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扬州,无锡,苏州,杭州,南京游---精品管理资料

合集下载

苏州、无锡考察报告

苏州、无锡考察报告

中共保定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赴苏州、无锡两市考察学习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借鉴外地经验,近期市委农工委组织各县(市、区)委农工委常务副书记和开发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分赴苏州、无锡,专题就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参观学习,并实地考察了两市四县(市、区)的7个新型农村社区,听取了有关经验介绍,与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两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特点苏州、无锡两市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市,其中,苏州市总人口629.75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40亿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

无锡市总人口465.65万人,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9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5.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3元。

两市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一是行动部署早,目标定位高。

苏州市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三个集中”(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了初步的统筹理念。

经过长期实践,苏州先后经历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村级经济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统筹;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实现镇村之间的统筹;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形成标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并于2008年9月,被江苏省批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无锡市在200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就把规划区范围扩展到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在内的整个无锡行政区范围,首次在空间范畴上实现了城乡全覆盖。

农村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无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同时将中央提出的“5句话、20字方针”提升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并立足于更高的目标定位和更强的发展导向,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代化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经验,我们中小学教师代表团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活动。

二、考察目的1.了解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教育经验,学习现代化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加深对现代化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的认识,为我校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3.与三地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

三、考察过程1.南京我们首先来到了南京市,参观了南京模范中学和南京市教育局。

在南京模范中学,我们了解到该校非常重视学科竞赛和实验课程的开发,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师的推荐,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南京市教育局则介绍了该市对教育改革的推进情况,其中包括了介绍南京市推广“”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举措。

2.苏州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苏州,参观了苏州浒墅关小学和苏州市教育局。

在苏州浒墅关小学,我们了解到该校把英语教学、美术教学和音乐教学作为特色,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苏州市教育局,我们了解到该市基础教育水平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学生的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

3.杭州最后,我们来到了杭州,参观了杭州市第四中学和浙江省教育厅。

在杭州市第四中学,我们了解到该校对学科教研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浙江省教育厅则介绍了浙江省教育改革的实践和成果,强调该省的教育改革思路。

四、考察总结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深刻了解到南京、苏州、杭州三地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对现代化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学生素质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借鉴的地方。

加强各地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20xx年10月13日--10月21日,在县教育局普教股长张**带领下,我们一行70多位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学习,这是我们县开阔教师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新课改认识、拓展教育创新思路的重要举措,对我县教育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

本次考察历时九天,奔走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了五所学校,聆听了四场专家报告,所到之处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印象一是对江苏泰兴襟江小学、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以及杭州的学军小学的实地考察,感觉到江南文化的灵性、个性与生命和大气,因此凝练成各学校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特点,给我大大的震撼!印象二是各学校愉悦、高效、平实的课堂教学让我感受到他们深入、广泛、实在、有效地进行了课改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和科研的完美融合。

印象三是一路考察一路情,这次出去不但对教育教学进行了考察学习,还游览了江南美景,同时收获了同志间真诚的'友情以及领导的关怀之情。

可谓收获满满、思考多多。

心动不如行动,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活动给我带来了思维碰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现将考察学习体会及感受进行汇总,借以反思,以便今后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20xx年10月17日,考察第三站,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这所学校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发展区内第一所公办小学。

新城花园小学是XX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他不仅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更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

听了一节音乐课,一节语文课。

她们的课堂教学绽放了教育的魅力,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全面激活了课堂教学的“一池春水”,造就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特色,真正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幸福、快乐。

走进新城花园小学,随处可见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太阳花”,红色象征热情开朗,黄色象征温文尔雅,蓝色象征聪慧睿智。

这里的孩子知识丰富,做事自信,处处彰显了“大气、胆气、灵气”的“太阳娃娃”的特质,迸发出“太阳娃娃”的阳光活力。

苏杭调研报告

苏杭调研报告

苏杭调研报告苏杭调研报告我们小组前往苏州和杭州进行了一个为期三天的调研,以了解两个城市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以下是对所得信息的整理和总结。

苏州位于中国东部,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城”。

在经济方面,苏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之一。

我们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了解到该园区在吸引外资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园区内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此外,苏州还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到此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方面,苏州以其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而闻名。

我们参观了苏州园林和古镇,感受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享有盛誉,成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

古镇则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吸引了大量游客。

苏州作为文化名城,也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和传统节日,丰富了居民和游客的生活。

在旅游方面,苏州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我们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和观前街,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民俗。

观前街以其传统的建筑和繁华的商业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苏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旅游景点,如拙政园、留园和苏州博物馆等,各具特色。

苏州还与周边的乌镇、西塘等地形成旅游联动,共同推动了苏州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在经济方面,杭州是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科技中心。

我们参观了杭州的电子商务公司和孵化器,了解了杭州在互联网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

杭州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初创企业。

此外,杭州还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方面,杭州以其丰富的历史和自然景观而著名。

我们参观了杭州西湖、灵隐寺和宋城等地,深刻感受了杭州的人文氛围。

西湖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古迹吸引了全球游客。

杭州还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如灵隐寺和宋城,它们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杭州文化的机会。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第一篇:苏沪杭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不来上海不知道城市的繁华,不去杭州不知道生活的小资,不来南京不知道历史知识的极度匮乏,这就是我此次考察最大的感想。

第一站南京到了。

还没下车就听导游说了好多关于南京的故事。

南京秀丽富庶,且自古就有“苏杭熟,天下足。

”江南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天下租调赋税,十之八九出自江南。

富足的财力对于一个新王朝巩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南京成了都城不二之选。

在这里你可以聆听梁朝和尚云光法师在山巅讲经,去感悟博大精深的佛教“禅”世界;可以陪伴“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登临金陵凤凰台,不会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喟,而是眺望九州,吟唱着“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的豪迈气派;可以凭吊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伤情怀;或者与王安石一同泊船瓜洲,抒写“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佳句篇章;可以在李渔修葺的“芥子园”内思索他的“芥子而知须弥”寄寓,寻觅古代艺术的精髓;可以与俞平伯、朱自清大家学者一道一扁轻舟于浆声灯影里的秦怀河里,飘然的追寻一段文学佳话;你也可以到夫子庙去祭拜,接受儒家学理的洗礼,探索儒学精华。

说到古色古香的夫子庙,就会想到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再则是传说甚多的秦淮河。

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长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秦淮河静静的绕着南京流淌,它载动着历史的苍桑,每经一处便留下了它的气息,属于秦淮特有的气息。

曾经秦淮河畔是有名的风月场所,它作为六朝古都,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然而,即便是有如此浓厚的王者之风,南京让人更多缅怀的却是秦淮河上一缕缕纤魂,它被蒙上了另一中色彩,宛如一个帝王着重文采风流。

由于第二天就去苏州,无缘观看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玄武湖和中山陵。

苏杭采风考察报告

苏杭采风考察报告

苏杭采风考察报告一、前言在本次采风考察中,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和杭州,探访了当地的文化景观和经济状况。

本文将分享我们的旅行足迹和所得的收获。

二、苏州之行2.1 苏州园林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园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拙政园、留园、虎丘等。

我们首先前往拙政园,该园是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的精品。

其景色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结构独特,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在这里领略了园林艺术的精髓之处,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2.2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艺术、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馆内馆藏丰富,品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我们在博物馆内了解到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和先民智慧的卓越贡献。

全馆透露的文化气息,真正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苏州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杭州之行3.1 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球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们在西湖游玩一天,留恋于美景。

湖上云影、岸边绿树、湖畔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我们登上群山,俯瞰西湖的美景,感叹大自然的壮丽。

3.2 龙井茶杭州的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两宋时期的贡品。

龙井茶具有光泽、清香、爽口、甘鲜、耐泡等特点。

我们品尝了地道的龙井茶,感觉醇厚甘美,回味悠长,体验到了浓郁的茶文化。

四、总结此次苏杭之行,我们深入了解了两地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

苏州是一座带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则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

我们感叹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厚重和博大精深,也体验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和茶文化。

我们的这次考察,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

赴南京、宁波等地参观考察的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学习各地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实践经验,经过多方调研和筛选,我和同事决定前往南京和宁波进行一次参观考察。

此次参观考察主要涉及到物流、金融和制造业等行业。

下面是我对本次参观考察的体验和感受的总结。

二、南京行业考察2.1 物流行业我们首先前往了位于南京的物流园区。

在那里,我们参观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如顺丰、京东等。

据了解,南京物流业的发展速度极快,且高端物流企业的聚集度也非常高。

这其中得益于南京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政策环境,以及园区内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相关服务的协同配合。

参观中,我们发现这些物流企业对于技术和管理的投入非常大,尤其在仓储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方面更是领先于其他城市。

2.2 金融行业接下来,我们前往了南京的一家上市银行和一家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了解南京金融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得知,南京金融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水平不稳定和专业人才短缺等。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和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也将逐渐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南京金融行业的前景乐观。

三、宁波行业考察3.1 制造业我们来到了位于宁波的一些大型制造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发现宁波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也很高,特别是在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这种发展主要源于宁波的开发区域和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的提升。

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一些生产线,发现机器人、智能物流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已经普及。

3.2 物流行业同样,我们也前往了宁波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

这些企业与南京的物流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上也不逊色,在市场份额和服务范围上也都有较大的优势。

周边的港口和装备供应链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

四、总结本次参观考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不同城市行业发展的差别和原因。

南京和宁波都是具有较高发展速度和潜力的城市,且在物流、金融和制造三个重要领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

赴扬州等地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赴扬州等地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赴扬州等地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赴扬州等地文化旅游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背景介绍: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扬州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

本次考察报告选择扬州等地,旨在了解其文化旅游发展情况,以及其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1. 扬州近年来注重发展文化旅游,不断丰富自身的旅游文化资源。

扬州市内有着许多文化景点,如瘦西湖、个园、智化寺等。

其中,瘦西湖是一处非常著名的园林风景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此外,扬州还有一个佛教圣地,智化寺。

智化寺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能够提供更为完善的导览和服务设施,相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朝拜。

2. 洪泽湖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也是一处文化旅游景区。

洪泽湖景区由洪泽湖、狼山战地遗址、洪泽湖森林公园等组成。

狼山战地遗址是中国解放战争中改变了战争形势的一次重要战役,其战斗遗址和战争史实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在遗址内还有一座纪念馆,对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进行纪念。

这里已经成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3. 宝应湖景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以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生态休闲和田园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这里的环境相当清静,景区内的湖水十分清澈。

湖水周围还有乡间田园风物和古宅落墅,让游客在观赏景色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问题1.导游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导游的知识水平较低,无法对景区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讲解,而且一些导游存在强制游客购物或推销景点门票等行为,不受游客欢迎。

2.景区设施比较老旧,需要进行改建。

景区售票处、公共厕所等设施比较陈旧、不便于使用。

3.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一些景区的服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甚至有些人员出现不耐烦或不友好的情况,影响了游客的旅行体验。

三、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1.提高导游的素质。

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对导游进行培训,提高导游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态度,让他们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

苏沪杭考察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苏沪杭考察报告苏沪杭考察报告通过这次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艺术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

这次考察让我们走出校园,走出书本,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踏入实地,领略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以增长所见所闻,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第一站:苏州留园我们进入大门后,按照留园宣传册上的路线图,对留园进行第一次的游览。

同样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视觉上对其也有了大概的感知。

我们进入园门后,首先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从厅的东门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在进入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接着进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便来到景区的古木交柯。

途经过的厅堂内陈列了留园的列任归属者,以及留园的几次改建的具体情况。

我想最让我们激动的便是一些“留园之最”,令人赞叹不已。

苏州保存最完整之园,苏州园林曲廊最长之园,苏州园林山石最多之园等。

接着折而西至,来到绿荫轩小巧雅致是我的第一印象。

过了绿荫轩便来到明瑟楼,明瑟楼是上体建筑,经导游的提醒,我们惊奇的发现其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寓意一帆风顺。

接着经过涵碧山房便能看到其西侧的爬山廊,这爬山廊总长有700余米,连接了园中所有的建筑个体。

接着我们自然而然便沿着此廊经过山顶的木樨香轩,站于此轩之中,环顾四周,满园尽收眼底。

绕着印有花纹的卵石路面,我们来到了亢于山岗之上的可亭。

臵身于亭中,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坐于此亭。

池中小蓬莱岛,池东的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等景点尽收眼底。

跟着导游,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取名于馆前的叠石。

据说这些石峰是园主人仿着庐山五老峰而造,其山体虽小,但是其势丝毫不逊。

穿过五峰仙馆沿曲廊便来到揖峰轩,还我读书处,林泉耆硕之馆。

林泉耆硕之馆又名为鸳鸯厅。

何为鸳鸯厅,就是男主人和女主人的房间在一起。

但是室内的装饰去相差很大。

2021年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

2021年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

Mistakes occur in the details, and success depends on the system.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1. 前言:前段时间我们大二工业设计两个班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习考察。

大二这阶段是在大学的重要阶段,正是我们汲取各种认识的阶段,像这种能扩展视野和知识面的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这种认识实习能让我们更快的了解各种新鲜事物,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

虽然在这快节奏的奔波中有许多的不适应,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在校园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自己各个方面的素质。

,扩展了思维,为将来的工作和设计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这一周的辛苦是值得的。

现在我们为期五天的实习已经结束了,我在这一周内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现在为这次实习做一个小结。

2. 实习时间:20__年4月23日20__年4月27日3. 实习地点: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景点、公共场所。

4. 实习内容:第一站苏州:在苏州我们呆了两天,去了观前街、苏州博物馆、金鸡湖、李公堤、虎丘、七山塘、周庄这些地方。

每个地方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观前街地处苏州古城中心,因其处于玄妙观前而得名。

区域内商业繁荣,名店云集,古迹众多,在苏州“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现代城市建设格局中具有无可取代的中心作用。

观前街内不少店铺已有百年历史,如陆稿荐肉铺、松鹤楼此类。

而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

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20__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忠王府旧址存有浑厚朴实的龙凤饰窗棂和神态生动的石狮等珍贵遗物,还保存有大量秀丽典雅的苏式梁枋彩绘以及清新隽秀的彩绘壁画。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三大区域: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苏杭考察报告

苏杭考察报告

苏州、扬州之行考察报告在五月五号的下午,我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去火车站。

去我们梦寐以求的苏州、扬州。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亦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始建于明正德四年,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花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建成苏州园林博物馆。

,体现了明代园林旷远明瑟、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园景典雅秀美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拙政园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园的五分之三,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各类建筑皆临水而立,亭树楼阁倒映水中,树荫之间相互映衬。

中部是主要的一部分,一直沿用拙政园名。

石头的堆叠不拘一格,乱中有序,自然又不失大气。

石头中夹杂着绿草更显着石头的生气,看起来宛如朝气蓬勃的孩子。

园中,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一湾池水,岸线曲折,一株株梧桐、古柏扶岸而立。

池水上一架木桥横跨,可直通远香堂。

站在桥上四面望去,园中景致,历历在目。

东南面即为腰门内的假山屏嶂,假山以东有一道起伏的云墙,墙内闪出亭轩檐角,错落掩映,西南面则是一条回廊,沿廊望去,曲桥修阁,高亭远树,景物幽远,层次重叠,纵深感很强。

回廊几经曲折而伸向北面,与远香堂西北侧的倚玉轩相连。

倚玉轩与远香堂比肩而立,背靠葱郁的小丘,更衬出它们的辉煌。

真如身在画中!我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学过叶圣陶先生的一篇课文《苏州园林》就说“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使来参观的游客感觉到在画中一样。

当你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状如云朵,岿然兀立,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中小学教师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报告范文

尊敬的领导:我是一名中小学教师,最近有幸随着学校的教研团队前往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考察,深入了解这几个城市的教育发展现状。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对三地的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且和当地的教育专家和教师进行了交流。

现在,我将对这次考察得到的经验和信息进行汇总和总结,向领导汇报。

一、南京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不俗经济实力的新兴城市。

在南京,我们走访了几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发现这里的教育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南京的一些学校将文化建设的理念融入学校管理方案,鼓励学生在自主终身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资源的认知,提高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南京的高中教育也非常发达。

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都具有强大的实力,高中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拓展,注重学生的高端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实用技能的提升。

二、苏州苏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因其历史悠久的古城花园、漂亮的水乡风光、威尼斯水郡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教育领域,苏州强大的教育基础设施、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同样令人注目。

苏州的教育引导思想不断创新,积极推行全民教育,使江苏省苏州市的教育全面进步。

我们参观了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和苏州市立丰泽第二小学,了解学校师资力量的配置和课堂教学的方法。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苏州的小学教育中,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实践和互动,注重个性与多元化,使学生能够在竞争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杭州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同时也是一个创新型城市。

与此相对应,杭州的教育也颇具特色。

我们参观了几所中小学,体验了自主拓展学习的课程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其他独特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实验小学,学生可以在休息时间或周末进行自主拓展学习,探索自己的兴趣,并探讨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

实验小学强调自然与人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获得全面提高。

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

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

苏州无锡南京考察报告苏州、无锡、南京三个城市是我国江苏省的代表性城市,其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情况,我所在的团队进行了考察,并撰写了一份报告,以下是报告的内容摘要。

一、苏州市苏州市是江苏省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以其优美的水乡风情、传统的文化底蕴以及繁荣的经济发展而闻名于世。

我们走访了苏州的几个重要景点,比如园林、博物馆等,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在经济方面,苏州市有着不错的表现。

作为长三角地区崛起的龙头城市,苏州市在生产、研发、产业转型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

与此同时,苏州市在旅游业方面也很有优势,拥有著名的苏州园林和庙宇等,这使得苏州市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二、无锡市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之一。

我们在无锡市考察了一些重要景点,如灵山大佛、鼋头渚等,并了解了当地的产业和企业情况。

无锡市在经济方面相较于苏州市表现稍微逊色一些。

虽然无锡市也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但是总体上和苏州市相比还有所差距。

在旅游方面,无锡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这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三、南京市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我们在南京市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夫子庙、中山陵等地,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南京市在经济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待挖掘。

目前南京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在旅游方面,南京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四季分明的气候和美丽的风景也为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综上所述,苏州、无锡、南京三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城市应该进一步挖掘自身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

苏沪杭考察报告2021年8月15日至8月19日,我们学校组织了“苏沪杭”的考察活动。

通过此次考察,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三个城市的不同之处,并且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撰写出了此次考察的报告。

一、苏州的文化遗产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的考察活动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苏州的园林。

苏州园林以别致、精巧、严谨闻名于世,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

其中最著名的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建筑的设计构思精妙,布局和谐,让人倍感安逸和惬意。

在游览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领略到了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二、上海的城市发展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国内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浦东新区和陆家嘴金融中心。

在浦东新区,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合理且科技感强烈,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代表。

平静流淌的黄浦江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高楼耸立,这里汇聚了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代表。

三、杭州的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杭州位于浙江省的西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们参观了西湖景区。

西湖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西湖周边风景秀美,环境幽静,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在考察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印记,例如苏东坡、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他们都曾在此留下诗篇歌赋。

我深感杭州的文化氛围相当浓厚,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荡漾了一片蕴蓄的情感氛围,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诗意和哲理的魅力。

四、共性与特色三个城市虽然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景和气质,但是它们也存在共性。

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众多的人才和投资;都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对文化事业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视。

同时,三个城市也各自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其中苏州有精美的园林和文化遗产,上海有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杭州有天然的美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五、价值与思考通过此次苏沪杭的考察活动,我对中国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扬州考察报告

扬州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扬州考察报告篇一: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姓名:王聪燕班级:室内设计二班学号:120604222一、考察时间:20XX年3月二、考察地点:扬州、苏州、上海、杭州三、实习目的:室内设计主要通过参观博物馆藏品、古代建筑室内外装饰因素,了解一些反映古代艺术设计思想的设计成分的具体运用。

学会以视觉为方式、以平面为元素分析古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与形式,了解现代设计的创意步骤、策划原理、及作品的时尚风格,走出校,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以便以后进行工程实践。

四、考察要求:赴扬州、苏州、上海、杭州四地,了解当前艺术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五、考察课是室内专业的必修课,我们在这8天的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扬州、苏州、上海、杭州,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也了解了很多建筑特设及空间布置的设计方式与设计理念。

一、扬州考察烟花三下扬州——千年的历史停留在这安逸而宁静的城市,柳条飘飘于水面,走着走着,就会忽然见到谁家的宅院,而深宅大院里就是一处精致的园林1.扬州何园中国晚清第一名园-----扬州何园何园,又名寄啸山庄,位于扬州古运河风光带东南段以北的徐凝门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主何芷舠,其家族为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鼐进退与共的姻亲三大家族,他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园林。

该园建筑布局由园居、东西花园、片石山房组成环环相扣、内外有别、中西合璧、居游两便的人居环境,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审美和居游功能在此达到高度和谐与极至完美。

这里还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苏州旅游考察报告

苏州旅游考察报告

苏州旅游考察报告篇一:苏州考察报告(发言材料)赴苏州、长沙学习考察的几点体会和思考市汉办畅勇首先要感谢市委组织部、市融入办、市两型办精心组织了这次学习培训班,给了我们一个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学习提高的机会。

下面,我把这次学习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学员们作个汇报。

这次培训时间为期8天,虽然时间不长,但一路走来,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在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园林,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方威尼斯的魅力,一种文化的沉淀,一种城市的厚重,一种时空的流转,让人遐想联翩。

在长沙,橘子洲头,一代伟人、共和国开创者毛泽东的雕塑矗立在湘江岸边,眺望东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语荡气回肠,让人踌躇满志。

此情此景,让我们感慨万千。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

昔日的姑苏古城,用了仅仅30年的时间,以占全国不到0.1%的土地、0.7%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全国1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到账外资,一举成为全国的排头兵,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大城市。

“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对接。

”这四句话对苏州进行了最形象的概括。

昔人的湘城,再也不是原来的只有八一路、五一路等几条主干道的旧城,而是长株潭环线交通对接,大城市群框架拉开,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山水洲城”。

一张大手笔、宽视野、高水平的“两型社会”规划蓝图,将长沙打造成区域性绿色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现代服务业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走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

一路走来,心情极不平静。

所到之地,我为之震撼。

我为之触动。

我深感焦虑。

一种实现孝感跨越式发展、以超常速度迎头赶上的紧迫感、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在脑海中显现。

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园也可以建设成为这样美好,成为湖北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个后起而勃发的现代山水园林新城。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考察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务活动。

旅游考察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情况,为企业的进一步拓展和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我在最近的一次旅游考察中,前往了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南京。

在这次旅游考察中,我深入了解了江苏省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情况,也切身体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质量。

首先,苏州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苏州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古典园林、历史建筑、水乡风光等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在苏州,我体验了许多经典的旅游项目,如拙政园、虎丘、莫园等。

在这些景区中,我感受到了苏州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

苏州传统建筑的风格别具一格,并具有苏州特有的“吴侬软语”文化氛围。

同时,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让我对苏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次,无锡的旅游资源也很优质。

无锡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拥有着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现代化设施。

在我的旅程中,我前往了无锡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灵山大佛、鼋头渚等景区。

这些景区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无锡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让我了解到了无锡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最后,南京作为江苏省会,拥有着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

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在南京,我参观了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等景区,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化的内涵。

综上,苏州、无锡和南京的旅游资源各有千秋,而江苏省的旅游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通过这次旅游考察,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情况,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我相信,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江苏省的旅游业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出考察报告姓名:_尹瑞富____学号:_200912110121_专业:_艺术设计___日期:_2012.06。

12__考察报告一、扬州双博馆和美丽的瘦西湖江南考察的第一站我们便来到了美丽的城市扬州,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

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

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在初步了解了扬州的这座城市的历史后,我们就直奔扬州博物馆,因为要想深入的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就需要从她的展馆来了解她的历史渊源.扬州博物馆,现称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测,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

双博馆的建筑外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

建筑博馆总占地面积5073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46.99平方米,陈展面积10000平方米。

“豪华落尽见真淳",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千年文物无言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扬州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她的子孙后代留下了大批宝贵的文物.扬州博物馆就依托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到春秋战国以来的金属器、陶瓷玉器、名人书画、各类雕刻艺术品,一直到近代以来的名家作品都有收藏。

讲完了扬州双博馆的概况,再讲一下扬州双博馆的社会价值和作用.根据扬州文化事业发展结构及文博事业发展要求,将扬州双博馆定位为扬州地区最大的文物收藏中心、文博学术研究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青少年文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博物馆是保护、收藏、展示文物的事业单位,利用文物向人们传达历史的各类信息,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

开放后的扬州双博馆已经成为扬州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展示扬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窗口之一。

看完了扬州的发展历史,我们一定不要错过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扬州的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北郊,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2010年被授予中国旅游界含金量最高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成为扬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次来扬州,虽然没有赶上“烟花三月”,错过了观赏长堤春柳和烂漫琼花的好时机。

却领略到了初夏时扬州瘦西湖的另一种旖旎和秀气。

瘦西湖:御码景区的风景主要有头、五亭桥、西园、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凫庄、五亭桥、白塔青云、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

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是眺景最佳处。

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成岭,登高极目,全湖景色尽收眼底。

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构堂叠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为瘦西湖最引人处。

有“湖上蓬莱”之称。

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岭上为风亭,连同岭下的琴室、月观, 近处的吹台,远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个瘦西湖景区装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许多妩媚之气.二、无锡太湖鼋头渚告别了美丽的扬州,下一站就来到了无锡。

无锡,位于江苏省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北倚长江,南濒太湖,东接苏州,西连常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无锡。

无锡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四大米市之一。

无锡同时也是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布码头、钱码头、小上海之称。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绝美秀丽,历史千年悠长,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厚重而悠长的历史文化。

太湖,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鼋头渚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

鼋渚风光,山清水秀,胜景天然,为太湖风景精粹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著名诗人郭沫若诗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赵朴初亦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渚风韵名扬境内海外。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

梁萧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之后,文人雅士咏唱之作更多,如包孕吴越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鼋头渚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湖仙岛”美景:其古称乌龟山,是鼋头渚景区内一组湖中小岛,总面积12公顷,该岛如神龟静伏水面,绰约多姿,恍若“蓬莱仙岛";岛内玉宇琼楼、石窟灵洞、林木苍翠、猕猴玩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处处美轮美奂,是一清旷疏朗,超凡脱俗的仙境胜地;逍遥游仙岛,定会给您留下“疑在画中,犹在镜里”的难忘记忆。

三,苏州留园这一站我们来到了苏州的,欣赏苏州的别致的园林——留园。

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美誉。

而我们要游览的是别致的留园。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

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

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

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

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留园的分布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

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

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行走在留院的小道上,参天的古树,迷人的花香,还有穿着复古的美女,一阵阵惬意袭面而来,真的是流连忘返,真想留在园中,直至终老.四、浙江古镇乌镇初到乌镇,感到很惊讶,乌镇的道路车行而过,扬起满天黄沙,这难道就是乌镇吗?当你真正走进乌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无真不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

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地势平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不光有美丽的景致,还有各种各样的特产和特色小吃.主要有:蓝印花布,木雕竹刻,乌锦,丝棉,布鞋,蓖梳,湖笔,红烧羊肉,白水鱼,桐乡橘李,手工酱,三白酒,姑嫂饼,熏豆茶,三珍酱鸡,生铁锅,杭白菊,乌镇臭豆干,乌镇定胜糕等。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

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

乌镇的名人大家数不胜数,自古名人荟萃学子辈出,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

乌镇自宋至清千年时间里出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及第64人,另有荫功袭封者136人。

真可谓是能人辈出的地方,我们同行的同学无不为之震撼。

五、美丽的杭州西湖终于在期盼中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杭州西湖畔,曾经有多少诗句赞颂过西湖的美景,有多少画家描绘过西湖,我们今天一行见到了曾经梦里向往的地方。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著名潟湖,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

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 千米,东西宽约2。

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琥珀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