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_附件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第一节紧急状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把握一、应急预案1、应急抢险组织机构抢险组织机构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一旦消灭险情,能够做到准时、快速、有效抢险,将险情把握在最小范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特成立施工抢险领导小组。
抢险领导小组对公司负责,对工程施工应急抢险统一指挥。
抢险小组组织机构见图 10-1。
抢险小组职责1〕抢险组长、副组长(1)抢险组长、副组长指挥次序为:组长、第一副组长、其次副组长、第三副组长,四位组长不得同时离开施工现场。
(2)负责对事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指挥各方面力气处理事故,防止事故集中和扩大。
(3)负责对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进展督察和指导。
依据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紧急调集人员、贮存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实行紧急措施把握事故集中和扩大。
(4)准时、准确、全面地上报信息。
2〕通讯联络组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工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准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等。
3〕技术方案组依据消灭的险情,快速制定抢险方案。
4〕现场处置组抢险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发生险情后准时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5〕医疗抢救组(1)贯彻执行救人重于灭火的原则,组织人力和工具尽快的将被困人员抢救出来。
(2)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方向,引导抢救车、消防车等进入现场等。
(3)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护送到四周医院。
6〕物资预备组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治理及维护工作。
7〕安全防护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开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进展状况等。
8〕综合协调组(1)协调应急救援过程中消灭的其他状况。
(2)负责与其他单位进展沟通,防止事故不良影响扩大。
2、应急救援实施程序(1)应急处理流程工程施工过程中消灭险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依据应急处理程序进展工程抢险,具体详见图 10-2。
(2)应急行动程序通则在施工生产中,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应马上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快速实行有效措施,尽力把握事态进展,以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准时上报并同时抢救伤员及疏散人员,避开事故集中。
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5篇)
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为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灾害的发生,使因事故需要救援或撤离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减至最小,特制定本措施及预案。
一、做好日常的组织和准备工作1、分公司负责组织成立事故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事故发生时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其他员工分别对应预案的响应负责。
2、按国家规定配置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应急救援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3、组建一支经过应急培训的救援小组,确保应急小组成员熟知各种应急处理方法并能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救援器材的使用方法。
4、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小组及全体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相关知识的培训。
二、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1、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应急求援、报警。
2、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⑴如伤者伤势较轻微,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的险情,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⑵如伤者行动受到限制,身体被挤、压、卡、夹住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快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⑶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有多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3、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人员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⑴若现场火势较小,在场人员应立即采用配备的干粉灭火器或消防砂等消防器具进行灭火,并向主管生产的经理报告现场情况。
⑵若现场火势较大,在场人员无法控制住火势,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派人拨打火警电话119,请专业消防队员前往灭火,同时将上述情况向主管生产的经理报告。
⑶组织将事故现场内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同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对伤者进行急救。
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1定期总结
定期对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3.2持续改进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提高公司安全生产水平。
3.3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氛围。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的条款:
-条款:人群踩踏事故预防与应对
-详细说明:针对大型活动可能发生的人群踩踏事故,应增加预防措施,如人流控制、现场安全警示、紧急疏散演练等。
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问题:员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
解决办法:加强定期演练,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2.问题:应急物资和设备不足。
解决办法:定期检查和补充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3.交通运输
-条款:交通事故紧急处理
-详细说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应增加交通事故的紧急处理流程,包括车辆疏散、伤员救治、交通管制和事故现场保护。
4.网络安全
-条款:网络攻击应对策略
-详细说明:针对网络安全事故,应制定网络攻击的应对策略,包括紧急断网措施、数据备份与恢复、网络监控和事故调查。
5.大型活动
二、应急预案
2.1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值班负责人报告,值班负责人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并启动应急预案。
2.2事故现场处置
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现场处置。如火灾、爆炸等事故,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疏散现场人员;如中毒、触电等事故,立即切断危险源,救治伤员。
2.3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安全事故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2.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例如火灾逃生演习、急救常识培训等。
3.严格执行生产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巡查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藏的安全隐患。
4.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修。
5.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如安装安全保护装置、监控设备等,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6.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员制度,提供专门负责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的人员。
7.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时获取有关安全的信息,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
应急预案应包括灾害类型、应急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应急资源调配等内容。
2.建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3.明确应急救援措施,如人员疏散、伤员抢救、设备转移等,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
4.实施应急救援演练,加强指挥系统和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5.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传递和接收信息。
6.加强对外部应急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合作,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7.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三、实施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保障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
通过建立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2.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实施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能够减少生产事故对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声誉度。
3.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承担起保护公共安全的责任。
实施安全事故防范和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保护社会的利益。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通用11篇)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通用11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通用11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应急预案篇1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现场应急救援机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分管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大组长、值班长、公司办、安监部。
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
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必要时越级向公司总经理报告。
一、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
二、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指挥调动公司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
四、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在关人员未受到教育放过。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安全风险控制措施①预防基坑边坡垮塌伤人措施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上时,按支护方案的要求进行防护措施。
在开挖现场周围挖排水沟,及时排除雨水、积水或降低地下水位,提高边坡抗塌系数。
边坡上部边缘1.5米周围内禁止堆放土石方,建筑材料,停放机动车辆或其它重物,减少边坡边缘地带的载荷。
②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临边及高处作业防护措施符合86《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作业人员在距基准面2米以上从事高处作业时,按规定搭设作业平台或落地式脚手架,使用安全带。
作业人员在基准面3米以上高处作业时,按规定在其外侧挂密目防护网,分别在其作业层下方悬挂水平安全网,采用双层脚手架板且牢固固定,其内侧面布置挡脚板。
吊挂安全警示标记。
禁止有恐高症、弱视证、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及其它禁忌症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③预防物体打击措施合理组织施工,避开垂直交叉功课。
吊运砂、水泥、气瓶、零部件及其它零散部件,实行装箱吊运,且吊物下方禁止站人或通行。
禁止向上或向下抛扔物品。
④混凝土工程安全措施施工职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工人在临边高处功课必须系安全带。
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两侧边,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预留洞口边长在50cm以下洞口,应盖上并加以固定,边长为50-150cm的洞口,必须设置扣件接的钢管网络,并在其上满铺脚手板,边长在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网。
利用振捣棒要穿胶鞋,戴绝缘胶手套,湿手时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和漏电。
⑤脚手架安全措施建筑施工用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时,其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都应十分注意,因此对本工程建筑施工脚手架制订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外脚手架搭设后应按脚手架的验收标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全部验收合格后方查启用。
分须搭设的脚手架应分段进行验收,严禁边搭边投入使用,脚手架的使用与搭设应交叉进行,不允许下部在使用的同时在上部进行搭设。
安全风险防范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防范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安全风险防范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是企业或组织为了保护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1. 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企业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这包括制定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等。
2. 岗位责任和安全教育:企业应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并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员工应了解和熟悉相关的安全规定,并时刻保持警惕,通过巡视、检查等方式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3. 突发事件预案:企业应制定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预案。
这包括对不同类型的事故进行分类和评估,制定适当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
4. 事故报告和调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应及时进行事故报告,并展开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事故原因和责任,以便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要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惩罚和教育。
5. 安全监控和改进: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和分析安全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这些安全风险防范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企业或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员工也应积极配合和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安全风险防范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二)是组织或企业为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有效地应对安全事故而建立的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风险防范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措施:1. 风险评估和管理:组织或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风险。
2. 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他们如何识别和应对安全风险。
3. 安全设施和装备:安装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防火设备、安全报警系统等,确保组织或企业的安全。
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单位对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部门及员工,适用于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救援组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
3. 通讯联络组由单位行政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通讯畅通。
4. 信息报道组由单位宣传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及时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5. 后勤保障组由单位后勤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保障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1)发现安全风险时,立即启动预警程序,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风险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风险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
(2)应急救援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救援。
3. 应急处置(1)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隔离、疏散、灭火等。
(2)确保人员安全,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4. 应急结束(1)现场救援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恢复工作。
(2)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2.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安全运行。
3.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充足。
5. 加强与上级部门、周边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部门、员工应认真学习、掌握本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 制定相关安全制度和规范,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和承担义务,确保每个员工都对安全工作有所了解和参与。
2. 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其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安全风险。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重点排查火灾、爆炸、化学物品泄漏等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5. 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6. 强化安全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要求,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
7. 建立安全通报制度,及时向员工通报安全事故和事故原因,加强学习和警示。
应急预案:
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和职责,确保在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能够迅速处置突发事件。
4. 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应急联动机制,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
5. 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应急处理程序和技术方案,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准备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及时、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建议和措施,具体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应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措施.doc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措施.doc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一、紧急情况定义紧急情况是指突发的、可能对组织运营、员工安全或财产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或事故。
二、紧急情况处理原则1. 安全第一: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是处理紧急情况的首要原则。
2. 组织和协调: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对。
3. 及时响应:在紧急情况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危害降到最低。
4. 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地向员工、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传达紧急情况信息,并保持沟通畅通。
三、紧急情况处理流程1. 情况评估:对紧急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包括事故的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等。
2. 启动紧急预案:根据事先制定的紧急预案,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和流程。
3. 组织协调:成立紧急情况处理指挥部,统筹协调各部门和人员的行动,并设立专门的通信渠道。
4. 事故处置:根据紧急预案,进行紧急事故处置,包括救援、疏散、抢险等措施。
5. 事故调查: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成后,组织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6. 事后处理: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成后,对受影响的员工、客户和相关方进行善后处理和赔偿。
附件:1.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图2. 紧急预案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紧急预案:指对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进行预先规划和准备的文件,包括紧急情况的定义、处理流程、应急措施等。
2. 事故调查:指对事故发生原因、责任追究和事故处理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的活动。
---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措施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在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保障员工和组织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编制原则1. 预测性:通过分析过去类似事故和潜在风险,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2. 全面性:将各类紧急情况进行分类,编制全面细致的预案,包括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协调机制等。
3. 及时性: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相应预案,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损失控制事态发展。
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其他
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其他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行业和组织都需要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给生产经营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风险控制的措施,以及其他与应急管理相关的主题。
一、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1 安全保障应急预案是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案,组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社会稳定应急预案的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能够迅速响应,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和安全,减少恐慌和混乱,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1.3 经济回复应急预案的制定还有助于减轻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冲击。
通过提前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资源调配计划等,能够更快速地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减少经济损失。
二、风险控制的措施2.1 风险评估与预防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风险控制的首要任务。
组织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预警机制。
2.2 培训与演练培训和演练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让员工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步骤,并且组织定期演练,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3 建立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与相关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是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
建立合作网络,分享信息和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其他应急管理相关主题3.1 灾害恢复与重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需要迅速开展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恢复计划、调配资源,组织可以有效地恢复生产和重建受灾区域,减少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3.2 危机传播与舆情管理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和管理舆情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危机传播机制和舆情管控措施,积极引导舆论,避免不良信息的扩散,维护公众的信任。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都必须重视和加强安全工作。
为了预防事故和降低损失,组织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保障员工和组织财产的安全。
一、安全风险预防措施1、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种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2、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遵守工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3、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组织定期对场所、设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设施维护管理要加强对设施的维护管理,规范使用,及时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5、加强应急预案工作因为事故的突发性,我们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确保组织和人员的安全。
6、提高安全投入企业需要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二、应急预案危机事件的发生是意外的,而建立应急预案能使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有效解决问题,减少损失。
应急预案必须具备预测、防范、控制和纠正的功能。
1、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采取应急措施以降低事故损失,有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应急预案必须经过现场勘查、安全检查及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制订。
2、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预警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和应急演练等。
3、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预测与预警、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资源配置和保障、应急技术措施、应急通信与信息传递、应急演练和虚拟实践等方面。
4、应急预案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实施包括:应急组织与领导、应急资源调度与保障、应急通讯、应急演练、应急信息发布与处置进展情况汇报上报等各个方面,需要一整套紧密配合的操作流程。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与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与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紧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机构和个人在面临安全威胁时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建议:
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制度和安全培训等。
2. 加强工作场所安全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 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和设施,如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1. 提前制定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通讯、资源调配等内容。
2. 建立紧急联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调合作。
3.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组织突发事件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5. 建立紧急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确保物资的充足和配送的迅速。
总之,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减少损失非常关键。
机构和个人应该加强安全意识,不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类安全风险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
二、安全风险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对生产、办公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安装安全设备和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安全设备和设施,如监控摄像头、消防设备等,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5. 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三、安全应急预案1.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成立应急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行。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各类安全风险的特点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3. 做好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实际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防护设备等,以备不时之需。
5. 加强应急信息发布:建立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布安全预警信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四、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1. 建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评估:通过演练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预案。
3. 加强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与其他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总结通过制定安全风险预防措施及安全应急预案,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一、引言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期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基础。
通过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的安全行为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应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监督和评估机制。
同时,要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强化执法力度,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3. 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定期维护设备和设施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是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过识别和分析可能的风险源,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三、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组织体系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是应对安全事故的基础。
明确各级应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信息沟通和指挥协调机制,确保事故处置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
2.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安全事故,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预案应包括事故发生后的信息报告、紧急疏散、救援资源调配、医疗救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
3. 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是应对事故的关键。
组织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建立并完善紧急救援设施和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高效进行。
4.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能够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事故的技能。
演练应包括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
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建筑法》的有关规定,避免建筑施工中发生事故,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和制定应急预案。
为此,本企业特制定了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充分发挥企业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为了实现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我们成立了应急反应小组和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组织和指挥本企业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日常工作由公司质安科兼管。
每个小组需配备一名经过培训的卫生急救人员和保健医药箱及必需的急救器材。
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我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模拟演,以保证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施工,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针对个体伤害事故,我们制定了应急预案。
例如,触电事故可能发生在建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临时用电架设末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下。
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求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保持建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并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
3.1.1电气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中,电气安全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
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我们需要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以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其次,在建工程中,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损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
此外,我们需要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合理设置配电箱和开关箱,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
同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应急预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应急预案概述为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2. 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1)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应急指挥部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3)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 风险识别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
(2)事故灾难:火灾、爆炸、泄漏等。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五、应急响应措施1. 自然灾害(1)加强预警监测,及时掌握灾害信息。
(2)组织人员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 事故灾难(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2)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3)救治伤员,确保人员安全。
3. 公共卫生事件(1)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2)组织疫苗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3)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4. 社会安全事件(1)及时了解事件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事件。
(3)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六、风险控制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完善设备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确保公司生产、办公及员工生活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2.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公司安全稳定运行;3. 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减少损失;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监督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2. 设立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3. 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4. 员工为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积极参与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工作。
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2. 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5.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6.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7. 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五、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办公室报告,并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2. 应急处置: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3. 现场救援: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4. 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5. 事故通报:将事故情况及处理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安全风险防范及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公司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事件,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第三方。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相关人员2.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2)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各部门开展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工作;(3)负责对应急演练、培训等进行监督和检查;(4)负责对安全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3. 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预警和发布;负责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培训;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负责对安全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2)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员工参加应急演练、培训;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负责对因安全风险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进行处理。
(3)财务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保管和分配;负责对因安全风险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和赔偿。
四、安全风险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安全风险信息,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2)各部门应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2. 应急响应(1)安全风险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2)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处置。
3. 救援与处置(1)救援: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2)处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风险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如:隔离、疏散、灭火、排除故障等。
4. 后期处理(1)调查:安全管理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2)赔偿:财务部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赔偿;(3)恢复: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1. 应急物资:包括灭火器、急救包、应急食品、应急水源、应急照明等;2. 应急设备:包括消防泵、消防车、急救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附件: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青岛市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
本导则中的基层指区(市)、镇(街)、园区。
本导则规定了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5〕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 术语和定义(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2)主要危险源指可能引发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危险源。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指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判别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4)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5)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包括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等,内容如下:高敏感场所(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重要目标(如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高密度场所(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重要的交通设施(机场、高速公路、重要航道、隧道、铁路干线等)。
4 评估目的及程序4.1 评估目的辨识和分析区域存在的风险点,评估其风险程度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区域风险管控、区域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提出有效管控风险的对策措施和建议,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2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分为:前期准备、资料收集、风险辨识、划分评估单元、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做出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报告。
5评估工作内容5.1 前期准备5.1.1确定评估范围(包括时效性、区域范围)。
5.1.2组建评估组。
5.1.3制定评估计划5.2 收集评估对象的基础资料5.2.1区域风险评估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和规范,相关事故统计和案例等。
5.2.2收集区域位置、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总体布局以及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其它资料。
5.2.3根据收集到的评估资料,对区域内的总体布局、产业分布、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以及周围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分布、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对。
5.3 划分评估单元划分评估单元应考虑区域性特点以及风险评估的需要,划分的评估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实施评估。
功能区域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宜以功能区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功能区域不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可以按行业分类为单元进行划分,镇街或社区可以做为子单元进行划分;燃油、燃气、热力等危险性较高的输送管线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区域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管理可以分别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5.4 危险源辨识结合评估对象周边环境、区域特点、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可类比的区域有关事故统计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方面,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5.5 风险评估5.5.1 评估方法选择根据评估单元及分析事项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估方法。
对于不同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可根据评估、分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定性、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综合分析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定量风险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
5.5.2风险评估结合各评估单元危险源辨识结果,选定适用的评估方法,对各评估单元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确定单元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风险点,评估其对区域安全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
评估可引用相关安全评价、检验检测报告、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的有关内容。
5.5.3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5.5.3.1现有控制能力差距分析包括预警预测能力、监管控制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
预警预测能力可从区域预警信息平台建设、重大隐患报告等方面进行分析;监管控制能力可从安全责任制签订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可从交通疏散、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医疗救援等公用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及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套性、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救援预案覆盖范围、应急演练、可依托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应急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5.5.3.2风险承受能力的分析可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
5.6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为有效防控区域风险,从区域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区域的监管控制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
5.7风险评估结论列出主要风险辨识结果;明确评估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列出各评估单元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列出评估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以及总体评估结果。
6评估报告6.1 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评估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可同时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评估过程和结论清楚、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
6.2 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6.2.1 编制说明(1)评估目的(2)评估范围(时效性、区域范围)(3)评估程序;6.2.2 评估对象概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1)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包括评估对象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周边区域情况等。
(2)区域自然条件包括评估对象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震烈度等。
(3)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包括评估对象区域内的功能分区及产业发展规划;镇街或社区的布置情况;各功能区域、镇街或社区的概况;企业及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劳动密集型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分布情况等。
(4)公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医疗救援等方面。
(5)安全监督管理状况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
(6)应急管理状况介绍近年来安全事故情况、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人员配置、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备、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演练及可依托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情况。
6.2.3 评估单元划分阐述划分评估单元的原则,划分评估单元。
6.2.4 主要危险源辨识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主要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及危险源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征等内容。
表述方式见附录1。
6.2.5 风险评估6.2.5.1为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选择评估方法,并阐述原因。
可采用列表方式表述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采用的评估方法。
6.2.5.2结合危险源辨识及周边情况、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范围,判定风险点事故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判定见附录2。
6.2.5.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区域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分析及判定标准见附录3。
6.2.6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综合评估分析结果,从以下几方面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1)安全技术方面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控制设施设置等方面提出;(2)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
(3)应急管理方面从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
(4)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
6.2.7 评估结论。
概括总结评估结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主要风险辨识结果。
(2)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及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见附表4-1。
(3)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行业内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评估行业典型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见附表4-2。
(4)总体评估结果。
6.2.8 附件(1)周边环境图、总体规划图等图纸;(2)引用的有关检测检验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附件目录;(3)评估过程制作的有关图表。
(4)风险评估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附录1 主要危险源辨识分析附录2 风险级别判定附表2-1 风险级别判定表格“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级别”判定可以依据LSR 方法进行;“影响范围/影响单位和人员”根据事故后果确定可能的影响距离或可能影响到的单位和人员数量。
LSR方法:R=L×SR——风险度或危险性(危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S——事故后果严重性(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附表2-2 事故发生可能性L判定(2)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附表2-3 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3)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附表2-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附录3 风险承受能力及控制能力分析判定标准1、风险承受能力分析及判定标准附表3-1 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表格“人员伤亡”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指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造成的影响”可依据LSR方法中的“形象”填写;“承受目标”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客观条件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指标确定。
“承受能力”由高及低分“A、B、C、D”四种级别,可采用附表3-2别标准判别,每一种级别的确定须同时满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的影响”各单项承受能力判别标准,各单项承受能力不相同时,以各单项承受能力中低级别的承受能力作为针对该主要事故的承受能力。