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总复习1.服务的概念。
服务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并取得报酬的活动,一般指商品服务。
服务的特征。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虽然服务需要物质设施,但消费者获得的仅仅是服务。
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服务质量难以衡量和比较。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不可分割性。
要求顾客参与服务是难以贮存的。
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2.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ies)服务业可分为初级服务业(如餐饮)、中级服务业(如仓储、运输)和高级服务业(金融財務、投資、法律、會計),其中高级服务业即可认为是知识型服务业。
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现代金融服务业;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
3.服务贸易的定义1.跨境提供:由一个成员境内向另一个成员境内提供的服务。
在这种形式下,服务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分别在本国境内,并不移动过境。
所以,这种服务提供方式,往往要借助于远程通讯手段,或者就是远程通讯服务本身。
例如,国际电话通讯服务。
2.过境消费:在一个成员境内向任何其它成员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在这种服务提供形式下,服务的被提供者,也就是消费者跨过国境进入提供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服务。
出国旅游、出国留学实际上都是接受的这种服务提供方式。
3.商业存在:通过一个成员的商业实体在任何其它成员境内的存在而提供的服务。
这种商业实体或商业存在,实际上就是外商投资企业。
其企业形式可以采取独立的法人形式,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
在这里,服务的提供是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其提供涉及到资本和专业人士的跨国流动。
例如,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就属于这种形式。
4.自然人的流动:由一个成员在任何其它成员境内的个人提供的服务。
这种形式涉及到提供者作为自然人的跨国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的考点
国际服务贸易的考试重点归纳一、服务的概念现代定义: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一、服务的基本概念1.资本2.劳动力3.知识与技术三、服务的基本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2、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3、服务的异质性4、服务的不可储存性5、所有权不可转让性6、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四、服务业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
服务业水平高低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达,服务业越发达。
1、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2、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3、服务业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五、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各国或地区之间跨越国境的服务提供和接受。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依据服务提供的方式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过境交付:从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这是典型的跨国界服务贸易。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商业存在: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即服务提供者在外国建立商业机构为消费者服务。
自然人流动: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六、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七、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的关系1、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刺激与之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服务贸易的巨大机会。
2、国际服务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八、国际服务贸易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门科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服务贸易活动(关系)规律性。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重点整理《热传导》试题⼀. (1997)⼀短圆柱体直径为d ,⾼为h ,初始温度为0t ,侧壁绝热,顶⾯加⼊热流q (W/m 2),底⾯与温度为t f ,放热系数为α的流体接触。
试写出求解其稳态温度场的微分⽅程与定解条件。
⼆. (1997)某平板节点划分如图所⽰,各⽹格边长均为0.1m x =?。
导热系数)W/(m 50℃?=λ,左、右、上边温度均为40℃,下边与80t f =℃,)W/(m 10002℃?=α的流体进⾏对流换热。
试写出1、2、3三个节点的热平衡⽅程式,并将其化为⾼斯-赛德尔迭代的格式。
三. (1994)两维稳态导热运⽤有限差分法节点划分如图所⽰,0.1m y x =?=?。
已知左边与下边节点(1,4,7,8,9)保持常温20℃,上边绝热,右边与)W/(m 2060t 2f ℃℃,?==α的流体接触,板的导热系数)W/(m 4℃?=λ。
试列出节点⽅程,并整理成=2t ,=3t ,=5t ,=6t 的形式,以便于进⾏⾼斯-赛德尔迭代。
147123t 0t 0t 0t f α,t f α,h四. (1992)某⽆穷⼤平壁上置有⼀短圆柱形肋,尺⼨如图。
初始温度与肋基温度均为0t ,流体温度为f t ,放热系数为α,忽略辐射换热。
写出求解该圆柱体内温度场的微分⽅程与定解条件。
五. (1992)拟在某圆管上包两层厚度相同的保温材料A 与B ,B A λλ<。
包法有两种I :A 在内B 在外;II :B 在内A 在外。
求证:两种包法保温材料的总热阻II I R R >六. (1992)某⽆穷⼤平壁在20℃的流体中双侧冷却。
在正常情况阶段下,侧得壁中⼼温度下午1点钟为70℃,2点钟时为50℃。
求3点钟时壁中⼼温度为多少?七. (1994) 某两层平壁稳态导热的温度场如图,已知3121=δδ,求:1) =21q q ;2) =λλ21;3) =21R R 。
50℃℃20⼋. (1994)某球形热电偶,直径为 1.2mm ,初温为20℃,其物理参数为:3kg/m 8930=ρ,)J/(kg 400c ℃?=。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每题0.5分,30题15分)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5题20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7题42分)四、论述题(共1题,23分)[1]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认为:首先,服务是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可以在市场上交换;其次,没有实物形式,体现为一种活动形式。
[2]服务产品具有寻找特征、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3]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主要是相对国内市场,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是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
[4]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不包括: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5]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面转移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
[6]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延伸,它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7]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的比重已由100多年前的20%-30%增长到70%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也达到50%左右。
[8]李嘉图认为一切生产过程都创造价值。
这一观点不仅明确规范了价值概念,而且也标志着经济学古典范式的产生。
[9]马克思不认为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界分,认为两者是统一的。
“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10]A·费希尔划分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三个阶段为:农业和畜牧业主导阶段、工业大规模生产阶段、服务业大发展阶段。
[11]E·索维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农业人口的比例会逐年下降;农业劳动者绝对数字的下降会减慢;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
[12]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买某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13]选择在家庭工作还是在市场工作,取决于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期末复习要点1、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
①服务产品一般是无形的②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③服务产品是难以存储的④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很低⑤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异质性⑥服务产品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⑦服务产品定价通常与其实际产出缺乏联系2、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模式一: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简称跨境交付。
模式二: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简称境外消费。
模式三: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简称商业存在。
模式四: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简称自然人流动。
3、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①服务产品特征制约的服务贸易特征:Ⅰ、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
Ⅱ、服务交易有时会出现系统性失灵问题。
Ⅲ、宏观层面及非经济特征。
②受国际环境制约的服务贸易特征:Ⅰ、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Ⅱ、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藏性。
Ⅲ、服务贸易的国际惯例与协定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Ⅳ、服务贸易的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4、BOP服务贸易统计与FATS服务贸易统计之间的关系BOP定义的服务贸易指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跨境的服务交易,它不包含作为居民的外国附属机构与当地居民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因此,GA TS定义的商业存在这种服务方式难以被BOP统计所反映,所以,FATS统计应运而生。
BOP 定义的服务与FATS统计之间虽互为补充,却不能简单相加。
原因在于,一方面,FATS统计与BOP统计的范围、内容和记录原则不同;另一方面,FA TS统计与BOP统计的部分内容有重叠,两者相加会产生统计内容的重复。
5、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就业人口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重新分布,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减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依次增加。
(完整word版)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简答题:1. 服务业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答:(1)服务劳动职业化(2)服务部门独立化(3)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2. 服务业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答:服务业作为独立产业的形成,需要以下列经济条件为基础。
(1)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
(2)服务部门独立化产生正的效率效应。
(3)整个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经常化、规模化。
3.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具有那些感性特征?答:服务一般是无形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服务是难以贮存的,服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服务消费有时会产生外部性,服务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通常并不是与真实产出相联系的。
4.服务的异质性的含义与意义何在/?答: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别。
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其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的服务随之发生差异;其二,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所以,同一种服务的一般与特殊的差异是经常存在的。
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只能规定一般要求,难以确定特殊的、个别的需要。
这样,服务质量就具有很大的弹性。
服务质量的差异或者弹性,既为服务行业创造优质服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给劣质服务留下了活动的余地。
因此,与能够执行统一标准的商品质量管理相比,服务质量的管理要困难得多,也灵活得多,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寻租等外部性(比如政府服务中的腐败现象)的存在与蔓延。
5,分析将服务部门划分为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分销服务和政府服务的经济意义。
答;自己总结page 286.配第-克拉克定理。
答:克拉克认为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个一般规律,这就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有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
由于克拉克这一观点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配第的有关发现,所以克拉克所揭示和阐述的经济发展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完整版)国际服务贸易期末重点
服务: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且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或者说服务是区别于一般有形商品的、主要以活动形式满足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并增加其价值的特殊商品。
服务的特征服务的无形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性服务的异质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服务业: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第三产业: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Fisher首先提出,鉴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无法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在内,就把这两次产业之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四个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剩余法,Fisher将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而服务业的界定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
三次产业划分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依赖于低阶层次产业;相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是相互依赖关系,而非单向依赖。
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含义主要相对于国内经济,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含义则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服务贸易的传统定义当一国(地区)的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地区)的服务需求者(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提供服务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取得外汇收入的过程,即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的服务消费者购买另一国(地区)服务提供者的有效服务,即服务的进口。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交易标的的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国际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复杂性服务贸易按照WTO的标准分类(1)商业服务;(2)通讯服务;(3)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4)销售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与社会服务;(9)旅游服务;(10)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11)交通运输服务;(12)其他服务按照操作性统计分类1。
国际服务贸易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考试复习重点一、基本概念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国际经济交流活动。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拆分性等特点。
二、重要指标和数据1. 服务贸易的分类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商业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咨询与管理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文化与娱乐服务等多个领域。
了解不同领域的服务贸易分类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和指标常用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包括国际航运统计方法、国际金融统计方法、国际旅游统计方法等。
了解这些统计方法并掌握相关指标是复习的关键。
三、主要流派和理论1. 经典贸易理论经典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因和动因具有重要作用。
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新贸易理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国际垄断理论等。
对于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动态和趋势,掌握这些理论非常重要。
四、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和机制1. 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了解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对于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有重要意义。
2. 国际服务贸易的机制和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规则制定机构,其下的《综合性服务贸易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这些机制和规则有助于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运作方式。
五、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增长势头迅猛的特点。
了解其发展趋势,有助于把握就业机会和市场前景。
2. 面临的挑战国际服务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准入障碍、技术壁垒等。
了解这些挑战对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六、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1.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并推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2. 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塑造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材料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材料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题(15%)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书P130):即G-L指数,也称产业内贸易指数,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一个指数,计算公式为2.服务经济(PPT55页数):以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
3.全球价值链(PPT70页):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为了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回收等环节的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组织,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直到最终消费品消费和回收品处理并进行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
4.服务贸易中的配额限制(PPT145页):是指出现在政府指定的各种关于限制进口数量控制的政策中,实行配额可以为国内服务提供者保留市场份额从而有效保护国内服务市场。
5.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百度百科):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TC=(Xit-Mit)/(Xit+Mit)。
在公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某一国家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
6.生产性服务业(PPT38页):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7.服务贸易中的最惠国待遇(PPT81页):每一成员方现在或将来给予某一成员方的待遇,都应该立即无条件、且以不低于已给予该成员方的待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8.消费者补贴等值(PPT142页):用于测算政府政策对消费者福利损失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CSE=(政策实施前国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关税条件下服务产品的国内消费量9.生产者补贴等值(PPT142页):用于测算政府政策对生产者收益贡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PSE=(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关税条件下服务产品的国内供应量10.服务贸易自由化(PPT145页,书P190):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和干预的过程。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重点一、问答题(10分×5=50分)1. 与实物商品相比,服务具有哪些特征?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异1.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2.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3. 服务是难以储存的4. 服务的异质性较强服务的差别来自供求两个方面: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务需求者对服务业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综合以上的特征发现,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2. 说明服务贸易有哪几种供应模式,并各举一例说明。
(1)跨境交付:从一成员国境内向另一成员国提供服务。
例如:货物运输、电信服务、网上服务。
(2)境外消费:一成员国居民在另一成员国境内享受服务。
例如:旅游、教育、就医。
(3)商业存:一成员国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经营和扩大商业实体来提供服务。
例如:在WTO会员之国内建立分支机构——一定要是服务业的分支机构。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国的服务者进入并暂时留在另一成员国境内以提供服务。
例如:学者出国讲学。
3. 阐述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种类。
1)产品移动壁垒:数量限制、当地成分、本地要求、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的技术标准、歧视性的税收制度、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资本移动壁垒:外汇管制、浮动汇率、投资收益汇出限制3)人员移动壁垒:种种移民限制、出入境繁琐的手续、漫长的签证等待时间4)开业权壁垒:2/3的美国服务业厂商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壁垒4. 阐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正面:1)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形成竞争机制2)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推进服务部门专业化和技术进步3)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外资的流入和技术的转入4)服务贸易自由化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负面:1)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失去对本国新兴服务行业的控制2)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影响到一国的文化传播3)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国际收支平衡4)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影响输出国所在的政治、经济联盟的长远利益5. 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原因。
(完整版)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1.2 服务的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2、服务的不可分离性3、服务的异质性4、服务的不可存储性5、服务支付价格通常并不与其实际产出相联系6、服务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一次对我国三大产业做了明确的划分,并将第三产业的产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开始将第三产业改为“服务业",但统计上仍使用“第三产业"。
二、服务业的分类1 从服务消费的角度看生产资料服务业:服务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构成有形商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资料服务业:服务产品主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服务对象以居民个人为主。
2 从服务业产生的时间顺序看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举例2-3个)传统服务业:饮食业、旅店业、商业现代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教育培训区别: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特征,发展上呈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态势,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
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二、服务贸易分类(一)商业分类1 以“移动”为标准:服务是否在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移动(1)分离式服务:运输服务是典型(2)需要者所在地服务:银行、金融、保险是典型(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消费者跨国界接受服务此标准涉及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2 以行业为标准银行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建筑和工程服务;专业服务;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服务3 以生产过程为标准生产前服务、生产服务、生产后服务4 以服务对象为标准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5 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劳动密集型服务6 以是否伴随有形商品贸易为标准/同货物国际转移(商业贸易或者国际投资引起)的关联度(1)国际追加服务:伴随商品实体进出口而进行的贸易,是有形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派生的国际服务贸易形式,本身并不向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围绕货物的核心效用而衍生或附加的派生效用(2)国际核心服务: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无关,为消费者单独购买,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种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1.生产者服务又称“生产性服务”,是指作为其他商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
也就是“面向生产的服务”,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
2.国际服务贸易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入。
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3.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
它的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在外国境内向该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
4.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建立商业实体的形式提供服务。
5.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率之比。
6.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系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7.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即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农业比重下降。
8.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优势而将部分服务流程以商品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一种商业模式。
9.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自己国家的弱势产业而限制进口,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10.跨境交付是指一成员服务提供者在其境内向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以获取报酬。
二、简答题1.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有哪些特征?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具有不可感知性,不可分割性,品质的不一致性,不可储存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2.什么是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有哪四种?①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1、服务的特点:(1)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时通常是同时发生的。
(2)服务是难以储存的(3)服务是非实物形态的,即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2、希尔指出:”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
3、薛荣久指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作为劳动活动服务的特殊作用价值。
4、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过境交付: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的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从一成员方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一成员方在其他任务成员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商业存在而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由一成员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国际服务贸易是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服务进出口活动。
它由各国(地区)服务出口加总而得。
6、国际收支统计的基本结构。
经常项目:商品(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单方转让。
7、(1)消费性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2)生产性服务: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服务,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产生,(3)分配性服务: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8、国际核心服务贸易是与有形货品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
9、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国际追加服务与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
10、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有哪些?各自有那些优、缺点?答:服务贸易统计的方法有BOP统计和FAT统计。
BOP统计的优点:(1)各国统计的口径一致,上报数据规整。
(2)它是跨境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所记录的经常项目下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服务交易,即跨境的服务流动的统计,具有跨境消费和跨境交易的特征。
BOP统计的缺点:(1)其反应的组要是跨境交易(包括过境交付、国外消费以及自然人流动),而对当前世界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的服务贸易却没有反应。
(2)其在项目个数和统计内容上与GATS存在明显差别,因为无法适应GATS下新的划分方法的统计需要。
FAT统计的优点:弥补了BOP统计的不足。
FAT统计的缺点:FAT统计无法提供GATS四中服务提供方式各部分详细、确切的统计数据,特别是目前还没有能对自然人移动所提供的这部分服务贸易进行统计的具体方法。
11、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因。
物质产品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也扩大了对专业服务的需求。
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不断加强和深化,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2、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较高因此其服务产业比较发达,其大量的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二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的廉价劳动力进入发达国家,两者在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3、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过程中派生了大量的服务产品,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带动了服务的出口与转移,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4、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也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服务合作的方式扩大了国际服务市场,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第二章与服务相关的理论1、服务的特性?(案例分析题)答:一、无形性。
这是服务具有的最主要的特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农业产品比较,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能触摸到,或不能用肉眼看见它的存在。
(2)服务的使用价值或效果往往在短期内不易感受到,通常要等一段时间后,使用或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服务所带来的利益。
二、即时性。
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不可分离性。
即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服务产品与其提供来源者大多是无法分割的。
(2)不可储存性。
多数服务无法如一般有形产品一样在生产之后可以存放待售,他是不能被储存的。
即服务的生擦很难喝消费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
三、异质性。
服务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由于提供服务的时间、地点及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服务的差异会很大。
四、知识性。
许多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了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经营行业。
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最快,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业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了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服务业也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速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
第三章服务业相关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简答)答:克拉克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产业:第一产业(基本产品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第二产业(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及工业品原料进行加工取得的)、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非物质产业,即服务业)因此此定理可以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变向第三产业移动。
2、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拓展:前内力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所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2、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度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而机遇和政府作用也对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而言:(1)生产要素。
他将服务贸易给予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分解为六个:服务技术要素、服务资源要素、服务管理要素、服务市场要素、服务资本要素、服务产品要素。
(2)需求状况。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状况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波特指出,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顾客,如果能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么其他的客户就不在话下了。
同时他认为本地客户的预期性需求也非常重要。
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
(3)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
波特认为一个优势产业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一定与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
同时他还指出,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4)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度。
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
创造与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国内市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5)机遇。
机遇其实是双向的,只有能满足新需求的厂商才能有发展的“机遇”。
(6)政府作用。
波特指出竞争优势的创造最要要反映到企业上,政府能做的知识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3、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处理外包(KPO)。
是服务企业或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中原本自我提供的部分服务流程或服务环节以合同方式委托给外部服务供应商以完成的经济活动。
4、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即“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相对应,在经济中考虑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的服务贸易理论。
5、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服务外包的原因?答: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外包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
在给定生产要素的情况下,企业有三种选择: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从现货市场购买,三是实行外包。
企业的所有者将根据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最小值作出选择。
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性等因素,这些因素将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大,同时如果企业寻求内部一体化过高的成本是其负担不起的。
当外包所产生的成本之和小于自己生产的成本时就可以进行外包,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6、服务外包和制造业外包的区别:(1)服务外包的技术含量高于制造业外包。
数据显示,相同贸易额中服务外包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制造业来料加工的20倍以上。
(2)更高的技术含量要求更高的水平的人力投入,服务外包提出了经验和实践丰富的从业要求。
(3)相对于制造业外包服务外包更加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即互联网和通信技术。
(4)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言服务外包不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发包方可以和任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承包方合作。
(5)与制造业外包相比服务外包产业属于“绿色产业,具有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
(6)相对于制造业外包合同而言服务外包合同在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纠纷,其对文化背景、法律体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五章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规则1、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以下四种方式:(1)跨境服务: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2)境外消费: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的服务。
(3)商业存在: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的服务。
(4)自然人移动: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的服务。
2、GATS的基本原则(名词解释)(1)透明度原则:是指成员方正式实施的有关服务贸易的任何法律和规章,或对法律和规章的修改,都要及时予以公布。
(2)、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缔约国的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第三国的一切优惠,应无条件、无歧视性、多边形、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国的另一方。
3、市场准入:是指一成员方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
4、服务业补贴的形式:国家通过直接拨款或税收优惠等手段,针对本国特定服务业实施补贴,达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促进目的。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补贴都被广泛在运输、通信、医疗和教育等服务部门。
GATS指出各成员方承认在一定情况下,补贴会对服务贸易产生扭曲效果,成员方谈判应当强调“适当”的反补贴程序,这种谈判应确认补贴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中的作用,并考虑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在该领域中的灵活性需要。
强调“适当”的反补贴程序意味着成员方政府有实施某些补贴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在政府补贴方面则有更大的灵活性。
5、GATS的优势和不足?(简答)答:优势:GATS将服务贸易纳入多边体制,第一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为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与保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协调机制,为各方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共同的国际规则,他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对各成员方有着直接的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