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
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1、读一读。
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
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
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
(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
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
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2)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找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并模拟宇航员发出感叹。
3.讨论质疑:是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在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梳理,以便确定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1.此环节的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引导学生重点突出“可爱”和“破碎”。
2.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可爱”,进行寻找。
3.这一部分可在小组中合作解决,完善自己的表达。
4.汇报时要让学生优先发言,什么进行表达。
四、回顾课文,小结全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2.说说本节的收获,或者产生的新的疑惑。
1.用句式“地球太可爱了,我们 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地球的情感。
2.随老师一起总结全文,提出疑问。(这样可爱的地球又为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1.可直接用课件出示句式,让学生口头表达。
2.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疑问,在总结时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也要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
(3) 本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展示朗读。
1.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认读和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课文内容。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长组织交流。
(1)认读生字、组词。
(2)交流不理解的地方。(3)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3.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交流。
(1)认读生词,解释“慷慨”和“枯竭”。认读生字并组词。建议大家怎样写好认为难写的字。
二、抓住重点,自主研读(用时:24分钟)
1.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渺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山中访友》导学案课型:自主探究学习课课时: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湛蓝、清澈、唱和、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内容导航】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识链接】李汉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散文家【自主学习】1、生字词我会填yāo qǐng pù bù dǒu qiào shēn qū() ( ) ( ) ( )jīn jīn lè dào fǔ shēn níng wàng( ) (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zhuàn zhuǎn)扎进(zā zhā)细数(shǔ shù)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表达效果①你弓着腰,()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我的名字,露珠与我()③喂,()的云雀,()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④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胳膊变成(),血液变成树的(),在年轮里()、()前三个句子把都当做来写,第四句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弦、若、哉”等易混难读的字,能根据意思确定“巍巍”“汤汤”“少选”等词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文的基础,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背诵。
4、凭借想象,展开想象,感悟“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借助“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展开想象,体会琴声之美妙,感悟知音之情深。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播放《高山流水》。
2、出示单元导语,齐读。
3、由《高山流水》古琴曲,引出课题。
4、讲解“鼓”是“弹”的意思。
板书,齐读课题。
二、体味音韵美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①教师重点指导难读易错的字词。
②指导难读的句子③自由读全文。
2、二读课文,读出韵味。
①借助注释,想想意思再读,试着划出停顿。
②点名反馈难读的地方。
师随机指导。
③重点指导难读句型的停顿。
④再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3、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注释,同桌边读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点名反馈。
三、赏读语言美1、出示课文插图,师引读。
2、师介绍伯牙和子期的身份。
3、提问:从我刚才的介绍中,你有什么感受?点名反馈。
4、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子期很懂伯牙呢?点名反馈。
5、出示句子①齐读②交流:为什么从这里能看出子期懂伯牙呢?③听着伯牙的琴声,子期是怎么赞叹的?师生合作读。
④在琴声中,子期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和流水呢?点名反馈⑤现在我们带着伯牙琴声里所表达的这种情感再读。
点名读,齐读。
⑥引出“知音”,板书。
6、出示《列子.汤问》中的句子,师带读。
7、提问:大胆想象,伯牙鼓琴,还会志在哪里呢?8、运用这些词语,仿照句式写一写。
完成学习单。
四、品读主题美1、师讲解,提问。
2、再读最后一句,读出伯牙内心的悲伤。
3、出示关于伯牙子期和友情的诗句。
4、引出“知音文化”。
5、最后在优美的琴声中,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草原》导学案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毯、陈”等9个字,会写“草原、线条”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制作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f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1.揭题,板书课题。
2.欣赏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3.介绍作者老舍。
1.生齐读课题。
2.欣赏图片后畅谈感受。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1.在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后,教师相机补充。
2.对课前搜集信息多且能将搜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1.出示初读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新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及难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对照拼音读对生字,努力将课文读流利。
2.相互提醒该注意的生字词。
1.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蒙古包”中的“蒙”读"ng:"衣裳"中的“裳”读轻声;“羞涩''的“涩”是平舌音。
2.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时:10分钟)字的字形。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组织交流: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3.听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错之处。
概括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的书写:“陈”右侧是“东"不是"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相机教学“咆哮、狞笑、揪、瞪”等重点词语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师板书: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你们也去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提个醒,你可以抓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反馈2-3人,(评:概括能力不错,概括得很准确)师随机板书:老汉村民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板书:人物)3.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板书:环境)三、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交流:出示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分句读句子,正音,适机引导朗读。
(评:找得真准)第1句:这雨下得很大呀,声音响点,读的“这雨很大很大的样子出来。
”第2句:咆哮一般指什么?(人暴怒喊叫。
)这里什么在咆哮,洪水好像受惊的野马在咆哮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洪水的——(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学生读这句,分析后再让他读。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浪淘沙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
《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
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
关键处处理: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
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凉州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
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
二、学习《凉州词》。
1.简介作者王之涣。
2.解释题目。
3.初读课文。
播放录音,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4.理解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
(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生读诗并交流。
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
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
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7.练习背诵。
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
三、诵诗会。
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浪淘沙》教学过程:一、背诵《凉州词》1、指名背诵。
2、全班集体背诵。
二、学习《浪淘沙》。
1.初读课文。
播放录音,范读。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各单元复习检测答案doc
基础知识复习检测参考答案11. tí sè zhuì shang bó jīn zhuō yùn2.绿毯柔美彩虹豆腐稍微幽雅妩媚花苞愁怨鸣蝉3.阵陈陈阵稍梢稍梢4.翠欲群疾襟带映眼驰往孤自5.示例:柔和勾画赞叹舒适约束害羞茂密辨别6.(1)示例:十五的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
(2)不然,是太平淡无味了。
(3)示例:清晨,鸟儿在树林里唱着欢快的歌。
(4)远处出现了马。
(5)示例:秋天既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7.(1)老舍舒庆春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蒙汉联欢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2)宗璞愁怨解不完的情调心志“丁香结”(3)唐孟浩然秋江暮色小船羁旅之思(4)北宋苏轼子瞻东坡居士苏东坡苏洵苏辙“三苏”(5)南宋辛弃疾吟咏田园风光幼安稼轩居士“词中之龙”苏轼李清照参考答案21.yí kòu bó jiàn qī yì bīn jiān(1)nàn nán (2)lòu lù(3)dǎo dào2.悬崖铁索沸腾冰雹欢悦灯盏汇集旗帜坦克隆重3.示例:福幸福富富豪吃吃饭迄迄今拦拦住烂灿烂瀑瀑布曝曝晒4.①七八②居临③斩截④全贯⑤碎骨⑥钧发示例(1)孤零零怒冲冲(2)东倒西歪乱七八糟(3)千军万马五湖四海5.(1)敌人被五位壮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打得落花流水。
(2)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3)广场汇集了队伍。
6.(1)B (2)C (3)B (4)D7.(1)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红军长征不畏艰险、英勇顽强(2)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引敌上山顽强歼敌英勇跳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1)1949年10月1日 30万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非常壮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无比自豪、激动、欣喜之情参考答案31. mǐlǐn yǎn cuán zhàzhàn sìbó(1)féng fèng (2)múmó2.疙瘩裁缝筹划橡皮雕像颓然沮丧嫦娥抵御抽屉3.载裁裁载像橡像橡燥澡澡燥磁滋磁滋4.示例:(1)疲劳观看推测依然聚精会神垂头丧气(2)掩盖高兴无聊腐烂5.功弃别心巧拙眈眈津津呆呆沧粟烟缭示例:(1)威风凛凛怒气冲冲(2)念念有词依依不舍(3)画蛇添足多此一举6.(1)示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苏金伞的一首现代诗。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设计结合单元要素,把理解诗歌中三黑对土地的态度设为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相关语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深情,感受三黑重得土地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引发学生学会由阅读展开深入思考,通过阅读展现自己的观点。
在自由表达观点中,在仿写训练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苏金伞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资料介绍,导入新课1.作者及背景资料介绍。
我们一直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苏金伞。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
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
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
2.出示资料,进行题目解说。
“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
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3.出示阅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
指名读课题下面的阅读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设计意图:资料的介绍拉近了学生与本首诗的距离,了解背景资料促进深入理解本首诗。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学提示,提高自学能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指名分小节读诗,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哪些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3.全班汇报,概括主要内容。
(翻地,耙地,播种,看荞麦开花,听蝈蝈叫,畅想美好生活……)设计意图:梳理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深入感受三黑对土地的情感做好铺垫。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快速浏览诗歌,想一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把能体现三黑情感的句子画下来,用心去品味一番。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注意加强整合。
每一个专题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练习、应用,后面有总结、拓展,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四)“口语交际·习作” 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延续五年级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册中口语交际?习作依然单列。
编排形式亦比较灵活,有先说后写的,有先写后说的,有把两部分内容合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指导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指导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对五年级下册所学的阅读与习作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与策略,为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2.运用关联学习的方法,对比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阅读与习作两个方面的学习任务及策略,梳理六上阅读与习作的延续和推进点,促进五上与六下学习的有效衔接。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五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学习内容。
2.浏览六年级上册教材,大致了解语文学习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比较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目录的异同。
1.浏览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的目录。
2.运用双气泡图梳理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的目录异同。
学习任务二:从阅读方面比较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学习要求的异同。
1.从古诗文、小说以及其他文本阅读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2.把梳理后的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学习任务三:梳理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学习要求。
1.阅读六上习作的相关学习要求。
2.尝试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以及高尔基的小说《童年》。
【作业设计】
一、梳理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
1.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二、四、六、七四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2.试着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二、梳理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填写在下面思维导图中。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概述
本文档是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主题、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等。
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亲爱的百灵鸟》。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百灵鸟的生活习性。
2.学习描述动物的能力。
3.学习写作文的基本结构。
学习内容
百灵鸟的生活习性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百灵鸟的生活习性,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和观察实际情况,了解百灵鸟的食物、栖息地、繁殖等方面的特点。
描述动物的能力
学习如何描述动物的能力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
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行为和特征,并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它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描述能力和观察力。
写作文的基本结构
本单元还将学习写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主题句、扩展句和结尾等。
学生将通过练习,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技巧,并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方法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阅读文章:通过阅读相关文章,了解百灵鸟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
2.观察实践:通过观察实际情况,比如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特点,培养学
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了百灵鸟的生活习性、描述动物的能力以及写作文的基本结构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百灵鸟的特点,提高描述动物的能力,掌握写作文的基本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阅读文章、观察实践和写作练习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希望学生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
伯牙鼓琴【学习目标】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利用上下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等疏通文意。
3.了解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学习重点】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知音”的含义,体会伯牙与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入。
1.你知道“知音”这个词吗?它就来源于本文所讲的这个故事。
想一想,“知音”是什么意思?2.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伯牙和锺子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资料链接。
1.《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
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2.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他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锺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是一名樵夫。
三、自主学习。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你觉得在读这一句的时候该如何划分停顿?2.你知道名画《伯牙鼓琴图》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四、自主阅读释疑。
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
(课标版)
导
学
案
武功县代家学区南留小学张育冲2014年9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代家学区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4)读词语。
颠簸 簸箕 簸箩 簸谷簸动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古诗的节奏。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
(2)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字音:“浪淘风簸”中“簸”的读音为bǒ;“南朝”中“朝”的读音为cháo。
2.介绍作者。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 释,理解词语及前四行诗句的意思。
4.交流对词语及后两句诗的理解。集体订正。
一、学习《江南春》。
1.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练写生字“莺”。
(3)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前两句——晴景、写今(1)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3)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的景象。
4.后两句——雨景、怀古。
(1)大江东去,南朝统治已经灭亡,只剩下这些寺庙在烟雨中。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
18《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莺”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4.诵读古诗,学习诗中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36N”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doc
第六单元整体导读一、单元概说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岀:“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组综合性学习引导同学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建议,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 供同学们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同学们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搜集。
在五年级已开展过两次这种集中编排、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综合性学习更有实效。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从要求看,前四项为必学内容,最后一项为选学内容。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T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
开始时可以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还要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开展活动。
二、学习目标1. 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积累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课前导学】导入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日积月累吗?答:因为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更高的目标。
【学习过程】【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庄子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有一个学生叫华子。
有一次,华子和庄子一起去打猎。
当他们刚到山边的时候,庄子对华子说:“你先在这里呆一会儿,让我去四处看看。
”过了一会儿,庄子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只只小猎物,华子看见心里很羡慕。
于是他问庄子:“为什么你一个人就能打到这么多小猎物呢?”庄子微笑着回答:“你看我手里的这些小猎物是在每天探索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就是日积月累的力量。
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就一定能积累到更多的知识。
”问题:“日积月累”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你们觉得“日积月累”的力量是很大的?【解答】“日积月累”指的是通过每天的努力积累,从而达到更高的目标。
我们觉得“日积月累”的力量很大,是因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我们可以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看图,写出对每一个人的评价,并讲述一下你对这些人的认识。
【解答】1.小明:勤奋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能够按时完成。
2.小红:热爱读书,喜欢阅读各类书籍,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小华:懒散学习,经常玩忽职守,不对学习负责。
4.小杨:思维活跃,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能够有独特的见解。
5.小丽:懒散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一直不理想。
我的认识:勤奋学习是一个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读书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加知识储备;而懒散学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学习没有认真对待,不会有好的结果。
思维活跃的人能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懒散学习的人只会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导学案第1篇】20*三黑和土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语句理解三黑对土地的态度,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感受诗歌的特点,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和巧妙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体会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一、交流资料,谈话导入1.指名交流自己喜欢和珍爱的东西。
2.认识农民,走近三黑,看看他内心最珍惜的东西。
(板书课题)3.交流苏金伞资料,学生相互补充资料。
预设:苏金伞(1906年-1997年),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中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
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河南省文联第一届主席,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一)初读识字词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
(二)再读知文意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互读互评。
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2.自读课文,梳理思路,适当批注。
(1)出示自读提示: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为第1~3节,写了“农民一有了土地”之后那种极度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为第4~15节,写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从四个方面来表现:第4~9节,写三黑把地耙得细致平整,想象着麦籽儿躺在里面的舒适,以及在地里茁壮成长的情景;第10~12节,写三黑回忆起逮蝈蝈儿的情景;第13~14节,表达了三黑对未来的展望;第15节,写三黑内心感到的幸福——“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夏天里的成长》第一课时
夏天里的成长导学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主旨来写的。
2.品读课文,学习课文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用力成长的道理。
【学习重点】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感受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的成长特点,明白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过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文中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这篇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中心意思表达清楚的?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画出相应的中心句。
快速浏览,看看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
根据树形图,作者围绕“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一中心,猜猜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请同学们找出关键的语句读一读。
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示“长”的词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这些关键的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谁来声情并茂地读读这段话,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万物迅速生长的画面?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本自然段的中心句。
作者说“什么都在生长”,快速浏览第3自然段,看看具体写了哪些事物的生长。
作者是如何围绕“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这一中心句来写山河大地的“成长”的呢?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柏油路也会长呢?怎么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找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练习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绿蔓(màn wàn)高粱(liang liáng)菜畦(xí qí)二、看拼音,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有质疑,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拆卡片游戏检查生字。
(3)认识多音字“簸”。
(4)读词语。
颠簸 簸箕 簸箩 簸谷簸动
3.在教师的引导下汇报交流。
(1)认读生词,解释“慷慨”和“枯竭”。认读生字并组词。建议大家怎样写好认为难写的字。
(2)汇报并解答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轮流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4.自主选择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展示,并说说交代了什么。
3.体会说明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懂得道理,体会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有关地球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师生)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感悟本课的写作方法。(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2)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弄懂,实在弄不懂的做好标记。
(3)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 (1)合作学习生字词。 ①认读词语。
3.质疑引入:上节课,我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还想深入探讨哪些问题?
1.回忆课文内容,谈感受。
(1)地球太可爱了,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2)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2.找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并模拟宇航员发出感叹。
3.讨论质疑:是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1.拓展故事中的对偶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积累背诵。
1.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中的对偶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
教师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
18《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莹、裹”等11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5.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理由。
1.注释:
(1)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 素有天下黄河999道弯的说法。
(2)簸:颠簸。
(3)天涯:天边。
(4)直上:逆流而上。
2.要引导学生感悟: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书写,积累词语(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读。
4.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1.了解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5.朗读课文相关语句。
1.此环节的重点放在指导朗读上,引导学生重点突出“可爱”和“破碎”。
2.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可爱”,进行寻找。
3.这一部分可在小组中合作解决,完善自己的表达。
4.汇报时要让学生优先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引导学生结合我们的母亲都给了我们什么进行表达。
四、回顾课文,小结全文(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2.说说本节的收获,或者产生的新的疑惑。
1.用句式“地球太可爱了,我们 ___________
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地球的情感。
2.随老师一起总结全文,提出疑问。(这样可爱的地球又为什么让宇航员发出了“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1.可直接用课件出示句式,让学生口头表达。
17《古诗三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莺”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4.诵读古诗,学习诗中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2.了解《江南春》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②指导难字书写,引导学生说出哪个字的书写要提醒大家注意。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不理解的地方。
(3)本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展示朗读。
1.根据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认读和识记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课文内容。
2.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长组织交流。
(1)认读生字、组词。
(2)交流不理解的地方。(3)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疑问,在总结时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也要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质疑引入(用时:6分钟)
1.引导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内容,这些内容让你有什么体会?
2.引导总结:所有这些感受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是哪句话?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多音字的读音:“九曲”中的“曲”读阴平,“簸”在“浪淘风 簸”中读上声。
2.易错读音:“畦”读qí。
3.引导学生读好停顿: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3分钟)
1.介绍作者:刘禹锡。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3.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三、再读感悟,合作品味(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画出文章的中心句,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并指导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反复朗读。
3.引导自主研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自学提示:
(1)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
1.背诵古诗。
2.谈话导入。
指名背诵古诗。
背诵出黄河的宏伟气势。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26分钟)
一、学习《江南春》。
1.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指导书写“莺”。
(3)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指导观察。
3.教师示范,相机指导。重点指导“簸”。
4.积累。
1.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3.观察教师的范写,注意“簸”和“涯”的笔顺。
4.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师示范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执笔姿势、运笔的动作,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3.结合课题进行质疑:文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状的?
2.根据搜集的资料从地球的自然状况、地球的现状两个方面交流汇报。
3.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切勿打消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并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20分钟)
2.根据注释说说诗意。
九曲黄河,挟带泥沙,波涛滚动,奔腾万里,仿佛来自天边。如今我要迎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浪潮,逆流直上,到达银河,并和黄河一同到牵牛织女家中做客。
3.(1)从“九曲黄河”“浪淘风簸”这些词语感受到黄河的壮观。
(2)读出黄河的雄伟壮观。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借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2)湖阴先生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交流明确诗人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5.再次有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1.(1)读准字音,写对生字。
(2)找准停顿。
2.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3.南朝统治者广建佛寺,想要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四百八十”这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4.汇报自己的阅读体会。 句中作者将地球作了怎样的比喻,这样的比喻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5.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画出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3.根据自学提示研读句子,交流心得。
4.根据教师点拨回答问题。(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2.介绍作者。
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 释,理解词语及前四行诗句的意思。
4.交流对词语及后两句诗的理解。集体订正。
一、学习《江南春》。
1.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练写生字“莺”。
(3)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