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判断题
心理学判断题答案及试题

心理学判断题答案及试题1.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潜意识控制。
()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它解释了人们在信念、态度或行为上的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3. 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特质的测量和评估方法。
()4.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一种行为,它能够增加某个行为发生的概率。
()5. 情绪智力(EQ)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它与社交能力密切相关。
()6. 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概念是由马斯洛提出的,它指的是个体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7. 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是一种用于治疗恐惧和焦虑的技术。
()8.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9. 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阶段性。
()10.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答案1. 正确。
弗洛伊德确实认为潜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
2. 正确。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人们在信念或行为不一致时的心理状态。
3. 正确。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特质测量和评估的科学。
4. 错误。
强化是一种事件,它能够增加某个行为发生的概率。
5. 正确。
情绪智力涉及个体对情绪的识别、理解、管理以及使用情绪信息指导思维和行为的能力。
6. 正确。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指的是个体实现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
7. 正确。
系统脱敏是一种治疗恐惧和焦虑的技术。
8. 正确。
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9. 错误。
心理发展理论通常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
10. 正确。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合认知和行为干预的心理治疗方法。
结束语通过这些判断题,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是一个多面且深入的学科,它涵盖了从潜意识到情绪智力,从行为理论到心理治疗方法的广泛领域。
希望这些试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正确)2. 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错误)3. 认知心理学主要关注于研究个体如何感知、思考和解决问题。
(正确)4.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正确)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处于具体操作阶段。
(正确)6.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
(正确)7.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正确)8.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通过增加某种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错误)9.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行为的过程。
(正确)10.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正确)11. 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正确)1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
(错误)13.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正确)14.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管理和调整的过程。
(正确)15.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与照顾者的关系对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发展有长远影响。
(正确)16.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变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的科学。
(正确)17.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稳定的特质构成的。
(正确)18.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心理问题。
(正确)19. 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心理能力的变化和发展。
(正确)20.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对压力源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正确)。
心理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D. 人类社会行为答案:C2.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心理学C. 心理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大维度?A. 强度B. 持久性C. 稳定性D. 愉悦度答案:C6.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班杜拉D. 埃里克森答案:C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弗洛伊德C. 罗杰斯D. 荣格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学习理论中的主要概念?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内省答案:D9. 什么是心理测量学?A. 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B. 研究心理测验和评估方法的科学C. 研究心理治疗方法的科学D. 研究心理疾病的科学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斯金纳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对)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类。
(错)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实验法。
(错)4.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潜意识控制。
(对)5.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减少自己的认知不一致。
(对)6.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对)7.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包括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对)8. 心理测量学不涉及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错)9.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一系列特质组成。
(对)10. 学习理论中的内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判断题

1研究发现,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所以教学中应多表扬、少批评。
2.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
3与情感相比,情绪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浅表性4.从社会评价意义上看,没有好坏气质类型最好5.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7.当人的某种情绪处于心境状态时,他看任何事物都会带上这种情绪色彩。
8.意志行动离不开认识过程,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9、所有的无条件反射和潜意识行为都不是意志活动10、个体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1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12、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1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却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始终。
14、人的外部感觉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
内部感觉包括15、记忆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
16、想象不管多么离奇,但只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7、情绪具有两极性,但两极是可以并存和相互转化的。
18、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取得高成就,所以说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19、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专著是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篇》20、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21、注意状态下人不仅停止了无关活动,而且还表现出适应性活动。
22、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过渡。
23、感觉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24、没有困难的行为一般不能称为意志行为。
遭遇挫折25、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2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2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或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为理智感28、气质虽然相当稳固,但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造气质的。
30、时间是客观的,而时间知觉却带有主观性。
31幻想是从个人生活愿望出发并指向于未来的一种创造想象。
教育心理学常见判断题集锦

教育心理学常见判断题集锦〔一〕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X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与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8.心理学是对人进展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1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1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根底,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1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1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根底上形成和开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展与开展.<×>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展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展调查.<×>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2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开展.<×>22.用观察法进展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2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展研究的方法.<×>24.在实验室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2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二〕1.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3.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4.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5.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6.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7.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8.阈限越低明确感受性越差.<×>9.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10.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11.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12.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13.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14.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15.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拟有利.<√>16.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17.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18.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的投射测验.<×>19.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20.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21.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开展不是同步的.<√>22.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23.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24.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局部.<√>25.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三〕1.开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开展速率.<√>3.个体早期的心理开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4.在个体心理开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5.在个体心理开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9.皮亚杰理论的唯一缺憾是太过思辩,缺少量化的实验证据.<√>10.传统的智力理论一般都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11.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12.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13.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14.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15.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16.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在记忆广度的增加.<√>17.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石.<√>18.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19.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20.儿童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具备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开展.<√>21.语言的开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展的.<√>22.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23.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主要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的行为进展调节.<√>24.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25.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四〕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3.情感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的促成情感教育的"积累效应".<√>4.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5.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改良教学设计质量.<√>6.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7.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8.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9.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10.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1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根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12.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13.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开展为中心.<√>14.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15.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度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的一次革命.<×>16.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开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17.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18."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开展问题的主要方法.<√>19.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20.18个月大的儿童可以服从延迟满足的要求.<×>2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2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2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响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2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2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五〕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3.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4.父母对子女婚姻干预的程度,与他们之间的相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5.社会测量法测量中,得分越高,群体对于选择者的吸引力越大.<√>6.学习的意义是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开展的需要.<√>7.但凡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展认真的学习和研究.<√>8.塞伦是首先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10."认知策略"是布鲁纳于1950年提出的.<×>11.最能表现桑代克联结理论的经典实验是他通过迷笼对狗的实验研究.<×>12.负强化就是惩罚.<×>13.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14.加涅被公认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15.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16.准备是指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17.准备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18.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19.冯特曾经宣布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展研究.<√>20.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21.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22.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拟容易得到他人帮助.<√>23.穿着、举止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24.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25.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拟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六〕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2.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3.心理治疗原如此上不主X多用药.<√>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变动的工作方式.<√>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8.朋辈咨询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9.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开展问题等.<√>10.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11.自我开展问题是典型的开展型咨询关注的问题.<√>12.自我开展的问题更多的可以通过团体为形式的辅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来给学生提供帮助.<√>13.有一半的自杀者有精神疾病.<×>14.对于有一次自杀经历的人,我们应该充分估计其再度自杀的可能性.<√>15.如果有学生目睹了其他学生自杀,我们应该通过个别或集体咨询形式对他们进展危机干预.<√>16.自杀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教师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有关学生与时公布详细的事实真相,尤其对于中学生.<×>17.压力感受具有主观性.<√>18.心理健康的良好适应标准由于具有主观性,常常会有差异乃至引发争议.<×>19.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20.严重的精神障碍必须交精神科医生处理.<√>21.大学规定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学生不得入学是毫无道理的.<×>22.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23.模仿说明模仿者对被模仿者的肯定.<√>24.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C. 人类心理和行为D. 人类心理疾病的治疗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数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自我、本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知、情、意答案:A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心理疾病的治疗B. 心理测量C. 认知过程D. 社会行为答案:C5. 下列哪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A. 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内省来研究B. 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C. 心理疾病可以通过改变潜意识来治疗D.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答案:B6.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荣格D. 阿德勒答案:A7.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性与羞愧和怀疑C. 同一性与角色困惑D. 亲密与孤独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情绪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两因素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D9.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实验法强调的是什么?A. 自然观察B. 个案研究C. 控制变量D. 长期观察答案:C10. 下列哪项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A. 解决心理疾病B. 提高生活质量C. 促进个人成长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个案研究答案:A, B, C, D12.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以下哪些属于防御机制?A. 压抑B. 投射C. 升华D. 退化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A. 遗传B. 环境C. 动机D. 情绪状态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社会影响D. 心理测量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A. 倾听B. 面质C. 指导D. 自我披露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它不接受主观性的存在。
心理学判断题

心理学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错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错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错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错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错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
错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错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错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错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错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错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对14、在实验室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
错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
错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错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错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
错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人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
对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
错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对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错23、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错24、洛克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大学心理学(判断题)

大学心理学(判断题)1. “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 奥苏贝尔(David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旨在解决概念和命题性知识的教学问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有关实验研究揭示观察学习在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 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 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 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 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 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 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形成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 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 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 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7. 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状态。
高等教育心理学_判断题=

【判断题】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不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答案】错【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双重性质的科学【答案】对【判断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答案】错【判断题】吃过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对比作用导致的【答案】对【判断题】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答案】对【判断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好坏之分【答案】对【判断题】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对【判断题】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答案】对【判断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答案】对【判断题】能力和知识、技能都属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答案】错【判断题】气质与性格一样,都有好坏之分【答案】错【判断题】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对【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对【判断题】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答案】错【判断题】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答案】对【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答案】错【判断题】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答案】错【判断题】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答案】对【判断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科学【答案】错【判断题】由生理成熟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连续又稳定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对【判断题】人类某种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发展这种行为和能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答案】错【判断题】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是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答案】对【判断题】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时期是人性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答案】错【判断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如体育运动等来调节不良情绪【答案】对【判断题】某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但用别人都在作弊来原谅自己,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化作用【答案】错【判断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答案】对【判断题】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都是绝对的【答案】错【判断题】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对【判断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反映的是刺激泛化作用【答案】对【判断题】惩罚属于消极强化【答案】错【判断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答案】对【判断题】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答案】错【判断题】只要是有意义的材料,学生都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答案】错【判断题】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答案】错【判断题】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答案】对【判断题】为了达到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答案】错【判断题】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答案】对【判断题】认知结构迁移观主要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答案】错【判断题】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答案】对【判断题】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成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责任,如努力不足,这属于一种较为积极的归因【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在的因素,如运气不好,可以降低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因此这种归因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答案】错【判断题】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答案】错【判断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答案】错【判断题】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答案】错【判断题】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答案】对【判断题】在强化学习中,强化物来自外部环境,即只存在外部强化一种形式【答案】错【判断题】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答案】对【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答案】对【判断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动机的激活功能出现中断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答案】对【判断题】高智商的个体一定具有高创造力【答案】错【判断题】人们一般认为,孩子更具有想象力,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答案】对【判断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首因效应有较大影响【答案】错【判断题】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答案】对【判断题】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答案】对【判断题】"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人际关系受距离因素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沟通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感【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答案】对【判断题】伤害他人的行为都称为"侵犯行为",不论其动机和意图是什么【答案】错【判断题】"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答案】错【判断题】人的亲和行为会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人际交往【答案】对【判断题】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从众行为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及时加以制止【答案】错【判断题】校园中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的表现【答案】对【判断题】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答案】对【判断题】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答案】对【判断题】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答案】错【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表明观察学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的作用【答案】对【判断题】品德是个体先天的秉赋,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答案】错【判断题】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答案】对【判断题】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答案】对【判断题】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答案】对【判断题】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无关,因此道德推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答案】错【判断题】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对【判断题】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判断题】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到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已属成年人,其思想与心理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答案】错【判断题】自觉性是品德修养的最先特征【答案】对【判断题】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难在自律、重在常修【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律性特点在于强调从"独处"、"微处"和"隐处"进行修养【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重在常修,常修就是要突出终身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答案】对【判断题】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答案】对【判断题】在使用提问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使用开放式提问比使用封闭式提问更有效果【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错【判断题】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开放式提问是建立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窥探学生的隐私【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答案】错【判断题】正向的自我表露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提出自己的优点和正向经验【答案】对【判断题】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答案】对【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答案】对【判断题】共情又叫做同感或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答案】对【判断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答案】错【判断题】示范性是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重要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学术研究者的角色【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答案】对【判断题】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客观条件的改善,否则主观上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答案】对【判断题】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只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新人【答案】对【判断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一般能力在高校中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并不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答案】对【判断题】教学反思必须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反思【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答案】对【判断题】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答案】错。
心理学考试 判断题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对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基本维度是非此即彼的类型划分。 对 精神质的特质包括焦虑、抑郁、内疚、紧张等。 对 “大五”结构是众多研究者的共同结果。 对 人格的内外向性一生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对 外向的人皮层唤醒水平比较低,需要更多的刺激。 对 气质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主要由遗传和生理决定。 对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没有科学根据,起不到什么效用。 对 双生子的研究结果说明人格只能是遗传的。 对 为了养成儿童的独立性,父母应该忽视儿童的需要。 对 社会阶层对人格形成是没有影响的。 对 社会文化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对 超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对 恋母情结是指儿童对母亲的依恋 对 负强化是指一种惩罚。 对 惩罚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前,并使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的条件。 对 自我实现只能是成功人士的专利。 对 没有外部强化,就没有相应行为产生。 对 高乐群性得分指乐群外向,要优于低分者。 对 很少有人是极端的男人气或女人气。 对 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 对 生物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 对 人的生物需要与动物的生物需要没有差别。 对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强有力的需要。 对 马斯洛认为各需要层次的出现顺序是由低到高的。 对 基本需要就是个体在生活中因身体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的需要。 对 需要是在动机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 凡是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称为正诱因。 对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 对 具有个人化权力动机的人,把权力看成是能更好为他人谋利、为人类作贡献的手段。 对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对 从事较难的任务时应适当增强动机水平。 对 从事较简单,容易的任务时应适当增加动机强度。 对 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 对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因素。 对 适当的表扬与奖励属于正强化、内部强化。 对 考试失败后,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试题太难,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 对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对 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 对 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努力和能力等内 对 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自我能力感同义。 对 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等,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对 大量研究表明,竞争型目标结构比合作型目标结构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 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个体往往会变得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对 儿童是否具有守恒的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 对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还不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对
心理学判断题

心理学判断题试卷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行为,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意识.答案:错误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后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答案:正确3.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答案:错误4.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局部.答案:错误5.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答案:错误6.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答案:错误7.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答案:错误8.见风流泪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答案:错误9.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答案:正确10.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表征.答案:正确1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着. 答案:正确12.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并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答案:错误13.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正确14.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答案:错误1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熟悉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熟悉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答案:正确16.看电视事时,两个画面由于局部的改变而产生动的感觉,是由于幻觉.答案:错误17.感受性就是感觉阈限.答案:错误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感觉比照.答案:错误19.“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表达了知觉的整体性.答案:错误20.“窥一斑而见全豹〞是知觉的选择性的表现.答案:错误2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的知觉.答案:正确2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的表达.答案:错误23.记忆过程有识记、保持和联想.答案:错误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正确25.个体的心理开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开展阶段的非连续性过程.答案:错误26.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开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根本阶段, 但在开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开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正确27.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形成,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是主要是经验性的. 答案:正确28.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臼0答案:错误29.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答案:错误30.强烈的爆发情绪和温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并存,是青年初期学生情绪的特征.答案:错误3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当儿童熟悉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时, 表明儿童的认知开展到达了前运算阶段.答案:错误32.自我中央性是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特点.答案:错误33.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开展区〞理论.答案:正确34.维果斯基提出来了“教育应该走在开展的前面〞的论断.答案:正确35.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答案:正确36.智力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稳固程度和学习迁移.答案:正确37.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答案:错误38.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根据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应对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类型属于场依存型占优势.答案:正确39.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生一般喜欢听别人讨论,上课喜欢听老师讲.答案:错误40.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稳定性,并且有上下、好坏之分.答案:错误41.针对冲动型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答案:错误42.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答案:错误4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答案:错误44.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变化是暂时的. 答案:错误45.区分学习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响.答案:正确46.加涅和布卢姆等将人的学习分为认知技能、情感技能、和动作技能.答案:错误47.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答案:错误48.巴甫洛夫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答案:错误49.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刺激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响发生的概率.答案:正确50.负强化与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答案:错误51.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射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答案:错误52.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两种.答案:错误53.通过观察典范的行为做到“见贤思齐〞,这种强化被称为间接强化. 答案:错误54.顿悟说与试误说相排斥.答案:错误55.先行组织者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答案:正确56.奥苏贝尔提出的“组织者〞,一般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利用性组织者. 答案:错误57.罗杰斯的学习观点是:学习的过程是“发现〞和“探索〞答案:正确58.罗杰斯的学习观点是学习的过程是“发现〞和探索. ?答案:错误59.学习动机的两个根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答案:正确60.内部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答案:正确61.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升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答案:错误62.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正确6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答案:错误64.动机越强,解决问题效率越高.答案:错误65.在中等刺激强度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呈正U型曲线关系.答案:错误66.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是呈正比关系.答案:错误67.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感、愉快感属于成就感.答案:正确68.王岚平时英语成绩非常好,口语表达也不错,可她认为自己发音不够好.有一次学生进行口语比赛,她认为自己不能胜出就不报名参加.王岚不报名参加口语比赛的主要原因是她的自我效能感低. 答案:正确69.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是个人自身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暗示和学习方法.答案:错误70.“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都是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学习迁移.71.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属于学习的迁移答案:正确72.触类旁通是迁移现象.答案:正确73.从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菱形的学习,属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迁移答案:正确74.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答案:正确75.短时记忆主要是感知信息.答案:错误76.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是1小时.答案:错误77.练习提升表现为练习速度加快和成绩提升.答案:正确78.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答案:正确79.高原现象指的是学习技能或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或者是下降的现象.答案:正确80.“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的初期.答案:错误81.根据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在活动定向阶段,可以借助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来学习.答案:错误82.这次解决问题后,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还会采用相同的思维属于定势.答案:正确83.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答案:错误84.托兰斯发现小学生创造力开展呈上升趋势,其中独创性最高、流畅性居中、变通性最低.答案:错误85.高创造力的学生一般都是智力良好的学生.86.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答案:正确87.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答案:正确88.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答案:错误89.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要严格根据知、情、意、行的顺序.答案:错误90.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是品德学习的两种根本形式.答案:正确91.思想品德是学生内化吸收的过程,所以对其不能使用灌输的方式.答案:正确92.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答案:错误93.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由2〜6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答案:正确94.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答案:正确95.提出人际关系需要三维理论的是马斯洛.答案:错误96.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答案:正确97.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答案:正确98.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根本目标.答案:正确99.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吗〞“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说明教师已经进入关注情境阶段.答案:错误100.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答案:正确。
心理学(判断地题目)

心理学判断题试卷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行为,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意识。
答案:错误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后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答案:正确3.注意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答案:错误4.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错误5.心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因此,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心理。
答案:错误6.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
答案:错误7.大脑右半球主要负责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
答案:错误8.见风流泪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错误9.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答案:正确10.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表征。
答案:正确1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答案:正确12.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并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
答案:错误13.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正确14.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
答案:错误1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识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答案:正确16.看电视事时,两个画面因为局部的改变而产生动的感觉,是因为幻觉。
答案:错误17.感受性就是感觉阈限。
答案:错误1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现象是感觉对比。
答案:错误19.“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错误20.“窥一斑而见全豹”是知觉的选择性的表现。
答案:错误2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答案:正确2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形象记忆的体现。
答案:错误23.记忆过程有识记、保持和联想。
答案:错误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一般规律是先快后慢。
答案:正确2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性过程。
《心理学》选择题和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 )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 )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8、(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9、(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0、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 )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1、"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2、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 )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1、学生上课时,同时听课、看书、记笔记。
这是注意的( )。
A、分散B、分配C、转移D、起伏2、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 )。
A转移 B稳定性 C分配 D分散3、小学儿童不宜参加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这是因为小学生( )。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判断题及答案1.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主要由潜意识驱动。
(对)2.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而不考虑其认知过程。
(错)3. 正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对)4. 斯坦福监狱实验表明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对)5.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
(对)6. 记忆的编码过程是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的关键步骤。
(对)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
(对)8.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交技巧五个维度。
(对)9.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心理变量的测量和评估,不涉及心理测试的编制和使用。
(错)1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紊乱、情感淡漠和社会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对)11. 心理治疗中的“反移情”是指治疗师对患者的情感反应。
(对)12.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体的后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13.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
(对)14.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对)1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莱昂·费斯廷格提出的,它解释了个体在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对)结束语:以上是本次心理学考试的判断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心理学 综合判断

心理学综合判断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心理现象只有人有,动物没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社会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观察法首先要求有明确的目标。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相关系数的范围在0—1之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内容及其规律的科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实验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所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神经元通过轴突接受外来的刺激(信息),细胞体整合后再通过树突将信息传出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反射是物质的普遍特性,而心理仅仅是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一种反映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反映的形式有无机物的反映,生物的反映,动物的反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人的心理则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信息有选择的传递是通过轴突来进行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条件反射也称生来的反射和种族反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成熟是指那些由个体经验和训练引起的行为的变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大学心理学判断题

二、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
对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对3、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错4、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
对5、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旨在解决概念和命题性知识的教学问题。
对6、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7、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
错8、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
对9、侵犯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一般包括了动机、行为和后果。
错10、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
对11、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
错12、大学生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
对13、道德性的养成需经过道德的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
对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15、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
错16、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
对17、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状态。
对18、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
对19、在大学群体文化建设中,无需顾忌师生间的互动。
错20、学生群体是校园中最活跃的群体。
对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
对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对3、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只有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
高等教育心理学-判断题

【判断题】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不关注个体的外在行为【答案】错【判断题】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性质,又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双重性质的科学【答案】对【判断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答案】错【判断题】吃过糖后再吃橘子,会觉得橘子更酸,这是感觉的对比作用导致的【答案】对【判断题】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答案】对【判断题】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有好坏之分【答案】对【判断题】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对【判断题】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答案】对【判断题】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答案】对【判断题】能力和知识、技能都属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答案】错【判断题】气质与性格一样,都有好坏之分【答案】错【判断题】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答案】对【判断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答案】对【判断题】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答案】错【判断题】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答案】对【判断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本恶,因此需要进行教育和矫正【答案】错【判断题】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答案】错【判断题】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答案】对【判断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规律的科学【答案】错【判断题】由生理成熟而引起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连续又稳定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是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上、最终到达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答案】对【判断题】人类某种行为和能力的发展错过关键期,发展这种行为和能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存在了【答案】错【判断题】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是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答案】对【判断题】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答案】对【判断题】环境和教育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时期是人性格发展和成型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完善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答案】错【判断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如体育运动等来调节不良情绪【答案】对【判断题】某大学生经常考试作弊,但用别人都在作弊来原谅自己,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化作用【答案】错【判断题】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答案】对【判断题】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都是绝对的【答案】错【判断题】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答案】对【判断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反映的是刺激泛化作用【答案】对【判断题】惩罚属于消极强化【答案】错【判断题】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答案】对【判断题】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答案】错【判断题】只要是有意义的材料,学生都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答案】错【判断题】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答案】错【判断题】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答案】对【判断题】为了达到意义学习,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机械的和人为的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题目再做难题,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答案】错【判断题】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答案】对【判断题】认知结构迁移观主要关注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答案】错【判断题】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答案】对【判断题】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成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责任,如努力不足,这属于一种较为积极的归因【答案】对【判断题】将学业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在的因素,如运气不好,可以降低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因此这种归因属于一种积极的归因【答案】错【判断题】如果学习者把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败的期望【答案】错【判断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答案】错【判断题】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答案】错【判断题】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评判【答案】对【判断题】在强化学习中,强化物来自外部环境,即只存在外部强化一种形式【答案】错【判断题】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答案】对【判断题】学习动机是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教师预先设定的学习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答案】对【判断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动机的激活功能出现中断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答案】对【判断题】高智商的个体一定具有高创造力【答案】错【判断题】人们一般认为,孩子更具有想象力,因此可以认为,创造性与知识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答案】对【判断题】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则首因效应有较大影响【答案】错【判断题】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答案】对【判断题】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答案】对【判断题】”远亲不如近邻"指的是人际关系受距离因素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沟通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感【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答案】对【判断题】伤害他人的行为都称为”侵犯行为”,不论其动机和意图是什么【答案】错【判断题】"合群”是大学生人际吸引的较高层次【答案】错【判断题】人的亲和行为会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答案】对【判断题】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即人际交往【答案】对【判断题】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从众行为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及时加以制止【答案】错【判断题】校园中的"随大流"就是从众行为的表现【答案】对【判断题】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答案】对【判断题】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答案】对【判断题】品德具有稳定性,所以,品德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答案】错【判断题】社会学习理论表明观察学习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的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的作用【答案】对【判断题】品德是个体先天的秉赋,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答案】错【判断题】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答案】对【判断题】品德表现在道德行为之中,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是品德的表现【答案】错【判断题】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答案】对【判断题】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视角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醒悟、转变与巩固和稳定三个阶段【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答案】对【判断题】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无关,因此道德推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逻辑思维发展阶段【答案】错【判断题】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答案】对【判断题】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个人特质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到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答案】错【判断题】大学生已属成年人,其思想与心理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答案】错【判断题】自觉性是品德修养的最先特征【答案】对【判断题】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贵在自觉、难在自律、重在常修【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品德修养的自律性特点在于强调从"独处"、"微处"和"隐处”进行修养【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重在常修,常修就是要突出终身性、经常性和持久性【答案】对【判断题】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答案】对【判断题】在使用提问技术进行心理辅导时,使用开放式提问比使用封闭式提问更有效果【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强调预防和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或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错【判断题】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矫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答案】错【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答案】对【判断题】开放式提问是建立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为目的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窥探学生的隐私【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答案】对【判断题】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答案】错【判断题】正向的自我表露是指心理辅导教师提出自己的优点和正向经验【答案】对【判断题】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答案】对【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答案】错【判断题】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答案】对【判断题】共情又叫做同感或同理心,是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感觉、需要、情绪与想法的一种个人特质【答案】对【判断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答案】对【判断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短效性的特征【答案】错【判断题】示范性是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重要特点【答案】对【判断题】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答案】对【判断题】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应包括学术研究者的角色【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格基础【答案】对【判断题】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答案】错【判断题】教师的威信主要是靠客观条件的改善,否则主观上再努力也无济于事【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答案】对【判断题】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只需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新人【答案】对【判断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一般能力在高校中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并不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前提【答案】错【判断题】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答案】对【判断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答案】对【判断题】教学反思必须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效果的反思【答案】错【判断题】大学教师的激励手段必须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才能奏效【答案】对【判断题】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答案】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受现实原则支配。
0.0分正确答案:×: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这些本能不懂得逻辑、道德和价值观,其活动只受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不再盲目地去追求满足,而是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力争避免痛苦又能获得满足.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被认为是人格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2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0.0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之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因为心理学思想由来已久,早在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撰写了《论灵魂》的著作,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的产生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视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0.0分正确答案:×:4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依从阶段。
0.0分正确答案:×:B.认同(自觉)5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需要经历八个不同的阶段。
0.0分正确答案:×:埃里克森6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中心特质。
0.0分正确答案:×:7失去亲人往往使人产生较长时间的郁闷,在一段时期内会使人积极.愉快,这说明心境具有持续性。
( )0.0分正确答案:√:8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0.0分正确答案:×:9人们因为小摩擦导致口角.斗殴.伤人甚至殃及生命而引发的激情犯罪,都源于一时的激情冲动。
可见,激情总是给人带来破坏性的结果。
0.0分正确答案:×:10“固执己见”是思维独立品质的表现。
( )0.0分正确答案:×:11我们在欣赏一部艺术品时,能得到欣赏的快感,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道德感。
( )0.0分正确答案:×:12失去亲人往往使人产生较长时间的郁闷,在一段时期内会使人积极.愉快,这说明心境具有持续性。
( )0.0分正确答案:√:1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受完美原则支配。
0.0分正确答案:×:14情绪只有动物和婴儿具有,正常的成人只有情感而无情绪。
( )0.0分正确答案:×:15埃里克森认为,从出生到死亡人格的发展一直在进行。
0.0分正确答案:√:16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 )0.0分正确答案:√:17意义识记能力方面在12岁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0.0分正确答案:×:18取得了好成绩就很开心,成绩很差就很伤心,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也没有办法控制。
0.0分正确答案:×:19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家是冯特。
0.0分正确答案:×: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20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叫联觉。
这种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较弱刺激能降低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较强刺激则使这种感受性提高。
0.0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叫联觉。
这种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较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较强刺激则使这种感受性降低。
21在选择配偶时,男性都倾向于选择年轻.健康的女性,而女性偏好选择社会经济地位高.勤奋进取的男性,这体现了进化心理学的思想。
( )0.0分正确答案:√:22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就是早恋,要坚决制止()0.0分正确答案:×:23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想不产生不良情绪是不可能的,不良情绪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是不可能的。
0.0分正确答案:×:24高中生道德情感发展具有动荡性,并且难以自制。
()0.0分正确答案:×:25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0.0分正确答案:√:26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智力发展素质,促进其学业成功。
()0.0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心理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优化其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适应的教育实践。
正确答案:27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为了获得他人认可而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
()0.0分正确答案:×:28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并且复杂的统一体。
0.0分正确答案:√:29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心理,不研究人的行为。
( )0.0分正确答案:×:30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 )0.0分正确答案:√: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
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31有些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其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方式;而有些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善于察言观色,其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方式。
( )0.0分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t style)是指倾向于以外界的参照作为内部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
正确答案:×:32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0.0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33当处于苦闷.烦恼时,做一些平时最感兴趣的事,就可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理智克制法。
( )0.0分正确答案:×:34人格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0.0分正确答案:×:35发展的顺序是不中逆的,也不能超越。
( )0.0分正确答案:√:36梦是一种意识现象。
( )0.0分正确答案:×:37心理学应该研究能够意识到的心理现象,不能意识的心理现象无法研究。
0.0分正确答案:×:38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个途径来实现。
()0.0分正确答案:√:39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更加强烈,不够稳定,渐渐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 )0.0分正确答案:√:40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 )0.0分正确答案:√:4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原则要求消除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0.0分正确答案:×:42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客观标志。
()0.0分正确答案:√:43人格是稳定的,不具有可塑性。
0.0分正确答案:×:44有些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其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方式;而有些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善于察言观色,其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方式。
( )0.0分正确答案:×:45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划分是绝对的,我们要克服消极情绪。
( )0.0分正确答案:×:46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想象,大多数是有意识有目的。
( )0.0分正确答案:√:47基于我国特殊教育整体薄弱的现状,目前发展模式是隔离的特殊教育体系与融合教育并重,平行发展的模式。
()0.0分正确答案:√:48平均而言,男生智力的水平要高于女生。
0.0分正确答案:×:49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为了获得他人认可而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
()0.0分正确答案:×:50中医认为“七情过度则伤人”,说明人的情绪好坏影响人体健康。
( )0.0分正确答案:√:51人的气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0.0分正确答案:×:5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原则要求消除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使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0.0分正确答案:×: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 )0.0分正确答案:×:54品德模范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
()0.0分正确答案:×:55中学生由于性成熟而出现对性知识的追求是其性心理的必然产物,是正常的表现。
()0.0分正确答案:√:56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0.0分正确答案:√:57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认知方式,也称为认知风格。
( )0.0分正确答案:√:情绪和情感都是一种主观体验。
两者没有区别。
0.0分正确答案:×:59人格的生物性指的是人格是在人的自然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0分正确答案:√:60采用学科渗透方式进行德育效果更好。
()0.0分正确答案:×:6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认为,在情绪活动中,人们对刺激事件的评价具体可以分成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三个层次。
( )0.0分评定-兴奋理论,阿诺德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的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与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正确答案:62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依从阶段。
0.0分正确答案:×:63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正迁移。
0.0分正确答案:×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64同伴群体对中学生的影响超过父母的影响。
()0.0分正确答案:√:65青春期注意分配和转移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发展。
0.0分正确答案:×:66中学生之间的异性交往会对个体有消极影响,应该坚决制止。
0.0分正确答案:×: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0.0分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注意转移,是指人有意识的将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注意分散,指注意力离开当前应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68人格的共同性指的是某一群体、民族、阶级或阶层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人格特点。
0.0分正确答案:√:69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 )0.0分正确答案:√:70采用学科渗透方式进行德育效果更好。
()0.0分正确答案:×:71听力障碍学生只需掌握手语,不需要学习口语。
正确答案:×:72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