备1)合理选择用能设备,使设备在高效区工作;2)根据建筑物用能负荷动态变化,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

(2)优化用能系统,采用能源回收技术1)考虑部分空间、部分负荷下运营时的节能措施;2)有条件时宜采用热、电、冷联供形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采用能量回收系统,如采用热回收技术;4)针对不同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5.2.3使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以及通过热泵等先进技术取自自然环境(如大气、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应造成对环境和原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可参考下表2:表2可再生能源的应用5.2.4确定节能指标(1)各分项节能指标;(2)综合节能指标。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3.1节水规划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节水规划方案,如中水、雨水回用等,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5.3.2提高用水效率(1)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2)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空调冷却水和游泳池用水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卫生间采用低水量冲洗便器、感应出水龙头或缓闭冲洗阀等,提倡使用免冲厕技术等;(3)采用节水的景观和绿化浇灌设计,如景观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尽量利用河湖水、收集的雨水或再生水,绿化浇灌采用微灌、滴灌等节水措施。

5.3.3雨污水综合利用(1)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2)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采用雨水和中水回用系统;(3)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顶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

5.3.4确定节水指标(1)各分项节水指标;(2)综合节水指标。

5.4节材与材料资源5.4.1节材(1)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体系;(2)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3)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4)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减少施工废料;(5)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5.4.2使用绿色建材(1)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2)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3)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4)使用可节能的功能性建材。

5.5室内环境质量5.5.1光环境(1)设计采光性能最佳的建筑朝向,发挥天井、庭院、中庭的采光作用,使天然光线能照亮人员经常停留的室内空间;(2)采用自然光调控设施,如采用反光板、反光镜、集光装置等,改善室内的自然光分布;(3)办公和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4)室内照明尽量利用自然光,如不具备自然采光条件,可利用光导纤维引导照明,以充分利用阳光,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5)照明系统采用分区控制、场景设置等技术措施,有效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6)分级设计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满足低标准的一般照明与符合工作面照度要求的局部照明相结合;(7)局部照明可调节,以有利使用者的健康和照明节能;(8)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和电器附件。

5.5.2热环境(1)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防止因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过高过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等引起的不舒适感;(2)设置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控系统,使室内的热舒适度能得到有效的调控,建筑物内的加湿和除湿系统能得到有效调节;(3)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温度可调区域的大小,满足不同个体对热舒适性的要求。

5.5.3声环境(1)采取动静分区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划分,如办公、居住空间不与空调机房、电梯间等设备用房相邻,减少对有安静要求房间的噪声干扰;(2)合理选用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保证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的要求;(3)综合控制机电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噪声,如选用低噪声设备,在系统、设备、管道(风道)和机房采用有效的减振、减噪、消声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