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综合练习题
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解答】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猿、渚、纶、樯橹、佛狸。
2.【综合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
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
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作为依据来得出庄子的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
你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这么大一棵树,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乌有之乡、荒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谁规定了那在荒茫之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自暴自弃,也往往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十三大题34小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B.在广东高明地区,还有“送芋鬼”的习俗。
C.有民谚云“补冬不如补霜降”。
D.更有"霜打菊花开"的盛茂气象。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关乎职业品质和专业精神,不久前,一位企业家说:“我是真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对高精尖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①。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②,这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______,______;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需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我们如今的社会赞叹工匠,推崇工匠精神,其实是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是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③,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救”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6.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B.一位企业家说:“我是真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C.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D.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请根据上下文仿写语句,填写到波浪线处,使语意完整连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时,我们总是①,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
桅杆意味着事物的先兆,是晴雨表和风向标。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综合练习(篇目打乱,每题两空)(共9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综合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是:。
2.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3.在《谏逐客书》中,作者用蚕吃桑叶作比,指出昭王使秦成就帝业的句子是:。
4.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5.《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6.《阿房宫赋》中,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7.《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
8.《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如今虽年老而深感发短袖寒,但我却能稳稳泛舟在这沧浪旷海之间的句子是:。
9.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
10.《游园[皂罗袍]》中,杜丽娘面对无限春光,却不由郁闷、惆怅,感慨不知真正的赏春欢乐在谁家的唱词是:!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
1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二句写出了作者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
1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中没有赂秦的国家是因为赂秦者而灭亡的,他的理由“”。
14.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结合,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
1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一系列对比突出秦皇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惜百姓的行为,他夸张地说,阿房宫屋顶上的瓦缝“”,阿房宫中的栏杆“”。
16.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拒谏”,王安石却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理直气壮地回答以“”两句,说这样不叫“拒谏”。
17.《登岳阳楼》中,诗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凄苦境况并未使诗人伤心落泪,可想到国家诗人却“”。
2020高职高考语文同步练习基础知识综合测试题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邓小平曾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
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 之下才能实现。
②在野生状态时,菊花只能开铜钱似的小花,鸡冠花更像是狗尾
草似的,但是经过花农的悉心培养,人工的世代选择,它们竟变成这
样 艳丽了。
③他不顾刺骨的寒冷跳进河中,救上三名落水儿童。全校人都在
【答案】 B (A项,整句话是个陈述句,所以句中不应使用问号,第 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C项,分号使用不当,应 将其改为逗号;D项,属于间隔性引用,“茅健对儿子说”后面不应再使 用冒号,应改为逗号。)
《高职高考.语文》含复习教材、同步练习、语文复习点要,另有冲刺模拟卷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兑现/蝉蜕
刹那/古刹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B.卑鄙/捭阖
菲薄/芳菲 拾级而上/拾人牙慧
C.绵亘/盘桓
殷勤/殷红 啼笑皆非/醍醐灌顶
D.吉祥/秸秆
处方/处理 瞬息万变/顺水推舟
【答案】 B A.duì/tuì,chà/chà,yì/ài; B.bēi/bǎi,fěi/fēi,shè/shí; C.gèn/huán,yīn/yān,tí/tí; D.jí/jié,chǔ/chǔ,shùn/shùn。
《高职高考.语文》含复习教材、同步练习、语文复习点要,另有冲刺模拟卷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花蕾/擂鼓 糊信封/糊弄
鬼使神差/差强人意
B.蝙蝠/褊狭 闷葫芦/闷罐车 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璀璨/摧残 发横财/遭横祸 媒妁之言/真知灼见
高中语文语法综合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语法综合练习及答案高中语文语法知识●随堂练习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一)词类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得词性.1.她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瞧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得地连起来了.3.您比我强,我比不过您。
4。
您为什么老向着她而不向她提意见?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瞧病。
二、判断加点词得词性1、这朦胧得桔红得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4、隔着云瞧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得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您明白其中得道理吗?(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得工作作风.()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越发( )除了() 始终( )依照( )沿着() 索性()扑通()哦( ) 屡次( )何必()自从()砰( )啊()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二)短语一、辨别下列短语得种类:天气睛朗发挥作用仔细翻阅丰功伟绩扫得干净美好回忆甜言蜜语打击敌人舒活筋骨认真讲解歌咏春天黑得发亮差得很远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性格与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二、选出下列说法错误得一项:()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三、选出下列说法正确得一项:( )A清醒过来推辞一番明亮极了工作数月(后补短语)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并列短语)C内心激动增长很快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D学习园地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学习技术(动宾短语)四、下列成语,与"惩前毖后"结构完全相同得一组就是:()A谦虚谨慎寂然无声B扬眉吐气姹紫嫣红C生气勃勃天寒地冻 D莺歌燕舞精力充沛五、下边一句话,由于其中短语得结构不一致,使得语流不畅,请在横线上改变加点短语得结构,使整句话语流顺畅。
高考复习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选择题组+选择+简答+简答题组三种题型综合练习)+专题练习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类试题专题练习(选择题组+选择简答+简答题组三种题型综合练习)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农村一直不是、艺术家笔下的“桃花源”,反而是苦难的土地、悲惨的生活和没有光明的未来。
()农民从农村逃逸,进入城市,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核心主题。
农民对乡村的逃逸,就是对土地的逃逸,对苦难的逃逸,对命运的逃逸。
农民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期,令人的诗意生活又再度出现在了中国的乡村——通过抽离变质机体的方式,满怀激情地“新社会”的新思想。
作家用一种优美的语言描写乡村风物,从而凸显新社会的秩序和伦理——这更多是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起作用。
优美叙述和现实生存状况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
这些“诗意乡场”的叙事背后,不乏残酷的社会现实:斗争、枪杀、饥饿、孤独、歧视、死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也绝不是耿耿于怀讴歌界线B.也绝不是心驰神往讴歌鸿沟C.从来不是心驰神往赞颂界线D.从来不是耿耿于怀赞颂鸿沟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农民来说,城市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B.对于城市来说,那里反而是一个能够给农民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C.城市对于农民来说,反而是一个“桃花源”能够带来美好生活。
D.农民对于城市来说,反而是一个能够带来美好生活的“桃花源”。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B.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对乡村田野风光的描写,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C.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在中国的乡村中是无法找寻到的。
D.欧洲知识分子,如卢梭等人那样描写乡村田野风光,中国的乡村是无法找寻到的。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互联网视听平台的高速发展,网络文艺正在向精品化创作方向转型。
高中语文古诗文+《红楼梦》综合练习2(含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红楼梦》综合练习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56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汝其.勿悲望请其.指教B.请以.剑舞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C.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汝可以模拟得之.D.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完成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C.使之肖.我肖:像D.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给3.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一项是()①廊腰.缦回②朝歌.夜弦③四海一.④兴利.除弊⑤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⑥可怜焦土..⑦辇.来于秦A.①②/⑤⑥⑦/③/④B.①⑦/②⑤⑥/③/④C.①②⑦/③/④/⑤⑥D.①②⑦/③/④⑤⑥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③汝幸而偶.我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A.①/③⑤/②/④B.①⑤/②/③/④C.①⑤/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得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齐楚之精...③然后....②思厥先祖父英.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之理⑨下而从六国破..⑧胜负之数,存亡..也⑦礼天下之奇才亡之故事..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戍卒叫,函谷举C.几世几年,剽掠其人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8.下列各组句子,文言特殊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百姓之不见保B.申之以孝悌之义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D.然则一羽之不举大王来何操9.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斯用兵之.效也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10.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洎牧以谗诛B.暴霜露,斩荆棘C.奉之弥繁D.则胜负之数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吾得兄.事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可怜焦土..⑥朝.歌夜.弦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12.下列句子,句式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相同是一项是()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1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B.吾充.吾爱汝之心C.第.以今日事势观之D.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14.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②国以富强③西取由余于戎④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⑤吾辈处今日之国⑥遂霸西戎⑦东得百里奚于宛A.①④⑤/②⑦/③⑥B.①④/②③⑤/⑥⑦C.①③⑤/②④/⑥⑦D.①④/②⑤⑥/③⑦1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也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卒.不忍独善其身C.泪珠和.笔墨齐下当哭相和.也D.厅旁一室为吾与汝相栖之所.也助天下之人爱其所.爱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汝不必以.无侣悲B.或.又是男左右或.欲引相如去C.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且以汝之.有身也D.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吾与汝双栖之所.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作此书.时不能竟书.而欲搁笔B.吾尝语.曰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日不出门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正,恰逢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仅,但C.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抑:难道D.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晤.(见面)察吾衷.(内心)抑.汝能之乎(抑或)B.语云.(说)吾至.爱汝(极)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仅,但) C.竟.书(写完)当哭相和.也(应和)使之肖.我(相像,类似)D.一恸.(痛哭)不能禁.(禁止)老.吾老(敬重)20.下列四组实词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2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B.画船听雨眠.眠:睡觉C.皓腕凝霜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D.垆边..人似月垆边:土台子边23.下列加横线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戍卒叫,函谷举.举.孝廉不行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盘盘焉.,囷囷焉且焉.置土石B.骊山北构而.西折不敢言而.敢怒C.夫.战,勇气也予观夫.巴陵胜状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辍耕之.陇上2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高中语文古诗文+《红楼梦》综合练习1(含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红楼梦》综合练习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46分)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而:如果B.小人喻于.利于:在C.不亦重乎.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D.其.“恕”乎其:它4.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B.可谓好学也已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士不可以不弘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就有道而正焉B.见贤思齐焉C.天下归仁矣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人而.不仁,如礼何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谓其君不能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8.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由是.观之是.非之心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而青于.蓝D.自贼.者也贼.其君者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C.知止.而后有定D.不足以事.父母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四体:四肢1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在止于.至善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良曰:“长于.臣。
第306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306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
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
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怅惘: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
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
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一时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
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粉丝,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
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企业献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
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
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伙人竟然将毒品藏在自己的体内,真是太“聪明”了!B.如今大力提倡“光盘行动”,你却还在乱扔食品,太不识时务了!C.“僧敲月下门”“蝉噪林逾静”是古代文学以动衬静的典范。
D.中铁电气化局接触网工在60米的高空作業,被誉为高铁“蜘蛛侠”。
2.运用排比可以增强气势,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4分)3.如果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作“为什么,我们收获了很多,内心却很空虚”,你觉得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勤俭节约是提升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但环顾我们身边,很多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流行,这与我们所需要、所期待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选修上册同步练习: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是由语言形成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实物性景观。
关于语言景观的界定,引用最广的莫过于以色列社会语言学家Landry和Bourhis的定义:指的是特定地区和区域里公共或商业标牌上的语言。
他们用举例的形式罗列出了常见的语言景观形态,如街牌、路牌、广告牌、商业招牌、海报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景观有了更新的语言介质,也包括涂鸦、电子广告牌、移动广告牌、网络视频广告等。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和语言实践的关系往往是很复杂的。
我们可以借由语言标牌中目标语言的各种信息来描写公共场所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揭示这种关系。
同时,语言景观打破了语言的口语和书面二维对立关系,提醒人们注意语言的多维存在形式。
语言景观研究唤醒了我们对视觉化语言符号资源的重视,拓宽了语言研究的范围。
记者:祝晓宏:短短几年,语言景观研究迅速崛起,这些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应用倾向,有助于弥合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语言使用和宏观语言政策研究脱节的情况。
当然,目前对于拍摄到的语言标牌还没有达成标准化的标注意见,因为缺乏一致的编码框架,资源库搭建的基础工作也只能各自为政,这也限制了大规模比较研究的开展。
另外,当前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小城市极少,农村地区尚属空白。
记者:祝晓宏:语言景观研究还在升温,可以预见更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将会关注这一领域。
为凸显语言景观的应用品味和交叉属性,研究视角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例如,需要思考语言景观与母语教育、外语学习的关系,语言景观与语言经济的关系等。
(选自《语言景观研究视角需进一步拓展——访暨南大学祝晓宏教授》,有删改) 材料二近年来,语言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语言景观一般具有两种功能: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
语言标牌可以为当地居民或来访者提供诸如位置、方向、店铺的经营业务等最基本的信息,并反映某种语言的使用状况及该地区的语言生态。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综合练习(共10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徐鹿卿,字德夫。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
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
鹿卿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谥清正。
(节选自《宋史•徐鹿卿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是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是史书,即正史。
B.“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第二名被称为“进士”。
C.“御史”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D.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称为“谥”或“谥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世宗崩,穆宗立,历两京左右通政。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
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
瑞无子。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乡试”,明、清的“乡试”在各省的省城举行,主考官均由皇帝亲派。
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所以“崩”是天子死亡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C.“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穆宗、万历等。
高中语文练习册答案超详细
高中语文练习册答案超详细【练习一】题目:请根据《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范仲淹认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应该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开始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开始快乐。
这体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鼓励我们先人后己,关心社会大局,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贡献力量。
【练习二】题目:阅读《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分析其艺术特色。
答案:《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
这句话运用了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落霞”与“孤鹜”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而“秋水”与“长天”则构成了一幅广阔的天地背景。
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统一的向往。
【练习三】题目:《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是如何体现的?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一篇著名表文,其中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忠心。
其次,诸葛亮在文中展现了他的智慧,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先取荆州,后取益州”的战略,显示了他深谋远虑和善于用兵的能力。
【练习四】题目:《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林黛玉是其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林黛玉的形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才情出众,她擅长诗词,情感丰富;二是性格多愁善感,她对爱情和亲情有着深刻的体验;三是命运多舛,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
林黛玉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复杂性。
【练习五】题目:《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如何理解?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是孔子的一句名言。
高中语文50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50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练习题及讲解#### 一、阅读理解1. 题目:请阅读下文《荷塘月色》,分析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感受和描绘手法。
- 文章:>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 讲解: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在月光下的宁静与朦胧美。
使用比喻手法,将叶子和花比喻为“在牛乳中洗过”,增强了画面的质感和视觉冲击力。
同时,作者对月光的描写,既表现了其柔和,又体现了其朦胧,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2. 题目:阅读《背影》一文,分析文中父亲形象的特点。
- 文章:>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讲解:文中父亲形象的特点是朴实、勤劳和充满父爱。
通过父亲穿黑布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朴素。
父亲蹒跚的步伐和努力攀爬月台的动作,体现了他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的父爱。
#### 二、文言文翻译1. 题目: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文言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经常复习它,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学习、友情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 三、作文1. 题目: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讲解:在写作时,可以从个人兴趣、职业规划、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入手,阐述自己梦想的来源、实现梦想的计划以及梦想对社会的意义。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段综合新题型专题训练专项练习题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段综合新题型专题训练专项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我们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B. 他问我:“你是哪国人?”C. 这次比赛,他获得冠军,收获了荣誉和自信。
D. “别放弃!”她对我说。
答案:A。
句子中应该在“学习”和“努力”之间加逗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他平时很少说话,但是一旦开口就非常有分量。
B.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思考。
C. 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总是贪心不足。
D.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人。
答案:B。
句子中应该在“问题”和“需要”的后面加逗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每次考试,他都能取得好成绩,真是太棒了!B.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非常出色。
C. 手机是一件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也会让人上瘾。
D. 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机会,追求梦想。
答案:A。
句子中应该在“棒了”和“!”之间加逗号。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他很勤奋,每天都会刻苦学习。
B. 大家都很喜欢他,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好。
C. 小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孩子,他的作文写得非常好。
D. 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孩,每个人都被她吸引住了。
答案:D。
句子中应该在“女孩”和“,”之间加逗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是:A. 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减肥。
B. 他很喜欢看书,每天都会读很多书。
C. 父亲说:“儿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D. 她很漂亮,是众人的焦点。
答案:B。
句子中应该在“书”和“。
”之间加逗号。
6.下列句子中,字词使用不当的是:A. 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坚持。
B. 他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很少出现失误。
C. 祖国的山山水水,构成了美丽的风景线。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答案:B。
句子中应该用“错误”或“过失”替代“失误”。
7.下列句子中,字词使用不当的是:A. 父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好好孝顺他们。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语文必备练习题及讲解## 一、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1.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 翻译以下句子,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 根据所给文言文段落,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 讲解文言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解答文言文题目时,首先要理解文中的字词含义,其次要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最后要能够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内容。
1. 对于划线词语的解释,需要结合上下文和古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理解。
例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习”指的是复习、实践,“不亦说乎”中的“说”表示快乐。
2.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气和风格,同时要使译文通顺易懂。
例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以翻译为“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句话强调了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3. 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结合文中的描写和叙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 二、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1. 阅读以下现代文段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 段落略。
2. 分析文中某一段落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3.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论证。
### 讲解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解答现代文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倾向。
2. 分析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时,要注意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这些语言特点如何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要基于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有逻辑、有说服力的论证。
## 三、作文### 练习题1. 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以“科技与人文”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 讲解作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部分。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一)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语言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
春运的壮观景象,未必能被西方世界理解,国人却能心领神会。
与最爱的家人相会,方不负一年的奔波与辛劳。
更重要的是,在春节的相聚中,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面临心灵的终极拷问:我是谁?有个________的段子是这么说的:身处北上广的托尼、露西,回到村里,就变回了二狗、翠花。
撇开戏谑的成分不谈,能在故乡找回自己、发现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能从春节汲取力量的,又何止是个人?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春节的每一个底色,也被印证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团结统一。
无需________的宣传,也无需不厌其烦的诉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
当然,我们不必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________、停滞不前,并不是可取的态度。
在饭桌上被亲友逼问、催婚,为了领压岁钱不停地磕头,凡此种种,都给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添上了不和谐音。
因此,想要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陋习。
()。
有人说,不再看春晚是家庭气息淡薄的表现。
其实,全家一起看电影或看网剧,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娱乐、休闲方式的多元化,意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已经变得更自由、更丰富。
同理,俏皮的表情包取代了________的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节日腐败”的烦恼……敢于拥抱新生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新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喻户晓雷厉风行故步自封千篇一律B.家喻户晓大张旗鼓抱残守缺众口一词C.耳熟能详大张旗鼓抱残守缺千篇一律D.耳熟能详雷厉风行故步自封众口一词解析:选C。
首先阅读文段,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综合测试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
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
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
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
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性,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
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
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
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
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
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
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
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
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
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
(《孟子·寡从之于国也》)(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渔父》)【答案】(1)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
连续性默写。
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重点字有:蚓、埃土、尊、酹、砌、犹在、庠序、颁、察察、汶汶。
故答案为:⑴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⑵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⑶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⑷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⑸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 ________”用反问句表明了诗人即使受挫殒命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
(2)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无限悲凉。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综合测评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习题word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
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
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
“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
通过文化“铸魂”,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
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
多彩的非遗技艺、古朴的古村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都是文化产业的要素,经过产业化开发就可以成为致富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综合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祖冲之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开三面红苇往往是在环境不能再承载的时候,才会想起环保;往往是在华南虎已经灭绝、中华鲟接近灭绝的时候,才会开始环保。
许许多多环保宣传采用的策略是“恐吓”式的:如果再不节约用水,设想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想一想,都会令人生畏;如果碳排放再没有节制,温室效应会融掉南极冰山,想一想,就会想到电影《2012》。
古人的环保不是这样的——就姑且把古人一些做法也称作环保吧。
商代的汤,有一次到郊外散步,发现有人在张网捕鸟。
让汤感到惊讶的是,其所张之网,不是一张,而是四张,有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势。
对于鸟来说,就只有进的道,再也没有逃生的路了。
尤为可恨的是,那位捕鸟的人还在那里念念叨叨,让天下所有的鸟都进入我的网中,而且是越大越好,越肥越好。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激起了汤的怜悯心肠。
他感叹道,这样捕鸟,那不是要把天下的鸟一网打尽吗?就下令把四面中的三面撤下去。
捕鸟人赶忙把三面网撤下,他口中念叨的词也颇为识相地变了——想往左飞的就往左飞,想向右飞的就向右飞,那些命不好的就飞到我网中吧。
在环保问题上最早采取“政府行动”的是子产。
那是鲁昭公十六年的时候,九月,郑国大旱。
派大臣到桑山上搞祭祀活动,向老天祈雨。
这些大臣祭祀完毕,看到天还不雨,就砍了山上的一些树。
这让子产非常生气。
他这样说,祭祀山神,应该在山上植树造林;现在反而到山上砍伐树木,这简直就是犯罪。
结果屠击、祝款、竖柎这三位就成为中国第一批因“环保”问题而被罢官夺邑的官员。
孔子在“环保”问题上也坚持自己的做法。
《论语》中说孔子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就是说孔子偶尔也钓钓鱼,但不会用大网去捉鱼;孔子也会打鸟来提高射艺,但不会打已在树巢中归宿的鸟儿。
钓鱼与射击飞鸟,那是君子陶冶性情的活动,用大网捕鱼,是贪夫的谋利之举,而偷袭已经入睡的归鸟,就是乘人之危、欺负弱者的行为。
这不是英雄所为,更非君子之行。
在“环保”问题上,曾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这就把“环保”问题提高到“孝”的高度来认识了,也就是要以君子姿态,合适合宜地来对待身外的动植物。
总起来说,“恐吓”式的环保也比不环保要好。
但“恐吓”式的环保与出于仁德之心的环保,是两个环保。
“恐吓”式的环保太过功利,我还是喜欢“兼爱”“推恩”式的环保,这使人胸襟开阔,气度高远。
其实,世人对于姜太公有着深深的误读。
因为姜太公在渭水上用直钩钓鱼,被文王发现重用了,就说姜太公直钩钓鱼,钓的其实是文王,这就有点太武断了。
这或许真的就是他老人家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呢,这种可能性倒是非常大的。
不管怎样,网开三面与直钩钓鱼,都可看作是人类向大自然发出的友好信号吧。
(节选自《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1.下列关于文中古人“环保”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人的环保是怀着仁德的爱心、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气度进行的“兼爱”“推恩”式环保。
B.商汤和子产对环保是运用权力进行强制执行的,前者要求明令整改,后者则进行严厉惩处。
C.孔子和曾子以“君子”标准积极倡导环保,前者遵守“君子之行”,后者主张“君子姿态”。
D.古人的环保与今人的环保发出的信号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友好的,而后者却是不友好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大量援引古人有关“环保”的主张和做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启发了今人的思考。
B.在人与自然交往的规则上,孔子言行一致,他既主张“不以其时,非孝也”,又恪守“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C.姜太公的直钩钓鱼完全是自娱娱人的行为艺术,而世人却因一己臆断而误读,武断地说他“钓的其实是文王”。
D.在语言表述上,文中的直接引用增强了论据的确凿性、可信性,而间接转述则增强了文章的活泼性、可读性。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网开三面”不仅表现了商汤的仁德之心,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长远利益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B.今人的环保都是“恐吓”式的,其本质上是利己的,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和大自然的友好相处问题。
C.古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观点中反复强调的“以时”,体现了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朴素思想。
D.要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合适合宜”地对待环境,而它有待于每个人心胸、气度等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
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
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
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
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
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
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
”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嘿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
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
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
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
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
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
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
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
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
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
”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
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
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
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
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
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后嘿然,遂论.如法论:判罪B.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已:停止C.缮壁.垒,增守御备壁:墙壁D.未报.,得疾卒报:答复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译文:⑵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译文:(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至9题(11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长。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8.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9.“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⑵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⑶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
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