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科书分析本课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政治制度”与“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个目来呈现。
针对先秦、秦、两汉至明清这三个阶段,教科书分别以“学习聚焦”栏目作出提示,即“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通过对“学习聚焦”栏目内容的梳理,不难发现,本课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而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是影响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调整、变化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这种变化所揭示的“实质”。
夏、商和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从定义的角度出发,以夏、商和西周为代表的早期国家,作为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应当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也就是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但从实际情况看,夏、商和西周都没有完全实现按区域划分国民,且没有完全打破氏族组织,但按区域划分国民并逐渐打破氏族制度的这种趋势却是明显的。
如商朝虽将国家分为“内服”和“外服”,但商王并不直接控制“外服”地区,而至西周统治时期,明确了分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地位。
西周的分封制度下,诸侯虽然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至于东周,分封制开始解体;与此同时,周天子地位的衰微亦导致了宗法制难以维系。
各国的变法和改革在催生郡县制、官僚制的同时,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产生。
秦在终结六国乱世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无论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还是郡县制,皆是出于借鉴前代之弊的基础上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根本:进行有效统治,强化王权, 巩固西周统治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 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 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左传·昭公七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 寡人是征。”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政权性质: 公天下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社会形态: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商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内外服制 附属
附属
国
国
都城
附属 国
附属 国
殷衰,诸侯或不至; 殷兴,诸侯归之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
与王室 关系
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但未必有血缘关系
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即使无 血缘关系也一般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 系,作为血缘宗法关系的补充
地方居 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 多数封国内血缘界限被打破 民组成 有血缘联系
对地方 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有的 控制力 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不同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家制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治理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的政治制度
时间: 秦朝以前的历史
分期:夏商西周(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变革时期)
制度: 世袭制(夏)、 内外服制度(商)、 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 郡县制与官僚制的萌芽(春秋战国)
禅让制到世袭制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1.1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第1课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政政治治体 体制制课程标准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5)东汉:出现新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州,它起源于西汉 监察地方的十三州部刺史。
(6)隋朝:废除郡的行政设置,实行州、县两级制。 (7)唐朝: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作为 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 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8)宋朝:撤除节度使,实行路、府、县三级制。从宋代开始, 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绝对优势。
(2)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_州__刺_史__
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州、县
(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______二级制,唐朝继承。
(4)唐朝地方体制的演变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后增至 15 道),作 为中央派出的__监_察__机__构__。
【名师提醒】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专制主义是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 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专制 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体现的是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 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 一种管理方式。
(3)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 的经验教训等。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荐)
秦代以降,皇权专制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 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 专制,时人形容当时的专制情况说:“百年之忧,一 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明代以后则 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 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 进行说明。
从
三 公 九 卿 到 三 省 六
中 朝 官 外 朝 化 :
部
程序性分权
中书省
皇帝
政事堂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吏 封 勋 考
户部
户 度 金 仓
礼部
礼 祠 主 膳
兵部
兵 职 驾 库
刑部
刑 都 比 门
工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宋代在取消方镇之后,没有新的行政区来代替。州 级政区成为中央直辖单位。后来设置了转运使、提点刑 狱使、安抚使等官职分别负责财政、检察司法和治安边 防。这些官职的管辖领域称为“路”,但管辖范围并不 一致,在转运使那里是一路,但在提点刑狱使那里却分 为两路,而在安抚使这里又可能是四路,甚至是六路。 这种复式路制很难形成割据。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2.宗法制
1.含义: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目 录
· · ·
壹
贰
叁
两
先
汉
秦 时
秦
至
朝
明 清
期
的
时 期
的 政
政
政 治
治
体
治制Βιβλιοθήκη 体制的演
制
度
变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一)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建立了世袭制王朝 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
➢ 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4.分封制的瓦解: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②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③生产 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瓦解;④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 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三)西周的政治体制——1.分封制
封 建 亲 戚 , 以 藩 屏 1.分封有哪几种类型(对象)? 周 同姓:亲族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政治制度是指导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 方法的总和。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一、先秦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指秦以前的历史,主要包括夏、 商、西周春秋与战国。)
郡守、郡尉、郡丞、 监御史
县令、县尉、县丞
三老、啬夫、游徼
皇帝
集 中
中央权力 集 中
地方权力
47
3 、郡县制实行的意义:
①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进步; ②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中央垂直管
理地方); ③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政治
安定和经济发展; ④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 之间相互依存,是互为表里的政 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 定。
⑦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 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⑧ 宗法制的影响:
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西周的统治。 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凝聚了宗族,保证了贵族在 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强化了家国一体。 长远看,对中国的政治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都产 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受封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⑧、破坏: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 制破坏.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①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
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宗法制的含义: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 继承关系和名分。 ③原则(核心):嫡长子继 承制
★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共42张ppt)
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
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真题演练
(2017·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
03 两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 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
一 先秦时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政治制度(约公元前2700—公元前1600年)
(1)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
*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秦朝至清朝君 主专制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 演变线索
能够梳理秦朝至清朝中央宰辅制度 的演变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 ;辨析内阁、军机处与宰相制度的 区别;概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基 本特点和规律。
水平3-4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央集权制 度取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原因,评价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意义;理解我 国早期政治制度、秦朝政治制度与 相应历史阶段的适应性,体会先民 制度创新方面的政治智慧。
经其济独社特会性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包含中央与地方); 2.了解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 3.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4.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消极:后期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的统治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图
(2)内容
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3)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地方 自主性和能动性丧失。
7、元朝:行省制
(1)行省制 (2)机构:行省—路—府—州—县
(3)特点: 辖区广大; 权力较大; 但受制于中央(中央 集权)
(4)影响
①奠定后世行政版图的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宋代:二府三司制
二府
行政
同 中 书 门 下 平 章 事
军事 枢 密 院
三司
财政
度
盐
户
支
铁
部
5、元朝:一省制 ——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吏户礼兵 刑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 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6、明朝:内阁制度 (1)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 (2)明成祖:形成内阁制度
4、隋朝
(1)废郡 (2)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
5、唐朝 (1)机构:道—州—县 (2)变化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3)问题: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河朔三镇
6、宋朝
(1)机构:路—州—县
路 州(府军监)
县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军 机 处
日常事务
军国大事
军机处 司礼监
内 廷
统编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目录(正式版)
统编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目录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4)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5-7)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8-10)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11-14)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15-16)
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7-18)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活动课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重点讲解:教师着重讲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理解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夏商周时期封建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课堂参与度。
4.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精讲精练,注重课后巩固。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课后作业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以往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影响,对政治制度的评价可能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评价。
同时,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小组展示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尊重和认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 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 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 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图片反映新中国的政治体制的核心是什么?从政府工作报告高频 词反映了新中国制度模式的特点?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古代中国相权的更迭,基本上经历了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的过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 从体制上被废除,仅在形式上以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形式保留部分权力,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 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从秦至清
①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② ③
④
⑤
人教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 一《国 家制度 与社会 治理》 中国古 代政治 体制的 形成与 发展
从秦至清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 议政权的,……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 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 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 与效率。……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 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精品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时)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朝(约BC2070—约BC1600)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知识点专练】.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B.禹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帝王C.大禹功绩卓著,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D.原始社会被奴隶制王朝所取代【答案】D【解析】大禹的儿子启实行王位继承制,代替了过去的禅让制,D正确;A、B和C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
(二)商朝(约BC1600—BC1046)1.内外服制度(方国联盟)【知识点专练】.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侯、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
这一现象有利于()A.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D.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答案】C【详解】由材料“在殷商卜辞中,‘呼’‘令’这类涉及上下级关系的动词越来越多地用于某候、某伯,这些地方首领因此承担着商王朝的各项事务”可知,这一现象密切商朝与方国的联系,C正确;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秦统一之后,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原文化向边疆的传播,故D错误。
2.神权与王权结合【知识点专练】.商朝统治者的活动都要通过占卜(用各种超尘世的方法来获得尘世间事物的信息或预卜凶吉祸福的迷信活动)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B.体现决策的民主性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夏商的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要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
这样就使王权具有了神秘的色彩,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分析选项,A不合题意,当时实行的是藩属体制;B亦不合题意,我国是奴隶主专制的国家;C符合题意;D是宗法制的特点。
最新 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国家阶段以后,从事政治活动 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简 单地说,政治制度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的游戏规则。
政治制度建构了人类的社会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人们政治 活动的大框架,其变革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 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摘编自詹子庆 《夏史与夏代文明》
2. 商朝内外服制度
政治制度 夏 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度
历史影响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打破 了原始民主制下的政治传统。 国家管理制度有所发展。 王权进一步扩大。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在商朝的中后期,这个地区大致包括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3.秦朝的历史地位
新专题: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文书制度
战国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秦朝制度的创新
君 主
最高统治者
皇帝制度
专
制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
中
1. 夏朝世袭制
政治制度
夏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传子(兄终弟及)替代传贤
历史影响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打破了 原始民主制下的政治传统。
材料一 “益让(禅让)帝禹之子启。”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君权和相权的发展演变,并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征。
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通过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基础知识】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2、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商王对地方的控制有限)3、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⑴分封制:①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②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异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③内容:土地和人口④权利与义务: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⑤影响积极: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巩固了统治。
扩大了周文化范围。
消极:西周后期,导致诸侯国势力膨胀,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
5、分封制下,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6、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中央官制地方制度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中央权利不断加强的趋势秦朝确立形成➡汉到元完善发展➡明清顶峰2、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3、三公九卿制(1)丞相:是“百官之首”,秉承皇帝旨意,统领百官,处理全国政务。
(2)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最高监察官。
(3)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
4、郡县制(1)内容: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县丞、县尉(2)特点:①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②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3)意义:①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②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③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④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评 朝代 中枢权力
地方制度
演变趋势
1、秦以君三权公为九中卿心制,权力高度郡集县中; 1、皇权与相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 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导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 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 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 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 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现了什么发展趋势?
评
根据材料说出古代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什么?
检
1、《左转·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 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 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材料表明( )A.分 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D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 强化
评 阅读课项本第目2页引言 分封制
郡县制
廷尉李基斯础议曰:“周文血武所缘封子弟同姓甚地众域,然后属疏
远,相郡权攻县力击之如来治仇源,,垂诸二侯更千相年世诛弗袭伐能,改周矣天,子官合弗吏古能由禁今中止上央。下任今皆海安内
之赖,陛势下之神所灵一趋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免公,赋不税能重世赏袭赐之,
甚足易与制中。央天的下无关异—意—诸,侯王则国安夫有宁之很之《强术读的也通。地鉴置方论诸行侯卷政不一机便构秦。,”始皇》
思 自主学习,用时6分钟
1、结合【导学流程】基础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引 言、大字、小字),标划问题答案(第三目第二问)。 课本要有圈划和标注,独立思考,注意把握时间。
2、你在自学中存在哪些疑问?简单记录,在下一环 节中讨论解决。
议 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思考:历代地方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 变阶段?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
系
独立性
地方绝对服从中 央
影响
有利于巩固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 但地方独立性强,集权和国家统一 易形成割据势力
展
评 02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1.皇权与相权
展
1.① 起秦 用西身汉边东的汉 亲魏晋信隋近唐臣北,宋以南成宋决元策明核心清(前期西汉中外朝、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②独相变群相,分割相权(隋唐:
士 小宗
庶
评
概念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
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 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
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 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2、近期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热播,据史书记载:“至于秦 以一皇帝D.高宗出法乎分公封、制卿度、遭守到、严令重百破僚坏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 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
B 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
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削弱了三公九 卿的权力
2、你在自学中存在哪些疑问?简单记录,在下一环 节中讨论解决。
议 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思考1: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如何更顺应时代潮流?
思考2:历代地方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体现 了什么发展趋势?
思考3: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体现 了什么发展趋势?
展
评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三省六部) 前221 前202 一 三 五 六 七 世纪 世纪 世纪
十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七 十八 1840年
世纪 世纪 世纪
世纪
2.皇权三公九卿制度不断中外朝制度加强尚书台 ,相权三省六部制不中度书支断门、二府三司下盐削、铁弱枢、密 户,院部 直中书省 至废丞相 设内阁被废军机处除。
思考:请结合以上内容归纳出强化皇权专制的两种方式?体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 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导 1、分封的对象以及形成怎样的贵族等级序列? 2、西周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商周时期王权 的特点? 3、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如何更顺应时代潮 流? 4、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 演变阶段? 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 5、内阁的职责?地位?
展
01 二、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特2征.中:央(与1)地行方政体制一直【处自于主动学态变习化】之中。
层(级(32))秦越地汉早方设东高末立汉级的行魏区北政晋划朝区单南划位变隋随化时大唐代,发最展宋稳有定地的位单越元位低是的县发。展明趋势清。
一(级4)地方行政层级不断变化。
制 郡 州 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 路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大宗
权 权嫡余力 力长嫡的的子子继认及庶承同子::宗 礼法 乐诸制 制侯 — —家 等庭 级卿大生 观夫 活 念政生治活化化——嫡长天天子下下(嫡归归长孙宗心…;。… )
小宗
大宗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省
省省
二级 制
县
郡
郡
县州 府 路府州 府 府
同三制:级 ((2)1)都都发县由展监为县察最体高制一转级变的县为地行方县政行机政构区县;划,后被县取代县。
原请政思区因考划::演国1变、家特根征疆据。域中的国古变代化行;政区划简表,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
2、分析加州强、道中、央路集作权为的地需方行要政;区划有何相同点? 3、分析吸中取国古前代朝地的方经行验政教区划训不。断演变的原因?
导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政治 制度
古代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1840年)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汉至元朝—明清
思 自主学习,用时15分钟
1、结合【导学流程】基础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引 言、大字、小字),标划问题答案(第一目+第二目+ 第三目第一问)。课本要有圈划和标注,独立思考, 注意把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