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仿真实验模型第3章5
模拟电子技术(江晓安)(第三版)第3章
根据同样的道理,从c、e向左看,流入Cμ的电流为
U ce U b'e I 1 j C
''
1 U c e (1 ) U ce K 1 1 1 K jC j ( )C K
(3-17)
此即表明,从c、e两端看进去,Cμ的作用和一个并联在c、e
1 K 两端,而电容值为 C 的电容等效。 K 这样,图3-7(b)即可用图3-7(c)等效。
Aus1
Ausm f1 1 f
2
(3-22)
f1 180 arctan f
(3-23)
根据公式(3 - 22)画对数幅频特性, 将其取对数, 得
Gu 20Ig Aus1 201g Ausm
f1 201g 1 f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图3 – 7 Cμ的等效过程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图3-7(b)中,从b′、e两端向右看,流入Cμ的电流为
U b'e U ce I 1 jC K,则
'
'
U b'e (1
U ce U b' e
)
令
U ce Ube
'
1 jC
(3-9)
(1 0 ) f
比较式(3-8)和(3-9),可得
f a (1 0 ) f
一般β0>>1,所以
(3-10)
f a 0 f fT
(3-11)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2.4 三极管混合参数π型等效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第五章-交流调压精选全文完整版
Page: 11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5.2.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Date:
2024-10-15
Page: 12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Date:
2024-10-15
Page: 13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U R
1
(
2U 2 sin t)2 d (t) U 2
1 sin 2
Date:
2024-10-15
Page: 17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5.2.2 KC05、KC06集成移相触发器
1、KC05 (KJ005)集成移相触发器 KC05 (KJ005)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线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锯 齿波线 性好、移相范围宽、控制方式简单、易于集中控制、有交互保护、输出电流 大等优点,是交 流调光、调压的理想电路,同样也适用于半控或全控桥式线路的相 位控制。下表为KC05 (KJ005)的引脚功能。
3)由V2、V3以及R8、R9、VS1组成一个直流开关,当V2的Ube2>0 (0.7V) 时,V2导通,V3的基极电压UBE3接近零电位,V3截止,直流开 关阻断。当UBE2 <0时, V2截止,由R8、VS1和R9组成的分压电路使V3导通,
直流开关导通。
4)由同步变压器TS、整流桥VD1及R10、R11、VS2组成一个削波同步 电源,这个电源与直流开关的输出电压共同去控制V4与V5。只有在直流开 关导通期间,V4、V5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才有工作电压,两个管子才能工 作。在此期间,同步电压每次过零时,V4截止, 其集电极输出一个正电压, 使V5由截止转导通,经脉冲变压器输岀触发脉冲,而此脉冲使 晶闸管VT1 (VT2)在需要导通的时刻导通。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 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PC 机、MATLAB 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实验线路如图3-1。
主电路由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及作为逆变直流电源的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组成,三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的有关内容。
图中的R 用滑线变阻器,接成并联形式;电感Ld 选用700mH 。
在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中,电阻、电感与整流的一致,而三相不控整流及心式变压器均在DJK10挂件上,其中心式变压器用作升压变压器,逆变输出的电压接心式变压器的中压端Am 、Bm 、Cm,返回电网的电压从高压端A 、B 、C 输出,变压器接成Y/Y 接法。
R图3-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MATLAB ,进入SIMULINK 后新建文档,绘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系统模型如图3-2所示。
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powerlib ,按Enter 健,打开电力系统(Power System )工具箱,或在MATLAB的工具栏中,打开SIMULINK的库浏览器,单击SimPowerSystems进入电力系统工具箱。
从电源模块库(Electrical Sources)中选取交流电压源(Voltage Source),从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库(Power Electronics)选取通用变换器桥模块(Universal Bridge),从元件模块库(Elements)中选取串联RLC负载(Series RLC Branch),从测量模块库(Measurements)选取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电流测量(Current Measurement),从连接器模块库(Connectors)选取接地(输入)(Groud input)、接地(输出)(Groud output)、总线(Bus Bar,vert),从Extra library 中的Control Blocks选取同步6脉冲触发器(Synchronized 6-Pulse Generator)。
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研究
• 101•1)前端设计:运用JS结合HTML编写前端界面,使用CSS美化界面,添加到webView组件中显示出来。
imageLoader加载图片素材,ListView用于显示消息列表等。
图22)后台数据设计:后台数据使用MySql数据库,用java进行后台数据交互。
具体数据交互实现是安卓端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让服务器上的web应用连接数据库获取数据,再将数据返回给移动端。
4.3 开发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Android SDK, Eclipse, Andriod Studio, MySql, PS画图软件等等。
主要开发语言为java,在前端布局上用到html+css和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
4.4 软件测试方面主要使用windows系统下的各版本安卓虚拟机+真机进行调试,还搭配着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5 本项目特色与创新点如下1)其中项目内的功能可以很直接的去帮助大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节省我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适当的预习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学习上课时的知识,而老师也可以根据我们在预习时答题的情况得到反馈,对于课上讲解时可以侧重的去讲解。
3)加强学院之间的联系,学院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去应用自己的所学知识。
4)简单便捷,可以快速的向其他的同学或者老师的寻求帮助。
5)操作方便,界面简洁一目了然。
结束语: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们这个软件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上达到有求必应的效果。
大学本来就是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地方,我们在学习上可以达到较高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宽自己的人脉圈,不能把自己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所以加强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也是我们所需的必修课。
我们的软件不仅让大家在学习上有所满足还会丰富大家的朋友圈等等,从而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栾悦(1998—),女,辽宁铁岭人,本科,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数据库等。
基于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性质的分析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将Matlab/Simulink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以直流升压斩波电路为例,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中如何搭建模型并进行仿真,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内容,积极探索,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3)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4)了解三种不同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
二、电阻性负载电路1、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图1.1单向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如图1.1所示,单向半波可控制整流电路原理图,晶闸管作为开关,变压器T起到变换电压与隔离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1)在电源电压正半波(0~π区间),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脉冲uG在ωt=α处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开始导通,形成负载电流id,负载上有输出电压和电流。
(2)在ωt=π时刻,u2=0,电源电压自然过零,晶闸管电流小于维持电流而关断,负载电流为零。
(3)在电源电压负半波(π~2π区间),晶闸管承受反向电压而处于关断状态,负载上没有输出电压,负载电流为零。
(4)直到电源电压u2的下一周期的正半波,脉冲uG 在ωt=2π+α处又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再次被触发导通,输出电压和电流又加在负载上,如此不断重复。
2、MATLAB下的模型建立2.1 适当连接后,可得仿真电路。
如图所示:2.2 仿真结果与波形分析下列所示波形图中,波形图分别代表了晶体管VT上的电流、晶体管VT 上的电压、电阻加电感上的电压。
设置触发脉冲α分别为30°、60°、90°、120°时的波形变化。
α=30°α=60°α=90°α=120°分析:与电阻性负载相比,负载电感的存在,使得晶闸管的导通角增大,在电源电压由正到负的过零点也不会关断,输出电压出现了负波形,输出电压和电流平均值减小;大电感负载时输出电压正负面积趋于相等,输出电压平均值趋于零。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仿真过程: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
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
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
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实验一的具体过程: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元件名称提取路径触发脉冲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电源Sim Power 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 DC VoltageSource接地端子Simulink/Sinks/Scope示波器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Ground信号分解器Simulink/Signal Routing/Demux电压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 Voltage Measurement电流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 Measurement负载RLC 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 Series RLC BranchGTO器件Sim Power Systems/Power Electronics/Gto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图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
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
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3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22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9
3.4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模型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开关频率高,导通压降小等特点,在电力电子电路 中使用广泛。 场效应晶体管模型在门极信号为正(g>O) ,且漏极电流大于0 时导通,在 门极信号为零时关断。 外特性:正向导通状态的导通电阻是 Ron ,反向导通是二极管导通,导 通电阻是二极管的电阻 Rd 。
MATLAB中电力电子器件模型使用简化宏模型,只要 求外特性与实际基本相符,不考虑内部细微结构。(不同 于PSPICE的器件级模型)
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模型
SW: 可控开关 Ron: 导通电阻 Lon:串联电感,限制电流升降 Vf:导通门槛电压
缓冲电路
并联RC串联缓冲电路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13
3.5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型
IGBT 在关断时,有电流下降和电流拖尾两端时间,在下降时间内电流减 小到关断前的 10% ,再经过一段电流的拖尾时间, IGBT 才完全关断。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14
3.6
理想开关模型
理想开关是 MATLAB 特设的一种电子开关。特点是开关 受门极控制,开关导通时电流可以双向通过。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20
3.9 驱动模型
3.9.1 3.9.2 3.9.3
同步 6 脉冲发生器 12 脉冲发生器 PWM 脉冲发生器
SimPowerSystem Extra Library Control Block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21
谢谢 !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12
3.5 工作特性: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1.9 典型电力电 子器件的测试实 验
1.10 习题
第2章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及 其仿真
2.1 晶闸管单相 可控整流电路
2.2 三相半波可 控整流电路
2.3 三相桥式全 控整流电路
2.4 三相桥式半 控整流电路
2.5 变压器漏抗 对整流电路的影
响
2.6 晶闸管相控 电路的驱动控制
2.7 交流-直流变 换电路的仿真
力电子变流电路。为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培养,《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图形化仿 真实验内容。基本的教学内容均配有仿真实验实例另外还安排了课程设计等实践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内容 叙述详细,便于自学仿真实验指导循序渐进,便于初学者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的特色是提供了与理论分 析波形相对应的仿真实验波形和实物实验波形,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 较强。和第2版相比,第3 数量的仿真实验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适用的读者对象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同时也可 供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6.2 课程设计任 务书
6.1 课程设计大 纲
6.3 晶闸管整流 器的工程设计指
导书
参考文献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1
1.1 功 率二极管
02
1.2 晶 闸管
03
1.3 门 极可关断 晶闸管 (GTO)
04
1.4 电 力晶体管 (GTR)
06
1.6 绝 缘栅双极 型晶体管 (IGBT)
05
1.5 功 率场效应 晶体管 (PMOSFE...
1.7 其他新型电 力电子器件
1.8 典型电力电 子器件的MATLAB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_胡宴如)电子教案-ch55 电子课件
第 5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5.5.2 TD2040 集成功放及其应用
特双点电:输源出(短OT路L保)应护、用自动限制功大耗电、容有滤过除热低关频机成保分护
参数:直流电源: 2.5 ~ 20 V 小开电环容增滤益除:高80频d成B分
交压负流串反电联馈功输率出u带功i2C210宽率61kR8R+::012VF12C02C012(WR1k63H(V22Rz20)Lk4=0453-4V)CE03输E.1 入FRC5C阻474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2电00频防源kF率自滤补激波偿等
自举电容
C6
C9
R3
输入0.1
F
C
5 F
偏置 u1i R1
1
4
8 9
DG810
12
C8 输出电容
100 F
C10 VCC = 15 V 时 1000 F 输出功率 6 W
100 k
10
7
5
100C2F C5 100 F
.01C4FR4 4
交流负反馈 R2
56
C7 1000 pF 1
4 700 pF
电压串 联负反
馈
1. 8 开路时,
Au = 20 (负反馈最强)
1. 8 交流短路
Au = 200 (负反馈最弱)
V1、V6: 射级跟随器,高 Ri
V2、V4:
V3、V5: V7 ~ V1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电路 恒流源负载 V7 为驱动级(I0 为恒流源负载) 功率放大电路 V11、V12 用于消除交越失真
有过流、过压、过热保护
第 5 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
5.5.1 LM386 集成功放及其应用
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第3版)第3章 Proteus 虚拟仿真工具
使用镜像、翻转工具对其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
2. 编辑分段线性激励源 (1) 双击原理图中的分段线性激励源符号,出现分段线性激励源的属性设 置对话框,如图3-17所示。
第3 章
荡中心电平。
Proteus 虚拟仿真工具
Offset(Volts):补偿电压,即正弦波的振
Amplitude(Volts) :正弦波的三种幅值标 记方法,其中 Amplitude 为振幅,即半波峰 值电压,Peak为峰值电压,RMS为有效值电
压,以上三个电压值选填一项即可。
Timing :正弦波频率的三种定义方法, 其中 Frequency(Hz) 为频率, 单位为赫兹; Period(Secs)为周期,单位为秒;这两项填一
镜像、翻转工具对其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
第3 章
2. 编辑脉冲发生器
Proteus 虚拟仿真工具
(1) 双击原理图中的脉冲发生器符号,出现脉冲发生器的属性设置对话框, 如图3-7所示。
第3 章
其中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Proteus 虚拟仿真工具
Initial(Low)Voltage:初始(低)电压值。 Pulsed(High)Voltage:初始(高)电压值。
可使用镜像、翻转工具对其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
2. 编辑单频率调频波发生器 (1) 双击原理图中的单频率调频波发生器符号,出现单频率调频波发生器
的属性设置对话框,如图3-15所示。
第3 章
Proteus 虚拟仿真工具
其中主要参数说明如下: Offset(Volts):电压偏置值。
Amplitude(Volts):电压幅值。
口出现直流信号发生器的符号,如右图 所示。 (3) 在编辑窗口双击,则直流信号发生器 被放置到原理图编辑界面中。可使用镜像、翻 转工具调整直流信号发生器在原理图中的位置。
电力电子技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实验目的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模块参数和仿真参数的设置。
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仿真波形。
实验设备:MA TLAB/Simulink/PSB实验原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图3-1所示。
u2为电源电压,ud为负载电压,id为负载电流,uVT为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电压。
图3-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内容启动Matlab,建立如图3-2所示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结构模型图。
图3-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模型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如图3-3、3-4、3-5、3-6、3-7、3-8、3-9所示。
图3-3 交流电压源V a模块参数图3-4 交流电压源Vb模块参数图3-5 交流电压源Vc模块参数图3-6 同步脉冲发生器模块参数图3-7 触发脉冲控制角常数设置图3-8 触发脉冲封锁常数设置图3-9 负载模块参数系统仿真参数设置如图3-10所示。
图3-10 系统仿真参数运行仿真模型系统即可得到控制角为30º时,电源电压、触发信号、负载电流、负载电压的仿真波形,如图3-11所示。
图3-11 控制角为30º时的仿真波形(带电阻性负载)改变同步脉冲发生器模块的控制角,即可得到不同工作情况下的仿真波形。
例如将晶闸管控制角取为60º,即将触发脉冲控制角常数设置为60,此时的仿真波形如图3-12所示。
图3-12 控制角为60º时的仿真波形(带电阻性负载)改变串联RLC分支模块的参数即可改变负载类型。
例如,设置负载模块的参数R=10Ω,L=0.04H,电容为inf,即为阻感性负载,当晶闸管控制角取为45º(将触发脉冲控制角常数设置为45)时的仿真波形如图3-13所示。
图3-13 控制角为45º时的仿真波形(带阻感性负载)同理,在带阻感性负载的情况下,改变固定时间间隔脉冲发生器模块的初始相位角即可得到不同工作情况下的仿真波形。
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 1=-5V ,U 2=2V ,U 3=U 4=-3V ,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
P>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上电流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3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U 1×3= -(-5)×3=15W ; P 2=-U 2×3=-2×3=-6W ; P 3=U 3×(-1)=-3×(-1)=3W ; P 4=-U 4×(-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 1.2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V 33t t C e e (u ---= 求i 、u R 和u 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33133t t t t c du di ce e e e A dt dt--=-=-⨯-=- 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34t t R u Ri e e V --==- ()()3313t t t t L di du Le e e e V dt d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2A ,求U ab 和P ab 。
解:U ab =IR+2-4=2×4+2-4=6V , 电流I 与U ab 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ab =U ab I=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 S =2A ,U S =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解:I=I S =2A ,U=IR+U S =2×1+4=6V P I =I 2R=22×1=4W ,U S 与I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 U =IU S =2×4=8W ,+U 4-题1.1图ba题1.3图+u L-1/题1.2图题1.4图U 与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 I =-I S U=-2×6=-12W ,验算:P U +P I +P R =8-12+4=0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 ab 、U ac 。
电子教案-《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_王连英)ppt 第3章
模拟电子技术
3.1.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RB ui1 双电源的作用:
RC T1
uo
RC
T2
RE –UEE
(1)使信号变化幅度加大。
(2)IB1、IB2由负电源-UEE提供。
+UCC RB
ui2
模拟电子技术
3.1.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2、静态分析
①RE的作用
—— 抑制温度漂移, 稳定静态工作点。
RC RB
模拟电子技术
3.1.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②共模单边微变等效电路
RB
ic1
ib1 uc1
rbe1
ib1
RC
uc2
2R ie1
E
Ac1
uoc1 uc1
RB
Rc rb1 2(1
)RE
Ac2
模拟电子技术
3.1.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Uoc1 Ac1 Uc1 Uoc2 Ac2 Uc2 Uoc Uoc1 Uoc2 0
例: Ad=-200 Ac=0.1 KCMRR=20 lg (-200)/0.1 =66 dB (分贝)
模拟电子技术
3.1.1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3. 其他差分放大电路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图3.1.1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差分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
N为反相端,用 “-”
表示,对应输入电压
用“vN”或“v-”表 示,表明输入信号若
由此端加入,由它产
生的输出信号与该输
入信号反相
图3.2.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报告模板
《电气专业核心课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分析学校: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绪论………………………………………………………………………………………页码1.整流电路仿真………………………………………………………………………………页码 1.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系统………………………………………………………………页码 1.1.1晶闸管的仿真…………………………………………………………………页码 1.1.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仿真………………………………………………页码 1.2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系统的仿真…………………………………………………页码1.3相位控制的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系统的仿真………………………………页码2.斩波电路仿真………………………………………………………………………………页码 2.1降压斩波电路(Buck变换器)………………………………………………………页码 2.1.1可关断晶闸管(GTO)的仿真…………………………………………………页码 2.1.2 Buck变换器的仿真………………………………………………………页码 2.2升压斩波电路(Boost变换器)………………………………………………………页码2.2.1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仿真…………………………………………页码2.2.2 Boost变换器的仿真……………………………………………………………页码4.逆变电路仿真………………………………………………………………………………页码4.1晶闸管三相半波有源逆变器的仿真………………………………………………页码5.课程设计总结………………………………………………………………………………页码参考文献……………………………………………………………………………………页码电气专业核心课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分析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1.晶闸管的仿真模型及以单相半波整流器为例,说明晶闸管元件应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2.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3. 可关断晶闸管的仿真模型及以可关断晶闸管元件组成的Buck变换器为例的仿真过程;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元件的仿真模型及一个由IGBT元件组成的Boost 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5.相位控制的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6.晶闸管三相半波有源逆变器的建模与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绪论
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 一般工业:
交直流电机、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 交通运输:
电气化铁道、电动汽车、航空、航海
• 电力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柔性交流输电、无功补偿
• 电子装置电源:
为信息电子装置提供动力
• 家用电器:
“节能灯”、变频空调
• 其他:
UPS、 航天飞行器、新能源、发电装置
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与控制理论(自动化技术)的关系
• 控制理论广泛用于电力电子系统中。 • 电力电子技术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是弱电和
强电的接口;
• 控制理论是这种接口的有力纽带。 • 电力电子装置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元件和重要支
撑技术。
1.4 地位和未来
一门崭新的技术,21世纪仍将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和运动控制一起,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成 为未来科学技术的两大支柱。
1904
1930
1947 1957 1970 1980 1990 2000 t(年)
电子管 问世
水银(汞 弧)整流 器时代
晶闸管时代
IGBT及功率
集成器件出现 和发展时代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 出现电子管、水银整流器。各种整流电路,逆变
电路,周波变流电路的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并广为 应用。
• 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 •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 • 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以门极可关断晶(GTO)、
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管 (power-MOSFET)为代表。
• 复合型器件异军突起: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为代表。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实验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实验摘要:本文在对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做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用MATLAB 软件自带的工具箱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逆变;MATLAB;仿真第一章概述1.1电力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可以粗略地理解,所谓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
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属于信息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中所变换的"电能"和"电力系统"所指的"电力"是有一定差别的。
两者都指"电能",但后者更具体,特指电力网的"电力",前者则更一般些。
具体地说,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
更具体一点,电力电子技术是通过对电子运动的控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
其中,用来实现对电子的运动进行控制的器件叫电力电子器件。
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
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以大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也可以小到数瓦甚至是毫瓦级。
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则主要用于电力变换,这是二者本质上的不同。
1.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1)一般工业中,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对各种交直流电动机进行调速,一些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大型鼓风机近年来也采用变频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有些对调速没有特别要求的电机为了避免启动时的电流冲击而采用软启动装置,这种软启动装置也是电力电子装置。
电化学工业大量使用直流电源,电解铝、电解食盐水以及电镀装置均需要大容量整流电源。
电力电子产品还大量应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高频或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淬火电源及直流电弧炉电源等场合。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matlab仿真设计
黑龙江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设计题目:三相交流调压电路(无中线)的仿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第一章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 (1)1.1 实验电路 (1)1.2 工作原理分析 (1)第二章实验仿真 (3)1.1参数设计 (4)1.2 仿真结果 (5)第三章仿真结果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 (9)第一章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1.1 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下:电阻性负载Vt1vt4 vt3vt6 vt5vt2RP1RP2RP3LD1LD2LD3U0I0电阻电感性负载三相交流调压实验的电路图1.2 工作原理分析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分析电阻负载时的情况:1.任一相导通须和另一相构成回路,因此,和三相全控整流电路一样,电流流通路径中有两个晶闸管,所以应采用双脉冲或宽脉冲触发。
2.三相的触发脉冲依次相差120°,同一相的两个反并联晶闸管触发脉冲应相差180°。
因此触发脉冲顺序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样,为VT1~ VT6,依次相差60°。
3.如果把晶闸管换成二极管可以看出,相电流和相电压同相位,且相电压过零食二极管开始导通。
因此把相电压过零点定为触发延迟角a 的起点,三相三线电路中,两相间导通是靠线电压导通的,而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因此,a角移相范围是0°~ 150°。
根据任一时刻导通晶闸管个数及半个周波内电流是否连续,可将0°-150°的移相范围分为如下三段:(1)0°≤ a < 60°:电路处于三管导通与两管导通交替,每管导通180°-a 。
但a=0°时是一种特殊情况,一直是三管导通。
(2)60°≤ a < 90°:任一时刻都是两管导通,每管的导通角都是120°。
(3)90°≤ a < 150°:电路处于两管导通与无晶闸管导通交替状态,每个晶闸管导通角为300°-2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lVersionFormat "1.%<AutoIncrement:20>"
ConfigurationManager "None"
SimulationMode "normal"
LinearizationMsg "none"
SampleTimeColors off
LibraryLinkDisplay "none"
WideLines off
ShowLineDimensions off
ShowPortDataTypes off
ShowLoopsOnError on
ZeroCrossAlgorithm "Non-adaptive"
AlgebraicLoopSolver "TrustRegion"
SolverResetMethod "Fast"
PositivePriorityOrder off
AutoInsertRateTranBlk off
Model {
Name "Sx_wyNB_ZLQ_180"
Version 7.1
MdlSubVersion 0
GraphicalInterface {
NumRootInports 0
NumRootOutports 0
ParameterArgumentNames ""
ExtModeTrigLevel 0
ExtModeArchiveMode "off"
ExtModeAutoIncOneShot off
ExtModeIncDirWhenArm off
ExtModeAddSuffixToVar off
ExtModeWriteAllDataToWs off
MaxConsecutiveZCs "1000"
ExtrapolationOrder 4
NumberNewtonIterations 1
MaxStep "auto"
MinStep "auto"
MaxConsecutiveMinStep "1"
PropName "DisabledProps"
}
Version "1.4.0"
BlockReduction on
BooleanDataType on
ConditionallyExecuteInputs on
InlineParams off
ExternalInput "[t, u]"
FinalStateName "xFinal"
InitialState "xInitial"
LimitDataPoints on
MaxDataPoints "1000"
LoadExternalInput off
ComputedModelVersion "1.20"
NumModelReferences 0
NumTestPointedSignals 0
}
SavedCharacterEncoding "GBK"
SaveDefaultBlockParams on
IgnoreBidirectionalLines off
ShowStorageClass off
ShowTestPointIcons on
ShowSignalResolutionIcons on
ShowViewerIcons on
SortedOrder off
OutputTimes "[]"
Refine "1"
}
Simulink.OptimizationCC {
$ObjectID 4
Array { Dimension 5
Cell "ZeroExternalMemoryAtStartup"
AbsTol "auto"
FixedStep "auto"
InitialStep "auto"
MaxNumMinSteps "-1"
MaxOrder 5
ZcThreshold "auto"
ConsecutiveZCsStepRelTol "10*128*eps"
Profile off
ParamWorkspaceSource "MATLABWorkspace"
AccelSystemTargetFile "accel.tlc"
AccelTemplateMakefile "accel_default_tmf"
AccelMakeCommand "make_rtw"
SaveTime on
StateSaveName "xout"
TimeSaveName "tout"
OutputSaveName "yout"
SignalLoggingName "logsout"
OutputOption "RefineOutputTimes"
ToolBar on
StatusBar on
BrowserShowLibraryLinks off
BrowserLookUnderMasks off
Created "Sun May 07 15:42:37 2006"
Creator "Administrator"
LoadInitialState off
SaveFinalState off
SaveFormat "Array"
SaveOutput on
SaveState off
SignalLogging on
InspectSignalLogs off
SampleTimeConstraint "Unconstrained"
InsertRTBMode "Whenever possible"
}
Simulink.DataIOCC {
$ObjectID 3
Version "1.4.0"
Decimation "1"
Cell "ZeroInternalMemoryAtStartup"
Cell "InitFltsAndDblsToZero"
Cell "OptimizeModelRefInitCode"
Cell "NoFixptDivByZeroProtection"
ExtModeArmWhenConnect on
ExtModeSkipDownloadWhenConnect off
ExtModeLogAll on
ExtModeAutoUpdateStatusClock on
BufferReuse on
ShowModelReferenceBlockVersion off
CovModelRefEnable "Off"
ExtModeBatchMode off
ExtModeEnableFloating on
ExtModeTrigType "manual"
ExtModeTrigMode "normal"
ExtModeTrigPort "1"
ExecutionContextIcon off
ShowLinearizationAnnotations on
ScopeRefreshTime 0.035000
OverrideScopeRefreshTime on
DisableAllScopes off
DataTypeOverride "UseLocalSettings"
ShowModelReferenceBlockIO off
Array {
Type "Handle"
Dimension 1
Simulink.ConfigSet {
$ObjectID 1
Version "1.4.0"
InlineInvariantSignals off
OptimizeBlockIOStorage on
BufferReuse on
EnhancedBackFolding off
Array {
Type "Handle"
Dimension 7
Simulink.SolverCC {
$ObjectID 2
Version "1.4.0"
StartTime "0.00"
StopTime "0.08"
MinMaxOverflowLogging "UseLocalSet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