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专业知识讲座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课件
个性鲜明
优秀的草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反映了作者的情感 和气质。
代表作品与影响
《古诗四帖》
张旭的《古诗四帖》是草书的经典之作,其豪放、洒脱的艺术风格 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叙帖》
怀素的《自叙帖》以其独特的章法和笔法,展现了狂草的魅力,对 后世草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态优美
楷书形态优美,线条流畅,给人以端庄、大方的美感。
代表作品与影响
代表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神策军碑》等。
影响
楷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一,对后世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楷书也是中 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6
行书
发展历程
07
草书
发展历程
1 2
草书的起源
草书起源于汉代,是隶书的草写,主要用于书写 文稿、书信等。
草书的演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随着时间的推移,草书逐渐演变,出现了章草、 今草、狂草等多种形式。
3
草书的成熟
唐代张旭、怀素等人将草书推向成熟,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流畅自然
草书线条流畅,字形自然,富有动感。
变化多端
01
02
03
早期金文
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主 要出现在青铜器上,用于 祭祀和铭记重要事件。
晚期金文
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金 文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了 一种重要的书法艺术形式 。
秦代金文
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 官方文字,但金文仍然在 一定范围内使用。
艺术特色
笔画粗壮
金文的笔画通常比较粗壮 ,给人以厚重、质朴的感 觉。
汉字的形体演变 ppt课件
马
虎
羊
猴
PPT课件
兔
龙
蛇
鸡鼠
猪
33
PPT课件
27
行书 作品
PPT课件
28
行 书 作 大小相兼,收放结合,书写疏密得体,
浓淡相融。
品
PPT课件
29
形成时代
殷商 商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魏 汉代 东汉晚期
汉字的演变归纳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甲骨文
龟甲、兽骨
金文
青铜器
大篆(籀文) 石器
小篆
石器
隶书
竹简,帛
楷书(真书) 纸
草书
帛、纸
行书
PPT课件
1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现代印刷体
PPT课件
中 国 汉 字 发 展 与 演 变
2
PPT课件
3
甲骨文
PPT课件
4
甲骨文,形体多变,不
易辨别,后世遗失,故多不
能辨。现今已出土的10万余
片甲骨笔中,划全瘦部、单细字长约,为为刻写方便,常改曲笔为
450直0,笔其。中仍未有被考较试强辨的认图的画性。
帛、纸
PPT课件
30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PPT课件
31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魚
魚虎虎人源自人車PPT课件
車
32
甲骨文是最 狗 早的汉字, 具有早期汉 字的特点: 图画性强, 写法上没有 定型,大小 不一,随意 牛 性大。
中国书法演变史
甲骨文和金文合称“大篆”。
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 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
三、小篆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公元前221年),取消其 他六国的异体字,在秦国原 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 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 的统一文字。一直在中国流 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 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 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 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 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 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 较多采用。
赵孟頫的《胆巴碑》
• 赵孟頫,元代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在遍学晋唐名家书法特别是王羲之、 王献之书法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道 媚蕴籍的书法风格,人称"赵体", 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 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楷书特点
•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 法圆熟、世称“赵体”
六、草书
•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 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 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 之草书.成熟于东晋,盛唐继续发展。有章草 (隶草)、今草、狂草之分。 特点:结构简约、 笔画连绵、勾连 不断,书写自由。
小篆特点:
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 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所有横画和竖画等 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 寓圆,圆中有方,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 一种庄重的字体。 隶书起源于秦朝, 在东汉时期达到 顶峰,书法界有 “汉隶唐楷”之 称。
• 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 扁; • 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 方笔和圆笔兼用。
汉字的演变PPT
•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 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
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2021/3/10
返回主页 11
2021/3/10
12
(二)隶书
•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
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 新字体。 •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 •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 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这 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 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 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2021/3/10
返回主页 2
• 一、甲骨文
• 1、汉字的演变
•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 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 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 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 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 文字。”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 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2021/3/10
返回主页 6
2021/3/10
7
2021/3/10
8
2021/3/10
9
方块字的基础
•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过程古代汉字的演变大致分为: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1.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古老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
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已发现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的约1700字。
这些是现存的甲骨文与现代简化字的对比图片。
2. 金文:金文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金文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
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
3. 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的一种文字,形体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
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4. 小篆:小篆是秦代的统一字体,经过整理、简化,所以异体字大量减少,且字形呈长方,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因为小篆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一般说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5. 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
为了便于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6. 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
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
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称为“狂草”。
7. 楷书:楷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
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
8.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汉字经过六千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七种不同的结体方式。
“甲金篆隶草楷行”称为“汉字七体”。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汉字发展史 宋体
• 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 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 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 “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 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 印刷的正文排版。因从明朝传入日本,而 又称为明体、明朝体。
汉字发展史 仿宋
• • 印刷字体的一种,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扁三体。也 叫仿宋体,仿宋字。 这要牵涉到另一个字体——宋体。宋体的特点是什么?横平而 竖直,横笔细而竖笔很粗,还有每一笔的端点也较粗,这些不是用毛笔的手写体的特 点。 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 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 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 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 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 了。雕刻制版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现手写体的那些特点,则刻字必然比 横平竖直要大得多,这点大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 一段汉字,分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 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 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 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 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 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 相同。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 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书法史讲座课件
书法的源流及书体演变
一、甲骨文(约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到一千一百年) 二、篆书(约公元前840—200年) 三、隶书:汉代由小篆的萦徊转向隶书的劲直。 四、魏晋南北朝书法。 五、唐、宋、元、明、清书法
唐诗 晋字 汉文章
为中国书法奠定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 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 。
礼器碑
汉代隶书。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 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出 锋十分清晰,是汉隶中典型的厚重,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 翁方纲夸为汉隶中第一。此碑对以后唐代楷法的形成影响很大。
自叙帖,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 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 贯之的情景。
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 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 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殷商甲骨文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 ppt课件
汉字发展史 大篆
•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 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 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 别。
汉字发展史
小篆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 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 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 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 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 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 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 出现。
书法讲座全套课件
学习书法的方法与步骤
选帖与工具
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和工具,字帖可以选 择传统经典碑帖或现代名家的作品,工具 包括毛笔、墨汁、纸张等。
交流与欣赏
参加书法交流活动或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互 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欣赏他 人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基础知识学习
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如笔画、结构、布局 等,可以参考相关书籍或视频教程。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自信心
学习书法需要反复练习和不断改进,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会感到自豪和自 信,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积极 的影响。
书法练习需要专注、耐心和细心,这 些品质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 专注、认真,提高学习效率。
05
书法文化与传承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国书法起源于商周时期,早期 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 等阶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分析书法家的个人特点
了解书法家的艺术成长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师承关系等,有助于 理解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观察其作品中的创新元素
关注书法家在作品中是否有创新的表现,如笔法、墨色、结构等方 面的独特之处。
比较不同书法家的风格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和 特点。
历代书法名作鉴赏及评价
艺术价值
中国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 审美价值,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育价值
中国书法注重笔法、章法、结构等方面的训练, 有助于培养人的耐心、细心和创造力。
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传承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传承中国书法的精髓和技艺对于维护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现代创新
书法讲座全套课件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ppt
•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 书——草书——楷书——行书——宋体— —仿宋——黑体
汉字发展史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 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 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 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 (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 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 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 时期。
• 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 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 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 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 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 了。雕刻制版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现手写体的那些特点,则刻字必然比 横平竖直要大得多,这点大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 一段汉字,分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 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 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 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 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 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 相同。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 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新)中小学书法字体演变史详解(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1、冯承素摹本,又称其为“神龙本”。 2、虞世南摹本,亦称“天历本”。 3、褚遂良摹本,亦称“米芾诗题本”。 4、黄绢本(褚遂良),因第四行“领”上加“山”,故又称“领字从 山本兰亭”。
5、欧阳询摹本,又称其为“定武本”。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主讲人 XXX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一、结绳记事
• 结绳记事是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 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手 段之一,它发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年代里。在 一些部落里,为了把本部落的风 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 下来,流传下去,便用不同粗细 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 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 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 的意思,由专人(一般是酋长和 巫师)循一定规则记录,并代代 相传。
从西汉简上可看到汉字字体从古隶逐渐演
变以及草书形成的过程,从东汉中后期简上又 可以看到隶书开始向楷书演变的情况,所以汉 简也是研究汉字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汉简又分为边塞汉简和墓葬汉简
边塞汉简还可分为三种: 1、 敦煌汉简 2、 居延汉简 3、 武威汉简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汉简种类
敦煌汉简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 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楷书端庄雄伟, 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 《麻姑仙坛记》。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 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新)中小学书法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八、草书
国考省考常识高频考点——古代文字演变书法
一、古代文字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殷墟甲骨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是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所以,甲骨文渗透了古代生活的很多方面,成为了研究商朝历史和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2、金文金文是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末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 多年。
金文的字数,据记载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 个。
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3、小篆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削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小篆的特点: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是上紧下松。
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一直被书法家所青睐。
小篆《道德经》4、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多呈宽扁,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结构扁平、工整、精巧。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安阳小屯)。
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
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
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
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
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
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内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
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发现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
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
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一、甲骨文嘿,小伙伴们!咱们先来说说甲骨文。
这甲骨文呀,那可是相当古老和神秘呢!它就像是汉字的老祖宗,出现在商朝时期。
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那些线条弯弯曲曲的,看起来有点像画儿。
你要是仔细瞧,还能发现它们挺形象生动的,有的像人,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
比如说“日”字,就画成一个圆圈,中间加一个点,是不是很像我们抬头看到的太阳呀?不过,甲骨文可不是那么好认好写的,它的数量也有限,主要是用来记录占卜和祭祀这些重要的事儿。
二、金文聊聊金文。
金文呢,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的字形往往更加优美,有的还带着装饰性的笔画,就像是给文字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三、大篆再看看大篆,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大篆的字体更加规整、统一,结构也更复杂了一些。
它把之前那些比较零散的字体进行了整合和规范。
大篆的笔画变得更加圆润、流畅,看起来更有韵味。
四、小篆小篆来啦!小篆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字体哟!小篆那叫一个规整、对称,简直就是汉字里的“模特儿”,站得笔直笔直的。
它的笔画粗细一致,线条优美,写出来可好看啦。
五、隶书隶书登场!隶书在篆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大的改革。
隶书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了方折,书写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而且隶书的字形更加扁平,看起来更稳重。
六、楷书最后说说楷书,这可是咱们现在最常见的字体啦!楷书的字形方正,笔画规整,结构严谨。
它就像是汉字里的“优等生”,规规矩矩,让人一目了然。
小伙伴们,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变是不是超级有趣呀!这一路走来,汉字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好用。
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 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 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 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 手写体——钢笔字。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大篆
•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 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 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籀文之 别。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 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 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 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 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 (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 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 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 时期。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仿宋
• 印刷字体的一种,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扁三体。也 叫仿宋体,仿宋字。 这要牵涉到另一个字体——宋体。宋体的特点是什么?横平而 竖直,横笔细而竖笔很粗,还有每一笔的端点也较粗,这些不是用毛笔的手写体的特 点。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黑体
• 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 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汉字 的黑体是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依据西文无衬 线体中的黑体所创造的。由于汉字笔划多,小字 黑体清晰度较差,所以一开始主要用于文章标题。 但随著制字技术的精进,已有许多适用于正文的 黑体字型。在中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称为 黑体,这时这个词的范畴和无衬线字体(Sansserif)是类似的。所以在中文字体中常用“黑体”, 在西文中常用“无衬线体”的称呼。而宋体就可 以被称作衬线字体。 “黑体”在日文中被称为 Goshikku-tai(直译即“哥特体”)。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隶书
•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 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 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 有“汉隶唐楷”之称。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小篆
•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 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 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 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 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 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 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 出现。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宋体
• 宋体,是在中国宋朝发明的一种汉字印刷 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 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 “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 端,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 印刷的正文排版。因从明朝传入日本,而 又称为明体、明朝体。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行书
•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 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 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 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汉字发展史 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草书
•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 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 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 分。
文档来源于网络,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
• 宋体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 版大多用木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雕刻制版。木板上都有纹路,制版一般都是 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而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 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 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刀工方便刻制 了。雕刻制版是一个非常费事的工作,如果要表现手写体的那些特点,则刻字必然比 横平竖直要大得多,这点大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 一段汉字,分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 木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大。而且每张木板只能印刷两页,一 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木板。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但雕工费事费力,木板也会用得更多, 所以在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大。而要在这么小的反刻字上表现出手写体那些变化多 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大家可想而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 宋体的这些特点无一不是因印刷而产生,适应了印刷的需要,跟毛笔的手写体是大不 相同。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 字体,这就是仿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