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2东西方的先哲新人教版选修4
2020—2021学年 高中历史人教版本 选修4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抓住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
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仁者爱人B.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2.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若教育得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据此你认为柏拉图()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 ①赞同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①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①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4.《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5.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6.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C.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7.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单元综合二: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卷3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一、选择题1、孔子“仁”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A.君主专制社会B.民主共和社会C.法治社会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3、在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A.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维护统一C.孔子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D.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4、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5、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6、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
”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这表明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B.中庸C.轻徭薄赋D.有教无类7、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循循善诱的说教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单元)(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知)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凸显)己之德美矣。
”孔子此番言论意在强调( )A.救助饥民与否值得商榷B.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C.等级秩序应该受到推崇D.国家统治中“仁”的核心地位【解析】选C。
从材料“而私(自)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的意思是担忧个人实施救济会损害到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答案为C。
材料内容体现了救助饥民应该是政府组织救助,A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应得到统治者的重视,B错误。
材料中体现了“仁”的思想,但不能体现“仁”位于国家统治的核心地位,D错误。
【补偿训练】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称为“仁礼社会”,其中“礼”的作用是( )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等级秩序C.建立新的社会秩序D.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解析】选B。
孔子的“礼”强调等级秩序,不利于缓和阶级矛盾,A错误,B正确;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不是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排除C;“礼”的本质是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
故选B。
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张是( )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克己复礼”D.“天人感应”【解析】选A。
结合题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的信息可知,孔子强调的是以德治国。
故选A。
B强调仁爱,排除;C强调恢复奴隶制统治秩序,排除;D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排除。
【拓展延伸】儒家、道家、法家具有互补性(1)在动荡年代,诸侯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现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动荡结束之初,经济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B. 都强调超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C. 都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D. 都是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产物【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认为理性是人的中心柏拉图主张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主张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体现了他们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柏拉图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主张“认识你自己” 即主张研究自我而不是自然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内在的灵魂重视道德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时期雅典民主制已衰落故D项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是清康熙帝为纪念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而题写的匾额该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韩非子D. 墨子“万世师表”的匾额【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中“万世师表”可知该思想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礼对后世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排除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 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 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B. 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基本一致C. “不学礼无以立” 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D. 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答案】D【解析】”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 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体现了孔子礼的思想未体现仁的思想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4.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 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 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 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 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答案】D【解析】雅典直接民主形式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弊端故答案D项柏拉图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它的优点排除A项柏拉图的评价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城邦的贡献不够客观和公正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政治而非“居民” 排除C项故选D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哲学家是()A. 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智者学派【答案】C【解析】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观念是()A. “仁”B. “相生相胜”C. “道”D. “非攻”【答案】A【解析】A.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正确B.相生相胜并非孔子的思想是道家的思想排除C.道是道家的思想并非孔子的思想排除D.非攻是墨家的思想排除7.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A. 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B. 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C. 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D. 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柏拉图强调理性反对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可知他提倡作品要理性尊重英雄拥有美德故选D项人文精神出现在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生活在奴隶社会公元前4世纪排除A项喜剧取消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民主泛滥促进文艺繁荣排除C项故选D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 《孟子》B. 《庄子》C. 《韩非子》D. 《道德经》【答案】A【解析】从题干“仁”“礼”可以看出这是儒家思想主张《庄子》和老子的《道德经》属道家《韩非子》是法家9.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③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 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④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的内容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B【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先他要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并将这种人称之为“君子” 他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一视同仁故①②③正确《论语》是孔子去世后出现的故④错误10.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A.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B.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C.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D.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答案】C【解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11.(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尊崇孔子、抬高孔子的地位?11.(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答案】(1)主要思想①主张维护周“礼” 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②提倡“仁” 主张以德治国【解析】(1)解题时可以先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由材料中的“仁”(德)、“礼”(道)等几个方面归纳即可得出答案孔子的政治思想是①主张维护周“礼” 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②提倡“仁” 主张以德治国【答案】(2)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解析】(2)解答本问需要结合孔子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作用的角度即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的角度来回答【答案】(3)人品特点强烈的求知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追求美德(中庸)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解析】(3)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的“求知”、“更爱真理”、“中庸”等关键词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追求然后比较孔子的主张找出其相似点——“中庸”12.(1)根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12.(2)我们如果想继续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还可以采取哪些途径?【答案】(1)教育思想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等方面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答案】(2)途径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等【解析】(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只要行之有效就行如阅读原著及相关研究著作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家或老师等13.(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折柏拉图倡导学前教育的意义【答案】(1)教育思想教育要从幼年开始学前教育应由国家兴办重视道德陶冶教育方式应符合儿童的特点注重模仿【解析】(1)教育思想根据“教育应从幼年开始”得出教育要从幼年开始根据“基于柏拉图“儿童公有”的论点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园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儿送入育儿园”得出学前教育应由国家兴办根据“在幼儿道德重陶的具体做法上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得出重视道德陶冶根据“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使他们从小至一生连续视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称为第二天赋在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得出教育方式应符合儿童的特点注重模仿【答案】(2)意义推动了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希望通过教育来建立理想的国度(或过度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违背了教育的独立性【解析】(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可从推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对后世的借鉴、违背了教育的独立性等角度进行概括14. (1)依据材料一说明家学形成的途径和春秋战国时期家学发展的原因14.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从内容和规模上都有所突破的原因14.(3)依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家学的特点和影响【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练习2(人教版选修4)
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练习2(人教版选修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孔子年轻时,以“每事问”“好古敏求”的精神刻苦学习,目的是A.更好地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B.改变当前环境,传承礼乐文化C.适应“礼崩乐坏”的社会潮流D.继承父亲的事业答案:B孔子一直主张恢复“周礼”,在“礼崩乐坏”的环境下,以传承礼乐为己任。
2.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目的是A.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B.向各诸侯国求得安身之地C.到诸侯国招收新的弟子D.帮助诸侯革新政治,富国强兵答案:A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礼乐社会,他的活动主要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3.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A.重振没落的家庭B.实现礼乐社会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答案:B孔子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恢复礼乐社会的理想。
4.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是①“仁”②“礼”③“中庸”思想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考查教材基础知识,④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5.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D.主张“百家争鸣”答案:B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意思是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C.仁是一种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才能取得百姓信任D.要以仁爱之心,使人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答案:A7.孔子的“中庸”思想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是对“仁”的学说的否定C.将“仁”置于首要地位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答案:8.下列作品中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是A.《诗》B.《书》C.《礼》D.《论语》答案:D9.下列孔子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答案:A四项均是有关教育的,但办学思想是最重要的。
2020版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2人民版选修4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专题综合测评( 二) ( 时间:60 分钟分值:90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材料二他( 亚里士多德) 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
――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
(9 分)(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6 分)【解析】第(1) 问考查学生提炼、概括历史信息能力。
可以从教授的典籍、道德和科学范畴等方面加以概括。
第(2) 问地位可以从精神觉醒、科学兴起、社会发展等方面加以归纳。
【答案】(1) 孔子以六经和六艺( 或儒家经典) 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 或人文科学) ,又教授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 ,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
(2) 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之源;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推动西方社会的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关键就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
材料二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
他说:“见而识之”,就是要多见,并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
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人们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
单元综合检测(二)[学生用书P115(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或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A.《春秋》B.《尚书》C.《论语》 D.《道德经》解析:选C。
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下列反映孔子中庸思想的是( )①“过犹不及”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④“非礼勿言,非礼勿动”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C。
②体现了孔子的等级尊卑的思想,④体现了孔子礼的思想,故解除。
3.“孔子奖”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主要嘉奖世界上在教化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
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义不容辞于师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孔子教化思想的理解实力。
题中漫画表明孔子在教学中提倡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化。
4.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被誉为“欧洲孔门第一弟子”。
他极力推崇儒家文化是因为( )A.两人都主见维护“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B.孔子最早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同等”思想C.孔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与伏尔泰的自由同等思想相吻合D.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解析:选C。
伏尔泰主见自由同等,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A、B两项均不符合史实。
伏尔泰之所以推崇儒家学说,是因为儒家学说的有关内容与伏尔泰主见的启蒙思想有相通之处,可以为启蒙运动服务,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5.古希腊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体现在“探究人的理性”。
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 )A.道B.理C.理念D.物质解析:选C。
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故B项错误;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理念,故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世界的是物质,故D项错误。
【小初高学习】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这里的“儒”是指( )A.古代的专业神职人员B.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C.专门主持丧葬礼仪的人D.肩负维护礼制社会道义的人士解析:A、B、C三项是“儒”最初的含义,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答案:D2.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B.将关心爱护百姓的生活放在首位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D.把“亲亲”之爱升华为普遍的爱解析:孔子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答案:A3.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己要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站得住脚B.自己要在社会中事事顺利,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中事事顺利C.人在社会中要尽量替别人着想D.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强加给别人解析:D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D4.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C.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D.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解析:题干材料是柏拉图对雅典直接民主制弊端的论述,A、B两项说法错误,与题干不符;D项说法过于偏颇;C项符合题意。
答案:C5.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受邀到达西西里岛的叙拉古,这是他第一次到达该地。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最有可能是( )A.传播其学术思想B.实现其“哲学王”的理想C.进行僭主政治实践D.建立哲学研究的稳固基地解析:公元前387年,柏拉图来到叙拉古,目的就是说服其统治者用完善的法律统治国家,以实现其“哲学王”的理想。
高中历史 专题达标检测(二)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历史试题
专题达标检测(二)东西方的先哲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A.“仁”的思想B.“礼”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解析:选D 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征收重税。
2.《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B.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选A 礼乐制度上的规格是依据等级制度确定的。
孔子的“礼”属于政治思想,侧重于社会秩序的构建。
3.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有益的思想?( )A.民本思想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D.“天人感应”解析:选B “以德治国”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实行德政,故符合要求的答案为B。
4.对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孔子讲学图A.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B.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培养了大批人才C.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D.开创了封建教育的新局面解析:选C 图片为孔子讲学的情景,孔子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家代表主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逻辑学”和所学史实指的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6.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双基梳理】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事迹:①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
②教育家:创办私学。
③政治家:官至鲁国司寇,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见,但处处碰壁。
④学者:晚年归鲁编撰诗、书、礼、易、乐、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2、基本思想和政治主X:①伦理观:仁为其思想核心,包含了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②政治观:为政以德,以德、礼治理社会;克己复礼。
③哲学观:中庸。
主X仁、礼结合,恰到好处。
④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对中国:①儒学已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X之中,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②“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③“学在民间”的教育传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对世界:孔子学说对亚洲的越、朝、日等国产生了影响。
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启蒙思想家也从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①柏拉图学园的“头脑”:家庭出生奠定良好学养;形成了接近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②博学家: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③教师生涯: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创办吕其昂学园。
2、追求真理、不懈探索:①“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不贪一时之利,坚持真理;不因师生之谊放弃观点。
②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但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一书。
伦理学上主X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办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3、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同样巨大。
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在政治领域里,他对正义与某某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课堂巩固】(09年某某卷B)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4)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题1.“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主张“君轻民贵”,实行仁政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孔子说:“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材料表明“礼”A.体现为宽以待人B.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C.是治国立身的基础D.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公平,采取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等举措。
这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和原则中的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启发式教学D.温故而知新4.《理想国》是柏拉图的着作,为后世广泛流传,下列关于该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A.主张根据智慧和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B.主张城邦公民的感受和意愿是制定法律和制度的唯一依据C.主张在城邦内人人平等,并由品德高尚者进行集体领导D.反对直接民主,主张根据个人才能选拔议员组成代议机构5.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6.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都A.试图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B.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C.强调君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D.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单一政体导致政治混乱的历史现象时提出“混合政体理论” 这一理论被古罗马发展和实践为“共和政体” 思想家西赛罗对共和主义理念作出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情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此处的“共和主义”()A. 是一种僭主政体B. 追求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强调各阶层的参与和妥协D. 是单一的民主政体【答案】C【解析】按照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的阐释对国家权力的分配部分归王政部分归显贵部分归民众强调了各阶层的对政治的参与故选C2.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重要论断“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和“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这表明他A. 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B. 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C. 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D. 有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念【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求知”“理性”“政治动物”等即作为社会成员表现出的特性表明他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亚里士多德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不承认现实世界真实性的是柏拉图排除A 项从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人的理性来看他不会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不能反映他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观念排除D 项3.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他们的主张一致性表现在()A. 民本思想B. 仁爱思想C. 强调理性D. 倡导美德【答案】C【解析】4.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卤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这反映了他的()A. 法治思想B. “中道”思想C. 乌托邦思想D. 唯心主义的理念论【答案】B【解析】“一个人过度好胜就成了卤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体现了“中道”思想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5.《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材料说明古人早期家庭常规教育()A. 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训练B. 日常行为的教育成人化C. 以传授生活技能为核心D. 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答案】A【解析】“男女不同席”“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说明古代重视伦理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基本技能教育不是成人化教育故B项错误以传授生活技能是早期教育的特点不是核心故C项错误“强调知识忽视道德教育”与题干材料意思相反故D项错误故选A6.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A. 治国的策略B. 对生活的热忱C. 个人的修养D. 为人处世原则【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对人的要求不是治国策略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对生活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孔子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志向强调人应该具备德、仁和六艺等体现的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注重对人的修养的要求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故选C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B. 民主和人权思想在当时的雅典已经深人人心C. 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D.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答案】A【解析】材料中指出雅典的公民对于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是成文的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法律一律不放在心上结合选项这句话可以看出人们质疑法律也就是在质疑民主政治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权的思想重心故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了雅典的公民质疑民主体制而未涉及城邦制度的有关信息故C错误材料中的论述重点放在后半句而不是强调自由精神故D错误故选A8.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 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 强调理性思考C. 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 反对贵族专权【答案】A【解析】“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表明孔子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9.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一部著作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这个著作是()A. 《形而上学》B. 《物理学》C. 《基督教的本质》D. 《神圣家族》【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故A正确B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提出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排除C项《基督教的本质》是德国唯物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著作排除D项《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排除10.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B. 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C.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D.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理论与中国的孔子有相同之处 A项大意为名正言顺才能成就事业维护礼乐制度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B、C项此两项为孔子的仁爱思想和教育思想与题意无关故B、C项错误D项大意为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强调中庸之道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11.《孔子•家语》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癝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美德矣”其意在强调()A. 认为救饥是仁的具体化B.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C.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D. 治国要以仁政为主【答案】B【解析】材料意思是“你认为百姓很饥饿为什么不告诉君主让他发放粮食来赈灾?而你把自己的粮食给饥民你这种行为是在彰君之过显己之德”材料反映了孔子对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持赞同的态度孔子将救助饥民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故B正确救助饥民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因素故A错误C材料未体现排除仁政是孟子的思想排除D故选B1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A. 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B. 民主思想和人权思想根深蒂固C. 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D.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中“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和“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的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出现了危机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A. 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源B. 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成果C. 改变了哲学的研究方向D. 具有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答案】B【解析】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A亚里士多德把理念称为“形式” 把物质称为“质料” 认为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合而成的因此形式并不是在事物之外独立存在的它只在具体事物之中和质料相互结合而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他的哲学思想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故B正确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不能说“独立” 故排除D故选B14.1961年,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指出:“不结盟国家应该参与有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问题的解决,强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此后参与不结盟运动的国家越来起多,到1983年有119个国家加入,占当年联合国的158个成员国中的3/4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 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典范之C. 瓦解了美苏两极格局D. 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答案】D【解析】不结盟国家参与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加强不结盟运动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成员国在联合国的比例越来越大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冲击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故选D A不符合史实排除不结盟运动不是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排除B 不结盟运动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了”表述错误排除C15.古代东西方都曾展现出在人类自身认识上的自觉其中主张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以道德上的律己来调整社会矛盾的思想家是()A. 庄子普罗塔格拉B. 孔子苏格拉底C. 孟子柏拉图D. 庄子亚里士多德【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推行“德治” 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也主张用道德律己调整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庄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没有强调道德律己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道德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性善论但没有提及人应以道德律己柏拉图主张按品德进行社会分工不是用道德律己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庄子继承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没有强调道德律己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强调以道德律己来维护社会秩序故D项错误故选B16.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 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A. 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B. 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C. 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题干材料亚里士多德说的是”如果“C 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这只是亚里士多德所希望的17.恩格斯在论述法国启蒙运动时指出“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真理、正义、平等和人权所取代……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这表明()A. 社会主义者完全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B. 法国启蒙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意识趋同【答案】C【解析】“现代社会主义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与发展了启蒙思想故C正确A项“完全接受”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故B项错误D项“趋同”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18.苏格拉底在嚷嚷的公民大会中被处死极大地刺激了柏拉图为此柏拉图在《国家篇》中竭力倡导专家治国把知识和权力融为一体并坚信“少敷”道德和知识精英统治的合理性、正义性这说明柏拉图()A. 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B. 主张根本改变城邦政治的模式C. 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D. 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柏拉图倡导专家、精英治国把知识和权力融为一体这是基于对苏格拉底死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的反思雅典直接民主下公民团体由于缺乏应有的专门知识和政治素质再加上少数人的蛊惑煽动往往难以形成理智、客观、公正的裁断因此柏拉图倡导精英政治目的是规避直接民主的弊端 C项正确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未涉及 A项错误B项中“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倡导精英统治不能说明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D项错误故选C19.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A. 法治思想具有理性色彩B. 限制了君主的权力C. 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D. 注重对人民的管理【答案】A【解析】“法律恰恰是免除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表明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思想具有理性色彩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0.(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20.(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各是什么试分析改造的历史影响20.(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0.(4)根据材料四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答案】民本孔子的仁、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士相结合以维护君主专制等【解析】本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一民本思想结合孔子、孟子以及墨子思想解答专制主义结合法家思想解答【答案】两次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影响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解析】第一小问的改造结合董仲舒思想主张和宋明理学解答即可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董仲舒思想和宋明理学的影响解答即可【答案】不同点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程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解析】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三可知实际上考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结合所学可知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程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答案】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佐证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 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解析】第一小问的依据依据材料四“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可知依据是进步的历史观第二小问的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修4
单元质量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 D.①②③④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3.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
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4.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社会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的,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
下列属于柏拉图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的是( )A.希腊城邦陷入危机深重的政治泥潭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惨败C.苏格拉底被以渎神罪处以极刑D.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善恶观5.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这表明,柏拉图的思想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4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卷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清朝康熙皇帝为北京孔庙大成殿题写了“万世师表”匾额,康熙帝这样做的出发点是()A.表彰孔子整理六经的功绩B.继承儒家思想中仁民爱物的精神C.利用儒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肯定孔子为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2.“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必须用理性去约束激情,使行为合乎道德。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普罗塔戈拉3.孔子说:“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据此判断,孔子“从周”是由于西周时期() A.发展了夏商政治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以血缘纽带维系国家4.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实质上是要求()A.用周礼规范人的行为,建立贵贱有序的社会B.人在社会上要尽量帮助别人,成人之美C.要使社会人有爱心,反对有等级差别的爱D.把发展教育作为完备和传播周礼的手段5.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6.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7.《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A.人性本善B.血缘远近C.宗法等级D.君臣尊卑8.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尊重。
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与方法9.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罔D.因材施教10.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他所说的“人”是指()A.男性公民B.妇女儿童C.广大奴隶D.外邦移民11.柏拉图认为世界上之所以有“猫”“狗”等这些理念,首先是神创造了本质上的“猫(完美的猫)”“狗(完美的狗)”,而且只创造了一只,其他都是模仿(猫的摹本、狗的摹本),据此可以判断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A.辩证法思想B.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2.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①治学①做人①为政①正名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3.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不同的人是神分别用黄金、白银、铜铁造成的。
部编版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在55岁时开始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 )A.传播其学术思想B.了解各个诸侯国的国情C.实现其政治抱负D.抒发对鲁国的不满情绪解析鲁定公、季孙氏态度的变化,使孔子认识到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于是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答案 C2.孔子一生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其活动表现有( )①期待出仕为官②拒为擅权的家臣所用③周游列国④整理文化典籍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依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孔子的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传承礼乐文化。
答案 A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下列能体现“仁”的思想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孔子思想核心“仁”的认识。
②属于孔子“礼”的思想范畴,④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这些都不是孔子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答案 B4.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问题的能力。
A项反映的是“仁”,B项反映的是“礼”,D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答案 C5.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仁”在先秦时的历史地位。
作为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仁”,其主要主张是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020高中历史人教选修4课后练习: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评含解析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
他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是天使人性有善、有恶。
“圣人之性”善,“斗筲之性”恶。
这两者是不可改变的,而“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
他认为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而后能善”。
史论:董仲舒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人性观及其人性向善的基本途径。
(8分)(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论证说明史论中的观点。
(12分)解析回答第(1)问时,从史料中董仲舒对人性的分类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即人性是不同的。
“待外教而后能善”表明了人性向善的基本途径。
回答第(2)问时,要紧紧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是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二是其思想是如何为封建统治奠定理论基础的。
参考答案(1)人性观:人性有差别;多数人的人性是可以改变的。
途径:教化。
(2)董仲舒一方面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和荀子的性恶论,另一方面又把二者结合起来,对人性进行了分类,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多数人可以经过教化达到性善,但少数人无法改变性恶,需要用法治的手段加以约束。
这种认识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和汉,对经学的态度,在表面上好像很不一样,本质上却没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焚书坑儒,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汉推崇儒家,尊重经学,以利禄的手段争取思想文化的最高统治权……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内多欲为外施仁义。
”……汉武帝时,董仲舒、公孙弘、兒宽,“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
天子器之”。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作者为什么认为秦、汉对经学的态度“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重视经学的举措。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孔子创办私学其为学思想是“有教无类”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特权故A项符合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故排除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瓦解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故排除故选A2.下列选项中与金种子酒的广告语“传以诚可立人传以信能齐家传以仁堪治国”核心理念一致的是()A.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C.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D.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答案】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诚”“信”“仁”可知这应为儒家思想故B正确A、C、D四项分别为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排除3.柏拉图在《理想国》写道“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 可见柏拉图认为城邦立法的目的是()A. 提升公民的参政热情B. 协调公民内部的矛盾C. 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D. 修正直接民主的局限【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等信息可知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立法不是为了维护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而是出于维护城邦整体利益的需要故C项正确排除A、B两项D项对材料理解有误故选C4.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A. 学习“六艺”B. 创办私学C. 周游列国D. 删修《春秋》【答案】B【解析】A、孔子学习六艺是在少年时排除B、孔子创办私学是在而立之年正确C、孔子中年时周游列国排除D、孔子晚年删修《春秋》排除5.柏拉图说“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即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所以正义的落脚点是一种秩序……城邦的正义就是城邦的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禀赋安于他所属的位置”这从侧面反映了柏拉图主张()A. 社会平等B. 精英政治C. 等级秩序D. 主权在民【答案】B【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的平等排除B.柏拉图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按照他的禀赋来从事社会活动担任一定的职务结合柏拉图的思想我们可知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他是主张贤人治国是精英政治正确C.材料中是强调每个人各安本分没有体现出等级秩序排除D.材料体现不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排除故选B6.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仁政”C. “法治”D. “无为而治”【答案】A【解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故A正确B是孟子的思想排除C是法家思想排除D是老子的思想排除故选A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只要某个主体(不管这个主体是人还是动物或者器官甚至是无生命的物体)能够成功地实现某个功能并在此过程中树立了自己的名声那么它就拥有某种美德柏拉图的这种认识()A. 增强了公民参政意识B. 抵制了道德沦丧之风C. 凸显出理性主义精神D. 强调公共意志重要性【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柏拉图对美德这个概念给出了清晰的正面描述理解为“内在品质”加上“外在名声”且涉及人、动物或无生命的物体体现出柏拉图对美德的全方位理解即理性主义精神的体现故C项正确解释美德的含义与公民参政意识无关 A项错误B项夸大了柏拉图认识的影响排除材料中的美德并非特指公共意志 D项错误故选C8.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人生来就是上等的女人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①范围有限②集体管理③直接民主④维护的是奴隶主统治A. ①④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说明成年男性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表明雅典民主政治范围有限维护的是奴隶主统治故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9.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A. 维护周“礼” 稳定社会秩序B.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 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D. 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可以看出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孔子的思想主张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10.亚里士多德认为“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效忠于现行政体第二是足以胜任他所司职责的高度才能第三是适合于各该政体的善德和正义”据此可知亚里士多德认为()A. 雅典公民缺乏参政素养B. 精英统治有一定合理性C. 权利与义务应相互对等D. 应实行少数公民的民主【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们必须具备效忠于现行政体、高度才能、善德和正义三个条件体现了精英统治的思想故选B材料无法体现雅典公民的参政素养排除A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实行少数公民的民主” 排除D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据材料二说明老农为何不欢迎孔子式的实践?11.(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孔子观点的局限性【答案】核心思想平均、平等原因孔子式的实践使农夫们的生活水平下降【解析】第一小问的核心思想依据材料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分析可以得出核心思想是平均、平等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大锅饭’”越吃越稀甚而至于逐渐变为‘大锅粥’、‘大锅汤’了”可以得出孔子式的实践使农夫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答案】孔子对公平的追求只注重社会领域(伦理道德)中人的生存和发展忽视了在经济领域中效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平均、平等演变为绝对的平均主义【解析】本小问的局限性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知材料一孔子对公平的追求只注重社会领域(伦理道德)中人的生存和发展忽视了在经济领域中效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平均、平等演变为绝对的平均主义12.(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12.(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士多德和韩非子在此理论上根本的不同点综上所述概括古代中西监察制度在政治功能上的共同之处【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监察体系渐进发展监察从属于皇权形成完整体系监察官员位卑权重【解析】(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源于西周确立于秦汉至隋唐臻于完备历经变革延续至晚清可谓源远流长”可以得出历史悠久监察体系渐进发展“汉朝的御史大夫秩两千石而巡视地方的刺史仅为六百石唐朝的御史大夫为正三品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仅为正八品明清左右都御史为正二品监察御史仅为从七品”可以得出形成完整体系监察官员位卑权重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监察从属于皇权【答案】(2)不同亚里士多德主张权力的制约韩非主张君主权力至上共同之处有利于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统治【解析】(2)第一小问的不同点依据材料二“古代希腊罗马出现了最早的关于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理论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议事功能、行政功能和审判功能而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则认为对于官吏的监察权当然是君主的大权此人主之所执也”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主张权力的制约韩非主张君主权力至上第二小问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可知共同之处是有利于防止官员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率维护统治13.(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成为“至圣”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孔子受崇敬的社会原因13.(1)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理解胡适“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打倒孔子”【答案】(1)理由著书立说(提出仁、礼等思想主张)影响深远受到广泛的推崇成为宗师典范原因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了巩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的理由根据材料一“徐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可知孔子著书立说提出仁、礼等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一“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可知孔子思想影响深远受到广泛的推崇根据材料一“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知孔子为宗师典范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和汉武帝提倡儒家思想两方面分析回答即可【答案】(2)理解胡适“打倒孔家店”主要是打倒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教” 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否定“不是打倒孔子”是孔子的人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强调要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孔子思想的地位【解析】(2)本小问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打倒孔家店”主要是打倒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教”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否定根据材料信息“他看中人的尊严看重人的价值的观念他的爱知识看重人的诚实的教训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哲学……每逢中国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可知“不是打倒孔子”指的是孔子的人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可知胡适强调要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孔子思想的地位14.(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14.(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有何意义?14.(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仁(或礼)【解析】(1)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答案】(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解析】(2)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汉武帝推崇成为正统思想取得独尊的地位它有利于当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确立了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答案】(3)代表人物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或王阳明答出一人即可)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解析】(3)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朱熹和王阳明等等在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方面他们注重操守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产生巨大影响。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中各阶级具备各自的美德不相僭越只有这样城邦才能达到“正义” 他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表明柏拉图()A. 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B. 反对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政治C. 强调道德约束忽视法制D. 宣扬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个性【答案】B【解析】“他认为城邦的治理是复杂的艺术因而对统治者的才能、品德等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表明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主张精英政治故B正确A是智者学派的思想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2.柏拉图曾警告说“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 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 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B. 人人享有直接参政权利C. 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D. 专制是束缚自由的镣铐【答案】C【解析】“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建立在“轮番而治”的理念上每位公民都可以直接行使参政权利人人都有机会参政或拒绝参政的绝对自由使得民主泛滥政治如同儿戏最终导致希腊城邦衰落被马其顿控制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的衰落时期雅典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滥用成为国家政局动荡、社会腐败的隐患故C项正确故选C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 王道和民主政治B. 仁政和道德教育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 实行人治和法治【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要用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故选B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 故A不符合题意排除A加强专制是法家思想不符合孟子的主张故排除CD项法治不符合孟子和苏格拉底的主张故排除D故选B4.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 又是“自己的奴隶” 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A. 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B. 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C. 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D. 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 又是“自己的奴隶” 可以看出柏拉图认为应该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5.孔子一生为求索"文王之道"而颠沛流离难以一展其政治抱负但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倾注于整理编订的典籍之中下列典籍能体现孔子政治理想的是①《诗》②《书》③《论语》④《左传》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①②③④都是儒家的经典都能体现孔子的政治理想故D项正确ABC项不全面排除6.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表述中属于他们思想共同点的是①创办自己的学校②提倡因材施教③维护奴隶制度④对于中庸侧重于哲学思考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具有中庸的特征④不属于共同点 ACD排除①②③均属于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B正确故选B7.柏拉图在《理想国》写道“正义在普遍以上而言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所有的部分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特殊的功能对于人而言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一个城邦的正义在于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根据材料柏拉图可能反对()A. 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统治B. 正义的城邦应当由哲学家统治C. 统治者的合法性最终还是要追溯到对于知识的把握D. 轮番而治使公民都能获得政治权力【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可以看出柏拉图反对轮番而治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故D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D8.孔子是最先起来掀起教育变革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的教学模式与儒人们参与的以前用来培养武士的六艺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六艺之外他要求弟子学习的课程主要有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C. 《大学》、《中庸》、《论语》D. 《易经》、《春秋》、《论语》【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孔子要求弟子学习的课程是《诗》、《书》、《礼》、《乐》故选B 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培养学生的六个方面而非学习的主要课程排除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不可能成为孔子教导学生的课程排除CD.9.下表中的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 1955 年在苏联和东欧七国缔结的《友好互助条约》B. 1955 年万隆会议《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C. 1961 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D. 1991 年俄罗斯等 11 国签署的《阿拉木图宣言》【答案】C【解析】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等内容判断可知应该是不结盟运动的原则所以应该出自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故选C 1955年在苏联和东欧七国缔结的《友好互助条约》和1991年俄罗斯等11国签署的《阿拉木图宣言》与“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不符排除AD 1955年万隆会议《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与“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不符排除B.10.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而且还要培养成“君子” 以下各项属于孔子培养“君子”目标的有①“道不同不相为谋”②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将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包括“成人之道”与“君子人格” “道不同不相为谋”指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不要一起共事是孔子的“成人之道” ①项不符合题意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是孔子的“成人之道” ②项不符合题意“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指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是孔子的“君子人格” ③项符合题意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是孔子的“君子人格” ④项符合题意故正确项为③④ 故D正确排除ABC三项11.北魏孝文帝定孔子谥号“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封“邹国公”、隋文帝追其为“先师尼父”、唐高祖定“先师”、唐太宗先定“先圣”又改为“宣父”、唐高宗尊为“太师”、武则天定“隆道公” 北魏至隋唐时期孔子称号的变化反映了A. 佛道思想的兴起B. 统一国家的确立C. 儒学地位的稳固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北魏到唐朝孔子的称号和地位越来越高这反映的是儒学地位的巩固故C正确材料与佛道思想无关排除A 孔子地位的提高与国家统一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 孔子地位的提高并不代表君主专制在强化排除D12.柏拉图将正义划分为城邦的正义与公民的正义并主张公民正义应服从城邦正义因为在他眼中城邦正义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而公民的正义总是受到个人偏好和欲望的影响柏拉图这一认识()A. 承认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B. 突出了命运共同体的地位C. 强调道德与正义的永恒性D. 否认了公民个人主体作用【答案】B【解析】柏拉图认为代表了全体公民利益的城邦正义要高于公民的个人正义突出了城邦命运共同体的地位 B项正确认为城邦正义高于公民的个人正义是因为城邦正义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这不等于承认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违背了全体公民利益的城邦正义柏拉图是反对的 A项排除材料没有强调道德与正义的永恒性 C项错误柏拉图主张公民个人正义要服从城邦正义不能表明他否认公民个人主体作用 D项错误故选B13.亚里士多德被罗素誉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孔子被康熙尊为“万世师表” 他们在教育文化领域作出的共同贡献有()①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②教学方法不拘一格③创立逻辑学三段论④创办学校广收学生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学泰斗孔子是东方文学的代表两者相似之处都有创办私学因材施教并且著书立作故②④正确但在哲学方面孔子比较欠缺故①③错误故选D14.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单一政体导致政治混乱的历史现象时提出“混合政体理论” 这一理论被古罗马发展和实践为“共和政体” 思想家西赛罗对共和主义理念作出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情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此处的“共和主义”()A. 是一种僭主政体B. 追求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 强调各阶层的参与和妥协D. 是单一的民主政体【答案】C【解析】按照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的阐释对国家权力的分配部分归王政部分归显贵部分归民众强调了各阶层的对政治的参与故选C15.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通过的《经济宣言》指出“各国都有权采纳最适合于其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每一个国家都享有对它的自然资源和所有国内经济活动充分行使国家主权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一宣言旨在()A. 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B. 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C. 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D. 控诉殖民主义的侵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得知“各国有权选择其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也包括政治制度)” 这有利于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故选A项宣言不仅针对美国霸权主义而是针对一切霸权主义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经济交流和联系的内涵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叙述殖民主义的侵略行径没有体现控诉的内容故排除D项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6.(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生活时代的政治现象该政治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16.(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针对以上政治现象而提出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孔子的言行【答案】现象大夫夺权诸侯争霸(混战)实质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解析】第一小问现象根据材料一中“齐(大夫)崔杼弑其君立景公鲁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于齐季氏执鲁政吴兵破郢(楚国都)楚昭王奔随”可以得出大夫夺权诸侯争霸(混战)第二小问实质根据材料一描述的现象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可以得出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答案】主张施行德治、礼教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倡导“仁”评述孔子身处乱世心系周礼具有旨在重建社会秩序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政治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意志但在践行上缺乏客观可能性【解析】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二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得出施行德治、礼教克己复礼(恢复周礼)倡导“仁”第二小问评述结合孔子的生活时代背景孔子思想的目标以及其思想的局限性等方面分析即可即孔子身处乱世心系周礼具有旨在重建社会秩序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政治理想执着追求的坚定意志但在践行上缺乏客观可能性17.(1)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17.(2)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相似点教育内容的不同点【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德治)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法治)【解析】(1)根据“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得出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德治)根据“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得出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法治)【答案】(2)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标准中庸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等也可以)教育都积极办学(孔子首创私学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教育内容孔子以六经(或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讲授哲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科学知识既有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解析】(2)思想根据所学可得出都提倡中庸之道在教育方面都积极办学(孔子首创私学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教育内容根据所学可得出孔子以六经(或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而亚里士多德讲授哲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科学知识既有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评二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
2.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
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解析:选B 孔子强调能行“五者于天下”的前提是实行“仁”,即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故B项正确。
2.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 )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正名A.①②③④B.①②③D.C.②③④①②④解析:选B 孔子的“正名”思想是为维护周礼服务的,目的是建立“贵贱有序”的社会。
这是其思想中的消极方面,排除④。
3.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正名!”由此可知,孔子在此追求的是( )A.为政以德B.天下有道D.敬天保民C.民贵君轻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正名”表明主要强调礼治,不是为政以德,故A项错误;“正名”就是维护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故C项错误;敬天保民是西周人们对天的敬畏,故D项错误。
4.有人认为:“在过去两千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
”此观点意在强调( )A.孔子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1B.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C.孔子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孔子思想的官学正统地位解析:选A “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强调了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故A项正确;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但这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始终”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确立官学正统地位的是程朱理学,故D项错误。
5.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治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
这实际上是( )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解析:选A 雅典的民主制是针对全体公民的,而柏拉图的主张接近于斯巴达式的贵族政体,A 项正确,C项错误;柏拉图的主张虽是针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并非其必然结果,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
6.柏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
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A.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B.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C.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D.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解析:选C 材料叙述“治国(管理)之术”,不涉及城邦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管理技艺,不涉及教化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了“治国(管理)之术”,即管理者应具有的管理技艺,不涉及公民人格的培养,故D 项错误。
7.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国家篇》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解析:选D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 2《国家篇》一书表达自己重新构建有序理想社会的主张,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故D项正确。
8.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 “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唯物主义,“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是唯心主义,反映了其思想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9.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
”这句话的本意是( ) 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B.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解析:选B 本题容易误选A项。
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本意”是指这句话的本质含义。
A项仅是表面含义,不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制度是天然合理的,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故B项正确。
C、D两项都没在题干中体现出来,故排除。
10.(2019·沈阳高二检测)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解析:选B A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诞生之前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方向,不符合题意要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理性的认识,故B项正确;C项为柏拉图的观点;D项为古希腊智者学派的缺陷,与题意不符。
故选B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11.(20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 3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14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6分)解析:第(1)问,关于第一小问的两者的“共同性”,分别展开认识,即社会秩序方面:注重社会和谐;个体品德方面:注重个体美德。
关于第二小问的“不同作用”,按照“礼”和“仁”依次展开认识,不要混淆。
关于第三小问的“列举”,需要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作答,主要体现在:智慧;勇敢;自制(节制)等。
第(2)问,关于第一小问“原因”重在把握材料二的内涵,即体现社会关系冲突。
关于第二小问的“说明”,是建立在对第一小问的基础之上的,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即可。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
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
背景:孔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柏拉图: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病。
1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
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
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
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材料二: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 4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
——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
(16分)(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
(6分)解析:第(1)问,哲学上,从材料一“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和材料二中“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等信息进行比较归纳可得出,在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
政治上,从材料一中“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和材料二中“他主张法治”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可得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归纳出在治学上亚里士多德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答案:(1)不同: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
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2)态度: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 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