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跳跃的声音,有感情、自信地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通过歌曲的学习使孩子们了解、关心、热爱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法,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中学习力度记号,歌唱有力度对比、节奏变化的音乐,唱会歌曲、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学习并初步掌握“mf”(中强)和“mp”(中弱)力度的演唱,会用不同力度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和不同意境;能用二声部轮唱、小乐器伴奏、对白声部帮衬、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
学情分析与我合作的是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我从二年级开始接手这个班级,并实施了绍兴市级课题《小学二年级二声部歌唱练习的实践与研究》。
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二声部歌唱练习,初步建立了唱名音程感,锻炼了二声部的歌唱技能和演唱能力,音乐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因此这堂课的教学根据歌曲的特点,结合孩子们的歌唱能力进行设计,引导孩子们在歌声中表现这首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
2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力度记号“mf”(中强)和“mp”(中弱)的演唱,并在歌曲中运用。
2.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跳跃的歌声和多种形式表现活泼、幽默、风趣的歌曲。
(二)教学难点歌曲速度比较快,要能够准确地歌唱弱起节奏、后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和2—6、1—6、4—2音程以及其中一个乐句的二声部轮唱。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熟悉弱起节奏1.导入。
用身势拍节奏“X X│X X│”,注意恒速,师在第四拍打响板。
2.师用弱起节奏引导。
生伴奏,师边打响板边有节奏地引导:3.学生练习。
师用响板伴奏,生有节奏地说,熟悉弱起节奏。
活动2【活动】发声练习和音乐知识1.出示。
师:真棒!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它俩唱的歌吧。
2.学唱。
移调至F调,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声音位置、发声状态与口型等)3.用不同力度演唱。
癞蛤蟆离我们很近,用“f”力度演唱,小青蛙很远,用“p”力度演唱。
小学音乐_《癞蛤蟆与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四年级下册表演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认识中强及中弱的力度记号,能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进行表演。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和表演《癞蛤蟆与小青蛙》,使学生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风格特点和说唱结合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青蛙与癞蛤蟆之间温暖的友情,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难点:唱准弱起小节,把握中强、中弱力度的运用。
教学准备:琴、课件、响板等。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歌曲《小跳蛙》随音乐拍手做动作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我们课前欣赏的歌曲里,有只可爱的小动物的小动物,它是谁呀?(小青蛙)师:那还有一种小动物跟青蛙长大很相似,大家知道它是谁吗?(癞蛤蟆)那你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吗?(知道)3.课件点击分别出现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大家看,唉,它好像是谁呢?模仿老师的节奏回答问题。
生:唉,它好像小青蛙师:咦,它好像是谁呢?生:咦,它好像癞蛤蟆。
师:它俩长的那么相似,你是怎么分辨它们的呢?(生答)师: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声音来分辨他们的不同。
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生模仿)师:听老师来模仿一下:癞蛤蟆咕咕呱,小青蛙呱呱呱同学们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有节奏的模仿吗?(学生模仿)师:听到同学们如此热情的叫声,我们的小青蛙和癞蛤蟆也忍不住唱起歌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癞蛤蟆和小青蛙》,(生齐读课题)让我们听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二、聆听歌曲,熟悉内容1.聆听范唱师:谁来说一说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发生了什么事?(癞蛤蟆和小青蛙在夜晚隔得远的情况下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后来它们走到月光底下看清楚了原来是认错了,于是都哈哈的笑起来了。
)2.师:看来确实很有趣,连它们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了。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3《癞蛤蟆与小青蛙》︳人音版(五线谱)(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3 《癞蛤蟆与小青蛙》︳人音版(五线谱)(1)一. 教材分析《癞蛤蟆与小青蛙》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选自人音版。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癞蛤蟆与小青蛙在田野间的欢乐场景,歌词富有童趣,旋律活泼轻快,节奏鲜明,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乐理知识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此外,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癞蛤蟆与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使学生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如音准、节奏、唱腔等。
4.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
2.重点:歌曲《癞蛤蟆与小青蛙》的学唱和音乐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癞蛤蟆与小青蛙》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癞蛤蟆与小青蛙》,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主人公。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在此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8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8一. 教材分析《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形象的描绘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的友谊。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
2.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感受歌曲的童趣。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感表达。
2.歌曲的高音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演唱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玩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展示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两个角色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歌曲的高音部分。
同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癞蛤蟆和小青蛙,进行合唱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其他歌曲。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创作和表演。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癞蛤蟆和小青蛙》 ︳人音版 (五线谱)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科:音乐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教材版本: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一课时。
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表演特点的歌曲,2/4拍,F大调。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化,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相互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的儿童歌曲。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有节奏的,朗读歌曲中的对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同伴分角色创编动作,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幽默、活泼的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平时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错,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演唱时不喊唱,认识到气息的作用,演唱时充满感情。
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老师会根据每个班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让学生对音乐课喜欢,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四重点难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并感受歌曲风趣、幽默、活泼的特点。
四学生课前活动设计播放《癞蛤蟆和小青蛙,》的伴奏音乐,让学生随音乐有节奏的摆动、舞动,感受音乐带给我们身体的律动。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
1、学生通过欣赏老师打鼓的演奏,在看、听、想的过程中,感受对白部分的节奏,进行力度的训练和语言节奏的练习。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学生将视听有机的结合,在生动的情境中,既“看”到了不同节奏的不同形象,又听到了节奏的特点,理解了音乐的强弱,从而使本课的知识难点得以顺利得解决。
演唱 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2.学会演唱歌曲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3.通过合唱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歌曲介绍《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描述了一只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的故事。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唱。
本教案中所介绍的是人音版歌曲。
歌曲演唱1.引导孩子们一起听一遍《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歌曲录音,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帮助孩子们正确地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习歌曲的左右声、高低声;3.分别教授每个音符的发音,带领孩子们进行反复练习;4.分班进行社交舞蹈教学,让其中一部分孩子跟随着歌曲跳舞;5.在孩子们掌握歌曲和舞蹈之后,分别组织小组合唱和大合唱。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歌曲引导孩子们坐好,给孩子们播放《癞蛤蟆和小青蛙》的人音版录音。
让孩子们跟着歌曲的节奏摇头、晃身,叫每个兄弟姐妹都来康康低下的癞蛤蟆与小青蛙他们之间的故事。
步骤二:学习歌曲1.学习歌曲旋律;首先教孩子们唱歌曲的左右声、高低声,让孩子们能区分歌曲中大声和小声不同的部分。
引导孩子们根据旋律情节坚定的信轮唱歌、。
2.学习歌曲歌词;教唱歌曲每一个语序的音节,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含义,并掌握准确的发音方法。
让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将学过的歌词与旋律融合起来。
伴随着孩子们的一遍遍地练习,他们的发音会越来越清晰。
有时候,孩子们会快速地切换唱期音乐节奏,有时候,他们会跳跃着跟着音乐舞蹈,有时候,他们会手舞足蹈的掌握住整首歌曲的旋律。
步骤三:社交舞蹈教学在孩子们完全掌握歌曲和歌词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进行社交舞教学。
孩子们能在舞蹈中锻炼身体的柔韧性,让孩子们在跳舞的过程中放松身心,更好地融入到歌曲和教学氛围中。
孩子们内心对于舞蹈的认知和接受度将更好。
步骤四:合唱在孩子们完全掌握歌曲、歌词和舞蹈之后,可以带领孩子们分别按照不同的班级进行合唱演唱,进而进行全班合唱。
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3.4癞蛤蟆和小青蛙-人音版
举例: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让学生感受八分音符的节奏,采用逐步加速、分解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音准控制:在集体演唱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音准。
举例: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强调呼吸、口腔等发声器官的运用,通过集体视唱、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准控制能力。
(3)音乐创作:创编简单的音乐活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演唱:熟练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举例:通过反复听唱、教师示范、集体演唱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确保演唱时音准、节奏准确。
(2)音乐知识: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音高、音程等基本音乐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表现动物声音”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最后,课堂总结环节,我询问了学生是否有疑问,但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反馈。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还不够敢于提问,或者他们还没有完全消化课堂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一. 教材分析《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在田野间的快乐生活。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田园风光,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声乐技巧。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田园气息,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乐术语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术语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录音。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田野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动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癞蛤蟆和小青蛙》,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田园气息。
随后,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注意讲解一些特殊的音乐术语和技巧。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图谱,注重音乐教学活动,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
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
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为依据,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材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材以着重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高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为目的。
有计划地编排了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
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两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等。
教材分析:《癞蛤蟆与小青蛙》这是一首赋予丰富情境童趣的歌曲,节奏鲜明、内容诙谐生动有较高的互动性和情境性。
歌曲是2/4节奏生动、风趣,其中有两部分为陈述性对白,加深了歌曲的灵动新,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引申拓展,开拓出属于学生的想象情境,会更好的加深音乐形象的理解。
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其中主要加强了力度记号的感知和学习,学生学会用轻重音的合理安排来演唱歌曲,增加歌曲的丰富性。
人音版四级下册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癞蛤蟆和小青蛙(qīngwā)一.教学(jiāo xué)目标1.学唱歌曲,跟的旋律轻声(qīngshēng)演唱和进行歌表演。
2.让同学们能从生活(shēnghuó)中发现,身边到处都有音乐,音乐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二.学情分析(fēnxī)四年级五班的同学各个聪明活泼,乐观好动,善于学习,乐于思考。
学习气氛浓厚,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三.重点难点1.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2.自主创编舞蹈动作。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癞蛤蟆和小青蛙师:同学们还记得小青蛙找妈妈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教师板书绘画)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住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们发现所有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妈妈,自己却没有,于是他们决定去找妈妈,他们游啊游碰到了大鲤鱼,利于说什么了?生:我不是你们(nǐ men)的妈妈,你们的妈妈长了四条腿师:对的,接着小蝌蚪们告别了大鲤鱼又开始群找妈妈(mā mā),接着他们碰见谁啦?生:大乌龟(wūguī),他也不是她的妈妈。
师:她也不是他们(tā men)的妈妈,于是他们又接着找,这会找到谁啦?生:青蛙(qīngwā)妈妈师:小蝌蚪也变成了漂亮的小青蛙。
小青蛙找到了妈妈,可是小青蛙也想知道他的爸爸是谁?于是他非常的着急,身上长满了青春痘,最后变成了这样(出示图片)癞蛤蟆,癞蛤蟆和小青蛙到底有关系吗?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歌曲看看那他们的关系,好吗?出示课题(癞蛤蟆与小青蛙)活动2【讲授】初听歌曲思考问题,学唱歌曲师:同学们现在认真听,然后来回答老师的三个问题。
(1)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歌曲的风格是什么样的?(3)歌曲在演唱中和我们平时听的有什么不同?3.学唱歌曲教师范(shīfàn)读歌词师:老师(lǎoshī)先来读一读歌词,你看看老师读完了以后,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读?教师范读后,学生(xué sheng)自己读一遍歌词。
人音版音乐四下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歌曲的魅力。
3、启发引导学生创编,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1、力度记号2、歌曲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法:师讲小故事:青蛙与蟾蜍多媒体课件:稻田与蟾蜍吃虫子的动画。
背景音乐:小青蛙的旋律。
师生讨论并总结:青蛙和蟾蜍都是益虫。
2、引出歌曲。
师:你注意到刚才的音乐了吗?生:听到了,很有趣。
想再听一遍。
老师放音乐,学生有的偷着乐因为,有的跟着哼唱。
师: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二、寓教于乐1、听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师:听一首歌曲,歌中的蛤蟆是青蛙吗?。
生:是。
师:仔细听歌曲,青蛙有什么动作?生:它蹦得高,叫声好听。
2、再听歌曲:多媒体课件:歌曲《花蛤蟆》曲谱。
师:说说对歌曲的感受?生:滑稽、幽默、好玩、好听等。
3、再听歌曲,感受山东民歌风格:师:这是一首是我们山东风味的歌曲,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地方话?生:“瞪着个眼儿”“伸着个腿儿”“圭呱”5、学生按节奏读歌词:(1)、同位试着按节奏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节奏感较差的学生)。
(2)、学生按节奏齐读歌词。
6、学生分四组讨论适合自己的学歌方式。
有的吹竖笛来学;有的视唱歌谱学会(识谱能力强的学生),有的弹琴学歌;还有的听录音学歌。
7、学生跟琴演唱。
8、老师范唱歌曲,师:比较与自己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唱的活泼,跳跃有弹性;9、男女生对比唱,看谁唱的更形象。
三、创造表现1、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
(1)演唱(2),轮唱(3),加低音伴唱(圭呱),(4)折纸:会蹦的小青蛙。
2、学生练习,教师参与创编,帮学生解决难题。
3、生分组表演,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与鼓励。
四、完美结课:唱其它小青蛙的歌曲。
师:会唱小青蛙的歌。
生: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小青蛙找家》,乐曲《小青蛙》等。
【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此外,我也注意到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不足。在教授歌曲时,我发现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增加一些情感表达的练习,如让学生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感,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一、拓展资源
1. 音乐作品:除了《癞蛤蟆和小青蛙》,还可以介绍其他关于动物的歌曲,如《小燕子》、《两只老虎》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动物的歌曲风格。
2. 音乐理论知识: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资料,如音符、节奏、音阶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3. 音乐家故事: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著名音乐家的小故事,如贝多芬、莫扎特等,让学生了解音乐家们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
2. 拓展要求
(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如音乐理论、音乐史等,提高音乐素养。
(2)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如编写旋律、制作伴奏等,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3)分享交流:鼓励学生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4)参加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提升音乐表演能力。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人音版(2012) 四年级下册 第3课 水乡 癞蛤蟆和小青蛙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水乡》中演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2015版4年级下册第三课中的第二首表演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属于唱游型课型。
教学重难点是能够准确掌握歌曲风趣的特点,并表演歌曲。
歌曲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相结合。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并且有一定的音乐体验过程。
在上课之前根据每个班学生的不同的状态,老师会围绕着音乐要素,有所针对的设计一些铺垫的环节,让学生迅速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氛围中去。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乐器演奏及音乐表演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学习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用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动物形象,并运用到演唱当中。
3、能与同伴合作,跟随音乐对歌曲进行创造性歌表演。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2、演唱好歌词与对白的衔接【教学难点】演唱好歌曲对白与歌词力度的变化【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琴)【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歌曲师:同学们好,我是李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上音乐课,首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
(教师表演唱歌曲)师:歌曲讲述了什么?师: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啊!这就是今天要学的歌《癞蛤蟆和小青蛙》二、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师:你能区分癞蛤蟆和小青蛙吗?师:你听过它们的叫声吗?怎么叫的?听!歌曲中它们是怎么叫的。
师:谁来回答一下。
(在黑板上贴叫声)师:咕咕儿呱,这是儿化音,读咕咕儿呱,要有弹性(师示范生模仿)师生配合读:癞蛤蟆(指着自己说)咕咕儿呱(指学生说)小青蛙(师读)呱呱呱(生读)师:谁能像我这样(响板示范有节奏读这两句)男生试试,女生试试(评价语:这个青蛙真有活力,好可爱的小青蛙)师:咱们加上点动作吧(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2、复听歌曲师:你们的模仿能力真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师:带着这样的情绪再来聆听歌曲与我们平时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师:我们把歌曲中说的部分叫做对白都有哪几句对白?找出来自己说说好,跟着音乐唱唱歌中对白3、再听歌曲师:效果不太理想,咱们练一下(拿出双响筒)听速度(学生跟双响筒读一遍对白)师:我今天还带来两个力度记号,你认识吗?(mp中弱mf中强)癞蛤蟆和小青蛙分别适合哪种力度?师:谁能用中强的力度模仿癞蛤蟆对白,你来试试(评价语:你说的真棒,这个头饰送给你)咱们跟着他说说癞蛤蟆的对白谁能用中弱的力度模仿小青蛙的对白(评价语:嗯你说的真准确,这个送给你)一起说说小青蛙的对白师:咱们按照不同的力度,这边同学模仿癞蛤蟆,这边同学模仿小青蛙,看哪组同学把力度表现得更准确。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癞蛤蟆与小青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癞蛤蟆与小青蛙》,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欢快、诙谐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及分角色表演唱等方法,使学生唱出歌曲活泼幽默的风格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有表情地演唱本课,认识中强及中弱的力度记号,并能运用中强和中弱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表情地演唱《癞蛤蟆与小青蛙》2、难点:唱准弱起小节;了解力度记号中强、中弱并运用到歌曲当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伊始,PPT播放有关池塘的图片,并以本课的前奏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生:“流水、蛙鸣”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其实啊,这里面不光有青蛙,还有癞蛤蟆呢。
快看。
(出示癞蛤蟆与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两者有哪些相似地方,又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它们都是四条腿,大嘴巴,眼睛凸出来,但是癞蛤蟆的体表有疙瘩,不善于跳跃,而青蛙的表面相对来说较为光滑,善于跳跃和游泳。
师:“有一天晚上,癞蛤蟆与小青蛙相遇了,并且闹出来一个笑话,你们想不想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请听《癞蛤蟆与小青蛙》”二、关注音乐,有效聆听1、初听歌曲,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发生了什么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癞蛤蟆与小青蛙因为长得相近而相互认错了自己的娃娃和爸爸。
活泼、幽默、风趣地)2、复听歌曲,让我们带着幽默的情绪来感受一下歌曲是几拍子?边听边轻轻地拍一拍。
(2\4拍)3、再听歌曲,设问:这首歌曲在演唱中与我们平时听的其他歌曲有什么不同呢?(演唱中有对白,说唱结合,使歌曲显得更加风趣、可爱)三、巧解难点,完整学唱1、按节奏朗读歌词,进行语言节奏练习。
师:“让我们用对白的方式来朗读一下歌词,并请我们的响板来帮忙。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教案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出这首歌曲。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都见过小青蛙吗?生回答。
同学们都听过小青蛙的叫声吗?生回答。
我们先来听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吧。
(播放歌曲《花蛤蟆》)。
二、新歌学习。
1、师:今天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青蛙有关的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生朗诵歌词。
师:通过歌词,同学们大概知道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吗?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注意思考老师刚刚提的问题。
生听歌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一下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力度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表现出来呢?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唱。
师:同学们场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有一点点问题,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遍。
师:现在大家再来唱一遍吧。
生合唱。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演唱吧。
生分角色演唱。
三、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这首歌曲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我们接下来分组,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编排动作吧。
一会分组表演,看看哪些同学表现的好。
四、结束。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
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师:节奏呢?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
故事的主人是?生:癞蛤蟆和小青蛙(二)师跟伴奏读节奏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
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
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
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
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小学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1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癞蛤蟆和小青蛙》二、教材分析《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儿童表演歌曲,2/4拍,F 大调。
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因为长得相近而互相认错自己的娃娃和爸爸的幽默情节。
歌曲蕴含了科学常识,是一首具有表演情节和科普意义的儿童歌曲。
二、学情分析这首歌曲风趣幽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歌曲不仅将小动物的叫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能进行表演,而且采用“对话”的方式更增加了情趣,相信孩子们会很积极的投入进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1、体验、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歌曲所表现出青蛙和癞蛤蟆互相认错的风趣幽默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与同伴分角色编创动作来表现他们的神态,并能表演出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的故事情节。
3、在学唱歌曲中认识中弱、中强的力度记号,并能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一唱歌曲。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说词部分的节奏,并能够正确应用到歌曲中。
2、学唱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进行歌表演并且创编动作。
难点:指导学生能够唱准弱起。
五、教学准备课件、钢琴、非洲鼓、癞蛤蟆小青蛙头饰各一个六、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节奏练习a.播放伴奏,师:同学们请你们跟着音乐自由地行走,接着我们加大难度,当你听到老师的鼓声时,停下来思考:鼓声有什么特点?一共拍了几次?b.出示节奏:,生跟念2遍,用身体当乐器感受音乐(拍手或拍腿)c.学生跟音乐,在鼓点的地方加节奏,走回自己的位置。
2. 学生点手心的动作感受乐曲的拍点,老师用不一样的鼓声表现节奏播放伴奏,观察:我的鼓声有什么变化?生:鼓中间的时候音区低一点,声音浑厚一点,鼓边的时候音区高一点,声音比较细一点,亮一点。
师:男孩请你选择一种更能代表男生的力量(拍腿)的,一起来拍一拍。
女生,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气质。
教师带领男女生轮流拍两遍。
师:他们开始聊天了,他们是谁呢?(二)新歌教学1.播放前奏:你听到了什么?流水、蛙鸣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里不光有青蛙,还有癞蛤蟆呢,快看。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3课《癞蛤蟆和小青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癞蛤蟆和小青蛙》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讲述了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故事,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动物的可爱。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音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练习、合唱等。
2.利用图片、动画等 Multimedia 材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音乐素养。
4.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癞蛤蟆和小青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旋律,讲解其中的音乐术语和技巧。
3.示范: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韵律。
4.练习:分组让学生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合唱:全班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拓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癞蛤蟆和小青蛙的舞蹈或故事。
7.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回顾,强调歌曲中的难点和重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癞蛤蟆和小青蛙》、歌词、旋律走向、节奏符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癞蛤蟆和小青蛙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
象。
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
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
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
师:节奏呢?
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
故事的主人是?
生: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师跟伴奏读节奏
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
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
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
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
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
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
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
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的故事讲得非常生动。
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歌曲听听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用拍手的方式给歌曲伴奏。
生:加入了对白
学习念白节奏
师:这种念白在歌曲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读一读?
再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有唱有说,说唱结合,非常热闹。
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声音好像有点不同,请同学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听边小声跟唱歌曲。
生:癞蛤蟆爸爸的声音粗
生:小青蛙宝宝的声音细
师:癞蛤蟆爸爸声音浑厚圆润小青蛙宝宝的声音清脆明亮学习声音对比:
师:请你跟着老师来模仿癞蛤蟆爸爸浑厚的声音和小青蛙宝宝明亮的声音。
跟琴完整学唱第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
注意唱出声音的强弱对比。
跟琴第二遍: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对比聆听两句旋律的高低(教师画两条旋律线)
师:同学们请你听一听癞蛤蟆的声音高还是小青蛙的声音高?1,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癞蛤蟆瞪着小青蛙,哎,他好像我娃娃。
师: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用说话的声音,如果同学们的声音能再轻巧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们试试好吗?听一听哪位同学能够唱出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跟伴奏唱第三遍:
师: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唱第四遍处理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的时候他们确不确定?有点怀疑?那我们应该用什么的样的声音演唱肯定的语气还是怀疑的语气?
生:怀疑
教师对比演唱
师:老师这样唱行不行?为什么?
生:太肯定了,
师:那我们应该唱的弱一点,但是不能太弱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注意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怀疑的声音。
两个跳到月光下把那眼睛眨一眨哎,他不是我娃娃,咦他不是我爸爸
师:癞蛤蟆和小青蛙这次看清楚了吗?看的很清楚了,这一次是怀疑还是肯定?
生:肯定
师:肯定的声音应该怎样演唱?
师演唱
师:老师这样行不行?
生:行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跟伴奏完整唱第五遍: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的时候注意我们应该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中那个地
方应该用怀疑的声音,哪个地方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第六遍完整聆听跟唱歌曲:
师:老师在唱的时候表现出癞蛤蟆爸爸浑厚圆润的声音,小青蛙宝宝清脆明亮的声音。
同时还要注意那个地方是肯定的语气,那个地方是怀疑的语气。
分角色演唱歌曲跟原唱:
师: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扮演癞蛤蟆爸爸,一组同学扮演小青蛙宝宝。
师:老师听到了一只音色浑厚,而且身体臃肿,不善于跳跃的癞蛤蟆爸爸,同时我也听到了一只音色明亮,声音清脆,善于跳跃而且有调皮的小青蛙宝宝。
拓展延伸:
师: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蛙能造福人类,因为它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它们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
它全身都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珍贵药材,可治疗多种难治之症。
师:可是我们慢慢的发现癞蛤蟆的小青蛙在慢慢的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捕杀青蛙会给我们造成哪些危害?
生: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变薄,紫外线辐射量上升,将使两栖动物的卵无法孵化为幼体,而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两栖动物出现变异和畸形,致使物种逐渐衰落。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动物呢?
生:坚决不能捕杀
生:减少污染
师:怎么样保护我们这些小动物吗?
生:减少捕杀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小动物,争做环保小卫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