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彩片断集锦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彩片断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d2f08ffc281e53a5902ff64.png)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彩片断集锦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薛城张丽娜1、情境铺垫。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解决航模放飞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认识了分数,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他们的发明创造作品(出示情境图,组织观看)2、读懂图意。
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图的意思?(结合学生的回答,解读活动衣架与移动书签,体会发明创造)3、提出问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说师板书l 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木条?l 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将护栏问题转化为周长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要知道需要多长的护栏,必须知道什么,即让学生明白只要知道每个花坛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
2、探究如何得到花坛一周的长度,初步感知周长。
出示探究提示:l 指一指、画一画。
利用学具(花坛模型图片)找出不同形状的花坛一周的长度。
l 量一量,算一算。
量出这些花坛的边长,算出他们一周的长度是多少?你是怎样测量和计算的?l 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说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l 探究时先独立思考并尝试,不会的可小组商量。
2、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1.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体会转化思想。
思考并回答:课件出示l 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需要先求什么?为什么?l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求钱的问题,实质上是求什么的问题?2.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体会多样化与优化。
出示探究要求:(1)怎样求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方法)为什么?(周长的意义)(2)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3)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设计意图:探究指导明确方向,所有问题一次性放给学生,为学生探究提供时间与空间)3、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1、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完成第一次转化。
问:1号蟹池是什么形状的?要求它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谁的面积?使学生明确:表面上是求1号蟹池的面积,实际上是求三角形的面积。
2、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完成第二次转化。
问:回想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成长方形面积进行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445e67446bec0975f465e2eb.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五、《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片段1、写分数。
出示教材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图略(有六张图,分别是3/4、4/4、5/4、2/5、10/5、12/5)2、分类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
(教师话音未落,下面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4 的、分母是5 的不就行了吗?)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4 的、分母是5 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唉”,学生有些失望,但也有些跃跃欲试)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约五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静下来,学生基本上组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3/4、2/5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 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2/5 生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 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 小的分数,有3/4、2/5 第二类:跟1 相等的分数,有4/4 第三类:比1 大的分数,有5/4、10/5、12/5生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
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4/4(是1)、10/5(是2)第二类:不是整数的,有3/4、2/5、5/4、12/5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
3、概括特征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 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1 大。
教师把上述内容的板书合并在一起。
并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
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巧妙设计成就精彩课堂——《找规律》教学片断与赏析
![巧妙设计成就精彩课堂——《找规律》教学片断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b19f4add36a32d7375817c.png)
巧妙设计成就精彩课堂——《找规律》教学片断与赏析最近,笔者有幸听了教研室冒金彬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冒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把这节课的教学片段整理如下:【片段一】游戏活动,亲近规律课伊始,冒老师就和学生玩了两个游戏:1.拍手游戏。
教师拍三下、四下、三下、四下,学生接着拍。
2.比比谁的记性好。
冒老师出示了两组数:162536496481.123412341234,指定男生、女生分别记其中一组。
几秒钟后,提问:谁记住了?结果女生赢了,下面一阵唏嘘声。
师:你们有什么感想?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太简单了,只要记住1234,重复几次就行了。
生:她们记的数是有规律的,比较好记。
师:是啊,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可寻,就是以1234为周期重复出现,记起来很容易。
像这样有规律的事生活中还有很多,如一年四季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交替出现的;一个星期7天,按星期一到星期日的顺序交替出现。
同学们,你们能举一个像这些有规律的现象吗?生:一年有12个月,从1月到12月,下一年再从1月到12月。
生:凌晨、上午、中年、晚上再到凌晨、上午、中午、晚上。
师:这些现象都有着按周期排列的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赏析】课一开始,冒老师就用两个游戏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同时,两种游戏的设计又独具匠心,唤起了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简单的周期现象,使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周期现象的规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现象中常常含着有趣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
【片段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策略师:刚才我们观察发现盆花是两组一盆,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如果照这样摆下去,猜一猜,从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生:蓝花。
师:猜得对不对呢?咱们来验证一下,请把你的想法画在或写在练习本上,等会再讲给大家听,好吗?探索活动后,冒老师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数学课堂精彩瞬间分享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讲解
![数学课堂精彩瞬间分享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8f357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f.png)
数学课堂精彩瞬间分享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讲解数学课堂精彩瞬间分享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常常被学生们视为枯燥乏味的学科之一。
然而,当老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创造出精彩瞬间的数学课堂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便会被激发起来。
下面,我们将分享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几个精选讲解的案例,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启发,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案例一:数轴与有关数的比较在这个教案中,教师通过使用数轴的形式,帮助学生们掌握数的比较。
首先,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温度变化为例,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轴上不同点的位置,判断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以及温差。
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结合数轴上的位置,比较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轴的使用,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二:拓展数的认识——负数在四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引入负数的概念是一个较为难点的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这个教案中使用了趣味的游戏形式。
教师首先让学生们知道温度计上有正数和负数的刻度,并解释了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接下来,教师设计了一个负数“比小鸟”的游戏,学生们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将小鸟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帮助学生们巩固了负数的概念和运用。
案例三:面积的测量与计算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面积的测量与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和计算面积。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让他们按照指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究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将结果呈现给全班。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既巩固了面积的测量方法,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四:图形的对称性图形的对称性是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通过使用拼贴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认识图形的对称性以及如何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https://img.taocdn.com/s3/m/baf70f31f61fb7360b4c65f1.png)
我的教学故事——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教学片段一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
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
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
我的《找规律》,让学生设计出了“庆“六一”儿童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
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
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
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
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教学片段二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
反思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三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
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
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生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我是这样算的:234-66-34=168-34=134(页)师:谁能解释一下吗?生2: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用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了的66页,等于168页,再用168页减去今天看了的34页,就求出还剩134页没有看。
一堂精彩的数学好课
![一堂精彩的数学好课](https://img.taocdn.com/s3/m/e38e84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3.png)
一堂精彩的数学好课《一堂精彩的数学好课》“叮铃铃……”上课铃响啦!我们像往常一样,快速地回到座位上,等待着数学老师来上课。
今天这堂课可太不一样啦!数学老师刚走进教室,就满脸笑容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个数学游戏!”啥?玩游戏?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九宫格,然后说:“咱们来玩数独游戏,谁能最先填出正确的数字,谁就是今天的数学小冠军!”哇塞,这可太刺激了!我心里想:“这能难倒我?哼,我一定要争第一!”同桌小明也摩拳擦掌,悄悄对我说:“咱俩比比,看谁厉害!”游戏开始啦,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我紧紧地盯着九宫格,脑袋飞速地运转着。
这数字就像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藏起来,一会儿又跑出来捣乱。
我旁边的小红可着急啦,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哎呀,这可咋办呀,我怎么一点头绪都没有呢?”我心里偷笑,“你平时不好好学,现在着急有啥用?”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
突然,她停在了小刚身边,轻轻地说:“别着急,好好想想。
”小刚抬起头,一脸迷茫地看着老师,那模样就像一只迷路的小羊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快速地填好了几个数字。
我得意地看了看同桌小明,只见他眉头紧皱,还在苦苦思索呢。
我心里那个美呀,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填好啦!”突然,小王大声喊道。
哎呀,他怎么这么快?我心里一紧,赶紧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案。
老师走过去看了看小王的答案,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不错不错,小王真厉害!但是,还有没有同学也完成啦?”这时候,我也举起了手,“老师,我也完成啦!”老师看了看我的答案,竖起了大拇指,“你们两个都很棒!”这堂课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啦。
你说,这样的数学课难道不精彩吗?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我觉得呀,这样的课要是能天天有,那该多好!数学再也不是让人头疼的难题,而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游戏乐园。
描写数学课堂精彩场面
![描写数学课堂精彩场面](https://img.taocdn.com/s3/m/be3af60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1.png)
描写数学课堂精彩场面
数学课堂的精彩场面是令人纷纷拍案叫绝的。
老师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讲解着数学的奥秘。
他的语言流畅优美,脸上洋溢着激情,让人仿佛置身于数学的海洋中。
突然,老师拿起一本魔术书,打开一道数学题。
他眼神锐利,手指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下一系列数字和符号。
同学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心跳加快,充满了期待。
接着,老师开始解题。
他犹如一位高手施展法术,手指轻轻一点,黑板上的数字竟然开始自行运算,慢慢浮现出答案。
同学们惊叹不已,纷纷发出喝彩声。
然后,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让他解答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他。
那位同学思考片刻,然后开始解题。
他的思维敏捷,步步为营,看似轻松地将复杂的问题一一解开。
同学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对他的聪明才智表示赞赏。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难题,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
同学们忙着动笔计算,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解题思路,争分夺秒地寻找答案。
他们对数学充满了热情,紧张而又兴奋地投入到解题的过程中。
数学课堂的精彩场面,充满了挑战和成就感。
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走上了探索数学的无尽之路。
形学习的精彩瞬间小学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实录
![形学习的精彩瞬间小学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acfc4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5.png)
形学习的精彩瞬间小学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实录形学习的精彩瞬间 - 小学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实录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你会看到一群可爱而活力四溢的孩子们,他们面对着一道道数学题目,集中精力,积极思考。
在这个小学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上,学生们迸发出了许多令人称赞的精彩瞬间。
第一节课是关于平面图形的学习。
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用实际的物品认识平面图形。
学生小明举起他手中的纸箱,笑着说:“老师,这个是长方形。
”他用手指向那个纸箱,展示了一个完美的长方形。
其他学生也积极举起物品,展示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平面图形。
通过实物的展示,学生们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不同的平面图形。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形状组合的练习。
学生们分成小组,拿出纸板和剪刀,展开学习。
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充满热情地讨论着,互相帮助和鼓励。
他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巩固了对各种形状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第二节课是关于体积的学习。
老师通过实例介绍了不同形状的容器,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学生们认真聆听,随后进行了一道道体积计算的练习题。
他们抓住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思考,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展示自己的答案。
他们分享了各种求体积的方法和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氛围。
随后,老师组织了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
每组同学都拿到了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和一些小球。
他们被要求将小球倒入容器中,并测量容器中小球的体积。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进行实验,用直观的方法感知体积的变化。
他们互相竞争,争取找到最准确的测量方法,体验到了实践中数学的乐趣。
最后一节课是关于三维图形的学习。
老师讲解了各种常见的三维图形,并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着上台展示自己绘制的三维模型。
通过让学生们动手实践,他们深入理解了不同三维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他们激发出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热情让整个课堂都洋溢着活力。
这堂数学形专项练习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精彩瞬间。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锦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adcc94d828ea81c758f57850.png)
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锦一、《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一、)立足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体验圆之美、数学之美情景1:(课起始阶段)(课件出示:圆。
)师:认识吗?生:圆。
师:你想到了什么?生:球是圆的。
生:想到了一个封闭图形。
生:十五的月亮是圆的。
生:画圆要用到圆规。
师:一个“圆”字让大家浮想联翩,张老师这里拍下了一些生活中的情景,看看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情景中找到圆?(屏幕呈现旭日东升、皓月悬空、星球的陨石坑、信号塔发射的电磁波等。
)师:从这些现象当中能找到圆吗?你有什么感受?生:圆就在我们身边。
生: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圆形的。
生:圆是非常美的图形。
师:是啊!刚才我从大家的眼神中也读懂每位同学都有这种美的感受。
西方哲学家曾经称圆是最美丽的图形。
【评析:直截了当的导入,让学生先说说对圆的认识,悄然走进了学生的认知世界。
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加深了对圆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是真实、生动的。
让学生观看“旭日东升”等自然现象后谈谈感受,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多种感官,刺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圆就在身边。
】二、《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收集了带有百分数的物品,请拿出来。
(学生拿出了有关物品放在桌上。
)师: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生:百分数。
师:谁来说一说?会读吗?知道它们的意义吗?生1:羊毛含量占这件毛衣的90%,有90%是羊毛。
生2:这瓶酒的酒精含量占这瓶酒的48%,不太辣。
生3:实际完成是计划的150%,超额完成了。
生4:我国人数占全世界的25%,我国人口比较多。
生5: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的5%,人多地少,要控制人口,保护耕地。
生6:……(多名学生上台介绍。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利用课前调查与数学信息收集,使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1、引领学生走进“7”的世界,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视角。
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及反思-最新文档
![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及反思-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3e565552ea551810a6877e.png)
数学课堂教学片段及反思托尔斯泰曾说:胜利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片断一:一年级的数学公开课,出示一幅图:1盏红灯、2盏绿灯、3盏黄灯、4盏红灯、后面的灯被一辆汽车挡住了,问学生有什么好的方法能知道后面是几盏什么灯。
一位坐在教室后面的高个子男生,把手举得老高,教师叫了其他几位同学回答是5盏绿灯后,都给予表扬、肯定。
后面的那个男生都快急死了,快要跑到老师面前了,老师肯定认为他成绩不太好。
一直就没有让他回答,可是那么多人听课,没办法就让他说了。
教师以为,正确答案说过这么多次了,就让你再说一次也无妨,可那位男生却说:“最佳的方法是赶快把汽车开走……”全班一阵大笑,教师的脸都红了,很不高兴地说声:“坐下。
”一节课下来,那位男生委屈地低着头,再也没有举手。
我们设想:男生的想法不对吗?难道不应该肯定吗?这是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你抑制了他的兴趣的发展,学习的发展,这会影响他整个的个性发展,甚至是一辈子。
我认为,老师是在“犯罪”啊!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做主,自己去研究、发现、探索……这就是上课的兴趣所在,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剧烈。
片断二:二年级数学课,出示一幅图:一个老船夫撑着一只船,船上载有30只鸭和30只鹅,问老船夫的年龄有多大?学生小组学习,讨论研究,气氛很活跃,一致得出结论:30+30=60岁。
教师不动声色,甚至还表扬一些同学,老船夫的年龄在60岁左右,同学们的估算能力很强。
学生再讨论,再研究。
有的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说如果船上2只鸭和2只鹅,难道老船夫的年龄就是2+2=4岁吗?显然是很神怪的。
学生经过探索一致得出结论:船夫的年龄与鸭、鹅的只数是没有关系的,教师相机总结:我们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一定要考虑整合信息,筛选信息,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解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168b2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1.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篇一: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案例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
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
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
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
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
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
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
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
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
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
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
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
“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
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https://img.taocdn.com/s3/m/cdbabbb716fc700aba68fc33.png)
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我的教学故事——小学数学教学精彩片断及反思教学片段一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
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
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
我的《找规律》,让学生设计出了“庆“六一”儿童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
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
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
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
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教学片段二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
反思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片段三教师出示数学课本第39页例1场景图。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出已知条件与问题,整理成下题。
)李叔叔正在看一本书,看了两天。
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师: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列出算式吗?(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做。
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反馈交流。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0c9d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c.png)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第一篇: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断赏析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
课堂教学精彩了,我们的教学过程就成了享受人生的过程。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怎样使课堂精彩起来,怎样使我们的教学变成享受人生的过程?希望这组来自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高密市的数学教学片段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迪。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课堂。
师生不再按“计划课堂#的程序机械被动的模仿,而是在多维互动的交往活动中“共同创造和分享新知识、新思维、新发现、新体验#。
薛红霞老师的《找规律》,让学生在和美术老师“挑战“的过程中设计出了本年度“六一节的舞台设计,结果,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被学校采纳。
这样的成功,这样的喜悦,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老师自然也从中体验到了育人的喜悦。
这样令人陶醉的课堂,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
过分、片面地注重知识的教学,反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情感是知识学习的催化剂。
赋予知识以情感,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价值,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也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孙美芳老师在教学《统计》的过程中,抓住一个瘦小的小女孩统计图中的“灰色#,呵护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孩子的心灵,也激发了所有孩子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呵护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就是充满生命绿色的课堂,这怎能不是精彩的课堂?精彩的课堂应该留给学生充分时空,使学生思维之翼在科学的轨道上展翅翱翔。
“给孩子一个机会,他会给你一个惊喜,他会还你一个奇迹!不是吗,孙伟老师《$ 和% 的认识》中,仅仅是因为她给了学生一个尽情摆小棒的机会,学生就摆出了那么多姿多彩的图案。
思想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地飞翔,心灵在老师的宽容里得以放飞,这才是对学生生命和智慧的真正解放。
精彩的课堂应该是教给学生思想和注重教学方法的课堂。
用思想说话,是一个人独立和成熟的标志,也是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标志;方法是横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精彩的课堂决不能不教给学生以思想和方法。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片段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a02858067375a417866f8f4f.png)
吴正宪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片段(一)平均数吴: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
生2:篮球。
生3:乒乓球。
吴: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
吴: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
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
另一对也写了“吴正队”)吴 :吴正是什么意思?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吴:行行行。
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吴: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20秒后,吴老师喊停,然后统计:“吴正队”:30,“胜利队”: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吴正队”。
“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吴: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吴: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上。
)吴: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吴: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生:不可以。
(这时,吴老师走到胜利队同学面前。
)吴: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吴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吴:现在把吴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
吴: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吴:为什么?生:胜利队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
吴: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
小学数学10分钟片段教学
![小学数学10分钟片段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c08a6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小学数学10分钟片段教学
题目:小学生学习二位数组的基础知识
一、引入
1、启发性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二维数组呢?”
2、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二维数组,以及它在数学中的应用。
”
二、概念解释
1、提供定义:“二维数组是由多个一维数组按照行列排列组成的,是一种存储数据的方式。
”
2、举例说明:“比如在班级中,我们可以将同学们的成绩按照科目和学生编号存放在一个二维数组中。
”
三、基本概念
1、行数和列数:“在二维数组中,我们需要明确数组的行数和列数,行数代表有多少个一维数组,而列数则代表每个一维数组中有多少个元素。
”
2、数组元素:“每个元素在数组中所对应的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来表示,如(1,2)就表示在第2行第3列。
”
四、应用场景
1、计算平均数:“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我们可以将每行或每列的数据相加,来得到平均数。
”
2、统计人数:“将每行或每列相加,可以得到总人数。
”
3、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二维数组,我们可以找到其中最大的元素和最小的元素,来进行比较。
”
五、小结
1、概括归纳:“通过学习二维数组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在数学中灵活应用它,进行各种计算和统计。
”
2、作用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二维数组的基础知识,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数学和计算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799b4299e53a580216fcfe9a.png)
——复习导入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注意观察,下面几个画面中哪里有角?课件依次出现钟面,剪刀,投掷标枪,玩滑梯画面。
生:钟表的分针和时针组成了角。
生:剪刀口是角。
生:标枪与地面组成角。
生:滑滑梯与地面组成角2、(出示三个滑滑梯,角度不同)1 2 3师:你想滑哪个滑滑梯?生:第三个,因为刺激生:第一个长一些,我想滑第一个。
师:这些滑滑梯有什么不同?生:滑梯长短不同。
生:角有不同。
师:对,这些角有大有小。
3、师:那么滑滑梯的角度到底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就需要量出角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师:度量物体长短要用到长度单位,度量面积大小要用到面积单位,度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计量单位呢?生:角的单位。
师:角的单位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小知识。
课件出示角的计量单位的知识。
学生自学。
师:数学家怎样规定的角的度量单位?谁来读一读?生: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角的度量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01。
师:1度的角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看看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分的过程。
课件演示。
师:2份是多少度?生:2度师:5份呢?生:5度师:10份呢?生:10度师:30份、90份、150份、180份呢?你有什么发现?生:……师:一个角中含有多少个1度的小角,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三)——量角器的产生课件出示复习题中的角1。
师:你能数出角1中包含多少个1度的角吗?(课件动画演示把1°角组成的半圆工具重合在∠1上,师生看着密密麻麻线无从下手……)师:有没有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呢?生:在每条线的端点标上数字。
师:从哪里开始标呢?生:从横线的地方。
师指:是这里吗?生:是。
师:下面我们让这个圆变一变,再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这就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量角器。
《角的度量》课堂实录片段(四)——用量角器量角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尝试度量书本41页的角1,并标上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片段五、《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片段1、写分数。
出示教材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说说为什么图略(有六张图,分别是3/4、4/4、5/4、2/5、10/5、12/5)2、分类先观察上述六个分数,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此进行合理的分类。
(教师话音未落,下面就有学生在窃窃私语:很简单啊,分成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不就行了吗)师指出:不能按分母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这样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唉”,学生有些失望,但也有些跃跃欲试)先给予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大约五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静下来,学生基本上组内达成共识)^小组汇报交流,主要意见如下:生1:我们把这些分数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第一类:分子比分母小的,有3/4、2/5第二类:分子与分母相等的,有4/4第三类:分子比分母大的,有5/4、10/5、12/5生2:我们把这些分数也分成了三类,分类的标准是把这些分数跟1比较大小。
第一类:比1小的分数,有3/4、2/5第二类:跟1相等的分数,有4/4第三类:比1大的分数,有5/4、10/5、12/5生3:我们分成了二类,分类的标准是有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有的不是。
:第一类:实际上是整数的,有4/4(是1)、10/5(是2)第二类:不是整数的,有3/4、2/5、5/4、12/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相应板书。
3、概括特征师:第一种分法与第二种分法的结果相同,但它们的分类标准却不同,看看它们的标准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实际上就是这个分数比1小;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实际上分数值就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实际上就是分数值比1大。
教师把上述内容的板书合并在一起。
并指出第一类是真分数,第二类与第三类是假分数。
追问:如果让你来概括一下什么叫真分数,你该怎么说呢什么叫假分数呢指名说说,后小黑板出示真、假分数的概念。
师:第三种分法中,是整数的分数4/4、10/5 都是什么分数不是整数的分数中呢[评析]注意培养学生“想学”这种意识,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在想知而又不知的这种矛盾心理中。
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类时,学生很兴奋,以为按分子是4的、分母是5的这样来分两类就可以了,教师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教学意外事件,来激起学生的“疑”,马上提出不能按这样的方法来分,要自己去找寻另外的办法,这时候学生就显得有些丧气,但很快又兴奋起来,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在寻找分类标准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六、《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段师:请同学们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1毫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师:请你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师:请你任意选择尺子上的相邻两个数字即1厘米中间数数有几毫米,为了方便数的时候可以用铅笔尖指着数。
学生交流(我数的是1和2中间或5和6中间有几毫米)师: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了一个什么规律出示:1厘米=10毫米,齐读,往返各一遍[评析]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会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
七、《长方体的体积》教学片断1、出示实践探究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任意拼出一个长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实践操作每个学生把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了不同的长方体。
3、观察填表&(1)学生观察自己拼出的长方体,把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含小正方体的个数填在表里。
(2)学生汇报生1:每排摆4个,摆了3排,共2层,用了24个小正方体,体积是24立方厘米。
生2:每排摆7个,摆了2排,共3层,用42个小正方体,体积是42立方厘米。
生3:每排摆3个,摆了2排,共7层,也用了42个小正方体,体积是42立方厘米。
…………………..4、探究规律(1 小组讨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到底有样的关系(2)汇报:生1:长方体的体积与摆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关系,摆的个数×排数×层数=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2: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系,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
生3:我认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评析)新课程改革不仅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当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且更多地关注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并从成功中获得喜悦。
学生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积极主动地进行了探究。
通过摆一摆,填一填,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知识发现—验证—解释的思维过程。
)八、《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断九、1、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
十、投影出示:这个数若是2的倍数,则出示左手2个指;若是5的倍数,则出示右手5指;若同时是2、5的倍数,,则出示两只手。
十一、14 51 60 72 375 820 964 6000十二、2、师: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判断的?十三、生:我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是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作出判断的。
十四、3、师:请学生分别说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如电话号码、牌照号码、人数、钱数等老师也可以快速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一个学生说数,老师判断、其他同学计算器验证)十五、4、师质疑: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是不是也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十六、生:我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都是3的倍数。
十七、生:3的倍数,个位数也不一定就是3、6、9。
十八、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十九、(评析: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就能判断出2、5的倍数。
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直接抛出问题,学生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负迁移过来,就产生了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情感和积极的参与意识)九、《倒数》教学片断十、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字的游戏,大家愿意玩吗?十一、生:愿意。
十二、师: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
变成了什么字?十三、生:呆。
十四、师:把“吴’”字颠倒呢?十五、生:吞。
十六、师:你们玩过正话反说的游戏吗?十七、生:玩过。
十八、师:能否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
蜜蜂——蜂蜜,山清水秀——水秀山清,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十九、生1:奶牛——牛奶,柴火——火柴二十、生2:门前——前门,牙刷——刷牙二十一、生3:生机勃勃——勃勃生机二十二、生4:我爱老师——老师爱我二十三、……二十四、师:孩子们真的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和老师所说一样的例子,你们真棒!接下了请同学欣赏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并配有音乐)二十五、(这时,美丽的山水图,再加上优美的音乐,把孩子们深深吸引,同学们看的如痴如醉。
)二十六、师:(欣赏完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十七、生1:景色很迷人。
二十八、生2:景色很美。
二十九、……三十、师: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三十一、生:有倒影,倒影也非常的美。
三十二、师:是呀,我们的汉字这么的有趣,自然景色因为有倒影的衬托而更加妖娆、美丽,其实我们的数学中也有和汉字一样有趣,和景色一样美丽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另一个新的知识——倒数(板书课题)三十三、师:有哪位同学可以结合以上的例子,说一说对倒数中倒的理解。
三十四、评析:三十五、本案例是教师从中国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入,沟通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然后又玩了一个正话反说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又让学生明白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结构特点就像汉字一样可以交换。
进而又让学生观赏了美丽的图片,从图片中让学生进而体会倒数就和自然景物中的倒影一样,把数字倒过来就可以。
十、^十一、《秒的认识》教学片断十二、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1秒有多长。
生:我想知道1秒在钟面上是怎么显示的。
生:我想知道分与秒有什么关系。
……得最快,对分针和时针,我们不能明显的看到它们走动。
只有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它们走动。
师:那它的特点就是走动快,又细又长(板书特点)秒针“嘀嗒”一声,就走一格,秒针走一格就是一秒。
3.借助钟表,体验1秒。
师:我们来听一听,一秒钟是怎样溜走的(课件演示秒针……十三、(赏析:本节让学生看秒针转动,让学生看其形并听其音,使学生亲历1秒并自主认识秒针,最后让学生看钟表、听声音,说一说:1秒钟是怎样溜走的这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的。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原认知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后,说出了许多精彩的1秒钟的体验过程。
与传统教法相比,教师做到了“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来探索新知、经历新知、感悟新知、体验新知,从而获得新知。
这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体验活动,正是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践行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
)十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片断十二、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一间新教室,请看,十三、(课件出示教科书59页例2主题图,主题图表明:多媒体教室里有座位18排,每排22个座位)十四、生1(不由发出感叹):好宽敞的教室啊!比我们的教室大多了!十五、生2:一定能坐很多学生。
十六、师:是啊,你能根据图中的条件,提出你的问题吗你最想知道什么信息?十七、生1(迫不及待):我想知道,这间教室到底能坐多少人?十八、师:同意!老师和你的想法一样,那谁来提出问题?十九、生2: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二十、师:这个问题合理吗?二十一、生(齐答):合理。
二十二、师:那还有不同的问题吗?二十三、[学生们互相议论,表示没有别的问题]二十四、师:那我有个不同的问题,同意我提吗?二十五、生(兴趣浓厚):同意!二十六、师:我的问题是:“如果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二十七、(课件出示“如果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二十八、[学生们先楞了一下,因为他们还没遇见过这样的问题,但片刻后都一致认为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提出并加以解决]二十九、师:那怎样才能解决?三十、生3:只要把座位总数算出来,就知道够不够坐了。
三十一、师:具体说一说。
三十二、生3:每排22个座位,有18排,就是算18个22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
三十三、师(作疑问状)可是我们还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啊?三十四、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对我们有帮助。
三十五、生4:我想起来了,用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