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判断题答案
刑法判断题答案
第二章1、正确的,罪刑法定只是禁止类推解释,因为类推解释违背了预测可能性原理。
但是,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是允许的。
第三章1. 错,1997年刑法缓刑撤销、假释撤销的规定明显不利于当事人,但是,考虑从严处罚原则,因此,不应适用1979年刑法,而应适用97年刑法。
2. 错,1997年以后出台的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1-7)均自发布之日生效,但是,刑法修正案八自公布一段时间后生效。
3. 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法院在审理案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定罪处罚。
4. 错,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我国刑法追究。
这并不违背于国际上通行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这是,该原则仅适用于一国主权的范围之内。
5.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可以追究。
6.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四章1、正确,危险驾驶罪为抽象危险犯,只要醉酒驾驶,即构成犯罪,不存在适用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2、正确,不作为犯属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要件,只有法官对作为义务加以确认,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3、错误,应受刑罚处罚性属于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然的规定,受刑罚处罚是实然的规定,两者有所不同,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一)1、抢劫罪与绑架罪侵犯客体相同的,因此,同归入侵犯财产罪之中。
错误,两者侵害客体相同,但是,主次客体不同,抢劫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财产权,绑架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因此,抢劫罪为侵犯财产犯罪,绑架罪为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
2、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
错误,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按照想象竞合犯处理,则从一重罪处理。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则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持有毒品C. 未经许可进入他人住宅D. 因正当防卫而伤害他人答案:D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尚未完成,但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行为未完成,因外部原因被迫停止D. 犯罪行为已完成,但犯罪人后悔答案:B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所有故意杀人犯答案:A4.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C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过当致人死亡D. 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答案:A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A. 以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B. 以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C.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D. 以胁迫手段索取他人财物答案:A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占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非法占有他人遗忘物C. 非法占有他人遗失物D. 非法占有他人埋藏物答案:B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运输武器、弹药进出国境B. 非法运输毒品进出国境C. 非法运输珍贵文物进出国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D.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犯罪时未满14周岁的人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人D. 犯罪后坦白并积极赔偿被害人答案:B、C、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C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骗取银行贷款B. 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他人财物C. 以虚假的专利证书骗取他人财物D.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答案:A、B、C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以暴力、胁迫手段抢夺他人财物B. 以欺诈手段骗取他人财物C. 以盗窃手段秘密窃取他人财物D. 以敲诈勒索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各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十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第一节习题一、判断题1.王某因犯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应当只偿还其犯罪以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2.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有期徒刑。
()3.负责管制刑的执行的机关是公安机关。
()4.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方法共有8种。
()5.管制的期限为2个月以上3年以下。
数罪并罚的,最高不能超过5年。
()6.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7.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8.罚金自判决指定的期限届满第5日起,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法定减免事由不缴纳罚金的,应当强制其缴纳。
9.对于故意杀人、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的,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10.未成年人和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依法不得适用死刑。
()11.死缓,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
()12.判处主刑(管制除外)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在主刑执行期间,当然剥夺政治权利。
()1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4.对罪犯判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拥有的一切财产全部没收。
()15.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应当强制参加劳动,但可以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16.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得担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职务。
()二、不定项选择题1.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的刑种是()A.剥夺政治权利B.拘役C.管制D.有期徒刑2.管制的执行机关是()A.监狱B.检察机关C.基层单位D.公安机关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A.判决确定B.判决执行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D.判决公布4.王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1998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刑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
刑法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2.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A. 过失犯罪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无罪推定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A. 正确B. 错误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A. 正确B.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故意伤害答案:A、B、C、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且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A. 正确B. 错误C.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D.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答案:A、C、D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4.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A. 正确B. 错误C.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D.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答案:A、C、D5.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C.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D.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属于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不构成犯罪。
()答案:正确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结果的发生。
刑法试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主体B. 犯罪动机C. 犯罪行为D. 犯罪结果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故意”?A. 直接故意B. 间接故意C. 过失D. 无意识行为答案:C3. 以下行为中,哪一项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争吵而推倒对方,导致对方头部撞击地面死亡B.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导致他人受伤C. 因自卫而击打他人,导致他人轻伤D. 因意外而致他人死亡答案:A4.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过当B. 正当防卫C. 紧急避险D. 特殊防卫答案:A5.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什么?A. 犯罪后再次犯罪B. 犯罪后在五年内再次犯罪C. 犯罪后在一年内再次犯罪D. 犯罪后在三个月内再次犯罪答案:B6.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盗窃他人财物B.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C. 捡到他人遗失物后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7. 刑法中的“共同犯罪”是指什么?A. 一个人同时犯两个罪B. 一个人犯多个罪C. 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共同犯罪D. 一个人犯一个罪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刑罚种类?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死刑D. 社区服务答案:D9. 根据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客观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10.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是指什么?A. 犯罪后主动投案B. 犯罪后被抓获C. 犯罪后逃避侦查D. 犯罪后不认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吵而故意伤害他人B. 因误会而误伤他人C. 因自卫而击打他人D. 因意外而致他人轻伤答案:A12. 刑法中的“犯罪预备”包括哪些行为?A. 购买犯罪工具B. 寻找犯罪机会C. 制定犯罪计划D. 实施犯罪行为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防卫B. 为了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防卫C.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而防卫D. 为了保护个人生命安全而防卫答案:A、B、C、D14. 刑法中的“犯罪未遂”是指什么?A.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未完成B.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C. 犯罪行为未开始实施D. 犯罪行为因意外原因未能完成答案:A、D15.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D. 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国家财物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行为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第一部分1、犯罪对象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2、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
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3、不作为犯罪是以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而构成的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4、14周岁以下的人实施任何我国刑法禁止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正确答案:】错误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9、15周岁的张某聚众斗殴并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1、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正确答案:】错误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4、精神病人在任何时候犯罪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5、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6、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简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2.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A.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开始,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结束B.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准备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C. 犯罪预备是犯罪行为的计划阶段,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实施阶段D. 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没有区别答案:B二、判断题1. 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正确2.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包括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法律效果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在夜晚回家途中,发现李某正在盗窃自己的自行车。
张某为了制止李某的盗窃行为,用手中的钥匙链击打李某,导致李某轻伤。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因为张某是在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且其防卫行为没有超出必要限度,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五、论述题1. 论述刑法中的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答案: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行为未能完成的状态,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但由于犯罪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
而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未遂可能构成犯罪,但犯罪中止一般不构成犯罪,或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
刑法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2. 甲在公共场合故意放火,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放火罪D. 盗窃罪答案:C3. 乙在没有得到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将他人汽车开走,乙的行为构成:A. 盗窃罪B. 侵占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4. 丙因过失造成他人重伤,丙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杀人罪D. 抢劫罪答案:B5. 丁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伤害了他人,丁的行为:A. 构成故意伤害罪B. 构成过失伤害罪C. 不构成犯罪D. 构成故意杀人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意外D. 无罪答案:A, B2.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持刀攻击时,反击致乙受伤B. 丙在看到丁偷窃他人财物时,将其制服C. 戊在被己追赶时,逃跑途中不慎将己撞倒D. 庚在被辛抢劫时,用随身携带的防身器械反击答案:A, 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私人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视为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 B, 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故意用毒药毒死乙B. 丙在与丁争吵后,用棍棒将丁打死C. 戊在醉酒状态下,无意识地将己打死D. 庚在自卫过程中,不慎将辛打死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刑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答案:C解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未经许可擅自砍伐树木均可能构成犯罪。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属于正当行为,不构成犯罪。
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解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动机和目的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
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赶时,为了逃脱,将乙推倒致其受伤B.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将甲打伤C.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枪将甲击毙D. 甲在乙家中盗窃时,乙发现后用棍棒将甲打伤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者采取的防卫行为。
选项A中甲的行为属于逃避,不属于正当防卫;选项B中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选项D更符合题意;选项C中乙使用枪支超出了正当防卫的范围。
4-2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拳头击打乙,导致乙死亡B.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刀具刺伤乙,导致乙死亡C.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棍棒击打乙,导致乙轻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用石头砸伤乙,导致乙重伤答案:A、B解析: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选项A和B中的行为均可能导致他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选项C和D中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伤害,但未导致他人死亡,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2-5.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错误)解析: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犯罪预备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构成犯罪。
2-10. (此处省略类似题目及解析)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刑法判断题.
刑法判断题第一部分1、犯罪对象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2、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地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
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3、不作为犯罪是以负有特定义务为前提而构成的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4、14周岁以下的人实施任何我国刑法禁止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
【正确答案:】错误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错误9、15周岁的张某聚众斗殴并致人死亡,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间谍罪、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1、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用刑罚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正确答案:】错误1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正确答案:】正确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4、精神病人在任何时候犯罪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15、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16、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无罪推定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损害他人财物答案:D二、判断题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
()答案:正确2.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危害性。
()答案:错误(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本身,不包括社会危害性)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的客体。
2. 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四、案例分析题某日,甲在超市购物时,发现乙正在偷窃商品。
甲立即上前制止,并在乙试图逃跑时,用力推倒乙,导致乙受伤。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理由如下:首先,乙的行为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次,甲的制止行为是为了保护超市的财产权利;最后,甲在制止过程中使用的力量并未超过必要限度,因为甲只是推倒乙,并未造成严重伤害。
五、论述题试论述我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及其意义。
答案: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特殊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三是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特殊程序。
这些规定的意义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同时通过教育和挽救,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正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刑法试题答案
刑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中所称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A. 明知并希望发生某种结果B. 明知并放任发生某种结果C. 预见到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D. 对行为后果不关心答案:B2.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但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C4. 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同一犯罪行为的情况B.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指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共同犯罪中,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D.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但不需要对犯罪结果负责答案:D5.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或集体重大损失D.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因争执殴打他人致轻伤B. 酒后驾车不慎撞伤行人C. 医生因疏忽大意给病人造成重伤D. 因误会推搡他人导致其摔倒受伤答案:A、C2. 根据我国刑法,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B. 犯罪后积极抢救被害人,取得显著效果的C. 犯罪分子自愿认罪认罚的D. 犯罪后主动退赃、赔偿被害人损失的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犯罪结果没有发生,构成未遂犯。
()答案:正确2. 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再次故意犯罪的,应当认定为累犯。
()答案:错误3. 盗窃罪的客体必须是有形的财物。
刑法试题客观判断题及答案
刑法试题客观判断题及答案1.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答案:正确2.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公共财产。
()答案:正确3.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持有毒品。
()答案:错误4. 盗窃罪的犯罪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答案:错误5. 故意伤害罪的犯罪结果必须是造成他人身体伤害。
()答案:正确6. 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自然人。
()答案:错误7.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手段不包括虚假广告。
()答案:错误8. 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法定货币。
()答案:正确9. 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销售侵权复制品。
()答案:错误10.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策划实施恐怖活动。
()答案:错误1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答案:错误12.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答案:错误13.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错误14. 非法经营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经营活动。
()答案:错误15.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醉酒驾驶。
()答案:错误16.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披露商业秘密。
()答案:错误17.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控制。
()答案:错误18.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以传销方式非法牟利。
()答案:错误19.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答案:错误20.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犯罪行为不包括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
()答案:错误。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行为B. 犯罪故意C. 犯罪结果D. 犯罪动机答案:D2. 甲因不满乙的批评,故意将乙打成轻伤。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故意杀人罪C. 故意毁坏财物罪D. 非法拘禁罪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行为人年满18周岁B. 行为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在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C. 行为人未满16周岁D. 行为人醉酒后犯罪答案:C4.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暴力行为进行反击D. 为了报复,对已经停止侵害行为的人进行攻击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D6. 行为人甲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伤害罪C. 重大责任事故罪D. 非法经营罪答案:C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走私罪?A. 非法携带武器入境B. 非法携带毒品入境C. 非法携带珍贵文物出境D. 非法携带动植物入境答案:B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他人个人信息B. 非法使用他人个人信息C. 非法泄露他人个人信息D. 非法篡改他人个人信息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一般性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经营性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公益性质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杀害他人B. 故意伤害他人致死C.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D. 故意投毒致人死亡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A. 未经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B.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C. 未经批准,擅自发行债券D. 未经批准,擅自吸收公众存款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诈骗罪?A. 以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B. 以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C. 以威胁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D. 以利诱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答案:A, B14.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侵犯著作权罪?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作品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A.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活动B.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非法经营活动C.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限制经营活动D.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禁止经营活动答案:A,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用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2. 犯罪的主观方面通常包括哪些要素?A.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B.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C. 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D. 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答案:A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打时,反击乙造成乙轻伤B. 甲在被乙打时,反击乙造成乙重伤C. 甲在被乙打时,使用枪支反击乙D. 甲在被乙打时,未反击,但报警答案:A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因误会将乙误认为丙,将乙杀害B. 甲因报复将乙杀害C.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杀害D. 甲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依法将乙击毙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放弃B.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抓获C.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乙发现D. 甲计划抢劫乙,但在实施过程中被警察制止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C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C. 犯罪人是未成年人D. 犯罪人是老年人答案:ABC8.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甲因争执将乙打成轻伤B. 甲因争执将乙打成重伤C.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打成轻伤D. 甲在自卫过程中将乙打成重伤答案:AB9. 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职务侵占罪?A.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司财物B.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司资金C.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B10.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B. 免责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禁止追溯溯及不利追溯原则答:B. 免责原则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A. 主观方面的故意B. 客观方面的犯罪事实C. 社会危害性D. 合法性要求答:D. 合法性要求3.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限制条件?A. 即时性B. 必要性C. 对等性D. 紧急性答:C. 对等性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犯罪教唆的构成要件?A. 故意指使他人犯罪B. 他人接受并实施犯罪行为C. 构成犯罪的行为已经开始D. 犯罪意图答:C. 构成犯罪的行为已经开始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B. 具体的危险行为C. 违法占有D. 故意行为答:B. 具体的危险行为二、判断题1. 同一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只能构成一个罪名。
答:错误,同一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罪名。
2.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上规定的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答:正确。
3. 协助犯罪行为的人要承担与实施犯罪相同的刑事责任。
答:错误,协助犯罪的人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
4. 急迫危险状态下的不法侵害行为可以免责。
答:正确。
5. 某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同时也被判处没收个人财产,这是刑罚的刑法所确定的组成部分。
答:错误,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三、案例分析某市发生一起意图杀人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持刀将他人捅伤,致对方重伤。
根据案件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1. 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为什么?答:张某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
根据案件描述,张某持刀将他人捅伤,表明他有明确的犯罪意图和主观故意。
2. 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谋杀罪?为什么?答:张某的行为构成谋杀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谋杀罪,而张某持刀捅伤他人致重伤,符合谋杀罪的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某公司员工小明因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承受,于是在办公室内将一本助理经理留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盗走。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
刑法小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2.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A. 犯罪的动机B. 犯罪的行为C. 犯罪的目的D. 犯罪的结果3. 刑法中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行为人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C.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持怀疑态度D.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完全无知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轻伤B.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重伤C.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造成乙死亡D. 甲在被乙追打时,拿起石头反击,但乙并未受伤5.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A. 对犯罪行为进行加重处罚B. 对犯罪行为进行减轻处罚C. 对犯罪行为进行普通处罚D. 对犯罪行为不予处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故意杀人D. 虐待家庭成员7. 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8.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紧急避险”?A. 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得已而伤害他人B. 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C. 为了保护他人生命,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D.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不得已而损害他人财产9. 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适用于:A. 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人B. 犯罪情节较重的犯罪人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人D. 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人10.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互不知情C. 两人以上事先通谋,共同实施犯罪行为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行为,但事先没有通谋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2022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刑法学》判断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假释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撤销假释和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或者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对其并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也停止执行。
(×)5.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共同盗窃的,成立共同犯罪。
(×)6.大陆法系刑法犯罪理论分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7.单行刑法在1997年刑法修订之前曾大量出台,1997年刑法制定后再未制定单行刑法。
(×)8.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
(√)9.对累犯不得假释。
(√)10.对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12.对于强奸犯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13.对正在进行抢夺犯罪的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4.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其组织领导犯罪行为的情节处罚。
(×)15.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
(√)16.犯罪的定义形式分为三种:形式定义、实质定义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17.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18.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9.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20.犯罪行为和结果同时姓在我国领域内的,才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21.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22.犯罪情节分为酌定情节和法定情节。
(√)23.犯罪预备是在预备阶段因为外在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1、正确的,罪刑法定只是禁止类推解释,因为类推解释违背了预测可能性原理。
但是,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是允许的。
第三章
1. 错,1997年刑法缓刑撤销、假释撤销的规定明显不利于当事人,但是,考虑从严处罚原则,因此,不应适用1979年刑法,而应适用97年刑法。
2. 错,1997年以后出台的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1-7)均自发布之日生效,但是,刑法修正案八自公布一段时间后生效。
3. 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法院在审理案件,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定罪处罚。
4. 错,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我国刑法追究。
这并不违背于国际上通行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这是,该原则仅适用于一国主权的范围之内。
5. 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可以追究。
6.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第四章
1、正确,危险驾驶罪为抽象危险犯,只要醉酒驾驶,即构成犯罪,不存在适用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2、正确,不作为犯属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要件,只有法官对作为义务加以确认,才能追究刑事责任。
3、错误,应受刑罚处罚性属于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然的规定,受刑罚处罚是实然的规定,两者有所不同,因此,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一)
1、抢劫罪与绑架罪侵犯客体相同的,因此,同归入侵犯财产罪之中。
错误,两者侵害客体相同,但是,主次客体不同,抢劫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财产权,绑架罪侵害的主要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因此,抢劫罪为侵犯财产犯罪,绑架罪为侵犯公民权利的犯罪。
2、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
错误,盗窃正在通电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较大的,则构成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按照想象竞合犯处理,则从一重罪处理。
(三)
1、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错误,生理刑醉酒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不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错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国家机关因其特殊性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错误,刑法未将国家机关排除出单位犯罪主体之外,因此,国家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4、对于单位犯罪采取单罚制,则只处罚犯罪的单位,不处罚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错误,对于单位犯罪采取单罚制,则不处罚犯罪的单位,只处罚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四)
1、犯罪结果对于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定罪量刑均产生影响。
错误,犯罪结果是犯罪构成的选择性要件,犯罪结果对间接故意的成立有直接影响,但是,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结果对定罪没有影响,但对于量刑有影响。
2、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情形下,行为人都预见危害行为的发生,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错误,意外事件的情形下,行为人没有预见行为的发生,而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发生,可能预见,也可能不能预见。
3、张某和王某有仇。
一日张某乘王某换衣服之际,掏出水果刀捅向王某,并扬长而去,王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张某的行为在主观上属于故意伤害。
错误,张某的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杀人,即在突发性的情形下,不计后果的杀人行为。
第七章
1、错误,煽动行为本属于预备行为,考虑其社会危害性,因此,煽动行为属于举动犯,只要一实施,即可构成犯罪。
2、错误,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因此,只有不再实施该犯罪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而不是以后不实施任何犯罪。
3、错误,犯罪中止的,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4、错误,犯罪的停止形态在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间接故意犯罪中不存在。
5.错,尽管过失犯只有出现危害结果才负刑事责任,但是,结果犯只有出现在故意犯罪之中。
第八章
1、错误,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首要分子,两者在范围上存在交叉关系。
2、错误,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被教唆的罪,按照教唆未遂处理。
3、错误,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4、正确,片面共犯缺乏共同犯罪的故意,因此,片面共犯不构成共同犯罪。
在我国存在着正义,通说认为存在着片面帮助犯,不存在片面教唆犯与片面行为犯,我们认为,片面共犯不成立共犯。
5、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人有此犯罪意图,但教唆者不知情,因此,教唆者构成教唆未遂。
第九章
1、错误,盗窃财物后,行为人一直占有该财物,行为已终止,不法状态呈持续状态,属于状态犯,因此,盗窃罪属于状态犯。
2、错误,对于牵连犯,通常情况应“择一重罪处罚”的处理,但也有按照数罪并罚处理。
第十、十一章
1、错误,犯罪是刑罚适用的前提,但是,刑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虽然有些行为构成犯罪,但是,出现特殊原因,不作犯罪处理,如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
追诉。
2、正确,惩罚与教育是刑罚的功能,是为刑罚目的的实现服务。
第十二章
1、错误,一般情况下,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与管制刑同时执行,同时结束,但是,如果先期羁押的,则折抵刑期,可能导致主刑执行完毕,剥夺政治权利未执行完毕。
2、错误,同为财产刑,罚金与没收财产可以同时适用,如果没有全部财产的,则只执行没收财产。
3、错误,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即使自然流产的,视为“怀孕的妇女”不可以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第十三章
1、错误,累犯就是再犯,反之,再犯不一定累犯,累犯必须法定条件,再犯成立较为宽松。
2、正确,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均不构成累犯。
3、错误,供述部分罪行,同种数罪的,交代主要和基本犯罪的事实的,认定全部自首;异种数罪的,就供述部分成立自首,但是,交代主要和基本犯罪的事实,则认定全部自首。
4、错误,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定审判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5、错误,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自首和坦白都属于法定的量刑情节,
6、错误,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将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废止。
7、错误,行为人因数罪被判处数个无期徒刑,不可以将其合并后,判处死刑。
8、错误,就法律后果而言,则“先减后并”会突破法定最高刑的限制,而“先并后减”则不会。
第十四章
1、错误,社区矫正实施以前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自刑法修正案八以及《社区矫正办法》出台后,管制、缓刑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关。
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2、错误,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才能适用假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能适用假释。
第十五章
1、错误,对犯罪人适用特赦,宣告其犯罪,而免其刑,仍然存在犯罪记录的情形。
2、错误,继续或者连续犯罪的,追诉时效应从犯罪终了之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