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认识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
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
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认识圆柱圆锥》课堂教学实录
《认识圆柱圆锥》课堂教学实录《认识圆柱圆锥》课堂教学实录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课堂教学实录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实录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课堂教学实录效果最优化。
课堂教学实录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圆柱圆锥》课堂教学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形状各异的物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平面图形,一类是立体图形,谈谈你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生:长方形,正方形。
生: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师:立体图形有哪些?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类图形中的圆柱体(板书)出示挂图师: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生:指一指;师:这些都是,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生:茶叶筒,药瓶子,硬币,吸管生:电线杆师:电线杆?我们仔细想一下,有没有意见。
生:电线杆上下不一样大,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是上下一样大的直圆柱。
师:这些圆柱按图描下来,就是这样的。
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师:为什么图上有的'是实线,有的是虚线?生:实线是看得到的,虚线是看不到的。
师:小结,同学们桌上有两个圆柱,大家可以摸一摸,观察一下,同桌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生:操作,想互说一说。
师:谁来说。
生:我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
师:小结板书生:它不象长方形和正方形边上有棱。
师:它不象长方体和正方体边上有棱。
(更正)生:圆柱体只有3面师:这些面有什么不同生:长正方体的面是直的。
师:长正方体的面是平的,是平面,圆柱的面是曲面。
生: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的。
师:小结板书师: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没有顶点。
师:同学们看看下下两个面怎样。
生:上下两个面面积相同,都有直径和半径,都是圆形。
师:你怎么知道上下面是一样的,怎样比较。
生:把上面拆下来比一比,发现完全相同。
师:小结师:每个面都有名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书上18页下面的4行话。
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生阅读。
师:谁来说说,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上标出师:什么是高,你是怎样理解的。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圆柱和圆锥教案篇一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
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5篇范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说课稿《圆柱和圆锥》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代表六年级所有的数学老师对我们的新课程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个单元作一个说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首先我从教材分析入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圆柱、圆锥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内容的安排上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的模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还要从数量的角度研究几何图形,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确定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学会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认识和理解圆柱的侧面积以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认识理解圆锥的高。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因此,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准备利用直观教具如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采用引导探究法、观察演示法、讨论法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20页的例1,“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学生交流(揭示课题:圆柱和圆锥)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1、研究圆柱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⑷认识圆锥的高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1、讨论“练一练”。
交流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⑵在书中连线。
3、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⑵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3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
(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
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
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
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一、教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教材分析:以往教材是把圆柱体与圆锥体分开教学的,而新教材是编排到一起,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可以有效的对比区分,本身圆柱体圆锥体,就有很明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安排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圆柱体与圆锥体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了解。
运用电脑展现生活中圆柱体圆锥体的优美画面并配以音乐,同时准备大量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听、看、动多种感官参与下完成对圆柱体圆锥体特征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这一本课的重点知识。
同时新教材还安排了旋转中形成圆,圆柱体,圆锥体这也是非常独具匠心的。
让学生认识到动态中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这是前所未有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玉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1、圆柱和圆锥的实物和模型。
2、多媒体演示课件。
学具准备:自己带的圆柱和圆锥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平面图形?2、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认识它们吗?【百度搜索】你眼睛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正确呢?3、电脑演示,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
【百度搜索】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平面图形变成了立体图形了呢?4、认识这些图形吗?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圆柱和圆锥。
二、新授1、拿出圆柱和圆锥,说说它门的特点。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和圆锥形的吗?【百度搜索】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图片3、现在来研究圆柱。
圆柱和圆锥教学案例
圆柱和圆锥教学案例《圆柱和圆锥教学案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图形的内在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高。
教学难点: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认识高;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圆柱、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提问:六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征?2.分类、引入:出示例1的主题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与前面的形体有什么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我们今天就研究圆柱和圆锥。
二、新知探究1、认识圆柱的特征。
(1)学生操作:拿出自己带来的圆柱体实物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2)组织全班交流:①认识底面及其特点:圆柱上下两个面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你怎么知道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怎么证明?【引导学生各种方法来证明】②认识侧面:摸一摸圆柱的侧面,这个面和以前的相同吗?③认识圆柱的高:你是怎样量出圆柱的高的?像长长的木棍有没有高?只不过我们一般不叫它高,叫它什么?硬币也是一个圆柱体,它的高叫什么?圆柱体的井的高一般叫什么?说明:虽然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的高叫法不一样,但它们的数学本质含义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底面之间的垂直线段),这就是圆柱的高。
想象一下,一个圆柱的高的条数和长度有什么特点?在你自己的圆柱上画出一条高,同桌相互检查画得对不对,然后在多画出几条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版)第一章:圆柱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柱在实际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柱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圆锥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锥在实际中的应用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锥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锥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3.2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对比实例引入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讲解: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发现它们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比较程度。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计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2. 能够辨别圆柱和圆锥的形状;3. 掌握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圆柱和圆锥的示意图、实物模型或图片;2. 直尺、尺子、计算器等教学工具;3. 教学PPT或视频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曾学过的几何图形,复习圆的概念。
请学生说出圆的特点和性质。
Step 2:引入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示意图,或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 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如何描述?3. 你能够找到身边的圆柱和圆锥吗?Step 3:讲解通过教材、PPT或视频等方式,简要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形状特点以及主要性质。
强调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并解释圆柱和圆锥的区别。
Step 4: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示范,教给学生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让学生亲自测量和计算,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Step 5: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分别练习计算圆柱表面积、圆柱体积、圆锥表面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Step 6:拓展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某物体的形状接近圆柱或圆锥,学生需要测量物体的尺寸,然后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Step 7:总结归纳总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公式。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记忆所学知识。
Step 8:课堂小结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形状特点分别是什么?2. 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3. 如何计算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Step 9: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Step 10: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探索圆柱和圆锥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特征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实物图片若干张;学生准备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各一个。
剪下教材第113、115页的图形,同桌两人准备一瓶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组有关几何体的实物图(或实物),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也有圆柱和圆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物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的?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谁来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哪些特征?隐去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形成例1的场景图。
提问:在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柱体,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根据学生回答,再隐去图中的圆锥形物体)(板书:圆柱)【设计说明: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作必要的准备。
】二、认识圆柱提问: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再问:你知道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吗?出示一个圆柱的实物模型,谈话:我们平时所说的圆柱体,一般就简称为圆柱,我们认识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请大家也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仔细观察圆柱的形状,摸一摸、比一比圆柱的面,看圆柱有哪些特征,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按要求进行观察,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反馈:谁来向大家汇报,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圆柱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结:圆柱的上下是一样粗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一样的圆,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发布时间:2021-07-06T15:39:20.0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作者:宋煜[导读]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是六年级数学中关于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点宋煜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工业园区原家庄小学案例背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是六年级数学中关于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这节课内容时,学生已经在此前学习中认识了圆柱,同时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有了充分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探索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后开展的,通过学习圆柱和圆锥体,能进一步扩大学生对形体认识的范围,促使学生的空间理念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案例过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生活化导入的方式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识,教师通过谈话的形式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将圆柱和圆锥划分到立体图形中。
而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玻璃旋转门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其运动方式,由此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将长方形旋转成圆柱),由此让学生在想象中激发学习欲望,从现实事物中将数学知识中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联系到一起,为学生后续认识立体图形提供崭新视角。
在引领学生探究圆柱特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找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先根据自己的认识描述圆柱特征,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举出例子,但却对圆柱体的具体特征不能准确表述,由此,教师可以出示小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即通过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动手摸一摸,量一量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对圆柱的特征有充分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圆柱侧面是曲面,让学生在观察中将曲面和平面之间的区别明晰出来,而后“化曲为直”,认识侧面展开图,在此过程中渗透几何中的直观和空间观念。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高效课堂获奖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
让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感知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特征。
1.3 教学活动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铅笔、圆锥形的冰淇淋等。
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物体,感知它们的形状特征。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特征。
第二章:圆柱的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底面特征,包括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了解圆柱的高的特征。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触摸圆柱的底面,感知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圆柱的高,了解高的特征。
2.3 教学活动展示一些圆柱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铅笔、圆柱形的饮料瓶等。
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物体的底面,感知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圆柱的底面特征和高。
第三章:圆锥的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锥的底面特征,包括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了解圆锥的高的特征。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触摸圆锥的底面,感知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圆锥的高,了解高的特征。
3.3 教学活动展示一些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锥形的沙堆、圆锥形的漏斗等。
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物体的底面,感知底面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圆锥的底面特征和高。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触摸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
让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特征和高。
4.3 教学活动展示一些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铅笔、圆锥形的沙堆等。
让学生触摸和观察这些物体,感知它们的形状特征。
引导学生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特征和高,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异同。
第五章:巩固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特点。
2.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 圆锥的定义和特点。
4.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立体几何的知识,并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立体几何?有哪些常见的立体几何体?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柱和圆锥。
【呈现】1. 介绍圆柱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底面、侧面、高、底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可以使用图示或者模型辅助说明。
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物观察活动,让他们寻找身边的事物中圆柱的例子,并且观察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圆锥的定义和特点,与圆柱的区别。
并简单介绍圆锥的底面、侧面、高、底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拓展】1. 继续带领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活动,寻找身边的事物中圆锥的例子,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圆柱和圆锥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底面、侧面、高、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
【归纳】1. 教师总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和特点,并强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并举例说明。
3. 教师提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
【练习】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题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互相交流归纳圆柱和圆锥的重要特点。
2. 教师总结学习要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教师收集和评阅学生的练习题和课堂作业。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练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 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如圆柱和圆锥的投影、倒影等相关问题。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高效课堂获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学会用字母表示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圆柱和圆锥的定义。
2. 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表示方法。
3. 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表示方法。
难点:1. 圆锥的高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表示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圆柱和圆锥模型、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和圆锥模型,以及记录纸和笔。
3. 教学课件: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动画、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 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使用直尺、圆规、剪刀等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模型,观察和记录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
4.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表示方法,并解释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和特点。
5. 练习与巩固: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观察、操作、表达和交流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老师还在为学生的上课备课而烦恼么?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了《认识圆柱和圆锥》教案,仅供参考,谢谢查看。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及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资源: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示意图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学过的图形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图(4)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图(5)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圆柱和圆锥?(指名学生说,如铅笔、烟囱、套管、铅锤等)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二、合作探究,认识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把有关圆柱、圆锥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好吗?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直尺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上下粗细相同的圆柱叫直圆柱。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实物,仔细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手中的实物和同学的实物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解答疑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依次出示谜语:
1、芬芳一块糖,饿了也不尝。铅笔走错路,它就来帮忙。
2、一个小孩脾气暴,遇火他就往上跳,跳到半空不见了,一群小孩哈哈笑。
3、这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
4、小风扇没有瓣儿,不用电就会转
学生回答后依次出示谜底图片:1、橡皮 2、爆竹 3、乒乓球 4、陀螺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在对比中掌握。认识圆柱体的和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找到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多媒体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对学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ﻫ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谜语、作业纸
学生: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二、教学课题
苏科版六年级(下)《认识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圆锥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提取材料,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圆锥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四、教学方法
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知识,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展开想象、自主探索,交流讨论,分析判断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获得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全国优秀教学案例《认识圆柱和圆锥》
———————————————————————————————— 作者:
———————————————————————————————— 日期: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 : 数学
2.课时:1
3.课前准备:教师: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旗杆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圆柱)
课件演示一遍,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早有应用。例如,宾馆门口的旋转门。(课件演示)
问题: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也是圆柱形的,你发现了吗?谁来举些例子。
(茶杯、薯片桶、柱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圆柱,积累感性认识并逐步抽象出圆柱直观图,为下一环节探究圆柱的特征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从而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环节二:探究圆柱特征
⑴谈话,请看课件,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提问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些物体,他们各是什么形状?
(长方体、圆柱、球、圆锥)
提问2:这些立体图形你对他们都有哪些了解?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爆竹”和“陀螺”这两种形状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猜谜语给于学生对圆柱、圆锥的特征一个整体的体验,并能初步感受到圆柱圆锥和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异同,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发现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环节四: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初次认识了圆柱,已经会辨别;圆锥这一立体图形没有见识过,从未接触;在六年级上学期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积累了一些观察﹑探索立体图形特点的学习经验,这些都为本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与讨论,学生拿着课前准备好的学具,不但形式多样、大小有异,激发了学习气氛,而且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直接感受到圆锥体与圆锥体,得出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了表象概念)。
环节三: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利用教具、学具,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让学生摆弄触摸实物,从整体上观察圆柱和圆锥等过程,使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动学习的方法,能够互补知识的结构,有利于“后进生”的促进。ﻫ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要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
五、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