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72a6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揭题1、有一种果子叫长生果,你们见过吗?(板书:长生果)2、说实话,老师也没有见过,不过在神话中听说这种果子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完成课题板书)3、齐读课题。
4、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预习课文,谁查找了作家的资料。
2、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作家叶文玲的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
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边读边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自读自悟1、、交流: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板书: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2、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3、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呢,她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写他读书的段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四、交流,教师点拨1、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例如: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指名回答,表扬预习的同学)3、从这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作者很爱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4、像她这样读如醉如痴,废寝忘食地读书,简直就是一个(书迷,书虫,书痴,书狂)五、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作者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乐事。
正如文中所写:(点击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2、这段话写得多美呀,他把读书当作人生中的一件美事,所以描绘小时候读书的情景才能写得这么美,让我们自己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吧。
部编人教版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优选)教案
![部编人教版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优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36d2258f5f61fb63666da.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我的“长生果”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7《我的“长生果”》人教(部编版)27*我的“长生果”导学案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7《我的“长生果”》人教(部编版)27*我的“长生果”导学案设计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作者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创新教案我的“长生果”学习目标:1.认识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学习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是什么吗?板书:我的“长生果”(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3.作者写了童年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明确:读书:看小画片读连环画读文艺书籍大部头小说写作:作文常居全班之冠《秋天来了》获得好评《一件不愉快的往事》道理: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与众不同2.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明确: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生总结,汇报,师: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f6e1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课文《我的“长生果”》的内容和结构。
2.学会运用感官描写的方法,描述自然风光。
3.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内容。
2.运用感官描写的方法,描述自然风光。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感官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长生果”》的课本。
2.图片或视频材料,展示自然风光。
3.小组合作活动的任务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兴趣。
2.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你们最喜欢哪种自然风光?为什么?二、呈现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带领学生讨论: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询问学生自己对长生果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四、感官描写(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美。
2.通过讲解感官描写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用五种感官对风光进行描写。
3.学生尝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感官描写的方法描述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自然风光。
五、小组合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教师发放小组合作活动的任务卡,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例如:设计一条海滨旅游路线,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给全班同学。
3.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参与,鼓励学生互相协作、交流和分享。
六、展示交流(1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2.教师适时引导讨论,总结归纳感官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七、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重点。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并通过感官描写的方法描述自然风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 (2)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cdb653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1.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对长生的认识和追求,以及对长生果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长生果的神奇功效,引导学生关注健康,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但针对本文中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寓意,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
同时,学生对健康、长寿等主题有一定的认知,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长生果的神奇魅力,关注健康,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悟课文中作者对长生的追求和对健康生活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描绘的意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长生的追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简单概括,讨论长生果的神奇功效。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3630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c.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与书结下的不解之缘,以及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课文内容为主线,通过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和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叙事性的文章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读书的快乐;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书籍、乐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读书的快乐;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与书籍的不解之缘,以及读书对作者成长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重点内容;2.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作者与书籍的不解之缘,体会读书的快乐。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8d1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4.png)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我的“长生果”》,认识植物对人类的意义。
2.能够听懂、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3.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僻字的意义。
2.在课文中找出并理解作者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长生果”》课件。
2.背景音乐。
3.图片或实物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准备1.师生热情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周围的植物,与植物的关系。
2.放映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即将学习的内容。
第三步: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内容,教师解释生字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悟。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步:语言点拨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理解并加以运用。
2.教师板书相关语言点,便于学生记忆。
第五步:延伸学习1.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谈论自己对植物的认识与感悟。
2.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练习表达能力,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第六步: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语言要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课后作业1.在家观察自己的植物,并描述其特点。
2.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在表达和讨论中积累了词汇和表达能力,课后的作业也能够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我的“长生果”》这节优质课教案的详细内容,请教学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0b07c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b.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中关于“柑桔”、“长生果”等水果的描述。
2.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农民的生活。
3.在阅读理解时能够准确把握主题思想。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
2.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关于“长生果”的描写。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比喻意义下的“长生果”与“柑桔”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农民生活背后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课文中关于“长生果”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了解本课主题。
2. 预习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思想,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3. 阅读讲解(20分钟)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重点讲解生词和短语,指导学生掌握课文的大意和细节。
4. 合作探究(15分钟)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文章中农民的生活、学生的“长生果”等话题,鼓励学生互相分享思考。
5. 创意表达(20分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关于自己“长生果”的作文,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水果,也可以是学生想象中的神奇果实。
6. 总结反思(10分钟)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思考农民的工作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阅读《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不仅扩大了词汇量,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类似的优质课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5e7a7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2.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6《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与书报的交往,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成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字表述产生疑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渴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
2.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成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便于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跟读模仿。
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等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加阅读兴趣。
3.教学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作者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作者作品,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称为“长生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优秀8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c87a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4.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情表教学原文篇一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e)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的长生果》经典优秀教学设计【8篇】
![《我的长生果》经典优秀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ae9ab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2.png)
《我的长生果》经典优秀教学设计【8篇】我的长生果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叙事性散文。
它在统编新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九册书中的最后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有改动。
文章的题目《我的“长生果”》中,“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直指文章的中心。
就整篇文章来看,它应该包含了“我的阅读经历”和“我写作的成长”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
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再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而作者也在不断地阅读中和写作中获得感悟。
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作者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说明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也阐明自己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愿意去读,理解起来不算难。
但是文章比较长,如何能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想首先得让学生快速阅读,迅速捕捉文中传递的信息。
“长生果”在文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很多孩子可能认为是“书”。
但是再去品读,它应该包含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内容。
孩子比较难理解的话,可以通过读、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章内容等方式搭建梯子,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中心内容。
这篇文章不仅内容美,而且语言美,手法美,在了解文章的中心之后,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来完成对文章的评价。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习单的形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理念】本次教学为复习指导课型,将《我的“长生果”》作为阅读理解的文本,引导学生如何读懂一篇叙事性散文。
首先,在快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在谈些什么?《我的“长生果”》的题目加了引号,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032a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0.png)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长生果”的研究,探讨了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以及科学研究的意义。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主体和结尾。
在主体部分,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研究“长生果”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研究的方法、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对于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团队合作、毅力等品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认识到团队合作、毅力等品质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团队合作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科学问题和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研究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课文相关资料和图片3.教学PPT4.分组合作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概括文章的结构,掌握一些科学概念和原理。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 优质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2dac5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c.png)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材内容介绍《我的长生果》是人教部编写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珍惜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价值观念。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能力。
二、教学设计2.1 情感渗透在导入教学的阶段,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美文,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播放相关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营造出课文情景,引发学生的共鸣与共情。
2.2 共读课文教师逐段阅读课文,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跟读。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停顿,与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2.3 情感展现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变化和成长。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2.4 文本解读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名词解释,引导学生理解生词、句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课文背景和作者用词的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
2.5 情感拓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心情,和课文中的情感共鸣进行对照。
通过学生分享的个人经历,拓展课文中的情感主题,让学生在对比中更深刻地理解友谊与珍惜的含义。
三、教学活动设计3.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围绕课文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人物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情感,加深对人物心理的理解。
3.3 朗读比赛通过举办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更生动地展现课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4.1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摘抄课文中的名句、写感想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97d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6.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长生果的过程,以及最终获得长生果后对人生的思考,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努力追求真善美。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此外,学生对传说故事的兴趣较浓,对于本文的主人公和情节,他们可能会有较强的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了解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追求真善美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如“长生果”、“千辛万苦”等。
2.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对于传说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主人公在寻找长生果过程中所展现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PPT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长生果的传说故事。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老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 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23a79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2.png)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7《我的“长生果”》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与书报的亲密接触,以及后来成长为作家的心路历程,揭示了读书和写作的奥秘。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书的热爱,体会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习作者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
但部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足,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写作热情,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学习作者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
2.难点:学习作者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和写作兴趣。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2.教材:准备课文《我的“长生果”》及相关阅读材料。
3.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b79d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言导入,板题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板书课题)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3f78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1.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精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长生果》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通过对长生果的观察和体验,认识到长生果的神奇功效,并希望将这种神奇传递给更多的人。
课文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寓意。
但部分学生对长生果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充满好奇,对本文的主题容易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长生果的神奇功效。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长生果的神奇功效。
2.难点:感悟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长生果图片:准备一些长生果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生果的外观。
3.教学视频:寻找一些关于长生果的科普视频,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长生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生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长生果的外观,激发学生对长生果的好奇心。
然后,简要介绍长生果的神奇功效,引出课文主题。
2.呈现(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发音。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并纠正发音错误。
学生朗读完毕,教师对课文进行翻译,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公开课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公开课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7492bfe4733687f21aa08.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公开课版)教学目标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参”。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到的道理,初步体会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到的道理,初步体会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梳理信息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吗?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长生果呢?预设1:据说长生果可以滋养身体,吃了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预设2:花生因为非常有营养,可以延年益寿,也被人们称为“长生果”。
预设3:在小说《西游记》里,长生果长在镇元大仙的五庄观里,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教师引导: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预设1:文章的长生果指的是书籍。
预设2: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作者将书比喻为“长生果”。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得很充分,长生果真的是相当有营养啊!叶文玲就是因为吃了“长生果”成了当代有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品叶文岭的“长生果”。
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我的长生果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预设1: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预设2: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教师过渡:我们通过两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方法和态度,要做到“用心”“有志”“有识”“有恒”。
同时借助表格、提纲、结构图等进行归纳和整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8fb7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读懂词句!5.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同桌分享理解方法。
5.出示重点词语流光溢彩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不言而喻千篇一律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解决生字词的学习。
环节三: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指向目标2.3)1.回顾《忆读书》当中所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梳理课文信息的方法有很多(时间轴、圈关键词、列表格、分条列提纲……)2.默读课文,找到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书目线索,说说作者读了哪些类型的书,梳理完成信息表。
3.带着问题,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默读批注。
4.小组合作梳理道理并填写。
1.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课文信息的方法。
2.出示自读学习表,学生默读课文并填空。
按照时间轴,“什么时间、书的种类、阅读的状态方式怎样”去梳理。
3.问题驱动:不同书目的读书体会,悟出的道理是不同的。
4.迁移运用《忆读书》表格梳理方法:同桌合作梳理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是否可以链接《忆读书》中的梳理方法进行信息梳理。
活动意图说明:迁移运用《忆读书》的梳理方法,快速梳理本课重要信息,并运用已有方法体会书带给作者的愉悦之情,理解读书和作文中获得的道理。
环节四:借鉴名家感受自己读书经历,理解书是人类文明的永生(指向目标2)1.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悟出的道理。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中获得了什么益处。
1.分享本单元其他名家读书的故事。
2.教师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从中悟出的道理,引发学生的分享。
是否和名家、老师读书经历产生共鸣。
活动意图说明:从名家到老师再链接到学生自己,讲清楚读书经历和益处。
【作业设计】一、按要求填空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70bc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f.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9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一学习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
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谈话导入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身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考虑:“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
作文经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依样画葫芦、呕心沥血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显而易见。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5cd6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5.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喻、瘾”等13个生字,读准“差、奔”2个多音字。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说出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长生果?预设:长生果指的是花生。
花生又叫做落花生、地果等,因为有营养,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它为长生果。
2.追问:课题中的长生果为什么加引号?我们自读课文了解一下吧!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导学生交流对“长生果”的理解,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思考:课题中的长生果为什么加引号?2.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比喻(yù)一阙(què)美差(chāi)呐(nà)喊一大沓(dá)过瘾(yǐn)如醉如痴(chī)卓(zhuó)娅(yà)直奔(bèn)书籍(jí)囫(hú)囵(lún)吞枣莎(shā)士比亚如饥(jī)似渴报偿(chánɡ)沉甸(diàn)甸悟(wù)空馈(kuì)赠磁(cí)石酵(jiào)母皎(jiǎo)洁嬉(xī)笑借鉴(jiàn)呕心沥(lì)血点拨:指名依序朗读句子,认读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yùchāi yǐn bèn jíjīchánɡdiàn wùkuìcíjiào jiǎo jiàn lì喻差瘾奔籍饥偿甸悟馈磁酵皎鉴沥教师点拨:(1)“差”是多音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有2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1.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前两课的读书方法,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本单元课文的一个小复习,另一方面提醒学生要记得把学到的方法放到读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表格阅读,自主学习。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略读课文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是否能把方法应用到读书之中去,表格阅读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大意。
3.读写结合,听说并用。
这篇文章很好地写出了作文与读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可以将作者的读书方法、写作方法用到以后的读书、写作中。
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去交流。
文中的好词好句非常多,让学生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是再好不过了。
1.预习提纲
通读课文,标画生字词。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论语》中提到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要有识,要有恒”,世纪老人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给我们以启示。
所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思考:“长生果”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生:长生果的意思是吃了让人不会变老的果子,文中指书。
2.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阅读提示很重要,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把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画出来。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2.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2.学生交流学习任务。
3.把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三、自读自悟。
1.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学习任务快速的默读课文。
2.接下来我们要对生字进行一个简单梳理,里面有一个多音字,需要注意一下。
课件出示生字:
喻差瘾奔籍饥偿
甸馈磁委酵皎鉴沥
预设:“酵”读“jiào”,不读“xiào”。
课件出示多音字:
差
[chà]
①错:说差了。
②不相同,不相合:差不多。
③欠缺;短少:还差十元钱。
④不好,不符合标准:质量差,成绩差。
[chā]
①不相同;不相合:差别,差距。
②稍微大致:差可告慰。
③错误:差错,偏差。
④减法运算的得数:差数。
[chāi]
①派遣;指派:差遣。
②旧指被派去做事的人:差役,听差。
③被派去做的事情或承担的职务:差事,公差,出差。
[cī]
[参差]cēncī长短、高低不一致,不整齐:参差不齐。
3.理清作者读书的几件事。
(1)生字会读了,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学习任务。
我们先来看作者读书的那几件事,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一张表格。
左边填写书得来的方式,右边填写读的书。
表格的第一行我们一起做。
比如,从第3自然段,我们知道最初的时候,作者看的是——(小画片)对,像这样,把表格填起来。
接下来就要让同学们自学。
默读课文,把表格填完整。
课件出示阅读表格一:书得来的方式
读的书借阅小伙伴
“香烟人”的小画片借读小学美术
老师的,哥哥
的朋友们送的
真正的连环画:《七色花》《血泪仇》《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小镇文化站文化站里面的文艺书籍
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
生的回答逐个出现)
(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现)
(2)师生交流。
(3)梳理表格:请大家看这张表格。
最初的时候,作者看的是——(“香烟人”的小画片),后来,她感到不过瘾,开始看——(真正的连环画),渐渐地,连环画也不能使她满足了,她开始借阅——(文化站里的文艺书籍),再后来,她就读——(校图书馆里的中外名著)。
从这张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看书不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而且要广泛阅读。
(4)请你找一段你最喜欢的段落,大声读两遍,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一个批注,等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5)看来同学们都会自学了,你们交流得很不错。
那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作者热爱读书,而且读得很用心。
她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地增加,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理清关于作者写作文的两件事。
(1)刚才我们用一张表格梳理了作者读书的几件事,现在我们再用另一张表格来梳理作者写作文的几件事。
这张表格也有两列,左边填作文的题目,右边填作者受表扬的原因。
首先,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哪两篇作文?(《秋天来了》和《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写这两篇文章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肯定。
那么得到肯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8~14自然段,概括出作者得到肯定的原因。
(3)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别出心裁的。
(别人都是怎么写的?作者呢?)
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
(4)再来看第二篇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这篇作文又是为什么得到表扬?
(小时候的委屈是“我”实在经历过的感受,是实感;写着写着,“我”不禁眼泪汪汪,这是“我”
的真情流露。
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又得到了好评,还被贴在教室的墙上。
)
(5)下面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表格二,体会作者受到表扬的原因。
作文名受到表扬的原因
《秋天来了》构思别出心裁,落笔有与众不同的“鲜味”。
《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虽然借鉴了巴金的《家》,但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呕心沥血
的创造。
表格简洁明了,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5.发现读写的关系:
(1)刚才我们填写了两个表格。
表格一呈现了作者读书的历程,表格二是关于写作文的几件事。
两个表格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2)师小结:是啊。
所以我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平时广泛地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并且将文章写得精妙绝伦。
通过读书与习作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会写作。
四、积累。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的四字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
全班齐读。
选择五个你最想积累的词语,把它们记在你的积累本上。
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呕心沥血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别出心裁念念不忘
五、回到课题。
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来——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
长生果能使身体不老,那书能使什么不老?书能使人的精神不老,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啊!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都能多阅读,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本堂课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预习”“交流”“反馈”这三个阶段,都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预习阶段”,首先由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生字词,然后给出阅读表格,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这个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独到的阅读体会,一个学生汇报品读成果,其他的同学一起来交流探讨,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理解;“反馈”则是一个检测品读的过程,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